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木兰从军》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木兰从军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木兰从军教案《木兰从军》这篇语文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改写而成的,二年级语文老师在设计这一课的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在此整理了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木兰从军》教案,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木兰从军》教案1一、导入揭题1、小朋友,自古以来,我国涌现了很多让人们千古传颂的英雄豪杰,你能给大伙儿介绍一个吗?2、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将军,她的名字叫花木兰。
3、小朋友,你们知道花木兰和你们刚刚说的英雄有什么不同吗?(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你们刚刚说的英雄中女的很少?)4、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男的可以当兵,女的却不能从军。
那么花木兰怎么能去从军的呢?5、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同来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二、初读感知(一)练读1、请小朋友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注意将生字的字音读准,读完后标好自然段。
2、与同桌轮流读一遍,注意将句子读通顺。
3、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再读一遍课文,注意要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检查1、出示生字词。
名字征兵胜利朝廷年龄理应说服年老多病焦急万分赫赫战功英勇善战文静俊美2、多音字。
燕子燕山将军将士3、课文一定也能读好。
(1)齐读第一段,师评。
(2)指名读第二段,自评。
(3)指名一组读第三段,其他生评价。
(4)男生读,女生评。
4、解决问题。
小朋友们课文都读通顺了,那么刚才的那个问题能解决吗?花木兰怎么能去从军的呢?——女扮男装三、精读第一、二自然段(一)小朋友们真聪明,那么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去从军呢?1、请你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再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
2、指名交流体会。
(恩,小朋友们说的都不错。
)3、花木兰所处的南北朝时期,时局动荡,战争频繁。
(经常发生战争)4、那时侯,朝廷对老百姓发的公文或通告叫做文书。
这一天,朝廷下达的一份文书张贴了出来,这是份一般的文书吗?(紧急征兵文书)5、木兰看到这文书后,有什么感受?(焦急万分)6、花木兰为什么会感到焦急万分?她是怎么想的?指名说,指名读,强调“焦急万分”。
二年级语文下册12木兰从军教案苏教版

《木兰从军》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一起读课题。
2、出示词语:(1)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英勇善战赫赫战功胜利回乡文静俊美(2)将士将军(选拼音)3、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来介绍花木兰吗?4、(说得既完整又准确。
)据老师了解,当兵打仗是男人的事。
木兰是女的,为什么要去从军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木兰所处的那个时代去看一看。
二、品读感悟,体会英雄品质(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小朋友打开书P6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木兰从军的原因。
2、交流:你找到木兰从军的原因了吗?(1)(出示:她想:父亲……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这句话只说出了其中一个原因,为了谁啊?应该说是为了她的家人。
(板书:为家)(2)你还从哪些句子找到了原因?(出示句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板书:为国)你找得很准。
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出示句子,生齐读】(3)什么叫分忧?【点红:分忧】指名说:分担忧愁。
你为别人分担过忧愁吗?【生1:同学生病的时候我帮他值日。
师:帮别人解决困难,这就是分忧。
生2:妈妈上班忙,我帮着做家务。
师:你在帮妈妈分担任务,就是分忧。
】3、此时,国有何忧,家有何忧呢?能到课文第二小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读一读吗?(1)国忧:此时,国有何忧?A、交流。
【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齐读。
B、你知道经常是什么意思吗?“经常发生战争”就是“战事不断”。
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那段历史吧。
(出示: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犯中原地区,)所以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C、师:此时人民正处于危难中,军情十分紧急,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当时的国忧。
(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指名读。
【评价:你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当时的军情万分紧急。
】国难当头,谁的朗读能给我们更强烈的感受?再指名读。
【评价:你很自信,读得很好。
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当时祖国危难的处境。
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12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_19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会写“征”“兵”两个生字。
3、能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
学习重点:1、会认会写“征”“兵”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
【学习难点】通过动词“披”、“跨”、“渡”、“过”感悟木兰英勇善战的形象。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亲爱的孩子们,我们继续学习12课,《木兰从军》。
板书课题,生书空。
2、复习词语这些词语朋友大家还认识吗?二、自主学习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木兰是……?板书:巾帼英雄2、为什么花木兰被称为巾帼英雄?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木兰从军的故事,去寻找答案吧!出示读书要求三、交流分享(一)预设一: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花木兰是一位巾帼英雄?指名分享师相机板书:为国分忧为家分忧2、字理教学“征”、“兵”过渡语:是啊,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在这里,还有我们要学习的两个生字“征”和“兵”。
“征”是形声字,双人旁在甲骨文中是这样的,你看它像什么?对,是道路,所以“征”的本意是“到很远的地方”,我们可以组成“长征”、“远征”,后来啊,“征”字也有上对下征集的意思,我们可以组词“征兵”。
“兵”是象形字,上半部分代表利器,下半部分表示双手举着利器,可以组词“兵器”,拿着兵器的人就是“士兵”。
3、创设情景,练习说话过渡语:在那个时候,女子是不能上战场的,木兰为什么从军了?现在你就是木兰,木兰父亲对木兰说:“国家不允许女孩子上战场,征兵文书上写的也是我的名字,还是我去吧!”木兰说……木兰的母亲说:“木兰啊,你的父亲年纪大了,弟弟年龄又小,你是女孩,要不我们去向朝廷求情,不要去了吧!”木兰说……木兰弟弟说:“姐姐,你走了我怎么办啊?姐姐,我不让你去!”木兰……(二)预设二:交流学习第三自然段1、“赫赫战功”“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大、多)指导拼读词语2、“披”、“跨”、“渡”、“过”师:这些动词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这是一个怎样的木兰?教师提示语:木兰面前是怎样的黄河?怎样的燕山?3、指导朗读情景一:就是这样英姿飒爽的木兰,不怕困难的木兰,她告别了亲人,(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情景二:面对波涛汹涌的黄河,高高耸立的燕山,木兰毫不退缩,任何艰难险阻页挡不住木看前进的脚步……(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情景三:战场上,万马奔腾,硝烟弥漫,木兰跃马提枪,英姿飒爽……(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三)预设三:交流学习第四自然段1、师范读第四自然段过渡2、看!这是一位怎样的将军?(英勇善战)这是一位怎样的姑娘?(文静俊美)3、将士们看到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师:是啊,征战十几年,竟然没有人发现战场上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然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巾帼英雄花木兰为国为家的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她替父从军的故事代代相传。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木兰从军教案(2)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木兰从军教案(2)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木兰从军》教案3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2课《木兰从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两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人家的.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教师板课题)二、精讲课文(一)第一自然段师:先请小朋友来看一幅图1、出示花木兰图片(穿战袍),(指名说)她是谁?(板书:花木兰)你觉得她怎么样?师:书上是怎么介绍她的(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从“女英雄”的“女”字里我们可以知道“花木兰”是个女的。
)师: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女子,距今已经有几千多年了,可是人们依然记得她,因为她是一个英雄,而且是一位女英雄。
(指导朗读“英雄”给你什么感觉? 了不起指名叫读)〔设计意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从自己认识的大将军与花木兰身上寻找不同之处,学生能模糊地感知到花木兰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女英雄。
接着用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再现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为后面的朗读感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
〕(二)第二自然段师:是的,花木兰是一位女英雄,可是,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古代女子是不能参军打仗的,只有男子才能上战场。
那么我们的木兰怎么会骑着战马,穿着战袍上战场去打仗呢?(指名答)生:因为那时候会打仗。
师:那么古代的老百姓生活的怎么样呢?先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师: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叫答老百姓很苦一直打仗)看到这样的场面,你的心情怎么样?生:很生气很气愤师:是的,敌人不但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还想趁机侵占我国的领土,真是可恶。
国家即将面临被强占的危机,情况危急,于是(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而木兰在这份文书上见到了自己父亲的名字,她当时的心情怎么样?生:焦急万分(多媒体出示强调)师:谁来读一读(焦急万分)师:从这个词里你感觉到什么?(木兰很着急,很担心)(谁再来读一读)师:她为什么会这么焦急呢?(出示句子: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木兰从军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木兰从军》教案1【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
故事先介绍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原因;接着写她在多年的征战中奋勇杀敌,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写她胜利回乡后,将士们才惊讶地发现花将军原来是个文静俊美的姑娘。
阅读短文后,让人感觉到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学情分析】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班里的孩子对于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乐于表演朗读;孩子的思维也很活跃,有一定的方法基础;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
【设计思路】这是一篇历史传奇故事,学生对故事中的花木兰了解甚少,要让学生体会到她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个难点。
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个目标,我起先设计从《木兰诗》着手,引出木兰的故事。
但考虑到二年级的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力还有欠缺,于是我重新作了以下设计:一开始以豫剧《花木兰》作为音乐背景,在铿锵有力的音乐声中,让学生感受木兰的与众不同,从而提出疑惑:为什么说木兰是一位女英雄;抓住文中留白,让学生角色扮演木兰说服家人的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木兰的心理,感悟她为国为家敢于牺牲的伟大情怀;引导学生抓住动词,再结合多媒体展示的花木兰驰骋沙场的生动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花木兰的英勇善战;最后引导学生配乐诵读,表达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
这样,学生在一系列的和谐的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从而深入了解花木兰,情感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抓住动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利用动词的串联来背诵课文。
2、利用文本中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再通过角色扮演,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3、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体会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从木兰替父从军,体会她的尊老爱幼,从木兰的英勇善战,体会她的爱国情怀。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木兰从军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木兰从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木兰从军》这篇古诗的基本情节,了解木兰从军的动机、思想和感情。
2.能朗读课文,感受语言之美。
3.学会分析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对语文的理解和感悟。
4.发扬“爱国、孝爱、勤劳、正直”的优良品德,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学习木兰从军的动机、思想和感情。
2.分析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古代女性的思想和处境。
2.分析《木兰从军》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内容
1.热身
教师为学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如《花木兰》电影片段等,引导学生感受
课文的主题和氛围。
2.导入
通过讲述古代女性的家庭地位以及男女在古代守则和教育中的差异,为学生介
绍《木兰从军》这篇古诗的背景和意义。
3.正文
第一步:朗读课文
教师朗读整篇课文,学生跟读,并且了解关键词,例如“捧”、“漫天”、“缝”等等。
第二步:分组讨论
分组让学生朗读文章,并讨论木兰是怎么担当家里的重托,并且怎样去战斗。
学生可以一起讨论诗句中意境和情感,分析“千里送毫毛”的意思。
第三步:回答问题
教师放问题给学生回答,例如:木兰为什么隐瞒自己的性别?她的家人发现真相后有什么反应?她所表现出的勇敢和责任感体现在哪些方面?
4.拓展
让学生就课文中的主题和所传递的价值观展开想象和讨论,例如:。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2课《木兰从军》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2课《木兰从军》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2课课文。
教材分析:《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的。
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全文就像连环画一样,笔法简练,画面清晰。
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描写了木兰从军的生动事迹,塑造了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10个生字,指导学写3个生字。
认识一个偏旁。
学习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劈山救母,勇敢有孝心的沉香,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女英雄。
(出示图片)这位女英雄是什么样子的?生交流。
(师引导学生从头看起——)这位女英雄跨着骏马,披着战袍,手持长枪,非常威风,她的名字叫花木兰。
(板书:木兰)2、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木兰从军的故事。
(完成板书)木兰我们知道是她的名字,谁来猜猜看从军是什么意思呀?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师:古时候,参加打仗的都是男子,而木兰是一位女子,她为什么会去打仗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不过,听可是有要求的。
要求:小朋友打开书,用手指着,看清每个字,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三、初读课文师:老师发现刚才小朋友听的特别认真,是不是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想不想自己去读读这个故事!老师这里有个要求。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1、标上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并读正确。
2、把每句话读正确,读通顺。
师: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先圈好生字再读课文,有的小朋友先读课文再圈生字,这两种方法都可以。
(二)、检查自读情况1、自然段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生字圈出来了吗?都读正确了没有?让老师来检查一下。
3、生字词结合课文教学第一组mínɡ zhēnɡ bīnɡbìnɡ shènɡ名征兵病胜(1)轻轻读一读这一组生字,你会读吗?指名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12木兰从军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12 木兰从军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木兰从军》故事情节,理解木兰为了家国利民奋斗的精神。
2.学习新的汉字,并能够正确运用。
3.听懂课文,并能够流畅朗读,根据课文内容景点绘制图画。
4.学习构成方位词语和简单句,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准备1.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2.活动卡片,颜色笔,纸张。
3.配合学校音乐教师教授《木兰恋》歌曲。
三、教学过程1. 现场观察观察现场物品,找到物品摆放的位置简述其周围环境。
2. 告诉孩子故事讲述《木兰从军》故事,让学生听懂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中木兰为了家国利民奋斗的精神。
目的是希望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课文阅读根据《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6页课文,朗读给学生听,让他们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 素材制作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以“树林中的蛋壳”“溪水中游的鱼儿”“花园里的蜜蜂”为素材创作插画。
5. 演唱歌曲教学使用歌曲《木兰恋》让学生跟唱,并就歌曲中的一些字词进行解释。
6. 构成方位词语和简单句让学生学习构成方位词语和简单句,并通过给出的图来寻找图上的物品。
要求学生实际感受一些词汇的用法,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它们。
7. 发放活动卡片对学生发放活动卡片,让他们自己找出周围有哪些物品能够使用构成方位词语。
8. 合作绘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构成方位词语和简单句,让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合作绘画。
最终将画作放在教室墙上。
四、教学通过学习《木兰从军》这一故事,让学生了解了以身为天下父母为责任的精神,同时也学习了新的汉字和构建方位词语的方法。
此外,学生发挥了想象力,在自己手中上色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
这项课程以情景教学的角度推出,使学生更加享受学习乐趣,并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苏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2 木兰从军》教案_1

12、《木兰从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花木兰的英雄形象。
3、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后鼻音。
学习两个多音字“将”“燕”,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写好铅笔字。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从一年级开到现在,我们通过学课文理解了很多有名的人物,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还记不记得?(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回故乡探母的大元帅是?)今天我们还要来理解一位。
1、出示图一:图上这位是谁?你们理解她吗?对,她就是花木兰。
2、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的大将军又是谁呢?对,也是花木兰。
3、质疑:小朋友,这两幅图上的都是花木兰,你看到这儿有什么问题想问吗?4、板题读题:是呀,一个文静的姑娘怎么变成一个威武的大将军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2课《木兰从军》,了解花木兰的传奇故事。
板题,读题。
二、初读指导1、听故事。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边听边看,一会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2、自读课文师:小朋友听的认真,收获也真很多,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呢?把书翻到63页,听清要求。
(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标出小节号)3、检查生字要读好课文首先要读好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课文中的生字娃娃已经来到了大屏幕上了,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师: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些生字中有一种读音特别多?(后鼻音)(1)、自由读词语(2)、读好了后鼻音能让我们把普通话说得更标准。
请小小组开火车读,哪列小火车先来。
(3)、去拼音读师:生字娃娃还想考考你们,他们摘下了拼音帽子,重新排起了队伍,还理解吗?4、检查课文:会读生字了,课文读得怎样呢?老师请小朋友来读一读。
先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1)、指名逐个小节朗读课文。
师:其他同学做好小评委,评比的标准是:字音读准,课文读得通顺流利,不添字,不漏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2木兰从军(优质教案)

12 木兰从军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
学会课文生字6个,两条绿线的生字只识不写。
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第一、二段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3、精读课文,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想象木兰说服家人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精读课文,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精读课文,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想象木兰说服家人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PPT课件和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女英雄,点击鼠标展示图片:谁知道她的名字?(花木兰)2、师在黑板上写木兰二字,师:她姓花,名木兰。
看图引出木兰从军并理解其含义,板书课题,读课题。
过渡:你想不想知道木兰从军的故事?二、初读指导感知全文检查自学情况1、师:请打开课文63页,自由读课文,注意将生字的字音读准,读通句子,哪句读不通顺多读几遍。
读完标出自然段。
2、师:(点鼠标多媒体出示)出示生字词:征兵年老多病弟弟父亲女扮男装胜利将军等词。
3、请生个别读生字,后全班读一次。
4、师出示生字卡片A、开火车读一次。
B、分组读一次。
5、第一关生字大家通过了,还有第二关呢?幻灯片展示词语:朝廷年龄将军披战袍渡黄河过燕山赫赫战功,认识的小朋友大声地把它读出来。
6、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分组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品词品句(一)学习课文第一段1、师: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然后想想你读懂了什么?2、板书:木兰是一位女英雄。
全班读一次。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生读课文。
2、这个自然段藏有两个表示急的词语,谁来说?3、生:紧急。
4、谁能把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读出来?5、出示幻灯片,展示句子,请个学生读这句话。
6、师:紧急的含义?生:很急。
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12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_12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木兰从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教材解读:本文是一篇家喻户晓、传诵不衰的动人故事。
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描写了木兰从军的生动事迹,塑造了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
要想让学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必须对于“英雄”的理解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让学生的钦佩之情在字里行间油然而生。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木兰为国分忧、为家分忧、英勇善战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走近女英雄花木兰,感受花木兰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透过字里行间,能从多个方面感受木兰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PPT【先学提纲】一、初读课文我做主1.读一读:熟读课文。
2.想一想:从课文的2、3、4自然段中,我认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我觉得花木兰是一位的女英雄,因为。
二、说话训练我先行1.当家人不同意木兰从军时,她会怎样说服家人呢?父亲说:“木兰啊,你是女孩子,怎能出征打仗呢,还是我去好了。
”木兰拉着父亲的手说:“。
”母亲说:“孩子,你不能去啊,打仗多危险啊!母亲放心不下啊!”木兰说:“。
”弟弟说:“姐姐,我是男子汉,应该我去!”木兰摸着弟弟的头说:“。
”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认识木兰1.老师带来了一首北朝民歌,想听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 这首民歌包含了一个故事。
——(木兰从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细细品读,了解木兰(一)品读第二自然段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的一开始就说木兰是个——巾帼英雄(板书:巾帼英雄)那么木兰是个怎样的女英雄呢?2.接下来请小朋友们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然后小组学习,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小组成员一起分享,并且相互补充,并用上这样的交流句式。
(一)自主学习(二)自主阅读(三)交流分享预设1:她想,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木兰从军》课文及教案
【课文】
教学要求: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木兰爱亲人、爱国家和勇敢、刚毅的优秀品质。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师:在课下老师了解到许多同学喜欢听故事,今天我就请一位同学把《木兰从军》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好不好?
第二段联系《弟子规》中的“首孝悌”,注意体会木兰的“思想矛盾,心情复杂”,读出木兰最初的矛盾和做出决定后的坚定、果敢。
第四段联系唐诗《从军行》、《出塞》、《凉州词》引导学生构想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善战。
第五段中,教师点拨:
如果你是和木兰出生入死十二年的将士,看到一身女儿装的花将军,你会是什么表情?为什么惊呆?后来又是什么心情?为什么佩服?
3、这篇课文是由我国北朝时期民歌《木兰诗》改编的,在课下有的同学找了资料,许多同学已经会读了,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木兰诗》。
(出示《木兰诗》课件)
六、选择性作业:
1、喜欢《木兰诗》吗?那就背一背吧!
2、搜集女英雄的资料,开一个小小故事会。
3、把花木兰的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4、喜欢唱歌的同学学一学豫剧《花木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