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教学设计
《枣儿》教学设计
《枣儿》教学设计《枣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剧本的主题和情节。
学生能够分析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学生能够掌握剧本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剧本、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学生能够提高剧本创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人性、亲情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让学生体会到亲情的珍贵和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剧本的主题和情节,分析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掌握剧本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如对话、动作、心理描写等。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人性、亲情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剧本的主题和内涵,体会到亲情的珍贵和重要性。
如何让学生掌握剧本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人性、亲情等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剧本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内容,让学生对剧本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讲解剧本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如对话、动作、心理描写等,让学生掌握剧本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剧本的理解和感受,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剧本的主题和内涵,体会到亲情的珍贵和重要性。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剧本,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体会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枣儿》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枣儿》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枣儿》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枣儿》。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通过描述主人公小男孩与枣儿故事,展现童年时期快乐和成长过程中启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课文结构,品味语言,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分析课文结构,品味语言,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童年快乐,体会成长过程中启示,培养珍惜友情、关爱他人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结构,品味语言,理解课文主题。
2.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作者情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象征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原文、学习笔记、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氛围,引发学生对童年生活回忆。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注重点词汇和句式。
3. 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节发展;(2)品味语言,关注课文中象征意义,如枣儿、小男孩等;(3)深入剖析课文主题,让学生体会童年快乐和成长过程中启示。
4. 例题讲解:(1)分析课文中比喻句,如“枣儿像红宝石一样挂在树上”,让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2)讲解课文中象征意义,如枣儿象征着童年快乐,小男孩象征着成长过程中勇敢与担当。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比喻句,描述自己心中美好事物;(2)结合课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童年生活感悟。
6.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结构图;2. 重点词汇和句式;3. 课文主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课文,以“我童年”为题,写一篇作文;(2)分析课文中象征意义,谈谈你理解。
《枣儿》教学设计
《枣儿》教学设计《枣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 学生能够理解《枣儿》的剧情和主题。
- 学生能够分析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 学生能够提高戏剧表演的能力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剧本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 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枣儿》的剧情和主题。
-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析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 通过戏剧表演、教师指导等方式,让学生提高戏剧表演的能力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对戏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 培养学生对亲情、友情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戏剧表演的教学重点:理解《枣儿》的剧情和主题,分析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能力和技巧,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戏剧表演法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播放一段关于戏剧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 提问:你们看过戏剧吗?你们喜欢戏剧吗?为什么? - 引出课题:《枣儿》。
2. 讲授新课 - 作者简介 - 介绍作者孙鸿的生平、创作风格和主要作品。
- 强调《枣儿》是孙鸿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 作品简介 - 介绍《枣儿》的剧情和主题。
- 强调《枣儿》是一部反映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的现实主义戏剧,通过描写老人和男孩之间的故事,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惜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 戏剧知识 - 介绍戏剧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如戏剧的定义、分类、构成要素、表演形式等。
- 强调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剧情和主题。
- 阅读剧本 - 让学生阅读《枣儿》的剧本,了解剧情和人物关系。
《枣儿》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含多场合
《枣儿》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含多场合一、教学内容《枣儿》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
本课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了小主人公与枣儿之间发生的一系列趣事,反映了我国农村的生活场景。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段落大意概括及主旨思想提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词句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课文主旨思想的理解,对词句含义的分析。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农村的枣树,让学生猜一猜,引出本课课题《枣儿》。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分析词句含义,概括段落大意。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验课文内容。
5. 例题讲解:针对难点问题,举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枣儿》2. 生字词:……3. 句子解析:……4. 段落大意:……5. 主旨思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分析课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3)围绕课文主题,写一篇日记。
2. 答案:(1)略(2)例:“枣儿红遍了山坡,像一颗颗玛瑙。
”我喜欢这句话,因为它形象地描绘了枣儿的颜色和样子,让人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反思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
枣儿教学设计一等奖省级4篇
第1篇《枣儿》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枣儿》是九年级下册第四元第三篇文章,它是一个话剧小品。
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全剧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它的象征性。
因此,教读这个话剧小品,重在领悟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理解作品的主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把握文中枣儿的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1,熟悉剧情,领悟剧中人物矛盾冲突。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1.把握剧中矛盾冲突。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父亲或者母亲在外地工作的请举手。
2、你的同学和朋友中有没有父母在外地工作的?(这类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留守儿童”,其实在广大的农村还有一种人群,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留守老人”,今天孙鸿把这两类人都请进了他的话剧《枣儿》中来了。
)(二)、整体感知,把握剧情1、速读课文,把握剧情。
2、概括剧情。
3、为这场话剧拟一张海报(“编剧剧情主要人物精彩看点上演时间导演”)(三)、读课文,明冲突1、介绍有关“矛盾冲突”的理论知识。
2、文章里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呢?冲突的双方是谁呢?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呢?(小组讨论)(四)、赏读片段1、分角色读“走与留”“等待与不归”的片段,注意语气语调。
2、巧克力象征什么呢?枣儿又象征什么?3、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
五、拓展延伸1、一种是守着枣儿,清贫而温馨;一种是追寻巧克力,而与亲人分别,大家更喜欢哪一种?谈谈自己的看法。
2、剧本的结尾写老人和小孩爬到土坡上使劲喊,请你写下他们呼喊的内容。
《枣儿》教案(精选5篇)
《枣儿》教案《枣儿》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枣儿》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枣儿》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3.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
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
漫山遍野无人应。
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
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枣儿啊。
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1.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
其余同学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
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
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引读提高,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把握人物形象。
《枣儿》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枣儿》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枣儿》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
本课详细内容为:通过描写主人公小力和枣儿之间的故事,展现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以及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节奏美。
2. 分析课文内容,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3.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节奏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特殊群体。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语。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节奏美。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5. 随堂练习(1)请学生列举课文中描写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的句子。
(2)学生互相交流,谈谈自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认识。
6. 小组讨论六、板书设计1. 课文《枣儿》2. 生字、词语:留守儿童、枣儿、困境、挑战等。
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要求:围绕主题,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草房子》,了解农村孩子的成长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关爱他人的实践行动上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将爱心付诸实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理解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的要求。
《枣儿》教学设计(精选5篇)
《枣儿》教学设计(精选5篇)《枣儿》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对“枣儿”这一具体事物及剧中情节,语言加以泛化、深化、理解象征意义。
2、体会有象征意味的台词3、理解剧中人物的亲情,思考现代人的生活追求。
【教学重点】揣摩情节、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剧中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现实社会中,人们迈步奔小康,在农村不少家庭主要劳动力涌入城市生活,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同时也使自家走上富裕之路,然而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现象,留守家园的老人和孩子,在无尽的思念中生活,他们怎样寄托这种思念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戏剧小品《枣儿》。
二、整体感知1、概述古诗情节:在乡间一棵挂满了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一个捡枣的男子,一老一少的交谈,吐露了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也表露了儿子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反映社会变迁。
2、__把时空集中在什么地方?“枣儿”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红枣儿树下,老人思念亲人的场景交待,枣树为背景,“枣儿”是全剧的标题,并以“枣儿”贯彻全文,老人和孩子以“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
3、老人有几次回忆起枣儿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是什么态度?他的这些回忆和态度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作者借“枣儿”表达什么思想?⑴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摘枣儿竟然尿了老人一脖子;儿子在枣儿树下尿尿。
⑵老人十分疼爱男孩。
⑶老人思念儿子,在男孩身上折射对儿子的爱。
⑷作者是借“枣儿”传达亲情,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4、剧中人物各是什么样的人?老人:老一辈农民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念旧而传统,有希望有失落。
男孩:新生一代(农村)思念亲人,好奇懂事、纯真可爱。
5、“枣儿有什么象征意义?“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板书】背景:枣树下童谣声亲情人物:老人:老一辈农民、亲情、爱心男孩:新生一代好奇懂事枣儿:象征亲情、故乡、精神家园《枣儿》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枣儿》教案
《枣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枣儿》的作者、作品背景和主要内容。
(2)学习并掌握作品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和表达方式。
(3)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对比、分析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培养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情感态度。
(2)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作品背景:《枣儿》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的散文作品,创作于1925年。
作品以鲁迅童年时期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温馨、感人的亲情故事。
2.主要内容:作品讲述了鲁迅童年时,母亲为他摘枣儿的故事。
枣儿成熟时,母亲为了让孩子吃到新鲜的枣儿,不顾自己的劳累,攀爬到树上摘枣儿。
鲁迅在树下看着母亲的身影,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3.写作手法:作品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对比手法和抒情方式,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童年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2)学习并掌握作品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1)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运用对比、分析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作品,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3.词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作品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和表达方式。
4.写作分析: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5.思维训练:运用对比、分析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6.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培养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情感态度。
7.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枣儿》教案优秀范文三篇
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枣儿》教案优秀范文三篇以师为朋,德高为范,以生为友,身正为师,以校为家,政勤为上。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枣儿》教案优秀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枣儿》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
2.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3.分析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
有人说,它像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像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
然而,《枣儿》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孙鸿,当代剧作家。
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作品背景: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
目标导学二:通读文章,把握故事内容通读话剧,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社会现实1.怎样认识本文中的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明确:剧中的老人是一个农民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
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枣儿》(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枣儿》(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枣儿》(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枣儿》(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这是一堂中学语文课,学生学习的教材为人教版九年级必修选修材料《枣儿》。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短文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语言能力目标:通过对短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汉字、词汇和句型,理解文章中的词汇和语言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能力目标:从本文中发现表达方式、使用的修辞手法、人物形象等来加深理解,考虑故事内涵等方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短文中的故事和人物描写,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爱国者的忠诚和坚守精神。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先通过试听环节,引导学生识别文章中的生僻汉字、熟悉文章中的语言运用等。
2.阅读分析: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就读《枣儿》的大意,然后就故事背景、人物性格、故事的主要情节、冲突及其他问题进行讨论、阐释。
提出一些扩展式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例如:(1)武王的出仕以及感恩报答散(2)王季的生命境界和人格魅力(3)枣儿的感受和成长过程3.表达讲解:教师通过教学幻灯片介绍以及对文本语言、修辞运用及其他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加深理解。
4.扩展练习:教师准备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练习题,例如:完形填空、选择题、阅读理解等,并及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解答。
5.语言实操:引导学生根据《枣儿》文本内容创作一篇“我的收获”小作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作文写作方法和能力。
6.课后作业:学生应根据“我的收获”小作文的写作轮廓,结合实际经历,再次深度感受《枣儿》的情感和智慧,并自主完成一篇作文。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枣儿的教学教案
课文《枣儿》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枣儿》。
(2)理解课文《枣儿》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情怀。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 学会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枣儿》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或电脑等播放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关于枣儿的话题。
(2)简介课文作者及课文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
(2)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5. 写作练习(1)请学生以“我眼中的家乡”为主题,进行片断写作。
(2)学生相互交流,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与家乡主题相关的书籍,如《乡土中国》、《平凡的世界》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
《枣儿》教案5篇
《枣儿》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枣儿》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主题探讨等。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第一至四段,重点分析作者通过对枣儿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枣儿的喜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农村的传统文化。
3. 教育学生珍惜家乡的特产,关爱大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探讨课文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或音响设备。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挂图。
4.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笔记、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引入,让学生认识枣儿,了解枣儿的生长环境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预习课文,查找生字词,记录疑问,准备课堂分享。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作者对枣儿的喜爱之情,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如何珍惜家乡的特产,关爱大自然。
六、板书设计1. 《枣儿》2. 主要内容:生字词课文段落大意课文主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并组词造句。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枣儿”的短文。
思考课后习题,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回答。
2. 答案:生字词抄写略。
短文示例:我心中的枣儿,红彤彤的,甜滋滋的,它象征着家乡的味道,让我倍感亲切。
课后习题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枣儿》教案(精选)
《枣儿》教案(精选)教案:《枣儿》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枣儿》。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枣树下的快乐时光,以及长大后对家乡的思念。
文章通过描述枣树的生长过程,枣儿的变化,以及家乡的风土人情,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课文朗读录音3. 生字词卡片4. 作业本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随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句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遇到生字词,教师适时讲解,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分析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枣树的叶子像小手,轻轻拂过我的脸颊。
”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同时,让学生讨论自己家乡的特色,加深对家乡的感情。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如“枣树的果实是什么?”、“作者小时候在枣树下做了什么?”让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包括抄写生字词、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话等。
六、板书设计枣儿家乡热爱生长回忆变化感情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家乡的特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活动,如参观当地的果园,体验采摘的乐趣,让学生更加热爱家乡。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枣儿》。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主要围绕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1. 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故事发展脉络;2.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3. 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感悟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能够概括故事的主要环节;2. 分析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感悟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2. 教学重点:理解小说情节,掌握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枣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 精读课文:(1)分析情节: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主要环节,理解情节发展的脉络。
(2)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3)探讨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挖掘社会现实,感悟作品所反映的问题。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其他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
六、板书设计1. 情节结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2. 人物形象:枣儿、母亲、父亲;3. 主题思想:亲情、成长、社会现实。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课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点;(2)谈谈你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答案:(1)人物形象特点:枣儿勤劳、善良、纯真;母亲慈爱、坚强;父亲严厉、关爱。
(2)主题思想:小说通过讲述枣儿一家的故事,展现了亲情、成长、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枣儿》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枣儿》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枣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枣儿》。
本课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与爷爷之间的亲情故事,通过回忆童年时与爷爷一起种枣、摘枣、卖枣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怀念。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够通过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怀念。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通过分析课文,体会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怀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关于红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对红枣有什么了解?接着,教师简要介绍红枣的特点和营养价值,激发学生对红枣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内容分析: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概括作者与爷爷之间的亲情故事。
4.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5. 口语表达:学生以“我和爷爷”为主题,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教师点评并指导表达方法。
6.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亲情体验,写一篇题为《我和爷爷》的短文。
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枣儿》板书内容:1. 亲情故事:种枣、摘枣、卖枣2. 亲情感悟:珍惜亲情,怀念故乡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与亲人之间的故事,体会亲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阅读《枣儿》,让学生体会到了亲情的珍贵和故乡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在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真实地表达出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枣儿》教学设计
《枣儿》教学设计〔精选5篇〕《枣儿》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注:因教学目标等大体相同,故略去,仅提供过程设计与反思。
〔一〕导入新课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
有人说,它象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象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纯洁,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
然而,《枣》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二〕学生初读,老师指导。
概括剧情。
枣儿课后练习解题指导1、问题导引:说说写了什么事?老人和孩子各有怎样的心情。
2、学生读文讨论后,教师引导概括剧情。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小男孩,他们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充满了对自己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土,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理清情节枣儿根底训练1、浏览剧本,从老人和孩子的交谈中,你感觉文章主要写了那些有关枣儿的往事?提示:从老人的角度,从孩子的角度。
〔明确:儿子名字的由来。
“枣儿〞尿老人一脖子尿。
“枣儿〞到枣树下撒尿、枣树的来历落枣吓跑了鬼子、靠枣活命〕2、分角色阅读这些情节,体会人物形象〔品味人物〕枣儿原文〔1〕生三人分角色读剧本《枣儿》:生1读老人,生2读男孩,生3读舞台提示〔2〕评价三人读文情况,深入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提示:从语气语调情感等方面明确:生1读出老人孤独寂寞的心情,生2读出了男孩天真而又无奈的心情,生3将人物的动作神态读得惟妙惟肖。
从他们盛情并茂的朗读中我们看到他们对亲情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3〕有需要改良的地方吗?〔读老人的时候,语气应该慢些,表达一种沧桑感。
孩台词的时候,声音要亮些,适当的时候要快些〕3、再读舞台提示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你看到老人和孩子怎样的性格特点?老人:善良和蔼饱经沧桑、孤单无助孩子:天真可爱又可怜4、师小结:看来无论是从人物对白,还是从舞台提示,都可以认识剧本中的人物。
《枣儿》教案(精选5篇
《枣儿》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枣儿》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二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掌握、句子解析、主题探讨。
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课文分析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迁。
3.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探讨课文主题。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难点进行讲解,如对比手法的运用。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课文分析表格,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用思维导图形式,展示课文结构。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但在分析课文结构时,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课文结构的认识。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结合课文学习,进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本教案中,教学重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掌握、句子解析、主题探讨。
而教学难点则集中在理解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枣儿》教学设计
《枣儿》教学设计《枣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剧本,理解剧本的内容和主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男孩之间的深厚情感,感受亲情的温暖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剧本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老人与男孩之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剧本中“枣儿”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亲情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和重要性。
(2)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和亲人分开过的经历?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剧本是《枣儿》,这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
讲授新课 (1)初读剧本,整体感知 ① 学生自由朗读剧本,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剧本的内容。
②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馋、囫、囵、蓦、咀嚼、翘、愣、凝视、踌躇、蹑手蹑脚”等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③ 让学生说说剧本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再读剧本,深入理解 ① 学生默读剧本,思考以下问题:老人和男孩分别有什么愿望?老人为什么要给男孩讲他小时候的故事?男孩为什么要离开家乡?老人和男孩之间的感情是怎样的? ②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评价。
(3)精读剧本,体会情感 ①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剧本,重点体会老人和男孩之间的深厚情感。
②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感受不同角色的情感变化。
③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剧本中“枣儿”的象征意义。
(4)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①让学生阅读《枣儿》的原文,了解更多关于剧本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② 让学生以“亲情”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课堂小结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生字词、剧本内容、主题、情感等。
(2)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1. 2. 3. 1. 2. 1. 2. 1. 2. 3. 4. 1.布置作业 (1)让学生背诵剧本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枣儿》教学方案设计
《枣儿》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枣儿》这首古诗的背景和诗意。
2. 学习诗歌的朗诵技巧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掌握《枣儿》的意境表达和诗意。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材:古代诗词选集;
2. 展示材料:《枣儿》古诗的全文和注释。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
通过赏析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介绍《枣儿》这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Step 2 诗意讲解
向学生解释《枣儿》这首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并让学生理解诗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Step 3 诗歌朗诵
教师示范朗诵《枣儿》这首古诗,并指导学生掌握朗诵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Step 4 学生演绎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演绎《枣儿》这首古诗的表演,选择适合的朗诵方式和表达方法。
Step 5 学生讨论分享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枣儿》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感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并互相学习和交流。
Step 6 诗歌创作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作一首与《枣儿》类似主题的诗歌,并在课堂上分享。
Step 7 总结
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肯定。
Step 8 作业布置
布置学生以《枣儿》为题材,写一篇读后感或写一首写真诗的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3.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
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
漫山遍野无人应。
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
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枣儿啊。
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二预习设计1.了解作者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
《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2.了解时代背景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 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又努力唤醒另一种沉睡中的思维,以沟通几代人虽不同却共有的生命体验。
3.语知归类①生字注音蓦然 mo 翘首qiao 咀嚼ju jue 囫囵hu lun ②词语积累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咀嚼: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翘首:抬起头来望。
蓦然:突然地。
三、自主学习展示交流1、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
其余同学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
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3.理清思路《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
其剧情是: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事情发生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开场的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男孩因“捡枣”而与老人邂逅;老人请男孩吃“枣儿”;算命先生给老人的儿子起名,以及儿子小时候尿尿的事情,都离不开“枣儿”;老人给男孩讲“枣树”的来历,以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闹灾荒时爷儿俩靠“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活命的故事,也都离不开“枣儿”;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留给父亲吃;结尾以“枣儿甜,枣儿香……”的童谣,与开场相呼应。
结构图如下:一.童谣开场引出话题二.男孩与老人邂逅 1、男孩捡枣吃枣 2、老人回忆儿子小时侯的事 3、老人给男孩讲故事 4、老人晒枣子等儿子回来 5、男孩藏枣子等父亲回来三.童谣收场与开头照应四、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引读提高,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多媒体显示: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认识老人的心态?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3.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长记录发言要点,并代表小组全班交流,其余小组成员可补充,也可点评。
活动成果展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
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2.老人请男孩吃枣,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炼神领域。
3.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
展开情节。
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
也与“枣儿”相牵连。
“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小结: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以这首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
结尾用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
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
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阅读那些枣儿衣水风雨袭来我可早躲在了屋里小枣树东摇西摆仿佛连根拔常在枝头嬉戏的雀儿也藏在了屋檐下树枝上乱做一团青青的枣儿打起了群架叶儿也趁机作乱它们就开始相互怨恨有些枣儿身不由己有些枣儿有些不幸就掉在了地上直到雨过天晴我才知道损失惨重数不过来的落叶夭折的青枣儿还没成熟就完结了生命当一切又回归平常我抬头看那枝头的枣儿它们依旧在枣叶下秘密地生长我突然想起那些被抛弃的生命从此抱着青青的身子再也不能成熟在它们亲人的梦中就只有它们青春的模样六、当堂达标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展开情节,描写了和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男孩对的深切亲情,反映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全剧出场的人物有和。
剧中还有两个未出场的人物,他们是和。
七、课堂小结《枣儿》是香甜的枣儿,也是苦涩的枣儿。
那一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发自内心,像根在呼吸,像泉在喷涌。
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赖以生存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
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又是一座需要护理和更新的家园,我们相信,爹娘享用那移栽他乡的奇异的甜果果时,会品出那甜果果中儿孙小时的尿香味;儿孙回乡品尝爹娘留给自己的枣儿时,仍会由衷地赞叹“还是家乡的枣儿好吃”。
八、布置作业1.剧中,爷爷要求男孩“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来”;后来爷爷见男孩不高兴了,又说“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2.自选角度,针对《枣儿》写一篇戏剧短评。
教材分析:《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它是新时期戏剧百花园中一朵盛开的小花。
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全剧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它的象征性。
因此,教读这个话剧小品,重在领悟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理解作品的主题。
课标分析依据我对教材的解读,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为本课拟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知识目标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掌握词语的运用.效果分析:剧本《枣儿》讲述了在乡间一棵挂满了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一个捡枣的男子,一老一少的交谈,吐露了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也表露了儿子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反映社会变迁的故事。
剧本学习应该与一般的文章阅读有所区别,所以本课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从表演的角度引导学生读剧本。
这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展开的,一个方面是朗读,即分角色朗读。
读是表演的基础读也是理解人物与主题的主要手段。
在读中,学生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与特点。
另一个方面就是实在的表演,这种看似简陋的表演形式对学生理解人物与主题,具有重要意义,这实际上也符合剧本的真正用意。
1.从文本的角度引导学生悟剧本。
从基本的人物、情节、主题入手,让学生建立了对本剧本的基本理解力,揣摩剧中的情节、语言,理解剧中象征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关心自己周围人老人和儿童。
3.从戏剧的角度赏剧本。
剧本是文学的,也是戏剧的。
戏剧的核心就是冲突,学习剧本时,让学生在欣赏剧本中理解冲突的作用及意义,这就等于让学生掌握了戏剧基本的欣赏方法与主要欣赏内容。
《枣儿》评测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翘()首踌()躇()咀()嚼()囫()囵()吞枣2、选择(1)一枣树上结了数不完枣儿。
(a颗b棵)(2)老人将枣儿塞进孩子嘴里。
(asāi b sè)3、下列关于《枣儿》剧本的思想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b、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c、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d、剧本中,老人和小孩代表了新旧两种时代,批评了老人的怀旧思想,赞扬了小孩的纯真。
4、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在剧中未出场,他们对于表现剧本的主题思想有什么作用?能力提高阅读下面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