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大全 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是永恒发展的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是永恒发展的PPT

• 1.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 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 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难题也发生 了重要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这表明
()
• ①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 ②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 ③发展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 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共38张PPT)
总结
发展
特征:普遍性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认识
实质:事物的 前进与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 生和旧事物的 灭亡
谢谢!
用发展的观点看 问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共38张PPT)
2.我国全面步入4G 网络时代,还有很多手机用户没有感 受到,5G 又来了。这表明 ( ) ①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 和上升 ③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 ④后出现的事物才 是真正的新事物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错误标准之二:现状标准
判 断
※ 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 标
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准

错误标准之三:名称、旗号标准 区
※有人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 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性(共50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性(共50张PPT)
C 的冰雪”覆盖。上述材料进 一步佐证了( )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②物质世界是能够为人们所认识的 ③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④世界奥秘因人们的发现而变得更有存在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
合作探究:人类出现后,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
1、有人产生疑问,人能有意识地制造自然界中原来没有 的东西,这是否意味着自然界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呢? 2、自然界的物质性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 的意识为转移
► (l)从人们利用自然物来看 :人们利用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 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和规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3、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
D 人之恶辽也辍远。”这句话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 4、下列现象,属于物质现象的是(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 质概念
闪电 狗
地球仪
西瓜
鸟巢
1. 辩证唯物主义对于物质的定义
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它都是客 观存在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具有可知性 ➢ 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
➢ 物质的唯一特性, ➢ 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 ➢ 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线
客观存在:是指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 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小结:
(一)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 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共28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共28张ppt)

判断与分析
世界观=方法论?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 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 界 观 与 方 法 论 的 关 系
区别
联系
方法论: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 法。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 方面。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 世界观。
世界观
C
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 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C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 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 识
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
D
A 哲学是理论体系,具体科学不是理论体系
B 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 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个性:
共性: 含果酸,糖类, 多汁,味甜
苹果、香蕉、橘子……
思考回答:
有人把哲学看成是“科学之科 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对吗?为什么?
不对(1)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2)二者只是研究对象不同, 并无高低优劣之分。
身处困境时消极等 待,逆来顺受,指 望得到神的恩赐。 在困难面前积极 奋争,不屈不挠
孙女
认为人定胜天
世界观
方法论 结果……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
识用 改其 造指 世导 界去 认
人们关于世界是பைடு நூலகம்么、 怎么样的根本观点
统一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根本原则 和根本方法
哲 学
方法论
(1)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决 定 ,有什么样的 就有什么样 的 ; 体现和影响 。 (2)哲学是 和 的统一。哲学既 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总结与复习(共16张PPT)公开课优质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总结与复习(共16张PPT)公开课优质课件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 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
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4分)在社会主义社会,改 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 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分)小岗村进行“大
包干”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土地流转,发 展集体股份经济,不断破除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 体制和经营机制弊端,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 济发展。(4分)
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
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2018全国卷Ⅰ40(1)
红状元导学案91页,【2019全国卷Ⅱ.40(1)】
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红状元导学案95页,【2018全国卷3.40(1)】
11课细节知识总结:
1.社会存在最主要的内容是? 2.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 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4.什么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5.什么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6.在生产方式中,什么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7.当上层建筑为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会促进生 产力的发展? 8.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包括哪三个方面? 9.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哪三个方面? 10.上层建筑包括哪三个方面? 11.社会发展是在什么中实现的?
从价值观的角度,说明《我和我的祖国》歌曲火起来的理
【参考答案】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这首歌弘 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 载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②这首歌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了我国当 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③这首歌是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 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高中政治必修4课件: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共64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4课件: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共64张PPT)
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方法论: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内部联系 ———— 外部联系 2、从修身、齐家做起,而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见引力?”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C、事物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3、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相互联系 必然联系 ———— 偶然联系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A、联系的客观性 B、联系的普遍性 C、联系的无条件性 D、联系的多样性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 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股票市场的红与绿,牛市熊市。 “6日内不转发,家里的亲人就会被病魔缠身”、 以上家所住谓的重“庆联巴系南”区有龙着洲共湾同的的特徐点大爷年近七 “旬A非,常不是灵是个的事老信物股,本民看身完,固后退有请的休在;后4就天内用转自发己给的20退个休人金, 1临在5BC天。家后”是是炒,虚人股你假幻,会的想同遇,虚根时到构本幸他的不运还联存的系是在事,一的情是联个,主系非否观。常则臆迷将造会信的有的;厄人运。降 自从炒股以来,因为“红涨绿降”,徐大爷 天天类都似穿的红“色不的转衣发服就,倒家霉里”绿、色“的不窗转帘发也死换 全成家了”大等红诅色咒;式因信为息“不牛时涨在熊网跌上”、,朋从友不圈吃内牛 流肉传的。他天都天是早主上观都臆要造去的吃!碗牛肉面,连小孙
男主人为了给女主人补身体把母鸡杀了。女主人出 院后亲戚都来看望,男主人把肥猪宰了招待客人。为了 给女主人看病欠了很多钱,男主人只好把大黄牛卖给了 屠宰场宰了。
小故事 大哲理
启示一:一个人无论在社会中,还是在任何 团队中,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不能抱着事不关 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能只扫自家门前雪, 不管他人瓦上霜,要懂得担当。维护别人、维 护团队,就是维护自己。成就他人,成就团队, 才能成就自己。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共29张PPT)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20.11.28~1895.8.5)
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 哲学的重大 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问 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思维 和 存在 的关系问题。
换句话说
不“搭“搭要思配意配“关“辩混维识物物证系淆””质 质 关”:和 和和 和 系不“ “意 意同”存 物识 识于在 质的 的” ”相 相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知识目标: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内容?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我们知道了哲学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研究人生 问题,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等方面的问题,那么哲 学研究的问题中,是否有一个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 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呢?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的意义上使用,这是区别他们唯一的标准。
走进哲学 思辩人生
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 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 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同一性” 内
思维 和 存在 有没有 同一性 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本体论)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认识论)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能正确 认识存在
否认能正确 认识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谁为第一性)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有无同一性)
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根据天、地、苗等
决定
农民施什么肥
存在
根据资金、周围环境、市场需求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共24张PPT)

8.人们可以根据条件去改变、创造规律。( 错) [矫正]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不能创造、 改变和消灭规律。 9.人类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等规律进行农业生产。( 错) [矫正] 太阳东升西落等属于现象间的联系,不是本质的联 系,故不是规律。现象表现规律,但自身不是规律。
10.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把握规律。( 错) [矫正] 把握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发挥主观能动性 并不意味着能够把握规律,因为它还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重难点二 全面理解运动(5年0考) 1.运动的含义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哲学上所讲的运 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注意:哲学上讲的运动≠运动的具体形态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 同特征的概括和总结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你坐电梯时,相对于电梯,你是静止的,但你无时无刻 不在运动。你坐在山巅,望着远处的风景,风景是静止
的,但风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题中的观点( D )
①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②否认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③看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认识到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重难点三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5年2考)
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规律是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
客观的
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一旦违 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
规律是 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 普遍的 其固有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课件:第十二课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课件:第十二课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共51张PPT)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11日星 期三2021/8/112021/8/112021/8/11
探究导学
比较
含义 区 别
涵盖 范围
联系
价值
人生价值
价值观
一事物对主体的 积极意义,即一 事物所具有的能 够满足主体需要 的属性和功能
包括个人对社会 的责任和贡献与 社会对个人的尊 重和满足两个方 面,真正的价值 在于对社会的责 任和贡献
人们在认识各 种具体事物的 价值的基础上, 形成对事物价 值的总的看法 和根本观点
答案:B
探究点 2 正确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情境链接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 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问题导入 简要说明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纳入法律范围的哲学依据。 答案: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 作用,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纳入法律范围,有利于倡导正确 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引领良好社会风尚。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课件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课件 PPT课件

法家 韩非子
小生产者
没落的奴隶主阶级
新兴的地主阶级
贵族地主
孔子
孟子
荀子
思想 仁的思想 爱人
为政以德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制天命而用 之 性善论 性恶论
墨子和墨家
•特点:组织严密 •观点“兼爱”、“非攻 ” •“ “尚贤”“尚同” “上天” “尚力” “节俭”
道家观点 : “齐物”、 “逍 遥” “道”生万物及辩证法思想 与人“不相胜”等
18世纪法国战斗唯物主义者哲学的传播:
a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方面提出了彻底 的无神论和唯物论思想。
b适应了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为 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制造舆论。 C它成为当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为法 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奠定了思想基 础.
从西方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我们可以 看出哲学对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什么反作用呢?
儒家 孟子
墨家 墨子
道家 老子
法家 韩非子
1.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 主人公墨者革离为什么要帮助梁城攻打赵国? 体现了墨家的什么思想? 2.除了墨家,当时还有那些主要的思想流派? 各自代表什么阶层利益? 3.百家争鸣为何会出现在战国时期?体现了生活与哲学中的什么观点
儒家 孟子
墨家 墨子
道家 老子
封建社会
(欧洲:文艺复兴)
(法国:启蒙运动)
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二。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文艺复兴 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 转变时期这一时期人才辈出出现了哥白尼 、布鲁诺、伽里略等一批反对唯心主义宗 教神学的无畏战士。 思考: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于欧洲从 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什么作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优质课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优质课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共23张PPT)

D 练习1.联系具有普遍性,这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②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③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④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课件:7 .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共23张PPT)(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二、联系的特点
事物之间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
1.联系的 事物内部 普遍性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 是相互联系的
表现
【原理】
整个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普遍联系的 统一整体
联系是普遍的。【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课件:7 .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共23张PPT)(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偶然联系
直接联系 间接联系 因果联系 必然联系 整体和部分联系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课件:7 .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共23张PPT)(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理解1、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关系 联系的多样性同事物 所处的条件是密切相关的。联系是有条件的,离开了条件,联系 就不能产生;联系的条件不同,事物联系的具体方式就不同。因 此,联系的条件性决定了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 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如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 “8=发 4=死?” 主观臆造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主观想象的联系
客观存在的联系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课件:7 .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共23张PPT)(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四各课结构图-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各课结构图-PPT

7、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得观点分析问题 →另外应注意得观点
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得规律。 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得规律。 ⑶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作出正确得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 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得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得 立场上,把人民群众得利益作为最高得价值标准,把维护人民得 利益作为最高得价值追求。 ⑷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与主体差异性 得特点。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得性、自觉选择 性与主动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为我们进行文化 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 用,正确得意识促进事物得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 得提出,符合我国得实际,就是正确得意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得全面进步。
想道德基础。全会要求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 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 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原理,分
析说明党得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目标得合理性。(10分)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从当代中国得实际出发,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
→另外应注意得观点 ⑴意识活动有目得性;具有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 ⑵自然界就是客观得,要尊重自然,使人与自然界与谐相处。 ⑶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与控制作用。 ⑷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得统一。

1、当今世界正处在发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
中国在新得历史起点上向着新得奋斗目标迈进,文化得
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我国文化整体实力与国际影响力与 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党得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 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文化兴国”,努力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得奋斗目标。全会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斗得共同思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共17张PPT)
探究:上述分别属于唯心主义中的哪种具体形态? 请简要说明理由。
(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将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 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 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 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 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 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 借鉴意义 神。
探究: (1)上述分别属于唯物主义中的哪种具体形态? (2)简要分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或局限性。
(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 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 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 质的属性
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 学根据。把物质归结于 具体的物质形态(金木水 火土,“ 气”等)
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
见( )。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Leabharlann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A
D: ②④
(2014年山东文综)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 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 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 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机械性
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用力学 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支配 的机器。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
形而上学性
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把事物的本质看作 是永恒不变的。
不彻底性
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认为“理性”、“意识”支配 社会的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四-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33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33张PPT)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1.1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的哲学
微小的变化带动整个系统的 巨大的连锁的反应。
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 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 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 一场龙卷风。
联系的普遍性
生活中的哲学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 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 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正确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 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但不能说生活即哲学。只是 生活,而缺乏对生活的追问和思考,也不能产生哲学,不能说有了 生活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哲学。
思考:这里有一块土地,请用一条绳子圈地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ia 爱和追求 + 智慧 = 爱智慧和追求智慧 英语: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3、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苏格拉底
试一试:和哲学家比智慧
• 好驭手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脾 气暴躁,有人问苏格拉底为何娶这样 的女人为妻--
本义 作用 任务
在希腊文和英文中,爱智慧或追求智 慧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 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 积极有益的指导。
牛顿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思 考,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P5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4.1 世界的物质性 (共47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4.1 世界的物质性 (共47张PPT)


世界的组成部分。
本 质 为什么
人类社会
——是物质世界长期发 展的产物;是一个客观 的物质体系;有其客观 规律。
人的意识 ——是社会的产物。
2019/6/1
39
【易错点提示】 ①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自然界
客观存在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客观实在
②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哺乳类
灵长类
说一说
人类出现后,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 来没有的东西,例如转基因食品、高速 公路、铁路、桥梁、码头……
有人产生疑问,人能有意识地制造自然界中 原来没有的东西,这是否意味着自然界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呢?请谈谈你的观点。
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与 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人们利用自然物

英国天文学家指出,人类所能观测到的那些色彩绚丽 的壮丽星系可能只占宇宙的一小部分,宇宙中还存在大量 看不见的“影子星系”,它们基本上由暗物质构成,恒星 和星际去的含量极少甚至没有。
科学界已经发现,宇宙中约有90﹪的物质以看不见 的“暗物质”形式存在,它们在电磁波谱的各个波段都是 不可见的,普通可见星系中就有大量的暗物质。宇宙中暗 星系与普通可见星系的数量比例可能高达100:1。它们还 根据天文观测指出。一个名叫UGC10214的星系附近可能存 在着一个这样的暗星系。
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 识而客观存在着。有些存在我们可能看不见,但我们 能感觉得到,能检测得到。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概括和抽象了世界万 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的基本内容:

高中政治必修四 第3章第1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课件(共45张)

高中政治必修四 第3章第1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课件(共45张)

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 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唇亡齿寒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无风不起浪 牵一发而动全身
必然联系 直接联系 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因果联系
(2)联系的 表现形式
• 直接联系
间接联系
• 内部联系
外部联系
• 本质联系
非本质联系
• 必然联系
偶然联系
• 因果联系,整体部分联系……
方法论: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各种条件(包括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原理
知识疏理
内容(世界观)
要求(方法论)
联系的 普遍性
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着;事物 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世界 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 立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 客观性 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的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 多样性 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导致其 他系统 的极大 变化
美国德克 萨斯州的 一场龙卷 风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一)联系的含义
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事物与事物之间

外部联系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事物内部要素之间
相互作用
内部联系
推导关系
温室气体排放与太平洋某岛国消失存在联系吗?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性 (共24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4.1世界的物质性 (共24张PPT)
我们说电荷、磁场、紫外线等属于物质的范畴,但是能 不能说它们就是物质呢?为什么?
结论3:物质不等于具体的物质形态、自然科学中的物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
①具体物质是物质的具体表现,有二 者共性,亦有自己个性。 ②具体物质的形态是具体、多变、有 生有灭。 ③不能用具体物质形态代替物质而看 不到世界的物质性。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①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喜不 ①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
喜欢、知不知道、承不承认, 认识而言的,它既可以指
它都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实实在 物质的具体形态,也可以
区 在的存在着。
指____________
别 ②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 ②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
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
存在的东西除了包括物质
C.学习计划 D.电、磁场 E.动植物、细菌、病毒
ADEF
F. 物 质 资 料 生 产 方 式
判断依据不在于它是否有形,只要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就属于物质范畴。
思考:
人类出现后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 西,例如转基因食品、高速公路、桥梁、码 头……这是否意味着自然界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呢?
①人有意识地制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 西,只是改变了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具体形 态。由一种物质的东西变成另一种物质的 东西,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 观真实地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它是意识以外万事万物的共性。
桌子、阳光、空气等有形的东西就是物质?
结论1:桌子等有形的东西只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一,是属于物质 范畴,是一种物质现象。
电荷、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这些我们看不见摸不着 的东西,是否属于物质范畴?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社会发展的规律(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社会发展的规律(共30张PPT)

系适应生 产力发展 规律)
通过
(上层建筑适
决定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实践
应经济基础发
反作用
展规律)
不断解决
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前进的、上升的
实现 途径
阶级社会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 —改革
过程是曲折 的
社会
祠堂——是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 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 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 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择。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 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 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仪礼 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 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 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 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 BCDFH
2015年度网络流行语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主要看气质 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2016年度网络流行语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洪荒之力 “老司机” 一言不合就XX 蓝瘦香菇 “先定一个小目标”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辨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社会意识与 社会存在是亦步亦趋的。
“整个世界历史的发源地不是在天上的迷雾中(即 纯粹精神领域),而是在粗糙的物质生产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观——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 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 关系便成了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 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 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分科时同学们选择了读文科。原 因可能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都是从本人 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自己的长处和短 处。有的同学还预测到读文科将来比较容 易从事的职业,而自己比较喜欢从事这样 职业等等。
同学们的想法蕴含了怎样的哲学思想
下雨好不好?对我们有什么哲学启示?
你知道这些成语包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 争争你就赢,试试你就行。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
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如“世 界是怎么来的?”“刮风下雨电闪雷鸣 是怎么回事?”“世界是否因为我的存 在而存在?是因为有我才有了世界,还 是因为有了世界才有了我?“人活着是 为了什么?人应该怎样活着?”等等问
题。
在这些思考中,已经触及到这样或 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高二分科时同学们选择了读文科。原 因可能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都是从本人 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自己的长处和短 处。有的同学还预测到读文科将来比较容 易从事的职业,而自己比较喜欢从事这样 职业等等。
同学们的想法蕴含了怎样的哲学思想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想问题、 办事情要一 切从实际出 发、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 坚持联系的、 辩证的、一 分为二的观 点。
(3)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 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 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阅读课本P5—6:
烛光照亮小屋
思考: (1)为什么对同一问题会有不 同的解决方式? (2)良好思维方法对人们认识 和解决问题具有什么作用?
有助于人们高明地认识问题,巧妙地解决问题。 良好的思维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它能给我们 什么方面的积 极启示?
结论:杞人忧天的做法固然不可取,但它反 映非(思考2出常)。一宝哲种贵学追,源于问它人和使们思我对考们实,的践而思的这想追种迸问和追发对问出世和哲界思学的考的 火花。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起源)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 思考。
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起源)
司马光砸缸Leabharlann 故事:小时候的司马光是怎么想到能砸缸救人的 小时候的司马光正是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认识 水可以流动的性质,认识到盛有水的缸可以砸破, 他才会想到充满哲学智慧的砸缸救人的办法。
这说明哲学的智慧是在哪里产生的
生活)
本框教学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知道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懂得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3、了解哲学的意义和任务
二、发展要求: 了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激发学习哲学的兴
趣,感受哲学对生活的意义。
结论: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 的实践活动。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 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 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 恩格斯
恩格斯的这句话就是说明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 动。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能自发地 产生哲学吗?
不能。只有当人们在实践中思考和追问世 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
哲学能给人智慧,使人聪明。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起源)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功能)
(1)哲学的本义
①哲古学希是腊一文门和给英人文智中慧,、哲使学人的聪本明义的是学爱问智慧或追
(求2智)慧哲。学的意义
②在汉语中,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即爱“两智个之正学确。看待”、“三个正确对待”
(3)哲学的任务
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 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
生 活 处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起源——源于 生活)
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 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处 有
哲学的本义
哲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 哲学的意义
学 活得更好的艺术
(功能——指导
哲学的任务
下雨好不好?对我们有什么哲学启示?
这些成语包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要重视量的积累
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
化来看问题
争争你就赢,试试你就行。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性
通过上述生活中的事例说 明的哲学道理,能得出什么结 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