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结构(一轮复习)
全国通用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跟踪检测含解析
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A级·基础练‖一、选择题1.(2025届宿州期末)大、小鲈鱼混养,大小两种草履虫混养,冬虫夏草中幼虫和真菌(蝙蝠蛾的幼虫被真菌侵入体内,菌丝渐渐充溢虫体,变为菌核使虫体的组织破坏,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从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有柄的子座,似直立小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 )A.种内竞争、种内竞争、共生B.种内竞争、捕食、寄生C.捕食、竞争、共生D.种内竞争、竞争、寄生解析:选D 大、小鲈鱼属于同种生物,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种内斗争,大小两种草履虫属于竞争关系,冬虫夏草中幼虫和真菌为寄生关系。
2.(2025届杭州期末)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树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分。
在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特有的动物栖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存在着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照引起的B.动物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树冠层D.该群落的水平结构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解析:选B 由题意可知,植物存在着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照引起的,A正确;植物的垂直结构也确定了动物存在着垂直分层现象,B错误;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树冠层,因为它影响植物的光照,C正确;由于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分,则体现了群落中的水平结构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D正确。
3.(2025届博望区期中)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养分级可能不同C.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解析:选C 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由于浮游动物也捕食浮游藻类,因此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A正确;依据题干信息“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可知,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养分级可能不同,B正确;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体现了群落对资源的充分利用,D正确。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复习
D、浅海中的鱼类、节肢动物、海藻等生活在一起的
全部生物
.
21
2、特征: 物种的丰富度、_种__间__关__系___、空间结构、
群___落__的__演__替__等。
.
22
考点二、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1、捕食
生
A
物
数
量
B
时间
乙:数量坐标图
思考:乙曲线中怎样判定捕食者与被捕食者?
.
23
2、竞争
概念: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 物相互争 __资__源___和__空__间___等
.
27
4、互利共生 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
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 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 ) 28
互利共生
生 物 数 量
生物A 生物B
时间
数量坐标图
互利共生的特点:
数量上呈现出“同生共死”的__同___步__性_____变化。
.
29
考点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 。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6
1.生物技术中常用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H标记核苷酸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B.用14C标记的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C原子的 转移途经是:C02→C3→(CH20)
C.用18O分别标记H20或CO2中的氧,可以用来证明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大多来自H20
化的情况。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在硬木林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 B.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 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
生物一轮复习练习29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含解析
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20·浙江省绍兴市高三高考模拟)下列关于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D)A.草原生态系统不具有群落的垂直结构B.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动物的数量越多C.在群落垂直结构的各层次上栖息的动物都不同D.光的穿透性对湖泊中植物的分层分布有重要影响[解析]草原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具有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错误;群落的层次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就越多,B错误;有些动物在群落中栖息在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多个层次,C错误;水生群落的层次性,即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等决定,D正确。
故选D。
2.(2019·湖北高三开学考试)某池塘中A、B两种具有捕食关系的鱼类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甲为捕食者,乙为被捕食者B.甲乙之间的捕食关系仅对捕食者有利C.两种鱼之间只有捕食关系,没有竞争关系D.甲乙两种群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现象[解析]甲的波峰在前为被捕食者,A错误;甲乙之间的捕食关系,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错误;两种鱼为争夺O2等资源会发生竞争关系,C错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影响,当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时,捕食者种群数量由于食物增加而增加,当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时,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由于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又使捕食者种群数量因食物缺乏而减少,D 正确。
故选D。
3.(2019·河南高三开学考试)在某生态系统中,动物X是初级消费者。
现将动物Y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动物X和动物Y 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表所示。
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动物X和动物Y最可能为竞争关系,竞争的结果表现为相互抑制B.动物X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受动物Y引入的影响C.该生态系统中动物Y种群的K值是250D.在第5年时,动物X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属于稳定型[解析]由表中的信息可知,动物Y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后稍微减少至稳定,伴随着动物X种群数量逐渐减少至稳定,结合两者数量的差异,初步推断两者最可能为捕食关系,A项错误;引入动物Y后,动物X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B项错误;由表格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中动物Y种群的K值大约是175,C 项错误;第5年后,动物X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故第五年时动物X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属于稳定型,D项正确。
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全能讲练 专题23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含答案)
专题23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考情分析随着疫情的全球性爆发的趋势,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那么对于生态系统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部分也是高考热点考查项目之一,该章节会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的知识点,这就要求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结构组成,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各种成分的功能,把握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和食物网形成的原因;也可能会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营养结构,能根据食物网判断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等;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当然图形结合肯定是一个难点,会结合图形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代表的生物种类;识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掌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必备知识1.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2.种群特征种群的基本特征与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图解及其分析: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
3.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①产生条件: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天敌、传染病)②数学方程式:Nt=Noλt③种群增长率:不变(λ-1)[(Nt-Nt-1)/Nt-1](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①产生条件:食物和空间有限,有敌害(天敌、传染病)②存在种群环境容纳量,即存在K值,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0,K 值可改变,由环境(食物、空间、敌害)决定③种群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K/2时增长率最大,K/2时捕捞鱼时获得最大捕捞量4.群落: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5.群落的特征:丰富度(重要特征)、种间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空间结构)(1)丰富度:群落中的物种树目的多少,越靠近热带的地区(温度越高)物种越丰富(2)种间关系:①互利共生②捕食③寄生④竞争(3)群落的结构①垂直结构:生物种群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包括地面以上、地面以下、以及水域生态系统)植物分层分布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其栖息条件有关,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9单元 第3课时 群落的结构
课标要求 1.概述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的空间结构。2.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内容、形成原因及其意义。
考点一
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季节性、生态位、群落演替等。
提醒①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②群落并非是各种生物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各种联系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
2.群落的物种组成
(1)意义: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即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3)规律
①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②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不同。数量多,且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很大的物种称为优势种。
意义
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5.群落的季节性
(1)原因: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
(2)结果: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6.生态位
(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研究内容
①动物: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②植物: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特点:群落中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4)原因: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5)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延伸应用 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小题通关练(3)群落的结构
(3)群落的结构——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小题通关练【配套新教材】1.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五点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B.若土壤中大多数小动物不知名,则无法统计其丰富度C.用诱虫器采集土壤小动物时未开灯,会导致调查的丰富度偏低D.利用吸虫器采集体型较大的土壤动物并置于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2.科研人员对鄱阳湖周围森林不同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见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土壤动物群落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Ⅰ层Ⅱ层Ⅲ层Ⅰ层Ⅱ层Ⅲ层茶林21 11 8 20 12 7阔叶林17 12 10 17 12 8竹林18 14 9 21 13 9A.土壤动物类群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B.三种植被类型中,阔叶林中的物种丰富度最小C.常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是因为其具有避光、趋湿的特性D.取样器取样后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某些种群的密度3.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表示的是共生关系,图乙和图丙表示的是竞争关系B. 猞猁和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C.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D. 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4.某地棉田中发现了棉铃虫,它们取食棉花的花蕾、叶等。
在引入某种蜘蛛后,棉铃虫和蜘蛛的种群数量发生了变化。
下列能合理解释这两种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是( )A.棉田中蜘蛛的种群数量快速增加,则两个种群是共生关系B.引入蜘蛛后,棉铃虫的种群数量减少,则两个种群是捕食关系C.施用杀虫剂后,蜘蛛和棉铃虫的种群数量都减少,则两个种群是竞争关系D.引入蜘蛛后,棉铃虫的种群数量先减后增,则两个种群是偏利共生关系5.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点一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集合”不是简单机械聚集,而是通过生物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成稳定的,彼此相适应的有机体】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2)特征:物种组成、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优势种、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群落物种的组成不同(2)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的数目越多,群落的结构也越复杂】(3)丰富度变化情况:从赤道到两极丰富度下降、随海拔高度的增加丰富度减少、随水深度的增加丰富度减少(4)丰富度大小比较:平原<山地草地<林地远离大陆的岛屿<大陆附近的岛屿群落间的过渡地带>非过渡地带拓展: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5)影响群落物种丰富度的生态因素有多种,如光、温度、水、无机盐等,在某些条件下通常有一种因素起主导作用(6)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不同。
优势种:指对群落影响最大的种群3.群落的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身体或器官)为食的现象。
注意: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
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草为食,亦是捕食关系。
特点: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此消彼长”,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者)淘汰,即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捕食关系曲线:数量上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被捕食者】,后增加者后减少【捕食者】”的不同步性变化(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如图①)。
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①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②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群落的结构(一轮复习第26讲)(教师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学生姓名年 级学 科授课老师日 期上课时间课 题群落的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并会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2.会区分不同的种间关系,掌握群落的空间结构3.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和类型。
4.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5.用群落演替的知识解决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实际问题。
复习检查1.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答案B解答2.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B.依据某生物的种群密度即可得出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D.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答案D解答3.如图为某同学建构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分别指的是迁出率、迁入率、死亡率和出生率B.春节前后,某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③和④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控制⑤,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D.悬铃木在某市街道旁每隔5米种植一棵,这是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答案B解答4.巴西红耳龟是我国入侵物种之一。
在其原产地,由于有鹭鸶、浣熊等众多野生天敌猎取龟卵、幼龟,巴西红耳龟的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巴西红耳龟在我国将一直呈“J”型增长B.在原产地,龟卵、幼龟被天敌猎取导致巴西红耳龟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调查某湖泊中巴西红耳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D.在巴西红耳龟种群数量达到K/2时防治,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答案C解答5.图1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图2是在理想环境和自然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两种草履虫形态和生活习性很接近,都不会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取相 等数量的两种草履虫,用一种杆菌做饲料,放在某个器中培养。
单独培养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混合培养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 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你死我活” “此消彼长”
二、种间关系
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外一种生物(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从寄主中获取营养物质。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同生活而成的共生体。藻类进行光合 作用,制造养料供给真菌。真菌吸收外界水分、无机盐供给藻
类,相互间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不同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所以群落存在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垂
直
方
向
上
,汉 水 丑 生 侯
不
同
物
种
具
有
分
层
的
现
象
。
伟
作
品
类型:
植物分层:主要是受光照强度的影响 动物分层:受食物和栖息场所的影响
答案:B 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 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D 该吸虫器中的酒 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4.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 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中小 动物类群丰富度
体内寄生:蛔虫、噬菌体等
体表寄生:虱子等互利共生:两种生物
共
同
生
活
在
一
起
,汉 水 丑 生
相
互
依
赖
彼
此
有
利
侯
伟
作
品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白蚁与鞭毛虫、地衣等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捕食: 一种生物(捕食者)以另外一种生物(被捕食者)为 食物的现象。
粉芽
上皮层
藻类
菌丝
下皮层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针叶林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 数目的多少
群落的物种数目多少如何来衡量呢?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二、种间关系
捕食:一种生物(捕食者)
以另外一种生物(被捕食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者)为食物的现象。
先“增”先“减”为被捕食者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原理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血球计数板的构造
【方法技巧】用血细胞计数板计算酵母菌的方法 (1)血细胞计数板构造。 血细胞计数板有两种方格网,对于16×25的方格网而言, 计四角的4个中方格共计100个小方格中的个体数量;而 对于25×16的方格网而言,计四角和正中间的(共5个) 中方格共计80个小方格中的个体数量,如图所示。
(5)统计时,若无法知道小动物的名称,则应忽略 不记。( × )
分析: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 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 如图 A、B、C、D 4 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 置中,最合理的是( )
答案:A
3.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 最好选择图中的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 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_____,理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吸虫器主要用于采集体型较大的小动物。( × )
分析:体型较大的小动物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 体型较小的用吸虫器采集。
(4)采集的小动物应一律放于 70%的酒精中。( × ) 分析:对于一些肉眼不能分拣的土壤动物,需要采
取土壤样品带回到实验室采样,用湿漏斗法或干漏斗法 进行分离后在显微镜下鉴定。
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湿度、盐碱度、光照等 在水平方向出现镶嵌分布的现象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不同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所以群落存在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垂直方向上,不同物种具有分层的现象。
类型:
植物分层:主要是受光照强度的影响
动物分层:受食物和栖息场所的影响
水
平
结
构
:由
于
地
形
的
变
化
、
湿
度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答案:C
A.该血细胞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 室,玻片厚度为0.1 mm B.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 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C.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 为9个 D.实验中被台盼蓝溶液染成蓝 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
血球计数板的清洁
• 计数完毕,将血球计数板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 物洗刷,
• 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95%的乙醇、 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
• 通过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 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用擦镜 纸包装后连同盖玻片一起放入原盒子内。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种群种类
空间结构
优势种群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范围和边界
种间关系
群落演替
热带雨林 极地苔原
这些群落的不同是靠什么来区别的? 物种的组成
盐
碱
度
、
光
照
等
在水平方向出现镶嵌分布的现象
[总结提升] “高山植被分布”与“群落垂直结构” 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温度下降 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依次为:阔叶 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这属于植物的地带型分布, 不属于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在每一个自然区域地段, 均具自然群落,而每一个群落都有各自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 构。如下表所示:
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
1、为什么常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调查土壤小动物?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哪些?记名计算法适用于什 么样的群落? 3、诱虫器收集小动物的原理是什么?简易采集法收 集小动物可能用到的工具和试剂是什么?观察和分类 时可以借助什么工具进行观察?
1.判断正误 (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应将表层土上 的落叶轻轻拨开,将取样器来回旋转按入土中进行取样。 (√ ) (2)调查时既可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
(2)计算方法。
大方格长、宽均为1 mm,高度为0.1 mm(即规格为1 mm
×1 mm×0.1 mm),则每个大方格的体积为0.1 mm3
(10-4mL)。
中方格中的细胞总数
1 mL培养液中细胞个数=(
)×400
×104×稀释倍数。
中方格中小方格个数
练习.(2015·淮安模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 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图1是一块规格 为1 mm×1 mm ×0.1 mm的血细胞计数板正面示 意图,图2是计数室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分布示 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