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移植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出血:部位多,程度重:
皮肤瘀点、瘀斑、鼻衄、齿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女性月 经过多等出血症状较多见。
眼底可出现小出血点、出血斑或火焰状出血。 颅内出血亦不少见,可致死亡。
贫血:苍白、乏力、头昏等,早期较轻,但进行较速。 肝脾不肿大
6
Presentation of Anemia, Neutropenia and Thrombocytopenia
Hemorrhagic lesion of the gums in a patient with aplastic anemia caused by infection with Capnocytophaga ochraceus; such lesions
are easily confused with those of herpes simplex.
18
六、处理要点
(二)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1.免疫抑制治疗(主要用于SAA)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ATLG) 环孢素 糖皮质激素
2.促造血治疗
(1)雄激素(NSAA首选):刺激肾和直接作用于骨髓。 康力龙、安雄、达那唑、丙酸睾酮
(2)造血生长因子(主要用于SAA):单用无效、辅助 性药物:粒-单系/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G-CSF)
3.对症护理(按贫血、出血、感染的护理)
31
4.健 康 指 导
1
1.疾病知识指导 介绍有关再障
的病因表现及预防 措施,提高防护意 识。避免接触有害 物质定期体检,慎 用对造血系统有损 害的药物;预防病 毒感染。
2
2.生活指导 向病人说明
充分休息、睡眠 以及合理膳食对 疾病康复的重要 意义,加强个人 防护,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避 免感染和加重出 血。
皮肤瘀点、瘀斑、鼻衄、齿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女性月 经过多等出血症状较多见。
眼底可出现小出血点、出血斑或火焰状出血。 颅内出血亦不少见,可致死亡。
贫血:苍白、乏力、头昏等,早期较轻,但进行较速。 肝脾不肿大
6
Presentation of Anemia, Neutropenia and Thrombocytopenia
Hemorrhagic lesion of the gums in a patient with aplastic anemia caused by infection with Capnocytophaga ochraceus; such lesions
are easily confused with those of herpes simplex.
18
六、处理要点
(二)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1.免疫抑制治疗(主要用于SAA)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ATLG) 环孢素 糖皮质激素
2.促造血治疗
(1)雄激素(NSAA首选):刺激肾和直接作用于骨髓。 康力龙、安雄、达那唑、丙酸睾酮
(2)造血生长因子(主要用于SAA):单用无效、辅助 性药物:粒-单系/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G-CSF)
3.对症护理(按贫血、出血、感染的护理)
31
4.健 康 指 导
1
1.疾病知识指导 介绍有关再障
的病因表现及预防 措施,提高防护意 识。避免接触有害 物质定期体检,慎 用对造血系统有损 害的药物;预防病 毒感染。
2
2.生活指导 向病人说明
充分休息、睡眠 以及合理膳食对 疾病康复的重要 意义,加强个人 防护,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避 免感染和加重出 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教材教学课件
02
均衡饮食,增加营养摄 入,特别是富含蛋白质 和铁质的食物。
03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 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04
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当 的锻炼,如散步、太极 拳等,以增强体质。
定期随访检查项目安排
血常规检查
定期监测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骨髓象检查
了解骨髓增生情况和造血功能恢复情况。
发病机制
再障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异常和免疫异常 等多个方面。其中,T淋巴细胞功能亢进在原发性获得性再障的发病机制中占重 要地位。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再障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和感染。患者可能出现面 色苍白、乏力、心悸、气短等贫血症状;皮肤黏膜出血、鼻 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出血症状;以及发热、咳嗽、 咳痰等感染症状。
造血生长因子
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EPO)等,通过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血细胞数量。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
免疫抑制剂
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肝肾毒性、 感染等。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患 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同时,加强感染防控措施,避免
交叉感染。
分型
根据起病缓急、病情轻重、骨髓损伤程度和转归等,再障可 分为重型再障和非重型再障。重型再障起病急,贫血进行性 加重,常伴严重感染或出血倾向。非重型再障起病缓慢,贫 血、感染、出血等症状均较轻。
诊断方法与标准
诊断方法
再障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检查。其中,骨髓象检查是确诊再障的关键,可显示骨髓增生减低 或重度减低,粒系、红系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多维生素、矿物质饮食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功能:主要功能为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完整版ppt课件
10
红细胞
形态:成熟红细胞为双凹盘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中央较薄,边缘 较厚,其内无细胞核和细胞器。
作用:血红蛋白—结合与运输O2和CO2 寿命:120天 其他:RBC还具有变形性、渗透脆性与悬浮稳定性等特点,这些特征
变化可以提示相关的疾病。
血小板
血小板主要参与机体的止血和凝血过程,具有粘附、释放、聚集、收 缩与吸附的生理特性,与其生理功能正常发挥密切相关。
血小板减少、功能障碍或各种凝血因子缺乏均可导致出血。
完整版ppt课件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
完整版ppt课件
14
概念
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造 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功能障碍所引 起的一类贫血,又称骨髓造血功能衰 竭症。
完整版ppt课件
17
分型
根据病因 遗传性再障(先天性) 获得性再障(后天性):原发性再障、继发性再障
根据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 重型再障(SAA) 非重型再障(NSAA)。
完整版ppt课件
18
病因
药物/化学 氯霉素;苯及其衍生物(剂量) 物理因素 各种电离辐射
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丙肝、乙肝;预后较差。
骨髓象:为确诊再障的主要依据。骨髓涂片肉眼观察有 较多的脂肪滴。骨髓活检显示造血组织均匀减少,脂 肪组织增多。
其他:外周血和骨髓细胞生物学及免疫学相关的检查, 有助于再障发病机制的临床判断、指导选择治疗方案 及估计预后。
完整版ppt课件
24
完整版ppt课件
25
诊断要点
根据病人有:
①进行性贫血、出血和感染,无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②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 比例增高;
完整版ppt课件
10
红细胞
形态:成熟红细胞为双凹盘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中央较薄,边缘 较厚,其内无细胞核和细胞器。
作用:血红蛋白—结合与运输O2和CO2 寿命:120天 其他:RBC还具有变形性、渗透脆性与悬浮稳定性等特点,这些特征
变化可以提示相关的疾病。
血小板
血小板主要参与机体的止血和凝血过程,具有粘附、释放、聚集、收 缩与吸附的生理特性,与其生理功能正常发挥密切相关。
血小板减少、功能障碍或各种凝血因子缺乏均可导致出血。
完整版ppt课件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
完整版ppt课件
14
概念
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造 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功能障碍所引 起的一类贫血,又称骨髓造血功能衰 竭症。
完整版ppt课件
17
分型
根据病因 遗传性再障(先天性) 获得性再障(后天性):原发性再障、继发性再障
根据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 重型再障(SAA) 非重型再障(NSAA)。
完整版ppt课件
18
病因
药物/化学 氯霉素;苯及其衍生物(剂量) 物理因素 各种电离辐射
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丙肝、乙肝;预后较差。
骨髓象:为确诊再障的主要依据。骨髓涂片肉眼观察有 较多的脂肪滴。骨髓活检显示造血组织均匀减少,脂 肪组织增多。
其他:外周血和骨髓细胞生物学及免疫学相关的检查, 有助于再障发病机制的临床判断、指导选择治疗方案 及估计预后。
完整版ppt课件
24
完整版ppt课件
25
诊断要点
根据病人有:
①进行性贫血、出血和感染,无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②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 比例增高;
再生障碍性贫血ppt(共10张PPT)
降低,反映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贫血。
染色体核型分析
有助于诊断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后天获得性再生障碍性 贫血的鉴别诊断。
流式细胞术
可用于检测骨髓中异常细胞群体,辅助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支持治疗
输血
根据患者贫血程度,定期 输注红细胞悬液,以维持 血红蛋白在正常水平。
如左旋咪唑等,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造血恢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01
通过输入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匹配的异体造血干细胞,重
建患者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02
采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经过体外扩增后回输给患者,以
恢复其造血功能。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03
利用新生儿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治疗,具有来源丰
起病缓慢,症状较轻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一般无肝脾肿大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骨髓至少1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 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 白尿(PNH)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HAL)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感染防治
应用广谱抗生素、抗真菌 药物等,以预防和治疗感 染。
止血
对于出血倾向明显的患者, 可给予止血药物、血小板 输注等支持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抑制剂
如环孢素A、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 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减少造血干 细胞的破坏。
免疫调节剂
其他药物
染色体核型分析
有助于诊断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后天获得性再生障碍性 贫血的鉴别诊断。
流式细胞术
可用于检测骨髓中异常细胞群体,辅助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支持治疗
输血
根据患者贫血程度,定期 输注红细胞悬液,以维持 血红蛋白在正常水平。
如左旋咪唑等,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造血恢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01
通过输入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匹配的异体造血干细胞,重
建患者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02
采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经过体外扩增后回输给患者,以
恢复其造血功能。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03
利用新生儿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治疗,具有来源丰
起病缓慢,症状较轻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一般无肝脾肿大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骨髓至少1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 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 白尿(PNH)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HAL)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感染防治
应用广谱抗生素、抗真菌 药物等,以预防和治疗感 染。
止血
对于出血倾向明显的患者, 可给予止血药物、血小板 输注等支持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抑制剂
如环孢素A、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 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减少造血干 细胞的破坏。
免疫调节剂
其他药物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护理技巧和建议
高效沟通: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 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提供正确的信息 。 床位护理:保证患者的卧位舒适,避免 长时间卧床导致压疮等并发症。
护理技巧和建议
定期复查:定期监测病情,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谢谢您的பைடு நூலகம்赏聆听
再生障碍性贫 血的护理需求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需 求
体征观察:注意患者的皮肤颜色、精神 状态和呼吸等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监测病情的变化,包括血常 规、骨髓穿刺结果、感染标志和药物治 疗效果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需 求
心理支持:提供情绪支持和鼓 励,帮助病人应对疾病带来的 身体和心理困难。
饮食调理:提供营养均衡的饮 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 ,避免食用生冷、辛辣食物。
再生障碍性贫 血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需求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技巧和建议
引言
引言
简介: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是一种严重 的造血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 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目标:本课件的目标是提供再 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知识 ,以帮助护士和医生更好地照 顾这些患者。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需 求
预防感染:采取严格的卫生措施,加强 对感染的预防和管理,如洗手、避免接 触传染源等。 定期复查:定期检查病情和治疗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注意事项
药物管理:合理使用免疫抑制 剂和抗感染药物,注意药物副 作用和相关禁忌。
出血管理:采取措施防止出血 ,如避免伤口摩擦、使用软质 牙刷、避免剧烈运动等。
护理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定期评估患者的血常规、凝 血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问 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PPT课件
• ( 3 )造血微环境及支持功能缺陷:某些致
病因素在损伤造血干 / 祖细胞或诱发异常免
疫反应的同时累及了造血微环境中基质细胞
。
(4)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对某些致病 因素诱发的特异性异常免疫反应易感性增强 及“脆弱”骨髓造血功能遗传倾向。
再障的诊断标准
•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 2.一般无肝脾肿大。 • 3.骨髓至少1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 (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 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 • (有条件者作骨髓活检等检查,显示造血组 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多)。
• •
• •
患病率(Prevalence ) 国内资料报道,我国发病率为0.76/106 牡丹江地区1974年为10.8/106, 1985年为13.5/106。 日本1981年比1972年增长20% 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 为2.6~4:1
• 1888年Ehrlich首次报道 • 1961年Till与McCulloch首次证实造血干细 胞的存在,并发现再障时造血干细胞减少 • 1971年Knospe发现造血微环境病变可导致 再障 • 1962年中科院血液学研究所率先使用雄激 素治疗再障 • 60年代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采用骨髓移 植治疗再障成功
发 病 机 制
• 免疫介导性PRCA:
体液免疫介导性PRCA: 主要为PRCA-IgG组分介导 T淋巴细胞介导性PRCA:主要为T淋巴细胞介导的 BFU-Es、CFU-Es免疫损伤
• 药物相关性PRCA:
相关药物对BFU-Es、CFU-Es的直接毒性作用,主要 药物为氯霉素、异烟肼、硫唑嘌呤、甲基多巴等。
• (congenital apiastic anemia)
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如何进行护理管理? 输血管理
对于重度贫血患者,合理安排输血治疗。
监测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
护理人员的角色是什么?
护理人员的角色是什么? 健康教育者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知识。
帮助他们理解病情及其管理,提升依从性。
护理人员的角色是什么? 治疗协助者
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参与制定护理计划。
这类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主要症状包括 乏力、出血倾向及感染风险增加。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多样,包括药物、放射线 、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等。
了解病因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流行病学
该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多见于青壮年群 体。
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 活质量。
关注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及心理状态。
护理效果何评估? 患者满意度调查
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根据反馈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谢谢观看
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2.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3. 如何进行护理管理? 4. 护理人员的角色是什么? 5.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定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生成不足的疾病。
由于长期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 等情绪问题。
如何进行护理管理?
如何进行护理管理? 营养支持
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 元素。
良好的营养有助于提高造血功能和增强免疫力。
如何进行护理管理? 感染预防
再生障碍性贫血移植的护理ppt课件
1、加强口腔护理,注意观察患者口腔 黏膜情况。
此期白细胞几乎为零,是口腔感染 的高危期。
编辑课件
14
2、加强饮食护理
严格无菌饮食,给予新鲜易消化营 养丰富的软质饮食,经微波炉高火消 毒3~5min后才可给患者食用。
编辑课件
15
3、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洗必泰温水 擦浴。
(2)及时更换无菌纯棉宽松衣物。 (3)每日高锰酸钾稀释液坐浴。 (4)每日眼药水滴眼、滴鼻,酒精消毒
编辑课件
11
(二)术中护理
1、输注前予碳酸氢钠静脉滴注,以碱 化尿液。
2、输注前异丙嗪肌注抗过敏。 3、氧气备用。 4、心电监护应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编辑课件
12
(三)术后护理
此时患者处于移植极期,全血细胞减 少,白细胞几乎为零,免疫力极度低下, 易发生严重感染、出血、贫血等并发症。
编辑课件
13
编辑课件
18
八、健康指导
1、避免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放射 性物质。
2、对患者加强疾病知识教育,预防感染 和出血,坚持治疗,不擅自停药,定 期复诊。
3、适当锻炼,增强体质,稳定病情,促 进治愈。
编辑课件
19
编辑课件
2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3、生物因素:密切的是病毒感染,肝炎病毒 最常见。
编辑课件
5
四、发病机制
1、造血干细胞受损:造血干细胞 质和量的 异常,干细胞自我复制、分化、增 殖能力下降。
2、造血微环境受损:骨髓基质细胞分泌造 血因子的能力与正常人不同。
3、免疫反应异常学说:再障患者T淋巴细胞 及其分泌的某些负调控因子与造血 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生物因素:密切的是病毒感染,肝炎病毒最 常见。
精选版
5
四、发病机制
1、造血干细胞受损:造血干细胞 质和量的 异常,干细胞自我复制、分化、增殖 能力下降。
2、造血微环境受损:骨髓基质细胞分泌造 血因子的能力与正常人不同。
3、免疫反应异常学说:再障患者T淋巴细胞 及其分泌的某些负调控因子与造血干 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有关。
3、适当锻炼,增强体质,稳定病情,促 进治愈。
精选版
19
精选版
20
精选版
10
2、病情观察及护理
预处理后会加重骨髓抑制,患者出现全 血抑制,出现乏力。
(1)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定时翻身。 (2)保持口腔清洁。严格实施全环境保 护。
(3)观察有无出血、感染倾向。
精选版
11
(二)术中护理
1、输注前予碳酸氢钠静脉滴注,以碱 化尿液。
2、输注前异丙嗪肌注抗过敏。 3、氧气备用。 4、心电监护应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物。 (5)遵医嘱予止血药物及血制品输注。
精选版
17
5、心理护理
此期患者极度虚弱,加之长期居住 层流病房,易产生焦虑、孤独、抑郁 的情绪。因此我们须常与之沟通,指 导并鼓励其进行自查自护的能力。调 动患者家属朋友常探视。
精选版
18
八、健康指导
1、避免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放射 性物质。
2、对患者加强疾病知识教育,预防感染 和出血,坚持治疗,不擅自停药,定 期复诊。
再生障碍性贫血 移植的护理
血肿科 李帅
精选版
1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再障病人移植后的护理要点。 2.掌握再障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3.了解再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精选版
2
一、概述
1、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造血
功能衰竭症):多种原因引起的造血干 细胞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而引起 全血细胞减少,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 感染等症状的一组综合症。
4、遗传倾向:可能有关。
精选版
6
五、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贫血、出血及感染,肝、脾、淋巴结
一般无肿大。
精选版
7
2、(1)急性再障(重型再障I型):起病 急,发展快,症状重,首先出血与 感染,继之进行性贫血。
(2)慢性再障:起病慢,以贫血为主,出 血较轻,少有内脏出血。
精选版
8
六、治疗要点
1、去除病因 2、支持和对症治疗 3、雄激素:丙酸睾丸酮、康力龙 4、免疫抑制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环孢素 5、脐血输注:含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和多种造血刺
精选版
15
3、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洗必泰温水 擦浴。
(2)及时更换无菌纯棉宽松衣物。 (3)每日高锰酸钾稀释液坐浴。 (4)每日眼药水滴眼、滴鼻,酒精消毒
外耳道。
精选版
16
4、预防出血的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床单位平整。 (2)禁止抠鼻、剔牙、挖耳朵。 (3)拔针后按压针眼5~10min。 (4)禁食过热、过辣、坚硬、刺激性食
激因子来代替骨髓、输血
6、骨髓移植:适用于重型再障,采用(人类白细 细胞 抗原)配型相合的同种基因移 植
精选版
9
七、护理要点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基本方式,讲
解移植的相关只是,使其了解移植最近 几年新开展的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较好, 但有一个较长的恢复期,嘱其做好充分 的思想准备。
精选版
12
(三)术后护理
此时患者处于移植极期,全血细胞减 少,白细胞几乎为零,免疫力极度低下, 易发生严重感染、出血、贫血等并发症。
精选版
13
1、加强口腔护理,注意观察患者口腔黏 膜情况。
此期白细胞几乎为零,是口腔感染 的高危期。
பைடு நூலகம்
精选版
14
2、加强饮食护理
严格无菌饮食,给予新鲜易消化营 养丰富的软质饮食,经微波炉高火消 毒3~5min后才可给患者食用。
精选版
3
2、发病情况:散发性,发病率为7.4/1万。
国外:重型再障和轻型再障。 国内:急性再障(又称重型再障-Ⅰ型)
慢性再障(病情恶化时重型再障-Ⅱ型)
精选版
4
三、病因
●原发性再障:无明确病因,50%以上; ●继发性再障: 1、化学因素:各类引起骨髓抑制的药物
2、物理因素:放射线治疗或过于频繁的诊断性 照射,患再障的危险度为对照 组的10倍。
精选版
5
四、发病机制
1、造血干细胞受损:造血干细胞 质和量的 异常,干细胞自我复制、分化、增殖 能力下降。
2、造血微环境受损:骨髓基质细胞分泌造 血因子的能力与正常人不同。
3、免疫反应异常学说:再障患者T淋巴细胞 及其分泌的某些负调控因子与造血干 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有关。
3、适当锻炼,增强体质,稳定病情,促 进治愈。
精选版
19
精选版
20
精选版
10
2、病情观察及护理
预处理后会加重骨髓抑制,患者出现全 血抑制,出现乏力。
(1)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定时翻身。 (2)保持口腔清洁。严格实施全环境保 护。
(3)观察有无出血、感染倾向。
精选版
11
(二)术中护理
1、输注前予碳酸氢钠静脉滴注,以碱 化尿液。
2、输注前异丙嗪肌注抗过敏。 3、氧气备用。 4、心电监护应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物。 (5)遵医嘱予止血药物及血制品输注。
精选版
17
5、心理护理
此期患者极度虚弱,加之长期居住 层流病房,易产生焦虑、孤独、抑郁 的情绪。因此我们须常与之沟通,指 导并鼓励其进行自查自护的能力。调 动患者家属朋友常探视。
精选版
18
八、健康指导
1、避免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放射 性物质。
2、对患者加强疾病知识教育,预防感染 和出血,坚持治疗,不擅自停药,定 期复诊。
再生障碍性贫血 移植的护理
血肿科 李帅
精选版
1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再障病人移植后的护理要点。 2.掌握再障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3.了解再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精选版
2
一、概述
1、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造血
功能衰竭症):多种原因引起的造血干 细胞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而引起 全血细胞减少,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 感染等症状的一组综合症。
4、遗传倾向:可能有关。
精选版
6
五、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贫血、出血及感染,肝、脾、淋巴结
一般无肿大。
精选版
7
2、(1)急性再障(重型再障I型):起病 急,发展快,症状重,首先出血与 感染,继之进行性贫血。
(2)慢性再障:起病慢,以贫血为主,出 血较轻,少有内脏出血。
精选版
8
六、治疗要点
1、去除病因 2、支持和对症治疗 3、雄激素:丙酸睾丸酮、康力龙 4、免疫抑制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环孢素 5、脐血输注:含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和多种造血刺
精选版
15
3、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洗必泰温水 擦浴。
(2)及时更换无菌纯棉宽松衣物。 (3)每日高锰酸钾稀释液坐浴。 (4)每日眼药水滴眼、滴鼻,酒精消毒
外耳道。
精选版
16
4、预防出血的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床单位平整。 (2)禁止抠鼻、剔牙、挖耳朵。 (3)拔针后按压针眼5~10min。 (4)禁食过热、过辣、坚硬、刺激性食
激因子来代替骨髓、输血
6、骨髓移植:适用于重型再障,采用(人类白细 细胞 抗原)配型相合的同种基因移 植
精选版
9
七、护理要点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基本方式,讲
解移植的相关只是,使其了解移植最近 几年新开展的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较好, 但有一个较长的恢复期,嘱其做好充分 的思想准备。
精选版
12
(三)术后护理
此时患者处于移植极期,全血细胞减 少,白细胞几乎为零,免疫力极度低下, 易发生严重感染、出血、贫血等并发症。
精选版
13
1、加强口腔护理,注意观察患者口腔黏 膜情况。
此期白细胞几乎为零,是口腔感染 的高危期。
பைடு நூலகம்
精选版
14
2、加强饮食护理
严格无菌饮食,给予新鲜易消化营 养丰富的软质饮食,经微波炉高火消 毒3~5min后才可给患者食用。
精选版
3
2、发病情况:散发性,发病率为7.4/1万。
国外:重型再障和轻型再障。 国内:急性再障(又称重型再障-Ⅰ型)
慢性再障(病情恶化时重型再障-Ⅱ型)
精选版
4
三、病因
●原发性再障:无明确病因,50%以上; ●继发性再障: 1、化学因素:各类引起骨髓抑制的药物
2、物理因素:放射线治疗或过于频繁的诊断性 照射,患再障的危险度为对照 组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