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15)湿热灭菌程序的验证题库
西南大学2018年度秋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组织工程作业任务及答案解析
西南大学2018年秋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作业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湿热灭菌工艺验证中常用的生物指示菌分别是。
1.枯草芽孢杆菌孢子2.短小芽孢杆菌孢子3.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4.缺陷假单胞菌多项选择题2、无菌药品容器密封完整性验证方法有、、等。
1.饱和盐水法2.亚甲基蓝溶液法3.微生物侵入试验法4.加压法3、药品生产的基本要素有哪些?1.生产条件2.药品3.标准4.药品生产企业判断题4、培养基灌装试验一般选用能适合广谱菌生长的培养基。
1. A.√2. B.×5、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注射用水的制备方法为蒸馏法和反渗透法。
1. A.√2. B.×6、通常认为,能够使内毒素降低3个对数单位的除热原工艺是有效的。
1. A.√2. B.×7、扎盖会产生大量非活性微粒,应设置于单独房间并有适当排风。
1. A.√2. B.×8、灭菌温度和灭菌压力为湿热灭菌程序的主要监控参数。
1. A.√2. B.×9、EDI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电渗析与反渗透法相结合的除盐技术。
1. A.√2. B.×10、制药用水是药品生产中用量最大、使用最广的一种原料。
1. A.√2. B.×11、培养基灌装试验的规模不得低于1000 瓶1. A.√2. B.×12、生物大分子除热原常用活性炭吸附法。
1. A.√2. B.×13、注射用水水系统用换热器可采用单层焊接结构。
1. A.√2. B.×14、非最终灭菌产品过滤前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应不超过100CFU/100ml。
1. A.√2. B.×15、注射用水制备与纯化水制备的区别在于对微生物限度要求不同。
1. A.√2. B.×16、工艺用水系统中残留臭氧常采用大功率紫外线灯去除。
1. A.√2. B.×17、在反渗透单元的出口管路中安装大功率紫外杀菌灯是反渗透法制备注射用水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有效手段。
消毒科专科题库(附参考答案)
消毒科专科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清洁卫生采用湿式清扫方式,每天一次湿式清扫,()一次彻底清扫墙壁、天花板。
A、每周B、每天C、每月D、每季度正确答案:A2、医用热封机每日使用前应检查()参数,以确保密封是均匀完整且紧密A、压力B、速度C、温度D、底部结构E、时间正确答案:C3、环氧乙烷灭菌代码C11描述正确的是()A、无水B、无压缩空气C、电源中断D、打印纸出错E、无气罐正确答案:E4、消毒供应中心空气采样的时间()A、1周B、3个月C、2个月D、1个月E、半个月正确答案:B5、眼科器械按照哪些特点进行合理分类?A、污染程度B、精密程度D、材质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6、使用包外化学指示胶带监测意义是()。
A、蒸锅的空气是否排尽B、压力蒸汽灭菌锅的压力、温度等是否正常C、该消毒包是否达到100%灭菌D、该消毒包是否达到灭菌效果E、灭菌过程是否完成正确答案:E7、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员在回收时,若祸首的器械不能再1--2h内清洗,应先浸泡在()或含酶制剂中保存,防止污物干涸影响清洗效果。
A、温水B、冷水C、热水D、流动水E、消毒液正确答案:A8、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热风干燥的温度和时间()A、温度90℃时间5minB、温度90℃时间30minC、温度90℃ 时间10minD、温度70-90℃时间10-20minE、温度80℃时间20min正确答案:D9、外来器械的回收:外来器械必须由使用医院处置,其管理及外来器械包括植入物,必须是经过医院严格监控,器械(设备)科查看外来医疗器械未严格实施操作流程质量控制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条的规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医作流程,质量控制及追溯系统。
A、25B、30C、26D、27正确答案:C10、对于CSSD的“检查组装岗位”,应该具有的资质和/或能力包括:()。
A、接受各类器械、手术包的包装方法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熟练掌握各类器械功能与注意事项;B、掌握不同包装材料的包装方法和注意事项;C、掌握医用封口机的操作和性能验证方法;D、以上答案都正确正确答案:D11、关节磨损会影响器械功能,所以需要()A、用水刷洗B、减少使用次数C、多使用D、使用润滑剂E、进行研磨正确答案:D12、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可以进行()。
生物制药选择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
生物制药选择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不会在高温下分解、破坏、失活的是()。
A、蛋白质B、维生素C、激素D、盐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发酵过程中,合成类消泡剂的浓度一般在0.0003。
2、下面为热力灭菌中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的是()A、湿热灭菌法B、辐射灭菌法C、干热灭菌法D、紫外线照射杀菌法E、气体灭菌法正确答案:A3、一般糖类化合物经( )生成丙酮酸。
A、氧化B、酵解C、发酵D、培养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一般糖类化合物经酵解生成丙酮酸。
4、与氨制硝酸银试液作用后有金属银沉淀生成的药物是()A、阿昔洛韦B、利福霉素C、异烟肼D、环丙沙星E、利福平正确答案:C5、将抗肿瘤药物溶肉瘤素的氨基进行修饰,生成氮甲(甲酰溶肉瘤素),这种修饰方法是()A、成盐修饰B、成酯修饰C、成酰胺修饰D、开环修饰E、开环修饰正确答案:C6、植物细胞培养的最大特点是()A、含有叶绿体B、全能性C、可进行光合作用D、繁殖速度快正确答案:B7、审核成品发放前批生产记录,决定成品发放,是()的职责。
A、销售部门B、物料部门C、生产部门D、质量部门E、人事部门正确答案:D8、( )是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大规模生产的最关键环节。
A、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和酶工程C、基因工程和酶工程D、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大规模生产的最关键环节。
9、( )染菌,多发生于设备泄漏以及补料操作、移种操作、压料操作等方面。
A、发酵前期B、发酵中期C、发酵后期D、种子培养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发酵中期染菌,多发生于设备泄漏以及补料操作、移种操作、压料操作等方面。
10、()空气除菌流程能充分地分离油水、提高冷却器的传热系数,节约冷却水,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尤其适宜于潮湿的地区。
A、高效前置空气过滤除菌流程B、将空气冷却至露点以上的空气除菌流程C、冷热空气直接混合式空气除菌流程D、两级冷却、分离、加热的空气除菌流程正确答案:D11、工业生产中制备无菌空气对热灭菌叙述正确的( )A、通入蒸汽B、增加载热体C、合适的管道长度D、设置电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时产生的热量就够,不需要外设加热,需考虑管道长度以保证温度的保持12、一般来讲,无菌试验的肉汤或培养平板应保存并观察至本批(罐)放罐后( )小时,确认为无菌后才能弃去。
灭菌考试试题答案
姓名部门时间分数灭菌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1、无菌药品应当尽可能采用加热方式进行灭菌,最终灭菌产品中的微生物存活概率(即无菌保证水平,SAL不得高于_10-6 _。
采用湿热灭菌方法进行最终灭菌的,通常标准灭菌时间F0值应大于—8 _分钟。
2、根据被灭菌物微生物污染水平和耐受湿热的能力不同,湿热灭菌程序通常划分为—残存概率法、过度杀灭法—。
3、每个探头在灭菌过程中的温度波动值 2 C _____ 。
4、若灭菌柜验证有相对冷点且冷点处摆放产品时,则从相对冷点取样50%另外50%从其它灭菌车底部均匀取样。
5、控制探头温度与记录仪探头温度相差不得超过 _1° C—,电脑时间和记录仪时间不得超过_2_分钟。
&岗位操作人员在灭菌前正确输入灭菌参数,并严格执行_复核—制度,防止灭菌运行参数输入错误对产品内在质量和塑瓶材质的影响。
7、每15_天按照北京时间校准系统时间一次,并将校准结果填写到设备使用日志上,误差不得超过_60S _。
8、写出你负责操作灭菌柜的型号 __________________,容积________________ (注明车间)。
9、灭菌主程序界面有程序运行、数据查询、系统维护、退出程序。
10、灭菌柜清洁有效期为_7 —天,消毒周期为高温季节(6月〜9月)—1 一个月,其他月份—2 —个月。
11、F0值为标准灭菌时间,系灭菌过程赋予一个产品121 r下的等效灭菌时间。
12、每—批灭菌前_检查温度探头及连接线路完好性,每_半年 _对温度探头进行校验。
13、灭菌程序压力公式_P=K( T-A) +Bo二、简答题1、描述各自车间的灭菌柜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和运行图(15分)2、2018年 01月,某车间在对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进行灭菌时(115°,30分钟),操作员发现T1控制探头升温至114C时,升温幅度缓慢,此情况维持时间超过1 分钟以上,该探头温度记录仪和其他控制探头已达到灭菌阶段温度115C,请你对其他探头温度未达到 116°和达到 116°分别描述处理措施?( 15 分)答:(未达到116°)检查确认泵压力、电流正常、水位正常、压缩空气系统正常、门密封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个别探头故障,手动操作短暂开启蒸汽阀门,使整体温度小幅度升高(在不超过灭菌温度2C的总体范围内),从而自动转入灭菌阶段;并立即向班组长、车间管理人员汇报异常情况,班组长负责联系人员检查排除故障,保证下批次正常灭菌。
消毒与灭菌试题及答案
消毒与灭菌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物理消毒灭菌法?A. 干热灭菌法B. 紫外线消毒法C. 化学消毒法D. 高压蒸汽灭菌法答案:C2. 在消毒与灭菌过程中,哪种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A. 酒精B. 氯制剂C. 酚类D. 过氧化氢答案:B3.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化学消毒灭菌法?A. 酚类消毒剂B. 紫外线消毒法C. 氧化剂消毒剂D. 醇类消毒剂答案:B4. 下列哪种消毒方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物品?A. 高压蒸汽灭菌法B. 干热灭菌法C. 紫外线消毒法D. 煮沸消毒法答案:C5. 下列哪种物品不适宜用紫外线消毒法?A. 空气B. 表面C. 液体D. 食品答案:D6. 下列哪种消毒剂属于低效消毒剂?A. 酚类B. 醇类C. 氯制剂D. 过氧化氢答案:B7.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消毒方法?A. 物理消毒法B. 化学消毒法C. 生物消毒法D. 光疗消毒法答案:D8. 下列哪种消毒方法适用于手部消毒?A. 高压蒸汽灭菌法B. 干热灭菌法C. 紫外线消毒法D. 醇类消毒剂答案:D9. 下列哪种消毒剂属于中效消毒剂?A. 酚类B. 醇类C. 氯制剂D. 过氧化氢答案:C10.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化学消毒法?A. 酚类消毒剂B. 紫外线消毒法C. 氧化剂消毒剂D. 醇类消毒剂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物理消毒灭菌法包括以下哪些方法?A. 干热灭菌法B. 紫外线消毒法C. 化学消毒法D. 高压蒸汽灭菌法答案:ABD2. 化学消毒剂根据其消毒效率可分为以下哪些类别?A. 高效消毒剂B. 低效消毒剂C. 中效消毒剂D. 不稳定消毒剂答案:ABC3. 下列哪些物品适宜用紫外线消毒法?A. 空气B. 表面C. 液体D. 食品答案:AB4.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消毒针对的是病原微生物,灭菌针对的是所有微生物B. 消毒要求杀灭一定数量的微生物,灭菌要求杀灭所有微生物C. 消毒方法较为温和,灭菌方法较为强烈D. 消毒和灭菌的方法相同答案:ABC5. 下列哪些消毒剂属于酚类消毒剂?A. 苯酚B. 氯己定C. 酚类化合物D. 醇类消毒剂答案:ABC三、判断题1.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相同,只是针对的对象不同。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练习题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A0值是评价下列哪项消毒效果的指标()A.湿热B.干热C.环氧乙烷D.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2、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体积通常()A.>60L B.<60L C.等于60L D.无要求3、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植入型器械进行生物监测的频率是()A.每批次B.每天一次C.每周一次D.无特殊要求4、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法的监测频率是()A.每批次B.每天一次C.每周一次D.每月一次5、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灭菌时,进行生物监测时()A.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B.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满载的灭菌器内C.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放于标准测试包内,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D.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6、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多少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A.一次B.二次C.三次D.以上都不是7、生物监测需每批进行的有()A.压力蒸汽灭菌B.干热灭菌C.环氧乙烷灭菌D.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8、生物监测需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的有()A.压力蒸汽灭菌B.干热灭菌C.环氧乙烷灭菌D.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9、压力蒸汽灭菌的生物监测的指示菌为()A.枯草杆菌芽孢B.嗜热脂肪杆菌芽孢C.两者均可D.以上都不是10、一天内进行多次生物监测时()A.如果生物指示剂为同一批号,则只设一次阳性对照B.无论生物指示剂是否为同一批号,均只设一次阳性对照C.即使生物指示剂为同一批号,也要设多次阳性对照D.无论生物指示剂是否为同一批号,也要设多次阳性对照二、多项选择题1、对清洗消毒设备的监测与验证要求有()A.清洗消毒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B.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年对压力和安全阀门进行检测校验C.干热灭菌器应每年用多点温度检测仪对灭菌器各层内、中、外各点的温度进行物理监测D.低温灭菌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2、清洗质量的监测包括对以下哪些项目的日常监测与定期监测()A. 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B.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C.清洗器的质量监测D.清洗用水的质量监测3、为保证灭菌质量,通常采用下列哪些方法对灭菌质量进行监测()A.物理检测法B.化学监测法C.生物监测法D.灭菌过程验证装置4、化学监测法的要求有()A.灭菌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B.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位置C.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D.如果进行生物监测,可不必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5、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要求有()A.应进行物理检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B.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C.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D.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三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6、生物监测需每周进行的有()A.压力蒸汽灭菌 B.干热灭菌 C.环氧乙烷灭菌 D.低温甲醛蒸汽灭菌7、灭菌包外应有的标识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物品名称B. 检查打包者姓名和编号C.灭菌器编号、批次号D.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8、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内容有()A.留存清洗消毒器和灭菌器运行参数打印资料或记录B.记录灭菌器每次运行情况C.灭菌质量的监测结果D.对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日常监测的定期监测记录9、灭菌包在使用前,使用者应()A.检查并确认包内化学指示物是否合格B.器械是否干燥、清洁C.包外物品名称是否与包内相符D.将包外标识留存或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10、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A.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B.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尚未使用的所有灭菌物品C.书面报告相关管理部门,说明召回的原因D.追踪已使用灭菌物品的患者情况11、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可用于下列哪类灭菌效果监测的生物指示剂()A.环氧乙烷灭菌B.干热灭菌C.压力蒸汽灭菌D.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12、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可用于下列哪类灭菌效果监测的生物指示剂()A.环氧乙烷灭菌B.干热灭菌C.压力蒸汽灭菌D.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13、压力蒸汽灭菌的标准生物监测包应()A.置于灭菌器排气口的上方B.生产厂家建议的灭菌器内最难灭菌的部位C.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D.记录指示剂批号14、生物监测合格的标准是()A.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B.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C.实验组培养阴性D.阳性对照组培养阴性15、生物监测时如实验组培养阳性,则()A.应判断为不合格B.应进一步监测实验组阳性的细菌是否为指示菌C.应进一步监测实验组阳性的细菌是否为污染所致D.直接判断为不合格16、化学灭菌方法包括()A.环氧乙烷灭菌法B.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法C.低温甲醛蒸汽灭菌法D.戊二醛浸泡灭菌法17、下列哪些情况应对灭菌效果进行重新评价()A.新安装B.移位、大修C.灭菌失败D.包装材料或被灭菌物品改变三、判断题1、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CD)主要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消毒科专科题库含答案
消毒科专科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当器械沾染较多血液和污染物时,应进行(),在封闭之前擦拭去除污物。
A、清洁处理B、标准处理C、预处理D、灭菌处理正确答案:C2、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属于低温灭菌技术,等离子体是某些气体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形成()放电及电离而产生的。
A、固化B、蒸汽C、液体D、气体正确答案:D3、造成湿包的原因有A、灭菌物品超重B、灭菌装载不规范C、蒸汽质量不合格D、以上都对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4、下列哪项是湿热灭菌的特点()A、菌体蛋白氧化B、菌体蛋白凝固C、菌体蛋白碳化D、使电解质浓缩引起细胞死亡E、DNA断裂正确答案:B5、污染区环境卫生标准属哪类?()A、一类B、三类C、四类D、二类正确答案:C6、器械供应商应提供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的说明书,内容包括A、清洗方法B、消毒方法C、包装方法D、灭菌方法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7、CSSD相对湿度为30%—60%的区域()A、去污区B、检查包装区C、灭菌区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8、预真空、下排汽灭菌器的真空泵供水温度为()A、<30℃B、30-40℃C、>25℃D、<25℃E、>40℃正确答案:D9、橡胶类器械老化的原因不是()A、使用石蜡油B、干热,紫外线照射C、氧化D、低温灭菌E、去污温度过高正确答案:D10、环氧乙烷灭菌舱体湿度为()A、50%-60%B、30%-60%C、40%-60%D、30%-70%E、40%-50%正确答案:E11、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常用作用浓度正确的是()A、3-9mg/lB、3-11mg/lC、3-13mg/lD、3-7mg/lE、3-5mg/l正确答案:B12、检查包装无菌区的气压()。
A、都可以B、与周围环境相比呈负压C、用便携式电风扇控制D、与周围环境的气压相同E、与周围环境相比呈正压正确答案:E13、含氯消毒剂浸泡被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污染的器械时使用浓度和时间为A、500~1000mg/L 30minB、1000~1500mg/L 30minC、400~600mg/L 30minD、300~500mg/L 30minE、200~300mg/L 30min正确答案:A14、CSSD工作区精细检查的最低照度A、500(lx)B、750(lx)C、1000(lx)D、200(lx)E、300(lx)正确答案:C15、下面哪项不是成本分析内容()A、设备投入及维修成本B、建筑及装修成本C、管理成本D、人力资源成本E、一次性耗材成本正确答案:E16、消毒学的理论研究,促进了各种消毒及灭菌器的更新换代。
湿热灭菌的验证方案
湿热灭菌程序的验证:灭菌程序的设计、开发、确认以及日常控制目录1.0 引言 (4)1.1 范围 (4)2.0 术语 (5)3.0 灭菌科学 (11)3.1 灭菌模式 (12)3.1.1 耐热参数(DT) (13)3.1.2 温度系数(z值) (15)3.1.3 灭菌率(Lethal Rate)和累计杀灭时间(lethality,F) (16)3.2 灭菌指示剂 (20)3.2.1 生物指示剂(BIs) (20)3.2.2 化学监测器 (21)3.3 热力学和蒸汽质量 (22)3.3.1 温度和热量 (22)3.3.2 蒸汽 (28)3.3.3 纯蒸汽质量的测试 (28)4.0 灭菌程序的开发 (30)4.1 设计方法 (30)4.1.1 灭菌程序设计方法中残存曲线的应用 (31)4.2 装载类型 (34)4.2.1 多孔/坚硬装载的定义 (34)4.2.2 液体装载的定义 (34)4.3 灭菌程序 (35)4.3.1 饱和蒸汽灭菌程序 (35)4.3.2 空气加压程序 (38)4.4 灭菌程序的开发 (40)4.4.1 多孔/坚硬装载灭菌程序的开发 (40)4.4.2 液体装载灭菌程序的建立 (45)4.5 稳定性研究 (48)5.0 灭菌程序的性能确认 (48)5.1 物理确认 (49)5.1.1 热分布 (49)5.1.2 热穿透 (49)5.2 生物指示剂确认 (50)5.2.1 生物指示剂挑战系统 (50)5.2.2 生物指示剂的使用和放置 (51)5.3 灭菌程序性能确认合格标准 (52)5.4 等效灭菌器 (53)5.5 分组法 (54)5.5.1 典型产品法 (54)5.5.2 典型容器规格/装量法 (54)5.5.3 典型物品法 (54)5.5.4 典型装载法 (54)6.0 日常工艺控制 (55)6.1 常规放行 (55)6.2 灭菌器系统的适用性试验 (55)6.3 变更控制 (55)6.4 灭菌程序定期再确认 (56)7.0 参考文献 (56)1.0引言PDA 的原始技术报告第一期“蒸汽灭菌程序的验证”于1978年出版,它为一代制药科学家和工程师介绍了蒸汽灭菌的原理。
2010版GMP考试试题
2010版GMP考试试题(二)姓名:位岗: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采用湿热灭菌方法进行最终灭菌的,通常标准灭菌时间F0值应当大于多少分钟()。
A、5B、6C、7D、82. 应当定期对灭菌工艺的有效性进行再验证的时间为()。
A、每年一次B、每年至少一次C、每年两次D、每次至少两次3. 应当逐一对无菌药品的外部污染或其它缺陷进行检查的方法为()。
A、无菌法B、微生物限度法C、液相色谱法D、灯检法4. 非无菌原料药精制、干燥、粉碎、包装等生产操作的暴露环境应当符合的级洁净区为()。
A、A级B、B级C、C级D、D级5. A/B级洁净区对工作服及人员着装要求正确的是()。
A、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戴口罩。
应当穿手腕处可收紧的连体服或衣裤分开的工作服。
B、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
应当穿合适的工作服和鞋子或鞋套。
C、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戴口罩。
应当穿手腕处可收紧的连体服,并穿鞋套。
工作服应当不脱落纤维或微粒。
D、用头罩将所有头发以及胡须等相关部位全部遮盖,头罩应当塞进衣领内,应当戴口罩以防散发飞沫,应当戴经灭菌且无颗粒物散发的橡胶手套,穿经灭菌的脚套,裤腿应当塞进脚套内,袖口应当塞进手套内。
工作服应为灭菌的连体工作服,不脱落纤维或微粒,并能滞留身体散发的微粒。
6.C级洁净区对工作服及人员着装要求正确的是()。
A、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戴口罩。
应当穿手腕处可收紧的连体服或衣裤分开的工作服。
B、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
应当穿合适的工作服和鞋子或鞋套。
C、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戴口罩。
应当穿手腕处可收紧的连体服,并穿鞋套。
工作服应当不脱落纤维或微粒。
D、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戴口罩。
应当穿手腕处可收紧的连体服,并穿适当的鞋子或鞋套。
工作服应当不脱落纤维或微粒。
7.小容量注射剂批次划分的原则( )。
A、以同一配液罐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为一批B、以同一批原料药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C、以同一配液罐最终一次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D、以同一批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8.以下不属于原料药生产的工艺助溶剂的是()。
灭菌制剂练习题
1. 热压灭菌所需的温度和时间是多少?2.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及使用热压灭菌器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如何防止灭菌过程中出现工伤事故及药品有菌的问题?3. 影响F0值的因素有哪些?说明D值与Z值的定义。
4. 无菌操作与避菌操作有何区别?在药物制剂生产中什么情况下需要采用无菌操作?5. 某产品灭菌,每分钟测量一次温度,0分钟为25℃,依次为50℃、100℃、110℃、118℃、120℃、121℃、100℃,共测7分钟,F0 为多少?此F0是否达到灭菌要求?(2.39min)6. 说明热原的组成和性质、产生热原的途径及消除热原的方法。
说明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及其检查方法。
7. 蒸馏水和注射用水有何区别,在注射剂处方中应该用什么水,滴眼剂中用什么水?8. 注射剂生产按生产工艺及质量要求分哪些区?各级洁净度适用范围有哪些?9. 注射剂中常用的附加剂有哪些?起什么作用,常用浓度为多少?10. 说明滤过的机理,影响过滤的因素、常用过滤器的种类特点及选用原则。
11. 说明中草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2. 输液在生产中及在使用中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解决?13. 营养输液包括哪些类型?各类型营养输液的基本组成是什么?14. 说明冷冻干燥的原理及在冷冻干燥中与无菌分装工艺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5. 今欲制备5mg/ml安定注射液1000支(每支2ml),试设计处方及工艺操作要点,并说明设计依据。
16. 已知1%(g/ml)枸橼酸钠水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185℃,计算其等渗溶液浓度。
(2.81%)17. 5%的葡萄糖(按含H2O 计)生理盐水(含NaCl0.9%),其mosm/L是多少。
(560.1mosm/L)18. 滴眼剂的种类及应用特点。
19. 试述滴眼剂的质量要求,它与注射剂比较有何异同点?20. 说明眼用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21. 试述滴眼剂的处方设计与生产工艺。
22. 说明滴眼剂常用的附加剂种类、作用及其选用。
预防疾控微生物检验技术:细菌及细菌检验综合题考试资料(强化练
预防疾控微生物检验技术:细菌及细菌检验综合题考试资料(强化练1、单选下列哪种传染性疾病可用类毒素预防?()A.痢疾B.伤寒C.百日咳D.白喉E.肺炎正确答案:D2、单选伤寒病后,带菌者最常见的带菌部位是(江南博哥)()A.血液B.胆囊C.肠系膜淋巴结D.小肠上皮细胞E.吞噬细胞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伤寒病愈后,有部分患者成为恢复期带菌者,少数可排菌1年以上。
伤寒沙门菌主要隐匿在带菌者的胆囊中,间歇地随胆汁进入肠腔后,经粪便排出体外。
在伤寒病流行时,带菌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3、单选关于内毒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来源于革兰氏阴性菌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D.性质稳定,耐热E.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正确答案:B4、多选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支原体B.螺旋体C.立克次体D.放线菌E.白假丝酵母菌正确答案:A, B, C, D5、单选与细菌感染侵袭相关的结构是()A.中介体B.细胞膜C.异染质颗粒D.芽胞E.荚膜正确答案:E6、单选大肠埃希菌的典型生化反应是()A.分解乳糖产酸产气、IMViC++--B.不分解乳糖、IMViC++--C.分解乳糖产酸产气、IMViC----D.不分解乳糖、IMViC--++E.可发酵任何糖类、IMViC+-+-正确答案:A7、单选有关“病原菌检测的标本采集”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最好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标本B.采集的标本应尽快送检C.应注意无菌操作D.采集的标本应在低温下保存E.按病变部位和病期决定采集不同的标本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标本不能及时送检时一般应置于4℃保存,但少数不耐寒冷的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要保暖,否则将不能分离出该菌。
8、多选病原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能的结局有()A.病原菌被吞噬细胞杀死B.病原菌不被吞噬细胞杀死C.细菌在体扩散D.造成邻近组织损伤E.杀死吞噬细胞正确答案:A, B, C, D, E参考解析:病原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
(110715)湿热灭菌程序的验证题库
题库1:《湿热灭菌程序的验证:灭菌程序的设计、开发、确认以及日常控制》2007年增补,第一卷N0.S-1美国注射剂协会制药科学及技术杂志1.填空题:(1)在恒定的热力灭菌条件下,E微生物的死亡遵循D动力学规则(也叫存活曲线)。
微生物死亡速率是微生物的B和C的函数,它与灭菌程序的 A 无关。
A微生物数量,B杀灭时间,C耐热参数D,D一级,E同一种(2).请选择对应划线并在括号内填写单位(5分):P7D T(),F值(),Z(),L(),SAL,F0值(),PUSU。
非无菌概率、无菌保证水平、灭菌率、耐热参数、累计杀灭时间、标准灭菌时间。
(3).灭菌程序设计方法主要有哪两种?请填写以下英文的汉语。
(P30)Overkill design approach ——Product specific design approach ——按产品特性设计灭菌程序的方法。
过杀灭法(4)温度系数(Z值)反映孢子耐热性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Z值是D T值变更一个对数单位时,温度需调节的度数。
P15(5)杀灭时间是灭菌程序中灭菌率的累计值(积分值)。
P16(6)F0是指蒸汽灭菌程序赋予一个容器或产品121℃下标准灭菌时间(灭菌效力)。
P19(7)F BIO生物杀灭力表示生物指示剂系统测得的实际杀灭效果。
P20(8)生物指示剂(BIS)的选择,取决于所用的灭菌方法和所选择的灭菌程序。
P20(9)所选用的生物指示剂的孢子浓度应高于灭菌前药品的生物负荷,耐热性应强于最耐热的污染菌孢子的耐热性。
P20(10)生物指示剂计数的稳定性和耐热参数(D T值)的测试应在其有效期内进行。
P21(11)能量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他们可以单独或同时发生。
P28 (12)蒸汽的质量属性有干燥度、洁净度、潜热。
P28-29(13)过热蒸汽对微生物的灭菌率(L)小于该温度下的预期的灭菌率。
P29 (14)很少发现自然生成的微生物的D121℃大于0.5分钟。
灭菌考试试题答案
姓名部门时间分数灭菌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1、无菌药品应当尽可能采用加热方式进行灭菌,最终灭菌产品中的微生物存活概率(即无菌保证水平,SAL不得高于_10-6 _。
采用湿热灭菌方法进行最终灭菌的,通常标准灭菌时间F0值应大于—8 _分钟。
2、根据被灭菌物微生物污染水平和耐受湿热的能力不同,湿热灭菌程序通常划分为—残存概率法、过度杀灭法—。
3、每个探头在灭菌过程中的温度波动值 2 C _____ 。
4、若灭菌柜验证有相对冷点且冷点处摆放产品时,则从相对冷点取样50%另外50%从其它灭菌车底部均匀取样。
5、控制探头温度与记录仪探头温度相差不得超过 _1° C—,电脑时间和记录仪时间不得超过_2_分钟。
&岗位操作人员在灭菌前正确输入灭菌参数,并严格执行_复核—制度,防止灭菌运行参数输入错误对产品内在质量和塑瓶材质的影响。
7、每15_天按照北京时间校准系统时间一次,并将校准结果填写到设备使用日志上,误差不得超过_60S _。
8、写出你负责操作灭菌柜的型号 __________________,容积________________ (注明车间)。
9、灭菌主程序界面有程序运行、数据查询、系统维护、退出程序。
10、灭菌柜清洁有效期为_7 —天,消毒周期为高温季节(6月〜9月)—1 一个月,其他月份—2 —个月。
11、F0值为标准灭菌时间,系灭菌过程赋予一个产品121 r下的等效灭菌时间。
12、每—批灭菌前_检查温度探头及连接线路完好性,每_半年 _对温度探头进行校验。
13、灭菌程序压力公式_P=K( T-A) +Bo二、简答题1、描述各自车间的灭菌柜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和运行图(15分)2、2018年 01月,某车间在对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进行灭菌时(115°,30分钟),操作员发现T1控制探头升温至114C时,升温幅度缓慢,此情况维持时间超过1 分钟以上,该探头温度记录仪和其他控制探头已达到灭菌阶段温度115C,请你对其他探头温度未达到 116°和达到 116°分别描述处理措施?( 15 分)答:(未达到116°)检查确认泵压力、电流正常、水位正常、压缩空气系统正常、门密封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个别探头故障,手动操作短暂开启蒸汽阀门,使整体温度小幅度升高(在不超过灭菌温度2C的总体范围内),从而自动转入灭菌阶段;并立即向班组长、车间管理人员汇报异常情况,班组长负责联系人员检查排除故障,保证下批次正常灭菌。
灭菌法考试试题
灭菌法考试试题
一、X型题(本大题21小题.每题1.0分,共21.0分。
以下每题由一个题干和
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
第1题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
A 种类
B 数量
C 大小
D 厚度
E 颜色
【正确答案】:A,B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滤过灭菌法适用于
A 表面灭菌
B 无菌室的空气
C 气体
D 水
E 药品
【正确答案】:B,C,D,E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紫外线灭菌可用于
A 空气
B 物品外包装
C 台面
D 注射剂
E 固体制剂
【正确答案】:A,B,C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紫外线灭菌法适用于
A 表面灭菌
B 无菌室的空气
C 蒸馏水
D 药品
E 容器
【正确答案】:A,B,C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加热的作用是如何导致生物死亡的
A 破坏氢键
B 蛋白质变性
C 蛋白质凝固
D 破坏磷酸键
E 破坏核酶
【正确答案】:A,B,C,E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制剂中含有何种物质时,能增强细菌的抗热性A 糖类。
有关灭菌的试题及答案
有关灭菌的试题及答案1. 灭菌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去除所有形式的生命,包括细菌、病毒、孢子和真菌。
以下哪些方法属于灭菌方法?A. 热处理B. 化学消毒C. 紫外线照射D. 以上都是答案:D2. 请列举两种常用的灭菌方法。
答案: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
3. 灭菌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对于灭菌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哪个温度和时间组合是高压蒸汽灭菌的典型参数?A. 121°C,15分钟B. 100°C,30分钟C. 125°C,5分钟D. 150°C,10分钟答案:A4. 在医院环境中,以下哪种设备通常用于灭菌?A. 微波炉B. 消毒柜C. 冰箱D. 空调答案:B5. 下列哪种微生物是最难通过常规灭菌方法杀死的?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孢子答案:D6. 灭菌和消毒的区别在于灭菌可以杀死所有形式的生命,而消毒只能减少微生物的数量。
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灭菌可以杀死所有微生物,消毒不能B. 消毒可以杀死所有微生物,灭菌不能C. 灭菌和消毒都可以杀死所有微生物D. 灭菌和消毒都不能杀死所有微生物答案:A7. 在实验室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答案: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化学灭菌(如使用过氧化氢、甲醛等)。
8. 为什么在进行灭菌前需要对物品进行清洁处理?答案:清洁处理可以去除物品表面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可能会保护微生物免受灭菌过程的影响,从而降低灭菌效果。
9. 在灭菌过程中,如何确定灭菌是否成功?A. 通过目视检查B. 使用生物指示剂C. 通过化学指示剂D. 通过重量测试答案:B10. 请简述生物指示剂在灭菌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生物指示剂是一种含有已知数量和种类的微生物的测试载体,用于验证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如果生物指示剂上的微生物在灭菌后存活,说明灭菌过程失败。
湿热灭菌工艺相关知识考试
湿热灭菌工艺相关知识考试
湿热灭菌是常用的灭菌工艺之一,主要是通过高温和高压的水蒸气来杀灭微生物。
以下是湿热灭菌工艺相关的知识考试题目:
1. 湿热灭菌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A. 灭菌器具
B. 培养基和液体培养物
C. 药品和试剂
D. 所有以上选项
2. 湿热灭菌的最常用温度和压力是多少?
A. 100°C,1大气压
B. 121°C,1大气压
C. 121°C,2大气压
D. 150°C,1大气压
3. 湿热灭菌的时间和温度的关系是什么?
A. 时间越长,温度越高
B. 时间越长,温度越低
C. 时间和温度没有直接的关系
D. 时间和温度的关系取决于被灭菌物质的特性
4. 湿热灭菌器中使用的水是怎样处理的?
A. 自来水即可使用
B. 普通蒸馏水即可使用
C. 超纯水或去离子水
D. 没有特殊要求,可以使用任何水源
5. 湿热灭菌时如何保证灭菌效果?
A. 增加温度和压力
B. 增加灭菌时间
C. 保持灭菌器内的良好通气环境
D. 所有以上选项
6. 湿热灭菌后,如何确认灭菌效果?
A. 观察培养皿中是否有细菌生长
B. 使用生物指示物进行验证
C. 根据灭菌器内的温度和压力记录
D. 没有必要确认,湿热灭菌一定是有效的
以上只是一部分涵盖湿热灭菌工艺相关知识的考试题目,供参考。
医疗器械灭菌验证考试试题
医疗器械灭菌验证考试试题一、判断题(33分)1、露点的概念是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温度下降,水蒸气的压力等于饱和蒸汽压而凝结时的温度。
任何露点以上的大气的冷却会产生水凝。
对错2、在灭菌确认过程中,对装载进行冷处理,由此获得日常装载温度可作为进行预处理前的温度下限。
对错3、所有适合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都适合辐照灭菌。
对错4、环氧乙烷可以用于食品的灭菌。
对错5、在PQ中,PPQ可以在MPQ期间进行。
如果PPQ与至少三次MPQ运行结合进行,那么不需要增加次全周期过程用于PPQ运行。
对借6、CI(化学指示剂)是监测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对7、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包括IQ、OQ和PQ,PQ又分为PPM和MPQ。
对错8、在一个内部尺寸为1*1*0.5米的辐照容器中,2个剂量计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20厘米a对b.错9、设定“加工类别”目的是为了降低剂量设定的成本a.对b.错10、所有的仪器仪表必须在运行鉴定前进行校准a.对,)b.错IkGB18280标准不要求在辐射灭菌的确认和监测中使用的生物指示剂a对b.错二、单选题(27分)1>辐射加工产品工艺规范(routineprocessingcontro1)可以在什么阶段完成后编制a.OQb.IQ+OQc.IQ÷OQ+PQ2、灭菌工艺影响因素温度在30-65C间,每升高10℃,灭菌效果提升OA、1倍B、2倍C、3倍D、4倍3、灭菌工艺湿度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OA、灭菌湿度越高越好B、相对湿度在40%~80%时,灭菌效果没有显著差别C、湿度低于40%时,灭菌效果没有明显降低D、在Eo暴露阶段加入湿度,有利于灭菌效果提升4、下列哪种物品不适合采用环氧乙烷灭菌:O.A、电子仪器B、光学仪器C、金属和玻璃材质的器械D、0.9%生理盐水(正确'答案)5、在灭菌确认OQ过程中,ISeHII35・2014要求空间温度的均匀性指标在()范围内。
A、±3℃(正确答案)B、±4℃C、±5℃D、±6℃6、再确认的回顾和年度确认多长时间做一次O?A、半年B、一年(iC、二年D、三年7、短周期验证时,产品的无菌样品数量如何定义?O A、按照公司产品检验规程规定数量B、根据灭菌柜空间体积一致C、满足药典或IPCD数量一致川UJD、和布放的无线温度传感器一致8、灭菌过程中包装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OA、Ec)浓度、温度、湿度B、EO浓度、压力、温度C、压力、温度、湿度I;W)9、ISOI3485要求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确认应在什么时机完成?OA、实施前B、实施前以及随后产品或过程变更前(C、发生变更前D、产品上市前三、多项选择题(40分)1、评估分包灭菌商灭菌场所能满足制造商的需求考虑的因素除灭菌工厂与制造商、产品配送中心、最终用户的距离、灭菌柜室尺寸和可用容积与制造高产品预期体积之间的兼容性、处理成本(包括灭菌和运输)如下还有哪些因素是需要考虑OA、灭菌工厂处理能力,包括预处理(如适用)、灭菌、解析(若适用)(案)B、职业安全与卫生法规、环境保护条例C、灭菌工厂有能力提供实验室服务IU产D、灭菌工厂遵守法规的历史记录;”)2、灭菌确认的替代品一般有什么要求?OA、材质相似”)B、装载的体积最大川1fC、密度最大D、最难灭菌产品3、在ISoI1I35-2014设施OQ确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至少一次灭菌柜柜体泄露率测试」J广力B、至少一次处理阶段蒸汽导入时柜体的压力上升M彳W)C、至少一次去除EO的真空度和真空速率(工―)D、至少一次周期试验,满足每一个时间点的记录的柜室温度的平均偏差不超过土3o Co4、仓库解析库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通常仓库无温控和换气装置,可采用季节性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库1:《湿热灭菌程序的验证:灭菌程序的设计、开发、确认以及日常控制》2007年增补,第一卷N0.S-1美国注射剂协会制药科学及技术杂志1.填空题:(1)在恒定的热力灭菌条件下,E微生物的死亡遵循D动力学规则(也叫存活曲线)。
微生物死亡速率是微生物的B和C的函数,它与灭菌程序的 A 无关。
A微生物数量,B杀灭时间,C耐热参数D,D一级,E同一种(2).请选择对应划线并在括号内填写单位(5分):P7D T(),F值(),Z(),L(),SAL,F0值(),PUSU。
非无菌概率、无菌保证水平、灭菌率、耐热参数、累计杀灭时间、标准灭菌时间。
(3).灭菌程序设计方法主要有哪两种?请填写以下英文的汉语。
(P30)Overkill design approach ——Product specific design approach ——按产品特性设计灭菌程序的方法。
过杀灭法(4)温度系数(Z值)反映孢子耐热性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Z值是D T值变更一个对数单位时,温度需调节的度数。
P15(5)杀灭时间是灭菌程序中灭菌率的累计值(积分值)。
P16(6)F0是指蒸汽灭菌程序赋予一个容器或产品121℃下标准灭菌时间(灭菌效力)。
P19(7)F BIO生物杀灭力表示生物指示剂系统测得的实际杀灭效果。
P20(8)生物指示剂(BIS)的选择,取决于所用的灭菌方法和所选择的灭菌程序。
P20(9)所选用的生物指示剂的孢子浓度应高于灭菌前药品的生物负荷,耐热性应强于最耐热的污染菌孢子的耐热性。
P20(10)生物指示剂计数的稳定性和耐热参数(D T值)的测试应在其有效期内进行。
P21(11)能量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他们可以单独或同时发生。
P28 (12)蒸汽的质量属性有干燥度、洁净度、潜热。
P28-29(13)过热蒸汽对微生物的灭菌率(L)小于该温度下的预期的灭菌率。
P29 (14)很少发现自然生成的微生物的D121℃大于0.5分钟。
P32(15)不耐热产品/物品不能使用过热杀灭法。
P32(16)灭菌程序的设计和确认需要研究产品的生物负荷和耐热性。
P32(17)D T值的选择应将生物负荷试验中最耐热菌的安全余地考虑在内。
P32 (18)多孔/坚硬装载是指以直接接触饱和蒸汽来实现灭菌目的的物品。
P34 (19)制药工业中使用的多孔/坚硬装载不管装载物内容是什么,通常不采用对每类物品建立特定灭菌程序的做法,而是建立标准化的、能够获得最低无菌保证的灭菌程序。
P34(20)饱和蒸汽灭菌程序主要有两种类型:预真空和重力置换。
P35-37(21)常用的两种空气加压灭菌程序指蒸汽-空气混合物灭菌程序和过热水灭菌程序。
P38-39(22)与其他蒸汽灭菌法相比,循环水喷淋法最大的优点是加热和冷却的速率容易控制,若设定得当,不受产品装载方式和其他公用设施的影响。
P39(23)水循环为最终灭菌产品提供了有效的冷却方法,提高了灭菌器的效率。
为了保证产品的稳定性,有必要采取这种快速冷却的方法。
P40(24)过热水灭菌所用水(包括冷却用水)的微生物水平是最重要的质量特性,另其质量标准应符合工艺用水-纯化水标准。
P40(25)灭菌程序的开发是确立灭菌程序物理参数的过程。
P40(26)建立灭菌程序的目的是鉴别出关键和重要的参数,以致产品和材料在灭菌后能够达到无菌保证要求并保持其质量属性。
P40(27)灭菌程序的开发需要形成正式的文件,应包括计划、方案、记录、总结等,并应形成档案妥善保存。
P40(28)装载的最难加热点的确认应在腔室热穿透实验之前完成,并应画出装载分布图,标明产品或包装中最难加热的部位。
P41(29)应将温度探头和生物指示剂放置在最难加热的位置。
P41(30)可穿透蒸汽的包装和包扎材料应兼顾:1.具有通透性确保去除空气和冷凝水;2.保护产品免遭微生物污染;3.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污染被灭菌物品。
P41 (31)在SOP中要对装载的准备方法做出详细的说明,严格遵循这些规程对确保灭菌至关重要。
P41(32)多孔/坚硬装载方式应在运行确认之后,性能确认开始前,确认装载的类型和方法并具有记录。
P42(33)关键参数涉及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重要参数保证日常运行处于“受控”状态。
重要参数不合格时需进行偏差调查并有文件证明对装载处理的合理性。
P43 (34)在同一位置测得的物理杀灭时间和生物杀灭时间应是相等的。
P44 (35)液体装载灭菌方式一般要求加热/冷却介质强制循环,以促进装载加热/冷却过程中的热传递。
P45(36)灭菌时,杀灭时间和降解都随着时间和温度而累积,加热和冷却的变化将影响产品的稳定性。
P48(37)稳定性研究需要将产品处于最苛刻的灭菌条件下进行。
P48(38)灭菌程序的性能确认是为了证明灭菌工艺始终符合灭菌程序的设计标准;(39)紧接在灭菌参数开发之后;灭菌程序的性能确认包括物理确认和生物指示剂确认。
(40)每一种装载方式应连续三次合格的运行。
P49(41)热分布确认的主要目的是证明整个装载区加热介质的分布是均匀的。
P49 (42)应根据热穿透数据计算物理杀灭时间F PHY。
P49(43)生物指示剂确认为获取BI数据后,证明所开发的灭菌程序实际达到了程序设计中所确定的生物杀灭时间。
P50(44)为了评价F PHY、F BIO之间的关系,生物指示剂应靠近温度传感器放置;为了得到有代表性的结果,应在同一位置放置两个相同的物体,一个放置温度探头,一个放置生物指示剂。
P52(45)应当对日常运行的灭菌参数进行评估,确保它们在正常范围内。
所有关键参数必须回顾审核合格,才能放行产品。
P55(46)还应当对指示灭菌程序受控的重要参数进行回顾审核评估,若有一个重要参数不符合,就必须找到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来支持产品的放行。
2.湿热灭菌使用的灭菌剂(或加热介质)有哪三种?我国常用的是哪种?P8 3.请解释混合装载的定义。
P84.请解释灭菌的定义。
P105.请解释最难灭菌的装载。
P116.请解释Z值的定义。
P117.请解释存活曲线的定义。
P118.耐热参数(D T)是微生物的遗传特性吗?P139.请列举你所知道影响微生物D T值的影响因素。
P1310.耐热参数(D T)可使用什么方法进行测定?P13-1411.在那些国家或地区《药典》收载有生物指示剂专论?P2112.我国《药典》收载了吗?13.在对比平衡灭菌赋予产品的物理杀灭和生物杀灭时间F值的试验中,应以什么为基础计算物理杀灭时间F T?P1514.灭菌率是一个指数函数,很小的温度变化就会对灭菌率产生明显的影响。
如Z=10℃的生物指示剂系统,温度降低1℃,会使灭菌率(L)降低20%,如120℃灭菌1分钟相当于121℃灭菌0.79分钟,请用数学公式表示以上结果。
P1715.生物指示剂购买之后,需要检测其孢子浓度吗?为什么?P2016.以下那些因素影响生物指示剂的D值的的测试结果?P21□微生物种类、□菌株、□环境因素、□测试操作(人员变动、设备控制)。
17.以下那些是影响生物指示剂的D值的的测试结果的环境因素?P21□测试系统(悬浮、传热环境和效果),□孢子悬浮介质性质,□测试温度,□内包装材料,□加热和冷却滞后没作校正对灭菌时间的影响,□加热和培养计数之间的温度、时间和环境条件,□用来培养计数灭菌后孢子的培养基灵敏度,□培养条件(温度、时间、湿度),□固态附着物性质,等等。
P2118.请列举过热杀灭法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P3119.请列举按产品特点决定法(残存概率法)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P3120.为什么说过度杀灭法设计的灭菌程序使被灭菌品获得F(F PHY、F B IO)至少为12分钟?请使用半对数残存曲线推算证明。
P32条件:D121℃=1分钟,N O=106,Z=10℃,应达到N F=10-6公式:LgN F=—F(T,Z)/D T+LgN O21.灭菌程序设计计算一:已知:产品初试菌测试,耐热菌N O<101/单元,D121℃<0.25分钟,要求灭菌程序设计使用的数据,应达到N O=102/单元,D121℃=0.4分钟,N F=10-6(PNSU),计算残存概率达到小于10-6的标准灭菌时间(F121℃)。
P33问:是否需要对商业化生产过程进行生物负荷的监控?22.灭菌程序设计计算二:已知:产品初试菌测试,耐热菌N O<101/单元,D121℃<0.25分钟,要求灭菌程序设计使用的数据,应达到N O=102/单元,D121℃=1分钟,N F=10-6(PNSU),计算残存概率达到小于10-6的标准灭菌时间(F121℃)。
P33问:是否需要对商业化生产过程进行生物负荷的监控?如何进行?23.灭菌工艺开发和灭菌程序的确认共覆盖哪六部分内容?P424.湿热灭菌装载类型区分哪两种?P3425.多孔/固体物品通常包括哪些种类?请列举7种以上。
P3426.实验室取样微生物器皿及生物检测用容器、工具是否属于多孔/固体物品?通常采取怎样的灭菌程序?27.湿热灭菌常用哪两种灭菌程序?各自通常用于什么物品的灭菌?P3528.请简述饱和蒸汽预真空程序如何使装载处于正常并缩短平衡时间?P3529.请简述饱和蒸汽重力置换程序原理及其关键影响因素?P3630.为什么液体物品需要使用空气加压灭菌程序?P38-3931.为什么蒸汽-空气混合物(SAM)程序必须使蒸汽-空气不断循环?P3832.多孔/坚硬装载灭菌重现性和可预测无菌保证值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如何解决?P4033.为什么多孔/坚硬装载灭菌必须要使用干燥的饱和蒸汽?P4034.请简述如何灭菌程序开发时为什么要确认装载方式中的最难加热点?请列举最难加热点的评估影响因子。
P4135.灭菌程序开发包含了物品的装载的准备方法,这样的说法正确吗?P41 36.你所知道的装载的准备工作有那些?P4137.确认多孔/坚硬装载方式有那些注意事项?P4238.多孔/坚硬装载灭菌程序的关键在于确定运行参数。
请列出你所知道工艺参数需要考虑的问题,其中哪些是关键参数,哪些是重要参数(表格形式)?P4239.请解释何谓平衡时间?P4340.减少平衡时间的措施有那些?P4341.液体装载灭菌程序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需确保哪四个前提?P4342.在制定灌封液体容器类装载的灭菌程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P4343.大容量注射液热穿透冷点的位置一般在哪里?小容量注射液需考虑热穿透冷点吗?旋转灭菌时冷点位置明显吗?P4644.蒸汽灭菌灌封液体容器装载方式应考虑那些因素?装载方式是否应形成书面操作规程?P4645.液体装载灭菌程序的开发重要内容是确认运行参数,请各举例简述你所了解的关键参数和重要参数。
P47-4846.请列举灭菌设备中需要进行监控和警告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