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社区街道办事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向.
对当前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改革的构想
的, 但是 街道 办 事处 作为城 市 管理 的 一个 特殊 的
、
目前 街道 办事 处的 管理 体 制及 存在 的 问
层次 , 竟应 该做 哪些 事 情 , 应 该做 哪些 事 情 , 究 不
并没 有 明确 的法律 规 定 。其次 , 道 办事处 本 身 街
题
( ) 一 目前 的 管理体 制
关键 词 :街 道 办事处 ; 史沿 革 ; 实 困境 ; 历 现 体制 改 革 中图分类 号 : 9 C3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9—10 (0 6 0 0 5 0 10 55 20 )2— 0 2— 4 ( ) 二 目前 的管 理体 制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随着 我 国社会 经 济 的快速 发展 , 市人 口的 城 不断 增加 , 市规模 的扩 大 , 城 社会 结 构 的改 变 , 作
1街 道办 事 处 的 行 政 管 理体 制 缺 乏 明确 的 . 法律 依 据 。现 代 行 政 管 理 的 一条 重要 原 则 是 依
法 行 政 , 法行 政 的前提 是行 政组 织本 身 的 机构 依 设置 和 职责 、 员 配备 、 下 级关 系都 应 该 有 明 人 上
功能 , 几乎 涵盖 了一级 政府 所具 有 的行 政 管理 职
维普资讯
浙
江
工 商
大
学
学 报
Junl f hj n o g agU i r t ora o e agG ns n nv sy Z i h e i
20 06年 第 2期 ( 总第 7 7期 ) N . ,O6 V 17 ) o 2 2 O ( o.7
对 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改革的构想 当前
陈晓龙 , 毛春 梅
( 海大 学 公共 管理 学 院 , 苏 南 京 209 ) 河 江 108
浅析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浅析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一、问题描述在当前城市管理中,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承担着城市服务、管理的重要职责。
然而,随着城市社区规模不断扩大,社区管理体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 社区职能不够明确当前社区职能较为混乱,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导致社区管理不够规范、有效。
一方面,社区管理涉及到的职能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居民文化活动、社会福利、文化保护等多个方面,但是却缺乏专业、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手段。
另一方面,政府管理层面也缺乏规范,政府职能部门可能会重复管理社区某些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 社区管理困难社区管理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职能部门参与社区管理过多,造成社区居民自治意识不够强烈;第二,社区管理者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和方法;第三,社区管理者缺乏足够的工作条件和资源。
3. 规模化社区管理需要更多资源随着城市社区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基数变大,社区管理的资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且规模化社区管理难以区分各个小区的特点,无法满足不同区域的管理需求。
二、改革措施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 建议完善社区职能分工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根据自身职能范围,明确社区管理的职责范围,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同时,应该加强社区价值观和理念的宣传,引导社区居民形成自治意识,积极参与社区管理。
2. 建议加强社区管理人员培训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社区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同时,可以成立市属社区管理学院,为社区管理人员提供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 建议完善社区管理资源配置政府部门应该加大社区管理资源的投入,完善社区管理的物质条件和资源配备。
同时,可以将规模化社区管理分散到小区级别,让各个小区管理实行“一岗双责”,提高社区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三、总结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政府、居民、企业等各方合作共同推进。
从社区管理体制层面,我们可以明确社区职能分工、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素质,完善社区管理资源配置等措施,以期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浅析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而下的行政推动是我国传统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式 , 并形成 了所谓的 “ 单 部门也 存在职 能相 互混淆的情况 , 还往往各 自为政 , 他们 工作布置 繁杂 位办社会 的格局 , 即职 工及其家属 的生老病死 、 食住行等 各种 生活 和重 复交叉 , 衣 使街道难 于应付 。街 道在难 以承受 如此之 多的 社会管理 问题都需要依靠所在单位解 决。尽管随着国企 改革 的深入和 现代企业 事务 的情况 下 , 往往把 自已的部分职 能转移 到受其 指导 的居民委 员 制度的逐步建立 , 近年来全 国各地城市 先后对 社区管 理体 制和管 理方 会身上 , 久而久之 , 原本作 为一种 群众 自治性组 织的居 民委 员会 , 在承 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但从社 区管理的现 状和客观 担 了一部分行政职能后 , 与街道 办事处之 间实际 上形成 了领导 与指导 兼有的双重关 系, 而其原本的 自治管理功能却 日益萎缩 。 需要来看 , 还存在着不 少矛盾和问题 。
街道办事处职能发展趋势
街道办事处职能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推动,街道办事处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街道办事处职能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一、加强联动协同,提升服务能力近年来,随着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的服务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趋势就是加强联动协同,提升服务能力。
具体而言,街道办事处需要与社区、乡镇、市政府等各级政府机构形成良好的互动和配合,加强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分工合作等工作模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强化职能定位,优化服务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街道办事处的职能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职能定位,在发展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优势,同时适应当地的实际需要。
具体而言,街道办事处需要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分析当地的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服务方向和优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和覆盖面。
三、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智慧治理在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之下,城市化等问题也逐渐变得复杂和多样化。
因此,街道办事处需要不断地拓展自身的服务功能,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慧治理手段,推动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提高治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工作体系一个优秀的人才队伍是街道办事处的重要支撑。
在实践中,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完善各项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和职位晋升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科学的工作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五、加强法制建设,规范管理行为着力促进法制建设是街道办事处职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街道办事处需要加强法规体系的建设,完善公共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准确掌握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政策法规,规范管理行为,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维护辖区内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总的发展方向中,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发展趋势是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创新,加强联动协同,拓展服务功能,规范管理行为,实现智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
深圳社区管理体制现状、问题及治理模式探讨
深圳社区管理体制现状、问题及治理模式探讨深圳社区管理体制现状、问题及治理模式探讨张则武深圳在城市化进程中,对行政管理体制和基层公共治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笔者作为基层社区管理的一名工作者,试图从深圳社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当前社区治理模式进行探讨。
一、深圳社区治理的沿革和现状随着改革和农村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入,深圳基层治理经历了几个阶段不同模式的探索:2002年以前,基层治理的模式主要是传统的村委会、居委会村(居)民自治并存的模式。
2002年起,在居委会内部试行“议行分设”体制,并对全市社区规模进行了调整。
2004年开始,实行“撤镇设街”、“村改居”,全面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工作。
2005年以后,在全市推行“居站分设”体制,并逐步实行“一站多居”。
到目前,深圳共有社区工作站630个,社区居委会854个。
结合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目前深圳逐步形成了行政与自治、政府与民间多种形式互相补充的多元治理结构。
主要表现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党群共建模式日益发挥作用;政府职能通过社区工作站向社区延伸;基层民主在“居站分设”下回归了居民自治的功能;社会保障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各种机构向居民提供服务;业主自治在业主大会、业委会中得以体现;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进一步规范。
从社区类型来看,目前深圳社区主要有六种类型:一是花园式社区,即以商住房、政策性住房为主的社区。
此类社区配套完善,住宅相对集中和独立,人员流动少,管理规范,城市社区氛围浓厚。
二是商业型社区,即社区内商业街、店铺为主的商贸区,此类社区商业气氛浓厚,人来人往。
三是“村改居”社区,即以原村委管辖的范围或自然村落形成的住宅小区,此类社区原居民与外来人员混居,大部分为出租屋,配套先天不足,环境较差,地下加工厂和治安、安全隐患较多。
四是“非村改居”城中村社区,此类社区主要是地下开发商开发的私人住宅楼形成的住宅小区,环境同“村改居”社区,但管理上会有不同,社区内违法建筑多。
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以开封市改革实践为例
2021·02根据中央关于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的有关精神,省委、省政府部署了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工作。
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乡镇和街道职能转变,扩大基层管理权限,理顺条块之间职责关系,完善机构设置,优化编制资源配置,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开封市遵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以及全省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工作会议要求,组织实施了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
因参与改革的组织实施推动过程,本人边实践边思考,结合改革工作实际,对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及要求、目标和任务以及实现路径进行了研究探讨。
一、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一)推进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在开封市兰考县调研期间强调县域治理要“三起来”,在开封市尉氏县视察期间强调乡镇工作要“三结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对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综合改革又提出了明确要求。
落实好这些重要指示,不仅要求基层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量、改变工作方式,还要求从根本上完善和优化乡镇和街道的职能定位、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改革激发乡镇和街道发展的动力动能。
(二)推进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的关键举措基层治理是国家的基石,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统性部署。
省、市、县三级党政机构改革已经告一段落,迅速推进乡镇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落实中央和省委机构改革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构建从中央到省、市、县、乡五级协同体系的重要举措。
简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
现 代公共 行政 , 作为核心主体 的政 府开始 全 面维护 和实现公共利益 , 注意防治垄断 , 对关 系到公民切身利益 的产品进行质量监督 ,对市 场进行有力监管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应 着 眼于提高政府合法性地位以及 在社会 管理中 的恰 当定位 , 扩大公共服务的范围。 切 实转变 政府职 能是行 政管理体 制改 革 的核心和关键 ,只有深入到政府 职能这个 核心 层 面, 才真正改变计划管理体制的运行方式 , 实 现体制的创新 , 使政府成为从事经济调节 、 市场 监管 、 社会管理和公共 服务的、 面履行相关职 全 责 的责任政府 ,成为致 力于为市场 主体排忧解 难和创造 良好环境的服务政府 , 为全面依法 成 行政并受法律严格 制约监 督的法治政府 。 第一 , 学 配置 职能 , 化 、 简政府 结 科 优 精 构。 坚持政企分开、 政资分开、 政事分开 、 政府与 社会中介组 织分开 。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的 基础性作用 , 加强 和完善宏观调控。 要改进政府 经济调节方式 ,彻底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 的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 以及主要运用行政手 段管理经济的方式 ,要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的 事交给市场 、 业 、 企 行业组织 和中介机构 。 在市 场失灵 时通过 “ 的见的手” 看 实施宏观调 控。着 力建设统一 、 开放 、 竞争 、 有序的现代 市场体 系。 第二 , 转变 市场 监管职能 , 形成行政执法 、 行业 自律 、 舆论监督 、 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 管体 系。 加强对重要资源 、 国有资产和市场经济 秩序 的监管 ,规范市场主体行 为和市场竞 争秩
2 法 律 的 路 径
一
一
19 4 —
管l I I 理 科 学
科 箸
地方街道办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治理LIVELIHOOD地方街道办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 黄邦汉摘要:近年来,有关地方街道办的报道数量激增,地方街道办作为基层管理的典型代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发展与变迁,地方街道办在社区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尴尬,存在如权责失衡、法律缺位、体制臃肿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地方街道办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法律缺位;权责失衡;居民基层自治;改革困难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1-0284-0001一、地方街道办存在法律缺位的问题我国地方街道办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法律缺失的问题,全国人大1954年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明确指出,地方街道办事处是帮助区政府处理一般日常性事务的机关,是完全依附于区政府的、不具行政层级的组织。
地方街道办事处仅能通过上级政府进行财政和人事上的调动,是行政职能的“传递者”,接收各部门委托并处理相关事务,但并不具备独立的行政执法权以及管理权。
街道既属于行政规划,又属于社区规划,其本身的双重性质赋予了街道办事处行政组织和社区组织的双重性质。
但在我国当前的“两级政府、三级行政、四级落实”体制下,地方街道办事处在管理职责的范围上相当于地方一级政府,它与几乎所有区级部门都要建立对接关系,远远超出了其作为任务型组织的承载能力和责任范围。
在2009年,《街道办事处条例》被废止,这使得地方街道办对于下级社区的管理甚至失去了基本的法律依据,街道办的对于下属社区的管理成了无头苍蝇,没有明确的法律文件规定,往往容易陷入混乱并且由于规定的模糊存在难以界定的种种问题。
二、地方街道办存在权责失衡的问题街道办事处存在权责失衡的问题。
街道办事处很多实际上的职权都未在法律条款中体现,其承担的责任往往与权力范围不一致。
目前实际生活中我国地方街道办事处除了少数不同外,几乎涵盖了一个区域政府应有的全部职能,其现有的理论上的权责结构设计与现实社区管理的实际需要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
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改革——以街道办事处存废为分析视角
自1 9 5 4年 1 2月 , 我国初步形成 以市 、 市辖 区、 街道办事处 、 居委会为主体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从 1 9 5 4年到 1 9 8 0年 , 随着 街道民主建政运动 、 人民公社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 城市基层管理 基本确立了以单位制为主 , 街居制为辅的体制。随后 经济 转轨 和社会转型 , 单位制逐 步衰落 , 社会管 理与 服务 职能逐步 由政 府、 企事业单位 向社会过渡, 社区任务繁重。街居制也陷入管理
中共浙江 省委党校学报 2 0 1 3年第 2期
城 市 社 区的 管理体 制 改 革
以街 道 办 事处 存 废 为 分 析 视 角
口 丁 丁
摘要 : 社 区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直接 关 系到亿 万居 民的 日常生活 , 而提 高其 效率与质量 关键在 于健 全社 区管 理体制。本文通过理论 分析 确立我 国城 市社 区管理体制改 革的价值 取 向, 继 而 比较 分析 北京 、 武 汉、 铜 陵等案 例, 得 出撤销街 道办事处 的共识 , 一定程度 上代表 了改革方 向。最后 以浙 江台州 为调研 区域 , 采 用深度访谈 法
公室和工作组 。机构 设置 上改 革 自上 而下 的“ 一对一 ” 。实 行行政编制“ 三部一室 ” : 党群工作部 、 城市管理部 、 社区事务 部、 综合 办公 室 。事业编 制机 构 “ 一所 两室 ” : 社 会保障 事务 所、 企业 服务 办公室 、 社 区委员会 办公 室。 ( 3 ) 梳 理职能 , 实
现职能归位 。把 梳理后 社 会管理 相关 职 能交 由社 区委 员会
作者简介 : 丁丁 , 女, 中共浙江 省委党校硕士研究 生 , 主要研究方 向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① 李正东 : 《 关于我 国社 区几个发展趋 向的思考 》 , 《 浙江社会科学》 , 2 0 0 1 年第6 期, 第3 6 页。
XX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XX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街道办事处是百姓认识政府的“窗口”,对上对下政令畅通的“中转枢纽”,不仅是基层治理的“大管家”,也是党和政府联络群众的“桥梁纽带”。
职能不清,任务不明。
由于长期以来实行属地化管理形式,导致区级职能单位与街道二者职责界定较为宏观模糊,上级部门将大量的事务下沉到街道一级,但由于街道没有行政执法权、行政答应权。
日常事务繁杂的社区、街道级承接大量临时性任。
同时,由于街道办事处资有限,为了按期完成上级指派的各种任务,只能将“烫手山芋”下压到各社区,甚至在基层政治生态中被迫出现了“不出事逻辑”和“甩锅心态”。
协调无力,考核压头。
街道办事处身处基层一线,可以灵敏洞察辖区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但压力传导和不全面的考核机制使得街道办事处的综合协调和管理监视职能难以有效发挥,考核往往以负鼓励占主导地位,无视了正鼓励的重要性。
在实际工作当中,联席会议、共助共建、党员报到,由“街道牵头”演变成“街道磕头”。
内耗增大,效劳缺位。
街道办事处大量的人财物消耗在过频过度留痕、分解任务、机关内部运转等方面,导致没有精力放在关键民生效劳上。
此外,南白街道人口基数较大,组成复杂,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多由聘用人员组成,存在年龄构造老化,有的还存在不懂“效劳”。
教乡镇一级待遇不占优势,无法留住有才能、敢作为的年轻人,对政府购置公共效劳的相关政策不熟悉,加之工作公共效劳成效不佳。
主体单一,活力缺乏。
我街道推动社区、小区自治、城市生活小区治理中,社区照旧存在行政化现象和边缘化现象。
在推动社会组织开展工作中,主体单一,收效甚微。
局部社区干部没有科学的方式方法,导致各种社会组织、辖区党员等参与社会效劳、社会治理存在抵抗情况。
完善运行机制,加强法治保障。
将街道办事处条例纳入区级管理制度。
及时解读、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结合街道管理现状制定详细施行方法,加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法治保障。
一是完善权责统一的工作制度,年初落实对街道各项工作的监视考核方法,不能在中途随意加改;二是建立街道综合执法领导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街道辖区各类执法监管力量,形成执法监管合力;三是完善鼓励机制,注重提拔具有街道、社区等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和其他鼓励制度;四是完善基层考核评价制度,渐进式缩小对街道的经济考核指标权重,逐步加大对街道公共效劳、公共管理、公共平安等方面的考核权重,把公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评价指标。
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公共管邱.Public Management 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林娜(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摘要:街道办事处是我国基层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连接政府和社区之间起着积极的作用,对维持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与现代社会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矛盾,导致目前的街道办事处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社区生活的长治久安。
本文通过分析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对策,旨在对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进行健全改革,使办事处的处理基层事务能力得到稳步提高,使其能为社区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改革对策中图分类号:D630.1文献标识码:A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街道办 事处的管理职责也有了较大的变动,管 理内容的丰富性对传统的街道办事处管 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目前综合 性管理的街道办事处工作中,为了更好 地面对多领域的岗位职贵工作,工作人 员必须要正视存在于街道办事处工作环 节中的各种问题,并从问题解决的角度 进行思考,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办公职 能,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优秀的社 会生活环境。
1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在当前我国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中,由于相关规章制度的不健全,城市 社区管理结构的更新和调整,致使基层 街道办事处面临着许多管理上的问题,对相关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造 成了很大的困扰,也使街道办事处管理 体制的改革刻不容缓。
1.1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定位模糊从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来看,街道 办事处与乡镇政府有着较大的区别,一般来说街道办事处不设置人大、政协等 机构,在层级上处于“一级准政府”,需要受到区、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同时 街道办事处又有比较自由的行政权力,在对管辖范围内的大部分社会事件进行 自主管辖权和行政处罚权。
因此,从职 能角度来看,街道办事处具有的职能定 位并不明确,对于其是属于“派出机关”还是“政府机构”,人们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也使街道办事处在进行行政事件处理时,在责任、权力和义务方面有些复杂,给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开展增添了一定的困难^1.2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区域过大我国目前所实行的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需要负贵的日常管理任务,包括市区政府所交办的与社区居民相关的事项,对居民委员会工作的指导以及处理各项社区居民反馈的问题等,这些办公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市区级“一级政府”的职责没有过大的区别。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走向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走向摘要:我国的社区建设目前已经进去了一个新的阶段,关于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讨论的热点,全国有些城市也在社区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探讨了今后我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走向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推荐与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大规模的建设和快速发展,街道办事处作为城市区级政府派出机关,其辖地面积和人口迅速扩张,这使得街道办事处的管理任务日益繁重,原来实行的“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的“条块分割”,处在城市基层管理第一线的街道办事处职权十分,对很多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往往是看得见,摸得着,无权管,而市,区政府的职能则有权管,看不见,造成了有能力关无权管,有权管的无能力管局面。
同时,伴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基层管理上出,现了很多新的领域,街道办事处的任务越来越重。
例如,“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增加了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和服务对象;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各街区的老龄人口(尤其是离退休人员)显著增多,老年人口的活动空间基本上在家庭所居住的街区,这就增加了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内容;改革中出现了大量失业下岗人员,需要街道办事处的关心和帮助;随着城乡社会流动加快,城市街区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他们既为街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给街区的管理带来了压力。
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街道办事处的职责规定显然难以应付。
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市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将街道办事处作为第三级管理单位,以行政能力的强化来解决越来越多的社区问题,推动社区建设。
之后,全国各地很多城市相继建立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
这种体制快速推进了社区发展,各地社区建设的面貌日新月异;但是,另一方面这种体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诸如街道办事处的功能定位、居委会的行政化、社区参与度低等。
街道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街道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一、改革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街道作为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提高街道管理水平和效能,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
本方案旨在明确改革目标、任务和措施,推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1.改革背景(1)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街道管理职能不断拓展。
(2)街道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如职责不清、机构设置不合理等。
(3)国家层面明确提出要深化基层政权改革,提升街道管理水平。
2.改革目标(1)构建权责清晰、管理有序的街道管理体制。
(2)提升街道公共服务和社区治理能力。
(3)增强街道与社区居民的互动,提高居民满意度。
二、改革任务1.优化街道职能配置(1)明确街道职责,强化公共服务和社区治理职能。
(2)整合街道内部资源,提高管理效能。
(3)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互动,了解居民需求。
2.调整街道机构设置(1)撤销或合并部分职能重叠的部门,优化机构设置。
(2)增设社区治理、公共服务等相关部门,提升服务能力。
(3)加强街道与上级部门的衔接,确保政策落实。
3.完善街道管理体制(1)建立权责清晰的街道管理体制,明确各级职责。
(2)制定街道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3)加强街道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4.提升街道干部素质(1)加强干部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2)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3)加强街道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三、改革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街道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的组织实施和协调推进。
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2.制定实施方案结合街道实际,制定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主体。
3.加强宣传引导4.稳步推进改革按照实施方案,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改革,确保改革平稳过渡。
6.加强监督考核对改革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考核,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街道改革实施方案
街道改革实施方案街道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街道作为城市服务的基本单位,需进行一系列改革以适应新形势。
本方案旨在推进街道改革,提升街道服务水平,加强社区治理能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二、改革内容1. 调整管理结构:组建街道行政服务中心,整合原有部门职能,实现服务职能的集中统一管理。
并设立街道居民代表大会,加强居民参与和民主决策。
2. 加强社区工作力量:增加社区工作人员数量,提高他们的培训水平,强化社区服务能力,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
3. 创新社区服务模式:通过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服务,包括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商务服务等,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4. 强化社会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执法和巡逻力度,及时解决社区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5.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改善街道市容环境,提升道路建设质量,确保交通畅通。
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能力,创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6.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鼓励居民自治和社区组织发展,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社区凝聚力。
7. 创新政务公开机制:提高政务公开透明度,加强信息化建设,便利居民获取行政信息,推动政府决策公开、公正、公平。
三、实施步骤1. 设立改革领导小组,成立改革推进办公室,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2.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意识,促进改革顺利进行。
3. 组织召开街道居民代表大会,听取居民意见,制定改革方案。
4. 将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为改革试点,逐步推广到其他街道。
5. 积极与社区组织、社会力量合作,创新社区服务模式,提升社区服务质量。
6. 加强与上级政府、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改革方案的顺利推进。
7. 加强宣传工作,广泛宣传改革的目标和意义,争取居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四、预期效果1. 街道行政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居民办事效率和满意度提高。
浅谈街道办事处改革
浅谈街道办事处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管理居民日常生活等方面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街道办事处也需要在不断地变革和发展中不断追求进步。
因此,街道办事处改革非常重要。
街道办事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服务质量。
街道办事处除了要承担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居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因此,街道办事处的改革应该是以居民为中心的,要不断地加强对居民的关注和服务,让居民获得更多的利益。
街道办事处改革的内容也应该是多方面的。
首先,改革应该突出管理服务的主导地位,必须增强服务意识、务实担当、奋发进取的精神,加强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综合治理能力。
其次,应该加强人才建设,提高街道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管理经验,以更好地引导和服务居民。
此外,街道办事处的改革还应该加强对基层工会、业委会和社区团体的引导和支持,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街道办事处改革,既不能只注重表面上的形式和策略,也不能盲目地去追求进步和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以居民为中心,以切实解决居民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不断优化管理服务模式,深化细化管理体制机制,做好日常管理以
及突出重点工作,力争街道管理工作更优秀、更高效、更贴近居民。
总之,街道办事处改革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变革”,它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和制度革新,是一个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的过程。
我们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我们的街道办事处定会在改革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为全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探讨
浅议社区治理中的街道办改革
浅议社区治理中的街道办改革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街道办事处的职责和管理范围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街道管理体制难以适应现代社区治理实践的需要。
本文针对传统街道管理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裁撤街道办及大力发展第三部门的政策设想,以期为我国社区治理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街道办事处第三部门改革一、街道办事处的历史沿革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废除了国民党时期的保甲制。
为了加强城市政权和城市管理力度,密切党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于1954年12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
条例中规定: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其主要任务有三项:办理市、市辖区人民委员会有关居民工作的交办事项;指导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
这样,全国统一了街道办事处的名称、性质、任务和机构设置。
从此,街道办事处作为城市基层行政组织,正式进入国家政治制度的视野。
文化大革命时期,街道办事处被改组为”街道革命委员会”,并建立街道党委,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党政企合一。
街道办的工作秩序被打乱,工作性质和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完全脱离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的规定。
直到1980年,全国人大重新公布了1954年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
再次明确了街道办事处是市或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并将街道党委、街道办事处、街道生产服务联社分开,宣布街道办事处的工作由民政部管理。
改革开放后,城市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提上日程,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传统意义的单位制度的解体,原来附着在”单位”身上的政治、社会、教育、保障等功能迅速剥离,回归到政府和社会,大量的工作沉淀到街道办事处;另一方面,原来实行”条条”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也将任务下放到街道,给街道增加了很多新的管理内容,如市场管理、园林绿化、交通道路、民政福利、市容市貌等管理项目。
街道办事处逐渐承担起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精神文明等任务,其管理职能开始逐步充实和强化。
街道办事处的历史变迁及改革趋势
街道办事处的历史变迁及改革趋势作者:赵文洁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21年第03期[摘要]城市基层治理体制改革往往与国家政治体制变化以及国家治理目标相适应。
街道办事处兼具“行政”和“自治”双重属性,是连接国家与社会的关键桥梁。
鉴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在中国语境下,不能忽视党在街道办事处变迁中的影响。
基于“政党—国家—社会”的分析框架,梳理街道办事处的历史变迁,进而探究街道办事处的改革趋势。
[关键词]街道办事处;历史变迁;改革趋势;国家与社会[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1)03-0022-06中國城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在社会领域的反映和体现[1],城市基层治理体制改革应与国家治理目标相适应。
街道办事处作为我国基层治理的重要场域,面临条块分割、职责不清、工作负担重、人员结构设置不合理、权责不匹配和机构重叠等困境,其改革迫在眉睫。
从当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趋势,对街道办事处的变迁趋势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街道办事处的改革方向。
一、文献回顾(一)街道办事处的性质与职能定位研究周平对街道办事处性质和职能重新进行合理定位,指出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社区中具有“行政”和“自治”双重性质和职能。
[2]杨宏山指出街道办事处职能和定位存在“错位”问题,并以此探究撤销街道办事处的改革试验。
[3](二)街道办事处改革的理论视角研究董娟基于“行政派出”理论视角对街道办事处的存与废进行理性反思发现:从发展阶段、改革目标和组织视角看,撤销街道办事处是改革的必然趋势,且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结构的重塑与再造是我国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改革趋势。
[4]张西勇和杨继武从历史制度主义理论视角,梳理街道办事处制度的历史沿革和政策演变,指出我国街道办事处制度变迁受宏观制度环境和外部示范效应的影响,同时具有路径依赖现象,但也存在制度创新的“关键节点”。
[5]饶常林和常健同样从历史制度主义理论视角出发,指出街道办事处治理困境的根源是其实质性质和职能的不确定性,且街道办事处的历史沿革呈现出国家权力向城市基层社会渗透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社区街道办事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向摘要:街道办事处处于我国政权体系的终端,最基层的管理单位,是连接政府和社区的桥梁,在基层管理和社区建设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进入转型期,街道办事处这种原有的基层政权体制逐渐显现出其自有的问题——职能超载、职权受限和地位尴尬等。
因此,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主要对我国现有的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字:街道办事处社区管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单位制的运行基础不复存在。
我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由原来的“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转变成街居制的为主导。
街道办事处这个市辖区政府的派出机关,在城市基层管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街居制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居民的民主自治意识不断提高。
这促使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部署,为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根本宗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就必须积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必须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政府职能上实现根本性转变;就必须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建设现代服务型、法制型政府。
一、基层街道行政组织职能变化的现状街道办事处自20世纪50年代设置以来,就定性为政府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居民事务代理、社会救济和优抚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大规模的建设和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迅速扩张;城乡社会流动加快,城市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
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街道作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区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现在的街道行政组织承担着“统筹辖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指导社区建设、加强城市管理、维护治安稳定”的职能。
这五项职能每一项都是一个大课题,涵盖了丰富的内容。
尤其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任务越来越重。
不管是日常工作,还是突击任务,职能不断增加,工作范围不断扩大,许多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服务性的事务都需街道行政组织承办,与传统意义上的街道办事处职能定位比较,现在的街道办事处在职能上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伴随而来的是基层街道行政组织在街道发展、行政服务和行政管理上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领域。
随着街道办事处职能不断丰富,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政府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坚强基石。
二、基层街道行政工作中的新矛盾面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街道办事处也面临很多新矛盾、新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管理服务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街道办事处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辖区经济发展。
抓招商引资、服务重点项目、服务企业,保持税源增长等,成为街道办事处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长期以来我们使用的绩效管理模式,指标明确,任务具体,对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管理模式在街道办事处这个层面的弊端也日益显露。
1.从绩效管理体制来看,绩效目标值通常由政府绩效管理部门,根据上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和本年度预计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要求,提出绩效管理指标下达到基层。
可以说,政府绩效管理的指标是在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提供的基数上形成的。
更具体更细化来看,这些具体指标基数,是由实际从事这些工作的各职能科室和各相关责任人提供的。
这样就形成了“自己定任务,自己来完成”的情况,因而“留有余地”成了一种惯例。
这种模式严格来说,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绩效管理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从绩效管理具体实施过程来看,政府通常在年初下达绩效管理指标,各街道办事处和基层职能部门也是按照职能分工,进一步把绩效目标细化,层层分解到职能科室和各相关责任人,实际上形成了“千钧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工作格局。
促进经济发展、强化管理、优化服务需要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千钧重担大家挑”往往会造成职责不明确,主体不清楚,容易形成新的“大锅饭”,一般来说“谁都管”其结果就会“谁都不管”、或者“谁都管不了”。
“人人肩上有指标”较容易使人满足于仅仅完成计划任务的现状,人是有惰性的,“跳起来摘桃子”对责任意识强、积极上进的人管用,一般人员则不容易做到。
传统管理模式对提高行政效率,强化政府管理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服务质量等都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二)行政管理机制与行政效能的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很多新的举措直击以往几十年一贯制的要害。
但街道现行的行政管理机制基本上还是过去的老框架、老办法,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的要求。
街道办事处机构庞杂、人员过多、效率不高、服务功能弱化。
主要表现在:1.机构设置不合理。
各个街道机关内部机构一般都有十几、二十多个,过多过杂过细,通常是各唱各的戏、各敲各的锣。
设置太细不利于发挥整体合力,提高行政效能。
2.职能设置不科学。
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兼职过多过滥,造成领导之间管理职责不明确;中层领导职位数量设置不合理,存在职能相近、功能重复,劳逸不均等问题;个别部门“有人无事干、有事无人干”、极少数人无责一身轻,上班玩游戏、上网聊天、炒股买基金、上街购物、随意离岗办私事等怪现象在机关不同程度的存在。
这些现象是行政机关的“毒瘤”,究其根源还是“因事设岗,因岗设人”的原则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贯彻落实。
3.人事编制复杂。
目前街道办事处机关各类性质的人员都有,既有国家公务员、又有事业人员、既有劳动合同制工人,又有借用人员和临时工。
人员关系复杂,素质参差不齐,不仅造成机关人头费用偏大,街道财政负担加重,而且很难保证基层行政机关的行政执行力。
4.缺少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行政机关分配机制几十年一贯制,吃“大锅饭”的现象普遍存在,工作人员干好干坏一个样,挫伤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街道行政效能的提高。
街道办事处机关工作运行中暴露出来的这些矛盾和问题,从表面上看有些是个人素质问题,有些是作风建设方面的问题,从根源上分析,是当前街道机制性障碍的外在表现。
这种行政管理机制不仅影响了基层执政能力的提升,从提高行政效能的角度来看,也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因此,实行街道行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三)居民需求与服务缺乏的矛盾时代在进步,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与提供公共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这对街办事处公共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而现有的公共服务严重缺乏。
1.再就业服务压力大。
“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增加了街道管理和服务的工作压力。
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不少企业职工年龄偏大,技能单一,下岗待岗情况普遍存在;而且其成年子女就业难。
这部分群体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处理得不好就会形成社会问题,需要基层街道办事处下大力来解决。
2.服务民生问题要改善。
由于历史原因,一批支农返城人员、半边户、特困户等形成了一个生活无来源的困难群体;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需要政府承担起帮扶困难群体,关心、帮助和解决这部分人实际困难的责任。
3.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居民活动场所缺乏,多数社区办公用房不足,经费有限,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受到制约;必要的群众活动场所缺乏,开展积极、健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得不到基本保障;现有的公益型群众健身器材与群众的需求之间尚有一定缺口等等。
4.社会公共服务任务重。
以老龄工作为例,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显著增多。
关爱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突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政府以优质的公共服务,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休闲娱乐环境、基本的社区卫生保障条件和必要的家政服务等。
目前街道和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无论是“硬件”(如:服务设施、志愿者服务队等)还是“软件”(如:人口资源数据库等)都很缺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仍需要完善。
面对这些矛盾,街道要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发展的需要,以更高的起点、更宽的眼界、更高的标准来谋划和推动自身发展,不断开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新局面,就需要变革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几十年一贯制的工作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三、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与现实之道新时期新形势要求街道进行行政体制改革。
笔者认为街道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是:通过行政体制改革,破处旧体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弊端,探索新时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街道行政体制改革的办法,对街道行政机构的功能、规模、机构、人员、资源等进行的整合,对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和革新,建立规模适度、服务完善、管理科学、依法行政的街道行政体制。
我们在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进行了初步探索。
按照“强化服务功能,坚持效能优先,创新组织设置,实施流程再造”的原则,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来实现街道行政体制改革:(一)优化街道行政组织的机构设置我们创新街道行政组织结构,实行大部门工作机制。
成立“XX街公共事务管理委员会”,履行原街道办事处承接的公共服务与管理的提供与监督;社区建设指导、城市管理、经济发展与服务、综合治安、社会稳定等职能。
整合后的“XX 街公共事务管理委员会”和“XX街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社会综合治安管理委员会”,三块牌子一套班子,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负责本辖区的行政工作。
“XX街公共事务管理委员会”将职能职责进行了重新划分、整合和定位,并据此对内设科室进行了新的调整。
“XX街公共事务管理委员会”下设“三个中心、一个办公室”。
即:街社区服务中心、街协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综合管理办公室。
凡涉及相关的社会事务和公共职能,全部集中在大科室内部流转,而不会因为职能交叉或部门衔接不畅降低工作效率。
大科室制对于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机构是职能的载体,职能配置需要科学的机构设置来履行。
在优化行政组织结构中,关键是要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
我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需要,科学规范部门职责,合理调整机构设置,优化人员结构。
既解决了有些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也解决了有些部门编制过少、人员不足的问题,做到职能与机构相匹配、任务与人员编制相匹配。
初步形成了精简、统一、高效及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