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门诊护理常规
耳鼻喉科护理常规汇总

耳鼻喉科护理常规【术前护理】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术前护理则为重要环节。
1.病人入院后应热情接待,测量血压、脉搏、体温每日2-4次,并记录。
详细介绍病房环境、规章制度。
2.协助病人做各项化验、检查,如心电图、胸透,必要时X线拍片或做CT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利于手术。
3.做好卫生宣教教育,使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能有所了解,积极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
4.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由疾病而造成的恐惧、焦虑、悲观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平静、愉快的心情。
5.控制原发病灶,治疗原发病,预防受凉、感冒及各种继发感染。
如行咽部手术,要在咽部炎症基本控制后方可实施。
6.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必要时按病情调节。
7.观察呼吸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的病人给予氧气吸入,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8.减少陪护与探视,预防交叉感染。
9.协助病人做好卫生处置;根据手术部位备皮。
做青霉素、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查血型,备血;全麻病人,术前6小时禁饮食。
女病人如有月经来潮,应延期手术。
10.术前半小时按医嘱用药,随身物品不带入手术室,女病人取下头饰,梳成发辫;带病历及术中用物,送病人去手术室。
11.铺麻醉床,备输液架及抢救物品,紫外线消毒床铺及病室空气。
【术后护理】1.患者由麻醉医生护送至病房,主管护士协助将患者移至病床上,并为其整理好床单,注意保暖,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
清醒后平卧,术后6小时禁饮食、水。
局麻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卧位,如术后取半坐位,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
2.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注意瞳孔、意识的变化,并记录。
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利于身体康复,促进刀口愈合。
4.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固定,及时更换污染的敷料,预防刀口感染。
5.注意刀口有无出血、渗液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并记录。
6.按医嘱应用合理,有效的抗生素,预防及控制刀口感染。
耳鼻咽喉科疾病护理常规

耳鼻咽喉科疾病护理常规
1.保持通风和温度适宜:保持病房空气流通,通风清新,温度适宜,
避免过热或过冷。
2.控制感染源:切断病情传播的途径,减少交叉感染,患者及家人应
做好手卫生,勤换洗衣物等。
3.饮食调理:可以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
刺激和过硬食物,多饮水,补充维生素。
4.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滥用抗生素等药物,避免自行调
整剂量和服用时间。
5.咽喉部护理:保持嘴巴及牙齿的清洁,定期漱口,避免刺激性的食
物或饮料,注意保持喉部湿润。
6.耳部护理:避免嘈杂的环境和刺激性的化学物质,注意保持耳道清洁,避免用尖锐物品清理耳垢。
7.鼻部护理:保持鼻腔的湿润,可以使用盐水鼻涕软化剂来清理鼻腔,避免频繁用力擤鼻子。
8.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
度使用声带,注意人体保暖。
9.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规律锻炼,通过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来增强身体免疫力。
10.心理疏导: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给予心理支持和
安慰,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以上为耳鼻咽喉科疾病的护理常规,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护理措施仅仅是辅助治疗手段,还需要结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来进行综合治疗。
对于不同的耳鼻咽喉科疾病,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2.术前常规检查项目血、尿、粪便常规、心电图、X线胸片。
3.呼吸道准备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胃肠道准备全身麻醉手术需禁食、禁水6~8h,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5.其他护理措施
(1)保持口腔清洁,术前Id给予漱口液漱口。
(2)沐浴,剪指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胡须。
(3)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4)注意患者有无发热、感冒,女患者月经来潮等情况,必要时通知医生。
6.术日晨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
处理。
(2)嘱患者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
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入手术室前应排空大小便。
(3)手术前应遵医嘱给予注射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带入手术室。
准备全身麻醉床、输液架、血压计、听诊器、氧气、护理记录单、冰袋、污物袋等。
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工作常规

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工作常规(一)耳鼻喉科门诊护理工作1.按门诊一般护理常规施行。
2.对小儿患者应协助医师固定头位。
3.做好前庭功能检查的准备工作。
4.参加电测听检查工作。
5.门诊手术室及治疗室应定期消毒。
6.门诊工作完毕,将电器设备电源切断,盖好防尘罩。
清洗器械,准备消毒。
(二)耳鼻喉科门诊诊疗工作对初诊患者应作耳鼻咽喉各部的详细检查。
复诊患者可根据需要,重点复查有病变的部位,其他一般要求与门诊一般诊疗常规相同。
1.鼻部疾病(l)大量出血者,应予初步应急处理,迅速查明出血原因及部位。
血量较多、不易控制或全身情况较差者,应住院治疗。
(2)疑有慢性鼻窦炎者,应先作位置引流试验及上颌窦试验穿刺术等,以助诊断。
必要时再作X线摄片检查。
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患者,应在门诊行上颌窦穿刺灌洗,如灌洗3~5次以上,分泌物仍不见减少者,宜入院手术治疗。
疑为齿源性者,应先请口腔科会诊。
(3)拟诊为变态反应性鼻炎者,应作鼻分泌物涂片,查嗜酸粒细胞。
(4)鼻疖在门诊治疗,应及早给足量有效抗菌药物,如伴有面颊部或上唇蜂窝织炎者,应及时入院治疗。
(5)鼻及鼻窦肿瘤:①良性病变:鼻息肉应手术治疗。
血管瘤可注射硬化剂、电烙或手术。
鼻窦肿瘤须X线摄片(或CT扫描),根据生长部位、发展方向及生长速度决定是否手术。
囊肿须X线摄片检查,必要时行上颌窦穿刺,症状明显且影响外形者须手术治疗。
②疑似恶性肿瘤者,行活组织检查及X线摄片检查等,必要时请有关科会诊,确诊后决定治疗方案。
2.咽及鼻咽部疾病(1)咽部急性膜性或溃疡性病变,应作咽拭子涂片及培养检查白喉杆菌,检查螺旋体及梭形杆菌,胸部X线透视或摄片,血常规及梅毒血清学检查,甚至活体组织检查,以与咽白喉、喉结核、血液病和梅毒的咽部病变以及恶性肿瘤等相鉴别。
临床高度疑似白喉者,应请传染病科会诊收治或送隔离室诊治。
(2)扁桃体周围脓肿早期患者,可在门诊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已形成脓肿者应切开排脓。
耳鼻喉护理常规健康教育

鼻出血护理常规1、安慰患者,使之镇定,必要时赋予镇静剂。
2、估计出血量,血压过高者遵医嘱赋予降压药。
3、出血时采取坐位,将血液吐入弯盘中;不出血时采取半卧位;鼻部冷敷和遵医嘱使用止血剂;休克者取侧卧位。
4、对初诊者采取简易止血法,如指压法、棉片止血法。
5、做好鼻腔填塞和后鼻孔填塞的准备。
6、饮食:赋予温凉的半流食或者流食,禁食烫热食物。
7、保持大便通畅。
8、防止患者低头、打喷嚏、用力咳嗽和攥鼻。
9、做好口腔护理。
10、注意有无原发病。
健康教育1、告知患者勿将血液咽下,避免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
2、避免咳嗽、喷嚏、可做深呼吸,用舌顶上腭,以免填塞物脱落。
3、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受凉。
4、多饮水,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5、血压高者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
6、填塞物取出后注意勿用力挖鼻、擦鼻。
鼻、鼻窦恶性肿瘤根除术后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积极配合。
(2)术前备皮,剪鼻毛、男性剃胡须。
(3)术前6小时禁食水。
2、术后护理(1)全麻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切口渗血。
(2)保持呼吸通畅,患者头偏向一侧,随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
(3)术后3--5天取出口腔内填塞物,做好口腔护理。
(4)加强营养,赋予高热量流质饮食。
(5)术后7天拆线。
健康教育1、恢复期练习张口活动,防止翼腭窝瘢痕增生及挛缩。
2、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3、遵医嘱进行放疗或者化疗。
4、定期复查。
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使之对疾病有正确认识。
(2)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及时纠正贫血。
(3)提供舒适,减轻不适。
2、术后护理(1)体位:全麻未清醒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全面清醒4--6小时后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度。
(2)密切注意出血情况。
(3)先后鼻孔填塞12小时后如无鼻腔出血,局部可用液体石蜡,以利于抽纱条时减少出血,减轻患者痛苦。
(4)观察鼻腔前端的后鼻孔纱球丝线是否有松脱现象,口腔端有无断裂,严防后鼻孔纱球脱落、阻塞咽喉而引起窒息。
耳鼻喉病人的护理

---------------------------------------------------------------最新资料推荐------------------------------------------------------耳鼻喉病人的护理喉部炎症:为喉部黏膜、结缔组织、韧带等结构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急性会厌炎的护理:1预防窒息:按医嘱及时给予足量的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观察用药疗效。
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形态,及时发现呼吸困难,立即向医生汇报。
2减轻疼痛:静卧休息,进清淡无刺激、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减轻对会厌的刺激,保持口腔清洁。
不发音、轻发音、轻咳嗽,利于声带休息。
3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必要时采用物理降温或根据医嘱使用药物降温。
4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本病的特点及预防措施,由变态反应者应避免接触变应原。
生活有规律,戒烟酒,积极治疗邻近器官感染,如出现咽喉剧痛、吞咽困难、急性喉炎:是指以声门区为主的喉粘膜急性炎症,以声嘶、喉痛为主要症状。
1 / 3备齐抢救用品,严密观察病情,床旁备好氧气、吸痰器,必要时备气管切开包,雾化吸入器,心电监护仪。
2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用药后观察体温变化、出汗情况,多饮水,防止脱水。
3安静休息,关心体贴患者,以消除其恐惧心理。
4告知患者及家属此病的危险性及预防措施,感冒后不能随意服用镇咳、镇静药物,因为有些药物会引起排痰困难,加重呼吸阻塞。
患儿出现犬吠样咳嗽、呼吸困难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均为喉部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术前护理:1 向病人解释手术目的、基本过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如何与医生配合。
2全麻病人按全麻术前护理常规。
术后护理:1 病情观察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嘱病人轻轻将口中分泌物吐出,观察其性状,术后避免剧烈咳嗽。
2饮食护理表麻病人术后2小时可进温凉流质或软食3天。
3促进声带创面愈合术后休声2-4周,使声带充分休息,减轻声带充血水肿。
耳鼻咽喉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耳鼻咽喉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
3、遵医嘱给予分级护理及饮食护理,并做好饮食指导。
4、保证适当的活动和充分的休息。
5、准确执行医嘱,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6、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7、严重鼻出血、耳源性颅内并发症、呼吸道异物、喉梗阻、严重耳鼻咽喉部外伤患者入院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备好急救药物及器械,协助医师抢救。
耳鼻咽喉科疾病护理常规

耳鼻咽喉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耳鼻咽喉手术一般护理常规(—)术前准备1 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思想顾虑,并交代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2 根据并病情给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及软食。
3 保持口、鼻、咽部及外耳道清洁,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滴鼻液或滴耳液及漱口液。
4 教会病人预防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
5术前一日按手术要求准备皮肤、剪鼻毛、洗澡、更衣、理发等。
耳部手术者应剃去耳周6CM毛发。
植皮者常规准备供皮区皮肤。
6 上颌窦术前一日应给予上颌窦穿刺冲洗。
7 术前取下活动假牙或牙托。
8术日根据病情给少食或禁食。
9 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准备各种用物。
(二)术后护理1 全麻者按全麻术后护理。
2 根据病情取舒适卧位。
3口腔进路手术者,进流质;非口腔进路者,进半流或软食。
4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疑有颅内并发症者应检查意识、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
5、耳源性颅内并发症者应注意有无面瘫、眩晕、头痛、颅内压增高表现。
6、注意观察伤口出现情况:(1)、鼻咽部手术者局部行冷敷,嘱病人如有血液流入咽部应轻轻吐出勿咽下,以便观察失血情况及避免刺激胃部引起不适。
(2)、伤口有敷料者应观察敷料是否松脱、移位、渗血,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7、鼻腔有填塞物者,应防止松动、脱落,可用湿纱布盖于口部,以防口干。
8、鼻腔填塞物取出后,应观察有无出血情况。
嘱病人避免打喷嚏,勿用力擤鼻或做剧烈运动,并给予麻黄素液滴鼻,防止出血和感染。
9、做好口腔护理,给漱口液漱口。
10、喉部手术者应卧床休息,少说话,气管切开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吸痰,翻身,防止并发症。
二、乳突根治术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按耳鼻喉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向病人说明手术必要性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面瘫等,以取得合作。
3、注意观察有无发人发热、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耳源性并发症。
4、按医嘱给抗生素滴耳液。
分泌物多时,可用双氧水洗耳。
5、术晨少食,全麻者禁食。
(二)、术后护理1、按耳鼻喉科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五官科疾病护理常规

鼻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患者入院后送至指定床位休息,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和有关制度。
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并通知有关医师。
二、病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流通,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相宜的温、湿度。
三、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体温在37.5℃以上者,每日测4次;体温达39℃以上患者,每4小时测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次。
每日记录二便1次。
四、按医嘱进行分级护理。
五、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标本送验。
六、经常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情况,做好相应的护理。
七、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舌象、脉象、头痛的性质、部位,以及鼻液的色、质、量、气味的变化和鼻腔出血、破溃、嗅觉等情况。
八、按医瞩给予相应饮食,注意饮食宜忌。
九、按医嘱准确按时给药。
内服药应根据证型不同,在服药的时间、温度、方法上遵循中药服药原则;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反应,做好记录。
十、手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
十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十二、定期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
鼻出血1.安慰患者,询问出血原因,协助医师检查,并止血。
2.取半卧位或坐位,休克者取平卧头低位。
3.嘱病人及时吐出口中血液,勿咽,以免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而致虚脱。
4.遵医嘱给镇静剂。
5.少量出血者,可行简易止血,如冷敷前额和后颈或用手指紧捏两鼻翼10~15分钟,或用1%麻黄素棉片塞入鼻腔,可暂时止血。
6.对反复出血者,尽快查找出血点,用射频治疗封闭或凝固血管。
7.对出血较多、渗血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显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止血药及补液,协助医师填塞止血。
8.严密观察病人鼻腔填塞后,或取出填塞物后出血情况,如渗血较多者,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9.加强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10.鼻腔填塞后,给流食。
11.如鼻腔出血系全身性疾病引起者,如血液病,应及时协助医生进行病因治疗。
12.预防感冒,防止感冒后打喷嚏致鼻腔填塞物脱出引起鼻腔再次出血。
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目录一般护理常规…………………………………………………………1-2内眼手术护理常规……………………………………………………4-5天行赤眼………………………………………………………………6-7聚星障…………………………………………………………………8-9凝脂翳………………………………………………………………10-11瞳神紧小……………………………………………………………12-13 绿风内障……………………………………………………………14-15 园翳内障……………………………………………………………16-17 云雾移晴……………………………………………………………18-19 视瞻昏渺……………………………………………………………20-21高风雀目……………………………………………………………22-25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1 一般护理常规1.1 病室环境(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美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1.2 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1.3 入院介绍(1)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1.4 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3)若体温37.5`C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C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1.5 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1.6 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1.7 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1.8 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1.9 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1)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舌脉、耳部症状等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
耳鼻喉科一般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耳鼻喉科一般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一、鼻腔冲洗法1.目的常用于萎缩性鼻炎或干酪性鼻炎,冲洗出鼻腔的脓痂,以减少臭味。
2.用品灌洗器、橡皮管、夹子、洗鼻用橄榄头、吊架、盛水器、生理盐水或其他药液、纱布。
3.方法①患者取坐位,面前放盛水器,头向前倾。
②将盛有温生理盐水的冲洗器悬挂于吊架上,冲洗器底与患者头顶等高,以免压力太大致水流入咽鼓管内。
③嘱患者张口呼吸,将橄榄头放入一侧鼻前庭,使水缓缓流入鼻腔而由对侧鼻孔流出。
同法冲洗另一侧。
④洗鼻时嘱患者向前俯,使水流出,不宜说话。
切忌将两侧鼻孔压紧用力擤鼻,以免造成咽鼓管感染。
二、下鼻甲注射法1.目的注射硬化剂,使下鼻甲产生纤维化,缩小体积,借以改善鼻腔通气,主治肥厚性鼻炎;双下甲封闭疗法治疗单纯性鼻炎和变态反应性鼻炎。
2.用品额镜、鼻镜、枪状镊、1%~2%丁卡因、80%甘油或枯脱液、0.5%普鲁卡因、1%利多卡因、注射器及针头等。
3.方法①向患者说明本疗法作用及步骤,取得合作;②1%丁卡因进行下鼻甲粘膜表面麻醉。
③用细长7号针头自下鼻甲前端刺入粘膜下,沿下鼻甲游离缘直达后端,但不可刺破后端粘膜。
④边拔针边注射。
⑤针拔出后立即塞入棉片止血。
注射剂量每侧1~2ml。
三、鼻窦变压置换疗法1.目的治疗慢性鼻窦炎。
先滴入1%麻黄素生理盐水使粘膜收缩,利用负压将窦内空气吸出,同时药液亦随着窦内压力减低而流入窦腔。
2.用品治疗盘内放滴管、药液(l%麻黄素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溶液)棉片、棉签、吸引装置、吸引管接橄榄头。
3.方法①向患者说明置换疗法的作用及步骤,取得合作。
②患者平卧,肩下垫枕,头向后仰,使鼻部低于口腔部,每侧鼻腔先滴入0.02%呋喃西林溶液3~5ml,以淹没所有窦口为度,患者张口呼吸等待数分钟。
③开吸引器,将吸引头紧塞一侧鼻孔,用手压闭另一侧鼻孔,嘱患者发“卡……卡”声,使软腭上举以关闭鼻咽腔,进行间断吸引,如此双鼻孔交替进行,每次约5~6回,将鼻窦空气吸出的同时,药液即进入窦内。
耳鼻喉科护理_常规

耳鼻咽喉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章耳鼻咽喉手术一般护理常规(—)术前准备1 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思想顾虑,并交代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2 根据并病情给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及软食。
3 保持口、鼻、咽部及外耳道清洁,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滴鼻液或滴耳液及漱口液。
4 教会病人预防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
5术前一日按手术要求准备皮肤、剪鼻毛、洗澡、更衣、理发等。
耳部手术者应剃去耳周6CM毛发。
植皮者常规准备供皮区皮肤。
6 上颌窦术前一日应给予上颌窦穿刺冲洗。
7 术前取下活动假牙或牙托。
8术日根据病情给少食或禁食。
9 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准备各种用物。
(二)术后护理1 全麻者按全麻术后护理。
2 根据病情取舒适卧位。
3口腔进路手术者,进流质;非口腔进路者,进半流或软食。
4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疑有颅内并发症者应检查意识、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
5、耳源性颅内并发症者应注意有无面瘫、眩晕、头痛、颅内压增高表现。
6、注意观察伤口出现情况:(1)、鼻咽部手术者局部行冷敷,嘱病人如有血液流入咽部应轻轻吐出勿咽下,以便观察失血情况及避免刺激胃部引起不适。
(2)、伤口有敷料者应观察敷料是否松脱、移位、渗血,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7、鼻腔有填塞物者,应防止松动、脱落,可用湿纱布盖于口部,以防口干。
8、鼻腔填塞物取出后,应观察有无出血情况。
嘱病人避免打喷嚏,勿用力擤鼻或做剧烈运动,并给予麻黄素液滴鼻,防止出血和感染。
9、做好口腔护理,给漱口液漱口。
10、喉部手术者应卧床休息,少说话,气管切开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吸痰,翻身,防止并发症。
第二章乳突根治术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按耳鼻喉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向病人说明手术必要性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面瘫等,以取得合作。
3、注意观察有无发人发热、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耳源性并发症。
4、按医嘱给抗生素滴耳液。
分泌物多时,可用双氧水洗耳。
5、术晨少食,全麻者禁食。
五官科常规——精选推荐

耳鼻喉科疾病护理常规1、耳鼻喉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鼻部常规手术护理常规4、鼻窦手术护理常规13、扁桃体切除术后护理常规14、咽后壁,咽侧脓肿切开引流术护理常规15、气管切开护理常规16、鼻出血护理常规18、食道异物手术护理常规120、耳鼻喉科呼吸困难的护理常规21、鼻腔异物护理常规22、急性喉炎护理常规1、耳鼻喉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新入院病人给予安置床位,做入院指导,即刻通知主管医师。
2、按医嘱给予饮食、及分级护理。
3、每日测T.P.R1次,新病人前3日测试4次,术前1日及术后7日测试4次,如体温37.50C以上每日测4次,连测3天。
4、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胸透、拍X光片、全麻手术者查肝、肾功能及血型。
5、咽喉部手术者入院给含漱及漱口,1日数次,清洁口腔。
6、鼻部手术者给予点鼻1日3次。
2、鼻部常规手术护理常规概念鼻的主要生理机能有三:即呼吸、嗅觉与共鸣,次外还有反射机能,但由于鼻部疾病:如肥厚性鼻炎、肿瘤、鼻中隔偏曲、鼻息肉、副鼻窦炎等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临床上出现鼻塞、鼻涕增多、出血、头痛、失眠、嗅觉障碍。
如下鼻甲后端粘膜肥厚,压迫咽鼓管口可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鼻部疾病局部可用血管收缩剂,鼻甲肥大用硬化剂或化学烧灼法等。
如局部用药及上述疗法无效可手术治疗观察要点1. 半卧体位,保持安静,减少出血2. 局部保持清洁,预防伤口感染3. 注意观察有无鼻中隔脓肿,中隔瘘护理常规鼻息肉摘除术后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 按耳鼻喉科一般护理常规,术前3日麻可液点鼻,1日3次2. 术前1日备皮、剪鼻毛(双侧),男病人剃须。
如鼻外手术还需面部备皮。
如行颈外动脉结扎术需备同侧颈部皮肤3. 萎缩性鼻炎术前2-3天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天1-2次4. 经口腔唇龈沟或硬腭切口者注意口腔清洁给含漱剂漱口,1日数次5. 术前晚及术前1小时按医嘱给镇静剂。
6. 术前青霉素,普鲁卡因皮试7. 术晨禁饮食8. 全麻者术前4-6小时禁食禁水,术晨备全麻护理用物,铺全麻床术后护理1. II级护理1天2. 局麻病人半卧位以减轻头部充血及便于吐出分泌物。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1.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常规:全身麻醉患者清醒后,去枕平卧2〜4h,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发生窒息。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出血、渗血及其他并发症等情况,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术后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护士应及时督促患者漱口或为患者行口腔护理。
4.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
5.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抗水肿、止血输液治疗。
6.并发症的观察
(1)感染: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体温升至38.5℃,或患者主诉伤口突然异常疼痛,且切口周围皮肤红肿,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2)出血: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净,口腔及鼻腔内分泌物的性状、量及颜色,若发现渗血不止,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3)呼吸困难: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呼吸道内分泌物的颜色、量和性状。
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同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五官科护理常规

五官科护理常规理作用,可能会出现疲劳、头晕等不适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悸、心律失常等情况。
2、观察视力变化,如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等。
3、观察药物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护理措施]1、定期测量眼压,记录病情变化。
2、按医嘱给予降眼压药物,注意药物作用及反应。
3、避免剧烈运动,控制情绪波动。
4、保持良好的生活惯,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
5、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惯。
6、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1、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感染。
2、按时服药,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
3、控制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
4、遵医嘱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惯。
6、定期检查眼部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耳科护理观察要点]1、观察患耳有无疼痛、分泌物、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2、观察耳道、鼓膜有无红肿、溃烂、破裂等情况。
3、观察耳道、鼓膜有无异物、耳垢等积聚。
护理措施]1、定期清洁耳道、鼓膜,避免耳垢积聚。
2、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清理耳道,以免损伤鼓膜。
3、避免大声喧哗、噪音刺激,保护听力。
4、避免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防止引起中耳炎等并发症。
5、定期检查耳部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健康教育]1、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清理耳道。
2、保持耳道清洁,避免耳垢积聚。
3、保护听力,避免大声喧哗、噪音刺激。
4、注意预防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5、定期检查耳部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鼻科护理观察要点]1、观察患鼻有无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2、观察鼻腔有无分泌物、鼻息肉等情况。
3、观察鼻腔有无疼痛、出血等情况。
护理措施]1、定期清洁鼻腔,避免鼻腔积聚分泌物。
2、避免频繁用力擤鼻涕,以免引起鼻出血。
3、避免过度使用鼻腔药物,以免产生药物依赖性。
4、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惯。
5、定期检查鼻部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健康教育]1、保持鼻腔清洁,避免鼻腔积聚分泌物。
2、避免频繁用力擤鼻涕,以免引起鼻出血。
专科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目

专科护理常规一、门诊各科护理常规内科门诊外科门诊妇科门诊儿科门诊眼科门诊附一: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的护理耳鼻咽喉科门诊口腔科门诊皮肤科门诊注射室换药室专家会诊中心影像诊疗科妇科门诊产科门诊产科门诊工作计划生育工作二、急重症科护理常规急诊科一般护理常规常见急诊救护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抢救护理急腹症病人抢救护理休克病人抢救护理中暑病人抢救护理电击伤病人护理淹溺病人抢救护理急性中毒病人抢救护理多发伤病人抢救护理ICU一般护理ICU专科护理持续脉搏血氧含量监测护理口咽通气管的置入护理气管插管术配合气管插管术后的护理气管切开术配合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气囊检测口-咽、鼻-咽吸引经气管插管/套管内吸引(传统技术)经气管插管/套管内吸引(密闭系统技术)持续心电监护动脉导管置入配合动脉血压检测动脉导管的拔除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配合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中心静脉导管的拔除肺动脉压(PAP)监测漂浮导管护理降温毯/升温毯的应用三、内科护理常规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血液科护理常规血液内科一般护理血液内科专科护理血液科消毒隔离护理(包含保护性隔离)贫血护理发热护理出血护理白血病病人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淋巴瘤病人护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护理多发性骨髓瘤病人护理血友病病人护理过敏性紫癜病人护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护理常规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输血护理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心血管内科一般护理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心力衰竭病人护理心律失常病人护理心绞痛病人护理心肌梗死病人护理高血压病人护理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护理心肌病人护理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护理心包炎病人护理专科技术操作护理人工心脏起搏术病人护理心脏电复律(除颤)病人护理心包穿刺术病人护理心导管射频消融术护理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护理PTCA及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病人护理先天性心血管病的心导管介入治疗病人护理消化内科护理常规消化内科一般护理消化内科专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病人护理肝性脑病病人护理肝硬化病人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护理胆囊炎、胆结石病人急性发作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胃镜检查病人护理置双气囊三腔管病人护理肠镜检查和病人护理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呼吸内科护理常规呼吸内科一般护理呼吸内科专科护理肺炎病人护理肺脓肿病人护理支气管扩张病人护理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护理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护理肺血栓拴塞症病人护理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人护理间质性肺炎病人的护理胸腔积液病人护理自发性气胸病人的护理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有创机械通气护理无创机械通气护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护理胸腔穿刺术护理风湿病科护理常规风湿科一般护理风湿科专科护理关节疼痛与肿胀病人护理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病人护理皮肤损害病人护理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护理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护理干燥综合征病人护理神经内科护理常规神经内科一般护理神经内科专科护理头痛病人护理失语病人护理感觉障碍病人护理癫痫病人护理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护理急性脊髓炎病人的护理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脑梗塞病人的护理脑炎病人的护理震颤麻痹病人的护理低钾麻痹病人的护理重症肌无力病人的护理老年期痴呆病人护理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病人的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鼻饲护理腰椎穿刺术护理肿瘤内科护理常规肿瘤内科一般护理肿瘤化学治疗一般护理肿瘤化疗毒副作用症状护理静脉炎护理静脉渗漏护理恶心、呕吐护理口腔黏膜炎的护理腹泻护理骨髓抑制的护理泌尿系统毒性反应的护理脱发的护理过敏反应的护理肿瘤急诊护理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护理高钙血症的护理脊髓压迫的护理急性肿瘤溶解综合症恶性心包积液和心包填塞的护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股静脉置管术护理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护理动脉内灌注化疗术护理胸腔穿刺术+灌注化疗护理腹腔穿刺术+灌注化疗护理常规内分泌科护理常规内分泌科一般护理内分泌科专科护理低血糖昏迷病人护理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护理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护理糖尿病病人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护理痛风病人护理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人护理尿崩症病人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监测护理常规胰岛素泵护理常规肾内科护理常规肾脏内科一般护理肾脏内科专科护理尿路感染病人护理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急性肾衰病人护理慢性肾衰病人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肾穿刺的护理尿毒症血液透析护理常规介入科护理常规介入科一般护理介入科专科护理动脉化疗栓塞术病人护理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术病人护理脑血管造影术病人护理上消化道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病人护理感染科护理常规感染科一般护理感染科专科护理肺结核护理常规咯血的护理常规病毒性肝炎病人护理细菌性痢疾病人护理流行性腮腺炎护理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护理伤寒病人护理麻疹病人护理水痘病人护理人禽流行性感冒病人护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护理腹腔穿刺术护理儿科护理常规儿科一般护理儿科专科护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支气管炎患儿的护理肺炎患儿的护理哮喘患儿的护理腹泻病患儿的护理泌尿道感染患儿的护理急性肾炎患儿的护理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消化道出血患儿的护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的护理呼吸衰竭患儿的护理小儿惊厥的护理过敏性紫癜的护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川崎病患儿护理新生儿护理常规新生儿一般护理新生儿专科护理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新生儿肺炎护理新生儿黄疸护理新生儿硬肿症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早产儿护理四、外科护理常规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常用麻醉病人护理骨科护理常规骨科一般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骨科专科护理常规牵引病人的护理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上肢疾患病人护理下肢疾患病人的护理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护理股骨干骨折病人的护理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颈椎病病人手术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病人的护理椎体后凸成形术病人的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关节镜手术护理常规手外科护理常规手外科一般护理手外科专科护理断指(肢)再植术病人护理腹部带蒂皮瓣术病人的护理手外科外固定支架病人的护理游离皮瓣移植术病人护理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病人护理肢体骨折内固定病人护理肌腱神经损伤病人的护理臂丛神经损伤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内固定病人的护理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普外科一般护理普外科专科护理甲状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病人手术护理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手术护理乳癌病人手术护理腹外疝病人手术护理阑尾炎病人手术护理肝癌病人手术护理下肢静脉曲张病人手术护理胃癌病人手术护理结、直肠癌病人的护理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人手术护理胆道疾病病人手术护理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手术护理全胃肠外营养护理腔镜护理常规腔镜一般护理腔镜专科护理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病人护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G)病人护理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病人护理腹腔镜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病人护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病人护理腔镜下甲状腺肿块切除术(LT)病人护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病人护理泌尿外科护理常规泌尿外科一般护理泌尿外科专科护理肾脏肿瘤手术病人护理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病人护理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护理膀胱肿瘤手术病人护理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病人护理尿石症病人护理泌尿系损伤病人护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的护理尿道下裂病人手术护理男性生殖器手术病人的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经皮肾镜取石术护理输尿管镜手术护理泌尿系腹腔镜手术护理肾造瘘术护理体外冲击波碎石护理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后护理膀胱冲洗引流护理保留导尿护理神经外科护理常规神经外科一般护理神经外科术前护理神经外科术后护理神经外科专科护理颅内动脉瘤病人护理颅内动静脉畸形病人护理烟雾病病人护理幕上疾病病人护理脑膜瘤病人护理胶质瘤(神经上皮性肿瘤)颅咽管瘤病人护理垂体瘤病人护理幕下疾病病人护理听神经瘤病人护理三叉神经、面肌痉挛病人护理头皮血肿病人护理头皮裂伤病人护理头皮撕脱伤病人护理颅盖骨折病人护理颅底骨折病人护理脑震荡病人的护理脑挫裂伤病人护理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护理硬膜外血肿病人护理硬膜下血肿病人护理颅内血肿病人护理脑脓肿病人护理脑积水病人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蛛网膜下腔引流的护理脑室外引流护理气管切开护理脑疝病人的急救心胸外科护理常规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胸外科专科护理胸部损伤病人护理自发性气胸手术病人护理支气管扩张手术病人护理脓胸手术病人护理漏斗胸NUSS手术病人和护理肺部肿瘤手术护理食管贲门肿瘤手术病人护理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病人的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烧伤整形外科护理常规烧伤整形外科一般护理烧伤专科护理烧伤休克期病人护理烧伤感染期病人护理吸入性损伤病人护理特殊部位烧伤病人护理头面部烧伤会阴部烧伤特殊原因烧伤病人护理电击伤化学烧伤烧伤创面切(削)痂病人手术护理整形外科一般护理整形外科专科护理皮肤移植病人护理皮瓣移植术病人的护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手术病人护理头皮撕脱伤修复术病人护理小儿外科护理常规小儿外科一般护理小儿外科专科护理阑尾炎患儿护理包茎患儿护理尿道下裂患儿手术护理腹股沟斜疝患儿护理隐睾患儿护理血管瘤、淋巴管瘤患儿护理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护理石膏固定患儿护理支具固定患儿护理牵引患儿护理多并指患儿护理骨髓炎患儿护理上肢骨折手术患儿护理下肢骨折手术患儿护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护理(DDH)肛肠科护理常规肛肠外科一般护理肛肠科专科护理肛门疾患手术病人的护理造口术病人的护理眼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眼科护理常规眼科一般护理眼科专科护理玻璃体视网膜病病人护理青光眼病人护理白内障病人护理斜视、眼肌疾病病人护理翼状胬肉手术病人护理眼球异物,穿孔伤病人护理眼球摘除术病人护理:眼化学伤病人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耳鼻喉科护理常规耳鼻喉科一般护理耳鼻喉科专科护理鼻内镜术病人护理扁桃体手术病人护理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的护理:急性会厌炎病人的护理突发性耳聋病人护理鼻腔出血病人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剪鼻毛法口腔科护理常规口腔科一般护理口腔科专科护理上、下颌骨骨折病人的护理五、妇产科护理常规妇科护理常规妇科一般护理妇科术前护理妇科术后护理妇科专科护理先兆流产病人护理难免流产病人护理异位妊娠病人护理盆腔炎病人护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护理葡萄胎病人护理绒毛膜癌病人护理子宫肌瘤病人护理宫颈癌病人护理子宫内膜癌病人护理卵巢良性肿瘤病人护理卵巢癌病人护理外阴癌病人护理子宫脱垂病人护理处女膜闭锁病人护理先天性无阴道病人护理不孕症病人护理妇科化疗病人护理专科诊疗技术护理腹腔镜手术护理宫腔镜检查术护理产科护理常规产科一般护理难产后一般护理剖宫产一般护理妊娠期并发症护理流产病人护理早产病人护理妊娠高血压病人护理先兆子痫、子痫护理前置胎盘病人护理胎盘早剥病人护理妊娠合并肝内淤积症病人护理羊水过多病人护理羊水过少病人护理分娩期并发症护理产后出血病人护理产褥感染病人护理妊娠合并症护理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护理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病人护理引产病人护理中期妊娠终止病人护理药物流产病人护理产房护理常规产房一般护理产房专科护理正常分娩产妇护理中期妊娠引产产妇时护理会阴切开缝合术产妇护理催产素引产、催产产妇护理人工破膜产妇护理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护理早产儿护理温箱使用常规六、手术室护理常规手术人员进出手术室规则手术人员进出手术室流程手术室一般规则参观人员规则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室交接班制度手术室接待病人礼仪规范护理操作规程心肺复苏心电图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CPR 机的使用血糖仪监测洗胃术心电监护仪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输液泵的使用技术注射泵的使用PICC置管操作流程PICC置管术后维护的操作规程胰岛素笔的操作胰岛素泵的操作多导睡眠监测仪Alice4操作规程雾化吸入(氧喷)操作规程腹式呼吸操作规程无创呼吸机操作规程震动排痰操作规程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规程三腔二囊管的操作规程碘过敏试验护理规程腹水回输护理规程肝穿刺术操作规程压疮换药中心静脉压测量护理流程胃肠减压的护理“T”管引流的护理腹腔双套管的冲洗和护理空肠营养管及空肠造瘘管内滴营养液的护理母乳喂养子宫按摩术会阴擦洗会阴酒精湿敷新生儿沐浴婴儿抚触蓝光箱使用操作流程暖箱使用操作流程微波理疗的操作规程灌肠的操作流程造口护理的操作规程协助皮牵引协助骨牵引骨牵引换药腰背肌功能锻炼膀胱冲洗术(封闭式)冰毯使用的操作规程颅内压监测的操作规程脑室引流管护理的操作规程气管切开护理的操作规程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深静脉置管护理的操作规程经鼻/口腔吸痰法约束带使用的操作规程更换引流袋外固定支架护理腹股沟穿刺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的操作使用24小时尿标本采集腹膜平衡试验腹膜透析换液自动腹膜透析机操作血液透析操作流程血液透析滤过操作流程无肝素透析操作流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操作流程无菌物品的配送操作规程消毒液的配制操作规程打手术器械包操作规程环氧乙烷操作的操作规程封口机的操作规程全自动清洗机的操作操作规程超声清洗机的操作规程电动气压止血仪的操作规程高频电刀的操作规程钬激光碎石仪的操作规程各种手术卧位放置规程侧卧位的放置操作规程垂头仰卧位的放置操作规程俯卧位放置的操作规程腔镜器械清洗、灭菌操作规程21。
耳鼻喉科疾病护理常规

耳鼻喉科疾病护理常规目录1、耳鼻咽喉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E12、耳鼻咽喉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E23、鼻窦内镜手术护理常规…………………………………………E34、扁桃体手术护理常规……………………………………………E45、气管切开手术病人护理常规……………………………………E56、急性会厌炎护理常规……………………………………………E67、鼻出血护理常规…………………………………………………E78、突发性耳聋护理常规…………………………………………E89、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E910、腺样体手术护理常规…………………………………………E10一、耳鼻咽喉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评估病人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疏导。
保证病人适当的活动和充分的休息。
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
3.遵医嘱进行等级护理。
给予饮食指导。
4.准确执行医嘱,指导病人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5.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注意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6.严重鼻出血、呼吸道异物、喉梗阻、严重耳鼻咽喉部外伤病人入院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备好急救药物及器械,协助医生抢救。
二、耳鼻咽喉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按耳鼻咽喉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1.手术前测体温、脉搏、呼吸,如有异常报告医生。
2.饮食护理,全麻及咽喉部手术者遵医嘱禁食禁饮。
3. 教会预防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
4.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与要求,术后的注意事项,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取得患者的配合。
5.做好术前准备:术前一日按手术要求做好个人卫生处置(洗澡、剪指甲、剃胡须等)。
遵医嘱术前用药,并根据医嘱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备血,女病人询问月经史。
6.喉部手术者准备写字板或纸笔。
7. 入手术室前,嘱病人排空大、小便;更换病员服,取下义齿及随身物品(项链、耳环、戒指、手表、发夹、隐形眼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鼻咽喉门诊护理常规
1.按门诊一般护理常规。
2.开诊前备齐耳鼻咽喉科所需的各种器械、药品。
药品需专人保管,普通药、剧毒药、腐蚀药、麻醉药分开放置,且有明显的区别标识,保持药品瓶签清洁醒目,易于鉴别;避光保存药物装入棕色瓶内。
3.完成雾化吸入、咽鼓管吹张等各种门诊治疗工作。
4.做好纤维喉镜检查的准备、配合工作。
5.精密贵重仪器要擦油后保存;有管腔的器械注意清洁管腔内部,预防交叉感染。
6.准确执行医嘱,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服药、点药,交代患者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协助医师做好病情解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