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的基本特征

昆虫:体分三段头胸腹,并着生3对足2对翅的节肢动物。

昆虫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

地位:昆虫属于动物界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昆虫:有翅,有触角,足3对

蜘蛛:无翅,无触角,足4对

昆虫各体段的功能

昆虫的头部——感觉和取食中心

昆虫的胸部——运动中心

昆虫的腹部——生殖、代谢中心

昆虫头式的类型

根据口器着生位置,分为:

1.下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下方,头部纵轴与体躯纵轴几乎成直角。多见于植食性昆虫。

2.前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前方,头部纵轴与体躯纵轴几乎在一直线上,多见于捕食性昆虫。

3.后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下方,头部纵轴与体躯纵轴成锐角,多见于刺吸式昆虫

昆虫口器的类型、咀嚼式口器的构造、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危害状、以及这两种口器对正确选择化学药剂的意义

根据食性与取食方式,口器可分为:咀嚼式:固体虹吸式(蝶蛾):表面液体刺吸式

咀嚼式口器:

(1)结构:上唇、上颚、下唇、下颚、舌

(2)危害症状:

①缺刻或穿孔:蝗虫、粘虫。

②潜叶危害:潜叶蛾、潜叶蝇和玉米铁甲虫。

③吐丝卷叶或缀叶危害:卷叶虫。

④蛀孔、蛀道:食心虫。

刺吸式口器

危害症状:变色、斑点、叶片卷缩、形成瘿瘤。

触角的类型(举例)和功能

胸足的构造和类型(举例)

构造:(六节)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胸足的类型:

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7种。

〈1〉步行足:各节细长,适于爬行。如蚜虫、步行虫(A)。

〈2〉跳跃足:腿节发达,胫节细长,适于跳跃。如蝗虫和蟋蟀的后足(B)。

〈3〉捕捉足:基节特长,腿节腹面有一沟槽,槽两边有刺,胫节弯曲,正好嵌入腿节槽内,适于捕捉小虫。如:螳螂前足(C)。

〈4〉开掘足:胫节膨大宽扁,末端具齿,跗节铲状,适于挖土。如:蝼蛄前足(D)。〈5〉游泳足:各节扁平,具较密缘毛,形若浆,适于划水。如:龙虱(E)。

〈6〉抱握足:跗节膨大具吸盘,交配时抱握雌体。如:龙虱(♂)的前足。(F)

〈7〉携粉足:胫节端部宽扁,边缘有长毛,形成花粉筐,第一跗节膨大,内侧具多排横刚毛,形成花粉刷。如:蜜蜂的后足(G)

翅的类型

〈1〉膜翅:膜质透明。如蜂类、蝇类的前翅(A)。

〈2〉鳞翅:膜质,翅面覆有鳞片。如:蝶类和蛾类的翅(C)。

〈3〉毛翅:膜质,翅面布满细毛。如:石蛾的翅(B)。

〈4〉覆翅:革质,覆盖于后翅之上,但保留翅脉。如:蝗虫和蟋蟀的前翅(F)。

〈5〉鞘翅:角质,翅脉消失。如:甲虫的前翅(H)。

〈6〉半鞘翅:基部一半为革质,端部一般为膜质。如:蝽蟓的前翅(G)。

〈7〉平衡棍:翅退化为棒状,可保持身体平衡。如:蚊蝇类的后翅(I)。

〈8〉缨翅:膜质透明,翅狭长,边缘着生缨毛。如:蓟马的翅(D)。

〈9〉半覆翅:臀前区革质,其余部分膜质,翅折叠时臀前区覆盖住臀区与轭区起保护作用,如大部分竹节虫的后翅(E)。

昆虫体壁的功能、体壁及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体壁的功能:

〈1〉构成昆虫的躯壳。

〈2〉着生肌肉。

〈3〉保护内脏。

〈4〉防止体内水分散发。

〈5〉防止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入。

体壁构造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1.破坏蜡层。触杀剂必须穿透过昆虫的体壁才能发挥作用。乳油(利用体壁的亲油性),同时农药加工时加入滑石粉等能破坏昆虫蜡层的物质。

2.抑制体壁的形成:灭幼脲类。

3.根据体壁厚薄情况确定用药时间:消灭幼虫于三龄

根据昆虫呼吸特点,如何提高害虫熏蒸防治效果

利用呼吸的特点用熏蒸剂、油乳剂毒杀害虫

昆虫的呼吸主要是靠空气扩散作用和虫体肌肉运动完成的。增加空间的co2或降低O2含量或升温都可加快呼吸,空间中的有毒气体就更容易进入虫体从而提高熏蒸效果;乳油具亲油性易进入气门。

昆虫激素的概念以及主要的昆虫内激素种类

激素就是昆虫分泌产生对有机体的生理活动和行为产生直接作用的微量物质,一般具“种”的特异性。

脑激素:是虫体内分泌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产生其他几种激素的媒介;影响生殖腺发育。保幼激素:保持幼虫性状,抑制成虫性状;促进卵巢发育、卵黄形成。

蜕皮激素:激发蜕皮作用。绝大多数昆虫变为成虫不再蜕皮

昆虫的世代:一个新个体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昆虫生活年史: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或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虫态结束止的发育经过。

羽化:完全变态的昆虫蜕去蛹壳或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蜕去末龄若虫的皮化为成虫的过程

昆虫的性二型现象:

指两性成虫在形态上,甚至在生活习性上的差异,包括生殖器不同,体型、构造、色泽等方面的不同

如:袋蛾、多数蚧虫,雌虫无翅,雄虫有翅;舞毒蛾雄成虫体小、色深,雌成虫体大、色浅,

翅上的斑纹也不完全相同

昆虫的多型现象:

指昆虫不只在雌雄个体上差异,而且在同一性别内形态也分几种类型

如: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蜜蜂、蚂蚁

多型现象在“社会性”昆虫中特别明显。如蜜蜂的蜂王、雄蜂、工蜂。

白蚁和蚂蚁也是与此相类似的多型昆虫。在同一群的白蚁中,有:大翅型、短翅型和无翅型;工蚁和兵蚁。

趋性:

昆虫对外界的某些物质刺激所引起的好恶反应,分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趋绿性、趋黄性等,可利用趋性诱杀

假死性:

突然受惊即假死不动。利用进行人工振落金龟子、甲虫

孵化:

昆虫胚胎发育到一定时期,幼虫或若虫破卵壳而出的现象,称为孵化。

化蛹:全变态昆虫幼虫最后一次蜕皮的过程。

昆虫的变态:

昆虫在胚后发育中,从幼期到成虫期不但体积增大,还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器官构造以及生活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为变态。

完全变态:经卵、幼虫、蛹、成虫,幼虫与成虫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活习性上均不一样。

不完全变态:经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昆虫的幼虫期:

幼虫期的生命活动特点:体重增长(大量取食)和蜕皮

幼虫的蜕皮和龄期、龄数:孵化后还未蜕皮幼虫称为一龄幼虫,即一龄期;一龄幼虫蜕皮变为二龄幼虫,依次得:龄数=蜕皮次数+1;防治中所提及的“低龄”幼虫一般是指3龄期及以前的幼虫。

幼虫类型:多足型、寡足型、无足型

多足型幼虫:头部明显,咀嚼式口器,具三对胸足,2-8对腹足。如蛾、蝶的幼虫

寡足型幼虫:头部明显,咀式口器,仅有三对胸足、无腹足。

无足型幼虫:即无胸足,又无腹足。天牛幼虫、蛆等

昆虫的蛹期

化蛹:全变态昆虫幼虫最后一次蜕皮的过程。

蛹期生命活动特点:旧组织器官分解,成虫器官形成;不食不动。

蛹有三种类型:

(1)裸蛹:

也称自由蛹、离蛹,蛹的足、翅露于体外,可自由活动,腹节间也可活动。如:鞘、膜翅目甲虫和蜂类

(2)被蛹:

附肢、翅贴在体上,不能活动,大多数或全部腹节也不能活动。如:鳞翅目的蛾蝶类。(3)围蛹:

蛹体本身是裸蛹,由幼虫末次蜕皮形成的蛹壳包围,如:多数蝇类的蛹

蛹期防治:蛹不食不动,借助茧、土室或隐蔽地点,防治可用灌水的方法使蛹窒息,也可采摘蛹,或深翻地时拣拾、深埋,也可用药剂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