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历史

合集下载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一)●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明朝的特务机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朱棣设立东厂进行对臣民的监查、侦查。

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称帝。

1421年迁都北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郑成功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元末明初明政府派戚继光抵抗倭寇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怀抱。

●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

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金”为清。

1644年迁都北京,对国的统治。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造成了“文字狱”。

●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二)●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堡。

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被迫投降。

●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冀教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冀教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冀教版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是初中历史课程中的一部分,相信很多同学们对该课程也有一定的了解。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新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方面的内容,今天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

一、新时代的中国和世界新时代的中国和世界是历史下册的第一章,该章内容主要讲述了新时代的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学习该章知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了解新时代的背景,了解新世纪以来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变化。

2. 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了解其特点和意义。

3. 深入了解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和意义,掌握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4. 了解和认识新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二、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作为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讲述了从先秦时期到晋朝的历史知识。

该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国家形成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特点。

2. 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3. 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需要特别注意人文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三章,该章内容主要包括晚清时期、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事件及其发展过程,掌握各个历史事件的基本逻辑和主要特点。

2.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思想文化动态,掌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新思潮的发展历程。

3.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掌握其组织形式、思想理论、主要历史事件等方面的知识。

4. 了解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表现。

以上就是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同学们在学习该章内容时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学习。

七上历史冀教版知识点总结

七上历史冀教版知识点总结

七上历史冀教版知识点总结七年级的历史课程是围绕中国古代史展开的,学生将学习从夏商周到秦汉的中国古代历史,通过学习,了解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变迁,了解中国古代的文明成就。

第一章夏商周三代1. 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年代;2.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3.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4. 中国最古老的书籍——《尚书》。

第二章秦汉的统一国家1. 秦朝首先推行的政策;2. 秦朝的统一货币和度量衡;3. 秦朝的法律和法官制度;4. 秦始皇的修长城和修建陵墓的影响;5.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6. 秦汉时期的科技发明和文化成就。

第三章咸阳之变1. 咸阳之变的历史背景;2. 项羽、刘邦的咸阳之变;3. 秦国亡后,刘邦称帝并建立汉朝;4. 汉朝的政治制度;5. 汉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第四章文化人物1. 钟繇和陆机;2. 孔子和孟子;3. 秦始皇和汉武帝;4. 西楚霸王项羽。

第五章皇帝的陵墓1. 秦始皇陵的地点和建造过程;2. 秦始皇陵的发现和保护;3. 秦始皇陵的陪葬品;4. 秦始皇陵的意义。

第六章丝路1. 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2. 丝绸之路的地理条件和商业发展;3. 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4. 丝绸之路上商人的生活。

第七章天文地理1. 世界地图对中国的认识;2. 地球形状的证据;3. 中国最先制定的历法;4. 天文地理知识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第八章文化发展1. 郑州古墓考古;2. 古墓出土文物的价值;3. 郭沫若关于新出土的灞陵汉简的描述;4. 古代文字和书籍的保存和保护。

第九章秦兵马俑1.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2. 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3. 秦兵马俑的保护和展览;4. 秦兵马俑的影响。

第十章秦始皇帝的陵墓1. 秦始皇陵的发现历史;2. 秦始皇陵的造型和结构;3. 秦始皇陵的陪葬品;4. 秦始皇陵的影响。

第十一章秦兵马俑的发现和开发1. 秦兵马俑的发现历程;2. 秦兵马俑的发现对历史的影响;3. 秦兵马俑的保存和保护;4. 秦兵马俑的对外交流。

冀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各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两河文明-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 两河文明的发展历程和贡献- 两河文明的特点和成就第二单元: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 古埃及的历史时期和重要统治者- 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特点- 古埃及的宗教和文化艺术第三单元: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 古印度的历史时期和重要统治者- 古印度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特点- 古印度的宗教和文化特点第四单元:古中国的初民和夏、商、西周时期- 中国的初民和古代文明的形成- 夏、商、西周的历史时期和重要事件- 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特点- 夏、商、西周的文化特点和科技发明第五单元:中华文明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重要国家和重要人物-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发展-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文化艺术第六单元:古中国的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的统一战国和秦始皇的重要事迹- 汉朝的历史时期和汉武帝的改革- 秦汉时期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特点- 秦汉时期的科技发明和文化艺术第七单元:古代欧洲的希腊罗马时期- 古希腊的历史时期和城邦制度-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 古罗马的历史时期和共和制度-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特点第八单元:和的兴起- 的起源和基本教义- 的创始人和基本教义- 的传播和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和发展第九单元:教的诞生和传入- 教的起源和基本教义- 教的传播和影响- 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和影响第十单元: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西欧封建社会-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阿拉伯文化的贡献-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和科学发展- 和科技传播第十一单元:中国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农业、制造业、水利工程的发展-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发展- 中国古代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第十二单元: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发展- 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与周边国家的交往和文化交流第十三单元: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 地理大发现的起因和发现家-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的影响- 文艺复兴的起源和发展-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影响和意义第十四单元: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 科学革命的主要人物和贡献- 科学革命对人类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思想和意义- 启蒙运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十五单元:现代工业革命和新殖民主义-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发展-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新殖民主义的背景和特点- 新殖民主义对殖民地的影响和后果第十六单元: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和抗日战争- 中国的成立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第十七单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果- 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役和参战国- 联合国的成立和后果- 冷战的产生和对世界的影响。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建筑工程传不朽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建筑工程传不朽

文化意义
长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 征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 产之一,它反映了中国古 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故宫
历史背景
文化意义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 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 历史。
故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档案,也 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建筑特点
故宫建筑群以皇宫为中心,布局对称, 中轴线清晰,规模宏大,风格独特,代 表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峰。
02 建筑工程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建筑工程
埃及金字塔
作为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金字 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 墓,其宏伟壮观的建筑风格和精 湛的雕刻技艺展现了古埃及文明
的辉煌。
罗马斗兽场
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建筑的杰作, 作为公共娱乐设施,它能够容纳 数万观众,其建筑结构和功能展
现了古罗马工程技术的先进。
05 建筑工程的意义与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
建筑工程作为支柱产业, 对经济增长有显著贡献, 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创 造就业机会。
提升城市形象
高质量的建筑工程能够提 升城市形象,成为地标性 建筑,彰显城市的文化底 蕴和特色。
改善民生福祉
住宅、公共设施等建筑工 程的建设,为人们提供安 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 境,提高生活质量。
颐和园
1 2
历史背景
颐和园是中国清朝的皇家园林,始建于清朝乾隆 年间,后经慈禧太后重修,成为清末著名的旅游 景点。
建筑特点
颐和园以湖泊、山石、建筑等元素组成,布局精 巧,景致优美,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高峰。
3
文化意义
颐和园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 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历史 的变迁。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冀教版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冀教版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冀教版历史是人类思维、文化、制度、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是研究过去的经验、事件以及影响这些事件和经验的物质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问。

而学习历史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的世界,也能够为我们的未来提供指导性的思考。

以下是冀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一、古代文明在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最早形成的是亚非文明,其代表为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西非文明等等。

每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历史地位,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开关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塑造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二、古代中国中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突出点之一,自有文字以来就有久远的历史。

古代中国历经雍正改革、光绪变法、辛亥革命等诸多历史事件,形成了以封建王朝为统治形式的传统文明。

三、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特别重要的一个阶段,历时约两个世纪。

这个时期全国纷争不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处于动荡状态。

在这个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盛行,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化名人。

四、秦汉时期秦起八百里、两岸猿声啼不住,这一时期是中国从分裂到统一的重要阶段。

秦汉时期不仅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制度,还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度量衡的统一、货币的统一、行政区划的统一等等。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复杂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许多社会历史变迁,也出现了很多的文化名人。

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唐宋元明清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美好时期,国力顶峰,文化繁荣。

在这个时期,中国科技、文化、经济、信仰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而且,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如杜甫、苏轼、王阳明等,都在这个时期出现。

总之,在学习历史知识点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理解人类社会各文明间的交流和互动,认识种种科技、文化等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未来提供指导性的思考。

2024年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

2024年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

2024年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冀教版初一历史课程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知识点。

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时代背景、重要性和影响。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以及历史对个人和国家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材中的重点人物和事件。

教学难点如何将历史事件和人物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和复杂的历史事件。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或现实事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学习目标和他们将能够从中获得的知识。

2. 知识讲解系统介绍本课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和事件。

详细解释关键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基本理解。

结合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历史印象。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本课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促进课堂上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并给予反馈和建议。

4. 课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通过小组竞赛或个人挑战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及时讲解练习题的答案和解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课堂总结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强调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历史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讲授、讨论、互动、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社会与我国古代史
1. 人类的起源和旧石器时代
2.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
3. 中华文明的发展与夏朝的建立
4. 商代的兴起和奴隶社会的特点
5. 周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形成
6.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和争霸
7.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改革
8. 秦汉之间的政治变革和汉朝的兴起
二、东晋南北朝与隋唐时代
1.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
2. 隋朝的统一与唐朝的开辟
3. 唐朝的繁荣和盛世
4. 高宗时期的政治变革和安史之乱
5. 唐末五代的分裂和宋朝的兴起
三、宋元明清时代
1.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
2. 元朝的统治和元明转变
3. 明朝的建立和明朝的封建制度
4. 清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特点
四、近代史
1. 清朝的政治动荡和封建社会的危机
2.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4. 抗日战争和新中国的诞生
5. 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五、世界史
1. 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
2. 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的探索
3. 二战爆发和冷战时期
4.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
以上是冀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的完整版。

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最新范文

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最新范文

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最新范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1【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导入新课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

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

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阅读课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教师小结。

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

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适宜人的生存?比较体质特征(观察真人比较)。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一)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一)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前言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对历史知识的传播和总结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中,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以总结的方式,简要梳理并分享这些知识点,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正文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1. 夏朝:历史的开端•建立者:禹•特点:专制制度、城邦建设•著名人物:太康、启、汤、禹2. 商朝:城邦贵族的统治•初期国君:上下五卿•末期国君:攸、太甲、微子启•特点:鼓吹农耕文化、玛纳斯王陈靖姑3. 周朝:封建制度的确立•周公:勤政爱民、礼乐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的衰败、霸权争夺二、中华大地的奇迹1. 战国时期:兼并纷争•孟子:名儒、仁政思想•墨子:名儒、尚和平思想•韩非子:杂家学派代表、功利主义思想•龙舒:发明井田制2. 秦朝:初次统一中国•始皇帝:秦始皇、法家学派•咸阳:秦朝都城3. 隋唐盛世:强盛的中原王朝•高宗:武则天临朝称制•宰相:魏征、宋璟•李白:著名诗人三、文化交汇的丝绸之路1. 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作用:经济、文化、技术交流•出发地:长安•目的地:罗马帝国2. 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融•科技: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文化:佛教传入中国、圣经翻译3. 创新科技:造福人类的发明•数学:零的概念、十进位制•医学:麻醉术、针灸技术•物理:重力现象结尾通过对《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大地的奇迹以及文化交汇的丝绸之路。

希望这份总结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历史是我们文化根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文明的瑰宝。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历史学科的普及和传播,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继续。

四、中华文明的辉煌时期1. 唐朝:诗词盛世•唐玄宗:文治武功、开元盛世•李世民:太宗皇帝、贞观之治•杜牧:著名诗人、田园诗派代表2. 宋朝:科技与文化的鼎盛•北宋:开封作为都城•科技: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学者:欧阳修、苏轼、辛弃疾3. 元朝:东西方交融的时代•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寺院:白塔寺、大云寺•穆桂英:抗击元军的英雄五、近代中国的嬗变1. 明朝:封建皇帝制度的巅峰•明朝皇帝:朱棣(明成祖)、正统皇帝•郑和下西洋:七次远航2. 清朝:封建社会的衰落与日益衰落•乾隆:康乾盛世•道光:历史上的战争和革命3. 近代变革:中国迈向现代化•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的兴起•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倡导民主和科学结尾通过对《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的总结,我们了解到了中华文明的辉煌时期和近代中国的嬗变。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学习七年级历史知识必须如蜜蜂一样,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

小编整理了关于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一)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二)“和同为一家”一、突厥1、唐朝对突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1)武力征服。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大一统”》教学设计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大一统”》教学设计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大一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大一统”》主要讲述了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的改革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于实现汉朝的大一统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汉武帝即位、推行推恩令、设立太学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大一统”措施的理解还需进一步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难以区分,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详细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武帝即位后的政治背景,掌握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推行的改革措施,理解汉武帝“大一统”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汉武帝即位后的政治背景。

2.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3.汉武帝“大一统”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

2.案例分析法:以汉武帝的改革措施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素材。

3.视频:准备相关历史视频资料,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汉武帝即位后的政治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讲解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如推恩令、设立太学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案例,让学生分析汉武帝的改革措施对于实现汉朝的大一统所起到的作用。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第二个学期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了,初一的同学们已经学完了历史的第一个单元,那么在小测之前,大家如何复习?下面是由整理的冀教版七班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希望对您有用。

冀教版七班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一第1课隋朝的统一一、隋文帝统一南北1、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朝灭南朝的陈,实现南北统一。

2、隋文帝的改革措施政治上: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

经济上:清理户口,整理户籍;继续推行均田制;轻摇薄赋。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进展。

二、大运河的开凿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基本情况:大运河工程分四段进行,即:通济渠、邯沟、永济渠和江南河。

从605年起,隋炀帝杨广征发百万民工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全程2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P4图3、作用、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进展与沟通。

三、李渊灭隋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

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迅速占领长安。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第2课"贞观之治'一、"贞观之治'1、唐朝开放的民族政策很成功,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2、唐太宗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房玄龄长于谋略,杜如晦善于断决大事,唐太宗就任用他们做宰相。

魏征为人刚正,敢于直谏,他前后进谏200多次,深受太宗器重。

3、"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进展,出现了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的太景象。

由于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贞观之治'。

二、文成公主入藏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几次派使者到长安求婚。

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

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

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起源和发展。

掌握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图片、视频资料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使学生认识到原始农耕生活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

原始农耕生活的起源和发展。

2.教学难点:原始农耕生活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原始农耕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原始农耕生活。

提问:你们知道中国原始农耕生活起源于哪个时期吗?2.学习新课(1)河姆渡原始居民展示河姆渡遗址图片,介绍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

讲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建筑、农作物、工具等。

小组讨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有哪些特点?(2)半坡原始居民展示半坡遗址图片,介绍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

讲解半坡原始居民的农作物、工具、陶器等。

小组讨论: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有哪些特点?(3)原始农耕生活的起源和发展讲解原始农耕生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展示原始农耕生活的实物图片,如石斧、石刀、骨器等。

小组讨论:原始农耕生活对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3.巩固知识学生回答:原始农耕生活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4.课堂小结5.作业布置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原始农耕生活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视频资料等多种途径,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原始农耕生活。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3.学生对原始农耕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历史产生了兴趣。

4.不足之处: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2.实物图片3.视频资料六、教学建议1.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冀教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冀教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冀教版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

本文主要介绍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建立正确的历史观。

一、远古人类的活动和文化在人类的历史中,远古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进行各种采集、狩猎和耕种活动,并且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

人类的思维能力也逐渐开始发展,同时也开始适应各种环境和自然条件。

二、奴隶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社会制度主要以奴隶制为主。

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逐渐发展起各种职业和技能,并且开始形成自己的文化和文明。

同时,各种工艺和农业技术也开始逐渐发展,为社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中国古代初次烽火的岁月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悠久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和科技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

在这个时期,中国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和文化体系,并且开始进行各种对外交流。

同时,各种战争和灾难也逐渐发生,使中国成为了一个多事之秋的国度。

四、古印度的繁荣和衰落古印度历史上也有许多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的社会制度主要以种姓制和教派制为主。

在这个时期,印度人民逐渐发展起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并且完成了各种重要的法律和宗教体系。

但是,随着各种工业和运输技术的日益增长,古印度的生产和发展水平逐渐下降,社会繁荣和文明也逐渐面临崩溃的风险。

五、罗马帝国的兴衰历程罗马帝国在欧洲历史上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它的发展历程和成就都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

在这个时期,罗马人民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文化和政治体系,并且对外扩张,建立起了广阔的疆域。

但是,随着各种经济和内政问题的日益增多,罗马帝国逐渐走向了灭亡的边缘。

六、阿拉伯帝国的文明演进阿拉伯帝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阿拉伯人民对科技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大变革的时代》是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和时代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事件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于战国时期的大变革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变革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掌握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2.难点:战国时期大变革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讲解法:教师对战国时期的大变革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战国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秦的暴政和灭亡课件冀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秦的暴政和灭亡课件冀教版
电影《英 雄》中的 剑客无名 (李连杰 扮演)
电影《英雄》 中的秦王赢 政(陈道明 扮演)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建立了强 大的秦帝国,嬴政 自称秦始皇。他妄 想自己的帝国千秋 万代,但是帝国却 仅仅存在了短短的 15年,秦王朝为什 么昙花一现、迅速 走向灭亡了呢?
秦的暴政与灭亡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战争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想 一 想 1.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
多,大败秦军?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 规战法,很难取胜。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 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 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 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之死地,而后 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 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鸿 万,驻扎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的项王营)。刘邦有兵 10万,号称20万,安营霸上。谋士范增劝说项羽立即攻 击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素有交情,当夜策马至刘
门 邦军中将范增的计谋密告张良,劝张良赶快逃避。张良马 上将情况告诉刘邦。刘邦请项伯从中调解,项伯要求刘邦
宴 第二天到鸿门。随后,项伯连夜赶回鸿门,劝说项羽。项 羽认为项伯所说有理。第二天早晨,刘邦亲自来见项羽, 项羽设宴招待。席间,范增三次举起所佩玉玦,示意项羽 杀掉刘邦,项羽犹豫不决。范增于是指示项羽堂弟项庄来 席前舞剑助兴,意在击杀刘邦。项伯见此情况,也拨剑起 舞,并经常用自己身躯保护刘邦。张良也离席去叫樊哙, 樊哙携带剑盾闯入军门,指责项羽要杀有功之人。后刘邦 借上厕所的机会,在樊哙等人的护卫人,由小路急忙返回 霸上,得以脱身。
地点: 大泽乡 人物: 陈胜 吴广

2024年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教案

2024年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教案

2024年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记忆和理解第九课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其背景。

学生能够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提升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对个人、国家和世界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鼓励其积极参与历史文化传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第九课的核心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脉络。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

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相关历史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核心内容。

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要性。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标注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查找并整理与本课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信息。

学生将整理的信息进行小组内分享和讨论,相互解答疑问。

3. 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本课的核心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事件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引导。

4. 展示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将讨论结果向全班进行展示和汇报。

其他小组对展示内容进行评价和补充,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师提出本课的课后思考问题和作业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

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

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

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讲话致辞、合同模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心得体会、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s, work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templates, lesson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主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封建统治教材:冀教版初中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封建统治》一、教学目标:1.了解封建制度的特点和形成原因;2.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组织;3.了解封建统治的优点和缺点;4.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

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

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本课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斗”的开篇课,主要学问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

一起看看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欢迎查阅!冀教版初一历史教案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斗。

本课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斗”的开篇课,主要学问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

本课从内容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发动对依据地的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导致西安事变最终爆发,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

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性,同时又理解了日本发动侵华战斗的动机和目的,为整个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把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培育学生从视频中捕获信息的力量;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接受讲解并描述法与商量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确定不抵制”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宠爱共产党的教育。

3、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案:(1)、九一八事变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

方案: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回答。

教师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由学生带着问题观看。

通过出示阅读蒋介石的密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很快沦亡的缘由。

(2)、西安事变是本节课的其次个重点,同时又是难点。

方案:通过观看西安事变的影视资料,让学生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西安事变。

引导学生分析西安大事背景、时间、过程、结果、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期中试卷
作者:chunguan…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7-4-24 【字体:小
大】选择视力保护色: 【】
一、单选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这句话是指()
A隋朝大运河的作用B唐朝南北交通发达
C唐朝时水利兴旺D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的作用
2、下列不属于隋文帝在位时期的功绩的是()
A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B 开通隋朝大运河
C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 D 重新统一全国
3、促使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隋亡之鉴B有自知之名
C爱民如子D高祖遗风
4、唐代长安的居民住宅区被称为()
A城 B 坊
C市D村
5、“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句诗评论的是()
A科举制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D九品中正制
6、隋唐时期,政府实行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
A树立皇帝的威信B选拔门第不高而又有才华的人参政
C加强对教育的管理D禁止贵族做官
7、“贞观之风,一时复振”这句话反映的是谁在位时的景象()
A唐太宗B武则天
C唐高祖D唐玄宗
8、下列史实在唐玄宗时期不可能看到的是()
A鉴真东渡日本B重用姚崇
C玄奘西行D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9、至今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唐人街”。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开放D唐朝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10、唐太宗曾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其中的“人”是指()
A房玄龄B杜如晦
C魏徵 D 姚崇
11、丰富考试内容,使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的是()
A 隋炀帝B唐太宗
C 武则天D唐玄宗
12、“回鹘衣装回鹘马”反映了()
A回鹘经济比汉朝发达 B 回鹘的手工业水平远远高于中原地区
C汉族人对回鹘的衣装与马匹之喜爱D 汉族和回鹘友好往来十分密切
13、“舍己为了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是()评价()的诗句。

A顾炎武鉴真 B 杜甫鉴真
C郭沫若鉴真 D 杜甫玄奘
14、“多宝塔碑”是()的作品‘
A李白B颜真卿
C柳公权D阎立本
15、唐朝和下列少数民族中,地理位置最南边的是()
A吐蕃 B 回鹘
C突厥 D 南诏
16、敦煌莫高窟位于()省
A甘肃B河南
C云南D黑龙江
17、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关心国家胜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

“他”是指()
A李白B杜甫
C白居易D杜牧
18、在北宋与辽的澶渊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A 赵普
B 寇准
C岳飞D韩世忠
19、下列政权按建立的先后顺序应是()
(1)北宋(2)金(3)辽(4)西夏
A 1234
B 3142
C 3412
D 1342
20、耶律阿保机和元昊在加强统治措施的相同之处中,最重要的是()
A都大量吸收汉文化B都推行科举制度
C都仿汉制自称皇帝D都仿汉制建立了一套管制和军事制度
21、宋金南北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 岳家军打败金军B澶渊之盟
C宋金和议D靖康之难
22、北宋都城汴京是今天的()
A开封 B 郑州
C南阳D西安
23、宋史记载的“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最准确意思是()
A南方的人口超过北方B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C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D南方是粮食主要产区
24、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是()
A封建国家大分裂B军阀战乱不休,人民生活困苦
C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D土地兼并严重
25、辽、西夏、金时期,为我国西北地区开发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B党项族
C契丹族D女真族
二、非选择题
26.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比较两幅人物图,回答:
图1 图2
(1)识图:图1是,图2是。

(2)相同点:这两位僧人同属朝,他们最主要的共同点是都为做出杰出贡献。

(3)不同点:图1中的僧人东渡,传播、。

图2中的僧人西游,求取。

(4)延伸:明朝写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就是以为原型的。

27.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材料一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中国人均粮食仅有200公斤左右,美国已接近
1000公斤。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材料二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

二○○三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十二万亿元人民币,在世界稳居第六。

这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列举二项明朝以前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

(2)你认为造成材料一中我国经济、科技落后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对比材料一、二不同的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28.一位历史学家说:“中国文明曾经影响了全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历史上曾有开放的时代,中国人敞开博大的胸怀,拥抱了来自印度、阿拉伯、甚至地中海沿岸的文明,洗礼了自己,包容了世界,丰富了人类的文明。

”请以宋、元、明三代中外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史实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29.2007年3月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莫斯科,由此,拉开了俄罗斯
“中国年”的序幕,在俄罗斯的大地上,中国文化年以古老、多彩和现代的中国为主题,向俄国公众展示了深厚凝重、绚丽多彩和充满生机的中华文化。

假如你是中国四大发明展厅的解说员,
请你结合下面这两幅图片,写一段解说词,介绍古老中国的灿烂文化。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 D 5. C 6. C 7. A 8.B 9.A 10.B 11.C 12. B 13.D
14.C 15. C 16.C 17. D 18. A 19. B 20. D 21. D 22. B 23. B 24. A
25.C
二、非选择题
26. (1)鉴真、玄奘。

(2)唐。

中外交往。

(3)日本、佛学、中国文化、天竺、佛经。

(4)吴承恩、玄奘。

27. (1)隋朝李春负责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莫高窟是世界
上最大规模的石窟艺术博物馆等。

(2)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

(3)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进步、要想强大,一定要走出去,去学习、去交流、去吸收。

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变(言之有理均可)
28.宋朝:两宋时期的海外贸易得到空前发展。

当时与宋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近邻朝鲜、日本以及南洋各国,远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都有中国贸易商船到达。

南方沿海城市的海外贸易十分繁忙。

宋朝在广州、泉州、明州等港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

元朝: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城市之一。

既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商业中心。

全国各地的富商大贾乃至外国商人,都会聚在这里。

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商业都市,中外交往也很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

他的《马可•波罗行记》,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明朝前期: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船队到达各国,丝绸和瓷器最受当地人喜爱。

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

船队返航时,许多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往往搭乘他们的船只,前来中国访问。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等。

29.四大发明中,北宋时期的两项发明是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

对此两项发明略加展开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