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5.2 《百喻经》六则(共19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优质课件(38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优质课件(38张)](https://img.taocdn.com/s3/m/ec36d78e6c175f0e7dd1375f.png)
像“盲人摸象”“空中楼 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 知。
《百喻经》是突出体现 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
《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采用寓言 譬喻的方式说理这一特色的著作。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称 《百譬经》。
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那毗地译。 全书两卷,共有98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
这就如同现在流行的外道邪说一样, 说什么少吃东西可以得道成仙,于是 便开始尽量少吃或不吃,有的甚至持 续七天或十五天的时间,这只不过是 白白地折磨自己的身体,并无益于修 行啊。这和故事中的愚人是一样的, 因为盐可以使饭菜味美而多吃盐,最 后导致口腔疾病,听信外道邪说并依 此修行是和这位愚昧无知的人一样的。
人生启示
实践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然而 绝对的实践主义不仅时时碰壁,而且不 可能做到。不可能事事都要亲身经历后 才能得到真知。
寓意
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 认识一般。
不可能事事都要亲身经历后 才能得到真知。
➢诈言马死
参考译文
从前有个人,骑着一匹黑马进入阵地攻击敌 人。由于害怕,不能战斗。就用血涂在脸上, 装死躺在死人堆里。他所骑的马也被别人夺 去了。士兵们撤离战场后,他想回家,就割 了别人所骑白马的一截马尾。回家后,有人 问他:“你骑的马,现在在哪里?为什么不 骑呢?”他回答说:“我的马已经死了,只 好带着它的尾巴回来。”旁边的人听后说: “你的马本来是黑的,尾巴怎么变成白的 了?”他无话可说,被人们所嘲笑。
第一则:《愚人食盐》寓意
做事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凡事要全面谐调,避免以偏概全; 学会克制私欲,不可贪得无厌; 不以好恶看人,做事。
人生启示
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 面; 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凡事应努力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最 佳状态。
《百喻经》是突出体现 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
《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采用寓言 譬喻的方式说理这一特色的著作。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称 《百譬经》。
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那毗地译。 全书两卷,共有98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
这就如同现在流行的外道邪说一样, 说什么少吃东西可以得道成仙,于是 便开始尽量少吃或不吃,有的甚至持 续七天或十五天的时间,这只不过是 白白地折磨自己的身体,并无益于修 行啊。这和故事中的愚人是一样的, 因为盐可以使饭菜味美而多吃盐,最 后导致口腔疾病,听信外道邪说并依 此修行是和这位愚昧无知的人一样的。
人生启示
实践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然而 绝对的实践主义不仅时时碰壁,而且不 可能做到。不可能事事都要亲身经历后 才能得到真知。
寓意
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 认识一般。
不可能事事都要亲身经历后 才能得到真知。
➢诈言马死
参考译文
从前有个人,骑着一匹黑马进入阵地攻击敌 人。由于害怕,不能战斗。就用血涂在脸上, 装死躺在死人堆里。他所骑的马也被别人夺 去了。士兵们撤离战场后,他想回家,就割 了别人所骑白马的一截马尾。回家后,有人 问他:“你骑的马,现在在哪里?为什么不 骑呢?”他回答说:“我的马已经死了,只 好带着它的尾巴回来。”旁边的人听后说: “你的马本来是黑的,尾巴怎么变成白的 了?”他无话可说,被人们所嘲笑。
第一则:《愚人食盐》寓意
做事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凡事要全面谐调,避免以偏概全; 学会克制私欲,不可贪得无厌; 不以好恶看人,做事。
人生启示
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 面; 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凡事应努力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最 佳状态。
5.2《百喻经》六则PPT课件人教版
![5.2《百喻经》六则PPT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4dff9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4.png)
-3-
《百喻经》六则
首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1.注字音
嗤.笑(chī) 庵.婆罗果(ān)
敕.(chì)
诈.现死相(zhà)
2.识通假
不得半车炭之价直(“直”通“值”,价钱)
3.解多义
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终究)
夫以疾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士兵)
(1)卒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古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
译文: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一
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出去。”
点评:蠢人只有蠢想法。这件事也从反面警示我们:有恒心、耐
心,不急不躁,才不至于失去理性判断。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要耐心
地等待,全面地审时度势。
-11-
《百喻经》六则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首页
-12-
《百喻经》六则
首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阅读《驼瓮俱失》,联系现实说一说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佛教善于将生活现象上升为对人生的理解,这个故事 的用意不在于指出解决骆驼入瓮办法的笨拙,而在于通过驼瓮俱失 的事实,比喻由于违反了禁条,使自己的智慧之路和自我修养都丧 失了。骆驼的头插进了瓮中出不来,要挽救骆驼,势必要打破瓮,而 要保全瓮,势必要搭上骆驼,二者必选其一,顾此必然失彼。故事中 的人却采取了一个笨拙的办法,结果两者俱失。这样的事情,现实 生活中自然不会出现,但我们也常常面临这种类似的两难局面,由 于处理不当,结果也就两者俱失了。比如,考试作弊,可能会侥幸过 关,但人格上也就有了一处瑕疵,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会受到处罚, 影响学业,那么人格的完善和学业就可能两者俱失。这样我们和那 个愚人有什么分别呢?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5单元-《百喻经》六则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5单元-《百喻经》六则](https://img.taocdn.com/s3/m/83a7202f5727a5e9856a61fe.png)
欢迎。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百喻经,以百个左右之故事以喻经理。如不造一楼而得二
层喻,即是一富家见别人家楼阁好,二楼更甚,是以造楼, 却谓工匠“不做一楼,只作二层”,夫有不造一而得二者乎? 又如蹋长者口喻。某富家有奴欲谄主人,每次主人唾出口落 地,都被他人抢而蹋去,心下郁闷。某次主人唾欲出口,此
相关读物
《百喻经》六则
哲思短章
有所敬畏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相信神圣的人有 所敬畏。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 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格。不论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 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 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 相反,那种不知敬畏的人是从不在人格上反省自己的。如 果说“知耻近乎勇”,那么,这种人因为不知耻便显出一种 卑怯的放肆。只要不受惩罚,他敢于践踏任何美好的东西,
2.汝马本黑
3.若但尝一,何以可知
________ 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________
4.诈现死相,卧死人中
5.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________ 省略句
被动句 ________ 被动句 ________ 被动句 ________
6.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7.其所乘马为他所夺
8.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温馨晨读
包括爱情、友谊、荣誉,而且内心没有丝毫不安。这样的人
尽管有再多的艳遇,也没有能力真正爱一回;结交再多的哥 们,也体味不了友谊的纯正;获取再多的名声,也不知什么
是光荣。不相信神圣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抛弃。
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百喻经》六则 课件
![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百喻经》六则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3fd0f50975f46527d3e1c1.png)
栏 目 链 接
提示:故事中的主人为了很快卖掉货物,将经过一年辛苦打捞得 到的珍贵香料,烧成木炭卖掉,使珍贵稀少的东西变成了廉价普通的 东西,原因在于心情急躁,缺乏恒心和耐心,从而失去了理性的价值 判断。它告诉我们:凡事如果急于求成,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的 效果。
栏 目 链 接
宾语前置句 若但尝一,何以可知_____________ 宾语前置句 汝马本黑,尾何以白_____________ 宾语前置句 何以不乘_____________
省略句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_____________
被动句 默然无对,为人所笑________ 被动句 如此痴人,世间所笑________
动词,祸害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 汝患 渴逐水 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患 .
栏 目 链 接
归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 动词,回到 . 后五年,吾妻来归 . 动词,女子出嫁
动词,回到 方得
斩头,自得出之 副词,应该 当汝当 . 令自悟 副词,应该 . 法以心传心,当 我今当 一一尝之 副词,就 . 其所乘马为 他所夺 .
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愚人之 所以可笑,在于他的思维出了问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盐毕 竟是调味品,它必须依托食物才能起作用,只看到盐能使食物鲜美, 就误以为盐是鲜美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2. 《入海取沉水》的故事原来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却 之心,不能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除去这层宗教的意思,这则故 事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故事中的主人为了很快卖掉货物,将经过一年辛苦打捞得 到的珍贵香料,烧成木炭卖掉,使珍贵稀少的东西变成了廉价普通的 东西,原因在于心情急躁,缺乏恒心和耐心,从而失去了理性的价值 判断。它告诉我们:凡事如果急于求成,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的 效果。
栏 目 链 接
宾语前置句 若但尝一,何以可知_____________ 宾语前置句 汝马本黑,尾何以白_____________ 宾语前置句 何以不乘_____________
省略句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_____________
被动句 默然无对,为人所笑________ 被动句 如此痴人,世间所笑________
动词,祸害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 汝患 渴逐水 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患 .
栏 目 链 接
归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 动词,回到 . 后五年,吾妻来归 . 动词,女子出嫁
动词,回到 方得
斩头,自得出之 副词,应该 当汝当 . 令自悟 副词,应该 . 法以心传心,当 我今当 一一尝之 副词,就 . 其所乘马为 他所夺 .
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愚人之 所以可笑,在于他的思维出了问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盐毕 竟是调味品,它必须依托食物才能起作用,只看到盐能使食物鲜美, 就误以为盐是鲜美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2. 《入海取沉水》的故事原来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却 之心,不能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除去这层宗教的意思,这则故 事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优质课件(38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优质课件(38张)](https://img.taocdn.com/s3/m/de6b7e9176c66137ef061933.png)
在现实生活中,这确实是人惯常的心理。 觉得太难了,就干脆不做,浅尝辄止。哪 知道渴了就喝,能喝多少是多少,没有人 要求你全部喝完。
可以制定长远的目标,但切不可因为目标 太远而放弃一切努力。
➢入海取沉水
参考译文
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 过一年,才打捞了一车,把它运回了家。他 把沉香运到市场上去卖,由于价格昂贵,一 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 心里感到很厌烦,十分苦恼。看见别人卖木 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 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 就卖出去。于是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到市 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
人生启示
有恒心、耐心,不急不躁,才不至于失 去理性判断。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要耐 心地等待,全面地审时度势。
这故事原来比喻:
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 退却之心。
如果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结 果自失大利,犹如沉香烧成炭卖一 样,是非常可惜的。
寓意
凡事如果急于求成,可能 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 果。
佛教教义而作。
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 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 也不无启发意义。
➢愚人食盐
参考译文
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里做客。主人 请他吃饭,他嫌饭菜淡而无味。主人听 说后,就为他加了一些盐。加盐之后, 味道鲜美,于是自言自语说:“之所以 饭菜变得鲜美了,是因为盐的原因,很 少的一点尚且如此,更何况再多一些 呢。”愚人没有什么智慧,于是就空口 吃盐。吃完后觉得味道很差,反而引起 了口腔疾病。
内容解析
故事中的那个人用“品尝一果,怎知它 果甜美”的思路,去“尽尝它果”,导 致“一切都弃”的结果。
这原本是用来比喻:
可以制定长远的目标,但切不可因为目标 太远而放弃一切努力。
➢入海取沉水
参考译文
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 过一年,才打捞了一车,把它运回了家。他 把沉香运到市场上去卖,由于价格昂贵,一 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 心里感到很厌烦,十分苦恼。看见别人卖木 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 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 就卖出去。于是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到市 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
人生启示
有恒心、耐心,不急不躁,才不至于失 去理性判断。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要耐 心地等待,全面地审时度势。
这故事原来比喻:
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 退却之心。
如果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结 果自失大利,犹如沉香烧成炭卖一 样,是非常可惜的。
寓意
凡事如果急于求成,可能 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 果。
佛教教义而作。
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 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 也不无启发意义。
➢愚人食盐
参考译文
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里做客。主人 请他吃饭,他嫌饭菜淡而无味。主人听 说后,就为他加了一些盐。加盐之后, 味道鲜美,于是自言自语说:“之所以 饭菜变得鲜美了,是因为盐的原因,很 少的一点尚且如此,更何况再多一些 呢。”愚人没有什么智慧,于是就空口 吃盐。吃完后觉得味道很差,反而引起 了口腔疾病。
内容解析
故事中的那个人用“品尝一果,怎知它 果甜美”的思路,去“尽尝它果”,导 致“一切都弃”的结果。
这原本是用来比喻: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课件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1d8d634028915f804dc2cd.png)
《渴见水》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 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 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 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 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 皆大嗤笑。
《渴见水》
寓意以及启示
制定长远的目标,切不可因为目标太远而放弃 一切努力;积跬步以至千里。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 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愚人食盐》
寓意以及启示
做事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凡事要全面谐调,避免以偏概全; 学会克制私欲,不可贪得无厌; 不以好恶看人,做事。
方法探究
总结:寓言类材料审题步骤
1、划出材料中关键性的句子; 2、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 3、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4、由果及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由此 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尝庵婆罗果》
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他园中,买庵婆罗 果,而欲食之。而敕之言:“好甜美者,汝当买 来。”即便持钱,往买其果。果主言:“我此树 果,悉皆美好,无一恶者。汝尝一果,足以知之。” 买果者言:“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但 尝一,何以可知?”寻即取果,一一皆尝。持来 归家。长者见已,恶而不食,便一切都弃。
《尝庵婆罗果》
寓意以及启示
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 绝对的实践主义会不仅时时碰壁,而且不 可能做到;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认识世 界重要的思维方式。
实践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然而绝对 的实践主义不仅时时碰壁,而且不可能做 到。不可能事事都要亲身经历后才能得到 真知。
《诈言马死》
昔有一人,骑一黑马入阵击贼。以其怖故,不能 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死人中。 其所乘马为他所夺。军众既去,便欲还家,即截 他人白马尾来。既到舍已,有人问言:“汝所乘 马,今为所在?何以不乘?”答言:“我马已死, 遂持尾来。”傍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 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五单元-《百喻经》六则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五单元-《百喻经》六则](https://img.taocdn.com/s3/m/9b0ecd8b804d2b160b4ec0fe.png)
三、作业
以佛寺住持的口 吻,写一段简短 明白的教义(60字
左右)
谢谢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 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 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 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 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分析文本·3推理
推理(“正事”正推,“反 事”反推)
愚人和教外人的做法,一个 贪多,一个务少,形式上不 同,但本质上都是过犹不及。 (可见此寓言通过对反面事 例的否定来阐释佛理,因此
要得出正面结论我们就要 “反推”)
过与不及都有害无益,那么
分析文本·4概括寓意
做事要恰到好处,过 犹不及;
凡事要全面谐调,避 免以偏概全;
多角度来发掘:
多角度发掘
苏轼的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 不于君指上听?”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
答案
说明要奏出悦耳动听的 曲调,仅有琴或妙指即 高明的弹奏技巧是不行 的,这就启迪人们:任 何事业的成功,都是客 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结 合的结果,此诗表现出 诗人探究事物真谛的浓
《他人骑大马》 唐 王梵志 他人骑大马,
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 心下较些子。
拓展延伸·欲望4
《红楼梦》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
银忘不了, 终身只恨聚无多,待到多
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
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
随人去了,
二 、多角度发掘
上文提到的”反推”立 意.其实在故事中,否 定的同时,也可以从 肯定的角度来考虑问 题.否定的是”只吃 盐”,肯定的是”适当 加点盐”.即立意可从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 《百喻经》六则 (课件20张)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 《百喻经》六则 (课件20张)](https://img.taocdn.com/s3/m/1500596cf121dd36a32d82fd.png)
寓意
绝对的实践主义会不仅时时碰 壁,而且不可能做到。做事要 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 。不可能事事都要亲身经历后 才能得到真知。
人生启示
生活中既要学会见微知著, 懂得变通与推理,又要坚持 原则,善于根据实际情况采 取相应的对策。
伍 从 前有个人,骑着一匹黑马进入敌阵 攻 击 敌人。由于
胆小害怕,不敢作战。就 用 血涂在脸上,装死躺在死人堆
很是忧愁烦恼。有一位老人来告诉他说:“你不要愁, 我
《 驼
教你一个可以让骆驼出来的办法,你听我的话,必定能快 瓮
俱 速 弄出来。你应斩掉骆驼的头,自然就能使它出来了。” 失
这人就采纳了老人的话,用刀砍了骆驼的头。既杀了骆驼 》
,而又把瓮弄破了。这样愚蠢的人,被世人所嘲笑。
寓意 骆驼的头插进了瓮中出不来, 要拯救骆驼,势必要打破瓮, 而要保全瓮,势必要搭上骆驼 ,二者必居其一,顾此必然失 彼。 故事中的人却采取了一个愚蠢 的办法,结果两者俱失。
中。他骑的马也被敌人夺走。 士 兵 们撤离战场后,他想回
《 诈
家,就割了别人所骑白马的一截马尾回家。回到住处后, 言
马 有人问他:“你骑的马呢,现在在哪里?为什么不骑呢?” 死
他回答说:“我的马已经死了,只好带着它的尾巴回来。” 》
旁边的人听后说:“你的马本来是黑的,尾巴怎么变成白
的了?”他无话可答,为人们所嘲笑。
有的甚至持续七天或十五天的时间,这只不过是白白地折
磨自己的身体,并无益于修行啊。这和故事中的愚人是一
样的,因为盐可以使饭菜味美而多吃盐,最后导致口腔疾
病,听信外道邪说并依此修行是和这位愚昧无知的人一样
的。
寓意
做事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凡事要避免以偏概全。 学会克制私欲,不可贪得无厌 。 不以好恶看人做事。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5.2 《百喻经》六则(共19张PPT)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5.2 《百喻经》六则(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34176f30508763230121236.png)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诙谐风趣,内涵深刻 《百喻经》是一部以寓言譬喻故事演述大乘佛法的佛教文学作 品,是佛教典籍中较为特别的一种。本书又名《百句譬喻经》《百 句譬喻集经》《百譬经》,尤以《百喻经》之称最为直率简明而易 懂,故流传最广。本书以“百喻”为名,实际上只有98篇。98篇譬喻均 由故事和说教两部分组成:故事是先导,是说法的手段;说教是终结, 是撰者编书的目的所在。
《百喻经》六则
-1-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佛教的义理玄奥,一般人难以理解,故佛经常常“假近以喻远,借彼 而况此”。通过go譬og喻le优,将化 艰深的义理,化作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 易于接受。《百htt喻p:/经/w》ww.就qin是gyo突u.出org体/in现de佛x.h经tml这一特色的著作。学习 本文,要注意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百喻经》的语言 特色,体会其寓意在现代社会对人的启示意义,从中学习为人处世 的道理。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愚人食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盐一样,适当地添加,可以使生活充满 滋味,但太多了就会变得苦涩。比如有人做事淡泊名利固然无妨, 但如果对工作、生活不负责任,他的一生将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于国于民均没有任何贡献。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 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 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当然,我们也可 以认为愚人之所以可笑,在于他的思维出了问题,“一叶障目不见泰 山”。盐毕竟是调味品,它必须依托食物才能起作用,只看到盐能使 食物鲜美,就误以为盐是鲜美的,犯了逻辑错误。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课件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58ab65808a1284ac85043f9.png)
全书两卷,共有98个寓言故事,均为宣 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 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 对社会人生也不无启发意义。
4
文学背景
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 带有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 动物,也可以是人或者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 充满智慧哲理。
《驼瓮俱失》
寓意以及启示
不可过于轻信他人; 面对“鱼和熊掌”的问题,用最小的代价解决 问题。 我们常常面临这种类似的两难局面,由于处理 不当,结果也就两者俱失了。
谢谢大家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 形容词,年长的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长 名词,长度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形容词,时间长
秋水共长天一色 形容词,广阔
3.辨用法 徒自困.饿.,无益于道 “困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乏力饥饿 汝当斩头,自得出.之 “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出来 既复杀驼,而复破.瓮 “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 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 “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患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注字音
加点字 譬.彼 嗤.笑 诣.市
读音 pì chī yì
加点字 庵.婆罗 敕.之 瓮.
读音 ān chì wènɡ
2.解多义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动词,增加
益 徒自困饿,无益于道 名词,好处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副词,更加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第四则:《尝庵婆罗果》 点评:故事中的那个人用“品尝一果,怎知他果甜美”的思路,去“尽 一一尝之”,导致“一切都弃”的结果。这原本是用来比喻对待佛家 的教理,不知道类推,认为只有自己一一亲身体验,才能相信,最终只 能导致什么也得不到。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 发现和认识一般,不可能事事都要亲身经历后才能得到真知。归纳 推理和演绎推理是我们认识现实世界的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另 外也可以这样认识:实践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然而绝对的实践主 义不仅时时碰壁,而且不可能做到。有人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 一千个哈姆莱特”,对每一则寓言,只要你进行多角度分析,就会有不 同的理解。不仅寓言如此,其他文本也是这样。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3.第六则:《驼瓮俱失》 点评:佛教善于将生活现象上升为对人生的理解,这个故事的用 意不在于指出解决骆驼入瓮办法的愚蠢,而在于通过驼瓮俱失的事 实,比喻由于违反了禁条,自己的智慧之路和自我修养都丧失了。 骆驼的头插进了瓮中出不来,要拯救骆驼,势必要打破瓮,而要保全 瓮,势必要搭上骆驼,二者必选其一,顾此必然失彼。故事中的人却 采取了一个愚蠢的办法,结果两者俱失。这样的事情,现实生活中 自然不会出现,但我们也常常面临这种类似的两难局面,由于处理 不当,结果也就两者俱失了。比如,考试作弊,可能会侥幸过关,但人 格上也就有了一处瑕疵,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会受到处分,影响学 业。那么人格的完善和学业就可能两者俱失。这样我们和那个愚 人有什么分别呢?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 助词,能够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形容词,得意,满足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动词,得到 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鸟兽,往往有得
名词,心得,收获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动词,实现,达到 此言得之 形容词,适宜,得当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百喻经》,全称为《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为天竺高 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时天竺僧人求那毗地译。《百喻经》虽称 “百喻”,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98篇,全书两卷,共两万余字,结 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 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由梵文译成汉文,已经有一千五百多 年的历史。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若可饮尽,我当饮之 副词,就 当 好甜美者,汝当买来 副词,则
汝当斩头,自得出之 副词,应该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介词,给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动词,成为 为 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动词,作为 其所乘马为他所夺 表被动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百喻经》六则
-1-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佛教的义理玄奥,一般人难以理解,故佛经常常“假近以喻远,借彼 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作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 易于接受。《百喻经》就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学习 本文,要注意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百喻经》的语言 特色,体会其寓意在现代社会对人的启示意义,从中学习为人处世 的道理。
百喻经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百喻经》中的故事原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 留寓言”,这本书完全可以作为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 会人生也有启发意义。不仅《百喻经》如此,在佛经中,经常会采 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据说“经中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其方式 包括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遍喻等。 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 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如“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2.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 点评:这个故事原来比喻有些人强词夺理地坚持怪僻的见解,不 近情理,以为佛教戒律很宽泛、很严格,一时不能全部接受,就索性 舍弃不受,最终没有得道的希望,那是很可怜也是很可笑的!在现实 生活中,这确实是人惯常的心理。觉得太难了,就干脆不做,浅尝辄 止。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动词,祸害 汝患渴逐水 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患 患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名词,危机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名词,灾祸 不患寡而患不均 动词,担忧 方得一车,持来归家 动词,回到 归 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动词,归顺 后五年,吾妻来归 动词,女子出嫁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4.分古今 傍人语.言.(古义:告诉(他)说。今义:话语) 5.明句式 若但尝一,何以可知 宾语前置句 汝马本黑,尾何以白 宾语前置句 何以不乘 宾语前置句 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被动句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省略句 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被动句 其所乘马为他所夺 被动句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判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