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分析和规避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分析和

规避方法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言学习其实就是语言学习的文化,最终目的是交流。本文主要讨论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并分析了语用失误的原因。

一、引言

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和社会习俗,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而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规范和语用规则。这些因素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障碍、交际低效、相互误解以及可能的文化冲突,给交际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仅仅意味着表达,而真正的交流涉及到很多沟通问题。交流的目的是让听者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而不是他们说了什么。因此,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分析语用失误的原因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

二、语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理解语言,就要理解文化,要理解文化,就要理解语言。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沟通和交流并不容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中往往会遇到困难。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经常会出现交际失误。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它也指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例如,在中国的母语为汉语的人和美国的母语为英语的人的交流中,由于价值观、习俗、思维模式等的差异。,在交际中何

时何地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对不同的受众说什么,都是交际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现象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听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义不同,这时就产生了语用失误。jenny thomas把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划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指学习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语用错误,涉及到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人际关系的远近,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等,与人们的价值观有关。(胡文仲,1994)中国学生由于一出生就受到本族语文化的熏陶,在跨文化交际中难以避免受到本族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加之,学生没有掌握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也没有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交际中容易受到本族语的影响,产生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失败。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语言失误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英语属于综合语,是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的语言;汉语属于分析语,是运用次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的语言(连淑能,1993)。第一,严格来说,英语有形态变化,而汉语没有形态变化。第二,汉语的次序相对是固定的,而英语的次序比较灵活。第三,英语和汉语的虚词特点各不相同。英汉的虚词都是相对于实词而言的,主要指帮助构成句子的连词、助词、冠词和介词等,在句子中起连接和辅助的作用,但汉语中没有冠词。英汉虚词的用法也大不一样,英语经常使用冠词,冠词的使用影响句子的意思,使用哪种冠词,如何使用都会导致句子意思的不同。汉语中多使用助词,如“我早吃过啦!”助词是

汉语的重要特征。另外,英语多使用介词,而汉语则少于介词。第四,汉语属于声调语言,英语属于语调语言。汉语通过语调来区别意义,而英语中声调的不同并不改变词汇的意义;英语中通过语调和重音来表达不同的语义。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根据连淑能(1993)的定义,“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来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所谓意合,指的是句的词语或分句之间不要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英语句子中的连接手段种类多,且用得很频繁,比如关系词、连接词、介词等。汉语句子则通过调整语序,运用修辞手法等来保证语句连贯和意思完整。

语音层面:由于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发音系统,所以两种语言有各自的发音规律,在音节构成和数量上也不尽相同,存在着很大差异。英语中共有40个元音和辅音,和汉语中的声母、韵母也不一样。英语中的辅音/b/,/d/,/g/是不送气的浊辅音,但是在汉语中,b, d, g是送气的清辅音。英语中的长元音如/i:/在汉语中就没有与之对应的发音。英语中的音节既有元音结尾,也有辅音结尾。而汉语中除了前鼻韵和后鼻韵以两个鼻辅音结尾之外,其他的都是以元音结尾。由于学习者第一语言的语音规则已经先入为主,必定会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此外,汉语是声调语言,四个声调就算区分字词的关键,比如,ai的四个音节读出来就是四个完全不同的字“哀,挨,矮,爱”;而英语是靠语调和重音来表达句子的语气的。正因为此,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方面往往很难学到原汁原味的语调,这也是受到母语负迁移的表现。

词汇层面:汉语和英语在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意义,隐喻意义等方面都无法做到对应,如果不了解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会导致词汇层面的语用失误,阻碍跨文化交际。比如汉语中的“风”

和“wind”对应,但是在英语中“wind”还有引申义“缠绕;上发条;使弯曲;吹号角;绕住或缠住某人”等,但是汉语中的“风”是没有这么多义项的。不同的国家对某些词汇所赋予的意义也大不相同,不同的文化对语言学习也会造成干扰,在中国文化中,牛是强壮的耕作的牲畜,汉语中有“壮得像头牛”的说法,很多学生就直接翻译成“as strong as a cattle”,正确的表达应该是“as strong as a horse”,因为英国是狭长的岛国,古代是用马来耕地,马是作为强壮动物的象征。以上就是对中西文化不了解造成的负迁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又如“black tea”—红茶,green eye—红眼等。另外,在词汇搭配方面,由于自身的语言特点,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英语和汉语的词汇有各自搭配的习惯和范围,形成不同的表达形式。例如,汉语中“看”可以和“报纸,电视,电影,风景”等搭配,但是在英语中却要用动词“read”,“watch”,“see”,“enjoy”来搭配不同的对象。由于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中国学生总是跳不出汉语的思维,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套用本族语的思维,导致交际失败。

句法层面: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中要利于介词、连词、助词等来表达句子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而汉语的连贯都是隐形的,通过句意就可以表达意思和逻辑关系。英语句子次序基本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而汉语句子中句子成分的顺序比较灵活,状语通常放在主语之前。英语借助很多手段来表达逻辑关系和语法意义,因此英语句子中使用连词的频率比较高。另外,汉语中的连词都是成对出现的,比如“虽然…但是”,受到汉语思维影响,学生在英语句型中经常将“although…but;”一起连用,导致语法错误。这是因为学生对两种语言没有充分地把握,只有真正掌握了汉语语言的异同点,才能尽量避免汉语思维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句法层面产生的失误。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