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苏教版):生物群落的结构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苏教版):生物群落的结构

第4课时生物群落的结构课标要求 1.概述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影响因素。

2.简述群落的季相。

1.群落:是特定空间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

提醒(1)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2)群落并非是各种生物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各种联系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

2.群落结构概念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具有一定的功能,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类型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模型表现呈现不均匀的片状分布,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镶嵌特征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因素光照的强弱、地形的差异、湿度的不同和动物的活动植物:主要受到阳光的影响;动物:食物和特定的栖息环境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3.影响群落结构的其他因素(1)生态位(2)捕食例如,野兔往往捕食竞争力强的植物,这样的捕食提高了草原上草的多样性和草原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反之亦然。

(3)生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①阳光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影响池塘中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

②阳光也是影响池塘中动物昼夜分布变化的重要因素。

③不同季节的光照条件不同,也会引起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状况发生变化。

4.群落随时间而改变(1)区分群落的标志群落的外貌是区分不同群落结构及类型的主要标志。

(2)群落结构的特征群落的外貌常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是群落结构的重要特征。

(3)群落的季相随气候的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的外貌,这就是季相。

延伸应用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不是(填“是”或“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原因是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的植物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

浙科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2专题十四第2讲群落的结构、类型及群落的演替学案

浙科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2专题十四第2讲群落的结构、类型及群落的演替学案

第2讲群落的结构、类型及群落的演替一、丰富度调查反映群落的物种组成1.丰富度(1)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总数。

研究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最简单方法是识别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并统计它们的个体数量。

不同群落物种丰富度往往有差别。

(2)三种群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的物种丰富度排序(由高到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

2.活动: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原理:土壤动物是指生命活动中有一段时间或全部时间在土壤中度过的动物。

在森林、草原等不同的群落中,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都有所不同。

通过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可以反映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物种数目的多寡。

(2)调查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土壤动物。

用采集罐、吸虫器等取样,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甲乙甲图:干漏斗分离装置,利用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使土壤动物远离光源、热源。

乙图:吸虫器,吸虫器中纱布的作用是防止土壤小动物被吸走。

(3)注意事项①样地选择和土样采集:选择不同群落作为样地,随机选取样方,用取样器取样。

②土壤动物的分离:体型较小的动物使用干漏斗分离法进行分离,体型较大的动物用镊子分离。

③土壤动物的种类鉴定:体型较小的动物用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观察、识别,体型较大的动物用肉眼观察、识别。

干漏斗分离法的原理是什么?在干漏斗分离装置下的锥形瓶中倒入少量的70%酒精溶液的目的是什么?[提示](1)干漏斗分离法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热的特点,使之从土壤中分离出来。

(2)在干漏斗分离装置下的锥形瓶中倒入少量的70%酒精溶液的目的是杀死和固定小动物。

二、优势种决定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的形成1.优势种的概念:对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的形成有明显决定作用的物种。

2.优势种的特征:优势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长,优势种往往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并且在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群落中,这种竞争优势常常是持久不变的。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3 4.3、4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3 4.3、4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各种生物种群
群落的演替 (2)物种数目 目测估计
2.(1)物种组成
二、1.另一种生物 3.寄主的养分
2.两种或两种以上
4.有利
三、1.垂直结构 2.阳光 光照强度 四、1.另一个群落 3.地衣 苔藓
水平结构 土壤湿度 盐碱度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灌木
4.(1)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2)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 A图:________。B图:________。
2.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A图:(1)植物分层:________。 (2)动物分层:________。 B图:地形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 ________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 的影响等。
疑难突破 群落中生物种间关系分析
误区剖析 几种难辨别的种间关系 (1)要正确区别竞争和捕食的关系: ①竞争是不同种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 而发生斗争,并不以直接获得食物为目的。
②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 食物与能量,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以下情况不属于捕 食:a.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b.一种生物以同 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 争。
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 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的制约。
四、群落的演替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________代替 的过程。 2.类型: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 裸岩阶段→________阶段→________阶段→草本植物 阶段→________阶段→森林阶段。

【金版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3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

【金版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3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

考点2
群落的演替
*考点精讲* 1.群落演替类型的比较
内容
类型
初生演替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虽 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 灭了的环境 经历的时间长 缓慢 自然因素 裸岩上的演替
次生演替
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 植被,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 留 经历的时间短 较快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起点 时间 速度 影响因素 实例
考点1
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结构
*考点精讲* 1.种间关系的比较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互利 共生
寄生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 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 地衣与苔藓,大 生存。数量上同种生 豆与根瘤菌 物同时增加,同时减 少,呈现出“同生共 死”的同步性变化 对宿主有害,对寄生 蛔虫与人,菟丝 生物有利。如果分开, 子与大豆,噬菌 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
*对应训练* 1.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之间的关系如图所 示,表格中内容与图示相符合的选项是 ( )
B
选项
1 竞争
2 种内斗争




种间斗争 种内斗争 生存斗争 种间斗争 竞争 种间斗争
生存斗争
种间斗争
竞争
生存斗争
C D
竞争 种内斗争
种内斗争 生存斗争
解析:生存斗争包括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种间斗争又包括竞争、捕食、 寄生等。
2.群落演替的原因 (1)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 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 (3)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的改变。 (4)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改变。 (5)人类活动的干扰。 3.群落演替的结果 (1)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 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 的,一般都可以演替到森林阶段这一最高级阶段。 (2)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3)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4)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 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群落的结构及演替教案.doc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群落的结构及演替教案.doc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群落的结构及演替教案.doc《群落的结构及演替》考纲展示考频考纲解读群落的结构特征(Ⅰ)☆识别群落,举例说出种间关系的类型,说明群落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及意义群落的演替(Ⅰ)☆☆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区别两种类型的群落演替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Ⅰ)☆学会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方法考点一:群落的结构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集合。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群落的丰富度越高,群落的结构也越复杂。

如从热带到两极,物种多样性减小;随海拔增加,物种多样性减小;随水深增加,物种多样性减小。

二、种间关系类型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捕食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变化羊和草;狼和兔等竞争一般来说,生态位越相近的生物,竞争程度越激烈。

牛和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互利共生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豆与根瘤菌寄生A寄生者;B寄主对寄生者有利,对寄主有害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例: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围绕蜂房以跳舞的方式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特点:分层现象原因: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动物的分层与食物、栖息场所等有关。

高山植物的分层与温度有关,水生植物的分层与光照有关。

1、水平结构特点:镶嵌分布(即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原因:受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例: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一致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结构B、高山长草,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C、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D、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考点二:群落的演替1、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点一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集合”不是简单机械聚集,而是通过生物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成稳定的,彼此相适应的有机体】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2)特征:物种组成、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优势种、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群落物种的组成不同(2)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的数目越多,群落的结构也越复杂】(3)丰富度变化情况:从赤道到两极丰富度下降、随海拔高度的增加丰富度减少、随水深度的增加丰富度减少(4)丰富度大小比较:平原<山地草地<林地远离大陆的岛屿<大陆附近的岛屿群落间的过渡地带>非过渡地带拓展: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5)影响群落物种丰富度的生态因素有多种,如光、温度、水、无机盐等,在某些条件下通常有一种因素起主导作用(6)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不同。

优势种:指对群落影响最大的种群3.群落的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身体或器官)为食的现象。

注意: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

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草为食,亦是捕食关系。

特点: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此消彼长”,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者)淘汰,即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捕食关系曲线:数量上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被捕食者】,后增加者后减少【捕食者】”的不同步性变化(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如图①)。

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①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②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4.3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精品复习学案 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4.3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精品复习学案 必修3

第3、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高考目标定位】1、群落的结构特征2、群落的演替3、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考纲知识梳理】一、群落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1)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其中互利共生体现了种间互助,其余三者为种间斗争。

二、群落的空间结构1、概念:指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

2、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①原因:阳光的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

②意义: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植物分层为动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

三、群落的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3、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要点名师精解】一、种间关系的比较【例1】下图①~④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

请据图回答:(1)判断A~D 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A. ;B. ;C. ;D. 。

(2)造成②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

(3)④与②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曲线是。

(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种间关系有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情况。

根据图形分析,一般来说共生是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捕食是两种生物一种增多(减少),另一种也随着增多(减少);竞争是两种生物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寄生可能使宿主数量减少但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

2020年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学案.doc

2020年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学案.doc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学案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重难深化类]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特征: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指标。

(2)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群落的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4.群落的空间结构[基础自测]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2015·全国卷Ⅰ,T4B) (2)某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2014·海南卷,T19D) (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2014·江苏卷,T5D)(4)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5)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6)“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2.连线主要种间关系的特点及实例3.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群落空间结构的问题(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A图:垂直结构。

B图:水平结构。

(2)根据图示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A图:①植物分层:光照;②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图: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3)A图所示的现象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运用曲线图、模式图区分四种种间关系[典型图示][问题设计]图1为四种种间关系的数量关系曲线图,图2为营养关系模式图。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解析]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项错误。 所有群落都有垂直结构,B项错误。 阶段Ⅰ和阶段Ⅱ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完全相同,C项错误。 阶段Ⅲ是森林阶段,其抵抗力稳定性最强,D项正确。
2. 如图所示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a曲线代表群落的次生演替,b曲线代表群落的初 生演替 B.图中C点到D点表示生态系统可能遭到破坏 C.E点的物种丰富度最高,且各种群密度达到最大 D.E点可代表群落达到平衡状态,其类型由气候和土 壤条件决定
[解析] a曲线代表群落在有生物的基础上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代 表群落在没有任何生物的基础上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A项正确; 图中C点到D点,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锐减,说明生态系统可能遭到破坏,B项正确; E点的物种丰富度最高,但各种群密度不一定都达到最大,C项错误; E点时生物多样性最大,说明演替达到了顶极群落,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系 统中的群落类型由气候、土壤等条件决定,D项正确。
平结构的体现。
(√)
【易错辨析】
(8)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 × )
[解析]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9)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
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 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 Pg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与自身的呼吸差值为生产者的有机物积累量, 而R代表生态系统所有生物的呼吸量,A错误; 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时,抵抗力稳定性最高,Pg达最大值时,群落尚未演替到顶 极群落,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没有达到最高,B错误; Q为生态系统内的有机物总量,枯枝落叶的积累是演替后期Q高于Pg的原因之 一,C正确; 群落演替达到稳定阶段时,其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并不是保持不 变,D错误。

高中生物_专题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专题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三学生已经对一些基础性的生物知识熟记,但是对于一些概念的区分还存在误区,比如种群和群落的概念,种群和群落水平上分别研究哪些问题,种间关系数量变化曲线的区分,群落的两种空间结构,群落演替两种类型的区分等,而这些内容正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因此这节课就着力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问题。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对群落的相关问题已经掌握熟练并能够灵活运用,对于易错的知识已经攻克,相信高考中再有此类问题学生们不会再轻易出错。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是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3、4节的内容,包括群落的基本含义,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等内容。

生物必修模块三强调从系统的视角认识生命系统,强调系统分析方法,应用本专题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习系统分析的方法建构知识。

根据这一特点,本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过程,建立生物群落的有关核心概念,并运用已形成的概念去尝试解决未知的系统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由于课时的限制,“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性实验在课外单独完成。

第4章第3—4节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复习目标1.理解群落的概念和结构特征2.掌握群落演替两种类型的区别基础过关知识体系易错辨析(2分钟限时训练,每小题10分,满分100分)(1)微山湖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 )(2)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某物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称物种丰富度( )(3)随机抽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 )(4)“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5)当农作物密度过大时,它们之间由于竞争而减产()(6)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7)森林群落中只存在垂直结构,而草原群落中只存在水平结构( )(8)群落的演替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因而结果往往是可预见的( )(9)初生演替都是从岩石上开始的,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越来越复杂( )(10)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 ( )重点突破: 一、群落的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典型例题:(2017•江苏卷.24改编)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生物群落中不同的种群间一定只存在一种种间关系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都是寄生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梳理提升1.常见种间关系的特点和实例(连线),并找出不同种间关系所对应的能量流动方向写在左边的横线上(课本P73页)种间关系特点实例①捕食 a.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Ⅰ.蛔虫和人②竞争 b.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Ⅱ.根瘤菌和大豆③寄生 c.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Ⅲ.鹰和鼠④互利共生 d.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Ⅳ.牛和羊画出捕食、竞争和互利共生的数量变化曲线(两种生物竞争能力不同)(两种生物竞争能力相同)2.群落结构的种类及成因分析(课本P74页)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 m~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2)b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什么?(3)b处不同的植物层次中分布着不同的鸟类,鸟类的这种分层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迁移应用(2014海南)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重点突破: 二、群落的演替典型例题:(2017•天津卷.7)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据图回答:(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_____演替。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41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41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各种种群之和=群落,或种群2.物种组成探究示例1(2010·广东理综,是( )A.竞争B.共生C.寄生探究点二群落的空间结构完成下列填空:1.群落的垂直结构(1)植物的分层现象与________有关,弱,依次是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2)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3)动物的分层与其________________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2.群落的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的生物种群。

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常呈探究示例2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听课记录: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4)下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______学习任务一、1.种群 2.(1)物种 (2)丰富度3.(2)①资源和空间 (3)体表 (4)彼此有利想一想 不是捕食,捕食必须发生在不同物种生物个体之间,而雌雄螳螂属同一物种。

4.(1)分层 (2)镶嵌二、1.另一个群落 2.(1)①植物 植被 彻底消灭 ②森林 (2)①土壤 种子 繁殖体 3.速度 方向 想一想 不一定,还受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课堂训练1.D [纵坐标为甲、乙、丙三种鱼类的食物分布,有共同的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故构成竞争关系。

] 方法技巧 对种间关系的相关曲线确定 (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变化(同生共死)。

(2)捕食曲线——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苏冀):群落的结构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苏冀):群落的结构
③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群落的种间关系
各种种间关系的特点与实例(连线)
4.群落的空间结构
(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
(2)类型
(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
①形成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②植物: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特点: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4)原因: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5)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1.区分不同群落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否就是物种丰富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标要求 1.概述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的空间结构。2.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内容、形成原因及其意义。
考点一
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1)群落的概念
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提醒 ①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2.实验流程
提出问题: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制订计划:包括三个主要操作环节——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实施计划
3.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
(1)简易采集法: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动物后进行采集。
(2)诱虫器采集:诱虫器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避光的习性,使土壤小动物远离光源、热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含解析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点一群落的结构[重难深化类]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特征: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指标。

(2)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群落的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4.群落的空间结构[基础自测]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2015·全国卷Ⅰ,T4B) (2)某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2014·海南卷,T19D)(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2014·江苏卷,T5D)(4)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5)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6)“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2.连线主要种间关系的特点及实例3.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群落空间结构的问题(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A图:垂直结构。

B图:水平结构。

(2)根据图示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A图:①植物分层:光照;②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图: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3)A图所示的现象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运用曲线图、模式图区分四种种间关系[典型图示][问题设计]图1为四种种间关系的数量关系曲线图,图2为营养关系模式图。

图中的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讲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标要求1.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

2阐明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3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考点一群落的结构核心知识1.群落的概念:2.物种丰富度:3.画出群落的种间关系相应示意图及相应概念(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2)写出其空间类型及影响因素(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①形成原因:在长期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②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的充分利用。

【考点诊断并修正】(1)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2)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3)下图中甲、乙两种藻为竞争关系,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4)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5)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6)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8)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9)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

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016·全国卷Ⅲ,T31节选]()(10)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2015·全国卷Ⅰ,T4B]()(11)某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重点难点突破1.捕食关系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技巧(1)若两种生物的最大数量有明显差异,一般数量多的为,如图1中A为被捕食者。

(2)若两种生物数量相当,则从变化趋势看,先到达波峰的为,后到达波峰的为。

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如图2中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

2.寄生与捕食关系的辨析(1)寄生者在寄主那里吸取的营养物质一般是寄主体内的汁液、血液或寄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如果一种生物摄取其他生物的全部或部分为食,则为捕食关系。

如:蚊子与人为寄生关系,蝗虫与青草为捕食关系。

(2)捕食关系中,捕食者一般不会导致被捕食者灭绝;寄生关系中,寄生生物一般不会导致寄主死亡。

这都与长期的自然选择有关,在相互选择的作用下,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寄生者与寄主长期共存。

活学活用1.下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

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年份一二三四五六七甲种群数量/1.30 1.35 1.10 0.95 0.65 0.33 0乙种群数量A.甲、乙两种群数量均先增大后减小B.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甲为被捕食者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从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D.甲、乙两种群可分别代表草原中的兔子和牛,二者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2.取相同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同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实验,观察并记录其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单独培养时,这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都是呈“S”型增长B.草履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往往是种群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从实验结果来看,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D.混合培养时,大草履虫在第14天后全部死亡,这种情况在自然条件下不会发生3.下列关于草原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一般小于热带雨林B.草原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C.草原上的生物可通过捕食等种间关系共同进化D.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4.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互利共生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将以“J”型曲线的增长方式持续增长长句书写1.(必修 3 P74“文字和图示信息”改编)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9·高考全国卷Ⅰ,T31(2)]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群落结构的形成具有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3·高考全国卷Ⅰ,T32(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鱼塘为游客提供了垂钓娱乐、陶冶情操的美境。

鱼塘中的鲢鱼、草鱼、鲤鱼分别生活在水体的上层、中层和下层,这体现了群落结构存在________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图表示在-200~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________(填“是”或“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处不同的植物层次中分布着不同的鸟类,影响鸟类分层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群落的演替核心知识1.概念:。

2.过程(以裸岩上的演替为例写出演替过程)3.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类型项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一个从来没有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时间影响因素自然因素较为关键实例4.自然群落演替的特征5.5.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

【考点诊断并修正】(1)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的顺序是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2)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3)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群落的演替产生严重的影响()(4)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5)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6)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7)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8)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火山岩上[2013·海南卷,T24C]()(9)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2013·江苏卷,T10D]()活学活用1.下列关于群落演替与物种丰富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B.初生演替中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C.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D.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2.下图1所示为在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图2表示该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及岩石体积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所示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地衣和苔藓之间存在着互利共生关系C.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D.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导致岩石体积下降3.某地退耕还林过程中,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过程如下:弃耕农田→①→稀疏灌木阶段→人工种植乔木形成乔木阶段。

下列关于此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弃耕农田发生次生演替,①应为苔藓阶段B.灌木阶段为乔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条件C.乔木阶段垂直结构比灌木阶段垂直结构简单D.人类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未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4.云杉林是我国西南林区的主要地带性森林植被之一,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某地云杉林采伐迹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为采伐迹地→杂草群落→小叶树种阶段→云杉定居阶段→云杉林,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对“小叶树种阶段”A、B、C三种不同植物种群的年龄组成进行统计,结果分别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依据该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小叶树种阶段”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分析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的死亡数量和致死原因,明确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并根据最直接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判断云杉种群数量的变化。

(3)该地区云杉采伐迹地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

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云杉定居阶段与杂草群落阶段相比,其物质循环、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系统功能增强。

长句书写1.(必修3 P78“思考与讨论”T2)在群落演替进程中,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苔藓能取代地衣的原因是什么?。

2.(必修3 P82“旁栏思考”)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其理由是什么?3.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