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山海经_神话政治地理观
《山海经》 解读
《山海经》解读
《山海经》是一部古老的文献,包含了许多关于地理、神话、历史等方面的信息。
以下是对《山海经》的一些解读:
1. 地理知识:《山海经》中描述了大量的山川、河流、湖泊、海洋等地理信息,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地理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神话传说:《山海经》中包含了许多神话传说,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这些传说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生命起源等方面的想象和理解。
3. 历史记载:《山海经》中还包含了一些历史事件的记载,如夏朝的灭亡、商朝的兴起等,这些事件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 文化内涵:《山海经》中的许多内容都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内涵,如敬天法祖、崇尚自然等思想观念,以及农耕、渔猎等生产生活方式。
总之,《山海经》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献,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与人文思想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与人文思想一、介绍《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地理学著作,记录了丰富多样的神话传说和人文思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其中的内容,包括神话创造力、宇宙观念、道德价值观等。
二、神话创造力1.神仙与妖魔:《山海经》中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神仙和妖魔形象,有龙、凤、白蟒等传统图腾动物,也有独特风格的怪物如口耳之兽和犀尾之兽。
这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超自然存在的表达和想象。
2.起源神话:《山海经》中记载了诸多起源神话,如始皇帝、女娲补天等故事,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宇宙万物产生和演变过程的解释。
3.神奇事迹:在《山海经》中可以看到诸多仙人修行成圣、降妖除魔等神奇事迹,这些故事展示了人们对于超凡力量和英雄事迹的向往。
三、宇宙观念1.天地孕育:《山海经》中强调了天地与万物生灭的关系,表达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尊重。
2.五行观念:五行理论在《山海经》中得到充分体现,通过描述水、火、木、金、土等元素之间相互制约和变化的关系,展示了中国古代人对于宇宙运行规律的认知。
3.阴阳平衡:《山海经》中描绘了阴阳精神的平衡观念,表明古代人们认识到事物存在着两面性,并强调了平衡与和谐的价值。
四、道德价值观1.仁义礼智信:《山海经》中不仅包含神话传说,还渗透着丰富的道德价值观。
其中,对于仁爱、正义、礼节等美德有着深刻的阐述。
这显示出古代社会对于道德品质重要性的思考与反思。
2.善恶报应:许多神话故事中都提到了善恶有报的观念,强调积德行善可以获得好的回报,而作恶则会受到惩罚。
这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道德准则和因果关系的关注。
五、总结《山海经》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与文化宝库,其人文思想贯穿其中。
通过描绘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表达深邃的宇宙观念,以及弘扬正直道德价值观等内容,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生命本质、宇宙真理和道德规范的思考与探索。
该书不仅是一部地理学著作,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海经中的地理描写及其对古代地理学的影响
山海经中的地理描写及其对古代地理学的影响在古代中国文献中,山海经是一部描述中国神话中山川地理的宝贵文献。
它的记录对于古代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山海经中的地理描写及其对古代地理学的影响。
一、山海经简介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山川地理与神话传说的文献,被认为是东方神秘的地理学经典之一。
它主要记载了中国古代的传说、神话,多以地理形象的形式出现,是古代人们理解和认知地理现象的重要依据。
二、山海经中的地理描写1. 山的描写山海经中对山脉的描述非常详细,包括山脉的名称、位置、高度、形状、属性等等。
例如记载了巨型山脉如赤山、玄山,以及形状奇特的山脉如鸡头山、鳖山等。
2. 水的描写山海经中对水的描写也非常生动。
它描绘了众多江河湖海的位置、形状、大小、颜色、水质等特征。
例如记载了大江如黄河、长江,以及神奇的湖泊如太湖、洞庭湖等。
3. 动植物描写山海经中不仅描绘了地理的形态,还记载了各种动植物的存在,对于古代人们认识自然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记载了神奇的动物如麒麟、龙,以及各种珍稀的草木如仙芝、辟木等。
三、山海经对古代地理学的影响1. 推动地理知识的积累山海经作为古代地理学的重要资料,对于当时人们积累地理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提供了丰富的地理描述和航海知识,为后人研究地理现象和探险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2. 形成地理国土观念山海经中的地理描写使得古代人们形成了一种对国土、地理环境的整体观念。
通过对山川地理的描绘,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自己所处的地域环境,并形成了对土地的尊重和珍视。
3. 传承地理文化山海经中浓郁的地理文化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地理描写、山川地理的通神思想以及对自然界的描述,都成为后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也为后世的文化地理学、民俗地理学等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四、结语山海经中的地理描写是古代中国地理学发展的重要基石,它提供了丰富的地理形态和神话传说,推动了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并影响着后世。
【人文地理】《山海经》与神话地理
【人文地理】《山海经》与神话地理【人文地理】《山海经》与神话地理■楚克奇萨满祭祀近两年,笔者尝试提出“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视野”,希望神话研究不再局限于文学史或民间文学的狭小学科视野,从文化的原型编码角度理解中国文明发生的基本特质。
今以《山海经》的地名解读为例,说明上古地理观的神话性,强调比较神话学对于古书释读的方法论意义。
比较神话学解读《山海经》地理学随着西学东渐的进程在中国获得跨越式大发展,不仅在高等教育中成为一级学科,还拓展出一系列的新兴分支学科,并全面进入中小学课程。
而神话学迄今仍无法在教育体制中获得学科建制的地位。
现代知识结构上的这种状况阻碍着对中国文化传统特质的深入认识。
以《山海经》的研究史为例,20世纪以前的学界将它归入“小说”一类,认为其内容大都是子虚乌有的想象产物。
西方的地理学科输入中国后,《山海经》的性质也从昔日的小说变成了古代地理志。
20世纪以来的现代学人用科学实证方法将《山海经》所记内容一一落实,分别出现了方国地理、中国地理、亚洲地理乃至世界地理的多种新奇观点。
这样的研究方式存在不妥之处,即无法区分《山海经》产生的年代只有神话地理而没有地理科学,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不可能有“亚洲”或“世界地理”的观念。
科学实证方法不适合对这部书的解读与考证,需要引入的是比较神话学方法。
以《中山经》记载的“熊山”为例,用地理科学的视角看,希望将它落实到九州河山的某一个具体坐标位置,当今学者的考证甚至已经精确到县级地图上。
如湖北巴东县的珍珠岭或兴山县的万朝山。
将熊山考证得越具体可信度越低,因为熊山是远古信仰传承下来的神话观念。
承载神话观念的《山海经》一书,与其用地理学的实证标准去考证其客观性的真实存在地,不如用神话地理的视角去诠释其主观发生的真实过程。
《中山经》所记中次九经的岷山山系玉山以东:又东一百五十里,曰熊山。
有穴焉,熊之穴,恒出神人。
夏启而冬闭。
是穴也,冬启乃必有兵。
这一记载突出的是熊山熊穴季节性的开启与关闭所带给人间的祥瑞,以及反季节规则的开启所带来的凶险。
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
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献。
这些历史文献记录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变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
一、神话传说类文献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大量存在神话传说类文献,例如《山海经》、《史记》等。
《山海经》是一本古代地理志书,记载了许多关于山川、河流、神仙、珍禽异兽等的神话传说故事,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地理文献。
《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所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学宝典,不仅记录了历史事实,还包含了许多神话传说的内容。
二、历史编年类文献历史编年类文献是对历史事件按年、按时间顺序进行系统编写和整理的文献。
《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众多古代史书都属于这一类。
其中,《春秋》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君主周公、宣公、成公、穆公、隐公时期的历史事件,被誉为“百家争鸣之源头”;《资治通鉴》则是一部汇纂全史的编年体通史,涵盖了从夏至明的历史,被誉为“二十四史之冠”。
三、国学经典类文献国学经典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中不乏历史文献的身影。
《论语》、《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它们记录了孔子及其学说的发展和思想体系。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阐述了道家思想的核心观点。
这些经典不仅是古代智者的思想宝库,也是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依据。
四、地方志书类文献地方志书是中国古代地方政府或知识分子编撰的一类文献,记录了各地的地理、历史、民俗等方面的信息。
《山东通志》、《庐州府志》等是其中较为著名的地方志书。
这些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五、家谱类文献家谱是记录某个家族世系、家族成员及相关历史等内容的文献。
在中国古代,家谱被广泛用于记录家族的发展与传承。
家谱中会详细记载祖先的姓名、年龄、职业、族谱、坟墓位置等信息,是了解中国古代家族历史的重要资料。
《山海经》的地理观
《山海经》的地理观
《山海经》记载了大量的山川、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景观,其基本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
1. 区域范围广泛:《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地理景物遍及今天的中国境内和周边地区,包括北方的长白山、南方的五岳、西方的祁连山等。
2. 山川湖海错综复杂:《山海经》中描述的山川湖海错综复杂,形态各异。
有的山川高耸入云,有的湖泊广袤壮丽,有的河流蜿蜒曲折,有的海洋浩渺无边。
3. 有详实的地理描写:《山海经》对于地理景物的描写非常详实,对于山的高度、水的深浅等细节都有准确的描述。
山海经的世界观
山海经的世界观
《山海经》是一部古代的典籍,以记载神话传说和古老的地理知
识为主要内容,展现了一幅充满神秘和奇幻的世界观。
其中所描绘的
世界,包括天、地、人、物、神、鬼、怪等各种生灵。
《山海经》对世界的描绘具有浓厚的民间传说色彩,而其中的神
话传说则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人类命运的追问和想象。
该书记
载了诸多神兽,如麒麟、凤凰、龙、白蛇等,这些神兽披着鳞甲、长
有蛇尾、兽首等神秘的形态,寄托了人们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
同时,书中也记载了地理现象和区域的信息,如珠穆朗玛峰、河流、湖泊、草原、山峦等地和景物,这些经纬交错的山山水水,令读
者看得出神秘之外,还充满巨大的美妙。
总之,《山海经》的世界观充满了神秘感和奇幻感,即使是在现
代也能令人叹为观止。
叶舒宪《山海经》研究综述 唐启翠胡滔雄 内容提要:《山海经》是
叶舒宪《山海经》研究综述唐启翠胡滔雄内容提要:《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是“始怪之祖”。
全书仅3万1千余字,却集地理、方物、民族、民俗等于一身,还保存了大量的原始神话。
它那神秘莫测的面貌吸引着古今中外的学者对它进行探讨,以图解开它的“庐山真面目”。
《山海经》成书两千余年来,研究之作可谓汗牛充栋,成就最大的主要是最近20年。
人们从《山海经》文本的整理与校注,到其作者、成书年代、篇目、版本、图文的关系、性质、价值及其地理范围等各方面展开全面的研究。
然而大部分都是以实证方法去考据《山海经》之地望、道里。
这种单纯的“实证”方法不仅未能证实《山海经》的真实面貌,反而把《山海经》研究引入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限纷争之中。
在众多的《山海经》研究学者当中,叶舒宪先生则是一位有突出贡献的探索者,他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运用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一种全新地、系统地阐释视野出发,突破数千年来有关《山海经》的种种误读和众多陈说,对《山海经》进行了“知识考古”性的思想发掘与现代性的意义诠释。
他从上古时代地理与政治的不解之缘和《山海经》空间模式的分布,来区分现实地理与“神话政治地理”,并结合考古学、民族志和民俗学,说明这种中国特色的“想象地理学”得以发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机遇。
他把《山海经》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山海经》的研究作出了独特贡献。
关键词:叶舒宪;山海经;方物;神话政治地理学《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全书仅3万1千余字,却记载了约40个“国家”,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400多神怪奇兽,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历法、气象、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考古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内容。
它又被称为“语怪之祖”,其中所记载的东西,常被斥为怪诞不经。
西汉司马迁对其评语:“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①。
班固在《汉书·张骞传》赞语中,更加上了“放哉”的判断词②。
《山海经》中的神话与地理野史
《山海经》中的神话与地理野史《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收录了大量神话传说和地理风貌,记录了古人对于神话世界和地理环境的探索与认识。
本文将从神话与地理野史两个方面,探讨《山海经》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后世影响的意义。
一、神话与神兽《山海经》中集结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其中以神兽的描写最为引人注目。
在这部古籍中,有许多神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如苍龙、瑞兽、麒麟等,它们以其独特的形象和能力,成为中国神话中的重要角色。
其中,最为著名的神兽之一是九尾狐。
《山海经》中对九尾狐的描述颇为详细,它被认为是一种妖狐,具有智慧和灵性。
九尾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极高,不仅是神话传说中的角色,还出现在许多文学作品和艺术形象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此外,《山海经》中还描绘了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神兽,如玄武、朱雀、白虎和青龙等。
这些神兽不仅起到了物理属性的象征作用,还代表了古人对于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之情。
同时,这些神兽的形象也延伸出了许多艺术创作的题材,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地理与历史《山海经》以地理之名,实际上融合了大量地理风貌和历史传承。
全书收录了东、南、西、北四方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等各类地理信息。
这些地理风貌的描绘不仅帮助了古人对于崇山峻岭的认知,更为后世的地理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同时,《山海经》中也记录了许多传世之地和古代国家的历史传承。
例如,对于大禹治水的故事和四渎之地的描述,帮助人们了解了远古时代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北方平原地区的发展历程。
不仅如此,《山海经》中更以其独特的风格记录了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应对措施。
其中最著名的是《山海经·海内西经》中收录的《赤县》和《无庠》等地的灾害记载。
这些记录不仅是古代地理风貌的瑰宝,更是中国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的重要参考。
三、对于后世的影响作为中国古代地理文化的瑰宝,《山海经》不仅为后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远发展。
山海经的主要内容
山海经的主要内容《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重要典籍之一,它记录了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传说人物、奇异动物、地理形态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神话类书籍之一,书中记载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八荒神、九州神、海兽、山兽、河神、湖神等,形成了丰富的神话体系。
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山海经》的主要内容。
《山海经》分上、中、下三篇,共18卷,是由各种神话、传说、历史、地理资料集而成的。
主要内容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山川河流、野兽水怪等。
其中上篇包含东部、南部和西部山海,主要记载了一些山川河流的情况,如黄帝所居之地的山川、涪泉及涪江发源地的资料等。
同时也记载了山中所发现的药草、大食等各种传说。
其中还包括黄帝的伟大事迹、众神之间的战争等。
这些内容形成了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雏形。
中篇包括东南部、西南部山海,主要记录了一些海兽、山兽的情况。
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方四大神兽,分别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
《山海经》将它们描述得栩栩如生,不仅有详细的形态特征,还有它们的生活习性、威力和行踪等详细情况。
下篇包括东北部和西北部山海,主要记录了一些传说故事和许多神话之间的关系,如古代人物的事迹、以及与作战神、仙女神等相关的奇异事迹。
总的来说,《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重要来源之一,它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到古代人的丰富想象力和世界观,也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们自己的文化根源。
虽然《山海经》中的许多记录均无科学依据,但当它被看作是一个古时代文化的反映时,我们仍需尽可能地了解和研究它,以充分发掘古代人文化的瑰宝。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流传于先秦时期,约公元前4世纪左右问世。
这个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封建王朝出现之前的一个重要阶段。
先秦时期,中国处于一个分封的状态,王侯们掌握了各自的领地和军队,形成了类似于封建制度的国家形态。
宗法制度浓厚,家族和宗族关系十分紧密,人们生活方式极为简单朴素,基本上没有像现代社会中那样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
山海经知识点归纳-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山海经知识点归纳-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文献之一,记载了大量关于神话传说、地理描写和怪异生物的内容。
它是一部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历史、宗教以及社会风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山海经》的起源与特点、神话传说和地理描写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探讨。
通过对《山海经》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以及它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会围绕着山海经这一古代经典文献展开讨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山海经的基本情况,介绍文章结构和阐明我们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探讨山海经的起源与特点,深入解析其中的神话传说以及地理描写,为读者呈现出这一古老文献的丰富内涵。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山海经的历史价值进行思考,探讨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在当代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山海经的知识点及其重要性,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这一经典文献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1.3 目的目的部分:本文旨在通过对《山海经》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山海经》这部古代经典著作的内容和特点。
通过对《山海经》起源与特点、神话传说、地理描写等方面的探讨,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探讨《山海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在当代的价值。
希望读者能通过本文对《山海经》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探寻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2.正文2.1 山海经的起源与特点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文献,编纂于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是一部记载丰富的地理、历史、民族等方面资料的书籍。
山海经共分为山经和海经两部分,描述了古代中国的地理形貌和神话传说。
山海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但真正成书并流传下来的版本是在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
据传说,山海经最早由黄帝时期的神农氏所撰写,后来陆终传承发展,终于成书。
山海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的内容:山海经中包含了丰富的地理描写、神话传说、神祇图谱等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山海经》:古代中国的神话与地理知识
山海经:古代中国的神话与地理知识介绍《山海经》是古代中国一部重要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神话和地理知识的百科全书。
本文将深入探讨《山海经》的背景、内容以及它在古代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背景《山海经》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秦朝时期编纂而成。
它是由众多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地理知识所组成,记录了丰富多样的山川、水域以及其中居住着各种奇异生物和神灵。
内容分类《山海经》主要分为山经和海经两大部分。
山经涵盖了中国境内各个山脉、珍禽异兽以及其相关传说;而海经则描述了海洋中的怪异水族、神话故事等。
记载内容•山经部分包括东南极之外、维犹之西、北冥之上所存在的各种高大峻岭,如昆仑、华山等。
每座山都详细描述了其地理位置、形状和周围环境,并伴随着丰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
•海经部分描述了东海、南海以及北冥等水域,其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神兽、鱼虫等奇异生物,例如如蚌精、鲛人等。
传说与神话《山海经》所记载的山川和水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神灵和人物角色。
它们有的是仙人、仙女,有些具有极强的超能力,可以预知未来或者施展威力无穷的法术。
他们时常在人间与普通百姓互动,并涉及到很多关于权力、爱情和家庭的故事。
重要性地理意义《山海经》也被视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
它不仅记录了许多实际存在的地貌景观,同时也描绘了许多原始人民未曾实际探索过的地方。
这对于后来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文化传承《山海经》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与古代思想观念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之一。
它饱含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想象力、审美观念和世界观,对于理解古代中国文化和信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价值《山海经》不仅是一部文字记载的著作,也是绘画、雕塑和编织艺术的重要源泉。
许多在《山海经》中描述的神兽、怪异生物成为了艺术创作的素材,丰富了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内容。
结论《山海经》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多样的记载内容,成为了古代中国神话与地理知识结合之作。
它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地理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
春秋战国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
春秋战国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历史时期不仅发生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革,而且也涌现出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这些传说和故事既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观念,也传承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本文将介绍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可以深入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与信仰。
一、《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山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描写神话传说、地理天文的文献典籍,其中记载了许多关于神话故事的内容。
这些故事多以人、怪兽、神灵等为主题,通过描述各种神奇的生物、地域、山川,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景观和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1.《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之《西王母》在《山海经》中,有一篇关于西王母的神话故事。
西王母被誉为仙界女王,她住在玉兔宫中,只有用玉兔能够踩碎的加岛紫花才能进入。
西王母能掌管长生不老的仙丹和神奇的草药,并且拥有不可思议的魔法力量。
她常常在仙境中举办宴会,邀请各路神仙一起狂欢。
这个故事展示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和长生不老的向往。
2.《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之《夸父》夸父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人物,也是《山海经》中的一篇故事。
夸父喜欢追逐太阳,为了追赶它,他不顾一切地奔跑,最终被太阳烤死。
夸父的精神象征着人们对于追求进步、不畏艰辛的向往。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除了《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涌现出许多与历史相关的典故,这些故事多与当时的君主、政治家、军事将领等人物有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价值观。
1.《左传》中的典故《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书中记录了各个诸侯国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状况。
其中有一些故事成为后世流传的典故,如《左传》中的“牧马城下”,形容人们在危急关头能保持冷静和明智;还有“斩木为兵”,描述人们善于利用周围环境资源以应对敌人的进攻。
2.《史记》中的典故《史记》是一部对中国历史进行系统记载和评价的巨著,其中涵盖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
《山海经》的神话地理
《山海经》的神话地理【摘要】《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神话地理文献,其中记载了丰富多彩的神话地理内容。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山海经》的神话地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
首先从神话地理的分类入手,探讨了《山海经》中的不同类型的神话地理内容;其次详细叙述了《山海经》所记录的地域神话故事,以及其中蕴含的奇幻地理景观;然后分析了《山海经》神话地理的意义,以及对中国古代地理认识的影响;最后就《山海经》神话地理的持续影响、对文化传承的意义和未来研究的价值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山海经》中神话地理的丰富内涵,以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山海经》、神话地理、地域神话故事、奇幻地理景观、神话地理意义、古代地理认识、持续影响、文化传承、研究价值1. 引言1.1 《山海经》的神话地理概述《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反映了古代社会地理、神话信仰和传说的文献,其中所记载的神话地理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古代人民关于世界的探索和想象。
神话地理作为《山海经》的重要内容之一,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神奇的世界,包含了海洋、山川、湖泊等各种地理景观,同时融入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想象。
通过研究《山海经》的神话地理,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和想象,探寻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神话地理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明和传统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山海经》的神话地理不仅是一个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了解古代中国地理知识和神话传说的重要窗口。
2. 正文2.1 《山海经》的神话地理分类《山海经》的神话地理分类包括三大类:神话地理的创世记、神话地理的方志记和神话地理的地理志。
在《山海经》中,这些分类体现了古人对神话地理的不同处理方式和维度。
首先是神话地理的创世记,这类记载主要描绘了世界的起源和各种神话传说的起源。
比如《山海经·海外南经》中描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揭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规律的认知和尊敬。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地志类著作,记载了大量有关中国地理、物产、神话和传说的知识。
其中所记载的神话传说,是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生命和世界的解读和想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
一、伏羲《山海经》中伏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被称为“开天辟地之君”,是中国传说中的第一个皇帝。
他的形象多为人身蛇尾,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伏羲的传说主要涉及天文、地理和人类起源等方面的内容。
据说他通过观察四季和天象,制定了农历,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时间计算基础。
同时,他还发明了八卦图,用来研究社会和宇宙的运行规律。
二、女娲女娲是《山海经》中的另一重要神话人物,也是伏羲的姐姐。
她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重要的女神之一,同时也是人类的始祖。
据传说,女娲用五彩石修补天空,用粘土制造了人类,还创造了婚姻、家庭和兄弟之间的关系。
同时,她还教授了人类钓鱼、狩猎和农耕等生活技能,使人类逐渐进入文明社会。
三、大禹大禹是中国传说中的一位皇帝,也是《山海经》中的重要人物。
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治水英雄,曾经率领民众建造堤防,防止洪水泛滥。
根据传说,大禹苦心经营,终于成功治理了洪水,保护了人民安居乐业。
他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礼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后羿后羿是《山海经》中的一位英雄人物,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神射手。
他曾经用弓箭射下了九个太阳,保护了人民的安全。
后羿的传说不仅涉及到弓箭和狩猎技巧,还与婚姻、家庭和政治等方面的内容有关。
据说他的妻子是嫦娥,后来因为误食了长生不老药而变成了月亮。
五、蚩尤蚩尤是《山海经》中的一位传说中的领袖,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英雄。
他曾经带领夏族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保护了祖国的安全。
蚩尤的传说涉及到战争、武器和战术等方面的内容。
他被誉为敢为先锋,善于用兵,曾经创造出战车和锄犁等军事武器,对中国古代战争技术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涉及到人类起源、世界观、天文地理、生活技能、法律礼制、英雄事迹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山海经》的神话地理
《山海经》的神话地理【摘要】《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重要之作,其中记载了丰富多彩的神话地理。
本文通过对《山海经》的神话地理进行概述,探讨了其起源与特点,分类,并深入分析了其中的地理神话传说。
进一步探讨了《山海经》地理神话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现代对其的解读。
通过对神话地理的研究,可以发现《山海经》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探讨了《山海经》的神话地理对地理文化研究的启示,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山海经》的神话地理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对于地理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山海经》、神话地理、起源、特点、分类、传说、影响、中国文化、现代解读、重要性、传承、发展、地理文化研究、启示。
1. 引言1.1 《山海经》的神话地理概述《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关于神话地理的经典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奇书。
它记录了中国古代各地的山川、河流、海洋和神话传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神话地理是《山海经》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揭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神话传说的认知和想象。
在《山海经》中,山川海洋常常被赋予神灵的形象,被赋予神话故事和神话传说。
这些神话地理既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崇拜,也反映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化传统。
通过研究《山海经》的神话地理,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神话的理解,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文化和地理学的发展演变。
《山海经》的神话地理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地理文化,对中国古代地理学和神话传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山海经》的起源与特点《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关于地理、民俗等方面记载的文献,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文献的集大成之作。
《山海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最早成书于战国末期至秦朝初年。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山海经》内容繁多,记载了大量关于地理、民俗和神话的内容,其中涵盖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想象和神话传说等。
怪力乱神,浅观《山海经》
怪力乱神——浅观《山海经》摘要:《山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奇书怪书,直到20世纪初才经历巨大转变,为人认可。
关于《山海经》记述的地理范围、始作者等问题,一直以来争议不断,存在着诸多疑点。
《山海经》中多描述神鬼精怪,充斥着许多儒家不语的“怪力乱神”形象,其背后的原因和含义值得我们去思考。
关键词:怪力乱神、大世界观、始作者、神话巫术、化生为熟、自我中心观正文:《山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奇书怪书,正人君子或“不敢言”,或以其内容荒诞不经、难以查证而弃置不顾,类同痴人说梦,或以妄作之伪书视之。
20世纪初,西方文化中的“神话”概念经由日本传入中国,给素以“不语怪力乱神”为正统的人文知识界带来了巨大变化,产生了与西方学术接轨的神话学、民俗学,在新的参考背景和学术眼光下,这部以怪力乱神著称的“伪书”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被称为我国古代类书、百科全书、中国文化“第一宝典”,乃至“人类最重要古文献”。
还有学者大胆提出《山海经》是可以解决世界范围内文化起源之谜,改写人类文明史的远古实录信史。
在这些截然相对的历史背后,不同的文化价值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山海经》所记述的地理范围,历来争议不断。
西学东渐前,人们基本上认为《山海经》是中国本土的山川地理志。
现代学者在这个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探寻,提出巴蜀说、齐鲁说、云南说等不同观点。
梁启超曾怀疑《山海经》是部“古之译书”,他敏锐的发现了《山海经》反映的不是华夏文化的地理观,指出从其内容和语言风格上看,反倒像是翻译过来的外域地理书,这一推测得到不少学者的认可。
此外,另外一种观点是认为《山海经》所记载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古亚洲地理。
比亚洲地理说更宏大的则是世界地理说,持这种观点的人借助于当代的某些地理学、人类学知识及考古成果,把《山海经》解读为中国古人率先记载的有关世界地理和民族分布情况的实录。
从这些不同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山海经》的文化定位问题,迄今尚在本土或域外之间游移不定,并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山海经》之山海经的哲学与社会观念
《山海经》之山海经的哲学与社会观念一、天、帝、神有互人之国。
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
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
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
《山海经》关于天、帝、神的记载相当丰富,详尽内容可参阅本书“山海经的部落世系”、“山海经的人神故事”等章节。
二、具有社会功能的神异动物丹穴山: 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
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
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
有关具有社会功能的神异动物的详尽内容,可参阅本书“山海经的预测与医药”等章节。
三、礼仪之邦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文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
有薰华草,朝生夕死。
一曰在肝榆之尸北。
四、与自然和谐相处此诸夭之野⑭,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凤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所欲自从也。
百兽相与群居。
在四蛇北。
其人两手操卵食之,两鸟居前导之。
有臷民之国。
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
巫臷民朌姓,食谷。
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
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爰有百兽,相群爰处。
百谷所聚。
有沃之国,沃民是处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
凡其所欲,其味尽存。
爰有甘华、甘柤、白柳、视肉、三骓、璇瑰、瑶碧、白木、琅玕、白丹、青丹,多银铁。
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
五、天下一统洪水滔天。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生禹。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山海经》神话政治地理观
《山海经》神话政治地理观一.引言《山海经》既是一部挑战性的古书,又是我们民族某些根深蒂固的观念的渊薮。
在古代,它以异端邪说之渊薮的性质对"不语怪力乱神"的正统思想方式提出挑战,对通行的经史子集图书分类法构成某种潜在的威胁;在现代,它又给既定的学科划分和专业界限造成很大的麻烦。
无论是中国古时候的知识分类还是现代国际通行的学科体制,都无法使它对号入座。
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宗教学家,方志学家,科学史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文学批评家,乃至思想史家均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但谁也无法将它据为己有。
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学科,却又同时属于所有学科。
一般说来,20世纪以前,国人较多地把《山海经》视为地理著作(《辞海》"地理学"条目下云:"地理学一词始见于我国《易经.系辞》和古希腊埃拉托色尼《地理学》,我国最古的地理书籍有《禹贡》,《山海经》。
")而自1903年西方的"神话"概念假道日本传入中国,人们较为普遍的把它看成是上古的神话著述。
还可以再进一步追问:如果神话是幻想的产物,具有非理性的特征,又是怎样和作为科学理性产物的地理学统一呢?《山海经》的构成,带有明确的政治动机,它之所以出现,和上古文化走向大一统的政治权力集中的现实需要密切相关。
因此可以说,它是一部神话政治地理书。
更确切的讲,它以山川地理志的外观表现着现实世界与神话时空交织的内容,而这种虚实相间,半真半假的空间图式之实质,则是服务于功利目的的宗教政治想象图景。
只要从祭政合一(或政教合一)的远古社会的政治特色着眼,《山海经》的巫书性质和功能便容易理解了。
那就是为走向一统的文化权力话语提供神权政治的空间证明,通过对各地山神祭祀权的局部认识和把握,达到对普天之下的远近山河实施一种法术性的全盘控制。
二.地理与政治之缘地理学作为人类对现实生存空间的理性认识结果,在西方学术体系中一直占有着重要位置。
《山海经》的主要内容《山海经》记载了什么?
《山海经》的主要内容《山海经》记载了什么?《山海经》的内容: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
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
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华腹地的山川宝藏,特别是一些异鸟怪兽、奇花异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其中《海外经》介绍了传说中的海外异国,如双头国、三首国、女子国、丈夫国、大人国、小人国等国的风俗习惯,更是奇中有奇,不但使人赏心悦目,而且能使人增长很多知识。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地理书。
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全书18篇,约31000字。
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4篇、海内经1篇。
《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
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
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
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
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T H N I CA R T SQ U A R T E R L Y 60●●叶舒宪《山海经》一、引论《山海经》既是一部具有挑战意义的古书,又是我们民族某些根深蒂固的观念的渊薮。
在古代,它以异端邪说之渊薮的性质对“不语怪力乱神”的正统思想方式提出挑战,对通行的经史子集图书分类法构成某种潜在的威胁;在现代,它又给既定的学科划分和专业界限造成很大的麻烦:习惯用科学思维的方式考虑问题的学者们面对一个陌生的认识对象,首本文从知识社会学角度考察,认为该书出现和上古文化走向大一统的政治权力集中的现实需要相对应,可定性为“神话政治地理”书。
它以山川地理志的外观描述现实与神话时空交织的内容,构建虚实相参的空间图式,展现为祭政合一的神权需求服务的宗教政治想象图景,为走向一统的文化权力提供话语证明,通过对各地山神祭祀权的局部把握,达到对普天之下远近山河的法术性全盘控制。
神话政治地理同心方想象空间认识地图(m ental m a p )中华文明一源中心观叶舒宪,195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海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邮编:100732提要:关键词:作者:中图分类号:G 07神话政治地理观●61E T H N I C A R T S Q U A R T E R L Y 先的反应便是确认它的分类属性。
就好象对动物园里的各种罕见动物,一旦标明了它是什么科什么属,就不难根据经验来给未知事物对号入座了。
陌生的事物被纳入已有的知识分类体系,便可以起到化生为熟的效果。
人们对未知事物的莫名的恐惧和惶惑可由此变为心安理得。
然而,《山海经》自古及今都未能让人心安理得。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中国古时候的知识分类还是现代国际通行的学科体制,都无法使它对号入座。
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宗教学家,方志学家,科学史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文学批评家,乃至思想史家和哲学家均不能忽视它的存在,但谁也无法将它据为己有。
它似乎超然物外,不属于任何一个学科,却又同时属于所有学科。
惟其如此,当今有不少人认为它是远古时代的“百科全书”。
显然,这一美誉未免言过其实。
一般说来,20世纪以前,国人较多地把《山海经》视为地理著作(《辞海》“地理学”条目下云:“地理学一词始见于我国《易经・系辞》和古希腊埃拉托色尼《地理学》,我国最古的地理书籍有《禹贡》,《山海经》。
”)而自1903年西方的“神话”概念假道日本传入中国,人们较为普遍的把它看成是上古的神话著述。
作为古今见解的调和,也有人用“神话地理书”这样的合成概念来为它重新定性。
这种相对化的看法的确使问题变得明朗化。
还可以再进一步追问的是:如果神话是幻想的产物,具有非理性的特征,又是怎样和作为科学理性产物的地理学统合在一起的呢?在神话和地理两者之外,《山海经》还有没有其它的重要性质呢?笔者认为,《山海经》一书的构成,带有明确的政治动机,它之所以出现,和上古文化走向大一统的政治权力集中的现实需要密切相关。
因此可以说,它是一部神话政治地理书。
更确切的讲,它以山川地理志的外观表现着现实世界与神话时空交织的内容,而这种虚实相间,半真半假的空间图式之实质,则是服务于功利目的的宗教政治想象图景。
只要从祭政合一(或政教合一)的远古社会的政治特色着眼,《山海经》的巫书性质和功能便容易理解了。
那就是为走向一统的文化权力话语提供神权政治的空间证明,通过对各地山神祭祀权的局部认识和把握,达到对普天之下的远近山河实施一种法术性的全盘控E T H N I CA R T S Q U A R T E R L Y62●制。
二、地理与政治不解之缘地理学作为人类对现实生存空间的理性认识结果,在西方学术体系中一直占有着重要位置。
一般又有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部门地理学与区域地理学之划分。
不过,随着20世纪以来愈演愈烈的科际整合潮流的冲击,晚近的研究已经呈现出打破旧的学科划分,寻求新的学科交叉组合的明确趋势。
其中地理学与政治学的结合尤其引人注目。
这种学科嫁接或知识重组的当下结果就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地理政治学或政治地理学的呼之欲出。
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地理学的问题有时不能从地理学本身得到完满的解释,原因在于地理学的产生,发展和实际应用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非地理的因素制约,特别是政治和军事的因素(广义的政治又可将军事包括在内)。
有法国学者认为,西文中的一些有关空间的比喻既是地理的,又是战略的,因为地理学就是在军事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可以看到在地理话语和战略话语之间存在着概念的流通。
地理学者的“地区”也就是军事区域(从re g ere,即“指挥”演变而来),“省份”为一片被占领的领土(从V incere,即“战胜”演变而来)。
“区域”则使人想到“战区”。
对此著名思想史家曾表示如下看法:“人们常指责我迷恋于这些空间的概念,我确实对它们很迷恋。
但是,我认为通过这些概念我确实找到了我所追寻的东西:权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一旦知识能够用地区、领域、移植、移位、换位这样的术语来描述,我们就能够把握知识作为权力的一种形式和播撒权力的效应的过程。
存在着对知识的管理,知识的政治,权力的关系,它们是穿越知识的途径,当人们对它们进行再现的时候,能够指引人们通过区域、地区和领土这样的概念来思考支配的形式。
政治———战略的术语表明了军事和管理事实上把它们自己刻在话语的形态和材料上。
”①福柯认为,他与地理学专家的对话和交流足以导向一门能使双方都受惠的交叉学科。
他在一次访谈中对法国的地理学杂志《希罗多德》的编辑说道:“我越是进行持久的研究,就越是认识到,对话语的形成和知识的谱系所进行的分析,不应该根据意识的种类、感知的方式和思想的形态来进行,而应该从权力的战略和战术的角度出发:战略和战术通过对领土的移植、分配、分界、控制,以及对区域的组织来实行,这样就构成了某种地理政治学,在这种地理政治学中,我所从事●63E T H N I C A R T S Q U A R T E R L Y 的工作将和你们的方法联系起来。
看来地理学确实必须成为我所关心的课题的核心。
”②《山海经》虽然乍看起来确实很像一部地理书的架势,甚至还会给人以科学实录的假象:不厌其繁地罗列山川河流,地形地貌,物产资源,方向里程等等,但这些仅仅是些虚实难辨的陈述,总体上看则是服务于特定功利目的的政治想象图景。
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试图用纯实证的方法对《山海经》内容加以考实的种种尝试均不能令人如愿,总不免陷入公说公之理,婆说婆之理的无尽纷争之中。
现代学者开始承认它为神话地理书,为走出纷争的死胡同提供了一线希望。
不过,从各种角度对这部奇书进行实证研究者仍然大有人在。
我们若能从政治地理的观点去考察,也许能有助于说明《山海经》的构成之奥妙。
与其说它记录着可以考实的地理知识,不如说反映的是作为权力的一种形式的知识生产模式。
鉴于这一认识,我们把《山海经》当作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对象来研究,要比把它当作地理知识来研究更具有学术价值。
借用福柯的词语,不妨把它视为“权力地理学”的一个古代中国个案。
权力与地理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下面是英国政治地理学研究家帕克的一种界说:“权力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其原因就像它最初诞生一样地难于理解。
政治地理学家相信,权力自身是牢固地根植于世界的自然性质之中的。
……现代国家的力量也是来源于它所安身立命的领土。
……但是地球自身有着巨大的差异(捕捉、界定差异的需要),在气候、植被、土壤和海拔上表现不同,陆块分布不均。
这些因素使得地球的表面远非只是人类历史戏剧表演的舞台。
③地理方面的差异特征不只是科学研究所关注的,而且也是权力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
福柯讲到18世纪末的地理大调查时说:“那时候人们在世界上到处旅行,收集资料。
他们收集的并不是原始资料,他们真的是在探索,遵循着一种他们或多或少有着自觉意识的规划。
我们在地理学可以找到很好的例子,证明惩罚系统地使用度量、探索和审查。
”《希罗多德》杂志的编辑对此也表示了看法:“地理学家的功能是把资料收集到清单中去,这些资料是未经整理的,除了权力以外,没有什E T H N I CA R T S Q U A R T E R L Y64●么人会对它感兴趣。
权力需要的不是科学,而是大量的信息,权力的战略使它对这些资料能够加以利用。
”了解到这一层关系,地理学知识对于权力机器的实际效用和它在认识论上的非科学一面就不难理解了。
在《山海经》研究史上,科学维度的引入已成为现代研究的主流,而权力—政治维度的引入却还有待于展开。
福柯接着说到一件有启发性的秩事:一个研究路易十四时代档案的专家,在翻阅17世纪外交通信的时候发现很多不断重复的有关旅行家所见所闻的叙述,这些叙述谈到各种难以令人置信的事情、奇异的植物、怪兽等,其实却是以密码形式出现的报告。
它们叙述的实际上是所游历的国家的军事情况、经济资源、市场、财富和可能的外交关系。
所以很多人心仪的18世纪的自然主义者和地理学家的天真动人的叙述实际上是非同寻常的精确报告,其密码到了今天才得以破译。
④这种以怪异奇闻方式对异族异国信息加以编码的现象,表明了政治需要和权力作用不仅会影响到叙述的内容,而且还会改变叙述的形式。
这对我们重估《山海经》的撰写之谜是不是也会有所启迪呢?地理政治的世界是一个巧妙结合而成的机制。
地理政治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是综合考虑产生这个总体的各种因素,以便更好地认识全局的性质。
在古代中国“天人合一”式的思考方式作用下,地理现象和政治现象本来就不是截然分开的。
古文献中有关生态政治的思想颇为引人注目,可视为政治地理观念的先河。
古人叙述山川之形势,陈列物产之所出,实与国家之兴亡,天下之治乱息息相关。
《国语・周语上》引伯阳父云:“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国)亡之徵也。
”“夫水土演而民用也。
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可见在古人心目中,山川河流的秩序与人类社会的秩序就是如此唇齿相依,因果相系的。
山川地理同人及其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宗教思维惯常的解释是通过神灵作为中介者来建立这种关系。
而抱有人本主义世界观古代思想家则以圣人或圣王来充任此一中介。
《大戴礼记解诂》目录注引曾子曰:“圣人为天地主,为山川主,为鬼神主,为宗庙主。
”⑤天地山川既然都是为圣人宗主天下而设定的,那么叙述地理和物产方面的知识也当然是为圣人治天下所●65E T H N I C A R T S Q U A R T E R L Y 用。
这就是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政治地理观。
受此影响,有关国土的观念当然是以某种山川地理的集体表象为根基的,不过,这种集体表象却又同史前信仰密切相关。
《山海经》一书对此种古老的联系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书中每述及一地一山,必要交代当地的祭祀情况,各种奇异的山神形象也是屡见不鲜。
如法国政治社会学家迪韦尔热所说,我们目前掌握的有关史前期人与土地及环境关系的知识告诉我们,这种关系带有神秘和迷信特征:“土地、树木、植物、动物、河流、湖泊都被看作是可以与之保持人际关系的超自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