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枣儿

【教材分析】(整体把握本课在教材和单元中的定位,据此挖掘文本特质,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点,提示相应的学习方法,引导教师树立单元教学意识和基于课标教学的意识。200字左右。)

《枣儿》是第五单元(活动探究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文章以剧本的形式,讲述了一个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之间的故事。故事通过“吃枣与不吃枣”“谁个大”“尿一脖子”“走与留”“盼归与不回”等戏剧冲突,推动故事的发展。通过老人盼儿子归来,孩子盼父亲归来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人物对话平实、简洁,而且极富表现力,将老人饱经沧桑的孤独与孩子天真无邪而又无可奈何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欣赏该剧本能让学生体会剧本独特的艺术魅力。学习这篇剧本要通过活动的开展来进行。

【学习目标】(体现语文核心素养/三维目标,从学生学习角度进行表述,具体恰当。根据文本特点,可以“一课一得”,也可以“一课多得”,2—3个为宜。要体现教读课和自读课的区别。)

1.运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提取关键语句,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戏剧冲突。

2.品味语言,感受老人和男孩的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关注舞台说明,设想舞台表现,准备与排练,演出与评议。

【预习提示】(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和困惑,分成“日积月累”“边读边悟”“学贵有疑”三个栏目。既注重学生的自主积累,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提示初步感受文本,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探究能力。)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剧本知识)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思悟发现

(1)剧本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线索写了哪些事情?

(2)剧本中老人和男孩分别是怎样的人?哪些词语可以读出来?

(3)剧本中首尾两次提到相同的童谣,有什么作用?

(4)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要做到环节清晰,目的明确,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预设(教的思路)和生成(学的思路)相结合,重视问题解决与任务驱动。板块名称结构基本一致,表述要精要。)

一、激趣导入

这是一个老人、一个男孩,和枣儿的故事。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树下坐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剧本《枣儿》。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用文中一两个词语,说一说你对老人和男孩的最初印象。说一说,这是一个的老人(男孩)。

默读要求同学们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顾,一气呵成读完全文

预设:学生用文中的词语回答,比如:爱子,善良,温暖,孤独等。

(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小结:同学们的回答让我们初识了这位故事的主人公,要想深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还要从“戏剧冲突”入手。

三、品读课文,对话文本

(一)请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做旁批,想一想:在老人和男孩的对白中,你能感受到哪些“冲突”(分歧)?

(二)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看看和别人圈点勾画的地方是否一致,冲突的提炼有什么不同。

(三)引导学生结合剧本内容回答在冲突化解的过程中体现了老人和男孩什么样的形象,老师点拨、归纳。

预设:

老人:他是一个农民形象,他满怀激情,富有爱心,关爱青年人。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又有所失落。

男孩: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又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这种天性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问:

老人有几次回忆起儿子枣儿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是什么态度?他的这些回忆和态度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四、跳读课文,感受主旨

(一). 在前面,老人曾饶有兴致地提议和男孩一起学猫叫、学狗爬、过家家,没能得到响应,为什么此时男孩提出相同的建议,老人却没反应?

预设:因为此前的话题谈到了老人的儿子,尤其是小孩的一句“迷路了吧?”触痛了老人的心,所以他此时因为盼望儿子归来而没有兴致去做那些事。

(二).在选文中,男孩谈起父亲会给他带回巧克力,结合你对全剧的理解,说说巧克力象征什么?

预设:“巧克力”象征着一种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

(三).选文结尾用了与开头相同的一首童谣,它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预设:结尾用了与开头相同的童谣,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联系现实

关注社会上出现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谈谈你的看法。

附:板书设计

枣儿

老人儿子

枣儿

男孩父亲

象征

亲情

故乡

传统

六、准备、排练与演出

(一)选定精彩片段。

第一幕:场景布置,幕启,话外童谣,老人。男孩。捡拾枣儿。

第二幕:爬树摘枣。

第三幕:带枣回家。

第四幕:一个故事一颗枣。

第五幕:留枣儿给枣儿叔叔吃。

(二)选定角色。背诵台词,尊重舞台说明。对台词。

(三)演出与评议。评选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