濒死体验研究的认识论
濒死体验
濒死体验,也就是濒临死亡的体验,是指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罹患重疾但意外获得恢复的人所叙述的死亡正在来临时深刻的主观体验。
科学界许多人认为:人意识的研究是科学最后的难题,而意识是如何消失的,特别是“濒死体验”,则是谜中之谜。
于是,死亡的发生,也即“濒死体验”成了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和哲学单独相对或协同研究的热点。
中国也开展了“濒死体验”研究。
来自医学界的最新消息称:天津安定医院从科学的角度,在我国首次进行了“濒死体验”的研究。
他们认为,濒死体验是一种全人类的现象,但又受到社会心理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民族间的不同。
中国“濒死体验”者所经历的主要体验阶段是:生活回顾、意识与躯体分离、躯体异常、世界毁灭感、死亡矛盾、时间停止感以及情感丧失等等。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落后国外好多年,国外早已把其列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份“死亡试验”报告据国外资料披露:在德国,曾进行过一次“死亡试验”,参加试验的有42名年轻力壮的男女志愿者。
“死亡试验”的办法很简单:利用药物,使42名志愿者处于与死亡相似的完全失去知觉的境地。
在22秒的短暂时间内,志愿者各有所获——有的看见彩光;有的看见了亲友;有的看见了自己发着蓝光的“灵魂”从自己的肉体中“逸出”;有的看见了一条发光的“隧道”。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死亡试验”并非首次,美国心脏病专家迈克尔·萨博也曾组织过一次“地狱考察”的活动,方法是:用药物使一些人重度昏迷,又以高水平的抢救使他们复活,这些人的经历与上述试验结果相似。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相信你会对PSYTOPIC同样感兴趣,网址是 ,这次点击不会浪费您的时间。
这是Psytopic的指纹密码:aHR0cDovL3d3dy5wc3l0b3BpYy5jb20v,您可以凭这个指纹在google搜索到我们的网站。
“濒死体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濒死体验”在各民族间普遍存在,中国古代史料中有大量这方面的记载,而西方经有意识的记录后,例证也很多。
中国的濒死体验研究
濒死体验研究在国外的科学家对濒死体验展开研究几十年后,在中国也终于出现了介绍濒死体验的书籍。
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科研工作者开始了对濒死体验的研究。
下面的内容摘抄自天津安定医院院长、精神医学专家冯志颖等人发表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大众医学》1993年第5期上的论文。
1976年7 月28日,在中国唐山市,一场大地震使24万余人死亡,16万余人重伤。
中国的医务工作者曾对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难脱险的一些人作过调查,他们多是被房屋倒塌砸伤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幸存者当中的半数以上的人回忆说,遇险时不但不害怕,反而思维特别清晰,心情格外平静和宽慰,无任何恐慌感;甚至有的人在这危难之际,还有某种欢乐或愉快的感觉,并觉得思维过程异常迅速,浮想联翩。
此时,生活往事有如播放影视,一幕一幕快速地翻转浮现于脑际,飞逝而过,且内容多是令人愉快的情节,如童年嬉逗趣事、婚恋场面、工作佳绩、获奖喜悦等。
这种现象被称为生活回顾或“全景回忆”。
一位唐山大地震时只有23岁的刘姓姑娘,被倒塌的房屋砸伤了腰椎,再也不能站起来。
她在描述自己得救前的濒死体验时说:我思路特别清晰,思维明显加快,一些愉快的生活情节如电影般一幕幕在脑海中飞驰而过,童年时与小伙伴一起嬉笑打逗,谈恋爱时的欢乐,受厂里表彰时的喜悦......其中大都是令人愉快的生活情节。
”她说,在得救前的短短几十分钟濒死过程中,她体验到了一种人生的幸福与快乐,一辈子里第一次那么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可贵。
因而,尽管她腰部致残,得在轮椅上了却一生,但每当她回忆起当时的这种感受,便增强了活下去、好好活的信心。
更有趣的是,近半数人有意识或灵魂从自身分离出去的感受,觉得自身形像脱离了自己躯体,有人将之比喻为“灵魂出壳”。
他们强调自身功能的感觉是在身体之外的某处空间,而不是在大脑,并认为其生理的身躯是无活力和无思维的。
甚至有的报告者还称,在自己生理身体之外的半空中或天花板上,“看到”自身的形像。
揭秘濒死体验
揭秘濒死体验“濒死体验”在我们的日常用语当中已是司空见惯了。
而诸如“我的一生在眼前闪过”以及“见到天堂的灵光”等说法,是人们对于一些人在弥留之际所经历的那些奇异的、看似超自然的体验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后得出的。
然而,濒死体验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它们是幻觉吗?是精神体验?是存在来世的证据?亦或仅仅是临终前发生在大脑和感觉器官中的化学反应?本期让我们来揭密濒死体验。
中国实验证明“濒死体验”存在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西安市的卤先生正冒雨骑车往家赶。
就在一个路口转弯处,一辆雨刮器失灵的金杯车迎面向卤先生驶来。
随后便出现了大家都不愿看到的一幕:卤先生被车撞飞10多米,当即昏迷不醒。
昏迷之中感觉异样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卤先生已经没有了任何意识。
就在人们紧张抢救的过程中,他渐渐地恢复了一丝知觉,然而这时他看到的却是自己漂浮在大街上空,俯视着下面的一切。
经过几天的抢救,卤先生终于苏醒过来。
但苏醒对于卤先生来说真不如漂浮时舒服,他感到身体多处疼痛,特别是头部。
看到他醒过来,医生和家属都松了一口气,而卤先生却对自己那段奇特的体验感到奇怪。
这一切到底是自己大脑中的幻觉,还是自己在濒临死亡时进入了另外一个神奇的世界呢?奇特体验无人关注然而,卤先生的这种奇特现象并没有引起其他人太多的关注。
在人们看来,他是几经抢救才保住性命,那是他在生命垂危时刻的意识混乱导致的幻觉,或者是他脑部受损,导致了这些“胡思乱想”。
医生对卤先生为何有这种体验也不能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
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患者身体的康复情况,对这种现象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卤先生以前也听到过许多关于灵魂、冥界的说法,只是那些都是道听途说,谁也没有亲眼见过,自己也是半信半疑。
然而这次自己的亲身经历,不禁让人怀疑,难道那些传说都是真的?人死后的确会到达另一个世界?无独有偶情境再现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湖南的万女士身上。
万女士是湖南湘潭一家剧院的服装管理员,平时生活十分规律,且不相信鬼神。
濒死体验是幻觉吗?专家解释了这一令人费解现象背后的科学
濒死体验是幻觉吗?专家解释了这一令人费解现象背后的科学我们死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濒死体验这种罕见的现象,好像为这些探索提供了一些线索。
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人经常报告说,他们在“另一边”看到并经历了改变人生的事件,比如隧道尽头亮起的白光,或者与失去的亲人或心爱的宠物团聚。
尽管这些经历具有超自然的性质,但专家们表示,科学可以解释它们发生的原因——以及真正发生了什么。
什么是濒死体验?濒死体验是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深刻的心理活动。
它通常发生在接近死亡的人身上,或者在剧烈的身体或情绪痛苦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在心脏病发作或创伤性脑损伤之后,甚至是在冥想和晕厥(血压下降导致意识丧失)期间。
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有三分之一的濒死患者报告说自己曾经历过濒死体验。
人们报告的共同特征是感到满足,精神脱离身体(如体外体验),快速移动通过一个长长的黑暗隧道,并进入一个明亮的强光区域。
文化和年龄也会影响人们的濒死体验。
例如,许多印度人报告说见到了印度教的亡灵之王Yamraj,而美国人经常声称见到过耶稣。
孩子们通常描述在“阳光下”遇到朋友和老师。
大多数报道的濒死体验都是积极的,甚至有助于减少死亡焦虑,肯定生命,提高幸福感。
然而,一些濒死体验是消极的,包括诸如缺乏控制、意识到不存在、地狱般的意象或来自更高层的感知判断之类的感觉。
为什么会发生濒死体验?神经科学家Olaf Blanke和SebastianDieguez提出了两种濒死体验。
第一种与大脑左半球有关,其特征是时间感和飞行印象的改变。
第二种类型涉及右半球,其特征是看到或与灵魂交流,并听到声音和音乐。
虽然还不清楚为什么会有不同类型的濒死体验,但大脑区域之间不同的互动产生了这些不同的体验。
颞叶在濒死体验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大脑的这个区域负责处理感觉信息和记忆,所以这些脑叶的异常活动会产生奇怪的感觉和知觉。
尽管有几种理论被用来解释濒死体验,但要弄清造成濒死体验的原因却很困难。
濒死体验与意识研究:濒死体验对意识本质与生命意义的启示
濒死体验与意识研究:濒死体验对意识本质与生命意义的启示摘要濒死体验(Near-Death Experiences, NDEs)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现象,为我们探索意识的本质、生命意义以及生死界限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本文将深入探讨濒死体验的研究现状,分析濒死体验对意识本质的启示,并探讨其对生命意义的深远影响。
通过对濒死体验的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意识的奥秘,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并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濒死体验,意识,意识本质,生命意义,生死界限引言濒死体验是一种发生在濒临死亡或临床死亡状态下的特殊主观体验,其特征包括灵魂出窍、隧道体验、与已故亲友重逢、生命回顾等。
尽管濒死体验在不同文化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但其普遍性和一致性引起了科学界和哲学界的广泛关注。
濒死体验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意识的本质和运作机制,也为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濒死体验的研究现状目前,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现象学研究:通过对濒死体验者的访谈和描述,收集和分析濒死体验的特征、内容和发生频率等信息,为濒死体验的分类和定义提供基础。
2. 神经科学研究:通过脑电图、脑成像等技术手段,研究濒死体验发生时大脑的活动状态,探讨濒死体验与大脑功能之间的关系。
3. 心理学研究:研究濒死体验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探讨濒死体验与人格、信仰、价值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4. 文化人类学研究: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濒死体验的差异,探讨文化因素对濒死体验的影响。
濒死体验对意识本质的启示濒死体验的研究为我们理解意识的本质提供了以下启示:1. 意识的独立性:濒死体验发生在临床死亡状态下,此时大脑功能已经停止,但濒死体验者仍然能够保持清醒的意识,这表明意识可能独立于大脑而存在。
2. 意识的连续性:濒死体验中的生命回顾和与已故亲友重逢等现象,暗示着意识可能具有连续性,超越了个体的生死界限。
3. 意识的多维度性:濒死体验中的灵魂出窍和隧道体验等现象,表明意识可能具有多维度性,超越了我们日常感知的时空限制。
科学界解释濒死体验现象原因两派纷争
科学界解释濒死体验现象原因两派纷争科学界解释濒死体验现象原因两派纷争2007-09-09 16:34:36 来源: 大洋网(广州) 网友评论83条点击查看•她看见自己躺在手术台上,医生正在处理她的身体。
“我急得大叫”科恩回忆说。
接着她看见一道耀眼的白光,然后她在空中的身体飞向了白光。
根据“濒死体验”者的描述创作的绘画作品。
广州日报讯,这是一个小心脏病手术,悉尼圣文森特医院的外科医生要清除弗拉伦斯·科恩心脏动脉里面的一个血栓。
由于是小手术,因此医生没给科恩进行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科恩有点迷糊的感觉,但意识是清醒的。
突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她发现自己升到空中,而且胸口遭到重击,同时耳边响起了钟声。
此后的影像更加清晰,她看见自己躺在手术台上,医生正在处理她的身体。
“我急得大叫:别切我,我还清醒啊!”科恩回忆说。
接着她看见一道耀眼的白光,然后她在空中的身体飞向了白光,“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是20年前的事情了,当时的手术记录显示,科恩的心脏曾一度停止跳动。
现在回忆起这件事,科恩还心有余悸,“这事很怪,我平时很少谈起它。
不过那肯定不是梦境,我当时很清醒”。
科恩女士20年前的这段经历是一段典型的“濒死体验”(near-death experience,简称NDE)。
尽管科学界还不能对这种所谓的“看到死亡”现象作出一致的解释,但濒死体验确实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科学界分成两派濒死体验现象吸引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但是这些研究者分成了两个截然对立的阵营。
目前科学家们对濒死体验现象是否存在并无怀疑,根据不同的研究结果,科学家发现心脏骤停后苏醒过来的人中,有4%~18%的人有过濒死体验经历。
让科学家产生分歧的,是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濒死体验是大脑严重缺氧后的一个独特生理现象,明尼苏达睡眠紊乱研究中心主任马克·马霍沃尔德表示,“很多人认为濒死体验是一种宗教或者超自然现象,但实际上它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
回光返照和濒死体验,人类神秘的生死瞬间
回光返照和濒死体验,人类神秘的生死瞬间对于生与死,人们总是充满了崇高的敬意和畏惧,以至于对'死神'讳莫如深。
濒死体验的科学解释人类的科学发展史,就是对自身不断思考的结果,人类这个智慧生命就是一个永恒的谜题,困扰着科学家们。
与其他学科比较,我们对人体的了解还非常少。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所谓的回光返照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回光返照的现象发生?灵魂出窍现象最近,有科学家采用神经生物学技术,对'濒死体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濒死体验是可以用神经生物科学知识解释的。
从字面意思理解,濒死体验应该就是濒临死亡时的体验。
正式的定义是这样的——濒死体验是濒临死亡的体验,指由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地获得恢复的人,以及处于潜在毁灭性境遇中预感即将死亡而又侥幸脱险的人所叙述的死亡威胁时刻的主观体验。
看起来稍微有些晦涩,具体表现主要包括:•人之将死,神志突然清醒,或短暂的兴奋,即'回光返照';•快速移动体验,比如感觉自己快速地穿过黑暗的隧道,到达一个非常美好的地方,在那里会看到自己已经去世的家人、朋友,甚至神灵等,神灵身体还笼罩着祥和的光;•意识离体体验,即'灵魂出窍',经历这种体验的人能非常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灵魂脱离身体,在自己的身体周围游荡,并且能看到身体周围发生的各种事物;•人生回顾…………濒死体验看起来很离谱,但是却真的有大量的研究证明是确切存在的。
不同国家的研究人员对大量经历过濒临死亡但是后来又活过来的人进行了详细地研究,证明濒死体验是确切存在的普遍现象。
在这个崇尚科学的时代,大量的研究人员试图去探究濒死体验的科学解释,有些研究者认为濒死体验是因为垂死之时大脑发生的变化引起的,但是具体是什么变化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
也有一些研究者从量子力学的角度进行解释,认为是大脑的量子信息离开人体进入宇宙所致,但是这一说法就像有些人对量子纠缠的解释一样没有共识性的信服……虽然现在关于濒死体验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但是并不能说明这是违背科学的。
濒死体验证明人的意识不等于大脑机能,人类并不共享同一个世界
濒死体验证明人的意识不等于大脑机能,人类并不共享同一个世界造就Talk第197位讲者:光子(笔名)《我·世界》作者尤瓦尔在他的书里提到,人就是一堆算法(algorithm),是没有自主意志的,这一点我百分之百不同意。
我很能理解他为什么这么想,因为人的大脑确实像一台计算机。
我以前就是研究大脑的。
我有幸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师从2000年的诺贝尔奖得主Eric Kandel,所以有好多年,我都在研究这台'计算机'。
它是一台怎样的计算机呢?它有很多元件,最多的一种叫做神经细胞或者神经元。
一个人大脑里的神经细胞的数目和整个银河系里所有的恒星数目一样多,他们非常精密地、有机地形成一个特别的网络。
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叫做synapse(突触)。
一个人大脑里的突触就有一百万亿个左右,如果每秒钟生产一千个这样的突触,大约要三千年才能创造一个大脑里面所有的突触,这确实是一台非常复杂的“计算机”。
但是,人的大脑再复杂,和整个宇宙比起来还是渺小。
我们今天已知的宇宙就是光从一端走到另外一端也要930亿年,但人类的平均寿命还不到93年。
我们一出生就已经在这个世界上了,是被动的——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在这儿。
现在如果有人告诉我,我根本就是一个算法,根本没有所谓的自主意志,这会让我更加迷茫和沮丧。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喧嚣,在一个巨大迷宫中到处乱跑,不知道生活的目的。
很多人模仿别人,学着别人去争、去抢,金钱、地位、权利、荣耀,但这些东西是不是能让我们满足呢?往往不会。
当我们在迷宫里奔跑,盲目地跟在后面追,也不知道方向对不对。
但如果追不上,又会觉得自己速度慢,很难受,很沮丧。
我们真的是被算法控制的么?我们真的只是迷宫之中的一个算法么?如果把人比作一台计算机,在电影《雨人》里是有两台非常不同的计算机。
左边这台长得很帅,但运算能力真不怎么样,100的2次方都可能不知道是多少;右边那台长得有点痴呆,但是,他可能能够心算2的100次方是多少。
国内外濒死体验的研究方向及现状
学术论坛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29人生往何来,死往何处?对于生死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并且被学术界所关注。
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著作的《理想国》中,便记载了濒死体验现象。
关于死亡的秘密,曾属于神学家与神秘主义者所关注的范围,现在日渐被视作科学所研究,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意义的科学谜题。
1 濒死体验的定义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R a y m o n d A.M o o dy首先提出“濒死体验”一词。
现在较为公认的定义是:由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的获得恢复的人,和处于潜在毁灭性境遇中预感即将死亡而又侥幸脱险的人,所叙述的他们在面临死亡威胁时的主观体验。
它和人们临终过程心理一样,是人类走向死亡时的精神活动。
2 国外濒死体验研究国外对濒死体验的研究开展较早,研究涉及多个学科。
美国濒死研究学会会长Ke n neth Rin g在1984年Ke n neth Rin g 将濒死体验的主要体验分为西方学术界较为认可的五个阶段:安详和轻松、离体体验、穿过黑洞或隧道、看到明亮的光线、进入光亮世界。
1975年M o o dy分析了150位濒死体验实例,从中归纳出14类核心体验:明知死讯、体验愉悦、异常声响、吸入黑洞、灵魂出体、语言受限、时间错觉、感官灵敏、孤独无助、他人陪伴、看到光亮、人生回顾、边界阻隔、生命归来。
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精神科教授B r u c e G r e y s o n 提出濒死体验可分为下列四种分类:认知的成分、情感的成分、超常的成分、超越的成分。
B r u c e G r e y s o n 研究濒死体验25年,发明了《葛雷森量表》以评估濒死体验的真实度。
日本N H K电台“濒死体验”节目制作人立花隆利用一年时间,分别在日本、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印度等地取材,制作了大型系列报道节目“濒死体验”。
当下有关濒死体验的科学理解
当下有关「濒死体验」的科学理解你是否相信人死后还有另一个世界呢?那些关于鬼神的民间说法、什么鬼故事之类咱都不算,咱们来考虑一种现在被科学家严肃讨论的现象,叫「濒死体验(near death experience, NDE)」。
濒死体验是人在濒临死亡的那短短的时间内,产生的一种超自然体验。
是人在生死分界线上走了一遭,回来报告的关于“那边”的事情。
有些人发生心脏骤停、或者在手术中大出血导致休克、或者脑外伤导致昏迷、或者溺水导致呼吸暂停,几乎已经死去了,又被抢救回来,说自己在被抢救过程中不但没感到痛苦,而且还有一番离奇的经历。
这些人的濒死体验都极为相似。
就好像人死的时候有个固定的流程一般 [1]。
首先是意识和身体的分离,濒死体验者觉得自己悬浮在手术室上方,俯视医生们在自己的身体上忙活。
这叫做「离体体验(out-of-body experience, OBE)」。
离开了身体,他发现感官能力不是比以前更弱,而是比以前强了。
他能看见平时看不见的颜色,周围一切都变成高清的了。
他甚至可以漂浮到病房之外,看见周围的事情。
随后,他产生了深沉的平静感——没有恐慌,只是平静。
时间变慢了。
实际抢救时间可能只有15分钟,但是濒死体验者总是感到经历了很久。
接下来他通常会看见一个很长的隧道,隧道的尽头有光。
他沿着隧道走了出去。
这时候会有一个「人生回放(life review)」项目。
一生之中经历的各种事情都会像放电影一样,回放一遍。
而这不是一般的电影。
有人说回放过程中不但能感受到当时他自己的感受,还能感受到在场其他人的感受。
比如回放到这个人跟父母的一次争吵,他能感觉到当时父母的心碎感!他觉得太对不起父母了,想要不惜一切代价回去纠正那个错误。
还有人报告说回放时旁边有个声音点评,说你看看你这个事儿做的如何如何。
很多人会见到死去的亲人和朋友,他们是来接他的。
在一个案例中,有人见到了自己去世多年的奶奶。
奶奶并不是去世前的苍老样子,看上去也就四五十岁。
“濒死体验”报告
科学家发现1740年的“濒死体验”报告核心提示:科学家近日发现了1740年的濒死体验报告,描述了病人在濒临死亡时的一些生动感受,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流向大脑的血液减少所引发的幻觉科学家近日发现了1740年的濒死体验报告,描述了病人在濒临死亡时的一些生动感受,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流向大脑的血液减少所引发的幻觉,这本书由当时的法国军医皮埃尔-让·杜蒙肖所创作,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濒死体验研究,现代医学认为濒死体验所感知到的幻境由缺氧引起。
发现这本报告的是人类学家菲利普·查理尔博士,他在一个古董店里花大约1美元的价格淘到了这本书,书中描述的濒死感觉为意识的迷失,然后看到明亮的光,由此认为这是天堂的入口。
查理尔博士在调查中提出濒死体验已被科学家描述成一个伴随着超自然和神秘元素的心理活动,在接近死亡时体验者会有一种穿过隧道的感觉,沿着明亮光照的方向前进,甚至可以看到天空的景象,回顾过去所经历的事件。
这些元素在皮埃尔-让·杜蒙肖的报告中得到了体现,但这位军医英年早逝,出生于1733年,死于1766年,年仅33岁。
在皮埃尔的报告中提到了一次濒死体验,这位是来自巴黎的药剂师,报告中写道:在昏迷一段时间后所有的外部感觉开始消失,看到了非常纯白的光芒,于是这里就被认为是进入了天堂。
研究人员认为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上都会出现类似的现象,比如溺水、体温过低、失血等,血液流出大脑后可造成大脑缺血,一些回流创造了令人生动而强烈的感觉。
时至今日,关于濒死体验的真正原因看法不一,但有一些共同点,比如濒死病人向着光芒的方向前进,摆脱躯体后愉悦的感觉更加明显。
一些专家认为大脑缺血会造成我们感到与周围事物存在竞争关系,而来自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认为缺氧与濒死体验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
研究团队研究了63名出现心脏骤停导致的临床死亡案例,没有脉搏、没有呼吸、瞳孔放大,但这些死者的血液氧含量却比较高,无法进一步解释是否是缺氧导致的濒死病人看到各种各样的幻觉。
濒死体验最新研究报告
濒死体验最新研究报告一、引言濒死体验,作为一种神秘而引人入胜的现象,一直备受学术界和公众关注。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发展,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仍存在许多争议和未解之谜。
本报告立足于濒死体验的最新研究,旨在探讨其发生的心理、生理机制,以及濒死体验对个体心理和认知的影响。
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濒死体验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体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内容;其次,了解濒死体验的发生机制,有助于为临床医学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最后,濒死体验对个体心理和认知的影响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心理辅导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下问题:濒死体验的发生是否存在普遍规律?濒死体验对个体的心理和认知具有何种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濒死体验的发生与个体的心理、生理状态密切相关,且具有普遍性;濒死体验对个体的心理和认知具有显著影响。
研究范围与限制方面,本报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濒死体验的案例收集与分析;濒死体验与个体心理、生理因素的关系;濒死体验对个体心理和认知的影响。
由于研究资源有限,本报告未涉及濒死体验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
本报告简要概述如下:首先,对濒死体验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其次,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探讨濒死体验的发生规律;接着,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濒死体验与个体心理、生理因素的关系;最后,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研究,能为濒死体验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文献综述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前人已进行了大量探讨,形成了多个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
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濒死体验的现象描述和分类,如Ring提出的“典型濒死体验”模型,包括离体体验、隧道体验、光明体验等。
随后,研究者们从心理、生理、文化等多个角度对濒死体验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理论框架方面,心理学领域的认知解离理论、神经生物学领域的神经递质假说等,为解释濒死体验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濒死体验的前瞻性研究——读劳美尔《超越生命的意识——濒死体验的科学》
濒死体验的前瞻性研究——读劳美尔《超越生命的意识——濒死体验的科学》2021-03-30 22:16 文汇报▲《超越生命的意识——濒死体验的科学》[荷]皮姆·范·劳美尔著,徐献军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69年的某一天,在荷兰的一家医院,心脏监护病房里的警报器突然响起,监测仪显示,一位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图变成了直线,这意味着患者发生了心脏骤停。
医务人员立即开始抢救,对患者进行输氧、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并实施了两次电除颤。
最终患者恢复了心跳,然后逐渐恢复了意识。
抢救成功后,在场的医护人员都非常高兴,但唯独患者表现出了极大的失望。
患者告诉医务人员,他听到了美妙的音乐,看到了光、隧道、美丽的颜色和风景,刚刚的一切太美好了。
患者反馈的这些信息在当时的医生们看来,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传统的医学经验告诉他们,没有心跳意味着没有意识,没有意识意味着没有觉知,人在没有觉知的阶段,是不可能有任何体验或记忆的。
皮姆·范·劳美尔,正是在场参与抢救的医生之一。
在当时的医学领域,还没有一个固定的专有名词来定义这位患者的这种特殊体验。
但是,劳美尔医生当下就产生了许多疑问与质疑——人们在心脏停止跳动时怎么可能会有意识体验呢?这是偶然现象还是普遍现象?这是幻觉吗,是灵异事件吗?这些问题始终埋藏在劳美尔医生心里。
直到1986年,他读到了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这个词唤醒了他的记忆,并且促使他开始在临床上对“濒死体验”展开长达数十年的、系统的科学研究,从而成为该领域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领军学者。
2007年,在大量的临床数据以及长期思考的基础上,劳美尔医生出版了专著《超越生命的意识——濒死体验的科学》。
这本书在荷兰一经出版,当年就销售了10万余册,之后被译为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波兰语、拉脱维亚语等多个语种。
在这本书中,劳美尔医生尝试超越单纯的医学视角,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精神病学、量子物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去探究濒死体验的因果解释。
老年服务与管理《濒死体验内涵》
濒死体验内涵濒死体验是指从危重伤病中意外恢复,或者在消灭性境遇中侥幸脱险者对濒死过程短暂的主观体验。
毕竟,“死〞后又活过来者是少数,所以,只有少数的人可以直接从死亡的体验中获得对人生的深刻启迪,得到许多人生的教诲。
国外研究者通过对大量濒死体验报告的分析,认为虽然没有两个人濒死体验是完全相同的,但在濒死体验中有类似模式的过程,有一些核心体验是类似的。
心理社会学家肯尼斯•赖因格,将临床死亡后经过抢救而复生的幸存者的濒死体验根本归纳为以下五个阶段:1、安详和轻松。
有这样体验的人大多数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较强的适应力。
在与死神幽会时,随风慢慢地飘荡,当飘浮到一片黑暗中时,感到极度的平静、安详和轻松。
2、意识溢出体外。
大多数人会感到自己的意识游离到了天花板上和半空中。
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的身体形象脱离了自己的躯体,在远处极其冷漠地观察着医师们在自己躯体周围忙碌。
这种躯体外的身体形象,具有呼吸、脉搏等生命特征,且这种自身形象有时还会返回躯体。
3、通过黑洞。
他们觉得自己被一股旋风吸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口,并在黑洞中飞速地向前冲去。
而且觉得自己的身体被牵拉、挤压,洞里还不时出现嘈杂的音响。
这时,他们的心情更加平静。
4、与亲朋好友欢聚。
黑洞尽头隐隐约约闪烁着一束光线,当他们接近这束光线时,觉得它给予自己一种纯洁的爱情。
亲朋好友们都在洞口迎接自己,他们有的是活人,有的早已过世。
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全都形象高大,绚丽多彩,光环萦绕。
这时,自己一生中重大经历在眼前一幕幕地飞逝而过,其中大多数是令人愉快的事件。
5、与宇宙合二为一。
他们同那束光线融为一体,刹那间,觉得自己犹如同宇宙融合在一起,同时,得到了一种最完美的爱情,并自以为掌握了整个宇宙的奥秘。
对濒死体验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体处于极度应激状态时心理反响的情况,有助于了解人在临终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不少的临床报道说明,濒死体验对个体常常有积极的转化作用。
常见一些经历险境后的幸存者,其个性与行为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更加热爱生活,更加富有活力和朝气。
医院濒死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抢救濒死患者的成功率逐渐提高。
然而,对于濒死状态的定义、救治方法以及患者预后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
为了探讨濒死状态下的救治效果,本研究选取了四例濒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一系列救治实验,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四例濒死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25岁、45岁、55岁、65岁。
患者病因分别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多发伤、前置胎盘大出血、高空坠落。
2. 实验方法(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立即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同时给予溶栓、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
(2)严重多发伤患者:迅速进行手术,控制出血,修复损伤脏器,同时给予输血、抗感染等治疗。
(3)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急诊剖宫产,同时给予输血、抗感染、止血等治疗。
(4)高空坠落患者:急诊手术,修复损伤脏器,同时给予输血、抗感染、止血等治疗。
三、实验结果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抢救,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心肌梗死后并发症明显减少,预后良好。
2. 严重多发伤患者:经过抢救,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脏器功能恢复良好,预后良好。
3. 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经过抢救,母婴安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预后良好。
4. 高空坠落患者:经过抢救,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脏器功能恢复良好,预后良好。
四、讨论与分析1. 濒死状态下的救治效果与患者病因、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研究中的四例濒死患者,通过积极的救治措施,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冠脉介入治疗具有关键作用,可迅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降低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发生率。
3. 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过程中,快速手术、控制出血、修复损伤脏器是关键环节,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4. 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抢救过程中,急诊剖宫产是关键措施,可保障母婴安全。
5. 高空坠落患者抢救过程中,急诊手术、修复损伤脏器、抗感染、止血等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濒死体验背后的科学解释和理论探讨
濒死体验背后的科学解释和理论探讨腾讯科技讯 3月19日,最新一期美国《大西洋月刊》刊登文章,对“濒死体验”背后的科学解释和唯心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4年的影片《天堂真的存在》(Heaven Is for Real)在美国斩获了9100万美元的票房,该片讲述了一个男孩儿告诉父母,他在接受紧急手术时灵魂出窍上天堂的故事。
这部影片改编自2010年出版的同名小说,至今已经销售1000万册,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榜长达206周。
无独有偶,另外两本讲述濒死体验的书也分别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榜94周和36周,分别是艾本·亚历山大(Eben Alexander)的《天堂证据》(Proof of Heaven)和玛丽·尼尔(Mary C. Neal)的《天堂归来》(To Heaven and Back)。
前者讲述了作者在脑膜炎引发的长达一周的昏迷中获得的濒死体验,后者则是讲述了作者遭遇独木舟事故而沉入河中后遭遇的濒死体验。
(2010年出版的《天堂归来的男孩儿》(The Boy Who Came Back From Heaven)的主人公最近承认,他的所有相关言论都是编造的。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细节描述不同,但大致体验却惊人相似事实上,过去几十年已经有几十本甚至几百本关于“濒死体验者”的采访图书出版,而他们的故事也基本相似。
尽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细节的描述各有不同,但大致的体验却惊人相似。
西方的濒死体验研究最为前沿。
很多类似的故事都提到了浮在空中俯瞰自己的身体以及周围的景象;步入超脱凡尘的美妙世界;看到天使和上帝等神灵;遇到早已死去的亲人或朋友;感觉与万物相连,体会到强烈的爱意和幸福;最终被迫离开幻境,回到自己的肉身。
很多濒死体验者都表示,他们的体验既不像梦境,也不像幻觉,他们经常会用“比生活更真实”来描述这种体验。
这些人之后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往往难以融入日常生活。
有些人在事业上发生了重大转变,还有的离开了自己的伴侣。
濒死体验研究的认识论
濒死体验研究的认识论
何兆雄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
【年(卷),期】2006(027)005
【摘要】在濒死体验研究中,有两条认识路线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导致科学医学,唯心主义导致灵学医学。
前者研究其组成和机制,分析其文化、生物学特点及心理动力学。
后者则陷入对人死复生的证明,美其名为生命之后的生命。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何兆雄
【作者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南宁 5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52
【相关文献】
1.濒死体验研究进展及其对"善终"的启示 [J], 吴疆
2.濒死体验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J], 王云岭;杨同卫;朱世英
3.国内外濒死体验的研究方向及现状 [J], 陈旭;周琳
4.生命终末期患者濒死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J], 梁敏余;潘艺朝;李巧慧;李金秋
5.濒死体验研究的认识论 [J], 何兆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终前的生命体验如何总结
临终前的生命体验如何总结当生命的旅程即将走到尽头,每一个人都可能会经历独特而深刻的体验。
这些体验不仅是对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最终思考。
然而,要如何去总结这样的生命体验,却是一个既复杂又充满挑战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临终前的生命体验是多维度的。
它不仅仅包括身体上的痛苦和不适,更涵盖了心理、情感和精神等多个层面。
在身体方面,可能会有疾病带来的折磨,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以及对死亡的临近所产生的生理反应。
但与此同时,心理和情感上的变化或许更为显著。
很多人在临终前会经历一系列的情绪波动,可能从最初的恐惧、焦虑,到逐渐接受,再到最后的平静。
他们会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成功与失败,爱与恨。
这些回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自己的一生会有新的评价和认识。
曾经认为重要的事情,可能在此时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而曾经被忽视的东西,却可能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那么,如何去捕捉和总结这些复杂的体验呢?倾听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家人、朋友或者医护人员应该给予临终者充分的倾听和陪伴,让他们有机会倾诉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这不仅能够帮助临终者减轻心理负担,也为总结生命体验提供了最直接的素材。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临终者的语言和非语言表达。
他们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都可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有时候,他们可能无法用清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通过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我们也能大致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记录也是总结生命体验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文字、录音或者录像等方式,将临终者的话语和情感记录下来。
这些记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临终者的生命体验,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当我们回顾这些记录时,仿佛能够再次感受到临终者的存在,感受到他们生命的力量和意义。
然而,总结临终前的生命体验并非只是简单地罗列事实和情感,更重要的是从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临终者的经历,理解他们的选择和行为,以及这些选择和行为背后所蕴含的人生哲学。
科学家称濒死体验源于大脑量子信息进入宇宙
科学家称濒死体验源于大脑量子信息进入宇宙美国亚历桑那大学名誉退休教授斯图亚特-哈梅罗夫教授在电视记录片中解释了人们起死回生的濒死体验形成之谜哈梅罗夫认为,濒死体验是当人体的量子灵魂从身体中释放后进入宇宙空间,当他们苏醒过来时,这些量子信息再次返回人体哈梅罗夫通过这项最新研究认为量子物理对于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鸟类飞行导航,未来有一天将证实该理论的真实性【搜狐科学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资深科学家最新理论解释了濒临死亡体验之谜,认为大脑量子物质形成灵魂,死亡之后这些量子信息进入宇宙空间,当他们起死回生之时这些量子信息再次返回人体。
美国亚历桑那大学意识研究中心主管、心理学和麻醉学系名誉退休教授斯图尔特-哈梅罗夫博士提出这一准宗教理论,他认为意识是人体大脑量子计算机中的一个程序,即使死亡之后也能存在于宇宙,从而解释了那些濒死体验者的神秘死而复生意识。
基于一项意识量子理论,他和英国物理学家罗杰-潘洛斯提出,人类灵魂本质上存在于大脑细胞中的微管。
一些濒死体验意识是微管量子引力效应的结果,它被称为“协调目标还原理论(Orch-OR)”。
因此,人类灵魂并不仅仅是大脑神经细胞交互的结果,事实上它们来源于宇宙空间。
哈梅罗夫的理论非常类似于佛教和印度教关于灵魂的解释,这些宗教理论认为灵魂意识是宇宙的主要形成部分,与西方哲学唯心主义“我思故我在”的观点相近。
他提出在濒死体验中,微管失去了它们的量子状态,但是微管中的量子信息并没有被破坏,仅是离开身体进入到宇宙空间,当苏醒过来时这些量子信息再次返回到人体。
哈梅罗夫在科学记录片《穿越虫洞》中指出,比如说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流动,此时微管将失去它们的量子状态。
微管中的量子信息并不会破坏,它是不会被破坏的,只是分散在宇宙空间中。
如果患者起死回生,他的量子信息将返回至微管,从而使他拥有濒死体验意识,认为曾经历了死亡之旅。
他强调称,如果患者并未起死回生,死亡之后量子信息将存在于身体之外,被视为“灵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濒死体验研究的认识论何兆雄摘要:在濒死体验研究中,有两条认识路线: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导致科学医学,唯心主义导致灵学医学。
前者研究其组成和机制,分析其文化、生物学特点及心理动力学。
后者则陷入对人死复生的证明,美其名为生命之后的生命。
关键词:医学哲学;濒死体验;灵学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6)03-0041-03Epistemology of Near-death Experiences Investigation HE Zhao xiong.Guan gx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N anning530022, ChinaAbstract:There are two cognitive lines in NDE exploration:materialism and idealism.The former leads to scientific medicine,and the lat ter leads to psychice medcine.Scientific inves tigation that explore into their components and mechanism has been described as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features with a psychodynamic consideration.While the psychic researchers proved it in the evidence of man s survival after death.Key Words:near death experience;medical philosophy;psychics1 灵学与经验科学的交替濒死体验(Near death E xperience NDE)指人临近死亡(多数出现在事故死亡前)时出现离体现象、隧道效应、全景回忆和见到另一世界及已故亲朋的一种主观现象[1]。
把NDE的研究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科学 灵学阶段(1890年~1930年)1892年地质学家海姆(Heim)在欧洲阿平宁山脉遭遇雪崩,下滑时他发现当时心情特别平静,出现对过去生活的全景回忆。
之后,海姆又收集29例个案,但对它们描述为互不关连的症状。
1894年, 英国医学杂志 发表 溺水感觉 一文,是为刊出案例的嚆矢。
1930年,费斯特(Pfis ter O)在海姆的基础上,结合壕堑战的濒死事件,总结出濒死体验的症状,认为是应激反应的退行作用所致。
但濒死体验在灵学盛行时,都被作出灵学解释。
人格解体的离体现象被称为 灵媒 ,超感官知觉被称为传心术。
以灵学为主体,分成两大组:一组研究 自然案例 ,另一组研究灵媒,超感官知觉被认为是人死复生的证据。
第二阶段 灵学阶段(1930年~1960年)集中研究超常(Paranormal)现象,即离体现象。
以杜卡塞(Ducass C)为代表,在1961年出版的 死后的生命 中,把离体体验、心灵感应、附体、生活回顾等细节作为鬼魂存在的证据。
死后的生命有5种:(1)鬼魂;(2)离体体验;(3)鬼魂现形和超常现象;(4)附体(又译着魔);(5)前世记忆。
第三阶段 灵学 科学阶段(1960年~至今)美、英医学杂志,特别是 神经精神病杂志 以及 内科文献 、 内科学报 等刊载了大量科学论文及带灵学内容的文献,另一方面出现两本畅销书:一是医生穆迪(Moody)收集150个案例写成的 生命之后的生命 (该书由克勃勒 罗斯K bler Ross作序,支持此一观点)。
另一是旅美西藏学者索甲仁波切的 西藏生死之书 。
该书试图证明藏传佛教的 中阴闻教得度 (或译 西藏度亡经 )讲的就是西方现代所标榜的濒死体验。
在此阶段,两个著名学者Greyson和Stevenson发表论文 广西社会科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2最多。
医学杂志和心理学杂志也发表许多其他学者的论文,有时还出版专辑,涉及灵学、临床医学、心理学和人类学。
2 灵学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有鬼论穆迪的 生命之后的生命 [2]对150个案例作了三种解读:超自然解读、自然解读、心理解读。
然而并没有公开肯定超自然解读。
虽然穆迪声言: 自己并不是试图为肉体死后灵魂犹存构造证明 ,但他确是想说明 心灵是什么,心灵是否可以脱离人的肉体而存在 。
所以他说 濒死体验代表了一种新现象 。
其实 生命之后的生命 便是羞羞答答的灵魂。
Stevenson等(1986年)在印度调查,居然发现一例女子自称是二战时日军投胎转世的。
但未见排除患者有精神病。
Judson/ Wiltshaw(1983年)曾报导濒死体验类似印度的瑜珈(Yogi)和墨西哥印第安人的魔法(Socero)。
早在1979年, 英国医学杂志 就发表过社论: 濒死体验实际上是功能的死亡而不是脑死亡。
谁也没有从死亡转回来过,也讲不出他的经验。
哈姆雷特说: 这是从出生以来就是个未发现的国度,没有一个旅行者回来过。
濒死不是死 。
该社论提出,死亡不论复生的还是不复生的,只好留给 生死学 或 末世学 去研究了(B MJ1979Dec6204:1530)。
3 感觉材料论可以是唯物论也可以是唯心论直接看到或感觉到的对象,称作感觉材料。
感觉材料论认为感官知觉的研究,不仅与世界有关,同时也和人对世界的意识有关。
感觉材料甚至可以不由物质世界对象刺激感官而产生,而由人自身的活动或神的活动而产生(简明不列期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6):764-765.)。
因此,在研究中可以出现无鬼论者,也可以出现有鬼论者。
从唯物论出发,可以发现濒死体验不仅有个体差异,而且存在地区差异和文化差异。
(1)发生率差异据估计,美国有濒死体验者800万,发生率为4%[3]。
Rosen 报导200个重症生还者,有60人有全景回忆。
Druss和Kornifield 访问10例停搏病人,都有幻想和幻觉。
Dobson报导20例停搏生还者,只有1例有超常体验。
此外,也有文献报导停搏濒死者的NDE发生率为1%~5%(Morse,et医学与哲学2006年3月第27卷第3期总第304期al.1985年)。
Osis曾发出10000份问卷,询问医生是否接触过 曾经死过的 病人;他们是否有濒死体验。
回收问卷640份,证实病人自称看到死人要来侍候他死后的生活。
因此可以说医生对本现象的发现率为6.4%[1]。
Greyson在另一报告中就曾估计濒死者NDE的发生率为9% ~18%[4]。
(2)地区差异表1 非西方濒死体验特点[1]国家 地区例数隧道经历离体体验全景回忆见他人见其它世界中国20~100 2印度6416西不列颠32222关岛4 北美土著2澳洲土著1 2新西兰毛利人1 2 1 1注:2=条件性否定, 1=无报告, =有报告, 2有条件肯定另据冯志颖、刘建勋报导,1976年唐山大地震幸存者中,发现NDE81例,其中隧道经历1/3,全景回忆1/2,离体试验1/2,见他人1/4[6]。
这与表1中国统计不同,前者为随访,后者则为Beck(1981年,1984年)据中国净土宗佛典所载自净土回归案例统计。
(3)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同地区差异有关。
印度的濒死体验所看到的另一世界同尘世无异。
关岛看到的是繁花似锦的极乐世界,而且还是坐飞机去的。
马伦尼西亚群岛的濒死体验经历者看到的人都坐在流沙井盖上。
卡里埃(Kaliai)人1949年以后的NDE带天主教和基督教气味,这同宗教影响世俗生活有关。
澳洲土著以神秘故事形式出现。
新西兰毛利人则进入地下王国[3]。
Pasricha和Stevenson对比印度与美国NDE特征,频率如表2:表2 印美NDE特征对比[2]特征印度N=15美国N=78(1)看到自己躯体 51(65%)(2)夜叉带到另一境界12(75%)(3)看到死去的熟人4(25%)12(15%)(4)看到亮光或宗教人物12(75%)41(27%)(5)全景回忆自己生活 21(27%)(6)册上无名错捉被放回10(62%)(7)有人替代去死7(43%)(8)留恋尘世被放回1(6%)21(20%)(9)被熟人或生人帮助放回 15(14%)(10)被差人从另一境界中带回来13(81%)有明显的躯体印记4(25%)被推向手拿小册子的人8(50%)以上差异表明,NDE受文化、习俗、宗教影响,如同印度的观音佛像同中国的大不相同。
4 实事求是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4.1 人格解体说[4]Pfister(1979年)研究濒危人物的逃避现实心理,认为是一种防御机制。
Noyle等(1976年,1977年)研究交通事故中1/3有生命威胁的遭遇者,对比精神病人,后者也有40%出现过人格解体的综合征。
前者警觉性比较显著,而后者出现神志不清,但其焦虑症状同精神病人出现人格解体有显著性相关。
这可能是交通事故遭难的原因之一。
人格解体是面临极端危险并发焦虑的特殊反应。
意像模糊和听力活跃以及全景回忆,这一切可能是威胁生命的极端焦虑的一种比较严重的方式。
人格解体理论的中心论点即作出部分牺牲,经历心理死亡以防止生理死亡。
但低警觉因子理论完全反对人格解体论,而后者又从未提到神秘意识问题。
4.2 感觉剥夺说感觉剥夺是指人类个体处于不透光的密室当中,失去光感、声感和肤感等刺激物。
有两种假说:(1)感觉剥夺说。
躯体分离是一种对危及生命危险的一种反射性感应反应,潜在的致命危机可导致内部运作过程的加速,与感觉剥夺相同,是一种适应反应(Greyson B,et al.1980年)。
(2)适应反应说。
濒死体验对躯体有保护作用;平衡功能;防御性重建(冯志颖、刘建勋,1986年)。
4.3 中毒精神病说一位曾经历濒死体验的美国医生洛丁(Rodin EA,1980年)[8]认为这由于供氧停止,CO2和N增加,导致中毒性精神病。
洛丁一文发表于 神经精神病杂志 ,同期便发表有反驳文章。
但有趣的收获是包括研究 投胎 的Stevenson在内,都不承认离体体验是生命后的生命。
4.4 白日做梦(Lucid dream)说Green称之为 特殊的梦 ;Fox称之为 知识的梦 ;Stevenson 称之为睡眠与觉醒的过渡,或者说是入睡状态或朦胧状态,而不是上述诸状态的显著一面。
4.5 人格分离说人格分离亦即人格解体的另一名称,常见于创伤受害者的不同人群,包括囚犯、人质和强奸受害者。
Spiegel和Cardena (1991年)总结20%~50%的创伤生存者,会体验一种分离感觉,但这种分离是离心而不是离体。
美国精神病学学会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第4版)把人格疾患分为5个范畴:(1)心因性记忆缺失;(2)心因性神游反应状态;(3)人格解体综合症;(4)多重人格;(5)非典型分离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