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孔孟论学》同步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孔孟论学》练习(含答案)

20《孔孟论学》练习(含答案)

20《孔孟论学》练习(含答案)20、《孔孟论学》练习一、常识填空:1、本文作者孔子,名,字,是时期家、家、家。

家学说创始人,被尊为。

2、本文作者孟子,名,字,是时期家、家、家。

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为。

3、《论语》属散文,是的书,共20篇;《孟子》是家经典之一,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

二、注音:逾矩()()罔()殆()譬.如()篑()一暴.十寒()鸿鹄()()缴()杵()三、注释: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逾矩()罔()殆()何以()谓()敏()是以()好.学()篑()止()覆()进()如…何()弈()数()善()使()惟()以为()援()缴()弗若()非然.也()尽()至仁()杵()四、通假字:吾十有.五()一日暴.之()无或.()五、一词多义:譬如为.山()今夫弈之为.数()为.是其智弗若与()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人虽.听之()虽.与之俱学()吾退寒之者至.矣()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六、词类活用:平.地()不耻.下问()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七、成语:专心致志:不耻下问:功亏一篑:一暴十寒:八、虚词:之:谓之.文也()王之.不智也()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弈之.为数()通国之.善弈者也()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弗若之.矣()其:其.一人专心致志()为是其.智弗若与()以:何以.()是以.()而:三十而.立()学而.不思()敏而.好学()吾退而.寒之者至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何:何.以()吾如有萌焉何.哉()于:志于.学()吾于.《武成》()无敌于.天下()九、译句: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2、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6、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7、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8、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9、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孟子三章》同步练习题一课一练(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孟子三章》同步练习题一课一练(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孟子三章》同步练习题一课一练(含答案)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夫〖〗环而攻之;2.米粟〖〗;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4.亲戚〖〗畔〖〗之;5.公孙衍〖〗;6.诸侯〖〗;7.天下熄〖〗;8.往之女〖〗家;9.不能淫〖〗。

㈡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贫贱敷衍熄灭毕恭毕敬B.威武淫漫屈服独行其道C.王候恐惧焉得怒发冲冠D.违背安居侍妾矢志不余㈢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5.此之谓大丈夫。

㈣文学常识填空。

孟子名__________,战国时期__________家,是继孔子以后__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__________”,与孔子合称“__________”。

㈤基础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⑴环而攻之而不胜环:___________⑵池非不深也池:___________⑶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___________⑷委而去之委:___________⑸故君子有不战有:___________⑹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岂:___________诚:___________⑺安居而天下熄熄:___________⑻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___________焉:___________⑼父命之命:___________⑽必敬必戒戒:___________⑾居天下之广居居:___________居:___________⑿得志,与民由之得: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⒀贫贱不能移移:___________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⑵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3.把下列句子翻译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孔孟论学练习答案

孔孟论学练习答案

《孔孟论学》练习一、常识课文选自《》和《》。

孔子名,字,是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家学说创始人,被尊为。

孟子,名,字,是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为。

答案:论语孟子丘仲尼春秋儒至圣轲子舆战国儒亚圣二、解释加点词语1.四十而不惑..不惑: 2.不逾矩..逾矩:3.学而不思则罔.罔:4.思而不学则殆.殆:5.譬如为山..为山: 6.未成一篑.篑:7.虽覆.一篑覆: 8.无或.乎王之智或:9.一日暴.之暴: 10.寒之者至.矣至:11.弈.之为数弈: 12.弈之为数.数:13.思援.弓缴援: 14.伐.至不仁伐:答案:1.不受迷惑 2.超过规矩、法度 3.迷惑 4.危险 5.堆积土山 6.土筐 7.倾倒 8.同“惑”,奇怪 9.通“曝”,晒 10.极 11.围棋 12.技巧,技术 13.拿(起) 14.讨伐三、句子翻译1.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6.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7.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8.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答案:1.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会越出规矩。

2.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出危险。

3.又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去一筐土,但是我继续倒下去,那是我自己倒下去的!4.即使天下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也不能生长了。

5.譬如下棋,这只是一种小技术;如果不一心一意,那就学不好。

6.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7.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着,而心里却以为有一只天鹅将要飞来,想拿起弓箭去射它。

8.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凭周武王这极为仁道的人,来讨伐殷纣这极不仁的人,怎么会流那么多血而让木棒也漂流起来呢。

2012沪教版八上《孔孟论学》

2012沪教版八上《孔孟论学》

论学习态度: 学习不能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专 心致志, 。
2019/1/10
17
孟子曰:“尽 信《书》,则不如无 《书》。 全 相信 那么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 有《尚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其中 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取它其中的两 三页罢了。
2019/1/10 18
称 他 为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勤 勉 爱 好 以……为耻 因 此
7
也。”
2019/1/10
子贡问:“孔文子因为什么称他谥号为 文?”孔子说:“他聪明好学,不以向 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孔 文子谥号为‘文’ 。
论学习态度和方法: 不懂就问,包括问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2019/1/10 8
解释画线字 1、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虽覆一篑 5、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6、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2019/1/10 1
7、今夫弈之为数
8、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9、虽与 之俱学,弗若之矣
10、尽 信《书》
2019/1/10
2


孔子 孟子
2019/1/10 13
弈秋,通国之 善 全国 擅长
弈者也。 下棋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使 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 假使 教 下棋 其中 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 致志,
2019/1/10 14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听之, 一心以为 虽然 弈秋的话 认为 只 只是听弈秋的话;另一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 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 射之, 鸿鹄 到 拉
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极 冷 我退居在家,对他冷淡到了极点,我怎么能 使他的善良之心萌发呢?

沪教版八上《孔孟论学》word练习

沪教版八上《孔孟论学》word练习

《孔孟论学》练习
一、句子翻译: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能有生者也。

4、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5、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7、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二、文学常识:
1、孔子,名字,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家学派的创始者。

2、孟子,名,字,时期思想家、教育家,被认为是学说的继承者,有“”之称。

三、内容理解:
1、下列话语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能有生者也。

(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1)、不耻下问:
(2)、功亏一篑:
(3)、一暴十寒:
(4)、专心致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

第7课《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如下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论语B .讨论C .议论D .争论答案:A 解析:分析:A 项"论'’读I u n,其他都读I u n 。

应当选A 。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面作家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 《论语》中的“子"“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C.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战国时代鲁国人。

D.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答案:C 解析:分析: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应当选 Co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

3.如下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诅咒z u zh o u 不亦说sh uo 乎不思如此罔 w ang答案:A 解析:B.干没 ga nm o不学如此殆d di 思援弓缴zhu oC.歃血 sh a xu e潸然泪下sh a n —日暴p d 之D.冷灶z a o 辟p i 假如笺笺稿费ji an分析:“说"应读yu e。

故答案选A o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异读字的掌握情况。

4. 选出如下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A. 学习并且与时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B. 学习而且时时地温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C. 学习而且当时就复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D. 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答案:D解析:分析:时:按时。

应当选Do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5. 选出如下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受学重文,孰不顺成?〔〕A承受教育,注重请教,谁不会顺利成功呢?B. 承受学习,注重发问,谁不会顺利成功呢?C. 承受教育,注重请教,怎能不会顺利成功呢?D. 承受学习,注重发问,怎能不会顺利成功呢?答案:A解析:分析:受学:承受教育;孰:谁。

应当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孔孟论学》复习梳理练习教师答案

《孔孟论学》复习梳理练习教师答案

《孔孟论学》复习练习答案(1)一、解释加点字:1、六十而耳顺..()2、止,吾止.也()3、譬如平.地()4、不专心致志(比喻一心一意,注意力集中。

)5、虽与之俱.学()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7、取二三策而已矣()8、以至仁伐至不仁()9、学而不思则罔.()10、思而不学则殆.()11、未成一篑.()12、使奕秋诲二人弈.()13、思援.弓缴而射之()14、一日暴之()15、以至仁伐至不仁()16、取二三策而已矣()1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18、不逾矩..()19、是以..谓之文也。

()20、如.……何.()21、虽覆.一篑()22、无或.乎王之智也()23、今夫弈之为数.()二、解释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3、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小技艺;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

4、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5、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譬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022年上海中考语文《孔孟论学》复习训练题(一)

2022年上海中考语文《孔孟论学》复习训练题(一)

2022年上海中考语文《孔孟论学》复习训练题(一)
10、思而不学则殆()11、敏而好学()..12、敏而好学()13、不耻下问()..14、不耻下问()15、是以谓之文也().16、譬如为山()17、未成一篑().18、譬如平地()19、虽覆一篑()().20、无或乎()21、一日暴之()..22、吾退而寒之者至矣()23、如有萌焉何哉()...24、弈之为数()25、弈之为数()..26、通国之善弈者也()27、诲二人弈()..28、有鸿鹄将至()29、思援弓缴().30、思援弓缴()31、虽与之俱学()..32、弗若之矣()33、非然也().34、尽信《书》()35、以至仁伐至不仁()......()36、以至仁伐至不仁().37、血之流杵也().
38、本文分别阐明了什么学习道理?
①②③④⑤⑥39、本文所得成语:
①②③④40、年龄称谓:
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
41、本文运用了、、三种说理的方法。

语文北师大八年级上册《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2

语文北师大八年级上册《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2

《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一. 句子翻译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二. 下面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 《论语》中的“子”“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C.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战国时代鲁国人。

D.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E. 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通“智”,智慧)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其恕乎,那大概是“恕(道)”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 《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

2. 第一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3. 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4. “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5. 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一则是。

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

7. 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用文中的话说就是。

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米粟(sù)空乏其身(kòng)寡助(guǎ)B.公孙衍(yǎn)丈夫之冠(guān)妾妇(qiè)C.富贵不能淫(yín)畎亩(quǎn)胶鬲(gé)D.傅说(yuè)百里奚(xī)法家拂士(bì)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亲戚畔之B.曾益其所不能C.威武不能屈D.入则无法家拂士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女子之嫁也A.丈夫之.冠也(《富贵不能淫》)B.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书》)C.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D.与民由之.(《富贵不能淫》)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一荣誉,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有重大意义。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并且对语文老师来说是熟悉的。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是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程志刚时隔13年后再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①两名出舱航天员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又进行了其他作业。

①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①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①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二、综合性学习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_孟子_三章》2023年同步练习卷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_孟子_三章》2023年同步练习卷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ē)B. 公孙衍.(yǎn)拂.士(bì)曾.益(zēng)C. 拂.乱(fú)孙叔敖.(ào)妾.妇(qiè)D. 亲戚畔.之(pàn)域.民(yū)筋.骨.(jīn gǔ)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 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B. 空乏.其身(财资缺乏)C. 池.非不深也(水池)D. 威武不能屈.(使……屈服)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往之女家B. 曾益其所不能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 亲戚畔之4.下列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 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 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公孙衍.______ ②妾.妇______ ③丈夫之冠.______④畎.亩______ ⑤胶鬲.______ ⑥孙叔敖.______⑦百里奚.______ ⑧拂.士______ ⑨亲戚畔.之______6.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亲戚畔之。

(2) 往之女家。

(3) 曾益其所不能。

(4) 衡于虑。

(5) 入则无法家拂士。

7.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举于市:______ 空乏其身:______行拂乱:______ 曾益:______恒过:______ 衡于虑:______而后作:______ 征于色:______ 发于声:______ 而后喻:______ 法家:______ 拂士:______出则无:______ 敌国:______ 8.课文多义词语解释。

第23课《孟子三章》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23课《孟子三章》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随堂练习一、填空题1.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时期邹人,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影响力的大师,有“______”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

(2)《孟子》是记录______________言行的著作,共______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宋代朱熹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2.直接性默写填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百里奚举于市。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益其所不能。

(4)困于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理解性默写填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将“寡助”和“多助”进行对比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性默写填空。

《富贵不能淫》。

(1)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当具备的道德操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下列句子中,“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
A.明帝问何以致泣 C.祭以牛羊,故不得福
B
.可以为师矣
D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答案: C 解析:
分析:例句“以”意思是:用、拿、把。 点评:考查学生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
A 因为; B 作; C把; D认为。故选 C。

A.温故知新
B.不耻下问
C.左右逢源
D.举一反三
答案: ABCD
解析:
分析:以上四项均属于课文出现的成语。故答案选
ABCD。
点评:考查学生文史常识的积累。
15.选出默写有误的一项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 一日瀑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答案: B
点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答案: ⑴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提出)疑难问题,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⑵这就叫
做互相提出疑问,共同深入探讨,使道理明确起来。
解析:
分析:在理解关键实词的基础上翻译句子。字字落实,语意连贯。
点评:考查学生通假字的掌握。
13.下列翻译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 )
A.孔子曰: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译文:孔子说:接受教育,注重学习,谁不会顺利成功?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文: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

沪教版八年级语文所有重点文言文篇目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八年级语文所有重点文言文篇目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八年级语文所有重点文言文篇目练习(含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指南1.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说之辞。

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强有力地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部分(第3段):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经受磨难的必要,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第三部分(第4段):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2.写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第一段用了六个“于”、五个“举”字,来概括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

第二段的六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

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进而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在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而国家一旦遇到内忧外患便顷刻间走向灭亡。

这种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扩展、深化了论点的丰富内涵,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巩固检测一、默写1.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__。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佛乱其所为……3.人恒过,__________________......4.所以_________________,曾益其所不能。

5.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二、词语解释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间:____________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3.衡于虑.,而后作虑:____________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亡:____________5. 管夷吾举.于士举:____________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____________6.入.则无法家拂士入: 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入: ____________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入: ____________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入: ____________7.行.佛乱其所为行:_____________将军向宠,性行.淑均行:_____________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行:_____________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行:_____________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行:_____________8.曾益.其所不能益:_____________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益:_____________9.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于:_____________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_____________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_____________吾闻有生,莫智于.人于:_____________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作”意思相近的一项是______A.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C.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三、句子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二章同步练习参考答案部编八上语文

《孟子》二章同步练习参考答案部编八上语文

《孟子》二章同步练习参考答案部编八上语文语文的学习重在积累,所谓厚积而薄发,才能显示真正的实力与内涵。

小偏整理了《孟子》二章同步练习参考答案部编八上语文,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孟子》二章同步练习参考答案部编八上语文1.给加点字注音。

公孙衍(yǎn)丈夫之冠(ɡuàn)淫(yín)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2)安居而天下熄熄:停息(3)父命之命:教导、训诲(4)以顺为正者正:准则,标准(5)与民由之由:遵循(6)独行其道道:道路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例句:女子之嫁也A.丈夫之冠也B.往送之门C.往之女家D.与民由之(解析:例句中的“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A.与例句同;B.动词,到;C.音节助词,不译;D.代词,文中指正道。

)5.翻译下列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实现志向了,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惑乱他的心,贫贱不能动摇他的节,威武不能屈服他的志。

这才叫作大丈夫。

6.填空。

(1)孟子,名轲,战国(朝代)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2)《富贵不能淫》一文的中心论点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阅读课文,完成题目。

7.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8.公孙衍、张仪为什么不能称为“大丈夫”?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2023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同步练习:23 《孟子》三章(含答案)【可编辑可打印】

(2023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同步练习:23 《孟子》三章(含答案)【可编辑可打印】

《孟子》三章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B.委.而去之(放弃)C.以顺为正.者(正确)D.一怒而诸侯惧.(害怕)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天时不如地利.兵革非不坚利.也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C.居天下之.广居妾妇之.道也D.管夷吾举于士.入则无法家拂士.3.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富贵/不能淫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必先/苦其心志D.一怒/而/诸侯惧4.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他们为了自己伟大的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

A.有些人妻儿可以不要B.有些人可以不当官C.有些人官可以不做D.有些人财产能够抛弃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必先苦.其心志()(3)人恒过.()(4)而后喻.()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7.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0题。

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①曰:“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

是以苏秦③刺股.,董生④垂帷。

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

”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⑤情,以成其性。

沪教版八年级上孔孟论学

沪教版八年级上孔孟论学

• 译文: •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 三十岁做事能合于礼,四十岁能辨 惑解疑,五十岁能知晓自然规律, 六十岁能闻言知意,七十岁能随心 所欲,而又不越出规矩。” • 论学习的作用:少年应有志于学, 终身学习,终身受益。
子曰:“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 则 殆。” • 译文: •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 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 论述学习》,还 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 《武成》篇,取它其中的两三页罢 了。仁道的人天下无敌,凭极仁道 的周武王讨伐极不仁道的殷纣王, 怎么会血流漂杵呢。”
• 论学习态度: • 不要迷信书本,读书要有批判怀疑 精神,要汲取书中的精华。
孔孟论学
前哨学校 曾智
•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 •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无益,不如学也。 • 3、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 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 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贡问:“孔文子因为什么称他谥 号为文?”孔子说:“他聪明好学,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称孔文子谥号为‘文’ 。 • 论学习态度和方法:不懂就问,包 括问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 译文: •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 土而没有堆成,如果停止了,那是我要停 止。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一筐土, 如果继续干下去,那是我要前进了。 • 论学习态度: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主观努 力才会有学习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孔孟论学》同步练习(含答案)第一篇:【沪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孔孟论学》同步练习(含答案)QQ个人图书馆 孔孟论学一、基础识记 1.默写:⑴学而不思则罔。

⑵不不,不不。

⑶“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

⑷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

” 2.《孔孟论学习》中出现了哪些成语,你还能记起来吗?请至少写出六个来。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A、学习并且及时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B、学习而且时时地温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C、学习而且当时就复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D、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⑵受学重文,孰不顺成?()A、接受教育,注重请教,谁不会顺利成功呢?B、接受学习,注重发问,谁不会顺利成功呢?C、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能不会顺利成功呢?D、接受学习,注重发问,怎能不会顺利成功呢?4.孔子,名,字,时期国人,学派的创始人,大家,大家。

《》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字,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之一,《》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5.孟子说:“仁人无敌于天下”,但有人说,在当今社会中,“仁人”处处被骗,时时受欺,几乎寸步难行。

针对此,你怎样理解这个“仁”字?(字数不少于50字)QQ个人图书馆 QQ个人图书馆 二、理解运用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暴()奕()诲()鸿鹄()缴().....7.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通“”,意思:⑵有为者辟若掘井“”通“”,意思:⑶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通“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意思:⑸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通“”,意思:8.下列“也”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A、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C、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D、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E、曰:非然也9.下列加点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C、以至仁伐至不仁D、何其血之流杵也....10.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段首以“天下易生之物”为例,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接下来又以“奕秋诲二人奕”之事为例,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

C、“奕之为数,小数也”一句的交代是有言外之意的,即学习小的技艺尚且如此,学习大的技艺便更如此了。

D、这个小故事将学“奕”的二人对比来写,说理性很强,突出后者学不如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智弗若”。

11.翻译:⑴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QQ个人图书馆 QQ个人图书馆 ⑵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三、综合分析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①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②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③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砌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④而明辨之也。

【注释】①达:通达,应用。

②奚:何处,哪里。

③有道:有道德学问的人。

④审问:详细探讨。

1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非学无以致疑致疑:提出疑难问题B、舍问,其奚决焉?决:判断,解决...C、问焉以破其疑焉:他D、所谓就有道而正也正:正确..13.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⑴从选文第2段看,作者对向他人请教(学习)持什么态度?这强调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新课程学习强调“合作交流,共同提高”,选文也涉及了这一学习方法。

能体现这一学习方法的是哪一语句?请从文中找出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5.作者说:“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

”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Q个人图书馆 QQ个人图书馆 参考答案:1.⑴思而不学则殆。

⑵愤启悱发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⑷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左右逢源一暴十寒专心致志3.⑴D ⑵A4.丘仲尼春秋鲁儒思想教育《论语》柯子舆儒《孟子》5.(思想积极,言之有理即可。

)6.pù yì huì hú zhuó7.⑴“暴”通“曝”,意思:晒⑵“辟”通“譬”,意思:比如⑶“奕”通“弈”,意思:围棋⑷“知”通“智”,意思:聪明⑸“原”通“源”,意思:水源 8.C 9.B 10.D11.⑴其中的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奕秋所讲的。

⑵这是因为(不专心学习的)这个人的智力不如(专心学习的)那个人的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 12.D 13.⑴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提出)疑难问题,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

⑵这就叫做互相提出疑问,共同深入探讨,使道理明确起来。

14.⑴广泛请教(可以向“贤于己””等于己”“不如己”的人请教),各有所获;突出强调了问的重要性(或“问”的价值)。

⑵问焉以资砌磋。

15.略QQ个人图书馆 第二篇:沪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孔孟论学》第一、二课时教案知识和技能目标1.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运用课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理解积累由本文衍生出来的成语;4.认识学习的意义,感受孔子、孟子的光辉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容丰富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理解孔孟言论所阐明的道理;2.理解举例、对比、比喻说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六年级时我们学过《〈论语〉八则》,其中哪些是论学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孔孟论学》。

回忆,交流。

朗读课文。

以《〈论语〉八则》引入本文的学习,唤醒学生的记忆,为学习本文作准备。

二、介绍作者及论著孔子及《论语》检查预习: 1.生字词:不逾矩罔殆篑一日暴之2.指导朗读注音语句的停顿。

回忆、交流。

介绍作者及论著孔子及《论语》朗读课文。

疏通生字词与断句,为学习本文打好基础。

三、疏通文字、初步理解1.孔子论学的话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2.从文中归纳出两个成语。

反复朗读。

交流并明确:1.第一则是孔子自述他进德修业的过程和认识能力提高的阶段。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

2.第二则论述学习的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相得益彰。

3.第三则论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勤奋虚心地学习,不懂就问。

包括要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4.第四则:论述学习的态度,不要止步不前,半途而废。

要自强不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终能成功。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孔孟论学《孔孟论学》孔子、孟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文的一般语气和节奏,感知每则语录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

2.理解举例、对比、比喻说理的方法。

3.了解古人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明确学习中思考的重要作用,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古人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2.难点:孟子的语录。

【课文提示】1.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奉为圣人。

晚年,他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的《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

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

首开私立学校的先河,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

它对我国思想史和文化史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自汉以来,儒学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论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又是先秦文学语言的总集。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的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它们都是儒家经典。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

他是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

《孟子》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正音正字】论(语)lún 罔wǎnɡ 殆dài 譬pì 篑kuì 暴pù 弈yì 鹄hú 弗fú 杵chǔ 【积累词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能有生者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仁人无敌于天下【朗读课文】【课文简析】孔孟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