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秩序之争与未来发展方向
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
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中国与国际形势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
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
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
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目前,由于在伊拉克遭受一定挫折,美霸权战略的策略和手法有所调整。
美在伊战后治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超出XXX 起初的想象。
伊战后,美在伊拉克迅速稳定局势、以美式民主改造伊拉克社会以及将投放在伊拉克的大批美军战略力量抽出他用等计划不仅一一落空,而且不得不面对伊战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压力.美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姿态变化虽暴露美难以单枪匹马独步天下,但与越南战争不同,在伊拉克受到的挫折并未使美伤筋动骨,没有动摇美推行强权政治所依赖的气力基础,亦难以使XXX对其霸权战略进行全面反思,从根本上汲取教训。
当前国际秩序之争
当前国际秩序之争当前国际秩序现状:新旧交换当前的国际秩序是原有规则的既得利益者试图千方百计地维持现状,或者试图利用其在某一领域的领先优势掌控主导权,以制定有利于其自身利益的新规则。
另一方面,新兴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在制定21世纪的国际规则的过程中,它们非但不能缺席,而且应该增强其发言和话语权。
经济方面:人民币、欧元与美元的不断抗衡。
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二战中的44个同盟国在英国和美国的组织下,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元确立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这种霸主地位。
美国也从此操纵世界的经济。
但随着世界新的经济中心的出现,例如以中国为主导的上合组织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出现,以及许多国家愿意与中国合作,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金融机构之间货币互换,将打破了以美国垄断国际金融市场,以及美元独霸全球货币流通的局面。
军事方面: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地区冲突和动荡此起彼伏。
比如朝鲜半岛问题,朝鲜半岛问题是世界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互相争斗的产物。
自从1945年美苏以北纬38度为两国分界线开始,朝鲜半岛已经不再属于真正的自治主权,表面上是俩个国家的自治,而实际上是沦为以美苏为代表的对抗的棋子,半岛问题已经不单单是南北朝鲜的问题,已经是个国际化挑战。
最近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转移,朝鲜半岛的局势处于风雨飘摇的地步。
自从金正日的去世和金正恩的当权,朝鲜半岛就被钉在了世界报纸的头条,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加剧,一举超越了中日之间的争吵、叙利亚内战的烽烟,成为世界又一大热点。
政治方面,各个国家也在通过彼此间的合作来增加自己的话语权。
秩序之争的原因:未来利益之争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农业社会是转折点。
它让智人抛下了与自然紧紧相连的共生关系,大步走向贪婪。
在农业革命之后,‘未来’的重要性提到历史新高。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秩序之争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秩序之争摘要:当前国际秩序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间,从二战后便建立的国际旧秩序已经随着时代变化而不符合现在的局势。
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已经提上行程,国际新秩序之争将发生在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与以美国为首的发展国家之间。
关键词:国际秩序之争指环王一、国际秩序的定义为了拯救中土世界的未来,魔法师、精灵族、矮人族、半兽人、霍比特人和人类等9大种族召开了圣白大会。
这是美国大片《指环王》这个宏大的史诗电影系列里发生的一个情节。
而在现实世界中,其实也有这样一种有形或无形的“会议”决定着人类命运的走向,我们称之为“国际政治秩序”,也叫“全球治理体系”。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
它规定了国际社会应该按什么原则,通过什么手段、方式和机制来处理国际问题。
二、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正式建立,其突出标志是联合国等一系列国际组织的建立及其对国际事务的长期管理。
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个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宣言》。
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
经过3周的讨论,会议通过了以“布雷顿森林会议怀特计划”为基础制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正式成立,两机构并于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
随着时代改变,围绕国际秩序的增量改革也在不断发展,表现在:1.政治安全领域,联合国仍是中心,但同时一些区域、次区域组织在各自地区的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欧盟、东盟、非盟一体化建设均取得新的进展。
2.经济贸易领域,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贸组织(WTO)作为国际经济秩序的三大支柱,仍然在世界贸易和金融格局中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同时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为代表的区域化自贸安排也在逐步增加和发展。
当前国际秩序之争
浅谈当代国际秩序之争欧洲则主张建立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而日本力争国际政治地位,欲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当前的国际秩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基本确立。
在政治上表现为联合国,在经济上表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秩序在当代的表现是多方力量博弈制衡的结果。
其发展的过程也是曲折漫长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逐渐衰落,美国和苏联崛起而形成两极对峙的格局。
这也就是上个世纪持续的美苏冷战时期。
然而,在美苏争霸的相对稳定的局面下,国际秩序依旧呈现出了调整的苗头。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努力为自身在国际舞台上争夺一席之地。
也正是这一时期,当今世界格局中的一些组织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1942年1月1日,26个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4月25日,50个国家的282名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首届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
后来,联合国不断发展,颁布了《联合国宪章》。
确立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宗旨。
在经济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后来,由于欧盟的成立,欧洲国家迅速复苏;日本经济逐渐崛起;中国的不断发展。
形成了多个力量中心。
到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被打破。
随之而来的是便是以美国为超级大国的“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这一时期,政治上,联合国依旧是中心区域,但是欧盟、亚盟、非盟等次区域组织作用上升。
经济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三大支柱。
在国际秩序的博弈中,美国力求维护世界霸主的地位;国之一。
国际秩序变革中的中国力量则表现为在维护现行国际秩序的基础上,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但是,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目前国际上却出现了“中国威胁论”等宣称中国企图推广霸权的言论。
而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证明我们绝不搞霸权扩张,坚决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展现出的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大国形象。
国际秩序演变与国家战略研究
国际秩序演变与国家战略研究在全球化时代中,国际秩序的演变对于国家的战略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秩序的变化意味着世界格局的重构,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会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国际秩序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为国家战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一、国际秩序的演变国际秩序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见的变化。
近年来,国际秩序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多极化趋势明显随着美国经济和政治实力的相对减弱,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力量逐渐向其他国家转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西方国家的崛起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欧洲,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崛起。
世界上的多个大国之间正在形成一种大国合作的趋势,因此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开始呈现。
2. 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挑战全球治理体系在国际秩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的全球治理体系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主要体现在国际机构和国际规则上的分歧增多,包括贸易和金融等领域。
各国之间的利益分歧不断增加,在全球治理体系中胡作非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一切都对国际秩序的演化产生影响。
3.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崛起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崛起将对未来的国际秩序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于科技革命的崛起,原先的国际秩序可能被颠覆,新的国际秩序也将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形成。
这也意味着新的竞争格局会从中形成出来,国家战略应该抓住科技的发展机遇,在其中获得竞争优势。
二、国际秩序演变对国家战略的影响国际秩序的演变对于国家战略制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国家战略就需要相应地进行调整。
因此,对于国际秩序的变化要有清晰的认识,为国家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1. 国际秩序的多极化趋势国际秩序的多极化趋势将对国家战略带来重要的影响。
目前的世界正在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作为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形式,多极化对于构建国家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在多极化的情况下,国家可以避免单一大国的压迫和霸道行为,由此也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利益。
现代国际政治形势与未来发展预测
现代国际政治形势与未来发展预测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现代国际政治形势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未来,我们该如何看待国际政治形势的发展趋势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现代国际政治形势的演变,以及未来的发展预测。
一、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形势的转变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政治形势也开始发生重大的转移。
由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国际政治形势开始不再适应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现代国际政治形势更加复杂、多元化,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间的合作与竞争、利益关系的重构,成为了国际政治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全球治理机制的不断深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治理问题也日益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
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国际贸易、金融危机等,都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因此,各国之间的合作、互助和协商显得尤为必要。
全球性组织和协定的形成,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巴黎气候协议等,有力地推动了全球治理机制的深化。
三、地缘政治格局的变革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深,地缘政治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变。
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和新型大国的崛起,都在对全球政治版图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如今,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大国的崛起,已经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除此之外,伊斯兰教激进主义势力的兴起、中东地区动荡、乌克兰冲突等事件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地缘政治格局的变革。
四、国际关系的不稳定性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国际关系的不稳定性是难以避免的。
由于各种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变数,国际政治形势也日益复杂。
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博弈,恐怖主义的威胁,难民危机的加剧等问题,都对国际关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未来进一步的变革和不确定性将给国际关系带来极大的影响。
五、未来国际政治发展的趋势虽然当代国际政治形势日益复杂多变,但未来的国际政治趋势,也不是没有出现任何线索。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合作必将是未来国际政治的主要方向。
国际中的国际经济秩序与发展
国际中的国际经济秩序与发展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国际经济秩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这一秩序旨在促进国际社会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维护各国之间的公平竞争与合作平衡。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演变,国际中的国际经济秩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变革。
本文将探讨国际中的国际经济秩序与发展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国际中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性国际中的国际经济秩序在维护全球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促进了全球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与便利化,推动了国际间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流动。
其次,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使得各国在贸易与投资方面享有公平竞争的机会,避免了强权国家对弱势国家的不公平压制。
此外,国际经济秩序也为全球经济风险的管理与协调提供了框架,加强了各国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二、国际中的国际经济秩序的现状目前,国际中的国际经济秩序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变革。
首先,全球主导地位的转变使得传统经济强国面临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与竞争。
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国际经济秩序形成了新的冲击。
其次,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采取一系列贸易壁垒措施,影响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此外,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不公平性也给国际经济秩序带来了挑战,如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全球贫富分化的加剧。
三、国际中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应对当前的挑战与变革,国际中的国际经济秩序需要适应新的全球经济格局与趋势,探索出新的发展方向。
首先,各国应加强合作,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建立开放的贸易体系。
其次,应强化全球监管机制,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
此外,传统经济强国应与新兴市场国家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使其更加公平与有效。
总之,国际中的国际经济秩序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维护全球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它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共赢,为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变革,但只有通过各国的合作与努力,才能推动国际中的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平、稳定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国际秩序
当前国际秩序之争一、政治方面(一)原因1.由于国际力量变化的加速,国际体系变革进入了深水区和空前复杂期。
国际体系变革的表面看是力量格局的变动和权力中心的转移,背后则是国际秩序的深层调整。
许多时候,力量排位还未完全定型,秩序变化已经先行。
2.二战结束后冷战的爆发,既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势力范围的争夺,更是两套价值系统的竞争对决。
3.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西方价值在冷战结束后首次面临危机,美国成了全世界问题的根源。
(让欧洲陷入债务危机、在北非、中东和乌克兰等地策划了一系列社会动荡,致使一些战略分析家断定地缘政治已然回归,美国却标榜成了国际资本的“安全港”。
)(二)中国走到了民族复兴的关键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期。
在这重要关头,唯有坚持自己的价值,保持思想的统一,坚定正确的道路,才能避免拉美化,避免东南亚国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遭遇,保住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建设成果。
认清这样一个历史大势和国际形势,我们就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责任,在抵制西方价值侵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传承方面具有重要的使命二、经济(一)当前经济形势当前世界经济的复杂性也表现为规则之争加剧。
经过近四年的运作,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越来越接近达成。
美欧之间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和日欧自贸协定谈判也在加紧进行,如谈成,将意味着发达国家地区将在全球率先进入经济一体化的实质状态,这将对中国等大型发展中经济体产生很大的竞争压力。
中国要想加入TPP 面临非常苛刻的条件,必须全盘接受其十几个成员国在双边渠道已谈成的内容,更要面对在劳工标准、知识产权、环保标准、政府采购协议、国有企业规制等方面不符合中国国内体制机制的条款,而在其他轨道上,中国与欧洲的自贸区处于探讨阶段,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因中日、韩日关系紧张以及日本优先TPP谈判而进展缓慢。
中国与美国、欧洲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也很艰难,面临开列负面清单、给予对方来华投资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巨大压力。
国际秩序的发展
国际秩序的发展一超独霸的时代已经逐渐被多极化所取代,政治、经济向全球化、区域化发展。
当今,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积极促进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国际秩序体系。
所谓国际秩序是原有规则记得利益者视图维持现状,或者企图在某一个领域提高自己的优先掌控权,以制定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新规则,但在当下格局中,新兴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新规则制定都应积极参与,不能缺席,应当增强他们的发言权。
分析当今国际秩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政治方面:一是美国作为当今的唯一超级大国是无可厚非,自己形象地称为“世界警察”,所以经常干预他国的政治,是多极化发展的障碍。
二是欧盟的成立和发展形成了当今的一极,三是以中俄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是日本在战败后的恢复,其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逐渐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五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经济方面: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势不可挡。
欧盟的成立在政治上是为了在美苏争霸中维护自身安全。
但根本目的还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欧元的出现,在国际贸易中作用日益增强,随着世界新的经济中心的出现,如中国为主导的上合组织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许多国家愿意与中国,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金融机构之间货币互换。
日本在战后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人民币、日元以及欧元与美元不断抗衡。
打破了以美国垄断国际金融市场,以及美元独霸的局面。
军事方面: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现在的世界看似和平稳定,但地区冲突和动荡此起彼伏。
美国的强权主义不断干预别国的政治经济。
使得当今局势也是风雨飘摇。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事实力下降,不能再与美国争霸,但其留下大部分苏联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
中国在抗战胜利后,实行改革开放,“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的实施。
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不断提高,对美国的霸主地方造成了威胁,且中国一向主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国际上广大国家的赞同。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自由主义世界秩序的未来-新兴国家的挑战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自由主义世界秩序的未来:新兴国家的挑战毫无疑问,财富和权力正从西方和北方向东方和南方转移,由美国和欧洲所主导的旧秩序正让位于日益由非西方新崛起国家所共享的新秩序。
某些焦虑不安的观察人士认为,不仅美国的卓越地位一去不返,美国自1940年代以来就一直支持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也将变得没落。
按这种观点,新近强大起来的国家将开始提出自己关于全球秩序的想法和议程,实力受到削弱的美国维护旧体系的难度将加大。
自由主义的国际主义的特征――联合国等机构所珍视的开放性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关系以及多边主义等准则――可能会让位于一个充斥着国家集团、势力范围、重商主义网络和区域性对立的更具竞争性和碎片化的体系。
?? 今日新兴国家很大程度上都是大型的非西方发展中国家,而旧有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却是在西方设计和打造起来的。
巴西、中国、印度和其他快速涌现的国家拥有一系列截然不同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经历,他们透过反帝、反殖民的历史来看待世界。
这些国家仍然在尽力解决发展的基本问题,所关切的问题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不相同。
近期全球经济下滑也已带动了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衰落的叙事。
以美国为始发地的这场经济危机已经损害了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美国模式,并产生了对美国扮演全球经济领导者的能力的质疑之声。
基于以上这些理由,许多观察人士认定,世界政治不仅正经历守卫者换班,还在经历构成全球秩序基础的理念和原则的转变。
但这种惊慌失措的说法忽略了一个更深层的现实:虽然美国在全球体系中的地位正在改变,但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仍然存在并运作良好。
今日的国际秩序之争并非关于既有秩序的根本原则,而是现有秩序中的权威和领导权。
事实上,今日的权力转换并不表明自由主义秩序被打败,而恰恰表明其最终在全球取得了支配地位。
巴西、中国和印度都受益于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和新成立的20国集团在内的现行国际秩序的规则、惯例和机构。
它们的经济成就和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与世界政治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息息相关,它们都有着浓厚的兴趣维护这个体系。
国际秩序
《全球共治:中西方世界秩序观的差异及其调和》
高奇琦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年第4期
中国制造2025: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当前国际秩序之争
当前国际秩序是怎样的? 如何认识中国在国际秩序演变中的作用?
当前国际秩序之争
《时事报告》杂志社
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时事报告》杂志社
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时事报告》杂志社
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时事报告》杂志社
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时事报告》杂志社
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时事报告》杂志社
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一)国际秩序的建立(经济)
美元和
黄金直接挂钩
(二)国际秩序的变化(政治)
美苏
1947~1991
两极对抗结束
一超多强格局
(二)国际秩序的变化(经济)
20世纪70年代初
1
2
21世纪初
美国一家独大
八国集团
八国 集团 + 11个 新兴 市场 国家 + 欧盟
美、日、欧三足鼎立
二十国集团
(二)国际秩序的变化
(一)国际秩序的建立(经济)
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召开联合国货币 金融会议,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 《 国 际 货 币 基 金 协 定 》 世 界 银 行 《 国 际 复 兴 开 发 银 行 协 定 》
1945年成立
国 际 货 币 基 1947 年 成 为 金 联合国的常 组 设专门机构 织
网 络 空 间 命 运 共 同 体
(二)国际秩序未来发展方向
1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巩固
一超
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 的地位不变
从国际格局和秩序看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从国际格局和秩序看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作者:满冬张波李华勇来源:《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25期关键词大变局挑战机遇作者简介:满冬,潍坊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产业与专业发展;张波,潍坊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经济管理;李华勇,潍坊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D8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20.09.03921世纪以来,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和秩序不断出现巨大变化[1],不稳定因素大幅增加,国际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地加大,与此同时意味着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出现新态势,面临新机遇。
如何认识并顺应当今全球大势,在危和机并存的国际局势下,成功化解危机,变压力为动力,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
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复杂变局,各种不确定性冲击因素持续增加。
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出现转变,智能革命即将来临;世界政治权力重心出现转移,一批经济体群体性崛起;逆全球化思潮汹涌,对国际秩序体系造成强烈冲击。
(一)经济发展模式出现重大变化,各国在科技领域竞争日益激烈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进入信息和智能时代,一直到21世纪,大数据、工业4.0、5G、量子信息技术等革命性技术飞速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即智能革命将要到来,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已经显现,过去的产业链分工和布局将被动调整,各国对高科技革命中话语权的竞争非常激烈,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领先的欧美国家为继续保持其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在此轮竞争中的发展实施压制,美国从去年持续到现在对华为、中兴通讯等中国高科技行业企业的制裁,就是科技强国美国对中国高新产业围堵的集中体现。
(二)新興经济群体崛起,世界经济政治中心发生转移近代的世界经济发展基本是由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导的,进入新世纪,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日益加强战略合作,坚持维护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原则,这些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呈现不可阻挡之势[2]。
全球经济治理与国际秩序的建立
全球经济治理与国际秩序的建立在21世纪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力量、政治体系、文化背景等各方面因素的差异,全球经济治理面临许多挑战。
因此,建立国际秩序成为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必然选择。
一、全球经济治理现状与挑战全球经济治理涉及多个方面,它不仅涉及到产业结构、贸易投资、金融监管等问题,还涉及到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创新等问题。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
1. 国际秩序存在缺陷由于历史原因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当今国际秩序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
一些强国的单边行动、反对多边主义,导致了一些重大问题的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比如,气候变化、地区冲突、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的协调等问题就严重制约了全球经济发展。
2. 国际合作不足在全球经济合作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发达国家在研发金融产品、科技创新、贸易投资等方面居于较高的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因为发展水平不足,往往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
由此导致的经济结构和财富不均,不利于国际秩序的建设,并对全球经济治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3. 大国竞争日趋激烈全球治理方面主要由美国和欧盟主导,但是近年来,美欧间的矛盾和贸易战范围不断扩大。
另外,中国发展越来越快,国际地位逐渐提升,这引发了西方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担忧和压力,甚至出现了对华打压的情况。
除此之外,印度、俄罗斯等国也不断挑战西方的主导地位,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全球经济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二、建立国际秩序的必要性和途径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形成一种有效的国际秩序对全球经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有利于促进全球市场的合作与稳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 有利于解决共同问题建立国际秩序能够让国际社会解决一些长期且困难的共同问题,比如气候变化、粮食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等。
只有在一个共享的秩序之下,不同的国家才能在这些问题上开展合作,形成合力,切实解决问题的根源。
全球治理与国际秩序
全球治理与国际秩序全球治理与国际秩序在当今世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社会对于共同挑战和问题的解决变得尤为迫切。
本文将探讨全球治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并分析当前国际秩序的现状以及应对未来挑战的建议。
第一部分:全球治理的定义与重要性全球治理是指国际社会为应对共同问题而进行的协商、合作和管理的过程。
它跨越国家和地区的边界,涵盖了诸如气候变化、贸易、安全等广泛的议题。
全球治理的目标是维护和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全球治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
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贫富差距等问题不仅影响到单个国家,而是整个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只有通过全球治理,各国才能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达成普遍接受的解决方案。
其次,全球治理有助于维护国际秩序和稳定。
国际秩序是基于国际法和准则建立起来的,它确保了各国的互相尊重和合作。
通过全球治理,国际社会可以共同维护这个秩序,避免冲突和纷争的发生,促进国家之间的和平相处。
第二部分:当前国际秩序的现状当前的国际秩序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
一方面,全球治理机制的不完善与不平衡使得某些国家难以在国际事务中维护其利益和主张。
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地区冲突的增加也对国际秩序带来了压力与挑战。
同时,全球治理面临着质疑与反对声音。
一些国家认为现有的全球治理机制不合理或者过于偏向某些强权国家的利益,呼吁进行改革和重建。
此外,全球治理的决策过程常常缺乏包容性和民主性,导致一些国家的声音无法被充分听取和代表。
第三部分:应对未来挑战的建议为了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全球治理和维护国际秩序。
首先,我们需要推动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与合理化。
各方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确保其代表性和公正性。
同时,应增强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平衡,建立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全球治理体系。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
国际间政治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国际间政治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不断涌现的国际性问题,国际间政治关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毫无疑问,国际间的政治环境对于我们的生活以及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所以今天,我想探讨一下当前国际间政治关系的现状是怎样的,以及它可能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国际局势并不是十分平静。
很多国际团体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出现了一些分歧以及不稳定的情况。
例如,南海争端,朝核问题,以及美俄关系等等。
这些问题都给我们刻画了一个中美走向多极化甚至反全球化的国际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至霸权主义思潮的抬头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都加深了国际间的角力和不信任。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形势会持续下去。
事实上,国际间的困境也促使我们开发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一些国际性组织和国家都在积极应对这些问题。
国际社会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方面的共识也越来越明显。
例如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就展示了跨国合作的改变力量。
这些努力在未来可能成为达成国际性协议、化解国家分歧的关键动力。
考虑到上述这些因素,未来国际间政治关系可能会有多种发展方向。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1、全球性的协作愈发领先国际性问题尤其是虽然存在分歧,但各国也逐渐意识到只有相互协作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协作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方面。
例如,全球性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更进一步说,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新的国际性组织和多边机构的涌现,它们将致力于通过协作和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
2、新的国际秩序的重塑现有的国际秩序可能已经无法再适应当今的国际形势。
这也意味着必须要找到一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挑战的新的国际秩序。
新秩序的建立势必需要对于国际关系中的陈旧的模式进行废除和更新。
例如,一些国际性组织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运作方式,包括决策和治理机制,以确保它们能够适应新的局势。
全球问题与未来国际社会发展局势
全球问题与未来国际社会发展局势如今的我们这个时代早已不同于以前那个茹毛饮血的时代了。
最早人类的眼光局限于个人的现在,然后逐渐放大到自己的未来,再放大到周围的人,再慢慢放大到自己这的国家。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华夏民族的眼界就只停留在这个阶段。
后来经过革命与改革,我们终于迈出了看世界的步子。
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带领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的距离拉近了,我们开始担忧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发生的问题。
首先对于什么是全球问题,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有各种不尽相同的看法。
根据罗马俱乐部的见解,全球问题就是困扰当代人类的“总问题”、“世界性问题”、“全球危机”。
在罗马俱乐部推出的第一个报告的评论中,以奥莱利欧·佩奇为首的执委会就明确指出:“这方案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提出的全球概念”。
这份报告指出全球问题在发展规模和程度上具有全球性质,涉及世界上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根本利益,它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人民面临的选择。
罗马俱乐部的第二个报告进一步指出:“要认识到各种长期的全球发展危机的极端严重性”,“现在世界的首要问题从本质上讲不是党派政治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除非以全球观点和顾及长远的观点从事世界范围的合作,否则,想根本矫正世界现状和人类前景是不可能的”。
1977年,在对罗马俱乐部十年活动进行总结时,奥莱利欧·佩奇再一次强调,当代人类面临的一堆令人困惑的、棘手的困难,正是罗马俱乐部所说的总问题。
而“我们所有人的命运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的命运都最终取决于如何解决这个世界性的总问题”。
中国学者在借鉴国际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全球问题视作“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复杂性,涉及全人类利益并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密切关注通过协同~致的国际行动加以解决的问题。
”当代全球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的惯性和现实中的节育工作难以克服的物质、技术、文化的障碍,使得世界人口继续快速增长。
当今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必须受到约束,但认识到这一点已经并且继续付出沉重的代价。
分析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与特点及我国如何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其次,当前国际矛盾的特点、世界战略格局的调整方向、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没有弱化而且正在强化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的基石地位和重要意义。要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保持和争取比较有利的地位,对于国家主权在国家利益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价值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矛盾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必须坚持和倡导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存异基础上的求同,多元基础上的共识,共赢基础上的合作。
其次,美国反恐战略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局限和弊端暴露无遗。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两场“先发制人”的战争,不仅未使恐怖主义受到震慑,或使美国和世界变得更加安全,反倒使伊拉克成为又一个恐怖主义的滋生中心,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反恐战争”使世界出现“越打越恐,越恐越打”的怪圈。这种现象同美国反恐战略中几个根本性的问题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一是反恐动机不纯,利用反恐图谋霸权。伊拉克战争是典型例证。伊拉克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本来没有关联,现在却变成了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在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对伊拉克制造 “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发动一场旨在实现其大中东霸权计划的入侵战争,在伊拉克社会和阿拉伯世界激起强烈反美情绪。二是将反恐斗争等同于军事斗争,治标不治本。布什总统在“9·11”事件后称美国与国际恐怖主义进入长期战争状态,实属无稽之谈。恐怖主义袭击无论手段如何残忍,破坏如何严重,本质上仍属跨国犯罪活动。有效的反恐斗争应更多倚重司法、公共安全、情报和金融体系中的资源和手段而不是军事手段,而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源更有待于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配合。除非别有动机,将反恐斗争与战争简单地划等号,不仅牵强附会,使反恐斗争伤及大量无辜,而且难以触动恐怖主义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三是美国将巴以问题同国际反恐混为一谈,不但促使巴以双方继续以暴易暴,而且加剧了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为国际恐怖势力所利用。
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对传统国际秩序的挑战
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对传统国际秩序的挑战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近代民族国家纷纷崛起,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实力和久远的文化。
这些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拥有独立性,使得传统的国际秩序被彻底打破。
本文将探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对传统国际秩序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传统国际秩序下,国家是以自治、独立性为基础的,但这种独立性主要是指国土独立和国家统一,无法保障每个国家的文化和政治权利。
这使得许多国家在发展文化和实力时受到限制,因此寻求建立真正的民族国家。
在十九世纪初期,欧洲国家纷纷实施政治改革,加强本国的工业和商业。
这些国家开始以工业和贸易为主导进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竞争。
同时,社会上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开始高涨,各个民族都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拥有自己的宗教和文化。
最早实现民族国家的国家是意大利和德国。
在意大利,意大利爱国者运动组织了空前的民族运动,终于在1861年完成了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在德国,普鲁士在1866年战胜了奥地利,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主宰。
这两个国家的崛起,标志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
此后,以俄罗斯、奥匈帝国、土耳其等为代表的多个国家也展开了建立民族国家的斗争。
这些国家终于在20世纪初期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国家,形成了近代民族国家集群。
二、近代民族国家对传统国际秩序的挑战近代民族国家虽然为民族自豪感提供更好的保障,但对传统国际秩序形成挑战。
在传统国际秩序下,国家之间主要依据平等原则和国际法进行交往。
然而,在民族国家的兴起下,国际秩序逐渐向以民族为单位进行改革。
此时,每一个民族国家都想成为自己民族的代言人,各个民族间的竞争愈加激烈。
国际秩序变成了一个与更多参与者共享秩序的平台。
此时,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也开始变得更加复杂起来,每个国家都维护自己民族的利益,而不再是统筹整个人类的和平与稳定。
民族主义成为了各个民族国家的基石,为民族国家的发展提供保护力度。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近代民族国家的存在,为文化多元化提供了可能。
战争与国际秩序
战争与国际秩序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和血腥的现象之一,它给人们的生活、社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混乱。
然而,尽管如此,战争在某种程度上也对国际秩序产生了影响。
本文将探讨战争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并分析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来维护和重建国际秩序。
第一部分:战争对国际秩序的破坏在国际秩序中,战争往往给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威胁。
首先,战争破坏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信任,特别是在国际关系中形成的信任和合作机制被摧毁。
其次,战争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重大冲击。
此外,战争还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员伤亡、流离失所和人道主义危机,对社会造成了长期负面影响。
第二部分:战争对国际秩序的演变尽管战争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国际秩序,但它也推动了国际秩序的演变。
在国际秩序中,战争往往作为国家之间争夺权力和领土的手段。
历史上,战争导致了国际秩序的不断变迁和调整。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合国成立,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发展。
这一国际组织成为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法律和规则来引导国家行为,并促进国际关系的稳定。
第三部分:国际合作与维护国际秩序面对战争对国际秩序的破坏和演变,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和重建国际秩序。
其中最重要的是国际合作。
通过国际合作,各国可以共同制定规则和机制,以应对战争威胁和挑战。
例如,国际社会建立了一系列的国际组织和条约,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旨在促进国家间的合作和解决争端。
此外,通过外交手段和对话,国家之间可以协商解决分歧和冲突,以避免战争的爆发。
第四部分:战争与国际秩序的未来展望尽管战争对国际秩序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国际社会正在不断努力寻求和平与稳定的解决方案。
国际合作的不断加强和发展为重建和保护国际秩序提供了希望。
同时,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也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然而,面临的挑战也不可忽视,例如国家间的利益冲突、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等问题,这些都对国际秩序和和平产生了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秩序之争与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有关国际秩序之争的焦点是“规则之争”。
如果把这种规则比作我们熟悉的“交通规则”,那么在国际关系中,几乎所有的现行“交通规则”,都是由西方国家制定的。
它们认为所有在路上跑的“车”都得遵守这个规则,这个规则就成了国际规则。
现在,新兴国家并没有寻求推翻现有的“交通规则”,不过是希望在某个地方加一个拐弯灯罢了。
现在的世界经济规模也比过去大了很多,新兴经济体也在不断增加,新进来的“车”对规则提出改进意见,也是正当要求。
原来制定规则的大国,虽然意识到了只有现在的“灯”不够,但出于自身利益又希望规则大体延续。
怎么调整和改善这些规则呢?“旧车”和“新车”肯定有利益纠缠,博弈过程很复杂,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经贸规则主导权之争。
这些年来,多哈洽谈而无果,陷入僵局,世贸组织(WTO)作用有所弱化。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美国打起了另起炉灶的算盘,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两洋战略”,即将中国排除在外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
2015年10月5日,经过5年的艰难谈判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在亚特兰大成功达成TPP协议,若协议最终生效,占据世界GDP总量40%的全球最大自贸区将应运而生。
更关键的是,TPP提出了比WTO更为严格和高标准的产业准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关税等方面规则,奥巴马更是直言此举是为了“不能让中国书写全球经济规则”,毫不掩饰其借TPP为核心架空原有的多边贸易体系、主导世界经济规则的企图心。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在补充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秩序上愈加主动。
国际金融机制创新加强,各方持续推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进行改革,同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新的金融机制不断涌现,地区性金融安排加快推行,传统国际金融体系面临冲击。
二是政治安全体制改革之争。
政治安全体制改革主要指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而安理会改革的核心,是安理会理事国席位及否决权问题。
联合国成立70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和国际关系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社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威胁,联合国改革势在必行。
中国支持联合国改革,但改革应是全方位的,不应简单化为安理会改革或安理会“扩常”。
视“入常”为战后夙愿的日本联合德国、印度、巴西组成“四国联盟”(G4),以日德为代表的二战后重新崛起的战败国中的发达国家,它们是国际关系中的“修约派”,急于通过“入常”而彻底甩掉历史包袱,图谋在国际体系中东山再起;以印度、巴西为代表的部分新兴大国,它们是国际关系中的“激进派”,急于通过“入常”而获取政治大国身份。
三是网络空间规则制定权之争。
当前,全球网民人数约为23亿,每秒新增用户8人。
人类已站在跨越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文明的历史路口上,共享网络繁荣与安全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渴望和基本权利。
然而,网络空间背后还是被实体空间的丛林法则主导。
美国仍在谋求网络霸权,希冀永久把持网络资源,垄断互联网“生杀大权”,意欲凭借自身超强能力继续在网络“丛林”中占山为王。
网络空间治理规则之争更趋激烈,中方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受到国际社会好评。
未来,国际体系中的规则,要符合更多发展阶段不同的各种行为体的最广泛利益,才能使大家服气并遵守。
当前,大国角力未来国际体系主导权,国际关系正在经历新一轮结构性和趋势性调整,国际秩序有望迎来阶段性演变的重要历史时期,将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其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巩固。
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仍然没有变,但是相对实力消长确实在发生变化。
美国依然以“世界老大”和国际秩序捍卫者自居,正如奥巴马总统所讲:“在未来100年内,美国还要继续领导世界。
”但美“领导世界”日渐力不从心。
欧洲疲
于应对难民危机,面临内忧外患进退失据,竭力呼吁国际社会为其分忧解难。
西方国家对国际秩序主导权和掌控力下降。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力增强,推动治理体系改革,在世界政治上有了更多的发言权,世界发展道路也呈现多样化。
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其二,地区秩序变化将为全球秩序变化奠定基础。
各大国纷纷打出区域合作方案,谋求建立于己有利的地区秩序。
欧盟一体化建设在曲折中发展,东盟共同体建成,TPP协议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取得进展,非盟、拉共体等地区合作机制影响力上升。
地区秩序变革将对全球秩序调整演变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特别是以中美互动为核心的亚太秩序变革,酝酿着未来国际秩序雏形。
其三,合作与竞争将长期共存。
在多极化时代,塑造国际秩序的不是大国间的对抗,而是合作。
无论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还是西方国家,都认为有必要改革现行国际秩序以适应形势需要,加强全球治理。
目前,中美两国已经在伊核问题的解决、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应对埃博拉疫情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为其他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做出了表率。
但各方对国际秩序改革、全球治理的目标和侧重点不同,形成了国际秩序变革竞争中合作、摩擦中深化的总体态势。
同时要看到,国际秩序演变的渐进性和复杂性依然突出。
新兴力量在总体保持上升的同时,发展曲折性时有显现。
“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力量格局短期内尚无法根本扭转。
现行国际秩序已经历相当长时期适应性调整和变革,也为各国寻求发展合作创造了条件。
在推进改革中扩大利益共同点,在参与、融入中实现改造,成为国际秩序变革的主基调,使得国际秩序调整可能在合作大框架下进行。
当前,西方国家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底气有所上升,合力维护现有秩序的声音增强。
同时,自身发展困难、利益差别等也限制了新兴力量整体影响力发挥。
国际秩序变革进程将是漫长而曲折的,难以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