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民歌与传统民歌之比较研究
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的比较
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的比较作者:段晓春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年第09期本文从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的概念入手展开分析,以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的思辨方法,对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的概念、艺术特征、表现形态和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民歌既是一个民族独特的音乐语汇、又是一个民族流动的图腾。
近些年学术界对民歌的界定(新民歌、原生态民歌)就更加新潮而具体,由此以来而产生的,对新民歌与原生态民歌哪个更具发展空间,民歌的个性美与现代美是否在民歌发展中相融等问题的讨论?已成为音乐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概念的比较什么是原生态民歌。
就其内涵来说,包括两个关键的要素:第一,必须是“民歌”,即植根于民间,植根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民间歌曲。
第二,必须是“原生态”,何为“原生态”呢?首先,原生态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一种民间原始文化的记载,是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其外延来讲,原生态民歌是一种纯民间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斗争、生活、娱乐之中,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
如信天游、秦腔、爬山调、二人台、蒙汉调等都属于原生态民歌。
什么是新民歌。
真正的原生态民歌不是为舞台而生,它只属于乡间田野,它有着很强的自娱自乐和随意性,主要是表达和发泄自己内心的情感,而不是为了在舞台上唱给大众的。
而新民歌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是从形式到内容对原生态民歌进行革新与创作的结果,它代表着不同时代人们不同的艺术审美情趣,同时更加鲜明的突出中国民歌的民族化艺术特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艺术特征的比较民歌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和繁荣有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根源,新民歌与原生态民歌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特色。
原生态民歌的艺术特征体裁丰富,风格多样。
中国幅员广大,由此形成了各地各族人民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在这一背景下,为适应上述生产、生活方式而逐渐形成的民歌体裁也就十分丰富。
民间音乐与传统音乐的比较性研究
民间音乐与传统音乐的比较性研究[摘要]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中国的民族音乐。
本文比较了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的不同,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别,提出了相关看法。
[关键词] 民间音乐传统音乐比较一、我国民间音乐包括的类别及特点我国民间音乐主要有五大类别,即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每一个类别下面又有许多小的分类。
我国民歌的分类有多种角度和方法。
例如,依据词的题材内容,可以分为劳动类、生活类、爱情类、传说故事类等;依据产生年代,可以分为传统民歌、革命历史民歌、新民歌等;依据民族或地区,可以分为汉族民歌、蒙古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藏族民歌或是青海民歌、新疆民歌、河北民歌、河南民歌等。
而从民歌的音乐形式上,我国汉族民歌有体裁和色彩区两种分类方法。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是一种以民歌音乐的艺术样式分类的方法。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和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三大类别。
汉族民歌的色彩区分类是一种以民歌音乐的地方风格分类的方法。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汉族各地区的民歌按照风格特征可以分为西北、东北、中原、江淮、江浙、闽台、粤、江汉、湘、赣、西南、客家等区域。
我国音乐界对于民间歌舞音乐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而以往舞蹈界的研究又主要侧重于舞蹈动作。
因此,关于民间歌舞音乐的分类目前还没有能集中力量研究并达成共识。
在已经开始进行研究工作的学者中,有从舞歌、舞乐两大类型入手进行分类的。
舞歌又分为时调类、谣曲类、吟诵类、儿歌类、多声部类和戏腔类;舞乐又分为打击乐、吹管乐、弹拨乐、拉弦乐,以及综合性质的吹打乐、弦索乐和乐队合奏等。
浅谈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与原生态民歌
浅谈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与原生态民歌作者:张宇航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08期摘要:民歌流行化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原生态民歌发展的一大趋势,由此所衍生的新民歌为中国音乐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更为原生态民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探析新民歌流行化的成因及发展现状,了解新民歌流行化对原生态民歌的影响,探索原生态民歌的出路,对继承原生态民歌、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民歌流行化原生态民歌影响新民歌是在原生态民歌的基础上加入流行时尚元素,从而形成新的音乐风格的一种歌曲类型。
我国新民歌的热潮形成于九十年代末到新世纪初期的一个时段内,在改革开放的成果初现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呈现一片大好形势的背景下,许多民族歌手为了迎合中国社会建设的新面貌和更好的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新民歌,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继而,在新民歌流行化的大背景之下,原生态民歌正面临着较大的机遇与挑战。
其机遇在于新民歌流行化为其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而挑战则在于新民歌流行化的浪潮压缩了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空间,许多优秀的原生态民歌目前正徘徊于失传的边缘。
基于此,本文在探析新民歌流行化成因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对原生态民歌的影响,探索了原生态民歌的未来出路,以期为传承和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而献计献策。
一、新民歌流行化的主要成因严格来说,新民歌流行化是原生态民歌发展的大势所趋,其成因主要体现在了三个层面。
第一,我国的原生态民歌蕴涵着民族精神,流露着别具一格的气质,其本身对我国各族人民即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但纵观我国各地方的一些原生态民歌,如无锡民歌《放黄莺》、宜兴民歌《紫竹调》、四川民歌《绣荷包》、河北民歌《放风筝》等等,其精华之处大多在于曲调而非歌词。
因此,所谓“旧歌新唱”,在原曲调的基础上融合新词,是原生态民歌发展的需要,更是促成新民歌流行化的主要成因。
第二,新民歌流行化是为歌颂我国社会建设新形势、新面貌的需要。
新民歌与原生态民歌比较研究
新民歌与原生态民歌比较研究
新民歌和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遗产,两种音乐形式有着显著的差异和特点。
本文将对这两种音乐进行比较研究。
一、新民歌
新民歌,指的是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流传的一种民间歌曲。
这种音乐风格整体上比较现代、新潮,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中国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个重要产物。
首先,新民歌的歌词内容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新民歌的主题词基本上是通过反映社会现实而产生的,如《黄河大合唱》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走在长征路上》则将对红军的赞美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其次,新民歌的旋律员旋律结构相对较为简单,重视旋律的铺陈和情感的表达。
新民歌的旋律常常采用简单、易唱的方式,以方便大众进行传唱,同时也强调了情感和民情的表达。
再次,新民歌的演唱方式较为认真、严肃。
新民歌的演唱多采用独唱、合唱等方式进行,歌唱者的诠释注重歌曲的内涵和情感,会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歌曲当中。
二、原生态民歌
原生态民歌,指的是中国民间传统音乐中的一种形式。
这种音乐形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俗、习惯和情感。
1。
2000年以来新民歌音乐特点和演唱探究
2000年以来新民歌音乐特点和演唱探究
2000年以来,中国新民歌在音乐风格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中包括摇滚、电子、民谣、流行等多种风格的融合和创新。
同时在演唱上,新一代歌手更加注重表现力和情感
的真实传达,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和人民群众的意愿。
在音乐方面,新民歌的风格已经与传统的民歌有了很大的区别。
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
是创新与多元化。
在音乐元素中,新民歌吸纳了摇滚、电子、民谣、流行等多种风格的音
乐元素。
传统的民歌常常是单纯的乐器与声音的共鸣,而新民歌则加入了更多的音效处理
和电子音乐元素,让整个歌曲听起来更加的现代化。
同时,新民歌与传统民歌在歌词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传统的民歌往往具有一种单纯
而深刻的感情,而新民歌则更加注重现实主义和生活情感的表达。
新时代的歌曲往往会围
绕当前社会事件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展开,让歌曲的情感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和现实。
在歌唱方面,新民歌的演唱也更加注重真实和情感传达。
新一代的歌手往往有更加出
色的音乐表现力以及完整的演唱技巧,可以将歌曲的情感传达给听众。
这些歌手通过大量
的个人表演和音乐分享,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新民歌这一类型音乐,并且将新民歌推向了
更加广泛的社会空间。
综合来说,中国新民歌在音乐风格和演唱方面的改变和革新,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
多元化和现代化,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音乐需求。
同时,新民歌的流行和推崇,也促进了中国的音乐行业的发展,并逐步走向国际化。
传统民歌与现代民歌的比较研究
劳 动人 民 自由抒发 情感 的 民歌种类 。 统 山歌 中最 传 常见 的 内容是 赞美 爱情 和述说 生活 中的苦难 。 山歌
作、 口头流传 的方式生存 于民间 , 并在流传过程中 持续 不 断地经 受着 人 民群众集 体 的筛 选 、改造 、 加 工和提炼 。 因此 , 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 、 不 同地 域 、 同身 份 、 同经历 的人 民群 众 集体 的 不 不 智慧和情感体验 , 臻完美 , 1 3 成为人民群众思想情 感表达的结 晶。而 民族唱法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其类别大体 可分为三类 : 中国传统 民族 唱法 , 中国 民族新 唱法 和借 鉴通 俗 唱法 的 民族 唱法 ; 认 为还 我 可 以把 后两 类放 在一 起统 称为 中 国现代 民歌 , 一 第 类单独称作 中国传统 民歌 。 而我所要研究的是中国 传 统 民族唱 法 和后 两类 的 比较 。
一
常在户外唱歌 , 曲调多高亢、 燎亮 , 节奏多 自由、 悠 长 , 词 多为 即兴创 作 。山歌 的歌 词具 有 纯朴 的情 歌 感、 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等特点 , 生动鲜活 , 真 切感人 。 有的山歌 因音域较高而用假声或真假声结 合 的歌 唱方 法 。
( ) 曲唱 法 二 戏
280年代以来以彭丽媛阎维文宋祖英等为代表的歌唱家他们在不改变传统民族风格的前提下对民问唱法进行了修饰性的改革即在继承传统民族唱法特点与精华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与借鉴了西洋唱法尤其是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一种更为先进科学的民族唱法
第3 卷 第 1 1 2期
21 0 0年 1 2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u ao hf g nvrt ScSi or l f in i sy(o. 统 民歌
传统民歌与现代民歌的比较研究
传统民歌与现代民歌的比较研究作者:常丹丹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各民族五千年交融发展中,民族声乐艺术有着独特的东方神韵和中华民族鲜活的风格。
民族唱法在广义上讲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歌剧四个部分。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逐步形成了中国民族新唱法,其中包括民歌和歌剧。
民族唱法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嗓音甜脆清亮为特征,行腔韵味为特色,情、声、字、腔融为一体,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形体表演的一种演唱方法。
关键词:传统民歌;现代民歌;民族唱法;戏曲唱法中图分类号:J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244-02我国丰富音乐艺术都是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在生活工作劳动中创造出这种表达自己感情的语言方式,是劳动人民感情生活最质朴的表现。
总体可分为三类,即;中国传统民族唱法、中国民族新唱法和借鉴通俗唱法的民族唱法。
一、中国传统民歌中国传统民族唱法是中国传统民歌的主要唱法,他分为两个部分即民间唱法和戏曲唱。
(一)民间唱法民间唱法即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艺人,其演唱形式具有地区和民族特色,呈现给观众的是简朴且不加修饰的精神食粮。
如劳动号子、山歌、信天游等,其表现形和表现方法,都具有地方和民间特色。
(二)戏曲唱法戏曲艺术在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戏曲的品种丰富,表演的艺术含量也相对较高,剧、舞、歌、技艺融为一体,讲究不同流派,不同剧种,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皮影戏等等,都是有很高的水准,从出字,到练声,从归韵到收音在自己的流派和表现上大不相同。
戏曲唱法在我们民族音乐的瑰宝里的地位可见一斑。
二、中国现代民歌中国现代民歌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把中国现代民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一)民族新唱法1.民族新唱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人们当家作主,生活面貌焕然一新,涌现出的歌唱家如郭兰英、王昆、才旦卓玛、郭颂、胡松华等都具有时代的特征,为中国现代民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的比较
富多彩 。如汤灿 演唱 的 《 幸福 万年 长 》、 张燕演唱的 《 月亮女儿 》等。 多棒 性。 “ 多样性 ”是指歌手 的民歌演 唱方 法 的多样性 。即 各种具 有浓郁 民族特 色 的现代 唱法 ,都 属新民 歌唱 法。新民歌 唱法要求 以作 品风格定 唱法 ,即 作品 决定 唱 法。而非 无论什么 作品 只用一 种声音和 种方 法。像歌 唱家李 双江 、郭兰英 、宋 祖 英等 ,他们 的演 唱各有 特色 ,唱法与作 品结合得很好 ,从而体现 了多桦 陛。 多面性 。多面性是指新民歌在 音乐制作 手段 上的 “ 全面性 ”。即把 各地各民族 的 原始 『 生音乐和一些特殊乐器 的音色 ,利用高 科技手段采集起来 。根据不同怍品风格的需 要 ,运 用一 些现代音 乐制 作手法 ,经过 制 作人的编配 ,使作品既具有民族精神气质 , 又具有时代精神气质。 如: 朱哲琴演唱 的《 阿 姐鼓 》,便具有 “ 多面性”的特质。
官 方
, www I
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的比较
文 I 段 晓春
本 文 从 原 生 态 民歌 与 新 民歌 的 概 念 入 手展 开 分 析 , 以 社 会 音 乐 文 化 发 展 的 角度 , 运 用 比 较 研 究 的 思 辨 方 法 。对 原 生 态 民歌 与 新 民歌 的 概 念 、 艺术 特征 、表 现 形 态 和 发 展 状 况 进 行 了较 为 全 面深 入 的研 究 。
一
歌 既是一个 民族独特 的音 乐语汇 、 民歌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和繁荣有一定 \ 一 又是一 个民族 流动 的图腾 。近 些 原生态 民歌 的表现形态 年学术 界对 民歌的界定 ( 新 民歌 、原 生态 的社会和 文化 背景根源 ,新 民歌 与原生 态 生存环境 的地域性 。原生态民歌 的显著 民歌 )就更加新 潮而具体 ,由此以来 而产 民歌在 不同时 期的社会 背景下形 成了 不同 特征 是它 的生存环 境 的地 域性 。不仅从 它 表现 的内容还是 它 的表现 形式 ,都 与 它的 生 的,对 新民歌 与原 生态民 歌哪个更 具发 的特色 。 原生态民歌的艺术特征 产生千丝万缕 的联系 ,如蒙古草原 的高亢 、 体裁丰富 ,风格多样 。中国幅员广大 , 江南水 乡的婉转 ……无 以不打 上因环境 不 由此形成 了各地 各族人 民多种 多样 的生 产 同、生态文化不 同的烙印。 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方式和 生活 习俗 ,在这 一背景 下 ,为适 应 传 承方 式的 自然 陛。原 生态民歌由于产 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概念 的比较 上述生产 、生活方 式而逐 渐形成 的民歌 体 什么是原生态民歌。就其 内涵来说 ,包 生 的时期 较为久 远 ,并植 根于 民间 ,反应 括两个关键 的要素:第一 , 必须是 “ 民歌”, 裁 也就 十分丰富 。原生态 民歌作 为地域 文 的是 当地 的风土 人情。这 种需要 决定了传 承 的 自然 ,加 之 生活状态 的 自然性 、原 始 即植根 于民 间,植 根于普通 百姓 日常 生活 化 的直 接产物 ,不仅受 地貌条 件 的影响 , 性其 传承方 式除 了 自然 的 口传身授 也是别 的 民间歌 曲。第二 ,必 须是 “ 原 生态” , 更与不 同的语言、方言音调相融合 ,因此 , 何为 “ 原生态 ”呢?首先 ,原 生态民歌 是 其民族 的 、地域 的特征 和风格 几乎与 生俱 无选择。 展空 间 ,民歌 的个性 美与现 代美是否在 民 歌发 展 中相融 等问题 的讨 论?已成 为音乐
浅析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与原生态民歌
浅析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与原生态民歌浅析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与原生态民歌浅析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与原生态民歌bsp;2.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产生的缘由新民歌流行化是当今音乐界和社会界存在的一种热门现象。
这种新民歌在传媒力气的巨大攻势下,有着广泛的接受群体,并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流行。
这种现象产生的缘由有以下几点:其一,民歌的本质是乡土性、集体性、口头性的统一,民歌的这些本质导致其在现代社会中将遭受很多挑战。
乡土性是指民歌与民风民俗的全都性,而现在西方民俗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使我国民俗越来越淡化;集体性是指很多民歌的创作、加工、流传都是由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然地产生的,其歌词及曲调都是由群众集体改编。
而现在,随着大众传媒的快速进展,这个好像已经变得不行能了;口头性是指民歌都是在民间祖祖辈辈口头流传下来,而在电视、广播、网络普及的今日,我们学习唱歌几乎很少使用口头相传的形式。
其二,随着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的转变,生活在现代化都市的人们,很难有机会真正体验原生态民歌布满质朴共性的文化传统及其丰富内涵。
比如土家族的哭嫁歌,从最早产生它是一种对封建婚姻礼教的不满和控诉,后来成为一种风俗,成为一种不唱不行、不哭不行,你假如不会哭,人家就觉得你会嫁不出去。
但这个风俗随着经济的快速进展,到现在为止几乎没有了。
对传统民歌——山歌而言,在目前这个现代化社会里,择偶也并不是通过相互对山歌了。
其三,随着汉语一般话的推行、流行文化的冲击,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一些传统民歌失去了演唱环境。
一些民歌的功能丢失,附着在这一功能上的文化也随之萎缩。
这些因素在加速原生态民歌衰亡的同时也加速了新民歌流行化的速度。
由于现代训练的推动,少数民族的语言受到汉语普及的影响,呈现萎缩的状态。
”这给原生态民歌造成致命的打击。
其四,在这个文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里,人们的审美需要、审美力量、审美沟通、审美意识形态等所处的审美关系都已经发生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对待民歌的态度也不同于以前了。
传统民乐与新民乐之比较以及对中国民族器乐发展方向的思考
传统民乐与新民乐之比较以及对中国民族器乐发展方向的思考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发展起来的,它以其独特的音乐及韵味受到人们的喜爱。
然而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使我国民族器乐音乐在发展道路上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人们更多的欣赏流行音乐以及西方的交响乐,民族音乐似乎已经成为了老一辈人的一个美好的童年记忆。
这种时候一个新的民族音乐表演形式出现了,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一出现就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是新民乐,民族音乐又重新回到了艺术文化的风口浪尖上。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
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
新民乐的创作基于传统音乐,它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融入了时代的特征与精神,同时也融合了西方音乐的一些元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时尚观念。
如学堂乐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统音乐。
传统文化,我们是一定要保留的,尤其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它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遗产中也是重要的篇章,传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这种保存不是封闭性的,绝对排斥任何改变,所追求的是原封不动的传统样式,其传承方式、内容等全部均严格地按‚求真禁变‛的方针进行。
虽然这种方式用于传统艺术成品的保存尤为重要,但是,这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封锁了道路。
在其他文化领域都在寻求发展的同时,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却还是按部就班地在发展,不接受外来文化,不寻求任何改变,认为一旦接受了外来文化就不再是中国传统音乐了,况且中国文化底蕴如此深厚,根本就不需要改变,这就好像清朝末年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一样,看到的只是自己如何的强大,却不知外面的世界根本不如自己想象中的不堪。
以‚女子十二乐坊‛为代表的新民乐就是在寻求这样一种改变,在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探究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与原生态民歌
探究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与原生态民歌民歌是中华民族在长时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古老艺术形式,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到当今社会逐渐形成新民歌形式。
而对新民歌和原生态民歌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新民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民歌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远离了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民歌的传承遇到危机。
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中国新民歌的流行化进行分析,进而从新民歌流行化对原生态民歌产生的影响探索原生态民歌的现代发展路径,以期促进我国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
标签:新民歌原生态民歌流行化我国各地区原生态民歌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56个民族丰富的民族语言和民族风貌孕育出大量的民族文化艺术,为民歌的生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使民歌在我国社会特殊的生态化发展空间中得到相应的传承和发展。
一、民歌的主要概念民歌是与民族情感息息相关的音乐艺术,是能够对人类灵魂思想做出最真实反映的声音,也是在大众生活领域实现普及性发展的特殊音乐形式。
在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体系中,民歌是民族群体世代相传并在传承过程中进行有效加工和提炼形成的一种具有浓郁地域特征和民族风貌的非专业音乐创作类型。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受到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民歌艺术,对民歌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而随着社会的变迁,民歌逐渐发展出两个重要的分支,即新民歌和原生态民歌,不同民歌类型具有不同的艺术内涵。
具体而言,原生态民歌是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以音乐形式对民间原始文化的记载,具有丰富的原始文化内涵,是一种研究价值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新民歌则是现代社会群众在传统民歌基础上进行再次创造的、具有一定民族风格的、能够紧随时代发展步伐、满足现代人音乐欣赏需求的歌曲艺术。
原生态民歌和新民歌同属于民歌艺术体系,对我国民歌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新民歌流行化发展及原因1.我国新民歌流行化发展状况在步入到21世纪后,新民歌音乐艺术形式出现,并且在传统原生态民歌艺术的基础上对音乐语言进行创新,融合了时代音调,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论新民歌和传统民歌的关系
论新民歌和传统民歌的关系作者:王占文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8期摘要:新民歌是传统民歌和当今流行元素碰撞的产物。
民歌的魅力在于它跨越了时间和地域代代相传。
而新民歌,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注入现代时尚的元素而焕发着其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新民歌?;传统民歌?;产生;发展;关系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3-0086-01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民歌不断推陈出新,作曲家们也在新的领域不断寻求突破。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个人演唱会,将中华民族意蕴深厚的民歌艺术带入西方人的视野;“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乃至亚洲受到热烈追捧,这些现象都再次证明了中国民歌艺术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近年来,在流行歌坛不断出现新风格新音乐,“新民歌”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路线。
传统民歌与流行元素的融合成为潮流,传统民歌因为时尚的编配而焕发着新的魅力,新民歌也因为传统民歌的底蕴而不再显得苍白和空洞。
一、中国民歌的风格特点民歌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口头创作、集体加工、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民间音乐形式。
1.中国的民歌和人民的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民歌的创作者。
民歌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为表达感情、表现愿望、传达需求而创作。
早期的劳动人民不识字也不懂谱,但他们在生活需要的驱使下用口口相传的方式留下了珍贵的民歌作品。
例如,《绣荷包》表现了少女对爱情的期盼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川江船夫号子》表现了劳动者在劳动时的激情与豪迈;而《放风筝》则唱出了阳春三月姑娘们趁着大好春光踏青的愉快心情。
自古以来,人民群众通过吟唱民歌的方式来抒发情感,自然而真实。
2.民歌经过人民群众的即兴唱作、口耳相传逐渐发展起来。
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创作、演唱、传唱的过程是不可分割的。
民歌在传唱中即兴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演唱、流传。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传统民歌的发展过程是自发而缓慢的。
新民族唱法与传统民族民间演唱风格之比较--以“金氏唱法”为例
musical skill 音乐技术新民族唱法与传统民族民间演唱风格之比较——以“金氏唱法”为例赵 柃(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0)【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且历史悠久的民族,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音乐这一宝贵财富。
本文试以“金氏唱法”作为切入点,对传统民族民间唱法与新民族唱法进行演唱风格研究。
通过对比研究,对如何吸取、借鉴两种唱法的优势,找出了两种唱法的相互借鉴之处,以进一步提高个人的声乐演唱水平并融入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同时为广大声乐爱好及声乐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民族唱法;传统民族民间唱法【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8-0061-02【本文著录格式】赵柃.新民族唱法与传统民族民间演唱风格之比较——以“金氏唱法”为例[J].北方音乐,2020,09(18):61-62.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并一脉相承。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音乐形式也随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秦汉时期的乐府,到格律诗、词曲、西曲、曲艺,再到当代歌曲,经广大人民群众汗水和智慧的洗礼,民族声乐在其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发生着衍变,筑就了世界音乐文化之林一座座伟大的丰碑。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民族声乐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
从唱法上来说,民族声乐可分为传统民族民间唱法和新民族唱法。
一、传统民族民间唱法民间唱法是由民间艺人演唱本地区、本民族的一种演唱方式,也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乐演唱者一般都没有经过专业声音训练,声音质朴、自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即兴成分很大。
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的歌唱声调高亢、跌宕起伏、刚健豪迈、曲调起伏大;南方歌唱方式则大多温婉细腻、甜美圆润,具有特有的轻柔婉转之美。
其中,很多优秀的民间歌手音色圆润、吐字亲切自然、情感朴实真挚,具有独特的润腔技法与独树一帜的演唱风格,如山西的阿宝、陕北的王二妮、湖南的何继光等。
探析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与原生态民歌
探析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与原生态民歌摘要:民歌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
然而,民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却产生了一些变化。
在当今社会,“新民歌”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它的出现让我们距离原生态民歌越来越远了。
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对于新民歌流行化这种现象,国内传播界和音乐界已经纷纷嚷嚷传出多种说法。
论文首先介绍了民歌、新民歌、原生态民歌的定义和新民歌的发展概况,接下来阐述了中国新民歌流行化的概况,最后重点讲述了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民歌;新民歌;原生态民歌;新民歌流行化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歌这种艺术形式正伴随着历史的步伐发展并被传承下来。
民歌是民族文化的精粹,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性格、气质、心理素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
我国各地的原生态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众多的民族、丰富的民族语言和独特的民族风俗风貌,孕育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民族艺术。
我们应该保护民歌原有的生存环境,让民歌在属于自己的生态空间发展。
一、民歌的概念民歌,是人类灵魂最真切的一种声音,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
它是各民族民间音乐生活中,由群体世代口头传唱并不断加以提炼而成的一种具有变异特点、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的非专业音乐创作的音乐类型。
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语言声调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生活习俗、民间风尚不同,也使民歌的旋律调式、吐字行腔和韵味、感情表达的风格各有不同,形成各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色彩。
同是一首山歌,地处西北高原的民族音调则跌宕起伏、高亢洪亮,而在江南平川的鱼米之乡音调则悠扬婉转、清新秀丽。
由于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民歌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分支”——原生态民歌和新民歌。
1. 原生态民歌的定义“原生态”一词是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普遍使用于生物科学领域的一个术语。
它已经成了音乐领域描写“原汁原味”民歌的时髦词汇。
它是“原生物”和“生态”两个名词的复合。
传统民族唱法和当今新民族唱法比较研究
作为一种歌唱艺术方法,民族唱法是结合各族人民的爱好和生 活习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在中国 民族唱法中,立足于不同的演唱内容,还可划分为不同的唱法,即 说唱、歌曲、戏曲等。民族唱法继承和发展了民族声乐,通过对人 们的智慧与文化的承载,是各族人民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表达了 非常朴实的感情,彰显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王鹏.浅析民族唱法的发展与演变[J].通俗歌曲,2016(07). [2]张楠.浅谈方言在民族唱法中的利弊[J].通俗歌曲,2016(08). [3]王璐.简析中国民族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的异同[J].明日风 尚,2016(16). [4]王新惠.民族唱法思维探微[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2). [5]马丹.民族唱法的继承与发展[J].音乐时空,2015(01).
当今民族唱法的特点是用气活、运气足、存气多、吸气深,在 声带的运用上,具有坚强的音质和较强的声带功能,为了利于唱词 和咬字,应具有脆亮和坚实的音质,使用不同的共鸣方法,对音量 和音色进行变化,对情感进行表达。
(二)审美 随着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民族唱法也在与时俱进。当今新民族 唱法有机的结合了民族性和科学性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和升华了民 族唱法。 传统民族唱法非常接近于自然生态的演唱方式,不具备较大的 演唱难度,是一种纯自然生态的演唱。因此,传统民族唱法的审美 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新中国诞生后,开始重新改 编了和整理了民族歌曲,不断提升了民歌和民族唱法的难度,彰显 了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民族歌曲无论是内容还是思想感情,变化 非常显著,对其演唱技巧和民族唱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新民 族唱法结合时代特征,是在传统民族唱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 当代思潮的影响下,其一些艺术个性也在逐渐丧失。 三、结论 传统民族唱法和当今新民族唱法在时代的发展之下,有着各自 的异同之处,无论是演唱特点还是发声特点,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分析两种民族唱法的相关内容及演唱特点,在促进人们学习民族唱 法的同时,能对民族唱法的发展更好的认识,以促进民族唱法的发 展。
新民歌与原生态民歌比较研究
新民歌与原生态民歌比较研究前言民间艺术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各种流派和形式。
本文将探讨新民歌和原生态民歌这两个在中国民间艺术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分析它们的共性和差异,以期能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有所了解。
新民歌新民歌是指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中国各地艺术家和创作者创造和演唱的一种流行性吉他歌曲。
新民歌主要是由宋飞、邓丽君、齐豫、蔡琴、杨洪基等唱将演唱,也加入了一些青年无名歌手如那英、谭咏麟、杨钰莹、潘越云等。
新民歌结合了西方摇滚、流行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
这种流派的歌曲通常是一种快节奏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情感真挚,涵盖题材广泛,既有社会派、也有情感派,同时反映生活、历史、爱情等多个方面的主题,有时也会反映政治话题。
新民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众所接受和喜欢的,它代表了中国当时年轻人的追求和梦想,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在那个时期的变化和发展。
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民歌又称原生态音乐,它代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流派。
作为中国的民间艺术之一,原生态民歌在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原生态民歌的歌曲往往是由一首歌曲自然演化而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承和发展,而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有明显的地域和文化特色。
这种流派的歌曲通常是由大众演唱,而非专业歌手,歌词的主题则以反映生活、人情、乡土、爱情等为主。
原生态民歌在歌曲的表现形式方面保持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例如弹拨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吹风乐器等多种乐器在演奏中结合,使得作品在音乐上非常丰富多彩。
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了中国乡村生活的特色和风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之一。
两者之间的比较既然新民歌和原生态民歌都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两种流派,那么这两者之间有哪些差异和共性呢?音乐元素新民歌的音乐风格通常是快节奏、激烈明快、旋律优美,而原生态民歌则更为温和、抒情和舒缓。
例如,在旋律上,新民歌会借鉴流行音乐和摇滚乐的元素,从而显得更为现代化,而原生态民歌则在保持传统性的同时,还注重了韵律感和音乐节奏的运用。
浅析传统民族唱法与当今新民族唱法间比较
浅析传统民族唱法与当今新民族唱法间比较作者:周虹池来源:《活力》2012年第15期[摘要]中华民族的声乐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优美动听的民歌,从起初的风、雅、颂到现在的新民歌,民族唱法在中国的土壤上根深蒂固,在各具特色的演唱方式中无不凝聚中人们伟大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以及审美意识。
本文分别介绍了传统民族唱法与当今新民族唱法,具体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存在的区别。
[关键词]传统民族唱法;当今民族唱法;区别民族唱法又通常被称为“民歌唱法”或“民族民间唱法”。
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的民族唱法开始走向专业化的道路,开始在部分的音乐院校设立了民族音乐的选修课程,传统的民族唱法在原有的戏曲、说唱以及民歌发声上,将美声唱法也融入了民族唱法之中,使民族唱法更具科学性。
本文从民歌唱法、说唱唱法以及戏曲唱法的角度与民族新唱法进行对比研究,探索其共同之处与区别。
一、传统民族唱法民族唱法是由中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歌唱艺术的一种唱法。
民族唱法包括中国的戏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等四种唱法。
由于民族唱法产生于人民之中,继承了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在演唱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演唱风格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生动,感情质朴。
因此,在群众中已有深深扎根,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民族唱法的主要特点是,口咽腔的着力点比较靠前,口腔喷弹力较大;以口腔共鸣为主也掺入头腔共鸣;咬字发音的因素转换较慢,棱角较大,声音走向横竖相当,声音点面合适,字声融洽;声音色调明亮,声音个性强,以味为主,手法变换多样;音色甜、脆、直、润、水;气息运用灵活;以真声为主。
民歌唱法的特点是,声音听起来很甜美,吐字清晰,气息讲究,音调多高亢。
民间歌曲源于人民之中,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
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习惯,不同的民族语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歌。
1.组成部分。
传统的民族唱法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种是民间唱法;另一种是戏曲、曲艺唱法。
从对比的角度试论中国民歌
从对 比的角度试论 中国民歌
解 巍 ( 钦州学院 音乐系 广西钦州 550) 300
摘 要 : 民歌 诞 生 于人 类 原 始之 初 ,是 最 古 老 的 文 学形 式 。世 世 地域 文化 而 对音 乐 的影 响 ,从 中我 们不 难看 出民歌 整体 风格 的迥 代代 口 耳相传 的民歌 对于民族 文学的研 究是 最为宝贵的,同时民歌是 异 。 民族 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 某种 意义上来说 ,它甚至可以作 为民族 拿 下 面这 两 首 《 莉 花 》来 说 ,就 是 南 北 方 民 歌 之 间差 异 茉 文学的代表 。因为中国南北方历 史、文化 、人 文、环境 上存在 着 巨大 的最 典 型例 证 ,它 向人们 表 明 :地 域传 统对 音 乐具有 一种 无 法估 的在 差异 ,我们 以民歌 为媒介 ,通过相 互比对 ,来展现 中国民族文化 量 的融和 、改造 的力 量 。正 如江 苏扬 州 的 《 茉莉 花 》与 河北 南皮 的独 特 魅 力 。 的 《 茉莉 花 》 同是源 于清 代 道光 年 间 的一首 名 为 《 花 调 》的 曲 鲜 关键词 :民歌 ;对 比 子 ,南北 风格 却可 以如 此迥 异:
1 一n 量
民歌一 词对 于 我们 来说 并 不 陌生 ,在 有文 字和 乐谱 之 前 ,汉 健奠 蔫 ■蛾 , 一 ,—、 ^ 。 ^ f、 — — _、 族人 民已创造 了 民歌 。它是在 社会实 践中为表 情达意 而 口头创作 的 l . 器囊 纛 § § { j i 1 § 幽 妻 j 豇 . l l §L鼬地 l L耋 i ・ 驺 种 歌 曲形 式,通过 口传心授 在群众 世代相传 中得到加 工提炼 ,是 姆 一藏 豢 赣 藏 . 好 一 矗豢 蔫 麓 , ■ 一 藏 群 民族 文 化 的精粹 。民歌 虽然 音 乐语 言 简 明,篇 幅短 小 ,但 是音 乐 要 § 毋 . l 鐾 奢.曼 l |— } u 鲢g 1 1 a_- 童 函 u函 l j 蝤- 函 = 虹 啊 鼍 " l 氯 _蔓 j l u - - 王l l l } 形 象却鲜 明生动 、风格 多姿 多彩 ,是 劳动 人 民智慧 的结 晶 。 瓤 胄 心 鼙 _ 一 l 藏 冀 椎 眷 藏 蠡 僻 然 而一 切 艺术 的首 要规 律 是对 比, 中国 民歌 自然 也少 不 了对 鼙 毂 谗 举媾 它t 比规律 的 深厚 传统 。 中 国民歌 具有 鲜 明 的民族 性和 地 方色 彩 ,对 , - 、 , —、 , 墟 蠲 埔 于 广大 听众 来 讲 ,最容 易抓 住 的 、更 容易 产生 美感 的 ,或 者说 最 ^ 凡 鞋 . 具魅 力 的往往 是 民歌 的整体 风格 。 江苏的 《 茉莉 花 》旋 律 优 美 ,赋 有 诗 情 画 意 的 江 南水 乡之 南北民歌 的整 体风 格对 比 所 谓 “ 生淮 南则 为桔 ,生淮 北 则为 枳 ” 。由于所 处 地理 环 美 , 它在 原 《 花 调 》 结 构 不变 的基 础 上 ,作 一 下 旋 律加 花 变 桔 鲜 境 、生 活 习惯 、 劳作方 式 等 的不 同 ,因而 民歌 在 发展 的过 程 中也 奏 ,并且 该 曲是 以没 有f 和 s 的五 声调 式来 发展 旋律 的。在 旋律 a i 体 现 出形 式多 种 多样 。 中国 民歌 素有 南派 北派 之 分 ,南派 婉转 曲 进行 上 多 以级进 环绕 进行 为 主 。此 曲 中我们 可 以听 到一种 轻 巧流 折 柔和 、旋 律 平稳 祥和 ,北派  ̄ I 有力 ,性 格 刚毅 粗犷 。简 单 畅 ,柔婉 甜 美 的声音 效 果 。这就 体现 了南方 民歌 “ ”的润 腔是 N 劲 ,J 连 举 例来 说 , 民歌 中的 一些 地方 性 小调— — 时调 最 能反 映这 种 由于 南方 民歌 的典 范之 作 以及江 南小 调的抒 情风 格 一 一Βιβλιοθήκη 蕈 莉 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民歌与传统民歌之比较研究摘要:中国的民歌历史悠久,它以优美的旋律闻名于世,沿着历史的脚步被流传下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创新和引领时尚已成为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新的生活理念。
然而在民歌领域里,传统的民歌对于人民大众来说已经听得乏味,一部分演唱家在原有传统民歌唱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流行元素,把歌曲演绎时尚化了些,符合和迎合了大众的听觉审美习惯,并被大众所接受,于是我们把这种民歌叫做“新民歌” 。
新民歌的出现使得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得到了满足,新民歌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民歌;传统民歌;新民歌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 (2015)03-0196-03一、传统民歌的概念民歌是民间诗歌的演唱形式,也称作民间歌曲,它是文学与音乐充分结合的综合性产物。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审美观念发生了改变,于是民歌出现了两个“分支”――传统民歌和新民歌。
传统民歌,是由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的同时自己创造出来的歌曲。
历史的变革与时代的发展使其也随之改变。
它根植于民间,长期在人民中间流传,依靠人们口传心授,在世代相传中获得发展、演变和丰富。
它具有自然、纯朴、优美的特点,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它可以表达每一个时期人民大众的心里,在群众心里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惯性心理。
即“以口头方式传播于特定的民族、地域社区以及传统习俗生活中的民间歌唱” [1] 。
如果说历史悠久,则非我国的传统民歌莫属,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民歌。
传统民歌的流传方式,依靠的不是乐谱,而完全是口传心授,它是人民大众的口头文学艺术。
无论什么地区多么遥远,从不受时间和地理的影响。
它是生活的镜子,它伴随着历史,映照出生活的各个侧面。
人类通过劳动演化发展而来,也通过劳动创造了整个世界,民歌也是由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传统民歌的口头传唱方式,形成了自己的三大特色:第一,是创作与演唱的即兴性。
见景生情,词汇贯通,是民歌歌手必须具备的条件。
这种即兴发挥‘引人入胜的本领,是建立在他们对生活的深厚感情、语言的熟练、音调的精通基础之上,而不是顺口胡编。
第二,是随之带来的变异性。
每一首歌都有其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经过不同的歌手演唱,表达出的思想情感就会有某些微妙的差别,往往闪耀着不一样的光芒。
就如《茉莉花》,一传十,十传百,产生了许多种不同的风味,有些优美流畅,有些细腻深情,有些灵巧秀丽,有些豪放激情,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高招” 当它以“鲜花调”的曲牌形式进入说唱和戏曲领域中时,又因不同曲种、剧种的运用而大显身手,各自赋予新颖的韵味。
第三,是人民大众性。
民歌由大众创造,当然大众也是离不开民歌的。
它的产生与流传,与人民大众的生活习惯紧密联系在一起。
它的即兴性与变异性,归根结底是出自群众的智慧,凝聚着群众的感情、爱好,以及它们的审美观和艺术观。
总而言之,它不仅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又使民族气质得以提炼与升华。
二、新民歌的界定“新民歌,应当是指现代社会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由人民群众创作的具有民族风格及大众品位的特点的歌曲。
”[2]现代社会的新民歌,简单地讲就是民族和流行、美声相结合的唱法,在当今社会趋于流行化趋势,它是区别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新民歌运动”中的那种民歌种类。
它汲取了美声和通俗音乐的元素,加上我国的民族特点发展而来,已成为一种新的流行元素。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创新和引领时尚已成为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观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许多人不断地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和视听性较强的声乐作品,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新音乐人、新歌手。
一部分歌者在原有传统民歌唱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流行元素,把歌曲演绎时尚化了些,符合和迎合了大众的听觉审美习惯,并被大众所接受了,于是,便把这种民歌冠之为“新民歌”。
就是在保持中国传统民歌主体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现代流行音乐的表达方式来演绎民歌,提倡一种时尚、娱乐化、清新、有特色的音乐观念,用以迎合日益宽松的社会氛围。
三、中国新民歌广泛流行的原因新民歌的广泛流行是当今音乐界和社会界存在的一种热门现象。
这种新民歌在众多传媒力量的巨大攻势下,有着广泛的接受群体,并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流传开来。
新民歌流行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随着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传统民歌充满质朴个性的文化传统及其丰富的内涵已经逐渐消逝,生活在现代化都市的人们,很难有机会真正地体验。
例如土家族的哭嫁歌,最早它是一种对圭寸建婚姻礼教的不满和控诉,后来成为了一种风俗,假如你不会哭,人家就会觉得你嫁不出去。
但是在经济发展如此快的新世纪,这种风俗几乎很难出现了。
对传统民歌一一山歌而言,如今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里,求偶也并不是通过互相对唱山歌了。
第二,如今社会汉语普通话广泛推行,各地的传统方言有时候没办法交流。
传统民歌很多都用其方言演唱,虽然旋律优美,可是人民大众没办法把方言歌词延续下去,一些传统民歌失去了演唱的环境。
由于普通话的广泛普及,少数民族的语言受汉语的影响,出现萎缩的状态。
这给传统民歌造成致命的打击。
第三,在这个文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里,无论是民间音乐文化或其他精神文化形式,他们的文化产品同创造这些产品的过程显然与物质文化有着明显的联系,并且在每一种精神文化内容与文化活动的后面,都可感觉到有经济或物质因素的潜在力量在起到制约作用。
因此,一种比较合理的观点是,“就文化内容而言,又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部分或三个层面。
它们的关系是:前者是基础,中间是中介,后者处于最上层。
”[4] 人民的经济基础提高了,精神文化也便提高了,审美需求也就会越来越得不到满足。
“现代社会里,人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等所处的审美关系都已发生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对待民歌的态度也不同于以前。
”[5] 由于新民歌配备了现代高质量的绚丽灯光、音响等多媒体辅助设施,旋律更加优美,效果更加夺目,从而使得这种新的演唱形式更容易贴近群众,而且通俗、自然亲切,因此新民歌的流行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四、中国新民歌流行化的表现形式第一,采用现代流行的方法来演唱民歌(亦民歌翻唱)上世纪80 年代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和声演唱组合――黑鸭子组合。
她们用现代流行的演唱风格,翻唱了许多优秀的民歌,由于她们的二次演绎,使得老歌新唱的民歌一度在人们中间广泛流传。
翻唱后的新民歌,虽然跟上了现代音乐的步伐,但它却在无形中削弱了传统民歌独有的艺术魅力。
第二,一些新的作曲家根据传统民歌各方面的素材创作新的民歌。
少数民族流行歌手如腾格尔、彝人制造等,不断地推出《蒙古人》《天堂》《彝人回家》等创作性民歌。
另外,很多新的优秀大型声乐作品都是由作曲家们借助人们熟悉的传统民歌素材,根据现代创作的思维方式和作曲技法创作出来的。
创作出来的这些优秀的新民歌,不仅饱含着原来民歌的韵味,还能让人听起来更有新意。
五、传统民歌与新民歌的比较(一)传统民歌与新民歌的联系1. 新民歌产生于传统民歌,是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的改编和再次创作,新民歌由传统民歌一步步发展而来。
二次改编与再创作都会遵循传统民歌的原有风格,只是有些根据明显的传统模型创作,而有些却没有。
所以可以说,没有传统民歌,就没有这么受大众欢迎的新民歌。
2. 新世纪的新民歌由传统民歌发展而来,它们都共同具有民歌的一般特征。
二)传统民歌与新民歌的区别1. 演唱发声方法。
新民歌的演唱在发声方法方面与传统民歌有很大不同。
传统的民歌演唱主要是以纯民族的发声方法为主,咬字要很清楚,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而如今的新民歌中,开始借鉴了国外的发声方法,将中外音乐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在传统民歌演唱发声的基础上,融入了很多通俗、流行的发声方法。
在演唱中,没有纯民歌那么深的气息,适当加入了通俗歌曲演唱中所需的那种“气声” ,使人听起来更加通俗一些,比较容易亲近听众,使民歌变得通俗易懂一些。
传统民歌发出的声音甜美清脆、细腻委婉,新民歌以其为基本特色,同时又融合了现代音乐的彰显个性、贴近生活等特点,将传统唱法与具有现代风格的通俗唱法相融合,更易于大众的接受。
而新的演唱方法也更好地表现出民歌中的现代、流行、时尚的一面。
2. 表现形式。
民歌的表现形式,堪称多姿多彩。
传统民歌联系感情的方式很多,其中大多是在“悄悄”进行着。
如由一人独唱,或二人对唱,有时也会采取“轰轰烈烈”的方式,即一唱众和形式。
传统民歌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而对于新民歌来说,它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歌曲形式的表现与通俗歌曲一样,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其中流露着非常丰富的个性。
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新民歌增加了和声和复调,从而形成多声部民歌合唱,即在旋律优美的多声部民歌中,不仅有重唱,还有合唱。
演唱时,两个声部或此起彼应,或同时起止,其感情纯真,配合默契,不仅音色谐调,而且清新悦耳,表现出歌者的文采、智慧和音乐才能。
如“成立于1984 年的黑鸭子组合,是中国歌坛的第一个和声组合”[6],她们用现代流行的演唱风格,翻唱了许多优秀的民歌,她们传唱的老歌既有新意,又不失其中饱含的情感,使人产生怀旧思故的无限思绪。
由于她们的二次演绎,使得老歌新唱的民歌一度在人们中间广泛流传。
新民歌在现代气息的包装手段的辅助之下,更好地提高了演出的质量,更好地配合了其发展的市场动向。
新民歌的“新”不仅体现在作品的主观条件,而且在客观条件下也要突出“新”的特点,大众在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都受到其所配备的MTV 画面、舞美设计、服饰设计等新元素的冲击,推进了新民歌的发展。
3. 编曲伴奏。
新民歌的“新”主要是新在“编曲”上,这也是它的最主要特点。
编曲和作曲中的高低之分并不是很明显,新民歌,大多是以传统的民歌形式为基础并进行音乐设计和跳跃式的改编,在需要深厚的作曲功力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积累更多的传统音乐知识。
“著名作曲家王洛宾生前曾说过:改编一首民歌,有时难于写一首新歌。
写歌是纯主动的,改编则是被动加主动。
”[7] 民族音乐的创作,除了延续传统的创作方法之外,还有一种非常好的新思路,那就是它在传统民歌的旋律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音乐特点,进行二次创作,改编出具有典型现实意义和现代审美情趣的新民族音乐精品。
“编曲”的新是新民歌中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和创新点。
编出来的新曲将民族音乐的五声传统性调式旋律特征与流行、国外的编曲技法、丰富的配器融合在一起,借鉴通俗音乐的电声乐器融入民族音乐的伴奏中,进行多样化的结合,丰富听众的音乐口味。
4. 创作目的。
“改革开放的大潮使得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人们的创新意识,于是诞生了艺术领域的相关产业。
如何使艺术被市场化和商业化所包围,便成为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方式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