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菌落总数计数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菌落的数量和密度。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平板计数法、薄层计数法、过滤膜计数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几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平板计数法是最常见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将待测菌液均匀涂布在含有固体营养培养基的平板上,通过菌落的生长扩散形成可见的单个菌落,再通过对菌落进行计数并乘以稀释倍数,最后得到待测菌液的菌落总数。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固体培养基。
根据所要检测菌落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并准备好。
固体培养基一般含有琼脂或明胶等物质,可以提供营养物质和支持菌落的生长。
2. 制备合适浓度的菌液。
将待测菌种培养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利用培养箱或摇床进行恒温、恒湿的培养,待菌液呈现合适浓度时即可使用。
3. 稀释菌液。
根据待测菌液的预估浓度,将适量的菌液和无菌生理盐水按一定比例进行稀释,以获得合适浓度的菌液。
4. 涂布菌落。
取一定数量的稀释后的菌液,利用灌注器或鱼鳞划线法将菌液均匀涂布在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
为了保证菌液的均匀分布,可以采取旋转、摇动等方法。
5. 培养菌落。
将涂布好的平板置于恒温、恒湿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根据菌种的不同,一般在30-37的温度下培养24-48小时。
6. 计数菌落。
在培养好的平板上,通过肉眼或借助显微镜仔细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并使用菌落计数器或放大镜进行计数。
根据菌落的密度和分布情况,可以选择在整个平板上计数,或者在特定区域计数后进行推算。
7. 乘以稀释倍数。
由于菌液在进行稀释时常用不同倍数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所以在计算菌落总数时需要将计数结果乘以稀释倍数,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薄层计数法是另一种常见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含有待测菌液的液体培养基均匀地倒入培养基皿中,使其能够覆盖整个底面。
待液体凝固后,菌落会在培养基表面生长,并且可以通过视觉或显微镜观察和计数菌落。
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讲解
目录: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 菌落的概念 菌落总数的概念 菌落总数的测定意义 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
• 食品在食用前的各个环节中,被微生物污 染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评价食品被微生物 污染的程度,要采用微生物检验指标采进 行。常采用的微生物检验指标为三项细菌 指标,即细菌数量(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 菌群最近似数和致病菌。
一﹑菌落总数的概念
• 1.菌落总数
菌落: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 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 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进行细菌培养,使每 一个活菌只能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 然后进行菌落计数所得的菌落数量。通常 以lg或1ml或lcm2样品中所含的菌落数量来 表示。
(4)将加了样的检验纸片每6片叠放在仪器,放入 自封袋中,平放在37℃培养箱内培养15~24h。取 出纸片观察结果。
ppt制作:xxxx 学号:xxxxxx
• 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查,必要 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 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 落总数。
2、菌落总数的快速测定方法
1. 适用范围用于各类食品及饮用水中菌落总数的测 定。
2. 方法原理 将培养基、凝胶和酶显色剂等加载在试纸片,经加样、
培养后,细菌菌落在纸片上显现出红色菌斑,通过技 数报告结果。 3. 操作方法 (1)无菌称取样品25g(或25mL)放入含有225mL无菌水 的玻璃瓶(均质袋)内,经充分振摇(均质)做成 1:10的稀释液。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 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用1mL灭菌吸管 反复吸吹制成1:100的稀释液、。以此类推,做出 1:1000等稀释度的稀释液,每个稀释度更换一支灭菌 吸管。
水质检测菌落总数标准
水质检测菌落总数标准水质检测菌落总数标准水质检测是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手段,而菌落总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水样中,培养基上生长出的菌落总数。
在水质检测中,菌落总数可以反映出水中微生物的数量,进而评估水质卫生状况。
因此,菌落总数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对于不同用途的水质标准都有相应的规定,其中菌落总数标准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我国常见的几种用途的水质标准中菌落总数的要求:1. 饮用水对于饮用水,我国规定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0CFU/mL。
这是因为饮用水是人们直接饮用的水源,如果其中微生物数量过多,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 洗浴用水对于洗浴用水,我国规定菌落总数不得超过5000CFU/mL。
洗浴用水是人们接触最多的一种水源,如果其中微生物数量过多,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和影响。
3. 工业用水对于工业用水,我国规定菌落总数不得超过20000CFU/mL。
工业用水通常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清洗、输送等环节,如果其中微生物数量过多,可能会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农业用水对于农业用水,我国规定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000CFU/mL。
农业用水通常用于灌溉和养殖等环节,如果其中微生物数量过多,可能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动物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不同场所对于菌落总数标准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一些敏感地区或特殊场所(如医院、食品加工厂等),对于菌落总数的要求可能会更加严格。
因此,在进行水质检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菌落总数标准。
除了菌落总数外,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也可以反映出水质卫生状况,如大肠杆菌、氨氮、亚硝酸盐等。
因此,在进行水质检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指标,以全面评估水质卫生状况。
总之,菌落总数标准是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制定和执行标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水质检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
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菌落总数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微生物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微生物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菌落总数- 概念菌落是指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而形成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等特征的能被肉眼识别的子细胞群落,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微生物细胞集合而成。
当菌种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菌落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营养成分、培养基pH、培养温度和时间、菌种的需氧性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菌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
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的细菌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或需氧菌数等。
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是计算菌落数量的一种方法,其值越高表示样品所含的细菌越多。
菌落形成单位的计量方式与一般的计数方式不同,一般直接在显微镜下计算细菌数量时会将活的与死的细菌全部算入,但是CFU只计算活的细菌,其计算的方式是将一份样本接种到琼脂培养基上,待菌落生成,计算形成的菌落数。
菌落总数- 作用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菌落总数 标准
菌落总数标准一、菌落总数定义菌落总数是指食品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每克(每毫升)检样中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它是一种反映食品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用以判定食品被污染的程度。
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1. 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将样品进行稀释,取一定量稀释液接种到培养基上,置于恒温箱中培养。
2. 观察每个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并记录。
3. 根据稀释倍数和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计算出每克(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总数。
三、菌落总数卫生标准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的规定,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应符合以下标准:1. 饮料、饮用水:≤100cfu/ml。
2. 植物性食品、罐头食品:≤1000cfu/g。
3. 肉制品、乳制品:≤50000cfu/g。
4. 调味品、粮谷类食品:≤1000cfu/g。
5. 冷饮食品:≤2000cfu/g。
四、菌落总数食品卫生要求1. 食品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菌落总数的污染,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
2.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水源、容器等应符合卫生要求,避免污染。
3. 食品加工设备、器具、管道等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4. 成品储存应避免污染,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菌落总数不超标。
五、菌落总数环境卫生要求1. 生产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2. 生产场所的通风、照明等设施应符合卫生要求,防止细菌滋生。
3.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水等应及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六、菌落总数检验规则1. 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检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检验时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 对于不合格的样品,应进行复检,以确认数据的可靠性。
4. 对于批量生产的食品,应按比例抽样检验,确保整批产品的质量。
七、菌落总数标识、储存、运输要求1. 标识:产品标签上应注明菌落总数指标,以提示消费者注意食品的卫生质量。
2. 储存:食品应储存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避免污染。
菌落总数五组法判定
菌落总数五组法判定摘要:一、菌落总数的意义二、五组法判定标准三、实际应用案例四、结果分析和解读五、总结正文: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24小时内,在固定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数量。
它是一项重要的卫生指标,用于衡量食品、药品等物品的卫生质量。
我国采用五组法对菌落总数进行判定,具体如下:一、菌落总数的意义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24小时内,在固定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数量。
它是一项重要的卫生指标,用于衡量食品、药品等物品的卫生质量。
我国采用五组法对菌落总数进行判定,具体如下:二、五组法判定标准五组法是指将待测物品分为五组,每组物品的数量相同。
然后将每组物品分别接种到五个培养基上,每个培养基接种一份。
最后,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内培养,记录每组物品形成的菌落数量。
根据菌落数量的多少,将物品分为合格、不合格、临界三个等级。
三、实际应用案例以某品牌牛奶为例,我们将牛奶分为五组,每组10份。
将每组牛奶分别接种到五个培养基上,每个培养基接种一份。
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内培养后,记录每组牛奶形成的菌落数量。
根据菌落数量的多少,判断该品牌牛奶的卫生质量。
四、结果分析和解读根据五组法的判定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出物品的卫生质量。
如果菌落总数超过规定的标准,说明物品的卫生质量不合格。
如果菌落总数在规定范围内,但接近临界值,说明物品的卫生质量有待提高。
通过五组法的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对物品的卫生质量进行有效评估。
五、总结菌落总数五组法判定是一种有效的评估物品卫生质量的方法。
通过对物品进行分组、接种、培养和判定,我们可以对物品的卫生质量进行准确评估。
菌落总数测定
菌落总数测定菌落总数测定一、茵落总数的概念和测定意义菌落(colony)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发育而形成的能被肉眼所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的相同细菌聚集而成的,故又有细菌集落之称。
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m1)或表面积(clni)内,、所含能于某种周体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生成的细菌集落的总数。
菌落总数主要是作为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的标记,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食一中细菌的性质以及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科学依据.二、茵落总数测定的几项说明1.菌落总数的测定。
是以检样中的细菌细胞和营养琼脂混合后,每个细菌细胞都能形成一个可见的单独菌落的假定为基础的。
由于检验中采用37℃于有氧条件下培养(空气中含氧约20%),因而并不能测出每g或ml检样中实际的总活菌数,厌氧菌、微嗜氧菌和冷营菌在此条件下不生长,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一些细菌也受到了限制,因此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能在普通营养琼脂中发育、嗜中温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2.鉴于食品检样中的细菌细胞是以单个,成双、链状、葡萄状或成堆的形式存在,因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出现的菌落可以来源于细胞块,也可以来源于单个细胞,因此平板上所得需氧和兼性厌氧菌菌落的数字不应报告活菌数,而应以单位重量、容量或表面积内的菌落数或菌落形成单位数(colony forming units,CFU)报告之。
3.每种细菌都有它一定的生理特性,培养时,应用不同的营养条件及其他生理条件(如温度、培养时间、PH、需氧性质等)去满足其要求,才能分别将各种细菌都培养出来。
因此,要得到较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应将检样接种到几种不同的非选择性培养基上,并培养在不同条件下,如温度,氧气供应等。
但国家颁发的食品卫生标准对不同食品的菌落总数的规定,都是根据用普通营养琼脂进行需氧培养所得的结果确定的,因此在食品的一般卫生学评价中并不要用几种不同的非选择性培养基培养。
菌落总数国标
菌落总数国标一、菌落总数概述菌落总数是指单位样品中,菌落繁殖所形成的单个菌落总数。
其用于表示食品、饮料、营养品、化妆品等产品的表面和内部微生物污染程度,是检测产品质量卫生状况的重要参数之一。
国家标准对菌落总数的要求是,在指定条件下,每克或每毫升数目必须不超过15000CFU/g或CFU/mL,其中CFU即“colony forming unit”,表示菌落形成的单位。
菌落总数检测的原理是采用平板计数法,将经过稀释的样品涂布于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培养一定时间后,计算菌落数量。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判断样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有无微生物污染等。
二、菌落总数的影响因素1. 食品和营养品的原材料和生产过程。
原材料可能受到微生物污染,从而影响最终产品的菌落总数;而生产过程中,加工环境和人员和设备会是微生物传播的可能来源。
2. 菌株自身性质和数量。
不同菌株形态、生长速度和耐受力都不同,因此不同的菌株会对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而数量的增加也会影响结果,菌落总数越高,检测结果越大。
3. 卫生条件。
设备和环境的清洁程度会影响微生物传播,因此必须在使用前进行充分消毒。
三、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1. 选择培养基。
菌落总数检测需要选择适合种类和数量的培养基,平板计数法中比较常用的是总菌计数琼脂培养基。
2. 检测前准备。
对样品进行稀释或加倍稀释处理,并进行排气或震荡,保证样品均匀分布。
3. 接种方法。
将稀释后的样品涂布于琼脂平板中,避免空气污染和外源性污染,最后用精密计数器计数。
4. 结果统计。
计算每一块琼脂平板中的菌落数量,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到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
四、菌落总数国家标准的制定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为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大量的食品卫生标准和检测方法。
其中,针对菌落总数的检测标准主要是国家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GB/T 4789.2-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
2017/12/25
18
方法特色三 菌落计算公式
• 统计学依据:
– 平板菌落数越多,结果越具有代表性; (不考虑稀释倍数和培养基的营养状况等) – 取样量越大,结果越具有代表性; (同等取样条件、排除其他方面的干扰因素)
2017/落计算-例子
1:100(第一稀释度) 232,244 1:1000(第二稀释度)38,35
• 为了在食品中有效开展菌落总数测定,以保
障食品安全, 保障大众健康,防止细菌性食 源性疾病的发生,我国在1984年制定了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2-1988)标准,该标准的 颁布为菌落总数的规范测定起到了重要的作 用。
菌落总数测定标准修订意义
• 在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食品中菌落
片时,还有方格,如300~500
• 4、菌落分布特别均匀; • 5、平行平板菌落结果一致性比较好,与避免了热损伤有关; • 6、菌落蔓延或半透明菌膜现象很少发生; • 7、安全方面:不像玻璃平皿易碎、对人员造成潜在的伤害,另
外密封比较好,不容易直接接触菌落。
方法特色二 3MTM PetrifilmTM 纸片法缺点
•
6.2培养
• 6.2.1 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置 36±1℃培养48±2h。水产品30±1℃培 养72±3h。 • 6.2.2 如果样品中可能含有在琼脂培养基 表面弥漫生成的菌落时,可在凝固后的琼 脂表面覆盖一薄层琼脂培养基(约4mL), 凝固后翻转平板,按6.2.1条件进行培养。
6.3菌落计数
• 1、某些有红色颗粒的,需要注意;粘稠的液体样
品,不易分散开;表面活性比较大,易流出;泡
沫比较丰富的样品等
• 2、颜色特别重的,如桔黄色,掩盖了菌落; • 3、抑菌剂浓度比较高时;辣根及辣根粉、大蒜及 洋葱制品; • 4、某些微生物会液化凝胶,造成局部扩散或菌落 模糊的现象,大部分是芽胞杆菌。
细菌菌落总数定义
细菌菌落总数定义细菌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可见的菌落的总数。
细菌菌落总数是细菌数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细菌在特定环境中的繁殖情况和细菌污染的程度。
下面将从细菌菌落总数的定义、测定方法、影响因素以及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细菌菌落总数的定义细菌菌落总数是指在培养基上形成的可见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菌落是由单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聚集体,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和生物学特性。
通过计数细菌菌落的数量,可以推测出细菌在特定环境中的数量。
二、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测定细菌菌落总数的方法主要有平板计数法和液体测定法。
1. 平板计数法平板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细菌菌落总数的方法。
首先,将待测样品通过适当的稀释方法稀释为一定的浓度。
然后,将稀释液均匀涂布在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平板上。
接下来,将平板置于恒温箱中培养一定时间,待菌落生长后,用显微镜或肉眼观察菌落的数量,并进行计数。
最后,根据稀释倍数和计数结果,计算出原始样品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2. 液体测定法液体测定法是一种通过测定菌液浑浊度来推测菌落总数的方法。
首先,将待测样品通过适当的稀释方法稀释为一定的浓度。
然后,利用光密度计或比色计测定稀释液的浑浊度,根据浑浊度的大小推测出细菌菌落总数。
液体测定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测定。
三、影响细菌菌落总数的因素细菌菌落总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培养基因素和细菌种类等。
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影响细菌菌落总数的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
不同的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细菌菌落总数也会发生变化。
2. 培养基因素培养基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基础,不同的培养基对细菌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促进细菌的繁殖,从而增加细菌菌落总数。
3. 细菌种类不同种类的细菌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繁殖的速度和方式也不同,因此细菌种类也会对细菌菌落总数产生影响。
四、细菌菌落总数的意义细菌菌落总数是衡量细菌数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名词解释菌落总数
名词解释菌落总数菌落总数(Colony Count)是指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聚合生长的细菌单元形成的由聚合体构成的一群细菌,是微生物学中进行菌落计数的一个重要参数。
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环保、农业等领域。
一、菌落计数的原理菌落计数是通过将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使其进行生长和繁殖,最终形成菌落的方式来进行的。
一般需要特定的计数室,常用的还有密匀法、滑板法、可滴定法等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需测试的样品传递到含所需营养条件的富营养基环境中,温度、pH值和湿度等环境参数保持稳定,随着孵育的时间的增长在富营养基上所生长的细菌数目增多,形成聚合生长的单元形成的由聚合体构成的一群细菌。
通常,将含菌液的液体或总菌落样品先经过一定的稀释,将其转移到珂朵贴上,然后一步步稀释,接种到含所需营养条件的富营养基上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的结果进行计数。
二、菌落计数的应用菌落计数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环保、农业等领域的微生物检测。
在食品领域,菌落总数是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菌落总数超标表示食品中的细菌污染超过了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度。
菌落计数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食品加工流程中对环境和操作进行监测和调整,保持工厂卫生状况,加快生产,减少损失。
在医药领域,菌落计数可以检测药品中是否存在病原菌,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菌落计数也广泛应用于环保领域,用于评价水、土壤、空气等环境中的细菌数量,判断是否达标。
在农业领域,菌落计数可以监测土壤中的菌量,评价土壤质量和肥料的利用效率。
三、菌落计数的措施菌落计数需要控制一定的因素以保证计数准确、可比性。
首先,需要保证菌落计数的这个过程是无菌操作的,对环境进行消毒和处理。
其次,需要保持菌液与富营养基的均匀接触,如用滑板法或可滴定法时,需要优先将菌液和富营养基混合,然后均匀地涂抹在滑板上或用千分滴定枪将其滴在培养基上。
此外,菌落计数过程也会受到温度、pH值和湿度等环境参数的影响,需要在实验中保证这些参数的恒定。
菌落总数测定
菌落总数测定菌落总数测定⼀、茵落总数的概念和测定意义菌落(colony)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发育⽽形成的能被⾁眼所识别的⽣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的相同细菌聚集⽽成的,故⼜有细菌集落之称。
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m1)或表⾯积(clni)内,、所含能于某种周体培养基上,在⼀定条件下培养后所⽣成的细菌集落的总数。
菌落总数主要是作为判定⾷品被细菌污染程度的标记,也可以应⽤这⼀⽅法观察⾷⼀中细菌的性质以及细菌在⾷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卫⽣学评价时提供科学依据.⼆、茵落总数测定的⼏项说明1.菌落总数的测定。
是以检样中的细菌细胞和营养琼脂混合后,每个细菌细胞都能形成⼀个可见的单独菌落的假定为基础的。
由于检验中采⽤37℃于有氧条件下培养(空⽓中含氧约20%),因⽽并不能测出每g或ml检样中实际的总活菌数,厌氧菌、微嗜氧菌和冷营菌在此条件下不⽣长,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些细菌也受到了限制,因此所得结果,只包括⼀群能在普通营养琼脂中发育、嗜中温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2.鉴于⾷品检样中的细菌细胞是以单个,成双、链状、葡萄状或成堆的形式存在,因⽽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出现的菌落可以来源于细胞块,也可以来源于单个细胞,因此平板上所得需氧和兼性厌氧菌菌落的数字不应报告活菌数,⽽应以单位重量、容量或表⾯积内的菌落数或菌落形成单位数(colony forming units,CFU)报告之。
3.每种细菌都有它⼀定的⽣理特性,培养时,应⽤不同的营养条件及其他⽣理条件(如温度、培养时间、PH、需氧性质等)去满⾜其要求,才能分别将各种细菌都培养出来。
因此,要得到较全⾯的细菌菌落总数,应将检样接种到⼏种不同的⾮选择性培养基上,并培养在不同条件下,如温度,氧⽓供应等。
但国家颁发的⾷品卫⽣标准对不同⾷品的菌落总数的规定,都是根据⽤普通营养琼脂进⾏需氧培养所得的结果确定的,因此在⾷品的⼀般卫⽣学评价中并不要⽤⼏种不同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
菌落总数五组法判定
菌落总数五组法判定
摘要:
1.菌落总数的概念
2.五组法的定义
3.五组法的判定标准
4.五组法的操作步骤
5.五组法在食品卫生检测中的应用
正文:
一、菌落总数的概念
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下,某一样品中形成的菌落数。
它是食品卫生检测中常用的一个微生物学指标,可以反映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状况。
二、五组法的定义
五组法,又称为5M 法,是一种常用的菌落计数方法。
它是通过在五个不同浓度的菌液中分别培养,根据形成的菌落数来推算原始菌液的菌落总数。
三、五组法的判定标准
五组法的判定标准主要依据GB/T 4789.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该标准规定,当五组法中的最低浓度组(L 组)的菌落数在10-100 之间时,可以判定为合格;当L 组的菌落数小于10 或者大于100 时,需要重新取样检测。
四、五组法的操作步骤
1.制备系列浓度的菌液:将原始菌液进行一系列的稀释,一般选择五个浓度,分别为10^1、10^2、10^3、10^4、10^5。
2.分别在五个浓度的菌液中进行培养:将五个浓度的菌液分别接种到五个平板上,然后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3.计数:在培养结束后,对五个平板上的菌落数进行计数,一般以形成的菌落数在30-300 之间的平板为准。
4.计算原始菌液的菌落总数:根据五组法的计算公式,推算出原始菌液的菌落总数。
五、五组法在食品卫生检测中的应用
五组法作为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检测中。
通过对食品中的菌落总数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食品的卫生状况,保障食品安全。
菌落总数,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微生物指标
摘要:
一、菌落总数的定义和作用
二、微生物指标的重要性
三、菌落总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如何控制菌落总数和微生物指标
五、菌落总数和微生物指标的关系
正文:
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24小时内,在固定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数量。
它是一种衡量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指标,对食品安全、水安全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指标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饮水安全以及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关键参数。
除了菌落总数外,还有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指标。
微生物指标的监测和控制有助于防止病原菌的传播和食物中毒等问题的发生。
在生活中,菌落总数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都有应用。
通过对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可以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从而保证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此外,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控制菌落总数和其他微生物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控制菌落总数和微生物指标,首先需要加强食品和饮水的卫生管理,严格遵循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原则。
其次,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抑菌剂等,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最后,还需要加强检测设备
的研发和更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菌落总数和微生物指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菌落总数可以作为微生物污染程度的直接反映,而微生物指标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食品或饮水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菌落总数和其他微生物指标,以全面评估食品和饮水的卫生状况。
总之,菌落总数作为微生物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食品安全、水安全和环境卫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菌落总数合格范围
菌落总数合格范围菌落总数合格范围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菌落总数的限制范围。
菌落总数是指在食品样品中,可生长为单个菌落的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合格范围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因为高菌落总数可能会导致食品变质或者污染,从而危及消费者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菌落总数合格范围的相关知识。
一、菌落总数的定义菌落总数是指在食品样品中,可生长为单个菌落的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一种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
通常情况下,菌落总数的检测是通过将食品样品分别种植在培养基上,培养出单个菌落,然后计算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的单位通常为CFU/g(即每克菌落形成单位数)。
二、菌落总数合格范围的重要性菌落总数合格范围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高菌落总数可能会导致食品变质或者污染,从而危及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各国针对不同类别的食品制定了不同的菌落总数合格范围。
例如,生鲜蔬菜的菌落总数合格范围通常为10^6 CFU/g,而罐装食品的菌落总数合格范围通常为10^3 CFU/g。
三、菌落总数合格范围的制定菌落总数合格范围的制定通常是基于以下因素:1.食品的种类不同种类的食品对于菌落总数的要求不同。
例如,生鲜蔬菜、肉类等易于滋生细菌的食品,对于菌落总数的限制更为严格。
2.食品的储存条件食品的储存条件对于菌落总数的要求也有影响。
例如,低温储存的食品对于菌落总数的要求较高,因为低温储存能够减缓菌落的生长速度。
3.食品的销售渠道不同销售渠道的食品对于菌落总数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超市销售的食品对于菌落总数的限制更为严格,因为超市销售的食品需要长时间储存。
4.消费者的健康最终,制定菌落总数合格范围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菌落总数合格范围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健康风险。
四、菌落总数合格范围的实施菌落总数合格范围的实施需要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
各国通常会制定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符合菌落总数合格范围的要求。
同时,各国还会建立监管机构,负责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符合菌落总数合格范围的要求。
什么是菌落总数
1、什么是菌落总数,有何食品卫生学意义?(1)菌落总数指单位(g,ml,cm2)食品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样品处理、培养基制作、PH值、培养温度、时间及计数方法等)使适合这些条件的每个活菌细胞必须而且只能生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其结果称为该食品的细菌菌落总数。
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
(2)食品卫生意义:a.可作为食品被污染程度(标志)指标,即清洁状态的指标。
借以控制食品污染的允许程度,起到监督食品的清洁状态的作用。
如瓶装汽水,冷饮细菌总数≤100个/ml(g),在食品卫生调查中以此为合格与否的判断标准。
b.用来预测食品耐存放程度或期限即可作为评定食品腐败变质程度和新鲜度的指标,以提出食品腐败变质的界限值。
2、什么是大肠菌群?简述它的来源和食品卫生学意义大肠菌群(coliform group)系指一群在35~37℃,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来源:直接或间接来自人与温血动物粪便。
食品卫生意义:①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标a. 来源的特异性:仅来源于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并存在于粪便中,组成恒定,如典型大肠杆菌106个/g粪;b. 其数量较致病菌多,易检出;c. 具有足够的抵抗力,在外能存活一定时间,对化学消毒剂、对热均能存活;d. 在食品卫生检验方法中敏感,易检出,符合指示菌要求。
食品中检出典型大肠菌群—粪便近期污染;食品中检出菌群中其他属—粪便陈旧污染②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大肠菌群与肠道致病菌的来源相同,在外环境中生存时间也一致,当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说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但并不一定平行存在)。
所以将大肠菌群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3、常见的容易被霉菌污染的食品种类有哪些?花生、玉米:易被黄曲霉及其毒素污染大米:易被青霉菌污染小麦、玉米:易被镰刀菌及其毒素污染/4、简述食物污染的特征?1、食品污染日趋严重,其中化学性物质污染占主导地位,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简述菌落总数的概念及检测意义。
简述菌落总数的概念及检测意义。
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基上生长出的细菌或真菌的总
数量。
通常情况下,菌落总数是通过将样品溶液进行稀释,然后在
琼脂平板上培养出菌落并计数来进行检测的。
菌落总数的概念是用
来评估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污染程度的指标。
菌落总数的检测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卫生监测,菌落总数可以用来评估食品、饮用水、医疗器械
等物品的卫生状况,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保障公共卫生
安全。
2. 质量控制,在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菌落总数可以作为一
项重要的质量指标,用来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和产品的质量。
3. 环境监测,菌落总数检测也常用于环境监测中,例如土壤、
空气、水质等方面,用来评估环境的污染程度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4. 疾病预防,在医疗卫生领域,菌落总数的检测可以帮助评估
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护人群的健康。
总的来说,菌落总数的检测意义在于帮助我们了解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从而指导我们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保障公共卫生和产品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C 录 o
nt en ts 04 05
01
02 03
菌落总数的定义 菌落总数的卫生学意义 国家标准的主要变动
菌落总数的检验流程 菌落总数的其他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什么意思?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 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或每毫升)检 样所生长出来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 小时,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微生物菌落总 数。 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总数,菌落总数并不 能区分其中微生物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 需氧菌数等。
3、菌落总数 - 危害
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说明其产品的卫生状况达不到基本 的卫生要求,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 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消费者食用微生物超标严重的食 品,很容易患痢疾等肠道疾病,可能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 危害人体健康安全。
但需要强调的是,菌落总数和致病菌有本质区别,菌落总数包 括致病菌和有益菌,对人体有损害的主要是其中的致病菌, 这些病菌会破坏肠道里正常的菌落环境,一部分可能在肠道 被杀灭,一部分会留在身体里引起腹泻、损伤肝脏等身体器 官,而有益菌包括酸奶中常被提起的乳酸菌等。但菌落总数 超标也意味着致病菌超标的机会增大,增加危害人体健康的 几率。
2、菌落总数 - 作用
菌落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 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对食 品被污染程序的标志,以便对被检样品 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菌落总数测定常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 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 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 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菌落总 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 质量的优劣。
稀释液——磷酸盐缓冲液or生理盐水
如果样品pH较低,建议使用磷酸盐缓冲液,以免影 响培养基的凝胶强度。
培养基——平板计数琼脂
培养基改变依据:国外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权威方法 (ISO、FDA、AOAC) 营养更优化——胰蛋白胨、酵母粉、葡萄糖
换用培养基的影响
——能力验证
——比对试验
平板和菌落的选择
结果表述
10-1 均数 10-2 均数
描述
最终结果
255 多不可计 12 330
36 345 2 29
均在30-300间按计数公式
2.6×103
各平板均>300,取稀释度最高 3.5×104 者报告,余数为多不可数 均<30,取稀释度最低者报告 所有平板均不在30-300cfu之 间且一部分<30或>300者以最 接近30或300者报告 所有平板均无菌落则记为1乘 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 1.2×102 2.9×103
选取菌落在30-300cfu之间,无 蔓延生长的平板计数 低于30的记录具体的菌落数, 大于300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 每个稀释度记录两个平板的均 数 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者不宜采 用,若片状小于平板一半时且 余部均匀分布,则以半个平板 菌落数2倍报告 无明显界限链状菌落每条单链 视为一个菌落
菌落蔓延时的情况
C、计数和报告:
培养到特定时间后,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可用肉眼 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 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计算出原始 样品中每克(或每毫升)中的菌落数,进行报告。
计算公式:
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 内时,按式(1)计算: N=∑C/(n1+0.1n2)d„„„„„„„„„„„(1) 式中:N---样品中菌落数; ∑C---平板(含适宜范围菌落数的平板)菌落数 之和; n1---第一个适宜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 n2---第二个适宜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 d---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
五、菌落总数测定的一些要点
1.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和对样品污 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稀释度。加 入样品时要注意外来的污染。 2.培养基倾注的温度与厚度是实验正 确与否的关键。(倾注的温度:一般 35~45℃,温度过高会造成已受损伤的 菌细胞死亡。厚度:直径9cm的平皿一 般要求15~20mL培养基,若培养基太薄, 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水分蒸发而影响 细菌的生长)。
报告方式
菌落总数在100cfu内时按四舍五入修约,采用两位有 效数字报告
大于或等于100时,第三位数四舍五入修约,取前两位 数字,例20504321000或2.1×105 所有平板均无蔓延菌落而无法计数者报告为菌落蔓延
若空白对照有菌落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固体样品以cfu/g,液体以cfu/ml为单位
4.培养基凝固后,应在尽快将平皿翻 转培养,保持琼脂表面干燥,尽量避 免菌落蔓延生长,影响计数。
5.为控制污染,在实验过程中,应在 工作台上打开一块琼脂平板,其暴露 时间应与检样从制备、稀释到加入平 皿时所暴露的最长时间相当,然后与 检样一同培养,以了解检样在操作过 程中有无受到来自外界的污染。培养 3.为防止细菌增殖及产生片状菌落, 在加入样液后,应在15min内倾注培养 温度:每种不同样品中的细菌都有一定 的生理特性,培养时应用不同的营养 基。检样与培养基混匀时,可先向一 个方向旋转,然后再向相反方向旋转。 条件及生理条件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 旋转中应防止混合物溅到皿边的上方。 因而应根据检测标准的要求选择适当 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
3
1、菌落总数 - 单位
菌落形成单位叫做CFU。CFU的含义是形成菌落的菌落 个数,不等于细菌个数。(比如两个相同的细菌靠得 很近或贴在一起,那么经过培养这两个细菌将会形成 一个菌落,此时就是2个细菌,1CFU)。
菌落总数往往采用的是平板计数法,经过培养后我们 数出平板上所生长出的菌落个数,从而计算出每毫升 或每克待检样品中可以培养出多少个菌落,于是以 CFU/ml或CFU/g报告之。
(3)样品稀释时一定要混匀。
(4)倒培养基前,瓶口要过火焰。 (5)一定要有空白对照。 (6)培养基温度,培养基薄厚应控制好。 (7)检测时一定要使平皿完全暴露于空气中
菌落总数的检验原则
菌落总数所用的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的差异 会影响到菌落总数的计算结果,因此,严格遵照国家 规定的标准检验方法中的操作条件很重要,以便获得 始终可比的结果。
二、菌落总数测定的卫生学意义
食品本身的新鲜程度 加工、贮存过程中是否
受到污染--卫生质量
卫生学指标:必须配合
大肠菌群的检验和其他 病原菌项目的检验,才 能作出比较全面准确地 评定。
三、2010版国检标准的主要变动 删除了第二法:菌落总数测试片法 培养基和试剂作了相应的删减 对计算公式的解释作了修正
THANK YOU
谢谢.
四、2010版国检标准的检验流程
A、样品的处理:
(1)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25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 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 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 度处理1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示例:
稀释度 菌落数 1:100(第一稀释度) 1:1000(第二稀释度) 232,244
33,35 N = ∑C/(n1+0.1n2)d 232+244+33+35 =----------------------【2+(0.1×2)】×10-2 544 =------------0.022 上述数据经“四舍五入”后,表示为25 000或2.5×104
四、2010版国家标准的检验流程
检样25g(ml)+225ml稀释液,均质 10倍梯度稀释
选取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各1ml,加到无菌 平皿中
倾注平板计数琼脂(PCA)
计数和报告
拍击式均质
方便:只需购置一次性无菌均质袋, 无须提前准备无菌容器;省去手工 操作 快捷:1-2分钟内帮您完成均质工 作 科学:均质过程不会产生高温 不适合均质坚硬样品,如鱼骨
0
0
1×10,10
新计数公式的统计学依据
平板菌落数越多,结果越具有代表性(不考虑稀释倍 数和培养基的营养状况等
取样量越大,结果越具有代表性(同等取样条件,排 除其他方面的干扰因素) 不同的取样量赋予不同的权重,而不是简单的取平均 值 方法计算同一结果会有所不同
五、注意事项
(1)操作要快而准,包括材料、加样、倒培养基。 (2)吸液体时液体不能进入吸头。
(3)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 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
菌落计数
如果平板上出现链状菌落,菌落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这可 能是琼脂与检样混匀时,一个细菌块被分散所造成的。一 条链作为一个菌落计。若培养过程中遭遇昆虫侵入,在昆 虫爬行过的地方也会出现链状菌落,也不应分开计数。 如果高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比低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 高,则说明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差错或样品中含抑菌物质, 这样的结果不可用于结果报告。 如果平板上菌落太多,不能计数时,不能用多不可计作报 告。应在最高稀释度平板上任意选取2个1cm2的面积,计算 菌落数,除2求出每cm2面积内平均菌落数,乘以63.6(皿底 面积cm2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