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合理选择统计图(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人教新课标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我所教授的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一部分,具体是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展示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意义,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为了进行有效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统计图的模板和案例资料等。
接着,我会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并用一个案例展示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比如用折线统计图展示一天内气温的变化情况。
我会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并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尝试自己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
我会引入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并用一个案例展示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比如用扇形统计图展示一个班级中不同科目成绩的分布情况。
我会讲解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并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尝试自己绘制一个扇形统计图。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列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并突出它们各自的应用场景。
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会布置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展示和分析。
比如,给出一些班级学生的成绩数据,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和分析。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方面,我会鼓励学生思考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尝试自己创造一些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以及如何根据统计图来得出有效的结论。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掌握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展示和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数据,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接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这两种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比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它们。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难点:对于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和探讨不同统计图的适用场景;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统计图的表现效果;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统计图案例和素材。
2.准备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和分析统计图。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三种统计图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1.条形统计图:展示一个班级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
2.折线统计图:展示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展示一个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分布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统计图,根据给定的数据制作统计图,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统计图。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统计图的问题,检查他们对统计图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让学生举例说明。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七单元第0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
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通过自主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提高学生对统计图的重视程度,培养他们的数据意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完成课本第7单元第02课时后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收集相关数据,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和分析,写下你的设计思路和分析过程。
5.反思评价,促进成长: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6.拓展延伸,激发潜能:
-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拓宽视野;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尝试设计新的统计图形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提高他们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如学校附近的交通状况、天气变化等;
-各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统计图对所选话题进行数据。
2.教学目的:
3.部分学生对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指导。
针对以上情况,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统计图的优点,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此外,学生对统计图的选择和绘制过程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数据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统计图的选择和绘制过程的熟练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统计图实例和学具,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分析其特点和作用,总结选择统计图的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选取合适的数据和统计图形式,进行绘制和展示。
4.巩固提高: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统计图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第2课时,内容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统计图是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数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2.难点: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能够解释选择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统计图的样例、练习题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准备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来展示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统计图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的观察,理解不同统计图的优势和局限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通过分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统计图的实例,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对它们的基本特点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不够熟练,对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进一步掌握选择合适统计图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图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自主探索选择合适统计图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统计图素材、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统计图素材。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的统计图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统计图分别是用来表示什么数据的?它们的特点是什么?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多种统计图素材,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分析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场景,如条形统计图适合表示不同类别的数据对比,折线统计图适合表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适合表示各部分数据占整体的比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人教新课标版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98~99页例2及相关练习。
内容简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各异,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条件也不一样。
例2基于三组校园树木数量相关数据,通过不同的统计内容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在统计图的多样化与优化中进一步认识各统计图的特点。
同时体会对于相同的统计对象,当需要表达的信息不同时,选择的统计图也不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的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目标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法与学法1.本课时教学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时,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不同统计图的特点,使学生辩证合理地认识不同统计图的优点与不足,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和数据特点,科学合理地使用统计图。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分析、交流、归纳等方法来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问题引入法:播放课件,呈现绿荫小学校园美景,然后画面逐步锁定到有关校园树木的统计表。
(课件出示例2三个统计表)引导学生思考:这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教师揭示课题。
的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示例引入法:1.复习扇形统计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你对它了解了多少?(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我国居民平均每月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就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
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2.你还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点击出现相关内容。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个数量的多少。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主要围绕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关于统计图的选择和应用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能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能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整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统计图示例、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图知识。
b. 提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统计图?它们有什么作用?2. 呈现新课内容a. 讲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及其特点。
b. 分析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c. 演示如何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与讨论a. 分组讨论:针对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解释原因。
b. 学生练习: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b. 提问: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如何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5. 课后作业布置a. 完成课后练习题。
b. 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1. 统计图的类型及其特点2. 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3. 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解释原因。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和表达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于六年级学生的重要性。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将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例,为大家展示一份详细的教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7页例1和第108页的“做一做”。
学生将学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其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学生将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明白它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学生将学习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它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不同统计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我将以一次学校运动会为例,让学生观察运动员在100米、200米和跳远项目中的成绩。
通过观察成绩表,学生能够发现不同项目成绩的多少,从而引出统计图的概念。
2. 学习条形统计图(10分钟)3. 学习折线统计图(10分钟)4. 学习扇形统计图(10分钟)5. 实践应用(10分钟)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1. 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2. 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 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题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小明想了解学校六个年级共有多少名学生,请你帮助他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说明原因。
答案:小明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六个年级的学生数量,因为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2. 题目:制作统计图数据:某班级在数学、英语、语文三门课程中的平均分分别为85分、90分、88分。
答案:根据数据,制作的折线统计图如下:数学:85分英语:90分语文:88分问题:请问这个班级在哪个科目上的成绩最高?答案:这个班级在英语科目上的成绩最高,为90分。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些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多媒体课件、统计图的模板和一些练习题。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板书,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包括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以及通过统计图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具体的作业题目和答案如下:1. 小明的班级有20名男生和15名女生,请问你认为用哪种统计图来展示这个数据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答案:我认为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这个数据比较合适,因为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晰地展示不同类别的数量。
2. 请根据下面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这个数据,并解释你的选择。
数据:某商店一周内每天的销售额如下:周一:1200元周二:1500元周三:1800元周四:1600元周五:1900元周六:2100元周日:1700元答案:我会选择折线统计图来展示这个数据,因为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方面,我认为学生们在课堂上掌握了一定的统计图知识,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实际应用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或参加实践活动来拓展延伸所学的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对于教学内容的介绍,我选择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作为我们学习的重点。
这是因为这三种统计图是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通过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_第02课时_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_第02课时_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02课时主要讲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感受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选择原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培养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感受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选择原则。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不同统计图的实例和练习题目。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练习题目,供学生实践和讨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统计图模板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学校运动会成绩统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展示这些数据。
让学生意识到统计图在展示数据方面的优势。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统计图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和场景。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2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的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不同统计图在展示数据时的优势和局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图的知识,我已经准备了一些统计图的示例和练习题,以及一些统计图的制作工具,如彩笔、剪刀和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商场促销活动的价格条形图,天气预报的温度折线图等,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例题,让学生们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例如,给出一组学生的身高数据,让学生们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统计图,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将会在黑板上写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定义、特点和应用,以便学生们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根据下列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学生身高(cm)50 60 70 80 90学生人数10 20 30 40 50答案: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来展示学生身高和人数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统计图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时仍有一些困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统计图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重要性。
2.能够根据所收集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3.提高学生的图表解读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2.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展示给定数据。
三、教学难点1.在实际问题中能够合理选择统计图的能力。
2.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解读的能力提升。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统计图的示例和练习题。
2.板书:绘制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3.学生文具:铅笔、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实例引入统计图的选择问题。
比如给学生一组数据,让学生思考应该用什么统计图展示。
2.学习(1)讲解教师讲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如柱状图适合比较数据大小,折线图适合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等。
(2)示例教师通过示例展示给定数据选择不同统计图的过程,让学生能够理解实际情况下的选择方法。
3.练习(1)个人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绘制。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给定一组数据让小组共同讨论选择哪种统计图进行展示,并进行汇报和讨论。
4.总结通过学生的练习与汇报,教师总结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方法和技巧,并强调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自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并写出选择该统计图的理由。
七、课堂延伸可邀请学生自行收集数据,设计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进行更加深入的实践。
以上为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图表。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_第02课时_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案)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_第02课时_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通过这一课时,学生将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每种统计图的优势,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并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但是,对于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学生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不同统计图的特点,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选择合适统计图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具体的例子,掌握选择合适统计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数据分析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难点:学生如何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能够解释其选择的理由。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选择合适统计图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各种统计图的例子。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组数据,询问学生:如果你要表示这组数据,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三种常见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并分别用具体的例子来展示它们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2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回顾已学的三种统计图: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
然后,分析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通过实例练习,让学生学会根据数据类型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2. 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类型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2. 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类型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各种统计图实例。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的三种统计图: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统计图?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2. 新课讲解讲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通过实例展示各种统计图的应用。
3. 实例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类型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讲评练习5.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1.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2. 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3. 实例练习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请同学们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类型和分析目的,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实例练习和讲评练习环节。
这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环节。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实例练习环节,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数据集,涵盖不同类型的数据(如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定量数据),并设计不同的问题背景,以引导学生思考何种统计图能最有效地呈现这些数据,并达到分析的目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配套教学学案:7.2 合理选择统计图

全新修订版教学设计(学案)六年级数学上册老师的必备资料家长的帮教助手学生的课堂再现人教版第 7单元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合理选择统计图【教学内容】98—99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2、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难点:结合统计图正确进行数据分析,为决策服务。
【导学过程】【知识回顾】怎样画扇形统计图?【情景导入】1、我们学过的统计图共有?分别是哪几种?2、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及用途是怎样的?3、每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新知探究】生活中分别用到的统计图有哪些?归纳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呈现各种数量的多少。
但是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2、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呈现各部分数量同总量之间的关系,即百分比或分数比。
3、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变化情况【知识梳理】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随堂练习】1、由图中提供信息:乒乓球、排球、足球、篮球4项球类活动中, 哪一类球类运动能够获得全班近14的支持率?若全班人数为50人,体育委员组织一次排球比赛,估计会有多少人积极参加比赛?2、下面是六年级一班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喜欢《走进科学》的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
蓝球16%排球18%足球24%其它乒乓球32%(2)喜欢《焦点访谈》的人数相当于喜欢《大风车》人数的()%,如果全班有60人,那么,喜欢《大风车》的有()人。
3、一块的菜地种植了4种蔬菜,分布情况如下图。
若黄瓜的种植面450m,则西红柿的面积比芹菜多多少平方米?积是2。
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统计图的知识,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以便在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反映数据。
这是我们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重点探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同时,我们也将通过一些实例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统计图模板、数据表格等。
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某校六一班和六年级二班的学生人数分别为40人和50人,请问如何用统计图来表示这两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这个问题将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们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它们的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些实例来解释每种统计图的适用场景,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学生们掌握了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后,我会给他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在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例如:“某商店销售了A、B、C三种商品,其销售数量分别为200、300和500件,请问如何用统计图来表示这个销售数据?”这个问题需要学生们根据商品销售数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在课后反思中,我会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如果发现学生们在某个知识点上存在困难,我将在下一节课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讲解。
同时,我也会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拓展到更多的实际问题中,以提高学生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并学会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具体内容包括:1. 条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不同类别的数据数量,便于直观比较各类别数据的大小。
2. 折线统计图:适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变量的变化趋势,有助于观察数据的增减变化。
3. 饼状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各部分占整体的比例关系,适合于百分比或比例数据的展示。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三种基本统计图的特点及其适用场景。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统计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难点1. 理解统计图的选择原则:学生需要理解不同统计图在展示数据时的优势,并能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展示需求做出合理选择。
2. 应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如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投影设备、统计图示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详细介绍三种统计图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场景,通过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每种统计图的适用范围。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练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共同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6.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三种统计图的定义、特点及应用进行设计,辅以实例和图表,使学生对统计图的选择有直观的认识。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简单解释原因。
2. 提高题:设计一些需要综合分析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主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反馈进行。
教师应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统计图的选择原则,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合理选择统计图(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表,能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来
展示数据。
2.学生能够根据给定数据绘制适当的统计图。
教学内容:
1.统计图的概念和分类
2.根据数据绘制适当的统计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教师通过介绍一下统计图表的概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二、讲解统计图的分类
教师列举一些统计图并按照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
1. 条形图
2. 饼图
3. 折线图
4. 散点图
5. 柱状图
三、演示绘制各种统计图
教师选择其中几种类型的图表,以实例形式向学生展示如何绘
制这些图表。
并解释每种图表的作用和使用场景。
四、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一个数据表格,并要求学生个人或小组将数据绘制成
合适的图表。
然后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展示,让其他组员判断哪种
图表最适合这个数据集,讲述分析道理。
五、练习与检查
教师为学生分发物品或提供其他数据以供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学生进行练习并在学生完成后检查结果。
六、结论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分享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整个课程的
收获,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他们学到的知识在现实中有什么作用。
七、水平层次测试
考核学生能否识别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并在适当情况下根
据数据绘制相应的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