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
中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中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https://img.taocdn.com/s3/m/e8b5bd1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4f.png)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
有个叫盘古的巨⼈,在这混沌之中,⼀直睡了⼗万⼋千年。
有⼀天,盘古忽然醒了。
他见周围⼀⽚漆⿊,就抡起⼤斧头,朝眼前的⿊暗猛劈过去。
只听⼀声巨响,混沌⼀⽚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起,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随它们的变化⽽变化。
天每天升⾼⼀丈,地每天下沉⼀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体发⽣了巨⼤的变化。
他呼出的⽓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地;他的⾎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露……
⼈类的⽼祖宗盘古,⽤他的整个⾝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生字词
![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生字词](https://img.taocdn.com/s3/m/2fb86a6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31.png)
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生字词一、会认的字。
1. 劈(pī)- 字音:一声,声母是“p”,韵母是“ī”。
- 字义: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
在文中“盘古劈过去”,形象地写出了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动作,他像用刀斧砍开一样,将混沌的天地分开。
2. 浊(zhuó)- 字音:二声,声母是“zh”,韵母是“uó”。
- 字义:水不清,不干净;也可指混乱。
文中“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浊”与“清”相对,描述了天地分开时物质的不同性质,重且混浊的物质形成了地。
3. 丈(zhàng)- 字音:四声,声母是“zh”,韵母是“àng”。
- 字义:长度单位,十尺为一丈。
在“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这段话中,“丈”是用来描述天地之间距离变化的单位,体现了神话故事中想象的宏大。
4. 隆(lón g)- 字音:二声,声母是“l”,韵母是“óng”。
- 字义:盛大,厚,程度深等。
文中“隆隆的雷声”,“隆”用来形容雷声巨大,模拟了雷声发出时低沉而宏大的声音,也从侧面烘托出盘古开天地时的壮观场景。
5. 肢(zhī)- 字音:一声,声母是“zh”,韵母是“ī”。
- 字义:人的手、脚、胳膊、腿的统称,亦指某些动物的四条腿。
“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这里的“肢”指盘古的手和脚等身体部位,表明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世界的各个部分。
6. 躯(qū)- 字音:一声,声母是“q”,韵母是“ū”。
- 字义:身体。
“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躯”强调了盘古身体的躯干部分,和四肢一起构成了他完整的身体,这些身体部分在他死后化作了世间的万物。
小学一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e6ada831ed9ad51f11df247.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原文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天,也没有地,到处黑洞洞的。
一个叫盘古的神,用斧子把黑暗砍成两半,上面的一半成了天,下面的一半成了地。
他担心黑暗再出现,就把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从此,大地有了光明和温暖。
盘古嘴里吐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喊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隆的雷。
他还变出江河湖海,森林和绿草。
盘古创造了天和地,世界变得丰富又美丽。
小学一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教案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质疑导入1、(出示课文图片)小朋友,看看图上画了什么?2、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3、这幅图里还藏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个古老而神奇的传说。
4、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1、质疑:你们平时是怎样把课文读熟的?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句子读不通顺怎么办?2、学生自由汇报。
师小结: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因为你们有了自己的朗读方法,说明你们会学习,相信你们经过努力一定能把这篇课文读正确、流利。
3、按照你们刚才说的方法自由读课文。
4、课文配乐朗读。
5、和老师赛读: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比一比,谁读得棒。
6、同桌互读,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帮帮他。
(三)自主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跑出来了,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2、指名读,带读,开火车读,口头组词。
3、摘果子游戏。
出示带果子(字卡)的果树图,一名学生上台摘“果子”,台下跟读,读正确后将“果子”贴树上,说明果子熟了。
4、请你和字卡说悄悄话,说出自己精彩的发现(从字音、字义、字形方面说一说)。
盘古开天地的道理
![盘古开天地的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479a9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6.png)
《盘古开天地》的道理:1、我们要学习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造福社会。
2、不破不立,打碎腐朽的旧的旧事物,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壮丽的新事物。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太古时期,没有天也没有地,到处是混混沌沌的漆黑一团,就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天地之间却孕育出了一个力大无穷的神,名为盘古。
盘古醒来睁开眼一看,什么也看不见,于是拿起一把神斧怒喊着向四周猛劈过去。
那轻而清的东西都向上飘去,形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向下沉去,形成了地。
盘古站在天地中间,不让天地重合在一起。
天每日都在增高,地每日都在增厚,盘古也随着增高。
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盘古终于支撑不住累倒了,再也没有起来。
盘古的头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血液变成了江河,毛发肌肤都变成了花草,呼吸变成了风,喊声变成了雷,泪水变成了甘霖雨露滋润着大地。
盘古创造了天地,又把一切都献给了天地,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盘古成为了最伟大的神。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ff353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7.png)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盘古开天地》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希望有所帮助!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随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阅读训练题(节选)(一)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变成了()的雨露……1、在括号里面填上合适的词语。
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隆隆)的雷声()的雨声()的雨声()的敲门声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4、你喜欢盘古吗?请用一两句话夸夸盘古。
5、你还读过哪些像《盘古开天地》这样深化故事呢?把故事名称写下来。
(二)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盘古开天地(生字及课文详解清晰图片)
![盘古开天地(生字及课文详解清晰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87e20e9ff111f18582d05a06.png)
•肢 肌 肤 辽 阔 液 滋 润创 造
.
字的书写
.
.
暗 降丈 肢肌肤 辽阔血 液滋润
创造
.
字的结构
•暗 降 丈 肢 肌肤辽
•阔 血 液 滋 润创造
.
hùn dùn lūn
měng pī huǎn
混沌 抡起 猛劈 缓缓
zhúo dēng
zhàng zhú
dǎo
浊 蹬 一丈 逐渐 倒下
zhī jī fū liáo kuò xuè yè
•
dǎo 倒下 卧倒
•倒
•
dào
倒水 倒立
.
•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 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 辽阔:广阔;宽广。 • 奔流不息:水急速地流而不停止。 • 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
.
•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 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
换一换,好不好?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 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 去。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 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
.
•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 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 下降,变成了地。
• 反义词大集合:
.
•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 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 下降,变成了地。
.
•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 (zhī),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 四极;他的肌(jī)肤,变成了辽(liáo) 阔的大地;他的血(xuè)液(yè),变成 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 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 物的雨露……
• 人类的老祖宗(zōng)盘古,用他的整个 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44ebecd5bbfd0a795673b4.png)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hùn)沌(dùn)一片。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lūn)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měng)劈(p ī)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huǎn)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zhúo)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dēng)着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zhàng),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zhú)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dǎo]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zhī),变成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jī)肤,变成了辽(liáo)阔的大地;他的血(xùe)液(yè),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zōng)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盘古开天地 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地 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50ed37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4.png)
盘古开天地神话故事
盘古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神祇,据说他在混沌之中诞生,随后开天辟地,创造了整个世界。
据《山海经》等古籍记载,盘古在混沌之中长大,身躯巨大,头顶入云。
他身上的巨剑凝结自世界间隙的力量,他用这柄巨剑破开了混沌,将天地分离。
他站在天地之间,支撑起天空的重量。
在创造天地的过程中,盘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用自己的身体形成了山川、河流和土地。
他的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声音变成了雷鸣和风声,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和海洋。
他耗尽了所有的力量,最后倒下,成为山、河和大地的基石。
然而,盘古的死并不意味着世界的终结。
在他的身体散落的每一部分都变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
山、河、草木、鸟兽、鱼虫等生物都通过盘古的身躯而存在,构成了世界的各个部分。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起源和自然界形成的思想。
它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重要也最著名的创世神话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象征之一。
《盘古开天地》课文
![《盘古开天地》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04bfe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42.png)
《盘古开天地》课文
专门久专门久往常,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hùn)沌(dùn)一片。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乌黑,就抡(lūn)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měng)劈(pī)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慢慢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huǎn)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z húo)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用劲蹬(dēng)着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zhàng),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如此不知过了多青年,天和地逐(zhú)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dǎo]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躯体发生了庞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zhī),变成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jī)肤,变成了辽(liáo)阔的大地;他的血(xùe)液(y è),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zōng)盘古,用他的整个躯体制造了漂亮的宇宙。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2 盘古开天地(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2 盘古开天地(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2aeeaedaef5ef7bb0d3c13.png)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 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 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做了什么?可以用什么成 语概括呢?
顶天立地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 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 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 累得倒下了。 “精疲力竭”说明了什么?
我们应该向盘古学习什么呢?
我们要学习盘古不怕牺 牲、无私奉献、敢于创造的 精神。
说一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是怎样的。
暗中沉睡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盘
天地形成前——一片混沌
古
开
盘古开天地——天地成形
天
创造了美 丽的宇宙
地
盘古倒下——身体演化成天地万物
课文通过描写盘古 创造宇宙 的过程及结果,让 我们体会到了盘古不怕牺牲、敢于创造、无私奉献 的品格,同时也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 活。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
1.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重点) 2.体会不同的识字方法。(重点)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 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这 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看看盘古是 如何创造宇宙的。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讨论: 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
最初的宇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 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 人,在这混沌之中睡了十万八千年。
混沌一片
睡的时间长
混沌也作混沦,指宇宙形 成前气、形、质三者浑然一体 而未分离的迷蒙状态。
默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 讨论: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73b14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63.png)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个混沌的宇宙之中,他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他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了。
只听一声巨响,一片黑暗的东西渐渐分散开了。
缓缓上升的东西,变成了天;慢慢下降的东西,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头顶着天,脚蹬着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天越长越高。
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下来了。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盘古开天地的意思
![盘古开天地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1f9c69c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63.png)
盘古开天地的意思
盘古开天地【解释】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
“盘古开天”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
据民间神话传说古时盘古生在黑暗团中,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
他为不使天地会重新合并,继续施展法术。
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经过1.8万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
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
人教版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204a5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2.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及赏析《盘古开天地》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孕育而生。
他醒来后,发现周围一片黑暗,就拿起一把大斧头,朝着眼前的黑暗猛砍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那个大鸡蛋破裂开来。
轻而清的东西慢慢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盘古怕天和地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脚踏着地,站在天地之间。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每天长高一丈。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和地终于形成了,盘古也累得倒下了。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田土,头发和胡须变成了星辰,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草木,人类和万物开始在大地上繁衍生息。
赏析:《盘古开天地》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篇重要篇章,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壮丽故事。
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宇宙初开时的混沌状态和盘古的英勇形象。
盘古手持大斧,奋力劈开混沌,展现出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他的行动象征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开拓精神。
在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中,他的身体化为万物,赋予了自然界各种元素生命和意义,这种“人体宇宙观”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此外,课文还通过描述盘古的牺牲和付出,传达了无私奉献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价值。
盘古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世界,为人类和万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这种伟大的献身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总的来说,《盘古开天地》不仅是一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神话故事,更是一部富含哲理和人文精神的文化瑰宝,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精选6篇)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8669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b.png)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精选6篇)《盘古开天地》教案篇一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热爱祖国灿烂传统文化的情感。
《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喜欢神话故事,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学字词、读通课文并借助字典等学习工具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
但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在读书时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无法深刻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复述课文更是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学中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式,让同学们关注本课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在品读文字的同时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通过板书及画面提示帮助同学们复述课文,有效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1.100%的同学能正确读写“黑暗、四肢、肌肤、一丈、辽阔、血液、奔流不息、滋润、创造”等词语。
95%的同学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混沌、滋润、奔流不息”等词语。
2.95%的同学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通过比较推敲“抡”、“猛劈”、“顶”、“蹬”等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背诵第2自然段最后一个句子,体会反义词和同义词在表达上的作用。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c7620a76a20029bc642d1b.png)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二、学习目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四、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六、课前准备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
1、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2、“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
交流课前部分资料: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77a94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60.png)
【导语】《盘古开天地》是⼀篇神话故事,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字叙述具体⽽⽣动,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是学⽣喜爱的⼀篇课⽂。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原⽂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像个⼤鸡蛋。
有个叫盘古的巨⼈,在混沌之中睡了⼀万⼋千年。
有⼀天,盘古醒来了,睁眼⼀看,周围⿊乎乎⼀⽚,什么也看不见。
他⼀使劲翻⾝坐了起来,只听咔嚓⼀声,“⼤鸡蛋”裂开了⼀条缝,⼀丝微光透了进来。
巨⼈见⾝边有⼀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暗劈过去,只听见⼀声巨响,“⼤鸡蛋”碎了。
轻⽽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变化。
天每天升⾼⼀丈,地每天加厚⼀丈,盘古的⾝体也跟着长⾼。
这样过了⼀万⼋千年,天升得⾼极了,地变得厚极了。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就像⼀根柱⼦,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竭,累得倒下了。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体发⽣了巨⼤的变化。
他呼出的⽓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地,他的右眼变成了⽉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地;他的四肢和躯⼲变成了⼤地的四极和五⽅的名⼭;他的⾎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露…… ⼈类的⽼祖宗盘古,⽤他的整个⾝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是中国神话,由袁珂整理,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12课《盘古开天地》教案 教学⽬标 1.认识“劈、浊、丈”等7个⽣字,会写“微、劈、缓”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能⽤⾃⼰的话复述课⽂。
盘古开天地故事50字
![盘古开天地故事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01a67a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9.png)
《盘古开天地故事》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讲一个特别神奇的故事,那就是盘古开天地。
你们想想,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一片混沌,没有天,没有地,到处都是黑乎乎的。
这时候,伟大的盘古出现了。
盘古睡在这个混沌里,不知道睡了多久。
突然有一天,他醒了过来,觉得周围又黑又闷,特别难受。
于是,盘古拿起一把大斧头,用力一挥,只听“砰”的一声,混沌被劈开了。
轻的东西慢慢上升,变成了天;重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可天和地老是想合在一起,盘古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不让它们再合起来。
就这样,盘古站在天地之间,一天天过去了,他的身体也在不断变化。
盘古的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给世界带来了光明;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星星,在夜空中闪烁;他的汗水变成了雨水,滋润着大地。
经过了很久很久,天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下了。
他的身体变成了世间万物。
同学们,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是不是特别神奇?《盘古开天地故事》小伙伴们,咱们一起来听听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啊,世界就像一个大鸡蛋,混沌一片。
盘古就在这个大鸡蛋里呼呼大睡。
有一天,盘古醒了。
他睁开眼睛,啥也看不见,四周黑黢黢的。
盘古觉得太闷啦,就伸手一摸,摸到一把大斧头。
盘古拿起斧头,猛地一砍,“哗啦”一声,大鸡蛋裂开了。
那些轻轻的、飘飘的东西,往上升,就变成了天;那些重重的、沉沉的东西,往下落,就变成了地。
可是,天和地老是想凑一块儿。
盘古可着急了,他就使劲儿把天往上顶,用脚使劲儿踩地。
日子一天天过去,盘古也越长越高。
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分开啦。
盘古累得不行,倒在地上。
他的身体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嘴巴变成了山洞,牙齿变成了石头,骨头变成了大山。
同学们,盘古是不是特别厉害?《盘古开天地故事》同学们,咱们来讲讲盘古开天地。
在古老的从前,啥都没有,就是一片混沌。
这时候,盘古在里面睡大觉。
不知道睡了多久,盘古醒了。
周围黑得啥也看不见,盘古心里可难受了。
他一摸,嘿,有把大斧头。
他用力一挥,“轰”的一声,混沌分开了。
文言文《盘古开天地》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盘古开天地》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5359b6679563c1ec5da71ff.png)
文言文《盘古开天地》原文及翻译盘古开天辟地文言文天地浑沌如鸡子。
盘古生在其中。
万八千岁。
天地开辟。
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
一日九变。
神于天。
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
地日厚一丈。
盘古日长一丈。
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
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
故天去地九万里。
后乃有三皇。
首生盘古。
垂死化身。
气成风云。
声为雷霆。
左眼为日。
右眼为月。
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
血液为江河。
筋脉为地里。
肌肉为田土。
发为星辰。
皮肤为草木。
齿骨为金石。
精髓为珠玉。
汗流为雨泽。
身之诸虫。
因风所感。
化为黎甿。
译文远古的时候,没有天也没有地,到处是混混沌沌的漆黑一团,可就在这黑暗之中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却孕育出了一个力大无穷的神,他的名字叫盘古。
盘古醒来睁开眼一看,什么也看不见,于是拿起一把神斧怒喊着向四周猛劈过去。
那轻而清的东西都向上飘去,形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向下沉去,形成了地。
盘古站在天地中间,不让天地重合在一起。
天每日都在增高,地每日都在增厚,盘古也随着增高。
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可是盘古也累倒了,再也没有起来。
盘古的头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血液变成了江河,毛发肌肤都变成了花草,呼吸变成了风,喊声变成了雷,泪水变成了甘霖雨露滋润着大地。
盘古创造了天地,又把一切都献给了天地,让世界变得丰富多采,盘古成为了最伟大的神。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2 《盘古开天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2 《盘古开天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18a4b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5.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2 《盘古开天地》(教案)教学内容《盘古开天地》是一则充满想象力的神话故事,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课。
故事讲述了盘古用神力开辟天地,最终将自己的身体化作世间万物的伟大创举。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中国传统神话的丰富内涵,还能体会到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复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盘古的伟大形象和无私奉献精神,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描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以及盘古身体化作世间万物的具体细节。
2. 体会神话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盘古开天地》的插图或动画。
2. 盘古开天地故事的背景音乐或声音效果。
3. 学生分组讨论的小组标志或编号。
4. 课堂活动所需的道具或服装(如扮演盘古、模仿天地开辟的动作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盘古开天地的动画或展示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和表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 理解课文: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盘古开天地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哲理和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故事梗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和结果。
2. 关键词汇:列出课文中的生词和重要词汇,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
3. 课文结构:用图表或流程图展示课文的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盘古开天地小学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1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运用一些阅读的方法进行学习。
4、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2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从动画片或者课外书接触过神话故事,对此有一定的兴趣。
为了能够吸引他们的兴趣我就从动画片的导入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主要在学习《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概括课文,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和语言文字的精妙。
3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评论(0) 学时重点评论(0)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动画导入师: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带来几位动画片的主人公,知道的大声说出他的名字。
(用动画片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他们都是神话中的人物,身上都有超常的本领。
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还有一位巨人,他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盘古”,我们这节来学习:板书课题2、质疑课题(预设:谁是盘古?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怎样开的?结果怎样?)3、导入: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有这么多问题,相信你们带着问题来读这个故事,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1、学习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想一想,文章的哪句话概况了整个故事,用波浪线划出来。
2、学习字词出示:宇宙肌肤混沌滋润(1)自由读,小老师跟读(2)师:仔细观察这组词语的字形,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由两个偏旁相同的形声字组成的词语)出示:血液下降倒下去(生读,并说发现:多音字)生字书写指导出示: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1)自由练(2)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吗?(生举例)3.指名读课文。
师:词语我们会读了,现在我们把他送到课文中,看你还会认识他们吗。
指名读课文。
五个学生读。
读书过程中指导朗读。
4.概括课文的方法就是知道每段讲的什么内容,把它连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板书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并完成下面的一段话。
5.有人说会读书的人就是把一篇文章,读成一段话?完成下面一段文字。
师提示: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分开,盘古沉睡着。
有一天,盘古醒了,他用斧头把天地劈开。
天地分开后,他头顶着天脚蹬着地,直到天地成形。
盘古倒下了,身体变成了世间万物。
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指名说2)齐读6.有人说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一篇文章,甚至是一段话读成一个句子,那么课文中哪个句子能概括整个故事呢?找一找。
PPT(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7.找关键词师:找的非常准确,又有人说读书更高的本领是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语?从这句话里你能读出哪个词语?(创造)指名朗读指导书写创造指导创造的写法。
8.师:那创造是什么意思?有那么点意思,但是不够准确,相信我们随着深入的学习课文,对这个词会有更深的理解。
深入学习课文的方法是带着问题读课文。
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听到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有价值,我把他写下来?还可以更深入一些,创造前什么样?创造后什么样?三、(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师:创造前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书中找一找。
什么叫混沌?我们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同学们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可以查字典。
读读字典上的意思。
理解了吗?真理解了?我们继续关注.(2)师:如果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混沌的、漆黑的、乱七八糟的世界之中,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生说感受,指导朗读)(3)齐读2、师:在这混沌的宇宙中,住着一位能够拯救宇宙的神仙,他就是——(生:盘古),他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出示句子: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生读,体会时间久,感受神话语言的夸张。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那么盘古是怎么创造宇宙的,又藏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里?默读课文(2、3、4自然段)四、学习第二段开天辟地1、醒来后的盘古是怎样把这混沌一片的东西分开的了,请大家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2好,你来。
课件出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3、师:抡什么意思?用你的动作比划比划。
理解“抡”“拿”,发现了什么?哦,你感受到了斧头的重量。
你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抡是多么用力啊。
带着这么感受读读吧。
指名读。
我看到了他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多用力啊。
抡时在想什么?带着自信、有劲的感觉读这句话。
4、师:读得真投入啊!这一抡,这一劈,只听一声巨响天地就分开了,用一个成语说叫做开天辟地(板书:开天辟地)请同学们把这个词语写到自然段旁边做上批注。
开天辟地这个成语就来源于这篇神话故事。
现在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师:宇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投影PPT出示:(轻而清的东西、、、、)5.体会“轻、清”,四个反义词师:两个轻有什么不一样?重量轻,清。
组个词?我们用组词就可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师:我读上句,你们读后一句。
发现了什么?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发现了。
这四对词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在读的时候就要关注这些反义词。
师:男女生互读。
读时可以加上感受,让我们知道哦原来天地是这样分开的啊,地是这样形成的,也可以加上动作。
师:天地分开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就叫“混沌”,这次我们真正理解了混沌的意思。
今后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五、布置作业1.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别人听。
2.我们在复述故事的时候,还可以恰如其分地用上课文中的词句,你积累文中的哪些好词好句呢,现在把它们摘抄下来吧。
18 盘古开天地前创造?后盘天地没分开古盘古醒来开天地分开后天盘古倒下后地4.2 第二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想象,感悟盘古的献身精神,积累优美语句,并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2、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盘古的伟大奉献,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评论(0) 学时重点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
评论(0) 学时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确立目标直接导入新课。
复习词语。
开火车读词语。
2、出示学习目标师: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品味、想象,感悟盘古的献身精神,积累优美语句,并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出示PPT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可以更好的为我们学习课文指明方向。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主要内容?从这句话中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怎么创造?创造前?创造后?)师:创造前的宇宙混沌一片,睡了十万八千年的盘古醒来了,把天和地劈成了两半,他担心他们会合在一起,接下来怎么做的?(三)、学习第三段顶天立地1、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担心他们会合在一起,接着他怎么做的了?。
师:谁来,把你看到的画面读出来。
用两个词语概括就是总结出:顶天蹬地)2、师:现在你们就是盘古,请你像老师一样双手高举过头,仿佛顶着的是天,用脚使劲蹬着地,站稳不要动。
盘古们,在你的头上顶着的是天呀!用力顶了,好重,快塌下来了,啊,用力,用头顶住,顶啊(孩子们这并不可笑,盘古可在做顶天蹬地的大事,稍有分心,天地将再次闭合,世界将暗无天日)用力蹬了,使劲蹬住地,用力,加油,使劲顶住,蹬住,用力,加油!((在趣味活动中体会盘古的坚持不懈,探趣)孩子们我们一边用力顶着天,使劲瞪着地,再来读一读!师:什么感觉?师:是啊,一分钟就让我们感觉到累了,那盘古这样的顶天立地有多长时间呢,谁能用课文中的话告诉我?不知过了多少年,无法计算的时间啊!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依然怎么做的?谁有勇气挺站起来,代表盘古回答师:一千年过去了;师:一万年过去了;一百万年过去了(学生读得一次比一次响亮有力)师:这真是一个顶天——生接:立地。
师:这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板书顶天立地)顶天立地这个成语现用来形容气概豪迈。
你还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盘古?(坚持不懈,顽强的,坚定的)(四)、品读、续写、尝试背诵第四段1、师:盘古顶天立地,直到天地分开才累倒在地,他的创造之路停止了吗?默读第四段,用文中一句话概括。
这句话叫中心句,很好,会找中心句概括自然段的内容了,很棒。
2、他的身体都变作了什么?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PPT)3、看,多么整齐的句式,多么美的文字,就像一首诗,谁能像诗人一样读读它吗?(配乐)指名学生读(展现诗人的风采),其他同学有更重要的任务,请闭着眼睛想象你都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说再带着感受读文。
3、读书就是这样,边读边想象,通过你的读展现这些画面。
接着刘老师来读盘古身体的部分,你们来读其他的部分。
4、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想读,现在老师把蓝色的字体送给女生,把红色的字体送给男生,咱们合作朗读,全体起立,让我们共同分享这段美妙的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5、老师听出来大家感受到了排比句的音律美和气势美,更感受到了盘古的无私和伟大。
是呀,这就是老祖宗盘古,它不仅为我们创造了天地,还让他的身体化作了宇宙万物。
板书:身化万物6、盘古经历了三个艰难的过程终于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让我们用背诵的方式来记住他吧。
分层次背诵:指名背,集体背。
7、小练笔A、他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仅仅是这些吗?你从哪知道?(省略号)B、你身边有哪些美丽的景物?PPT图片这些景物也是盘古变来的。
他们是盘古的什么变来的了?(指一张交通图举例)那他的鼻子,耳朵,头发,牙齿又会变作什么,请你也当回神话家,插上想象的翅膀(板书),仿照老师的例子再写两句。
注:(小组读)说的时候一定要让人感到神话的神奇,注意你的语气。
过渡:我发现你们正插上想象的翅膀,越飞越高。
难怪有人说,读书最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
(指着化作万物)你们做到了。
7、师:这就是一位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的盘古,面对这样的盘古,你想用哪些词语形容你心中的盘古。
(引导说出这三个词语:坚持不懈、乐于奉献、勇于开拓)这种坚持不懈、乐于奉献、勇于开拓,归根结底是一种创造的精神!此时此刻我们对创造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跳出文本,升华延伸1、让我们带着对盘古的佩服、感激之情再一次朗读课文的中心句!2、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世上真的有盘古这个人吗?神话故事都是真的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