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年谱(1)
【精品】小升初语文国学经典课件-04 孟子(一)-人教部编版(共30张PPT)
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
出类拔萃
7、“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释:依靠
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中愉悦顺服。
心悦诚服
8、“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公孙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
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
杀豚不欺子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 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 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世有知而 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加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译:孟子少年时,有一次东家邻居杀猪,孟子问他的母 亲说:"东家为什么杀猪?"孟母说:"要给你吃肉。"孟母后来后 悔了,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席子摆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 正,我不吃,这都是对他(孟子)的胎教,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 欺骗他,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于是买了东家的猪肉给孟 子吃,以证明她没有欺骗他。
14、“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尽心》)释:智者没有
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
必先爱亲人和贤者)。
当务之急
15、“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
老百姓的高兴,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 解民倒悬
断织喻学
孟子少年读书时,开始也很不用功。有一次,孟子放学回家, 孟母正坐在机前织布,她问儿子:“《论语》的《学而》篇会背 诵了吗?”孟子回答说:“会背诵了,”孟母高兴地说:“你背 给我听听。”可是孟子总是翻来复去地背诵这么一句话:“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母听了又生气又伤心,举起一 把刀,“嘶”地一声,一下就把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麻线纷纷 落在地上。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才织好的布割断了,心里既 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忙问母亲出了什么事。孟母教训儿子 说:“学习就像织布一样,你不专心读书,就像断了的麻布,布 断了再也接不起来了。学习如果不时时努力,常常温故而知新, 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说到伤心处,孟母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孟子很受触动,从此以后,他牢牢地记住母亲的话,起早贪晚, 刻苦读书。
孟子生平概述
孟子生平概述转自:孟子传承网 日期:2012年10月3日一 孟子生平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
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邹国的邹兴乡(今邹城市城北二十五华里的的凫村,亦称傅村、富村,古称孟儒里、邹儒里;今凫村的孟子故宅犹在)。
卒于公元前289年(周赧王二十六年)周历正月十五日,即夏历十一月十五日,享年84岁。
仲子治丧,孟子与夫人合葬于四基山麓,是日正值“冬至”,邹人因哭孟子而废贺冬之礼,遂以成俗。
孟子的身世,首先要追溯到鲁国的开国之君鲁公,鲁公名伯禽,是周公旦之子。
武王伐纣胜利后,继天子位,是历史上的周朝。
武王继位后大封群臣,封其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周公旦不就封,要扶佐武王处理朝政,使其子伯禽就封于鲁,是为鲁公。
鲁公的第八代是为鲁庄公,庄公有三弟,“长曰庆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庆父后为孟氏也”,可见孟子是鲁国国君之同宗。
如果再往上追溯,周武王是黄帝的后裔,又可以说孟子也是黄帝的同宗子孙。
孟子的一生大体分五个阶段;(一)幼年受益于母教孟母“三迁之教”,“断织教子”为孟子摆脱了世俗的不良影响,为他后来成才,铺平了道路。
(二)求学阶段孟子通过“私淑诸人”,广泛学习“百家之长”,使自己的学识达到了“可为人师”的程度。
(三)讲学阶段大约在三十岁左右(公元前343年左右),孟子就效仿孔子,以个人名义,开办学宫,招收弟子,讲学传道,抚育英才。
(四)游说诸侯阶段孟子办学,虽然弟子盈门,能够宣扬儒家学说,并由他发展了“仁政”思想,但是影响力度较小,收效不大。
要想做到卓有成效的“宣道救世”,必须要说服那些握有实权的国君们,特别是那些好战的国君们,实行“仁政”也要靠他们,因此孟子产生了周游列国的想法。
周游列国,既可直接向国君们宣讲儒家学说和“仁政”思想,为自己的“仁政”思想,找到一个“试验基地”,又可以带着弟子们游说讲学,让弟子们直接接触社会,直接向社会学习,以便迅速增长才干,这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孟子决心做下去。
孟子的资料
孟子的资料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被尊称为“孟子”是因为他的名字在《尚书》中被后来的编辑误写为“子舆”。
孟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之一。
他的思想主张影响深远,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 孟子的生平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他的父亲是孟康,是邹国的人。
他在年少时就丧父,但仍然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对学习非常执着,师从于孔子,并成为其最杰出的弟子之一。
根据记载,孟子曾游历多个国家,传播儒家思想,并担任过多个国家的官职。
2. 孟子的思想2.1. 仁爱思想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爱思想,他认为人类天生具备善良和仁爱的本性,在人道关系中应该发扬光大。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关心和帮助,并以仁爱来构建社会秩序。
孟子认为政府的职责是保障人民的生活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强调君主应当以人民为重,理应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2.2. 教育思想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的重要手段。
他提出了“用心之道”和“教化之道”,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他主张要根据学生的天性和特点来进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孟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社会政治思想孟子对社会政治问题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政府应该以仁爱为核心,以德治国。
他主张君主应该尽其职责,为人民谋福利,摒弃专权、残暴和贪婪。
他还提出了“王道”和“废黜政权”的思想,认为君主如果不合乎仁义之道,就应该被废黜而由更合适的人来执政。
3. 孟子的影响孟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仁爱思想成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和政治制度。
孟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孟子》目录
《孟子》目录
《孟子》篇目有:
(一)梁惠王上、梁惠王下
(二)公孙丑上、公孙丑下
(三)滕文公上、滕文公下
(四)离娄上、离娄下
(五)万章上、万章下
(六)告子上、告子下
(七)尽心上、尽心下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史记·孟荀列传》:“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谓《孟子》七篇由孟轲自作,赵岐《孟子题辞》曰:“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又曰:“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弟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着书七篇。
”此亦主孟子自撰。
清阎若璩(qú)《孟子生卒年月考》亦以孟子自作是,且曰:“《论语》成于门人之手,故记圣人容貌甚悉。
七篇成于己手,故但记言语或出处耳。
”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
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的主要注本有《孟子注疏》,《四部备要》本14卷;《孟子集注》,《四部备要》本7卷;《孟子正义》,《四部备要》本30卷。
另有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本)。
孟子生卒年考(372BC.3.17-290BC.12.25)
孟⼦⽣卒年考(372BC.3.17-290BC.12.25)孟⼦(372BC.3.17-290BC.12.25),姬姓,孟⽒(亦称仲⽒),公⼦庆⽗之后裔。
孔伋之再传弟⼦(徒孙)。
注:[孔伋字⼦思,孔⼦(552BC.10.9-479BC.3.9)之孙,孔鲤之⼦]迄今,从⽂献考察,关于孟⼦⽣卒年⼤致如钱穆所概括,主要有三种说法:1、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壬申,寿84;2、公元前385年丙申-公元前302年⼰未,寿84;3、公元前390年⾟卯-公元前305年丙⾠,寿86。
现在⼤多数学者和孟⼦宗亲都接受上述第⼀种说法。
这主要是与孟⼦宗亲家世相传相符,并得到下述材料的有⼒⽀撑:1、元-程复⼼《孟⼦年谱》记载:孟⼦⽣于周烈王四年、鲁共公五(四?)年⼰⾣四⽉⼆⽇,卒于周赧王⼆⼗六年、鲁⽂(湣)公六年□□□□五⽇。
周正建⼦,改朔不改⽉也。
寿⼋⼗四岁,以冬⾄⽇终。
2、元碑(延佑四年,公元1317年)刘之美《中庸书院缗⽥之记》:按史、传,孟⼦和于邹,……寿终于冬⾄之⽇,……。
、3、《孟⼦世家谱》(道光四年或周治四年版):孟⼦讳轲,…………周烈王四年、鲁共公五年⼰⾣四⽉⼆⽇,孟⼦⽣。
4、清雍正本《三迁志·年表》:周烈王四年、鲁共公五年⼰⾣四⽉⼆⽇,孟⼦⽣。
…………家世相传,谓其卒于赧王⼆⼗六年,年⼋⼗四。
上述材料都证孟⼦⽣年为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壬申,寿年84的说法是正确的、有依据的。
下⾯从天⽂历法的⾓度,再进⼀步对其,做⼀些考查。
鲁国春秋历法,详见《鲁国世系及其历法》。
战国鲁历承继春秋历步朔精确、岁⾸建⼦的传统。
在孟⼦的政治社会活动中,有的记载也反映了是时的历法岁⾸是建⼦,这⾥省略,详见《资治通鉴》卷三,周慎靓王⼆年。
出于最早和最可信的材料-程复⼼《孟⼦年谱》和元碑(延佑四年,公元1317年)刘之美《中庸书院缗⽥之记》的记载,“寿终于冬⾄之⽇”是⽏庸置疑的,但根据上述讨论,如果根据清《邹县志·孟⼦年表》之“周赧王⼆⼗六年⼗⼀⽉⼗五⽇孟⼦卒”和清光绪《重纂三迁志》之“周赧王⼆⼗六年正⽉⼗五⽇卒”的说法,即若孟⼦寿终的“冬⾄之⽇”是⼗五⽇的话,那么可以肯定参照表1,孟⼦就绝对不会卒于周赧王⼆⼗六年(公元前289年),⽽有可能是卒于周赧王⼗七年(公元前298年)或卒于周赧王⼆⼗五年(公元前290年)。
孟子简介及思想
孟子简介及思想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或子居(魏晋间王肃在其《孔丛子》及《圣证论》中称),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先秦著名思想家。
关于孟子的生座年月,喟一说为约前390年至前305年,但学者采此说者不多。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孔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故事,虽不一定可靠,但却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关于孟子的师承,他曾自云“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但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则谓其“受业于子思之门人”。
孟子一生推崇、学习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曾周游齐、晋、宋薛、滕、梁列国,游说他的“王道”和“仁政”思想,历时约二十年,并一度成为齐宣王之客卿,但当时各诸侯正忙于合纵连横的兼并战争,没有人愿意采纳他的建议。
于是孟子退而计学著书,在教学活动中孟子得到很大的慰藉,尝谓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的。
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孟子生活在什么时期
孟子生活在什么时期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末期和战国时期初期,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政治、教育、伦理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亚圣”。
孟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变幻的时期。
春秋时期是战国时期的前身,这一时期是中国诸侯国纷争不断、战乱频繁的时期。
而随着战国时期的到来,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更加激烈,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艰辛。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孟子以其卓越的才智和高尚的品德,成为了当时社会上备受尊敬和仰慕的人物。
孟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各种思想流派相互交锋,各种学术思想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传播。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当时社会上备受尊敬和仰慕的人物。
孟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社会阶级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
孟子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参与社会改革,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主张君主应当以民为重,以国家安危为次,以自身利益为轻。
他的这一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的来说,孟子生活在一个动荡而又充满希望的时代。
他以其卓越的才智和高尚的品德,成为了当时社会上备受尊敬和仰慕的人物。
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政治、教育、伦理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孟子生平
人物生平孟子早年受教孟子[1] 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
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
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就是孟子的祖先。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他的老师孟子没有讲他的姓名,却是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子私淑诸人也。
”[2]其受业于何人,自汉代以来颇有争议,一是认为师从子思,一是师从子上,一是师从子思之门人。
朱熹云:“私,犹窃也。
淑,善也。
李氏以为方言是也。
人,谓子思之徒也。
”[3]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
[4] 而且根据《史记·孔子世家》,子思的父亲孔鲤(孔子的儿子)生卒年,鲁缪公的在位时间进行推算,孟子受业于子思是难以成立的。
由此看来,孟子师从子思之门人较为妥贴。
关于孟子的父亲更加缺乏资料,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认为孟子“宿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孟子幼年和孔子一样,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孟母教子的故事,史书上记载颇多,孟母的言传身教对孟子成为“亚圣”具有巨大的作用。
孟子对孔子备极尊崇,他在《公孙丑上》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曾经游历齐、宋、滕、魏、鲁等国,前后有二十多年。
他游历列国的具体时间,已说不十分准确,只能依据《孟子》一书的记载,说明大体上的时间和情况。
孟子游说齐宋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
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
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孟子大约在45岁之前率领弟子出游各国。
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是在齐威王(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年间。
孟氏谱系
《孟子世袭传人谱分析》一,孟子(亚圣始祖,1代)-----孟宁(中兴祖,45代)世系传人从孟轲至以后的二十代均为单传,他们是孟轲-仲子-睾-寓-舒-之后-昭-但-卿-喜-镃-兴-尝-展-戫-敏-光-康-宗-揖-观,孟观即为孟轲的第21代孙。
观生二子,长子曰嘉、次子曰陋。
嘉(21代)又生二子,长子曰怀玉,次子曰龙符,他们是孟轲的第23代孙。
从孟怀玉以下十代,到大融孟轲的第三十三代孙又均为单传,即怀玉-表-斌-威-恂-儒-景-善谊-诜-大融-浩然。
浩然即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他是孟轲的第33代孙。
孟浩然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曰云卿,次子曰庭玢。
长子云卿(34代)又生二子,长子曰简,次子曰华,他们是孟轲的第35代孙,但孟简、孟华均无后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儿子—孟郊(唐代大诗人)之子孟常谦作为孟轲的第36代继承人。
孟常谦生二子,长子曰遵庆,次子曰元阳。
遵庆(37代)生一子,曰孟琯,琯(38代)生二子,长子曰方立,次子曰方迁,他们是孟轲的第39代孙。
从第39代至第45代均为单传,他们是方立-承诲-汉卿-贯-昶-公济-宁。
这时正值唐代以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因战乱不断,孟公济(44代)不乐仕进。
避契丹之乱,藏谱于屋壁,隐居东山而终;1036年,即北宋仁宗景佑三年,孔子的第45代孙孔道辅被派到兖州为官,孟轲的家乡邹县正好在他的管辖区内,孔道辅认为,孟轲在儒家学派中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贡献最大,应当大加褒扬,于是,他到处寻找孟轲的后代,终于找到了孟公济的儿子孟宁。
孔道辅积极筹划在邹县大修孟子庙,并派专人管理孟轲的祭祀活动。
他还积极向朝廷举荐孟轲的后代为官。
从孟轲(第一代)到孟宁(第四十五代)历时1400多年,45代中有十九代单传,第35代孟简无后,过继第33代孟浩然的重孙子常谦为第36代继承人;只从孟宁(45代)以后,孟轲的后代开始享受祭祀,受到朝廷的封赐,人丁兴旺;孟子的社会声望从宋代开始才逐渐提高。
孟宁被朝廷封为迪功郎、邹县主簿、主祀事等职,孟氏族人都把孟宁称为“中兴祖”,即孟氏家族从此又开始兴旺发达了。
诸子百家孟子
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应从以下几 方面着手:
⑴经济上,首先要“制民之产”;其次,要 “不违农时”;第三,“薄税敛”以减轻百 姓的负担;另外,孟子还特别对商人有所关 注。 ⑵军事上,主张以德王天下,反对兼并战争 ⑶在教育上,要设庠序学校教民“明人伦” ⑷在组织上,要尊贤使能,使俊杰在位 ⑸在文化娱乐上,要与民同乐 (6)辟异端以捍卫孔子之道
孟子受教免休妻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 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 准许 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 “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 “ 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 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 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 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 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 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 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 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 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 事了。
年代表公元前372年年公元前332年年公元前330年年公元前329年年公元前326年年公元前324年年公元前318年年公元前315年年公元前290年年公元前289年年孟子出生孟子在邹孟子到任国孟子首次至齐孟子在宋孟子推行仁政孟子见梁襄王孟子返回齐国孟子编撰孟子逝世孟子故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主要讲了造就人才治理国家两方面的问题孟子对齐宣王说
著作
阐发孔丘的思想学《孟子》一书是 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 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 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 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 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 张德治
古籍名著《孟子》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古籍名著《孟子》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阐述哲学、社会思想的语录体著作。
十四卷。
战国时孟子等人编著。
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
孟子,名轲。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年)。
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
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先秦儒家代表之一。
孟子崇敬孔子,服膺其学说,以继承和振兴孔学为己任。
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精通儒术,尤精于《诗》、《书》,曾带领弟子周游诸侯各国,上说下教,先后到过魏、齐、滕、宋等国。
其学说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遭到冷遇。
孟子本人除在齐国任三年客卿外,终不受重用,晚年孟子退居讲学,与高足万章、公孙丑等人,“序《诗》、《书》,述仲尼之意”,辑集自家言论,作《孟子》。
《孟子》一书,西汉初年司马迁在《史记》本传中称七篇。
《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
东汉学者赵岐作《孟子章句》,将十一篇分为内篇七篇,外书四篇。
认为外书四篇为伪书,不为其作注,以后便逐渐亡佚。
赵岐对《孟子》内篇七篇作注时,将每一篇又分上下,成七篇十四卷。
是为今本《孟子》。
《孟子》一书体例与《论语》相仿,所以东汉人认为孟子模仿《论语》而作《孟子》。
同《论语》相比,《孟子》亦为语录体,各篇由若干段语录、对话和活动记载辑成,并无一中心思想和逻辑体系。
而且,各篇名称均采撷每篇首章若干字词而成,并无思想意义。
与《论语》不同的是,《孟子》各章大多较《论语》为长,并有许多篇幅很长的章节,几可成为独立的小论文,反映了先秦诸子散文的演变。
《孟子》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篇篇间并无思想和内容上的内在联系,而且各篇之间也多有重复。
《梁惠王》篇上下共二十三章,主要记述了孟子同梁惠王(即魏惠王)、齐宣王、滕文公等诸侯的对话。
在这些对话和交谈中,孟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反对一味追求利,反对不顾人民死活地征战扩张;要求诸侯“保民而王”,“与民同乐”;他提出“制民之产”,即给予人民以“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的田产。
孟子世系
孟子世系
【历代追封追谥】
朝代年代帝王封谥
宋朝元丰六年(1083年)宋神宗邹国公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邹国亚圣公
【孟子世系】
历代亚圣公:
四十五代孙孟宁
五十四代孙孟思谅,字友道
五十五代孙孟克仁,字信夫
五十六代孙孟希文,字士焕
五十七代孙孟元,字长伯
五十八代孙孟公肇,字先文
五十九代孙孟彦璞,字朝玺
六十代孙孟承光
六十一代孙孟弘誉
六十二代孙孟闻玉
六十三代孙孟贞仁
六十四代孙孟尚桂
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
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年表
周烈王4年己酉(公元前372年)孟子约生于此时周显王12年魏惠王13年韩昭侯6年甲子(公元前357年)孟子约十五岁,受业于子思门人周显王17年秦孝公10年己巳(公元前352年)孟子约二十岁,欲休妻周显王37年己丑(公元前332年)孟子在邹,答邹穆公问周显王38年庚寅(公元前331年)孟子居平陆周显王39年辛卯(公元前330年)孟子到任国,拜访季任孟子在邹,与屋庐子、曹交问答周显王40年齐威王28年壬辰(公元前329年)孟子约四十三岁,首次至齐齐相储子来见孟子周显王41年齐威王29年宋君偃后元1年癸巳(公元前328年)孟子与告子辩论孟子劝蚳鼃向齐王进谏孟子与匡章交游孟子离开齐国,前往宋国周显王42年宋君偃后元2年甲午(公元前327年)孟子至宋周显王43年宋君偃后元3年乙未(公元前326年)孟子在宋,与滕国世子相会孟子与宋人勾践论游说之道周显王44年宋君偃后元4年秦惠文王13年丙申(公元前325年)孟子离开宋国,回到邹周显王45年梁惠王后元11年丁酉(公元前324年)孟子在邹,滕文公派然友问丧礼孟子由邹之滕,推行仁政周显王46年魏惠王后元12年齐威王34年戊戍(公元前323年)孟子与农家陈相辩论周显王47年齐威王35年魏惠王后元13年己亥(公元前322年)齐人城薛,滕文公问于孟子周慎靓王1年魏后元15年齐威王37年辛丑(公元前320年)梁惠王“厚币卑礼”召贤纳士孟子见梁惠王,时约五十二岁孟子与周霄论出仕周慎靓王2年魏惠王后元16年齐宣王1年壬寅(公元前319年)孟子与公孙丑论短丧周慎靓王3年魏襄王1年齐宣王2年癸卯(公元前318年)孟子约五十四岁,见梁襄王孟子在范遇齐王子孟子至齐,答齐宣王问孟子论“我四十不动心”周慎靓王5年燕王哙5年乙巳(公元前316年)孟子出吊滕文公周慎靓王6年楚怀王14年鲁平公10年齐宣王5年丙午(公元前315年)鲁平公欲见孟子孟子返回齐国,与充虞论葬母齐宣王问孟子伐燕周赧王3年齐宣王8年楚怀王17年己酉(公元前312年)燕人叛齐,齐宣王说“吾甚惭于孟子”孟子论“臣视君如寇雠”孟子与淳于髡辩论孟子约六十岁,辞官离开齐国孟子遇宋鈃于石丘周赧王25年辛卯(公元前290年)《孟子》约编撰于此时周赧王26年壬申(公元前289年)孟子约卒于此时。
孟子行年考(一)(前372年—328年)
孟子行年考(一)(前372年—328年)告子,战国时人,墨子弟子,一说道家学者。
主张人性本无善恶,认为“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东西也”(《孟子·告子上》),“性如杞柳也;义犹桮棬也。
” (同上)应将二者加以区别。
又主张“生之谓性”,“仁,内也;义,外也。
”(同上)【文献】《孟子·告子上》:“告子曰:‘性如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孟子·告子上》:“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上》:“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与?’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
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
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嗜秦人之炙,无以异与嗜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嗜炙亦有外欤?’”《孟子·告子上》:“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孟子
孟子的故事
"五十步笑百步" 五十步笑百步"
:
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1.若不懂得顺从父母的意思,违背父母的心意,陷害父母于 1.若不懂得顺从父母的意思,违背父母的心意,陷害父母于 不义,是为一不孝. 2.当父母亲年老,为人子,若因家里没钱,无法侍奉父母亲, 2.当父母亲年老,为人子,若因家里没钱,无法侍奉父母亲, 使其三餐无法温饱,生病无钱看医,或者无功名,不能考秀 才进士求得一官半职,为家扬名吐气,是为二不孝. 3.为人子,若不娶媳妇,传宗接代,沿袭家火,过年过节, 3.为人子,若不娶媳妇,传宗接代,沿袭家火,过年过节, 无后代为祖先扫墓,祭拜是为三不孝.
其进锐者,其退速.【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 其进锐者,其退速.【译文】
退也会快.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 译文】 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忧愁患害足以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 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 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 译文】 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 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孟子 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孟子滕文公)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认人之心,
孟子
孟母断织
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丝,(见他回来,)问道: “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 学习怎么样了?”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孟子害怕 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孟母说:“ 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 断这丝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 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 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凭什么跟织布为生不一样? (意思是还不如织布为生)!我半途而废,难道可以让你长期有衣服 穿有粮食吃?女人如果荒废了生产家里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男人放松 了自己的修养和德行,那么一家人不做强盗小偷就只能做奴隶劳役 了!” 了!”孟子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 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之人。 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启示
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 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 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而万事大 吉。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 是成不了才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 督促他勤奋学习。她用织布来比喻学习, 用断织来比喻废学,很有说服力。孟子对 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 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 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 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 积习。孟子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 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孟子
中国儒学第二奠基人
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 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 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 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著有《孟子》一书。有《孟子》 孟子著有《孟子》一书。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孟子 师承子思,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 师承子思,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 “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 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 其主要主张有“仁政” 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司马迁认为《孟子》为孟轲自撰, 王道”理论。司马迁认为《孟子》 “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 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 ,述仲尼之意,作《孟子》 七篇。” 七篇。”(《史记·孟荀列传》 史记·孟荀列传》 孟子 )但也有观点认为,从书中用语来看,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 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共七篇,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 孟子》共七篇,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 《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 滕文公》上、下;《离娄》 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 上、下。南宋时朱熹将《孟子》 上、下。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 (书)》、《中庸》合在 论语》 中庸》 一起称“四书”。直到清末,“四书” 一起称“四书”。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历代《孟子》研究参考书目
歷代《孟子》研究參考書目1.《孟子》7卷《唐開成石壁十二經》本2.《魁本大字詳音句讀孟子》2卷(元)廣陽羅氏刻本今藏國家圖書館3.《逸孟子》1卷(清)李調元輯《叢書集成初編》本4.《逸孟子》1卷(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本5.《孟子外書》1卷《逸文》1卷(清)孟經國輯清道光十一年(1831)刊《閑道集》本6.《孟子劉中壘註》1卷(漢)劉向撰(清)王仁俊輯《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本7.《孟子程氏章句》1卷(漢)程曾撰(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本8.《孟子》14卷(存12卷1—4 7—14)(漢)趙岐註清初影宋抄本今藏國家圖書館9.《孟子》14卷(漢)趙岐註《四部備要》本10.《孟子》14卷(漢)趙岐註(宋)孫奭音義元岳氏荆谿家塾刻本今藏國家圖書館11.《孟子》14卷附《音義》2卷(漢)趙岐註(宋)孫奭音義《微波謝叢書》本12.《孟子》7卷(漢)趙岐註(宋)朱熹集註《袖珍十三經註》本13.《孟子註疏解經》14卷(存10卷1—6 11—14)(漢)趙岐註(宋)孫奭疏宋刻元明遞修本今藏北京大學圖書館14.《孟子註疏解經》14卷(漢)趙岐註(宋)孫奭疏元刻明修本今藏國家圖書館15.《孟子註疏解經》14卷附《校勘記》14卷(漢)趙岐註(宋)孫奭疏《校勘記》(清)阮元撰《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中華書局1980年11月影印標點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版16.《孟子註疏》(漢)趙岐註(宋)孫奭疏(經文)黄侃句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版17.《孟子章指》1卷(漢趙岐撰)《孟子音義》1卷(宋孫奭撰)《孟子生卒年月考》1卷(清)閻若璩撰清抄本(清)朱邦衡校今藏復旦大學圖書館18.《孟子章指》1卷(漢)趙岐撰(清)周廣業輯稿本(附清翁方綱書札一通)今藏上海圖書館19.《孟子章指》2卷(漢)趙岐撰(清)王謨輯《漢魏遺書鈔》本20.《孟子章指》2卷《篇序》1卷(漢)趙岐撰(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本21.《孟子註》1卷(漢)劉熙撰(清)王謨輯《漢魏遺書鈔》本22.《孟子劉註》1卷(漢)劉熙撰(清)宋翔鳳輯《浮谿精舍叢書》本23.《孟子註》1卷(漢)劉熙撰(清)陳鳣輯清抄本(清)盧文弨校今藏上海圖書館24.《孟子劉氏註》1卷(漢)劉熙撰(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本25.《孟子註》1卷(漢)劉熙撰(清)黄奭輯《黄氏遺書考》本26.《孟子劉氏註》1卷(漢)劉熙撰(清)王仁俊撰《王函山房輯佚書續編》本27.《孟子章句》1卷附《劉熙事迹考》1卷(漢)劉熙撰葉德輝輯《觀古堂所著書》本28.《孟子鄭氏註》1卷(漢)鄭玄撰(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本29.《孟子鄭氏註》1卷(漢)鄭玄撰(清)王仁俊輯《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本30.《孟子高氏章句》1卷(漢)高誘撰(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本31.《孟子綦毋氏註》1卷(晋)綦毋邃撰(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本32.《孟子陸氏註》1卷(唐)陸善經撰(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本33.《孟子張氏音義》1卷(唐)張鎰撰(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本34.《孟子手音》1卷(唐)丁公著撰(清)丁士涵抄本今藏上海圖書館35.《孟子丁氏手音》1卷(唐)丁公著撰(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本36.《孟子音義》2卷(宋)孫奭撰清初影宋抄本今藏國家圖書館37.《孟子音義》2卷(宋)孫奭撰《四庫全書》本38.《孟子音義》2卷(宋)孫奭撰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許瀚刻本王國維校并跋今藏國家圖書館39.《孟子音義》2卷(宋孫奭撰)《孟子音義札記》1卷(清繆荃孫撰)清光緒刻本繆荃孫校并跋今藏湖南師範大學圖書館40.《蘇老泉批點孟子》2卷(宋)蘇洵批點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程開祐刻本今藏天津師範大學圖書館41.《孟子》2卷(宋)蘇洵評點《合刻周秦經書十種》本42.《載咏樓重鎸硃批孟子》2卷(宋)蘇洵批點《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43.《疑孟》1卷(宋)司馬光撰《説郛》(宛委山堂本)本44.《孟子外書四篇》4卷(宋)劉攽註《拜經樓叢書》本45.《孟子外書》1卷(宋)劉攽註(清)姜國伊正本并補註《守中正齋叢書》本46.《孟子外書》4卷(宋)劉攽註(清)高驤雲補註《漱琴室存稿》本47.《孟子外書四篇》4卷(宋劉攽註) 清抄本(清)吴騫校註《孟子外書附訂》4卷(清)吴騫撰稿本今藏國家圖書館48.《孟子外書補正》1卷(宋)劉攽註(清)林春溥補正《竹柏山房十五種》本49.《孟子外書集證》5卷(宋)劉攽註(清)施彦士集證《求己堂八種》本50.《孟子外書補註》4卷(宋)劉攽註陳矩補註《靈峰草堂叢書》本51.《尊孟辨》3卷《續辨》2卷《别録》1卷(宋)余允文撰《叢書集成初編》本52.《孟子解》1卷(宋)蘇轍撰《四庫全書》本53.《孟子雜解》1卷(宋)游酢撰《游定夫先生集》本54.《張狀元孟子傳》29卷(宋)張九成撰清翰林院抄本(四庫全書本底本) (清)丁丙跋今藏南京圖書館55.《孟子傳》29卷(宋)張九成撰《四庫全書》本56.《張狀元孟子傳》殘29卷(存1—29)附《校勘記》1卷(宋)張九成撰《校勘記》張元濟撰《四部叢刊三編》本57.《孟子解》2卷(宋)尹焞撰清本今藏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58.《孟子解》2卷(宋)尹焞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59.《尊孟辨》3卷《續辨》2卷《别録》1卷(宋)余允文撰清四庫全書館抄本(四庫全書本底本)今藏北京大學圖書館60.《施先生孟子發題》1卷(宋)施德操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61.《孟子》7卷(存4卷4—7) (宋)朱熹集註元刻本今藏國家圖書館62.《孟子》7卷(存4卷1—4) (宋)朱熹集註(宋)熊禾標題元刻本今藏上海圖書館63.《孟子》14卷(存9卷6—14) (宋)朱熹集註元刻本今藏國家圖書館64.《孟子》14卷(存2卷7—8) (宋)朱熹集註元刻本今藏上海圖書館65.《孟子》14卷(宋)朱熹集註明刻本今藏上海圖書館66.《孟子》7卷(宋)朱熹集註《五經四書》本67.《孟子或問》14卷(宋)朱熹撰《朱子遺書》本68.《孟子或問纂要》1卷(宋)朱熹撰宋刻本今藏上海圖書館69.《讀晦庵孟子集解衍義》14卷(殘存8卷)佚名撰元刻本今藏國家圖書館70.《孟子精義》14卷(宋)朱熹撰《朱子遺書》本71.《論孟精義》34卷(宋)朱熹撰《四庫全書》本72.《孟子》14卷(存7卷1—7)(宋)朱熹集註(元)倪士毅輯釋元刻《四書輯釋》明修本今藏天津圖書館73.《孟子集註重訂輯釋章圖通義大成》14卷(宋)朱熹集註(元)倪士毅輯釋(明)王逢通義明刻本今藏北京大學圖書館74.《孟子要略》5卷《附録》1卷(宋)朱熹撰(清)劉傳瑩輯(清)曾國藩按《叢書集成初編》本75.《孟子張宣公解》7卷(存1卷1)(宋)張栻撰明抄本今藏天一閣文物保管所76.《癸巳孟子説》7卷(宋)張栻撰《四庫全書》本77.《孟子集疏》14卷(存2卷5、12) (宋)蔡模撰宋刻本今藏國家圖書館78.《孟子集疏》14卷(宋)蔡模撰《四庫全書》本79.《附音傍訓句解孟子》7卷(元)李公凱撰元刻本今藏國家圖書館80.《孟子集註大全》14卷附《考異》1卷(明)胡廣等撰《考異》(宋)王應麟撰《四書大全》(德馨堂本)本81.《孟子節文》7卷(明)劉三吾輯明初刻本今藏國家圖書館82.《近溪子孟子答問集》1卷(明)羅汝芳撰(明)楊起元輯《楊貞復六種》本83.《孟子訂測》7卷(明)管志道輯《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84.《孟子雜記》4卷(明)陳士元撰明隆慶浩然堂刻本今藏陝西省文史館85.《孟子雜記》4卷(明)陳士元撰《叢書集成初編》本86.《繪孟》7卷(明)戴君恩撰明天啟閔齊伋刻朱墨套印本今藏天津圖書館87.《孟子説解》14卷(明)郝敬撰《郝氏九經解》本88.《讀孟子》2卷(明)曹珖撰《大樹堂説經》本89.《孟子師説》2卷(清)黄宗羲撰《四庫全書》本90.《七篇指略》7卷(清)王訓撰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今藏山東省圖書館91.《孟子論文》4卷(清)陳履中撰清抄本今藏遼寧旅大市圖書館92.《釋孟子四章》1卷(清)金人瑞撰《中國文學珍本叢書第一輯》本93.《孟子疏略》7卷(清)張沐撰《五經四書疏略》本94.《孟子集註大全》14卷(清)陸隴其輯《四書集註大全》本95.《讀孟子劄記》2卷(清)李光地撰《李文貞公全集》本96.《孟子考》1卷(清)閻若璩撰《檀几叢書》本97.《孟子讀法》15卷(清)王又樸撰《詩禮堂全集》本98.《讀孟子劄記》1卷(清)崔紀撰《山右叢書初編》本99.《説孟》1卷(清)宋在詩撰《埜柏先生類稿》本100.《標孟》7卷(清)汪有光撰清康熙十六年(1677)刊本101.《删補孟子約説》2卷(清)孫肇興撰清康熙間刊本102.《孟子札記》4卷(清)范爾梅撰《讀書小記》本103.《孟子論文》7卷(清)牛運震撰《空山堂全集》本104.《孟子字義疏證》3卷《附録》1卷(清)戴震撰何文光整理中華書局1982年5月重版105.《孟子讀法附記》14卷(清)周人麒撰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刊本106.《孟子文評》(清)趙承謨撰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刊本107.《孟子篇叙》7卷《年表》1卷(清)姜兆翀撰清嘉慶七年(1802)刻本今藏國家圖書館108.《孟子四考》4卷(清)周廣業撰稿本(清)翁方綱校今藏國家圖書館109.《孟子四考》4卷(清)周廣業撰清乾隆六十年(1795) 周氏省吾廬刻本今藏國家圖書館110.《孟子古註考》(清)周廣業撰《皇清經解續編》本111.《孟子逸文考》1卷(清)周廣業撰《皇清經解續編》本112.《孟子異本考》(清)周廣業撰《皇清經解續編》本113.《孟子文説》7卷(清)康濬撰嘉慶九年(1804)刊本114.《孟子附記》2卷(清)翁方綱撰《叢書集成初編》本115.《孟子札記》2卷(清)朱亦棟撰《十三經札記》本116.《孟子辨似》不分卷(清)關涵撰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濯秀書堂刻本今藏清華大學圖書館117.《孟子正義》30卷(清)焦循撰稿本今藏南京圖書館118.《孟子正義》30卷(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中華書局1987年10月版119.《撰孟子正義日課記》1卷(清)焦循撰手稿本今藏國家圖書館120.《孟子補疏》2卷(清)焦循撰手稿本今藏北京大學圖書館121.《孟子疏證》16卷(清)迮鶴壽撰稿本今藏上海圖書館122.《孟子補義》14卷(清)凌江撰(清)凌奎註《凌氏傳經堂叢書》本123.《孟子七篇諸國年表》2卷(清)張宗泰撰《積學齋叢書》本124.《孟子外書集證》5卷(清)施彦士撰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自刻本125.《讀孟質疑》3卷(清)施彦士撰《求己堂八種》本126.《趙氏孟子章指復編》1卷(清)薩玉衡輯清宣統三年(1911)福州薩氏刊本127.《孟子趙註補正》6卷(清)宋翔鳳撰《皇清經解續編》本128.《孟子時事考徵》4卷(清)陳寶泉撰清嘉慶八年(1803)刊本129.《答疑孟》1卷(清)陳鍾英撰《欖香小品》本130.《疑疑孟》1卷(清)黄本驥撰清道光六年(1826)刊本131.《孟子章句考年》5卷(清)蔣一鑑輯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132.《逸孟子》1卷(清)李調元輯《叢書集成初編》本133.《孟子音義考證》2卷(清)蔣仁榮撰手稿本(清)朱記榮跋今藏上海圖書館134.《孟子音義考證》2卷(清)蔣仁榮撰《皇清經解續編》本135.《讀孟書法》2卷附《讀四書》1卷(清)張瑛撰清光緒九年(1883)刊本136.《孟子説》7卷(清)姜郁嵩撰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刊本137.《孟子音義校記初稿》1卷(清)王振聲撰《王文村遺著》本138.《孟子音義校記》1卷(清)王振聲撰《王文村遺著》本139.《來復堂孟子講義》4卷(清)丁大椿撰《來復堂全書》本140.《孟子集註指要》2卷(清)董錫嘏撰清道光間刊本141.《孟子外書補正》1卷(清)林春溥撰清道光間竹柏山房刊本142.《孟子讀本》2卷(清)王汝謙輯評清同治十三年(1874)刊本143.《孟子古註》1卷(清)王仁俊輯《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本144.《孟子趙註考證》1卷(清)桂文燦撰《南海桂氏經學》本145.《别本孟子註》2卷(清)陳澧撰原稿本146.《孟子性善備萬物圖説》1卷(清)劉光蕡撰《烟霞草堂遺書》本147.《孟子述義》2卷(清)單爲鏓撰《單氏全書》本148.《孟子述義續》1卷(清)單爲鏓撰《單氏全書》本149.《孟子外書補註》4卷(清)陳矩撰清光緒十七年(1891)靈峰草堂刊本150.《孟子辨證》2卷(清)譚澐撰《昧義根齋全書》本151.《孟子學》1卷(清)沈夢蘭撰《蔆湖沈氏叢書》本152.《孟子論略》1卷(清)張恩霨撰清光緒刊本153.《孟子拾遺》1卷(清)胡清瑞撰清胡氏家刻本154.《孟子時事略》1卷(清)任兆麟撰《心齋十種》本155.《孟子俟》1卷(清)陳世鎔撰《求志居全集》本156.《讀孟子劄記》2卷(清)羅澤南撰《羅忠節公遺集》本157.《孟子考義發》13卷(清)吴敏樹撰清抄本今藏湖南省圖書館158.《朱子四書纂要》40卷(清)楊丕復撰《楊愚齋先生全集》本159.《孟子古註擇從》1卷(清)俞樾撰《春在堂全書》本160.《孟子高氏學》1卷(清)俞樾撰《春在堂全書》本161.《孟子纘義内外篇》1卷(清)俞樾撰《春在堂全書》本162.《孟子評議》2卷(清)俞樾撰《春在堂全書》本163.《孟子可讀》8卷(清)劉曾騄撰《祥符劉氏叢書》本164.《孟子約解》7卷(清)劉曾騄撰《祥符劉氏叢書》本165.《孟子人考》1卷(清)劉曾騄撰《祥符劉氏叢書》本166.《孟子分章考》1卷(清)于鬯撰《于香草遺著叢輯》本167.《孟子劄記》4卷(清)翟師彝撰清宣統二年(1910)排印本168.《讀孟集説》2卷(清)沈保靖撰《怡雲堂全集》本169.《孟子集語》1卷(清)孫國仁撰《砭愚堂叢書》本170.《孟子今義》4卷(清)彭賡良撰清光緒間刊本171.《讀趙註随筆》1卷王元穉撰《無暇逸齋叢書》本172.《讀孟隨筆》2卷王祖畬撰《十三經讀本》(唐文治輯)本173.《孟子大義》1卷唐迪風撰民國四川敬業書院活字印本174.《孟子發微》2卷易順豫撰民國十四年(1925)排印本175.《孟子微》2卷康有爲撰稿本今藏天津圖書館176.《孟子微》(《康有爲學術著作選》與《中庸註》《禮運註》合册)康有爲撰樓宇烈點校中華書局1987年9月版177.《孟子説例》1卷宋育仁撰《問琴閣叢書》本178.《繼述堂讀孟芻言》1卷王毓英撰《繼述堂全集》本179.《孟子大義》14卷唐文治撰7册《十三經讀本》(唐文治輯)本吴江施肇曾醒園1924年刊本180.《孟子許行畢戰北宫錡問章註》1卷龔道熙撰《問琴閣叢書》本181.《孟子文法讀本》高步瀛集解吴闓生評點民國二年(1913)排印本臺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重版182.《孟子新義》周起予撰上海商務印書館版183.《孟子學案》郎擎霄撰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年3月版184.《孟子讀法》伍莊撰香港中華教育會1928年版185.《孟子研究》許嘯天撰北平群學舍印行186.《孟子概要》陳鼎忠撰無鍚國學專修學校1934年印行187.《孟子要略》錢穆撰大華書局1934年印行188.《孟學大旨》胡毓寰撰南京正中書局1936年7月版189.《孟子事迹考略》胡毓寰撰南京正中書局1936年7月出版190.《孟子精華》中華書局編上海中華書局1942年版191.《孟子會箋》温晉城選註重慶正中書局1944年4月版192.《孟子研究》錢穆撰上海開明書店1948年版193.《孟子分類纂註》王偉俠撰2册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3年6月版194.《孟子研究》江蜇庵撰作者1953年印行於香港195.《孟子分類選註》孫雲遐選註臺北正中書局1955年5月版196.《孟子白話句解》王天恨撰臺北書局1956年3月版197.《孟子正譯》李曰剛撰臺北白雲書屋1956年9月版198.《孟子新編》楊國經編臺灣桃園楊梅中學1957年8月版199.《孟子文選》李炳英撰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10月版200.《孟子本義》胡毓寰撰臺北正中書局1958年4月版201.《孟子講義》程兆熊撰作者1960年印行於臺北202.《孟子》王壽南撰臺北全知少年文庫董事會1962年4月版203.《孟子選讀》翟果行撰江蘇人民出版社1962年12月版204.《孟子研究集》楊化之原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改編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3年3月版205.《孟子七篇研究》黄淑意撰作者1963年12月自印本206.《孟子釋義》張玉恒撰陽明山正興出版社1964年6月版207.《孟子文法研究》佚名撰香港商務印書館1964年6月版208.《孟子傳論》羅根澤撰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10月版209.《孟子廣傳》辛尚志撰作者1966年12月印行於臺北210.《孟子新講》程兆熊撰臺北鵝湖出版社1967年2月版211.《孟子讀本》徐伯超撰臺南綜合出版社1968年2月版212.《孟子今義類編》許叔彪撰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8年版213.《孟子會通》毛鵬基撰作者1969年6月印行於臺北214.《孟子精譯》康逸偉林詩雲編譯高雄百成書店1969年11月版215.《無求備齋孟子十書》嚴靈峰編42册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版216.《孟子譯解》楊勇撰香港九龍香港大衆書局1970年5月版217.《孟子註義》魏鍾琦撰作者1971年3月印行於臺北218.《孟子述聞》張元夫撰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8月版219.《孟子話解》朱廣福等編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版220.《孟子今註今譯》史次耘撰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2月版221.《孟子選註》李炳英撰香港中流出版社1973年9月版222.《孟子讀本》蔣伯潜撰臺北中新書局1975年1月版223.《孟子疏義》王恩洋撰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11月版224.《孟子》繆天綬選註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7月版225.《孟子大義》唐迪風撰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版226.《孟子釋論》羅聯絡撰作者1976年自印本227.《孟子大義》苑覺非撰臺灣中華書局1977年10月版228.《孟子的故事》林漢仕撰臺北永和鳳美圖書館1978年2月版229.《孟子探微》林漢仕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2月版230.《孟子的故事》蔡孟光撰臺北莊嚴出版社1979年9月版231.《孟子待解録》陳大齊撰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8月版232.《孟子的智慧》樵叟撰臺北國家出版社1980年9月版233.《孟子讀本》吕新吾撰臺南世一書局1981年4月版234.《孟子讀本》王天恨編註臺南文國書局1982年8月版235.《孟子義理疏解》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撰臺北鵝湖出版社1983年1月版236.《孟子管窺》陳訓章撰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2月版237.《孟子譯註》楊伯峻撰中華書局1984年5月版238.《孟子旁通》南懷瑾撰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6月版239.《孟子研究論文集》王興業編山東大學1984年11月印行240.《孟學的現代意義》王友洪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12月版241.《孟子》董洪利撰中華書局1984年版242.《孟子今譯》劉方元譯註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243.《孟子新解》王天恨撰臺南大夏出版社1985年9月版244.《孟子新譯》章文虚編香港宏業書局1985年10月版245.《正譯四書讀本——孟子》張霞珍撰臺南南一書局出版246.《孟子引得》(與《論語引得》合册)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编纂處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1月重版247.《孟子導讀》楊伯峻撰巴蜀書社1987年5月版248.《孟子今解》龔寶善臺灣書店1988年5月版249.《孟子選譯》劉聿鑫劉曉東撰巴蜀書社1988年10月版250.《孟子選譯》楊伯峻撰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10月版251.《孟子通譯》陳器之撰湖南大學出版社1989年5月版252.《孟學新探》王其俊濟南出版社1989年版253.《孟子選講》劉鄂培撰北京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版254.《孟子字義疏證全譯》冒懷辛撰巴蜀書社1992年7月版255.《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袁保新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9月版256.《從文學的角度看孟子》黄繩撰廣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版257.《孟子白話今譯》李雙撰中國書店1992年9月版258.《孟子索引》北京大學圖書館索引編纂研究所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版259.《孟子》李景明撰新蕾出版社1993年5月版260.《亞聖智慧——孟子新論》王其俊撰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261.《孟子研究》董洪利撰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0出版262.《孟子大傳》劉鄂培撰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版263.《孟子淺説》2卷〔朝鮮〕趙翼撰奎章閣藏寫本264.《御制孟子條問》1卷〔朝鮮〕正祖撰奎章閣藏寫本265.《孟子古義》7卷《總論》1卷〔日本〕伊藤維楨撰日本享保五年(1720)古義堂刻本今藏上海圖書館266.《七經孟子考文補遺》200卷卷首1卷〔日本〕山井鼎輯抄本13册今藏國家圖書館267.《孟子講義》7卷〔日本〕田中頤撰日本文政十一年(1828)刻本今藏遼寧省圖書館268.《孟子約解》7卷(存3卷1—3)〔日本〕大槻清崇撰日本嘉永四年(1851)寧静閣刻本今藏遼寧省圖書館269.《孟子解》7卷〔日本〕岡白駒撰日本刻本今藏遼寧省圖書館270.《教科適用標註孟子》不分卷〔日本〕深井鑑一郎山田凖標註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誠之堂三版鉛印本今藏湖北省圖書館271.《孟子識》1卷〔日本〕物茂卿撰《甘雨亭叢書》本272.《論語》10卷(三國魏集解)《孟子》14卷(漢趙岐註)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元抄本今藏上海圖書館273.《論語集註》10卷《序說》1卷《孟子集註》14卷《序說》1卷(宋)朱熹撰宋刻本今藏國家圖書館274.《四書指月論語》6卷《孟子》7卷(明)馮夢龍撰明末刻本今藏國家圖書館275.《論孟語録》4卷(明)黄汝亨撰明泰昌元年(1620)刊本276.《論孟集註附考》2卷(清)丁晏撰(清)潘祖蔭家抄本今藏國家圖書館277.《論孟集註附考》2卷(清)劉寶楠撰清抄本今藏南京圖書館278.《論語孟子選註》柯樹屏萬驪合編臺北正中書局1966年2月版279.《論孟會通》毛鵬基撰作者1968年9月印行於臺北280.《論孟概述》俞啟藩撰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3年8月版281.《論孟研究論集》錢穆等撰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1月版282.《論孟虚字集釋》倪志僩撰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12月版283.《論孟研究》朱廷獻撰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2月版284.《論語孟子研究》譚承耕撰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版十三经辞典编纂委员会编;刘学林,周淑萍主编.十三经辞典·孟子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孟母三迁1
孟母三迁
今天为大家谈谈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母三迁,即孟Leabharlann 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
(释文)从前孟子小的时候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 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 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 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 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 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 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 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 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 “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1 良好的学校环境对我们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学生需要好的 学习环境。
2家长的行为 ,老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直接影响 。 3父母的教育起决定性。老师的教育起主导性。我们要珍惜学 校时光,认识学习。
三字经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 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 教 断机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年谱一岁:公元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孟子生于邹马鞍山西麓之凫村。
据赵歧《题辞》所记,孟轲系“鲁公族孟孙之后”,盖破落后迁于邹。
至公元前389年秋,孟子一周岁。
二岁:公元前388年,周安王十四年,孟子在邹。
三岁:公元前387年,周安王十五年,孟子在邹。
四岁: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孟子在邹。
是年丧父,受母三迁、断机之教(据《烈女传》)。
其实三迁与断机恐非发生于一年。
五岁:公元前385年,周安王十七年,孟子在邹。
六岁:公元前384年,周安王十八年。
楚吴起为相。
孟子在邹。
七岁:公元前383年,周安王十九年。
鲁穆公卒,子奋立,是为共公。
孟子在邹。
八岁:公元前382年,周安王二十年,孟子在邹。
九岁;公元前381年,周安王二十一年。
楚宗室杀吴起。
孟子在邹。
十岁:公元前380年,周安王二十二年,孟子在邹。
十一岁:公元前379年,周安王二十三年,齐康公绝祀。
赵王翳迁于吴。
孟子在邹。
十二岁:公元前378年,周安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邹。
十三岁:公元前377年,周安王二十五年,孟子在邹。
十四岁: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
韩灭郑。
诸咎杀其君。
孟子在邹。
十五岁: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元年。
韩山坚贼其君。
齐田午杀其君,自立为桓公。
越寺区定乱,立无余之。
孟子在邹。
十六岁:公元前374年,周烈王二年,孟子在邹。
十七岁:公元前373年,周烈王三年,孟子在邹。
十八岁: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孟子在邹。
十九岁:公元前371年,周烈王五年,魏武侯卒。
燕简公卒。
韩严杀韩衰侯。
魏伐楚,取鲁阳,孟子在邹。
二十岁:公元前370年,周烈王六年。
晋桓公被韩、赵迁于屯留。
赵、韩伐魏,魏伐赵,败之平阳。
孟子在邹。
二十一岁:公元前369年,周烈王七年。
齐伐魏,降观,王错奔韩。
魏败韩于马陵。
孟子在邹。
二十二岁:公元前368年,周显王元年。
孟子赴鲁游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
二十三岁:公元前367年,周显王二年。
韩赵分周为两。
孟子在鲁。
二十四岁:公元前366年,周显王三年。
魏伐韩败逋。
孟子在鲁。
二十五岁:公元前365年,周显王四年。
四月甲寅,魏迁都大梁。
田齐桓公杀其君母。
孟子在鲁。
二十六岁:公元前364年,周显王五年。
魏公子缓如赵以作难。
孟子归邹创办子思书院,广育天下英才。
二十七岁:公元前363年,周显王六年。
魏伐赵,取利人与肥。
越寺区、弟思杀其君。
孟子在邹。
二十八岁:公元前362年,周显王七年。
魏战败赵、韩联军于浍北,擒乐祚,攻取皮牢。
赵成侯与韩昭侯会于上党。
孟子在邹。
二十九岁:公元前361年,周显王八年。
商鞅入秦,宋约生于此年。
魏入河水于甫田。
暇阳人来归。
孟子在邹。
三十岁:公元前360年,周显王九年。
东周惠公杰卒。
孟子在邹。
三十一岁:公元前359年,周显王十年。
韩魏分晋,迁晋君于端氏。
商鞅变法。
孟子在邹。
三十二岁:公元前358年,周显王十一年。
魏及韩侯盟于巫沙,归厘侯于韩,商鞅刑公子虔、公孙贾。
孟子在邹。
三十三岁:公元前357年,周显王十二年。
鲁、宋,卫韩君朝魏,梁惠王称王。
商鞅为左庶长。
孟子在邹。
三十四岁:公元前356年,周显王十三年。
鲁侯朝魏,魏筑阳池以备秦。
韩筑长城自亥谷以南。
赵会燕成侯于安邑。
孟子在邹。
三十五岁:公元前355年,周显王十四年。
申不害相韩。
越无颛卒。
秦孝公与魏惠王会于杜平,侵宋。
孟子在邹。
三十六岁: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
齐败魏于桂阳。
韩厘侯朝魏。
秦败魏,斩首七千,取少梁。
孟子在邹。
三十七岁:公元前353年,周显王十六年。
赵败魏于桂陵(齐用孙膑围魏救赵)魏以韩师败诸侯于襄陵,会齐宋之国。
齐使楚景舍与魏求成。
孟子在邹。
三十八岁:公元前352年,周显王十七年。
商鞅为秦大良造(相当于相国兼将军),伐魏,安邑降秦。
孟子在邹。
三十九岁:公元前351年,周显王十八年。
秦迁都咸阳。
商鞅伐魏,固阳降秦。
魏归赵邯郸,在漳水上结盟。
孟子在邹。
四十岁:公元前350年,周显王十九年。
商鞅废井田,设县。
孟子在邹。
四十一岁:公元前349年,周显王二十年,孟子在邹。
四十二岁:公元前348年,周显王二十一年。
韩昭侯如秦。
秦“初为赋”。
孟子在邹。
四十三岁:公元前347年,周显王二十二年,孟子因齐威王招文学游说之士,第一次由邹到齐临淄稷下学宫。
四十四岁:公元前346年,周显王二十三年,孟子在齐与匡章交游。
四十五岁:公元前345年,周显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齐。
四十六岁。
公元前344年,周显王二十五年。
魏惠王召诸侯于逢泽朝天子,秦公子少师率师参与逢泽之会。
秦孝公会诸侯于京师。
孟子在齐稷下被淳于髡讥讽,二人进行了有关于“礼”的辩论。
四十七岁:公元前343年,周显王二十六年。
齐田忌用孙膑之计大败魏军于马陵,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
孟子在齐并不受重用,被齐人讥讽,孟子以“我无官守”、“我无言责”而自解。
四十八岁:公元前342年,周显王二十七年。
商鞅伐魏,用计俘公子卯,大破魏军。
孟子在齐。
四十九岁:公元前341年,周显王二十八年,孟子在齐。
五十岁:公元前340年,周显王二十九年。
(齐)邳迁于薛。
魏为大沟,行圃田之水。
孟子在齐。
五十一岁:公元前339年,周显王三十年。
据《史记》所载,庄子与楚威王同时,威王聘为相,庄子辞见。
赵良见商鞅,威胁商鞅下台。
孟子在齐。
五十二岁:公元前338年,周显王三十一年。
宋剔成卒,弟偃立。
秦孝公卒,车裂商鞅于咸阳,其师尸佼逃蜀。
孟子在齐。
五十三岁:公元前337年,周显王三十二年。
韩申不害卒。
秦仍用商鞅新法,楚、赵、韩、蜀朝秦。
孟子在齐。
五十四岁:公元前336年,周显王三十三年,孟子在齐。
五十五岁:公元前335年,周显王三十四年。
秦甘茂取韩宜阳。
匡章因与孟子游,被齐用为将,败秦。
魏惠王用惠施策与齐威王会徐州,惠王改元。
孟子在齐。
五十六岁:公元前334年,周显王三十五年,楚灭越。
孟子在齐。
五十七岁:公元前333年,周显王三十六年。
苏秦合纵六国,于洹水歃血为盟。
孟子在齐。
五十八岁:公元前332年,周显王三十七年,孟子在齐。
五十九岁:公元前331年,周显王三十八年。
秦败魏,俘其将龙贾,斩首八万。
孟子在齐不被重用,拥楹而叹。
六十岁:公元前330年,周显王三十九年。
魏献西河之地于秦。
孟子在齐。
六十一岁:公元前329年,周显王四十年,孟子在齐。
六十二岁:公元前328年,周显王四十一年,孟子在齐。
六十三岁:公元前327年,周显王四十二年。
韩举于齐战,死于桑邱。
孟母仙逝,孟子归葬于鲁,孟子第一次到齐国的后期已得到客卿地位,故以卿大夫之礼葬母。
六十四岁:公元前326年,周显王四十三年。
五月魏会韩威侯于巫沙。
十月韩宣王朝魏。
孟子在鲁守丧。
六十五岁:公元前325年,周显王四十四年。
四月秦惠王称王。
五月燕王称王,韩宣王称王。
孟子在鲁守丧。
六十六岁:公元前324年,周显王四十五年。
楚败魏于襄陵。
孟子在鲁三年之丧满,返齐。
六十七岁:公元前323年,周显王四十六年。
昭阳为楚伐魏。
滕定公卒。
这时稷下学宫衰落。
孟子在齐见威王不能实现他的“仁政”主张,闻宋王将行王政,故离齐到宋。
孟子初对宋偃王颇抱希望,后与宋大夫戴盈之论废“关市之征”行什一之税受阻。
孟子与戴不胜哀叹宋偃王周围“贤臣”太少。
滕文公(当时尚为世子)过宋见孟子,孟子与之“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与宋勾践论游说之道。
孟子接受宋王七十镒黄金馈赠离宋;过薛,接受五十镒黄金馈赠作戒备之用。
归于邹,正值邹鲁发生冲突,孟子答邹穆公之问。
屋庐子由任至邹问“礼与食孰重”?孟子到任见季任。
孟子与曹交论“人皆可以为尧舜”。
滕文公派然友到邹问葬礼,孟子答三年之丧。
六十八岁:公元前322年,周显王四十七年。
齐国四月封田婴于薛,十月筑薛城。
张仪相魏,逐惠施而楚纳之。
六国皆称王,惟赵不称。
鲁平公初执位,因用孟子得意高足乐正克为政,孟子至鲁,遭臧仓反对,不遇鲁侯而归邹。
孟子在鲁时曾与浩生不害论“乐正子何人也?”孟子反对鲁使兵家慎子为将。
孟子由鲁归邹后,在本年十月之前至滕,“馆于上宫”。
孟子在滕对滕文公详细阐明“仁政”主张行井田、什一之税,以及小国事大国的主张。
六十九岁:公元前321年,周显王四十八年。
孟子在滕与农学家许行之徒陈相辩论,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在此前后,孟子答公孙丑“不耕而食”之问。
滕更学于孟子,挟贵而问。
七十岁:公元前320年,周慎靓(jìng)王元年,孟子离滕到魏大梁(开封)。
梁惠王问孟子:“亦将有利吾国乎?”孟子论“仁义”,反对法家,也反对纵横家以“利”游说诸侯;有与景春的对话,讥公孙衍、张仪为“妾妇之道”;孟子在梁与梁惠王多次论政;孟子与白圭辩论,说白圭二十税一为善治水为“以邻为壑”;孟子在梁与周霄论“古之君子仕乎?”七十一岁:公元前319年,周慎靓王二年。
梁惠王卒,子襄王嗣位。
孟子见襄王与之论“天下定于一”;孟子对襄王不满,离魏,“自范之齐”,经平陆,与其大夫孔距心辩论;齐相储子派人给孟子送礼。
孟子到齐都临淄,居稷下学宫,齐宣王给予“卿大夫”的职位。
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大谈“仁政”。
七十二岁:公元前318年,周慎靓王三年。
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不胜而归。
孟子在齐与宣王多次论政,大论仁政主张,如论“贵戚之卿”与“异姓之卿”,论“君臣关系”,论“尚贤”,论是否“毁明堂”,论“乐”等。
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论“四十不动心”和“善养浩然之气”;与王子垫论“士何事”。
七十三岁:公元前317年,周慎靓王四年。
秦败韩、赵、魏联军于修鱼。
齐联宋攻魏,大败魏于观泽。
滕文公卒。
孟子由齐赴滕。
吊滕文公之丧,归齐后又吊公行子之子丧。
乐正克从王之齐,孟子责之。
匡章问“陈仲子岂不廉士?”,孟子非之。
七十四岁:公元前316年,周慎靓王五年。
燕王哙将国家“禅让给相国子之。
沈同私问”燕可伐与,孟子答“可”,齐宣王派匡章伐燕,孟子非之。
七十五岁:公元前315年,周慎靓王六年。
齐宣王派匡章伐燕,胜之。
齐宣王问孟子可否取燕。
七十六岁:公元前314年,周赧王元年。
燕内战,将军市被、太子平政子之,子之杀市被。
齐将匡章伐燕,杀燕王哙和子之。
齐取燕,齐宣王问孟子,诸侯欲干涉,该怎么办?孟子主张“置君而后去之”,齐宣王不采纳孟子的意见。
七十七岁:公元前313年,周赧王二年。
齐宣王召见孟子,孟子称病不朝,出吊东郭氏,宣王使人到孟子居处探病,孟子又宿景丑氏府。
七十八岁:公元前312年,周赧王三年。
秦楚构兵战于丹阳,秦虏屈(gài),取汉中;楚悉兵复袭秦,战于兰田,大败,韩闻之,袭楚于邓。
秦、魏、韩攻齐至濮水之上,赘子死,章子走。
燕人叛齐。
燕人叛齐后,齐宣王叹“甚惭孟子”,齐臣陈贾为齐宣王辩护。
齐宣王不听孟子的主张,使孟子不得不离开齐国;齐宣王欲给孟子一所房子和万钟的俸禄,被孟子拒绝。
淳于髡讽刺孟子,说他官在三卿之中,而名誉和功业都没有建立,怎么能离开齐国呢?孟子离齐之际,不过问开棠邑仓廪以救济饥民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