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阴极射线的研究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到2002年)
物理学大事年表约公元前6世纪,泰勒斯(Thales,公元前624?—546)记述了摩擦后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和磁石吸铁的现象。
公元前6世纪,《管子》中总结和声规律。
阐述标准调音频率,具体记载三分损益法。
约公元前5世纪,《考工记》中记述了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浮力等现象。
公元前5世纪,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460?—370?)提出万物由原子组成。
公元前400年,墨翟(公元前478?—前392?)在《墨经》中记载并论述了杠杆、滑轮、平衡、斜面、小孔成像及光色与温度的关系。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在其所著《物理学》中总结了若干观察到的事实和实际的经验。
他的自然哲学支配西方近2000年。
公元前3世纪,欧几里得(Euclid,前330?—前260?)论述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公元前3世纪,阿基米德(Archimedes,前287?—前212)发明许多机械,包括阿基米德螺旋;发现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研究过重心。
公元前3世纪,古书《韩非子》记载有司南;《吕氏春秋》记有慈石召铁。
公元前2世纪,刘安《前179—前122》著《准南子》,记载用冰作透镜,用反射镜作潜望镜,还提到人造磁铁和磁极斥力等。
1世纪,古书《汉书》记载尖端放电、避雷知识和有关的装置。
王充(27—97)著《论衡》,记载有关力学、热学、声学、磁学等方面的物理知识。
希龙(Heron,62—150)创制蒸汽旋转器,是利用蒸汔动力的最早尝试,他还制造过虹吸管。
2世纪,托勒密(C.Ptolemaeus,100?—170?)发现大气折射。
张衡(78—139)创制地动仪,可以测报地震方位,创制浑天仪。
王符(85—162)著《潜夫论》分析人眼的作用。
5世纪,祖冲之(429—500),改造指南车,精确推算л值,在天文学上精确编制《大明历》。
8世纪,王冰(唐代人)记载并探讨了大气压力现象。
11世纪,沈括(1031—1095)著《梦溪笔谈》,记载地磁偏角的发现,凹面镜成像原理和共振现象等。
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至2014)光电hw
1926
时间
获奖者
国籍
研究成果
美 1927 康普顿 (pton )
查尔斯•威尔孙 (C.T.R.Wilson) 英
1923年发现光子与 自由电子的非弹性 散射作用,即康普顿 效应
发明一种观测带电 粒子径迹的方法─ 威尔孙云室
15
时间
获奖者
国籍 英
研究成果 热电子现象方面的 工作,发现里查孙定 律 1925年提出电子的 波动性
23
时间
获奖者
国籍 英
研究成果 发展威尔孙云室,在粒 子和宇宙线方面贡献
1948 布莱克 (P.M.Blackett)
1949 汤川秀树 (H.Yukawa)
日
从核力理论基础上预 言介子的存在
24
时间
获奖者
国籍 英 英 英
研究成果 发展核乳胶方法,发 现π介子 用人工加速粒子进行 核蜕变工作
1950 鲍威尔 (C.F.Powell)
纪尧姆 法 (C.E.Guillaum e) 德 1921 爱因斯坦 (A.Einstein)
12
时间
获奖者
国籍 丹
研究成果 研究原子结构和原 子辐射,1913提出氢 原子模型 基本电荷和光电效 应方面的工作,1909 年油滴实验
1922 尼尔斯•玻尔 (N.Bohr) 密立根 (likan)
英 美
44
时间
获奖者
国籍 美 美 苏
研究成果 发现宇宙微波背景 辐射 同上 低温物理方面的发 明和发现
1978 彭齐亚斯 (A.A.Penzias) 罗伯特•威尔孙 (R.W.Wilson) 卡皮查 (P.L.Kapitza)
45
时间
获奖者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伦琴(1845-1923)Willhelm Konrad Rotgen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的发现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lhelm Konrad Rotgen,1845-1923),以表彰他在1895年发现的X射线.1895年,物理学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它的几个主要部门-牛顿力学,热力学和分子运动论,电磁学和光学,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在应用上也取得了巨大成果.这时物理学家普遍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顶了,以后的任务无非是在细节上作些补充和修正而已,没有太多的事情好做了.正是由于X射线的发现唤醒了沉睡的物理学界.它像一声春雷,引发了一系列重大的发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更深入,更广阔的天地,从而揭开了现代物理学的序幕.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塞曼(1865-1943)Pieter Zeeman洛伦兹(1853 -1928)Hendrik Antoon Lorentz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荷兰莱顿大学的洛伦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1853-1928)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塞曼(Pieter Zeeman,1865-1943),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磁性对辐射现象的影响所作的特殊贡献.磁性对辐射现象的影响也叫塞曼效应,是塞曼在1896年发现的.它是继法拉第效应和克尔效应之后又一项反映光的电磁特性的效应.塞曼效应更进一步涉及了光的辐射机理,因此人们把它看成是继X射线之后物理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洛伦兹是荷兰物理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经典电子论,这一理论能解释物质中一系列的电磁现象,以及物质在电磁场中运动的一些效应.由于塞曼效应发现时及时地从洛伦兹理论得到了解释,由此所确定的电子荷质比与J.J.汤姆孙用阴极射线所得数量级相同,相互间得到验证,因此1902年洛伦兹与塞曼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克勒尔(1852 -1908)Antoine Henri Becquerel塞曼也是荷兰人,1885年进入莱顿大学后,与洛伦兹多年共事,并当过洛伦兹的助教.塞曼对洛伦兹的电磁理论很熟悉,实验技术也很精湛,1892年曾因仔细测量克尔效应而获金质奖章,并于1893年获博士学位.他在研究辐射对光谱的影响时,得益于洛轮兹的指导和洛轮兹理论,从而作出了有重大意义的发现.居里夫妇(1867 - 1934)Marie Sklodowska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放射性的发现和研究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1852-1908),以表彰他发现了自发放射性;另一半授予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 ,1859-1906)和玛丽.斯可罗夫斯卡.居里(Marie Sklodowska,1867-1934),以表彰他们对贝克勒尔发现的辐射现象所作的卓越贡献.亨利·贝克勒尔是法国科学院院士,擅长于荧光和磷光的研究.1895年底,伦琴将他的初步通信:《一种新射线》和一些X射线照片分别寄给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其中包括法国的庞加莱(H.Poincare).庞加莱是著名的数学物理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1896年1月20日法国科学院开会,他带伦琴寄给他的论文,并展示给与会的科学家.这件事大大激励了亨利.贝克勒尔的兴趣.他问这种穿透射线是这样产生的庞加莱回答说,这一射线似乎是从阴极对面发荧光的那部分管壁上发出的.贝克勒尔推想,可见光的产生和不可见X射线的产生或许是出于同一机理.第二天他就开始实验荧光物质会不会产生X射线.然而,贝克勒尔最初的一些实验却是失败的.正在这个时候,庞加莱在法国一家科普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介绍X射线的文章,文章有一次提到荧光物质是否会同时辐射可见光和X射线的问题.贝克勒尔读到后非常很受鼓舞,于是再次投入荧光和磷光的实验,终于找到了铀盐有这种效应,他用厚黑纸包了一张感光底片,纸非常厚,即使放在太阳下晒一整天也不至于使底片变翳.他在黑纸上面放一层铀盐,然后拿到太阳下晒几个小时,显影之后,他在底片上看到了磷光物质的黑影.然后他又在磷光物质和黑纸之间夹一层玻璃,也作出同样的实验,证明这一效应不是由于太阳光线的热使磷光物质发出某种蒸气而产生化学作用所致.于是得出结论:铀盐在强光照射下不但会发可见光,还会发穿透力很强的X射线.贝克勒尔这一结论并不正确,一次偶然的机遇使他作出了真正的发现.瑞利(1842 -1919)Lord Rayleigh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氩的发现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皇家研究所的瑞利勋爵(Lord Rayleigh,1842-1919),以表彰他在研究最重要的一些气体的密度以及在这些研究中发现了氩.瑞利以严谨,广博,精深著称,并善于用简单的设备作实验而能获得十分精确的数据.他是在19世纪末年达到经典物理学颠峰的少数学者之一,在众多学科中都有成果,其中尤以光学中的瑞利散射和瑞利判据,物性学中的气体密度测量几方面影响最为深远. 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阴极射线的研究勒纳德(1862-1947)Philipp Lenard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基尔大学的勒纳德(Philipp Lenard,1862-1947),表彰他在阴极射线方面所作的工作.1888年,当勒纳德于海德堡大学在昆开(Quincke)的指导下工作时,就在阴极射线方面作了最初的研究.他研究了赫兹关于这种射线与紫外线相似的观点.为此他做了这个实验,观察阴极射线是否能想紫外线一样通过放大电管壁的石英窗.他发现阴极射线不能穿过.但是1892年,他在波恩大学担任赫兹的助手时,赫兹让他看了自己的一项新发现:将一块被铝箔包着的含铀玻璃片放入电管中,当时阴极射线轰击这快铝箔时,铝箔下面发出了光.当时赫兹以为可以用一片铝箔将空间隔开,一边是按普通方法产生的阴极射线;而在另一边则是纯粹状态下的阴极射线.这个实验以前从未做过.赫兹太忙了,没有时间做这个实验,就让勒纳德做,就这样,勒纳德作出了"勒纳德窗"的重大发现.汤姆孙(1856-1940)Sir Joseph Thomon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体导电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剑桥大学的J.J.汤姆孙爵士(Sir Joseph Thomon,1856-1940),以表彰他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所作的贡献.J.J.汤姆孙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最重要的结果是发现了电子,这是继X射线和放射性之后又一重大的发现.人们把这三件事称为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迈克耳孙(1852 -1931Albert Abrham Michelson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学精密计量和光谱学研究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芝加哥大学的迈克耳孙(Albert Abrham Michelson,1852-1931),以表彰他对光学精密仪器及用之于光谱学与计量学研究所作的贡献.迈克耳孙是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他以精密测量光的速度和以空前精密度进行以太漂移实验而闻名于世.他发现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干涉仪至今还有广泛的应用.李普曼(1845-1921)Gabried Lippmann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照片彩色重现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巴黎大学的李普曼(Gabried Lippmann,1845-1921), 以表彰他基于干涉现象用照片重现彩色方法所作的贡献.李普曼1845年8月16日生于卢森堡的霍勒利希(Hollenrich),双亲是法国人,后来他的家牵到巴黎,他在家中接受了早期教育.1858年他进入拿破仑中学,十年后进入综合师范大学.他的学业并不是很好,因为他只注重他感兴趣的科目,不重视他不喜欢的课程,因此他没有通过教师资格的考试.1873年,他被任命为政府的科学使节,到德国学习科学教育方法.在海得堡曾随库恩(Kuhne)和基尔霍夫一起工作,在柏林曾和亥姆霍兹一起工作.布劳恩(1850-1918)Karl Braun马克尼(1874-1937)Guglielmo Marcoin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无线电报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伦敦马克尼无线电报公司的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克尼(Guglielmo Marcoin,1874-1937)和德国阿尔萨斯州特拉斯堡大学的布劳恩(Karl Braun,1850-1918),以承认他们在发展无线电报上所作的贡献.范德瓦尔斯(1837-1923)Johannes Diderik van Waals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夜状态方程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范得瓦尔斯(Johannes Diderik van Waals,1837-1923),以表彰他对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所作的工作.19世纪末,分子运动逐步形成一门有严密体系的精确科学.与此同时实验也越来越精,人们发现绝大多数气体的行为与理想气体的性质不符.维恩(1864-1928)WilhelmWien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热辐射定律的发现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乌尔兹堡大学的维恩(WilhelmWien,1864-1928),以表彰他发现了热辐射定律.热辐射是19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的研究得到了热力学和光谱学的支持,同时用到了电磁学和光学的新技术,因此发展很快.到19世纪末,这个领域已经达到如此顶峰,以至于量子论这个婴儿注定要从这里诞生.达伦( 1869-1937)Nils Gustaf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航标灯自动调节器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瑞典德哥尔摩储气器公司的达伦(Nils Gustaf ,1869-1937),以表彰他分明用于灯塔和浮标照明的储气器的自动调节器.卡末林-昂内斯(1853-1936)Heike Kamerlingh Onnes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低温物质的特性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将授予荷兰莱顿大学的卡末林-昂内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1853-1936), 以表彰他对低温物质特性的研究,特别是这些研究导致液氦的生产.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低温的实验研究上展开过一场世界性的角逐.在这场轰动科坛的竞赛中,领先的是西北欧的一个小国――荷兰首都莱顿的低温实验室.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的X射线衍射劳厄(1879-1960)Max von Laue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劳厄(Max von Laue,1879-1960),以表彰他发现了晶体的X射线衍射.劳厄发现X射线衍射是20世纪物理学中的一件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因为这一发现不仅说明了X射线的认识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而且还第一次对晶体的空间点阵假说作出了实验验证,使晶体物理学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一发现继佩兰(Perrin)的布朗运动实验之后,又一次向科学界提供证据,证明原子的真实性.从此以后,X射线学在理论和实验方法上飞速发展,形成了一门内容极其丰富,应用极其广泛的综合学科.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劳伦斯·布拉格(1890-1971)Sir William Lawrence Bragg亨利·布拉格(1862-1942)Sir William Henry Bragg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伦敦大学的亨利.布拉格(Sir William Henry Bragg,1862-1942)和他的儿子英国曼彻斯特维克托利亚大学的劳伦斯.布拉格(Sir William Lawrence Bragg,1890-1971),以表彰他们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分析所作的贡献.1912年,劳厄关于X射线的论文发表之后不久,就引起了布拉格父子的关注.当时,亨利·布拉格正在利兹大学当物理学教授,劳伦斯.布拉格刚刚从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毕业,留在实验室工作,开始从事科学研究.1916年未授奖巴克拉(1877-1944)Charles Glover Barkla19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元素的标识X辐射19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巴克拉(Charles Glover Barkla,1877-1944),以表彰他发现了标识伦琴射线.巴克拉是第五位因研究X射线获得物理学奖的学者,在他之前有1901年获奖的伦琴,1914年的劳厄和1915年布拉格父子不到20年就有5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占当时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由此可见,X射线的研究成果在20世纪20年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普郎克(1858-1947)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k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能量级的发现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柏林大学的普郎克(Max Karl Ernst LudwigPlank,1858-1947),以承认他发现能量级对物理学的进展所作的贡献.1895年前后,普朗克正在德国柏林大学当物理学教授,由于鲁本斯(H.Rubens)的介绍,经常参加以基本量度基准为主要任务的德国帝国技术物理研究所(Physikalisch Technische Reichsanstalt,简称PTR)有关热辐射的讨论.这时PTR的理论的核心人物维恩(W.Wien)因故离开PTR,PTR的实验研究成果需要有理论研究工作者的配合,普郎克正好补充了这个空缺.斯塔克(1874-1957)Johnnes Stark191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斯塔克效应的发现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格雷复斯瓦尔大学的斯塔克(Johnnes Stark,1874-1957),以表彰他在极遂射线中发现了多普勒效应和电路中发现了分裂的普线.极遂射线是哥尔茨坦在1896年在含稀薄气体的放电管中发现的,这种射线后来证明主要是由放电管中带电的气体原子组成的,这些带正电的原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以很高的速度沿着射线运动.纪尧姆(1861-1938)Charles Edouard Guillaume19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合金的反常特性19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舍夫勒国际计量局的纪尧姆(Charles Edouard Guillaume,1861-1938),以承认他由于他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特性对精密计量物理学所作的贡献.纪尧姆长期担任国际计量局局长,他发现的因瓦合金和艾林瓦合金对精密计量有非常重大的意义.1921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的爱因斯坦(Allbert Einstein,1879-1955),以表彰他在理论物理学上的发现,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的定律.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最重要的科学贡献是在1905年创建了狭义相对论.然而在颁发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却只字不提相对论的建立,诺贝尔委员会特别申明,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物理学奖不是由于他建立了相对论,而是"为了表彰他在理论物理学上的研究,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的定律".尼尔斯·玻尔(1885-1962)Niels Bohr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丹麦哥本哈根的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1885-1962),以表彰他在研究原子结构,特别是研究从原子发出的辐射所作的贡献.密立根(1868-1953)Robert Andrews Millikan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实验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那加州理工学院的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1868-1953),以表彰他对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的工作.卡尔(1886-1978)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光谱学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瑞典乌普沙拉(Uppsala)大学的卡尔·西格班(Karl ManneGeorg Siegbahn,1886-1978),以表彰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与研究.卡尔·西格班是继巴克拉之后,又一次因X射线学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弗兰克(1882-1964)James Franck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家——弗兰克-赫兹实验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弗兰克(James Franck,1882-1964)和哈雷大学的G.赫兹(Gustav Hertz,1887-1975),以表彰他们发现原子受电子碰撞的定律. 佩兰(1870-1942)Jean Baptiste Perrin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质结构的不连续性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巴黎索本大学的佩兰(Jean Baptiste Perrin,1870-1942),以表彰他在物质不连续结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对沉积平衡的发现. 佩兰关于物质不连续结构的工作,主要是他是对布郎运动的研究.康普顿(1892-1962)Arthur Holly Compton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康普顿效应和威尔逊云室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予美国的芝加哥大学的A.H.康普顿(Arthur Holly Compton,1892-1962),以表彰他发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效应;另一半授予英国剑桥大学的C.T.R.威尔逊(Charles Thomon Rees Wilsion,1869-1959),以表彰他用蒸汽凝聚使带电粒子的径迹成为可见的方法.里查逊(1879-1959)Sir Owen Willans Richardson192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热电子发射定律192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伦敦大学的O.W.里查逊(Sir Owen Willans Richardson,1879-1959),以表彰他对热电子发射现象的工作,特别是发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定律.德布罗意(1892-1987)PrinceLouis-victor de Broglie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的波动性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巴黎索本大学的路易斯.德布罗意(PrinceLouis-victor de Broglie,1892-1987),以表彰他发现了电子的波动性.拉曼(1888-1970)Sir Chandraskhara Venkata Raman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效应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印度加尔各答大学的拉曼(Sir Chandraskhara Venkata Raman,1888-1970),以表彰他研究了光的散射和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1931年未授奖海森伯(1901-1976)Werner Heisenberg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力学的创立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莱比锡(Leipzig)大学的海森伯(Werner Heisenberg,1901-1976),以表彰他创立了量子力学,尤其是他的应用导致了发现氢的同素异形体.薛定谔(1887-1961)Erwin Schrodinger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理论的新形式狄拉克(1902-1984)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柏林大学的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1984),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式.查德威克(1891-1974)Sir James Chadwick1934年未授奖1935年诺贝尔学奖——中子的发现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利物浦的查德威克(Sir James Chadwick,1891-1974),以表彰他发现了中子.中子的发现具有深远的影响.由此引起了一系列后果:第一是为核模型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苏联物理学家伊万宁科(D.Ivanenko)据此首先提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理论;其次是激发了一系列新课题的研究,引起一连串的新发现;第三是找到了核能实际应用的途径.用中子作为炮弹轰击原子核,比粒子有很大的威力.因为他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原子核的大门.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宙辐射和正电子的发现赫斯(1883-1964)Victor Franz Hess安德森(1883-1964)Carl David Anderson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奥地利茵斯布拉克(Innsbruck)大学的赫斯(Victor Franz Hess,1883-1964),以表彰他发现了宇宙辐射;另一半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那加州理工学院的C.D.安德森(Carl David Anderson ,1883-1964) ,以表彰他发现了正电子.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衍射汤姆孙(1892-1975)Sir George Paget Thomson戴维森(1881-1958)Clinton Joseph Davissio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纽约州的贝尔电话实验室的戴维森(Clinton Joseph Davission ,1881-1958)和英国伦敦大学的G .P .汤姆孙(Sir George Paget Thomson ,1892-1975),以表彰他们用晶体对电子衍射所作的实验发现.20世纪20年代中期物理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波动力学已经由薛定谔在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和海森伯从不同的途径创立的矩阵力学,共同形成微观体系的基本理论.这一巨大变革的实验基础自然成了人们关切的课题,这就激励了许多物理学家致力于证实离子的波动性.然而,直到1927年,才由美国的戴维森和英国的G .P .汤姆孙分别作出电子衍射实验.虽然这时量子力学已得到广泛的运用,但电子衍射实验成功引起了世人的注意.费米(1901-1954)Enrico Fermi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辐照产生新放射性元素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意大利罗马的费米(Enrico Fermi,1901-1954),以表彰他演示用中子辐射产生新放射性元素以及用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的有所发现.20世纪30年代是核物理学大发展的年代.自从卢瑟福1911年发现原子核和1919年实现了人工原子蜕变之后,中间经过沉闷的十年,物理学孕育着新的突破.30年代一开始,就以正电子,氘和中子这三大发现,又一次惊震了科学界.接着,1934年,约里奥-居里(Joliot-Curies)夫妇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加速器和计数器的发明和应用则大大加快了核物理学发展的进程.在次基础上,人们迫切需要掌握原子核蜕变的规律性,利用核物理学的成果为人类服务.当时虽然尚未预见原子能的巨大价值,但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变有可能把人类带进新的世界,却早日是指日可待的了.劳伦斯(1901-1958)Ernest Orlando Lawrence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回旋加速器的发明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劳伦斯,以表彰他发明和发展了回旋加速器,以及用之所得到的结果,特别是人工放射性元素.核物理学的诞生揭开了物理学发展史中崭新的一页,它不但标志了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进入了更深的一个层次,而且还意味着人类开始以更积极的方式改变自然,探索自然,开发自然和更充分地利用大自然的潜力.各种加速器的发明对核物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劳伦斯的回旋加速器则是这类创造中最有成效的一项.1940年未授奖1941年未授奖斯特恩(1888-1969)Otto Stem1942年未授奖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子束方法和质子磁矩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皮兹堡的卡内奇技术学院的德国物理学家斯特恩,以表彰他在发展分子束方法上所作的贡献和发现了质子的磁矩.拉比(1898-1988)Isidor Isaac Rabi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的磁特性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的拉比(Isidor Isaac Rabi ,1898-1988),以表彰他用共振方法纪录原子核磁特性.拉比的最大功绩是发展了斯特恩的分子束法,并用之于磁共振.分子束磁共振在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特性方面有独特的功能,后来形成了一系列的物理学分支.泡利(1900-1958)Wolfgang Pauli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不相容原理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Wolfgang Pauli,1900-1958),以表彰他发现所谓泡利不相容原理.不相容原理是原子理论中重要的原理,是1925年1月由泡利提出的.这一原理可以表述为:对于完全确定的量子态来说,每一量子态不可能存在多于一个粒子.泡利后来用量子力学理论处理了h/4p自旋问题,引入了二分量波函数的概念和所谓的泡利自旋矩阵.通过泡利等人对量子场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只有自旋为半径整数的粒子(即费米子)才受不相容原理的限制,从而确立了自旋统计关系.布里奇曼(1882-1961)Percy Williams Bridgman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压物理学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妈萨诸塞州坎伯利基哈佛大学的布里奇曼(Percy Williams Bridgman,1882-1961),以表彰他发明了产生极高压强的设备,并用这些设备在高压物理领域中所作出的发现.阿普顿(1892-1965)Sir Edward Victor Appleton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离层的研究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英国林顿科学与工业研究部的阿普顿(Sir Edward Victor Appleton ,1892-1965),以表彰他对上大气层物理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了所谓的阿普顿层.电离层的研究对通讯事业有极大意义.电离层是从离地面约50km开始一直伸展到约1000km高度的地球高层大气空域,其中存在相当多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能使无线电波改变传播速度,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产生极化面的旋转并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 布拉开(1897-1974)Lord Patrick M.S.Blackett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云室方法的改进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维克托利亚大学的布拉开(Lord Patrick M.S.Blackett ,1897-1974),以表彰他发展了威尔逊云室方法,以及这一方法在核物理和宇宙辐射领域所作的发现.汤川秀树(1907-1981)YukawaHideki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预言介子的存在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汤川秀树(YukawaHideki, 1907-1981),以表彰他在核力的理论基础上预言了介子的存在.汤川秀树是日本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于1935年在大阪写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发表在《日本数学和物理学会杂志》上.尽管这篇论文不够全面,但他有些重要的新思想极富有创造性,对未来物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鲍威尔(1903-1969)Cecil Frank Powell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乳胶的发明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布利斯托尔大学的鲍威尔(Cecil Frank Powell ,1903-1969),以表彰他发现了研究核过程的光学方法,并用这一方法作出的有关介子的发现.所谓研究核过程的光学方法,指的是运用特制的照相乳胶记录核反应和粒子径迹的方法,这种特制的乳胶就叫核乳胶.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人工加速带电粒子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哈维尔(Harwell)原子能研究所署的考可饶夫(Sir John Douglas Cockcroft ,1897-1967)和爱尔兰都在柏林大学的瓦尔顿(Ernest Thomas Sinton Walton ,1903-1995),以表彰他们在发展用人工加速原子性粒子的方法使原子。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成就
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是1900年6月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属诺贝尔奖之一。
该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对人类物理学领域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奖金,每年的奖项候选人由瑞典皇家自然科学院的瑞典或外国院士、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委员会的委员、曾被授与诺贝尔物理或化学奖金的科学家、在乌普萨拉、隆德、奥斯陆、哥本哈根、赫尔辛基大学、卡罗琳医学院和皇家技术学院永久或临时任职的物理和化学教授等科学家推荐。
奖项由来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
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据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原则是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有重大价值贡献的人,并优先奖励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贡献者。
颁奖时间每次诺贝尔奖的发奖仪式都是下午举行,这是因为诺贝尔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30去世的。
为了纪念这位对人类进步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在1901年第一次颁奖时,人们便选择在诺贝尔逝世的时刻举行仪式。
这一有特殊意义的做法一直沿袭到如今。
评选过程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
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 2000人。
科学史创新案例
科学史创新案例一、1901年: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1895年11月8日发现了X射线,为开创医疗影像技术铺平了道路,1901年被授予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一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了20世纪许多重大科学发现。
二、1902年:洛伦兹(荷兰)、塞曼(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亨德里克·安东·洛伦兹填补了经典电磁场理论与相对论之间的鸿沟,是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间的一位承上启下式的科学巨擘,是第一代理论物理学家的领袖。
他与同胞塞曼共享了19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还导出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基础的变换方程,即现在为人熟知的洛伦兹变换。
三、1903年: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四、1904年:瑞利(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瑞利以严谨、广博、精深著称,并善于用简单的设备作实验而能获得十分精确的数据。
他是在19世纪末年达到经典物理学颠峰的少数学者之一,在众多学科中都有成果,其中尤以光学中的瑞利散射和瑞利判据、物性学中的气体密度测量几方面影响最为深远。
五、1905年:伦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勒纳德从1880年开始研究阴极射线,1892年,当时任赫兹助手的勒纳德研制出了带有“勒纳德窗口”的阴极射线管,该装置可以导引阴极射线离开电离空间,从而能够进一步独立地研究放电过程。
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的发现
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的发现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Konrad Rntgen,1845—1923),以表彰他在1895年发现了X射线。
1895年,物理学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它的几个主要部门——牛顿力学、热力学和分子运动论、电磁学和光学,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在应用上也取得了巨大成果。
这时物理学家普遍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顶了,以后的任务无非是在细节上作些补充和修正而已,没有太多的事好做了。
正是由于X射线的发现唤醒了沉睡的物理学界。
它像一声春雷,引发了一系列重大发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更深入、更广阔的天地,从而揭开了现代物理学革命的序幕。
伦琴在发现X射线时,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
当时他已担任维尔茨堡(Würzburg)大学校长和该校物理研究所所长,是一位造诣很深,有丰硕研究成果的物理学教授。
在这之前,他已经发表了几篇科学论文,其中包括热电、压电、电解质的电磁现象、介电常数、物性学以及晶体方面的研究。
他治学严谨、观察细致,并有熟练的实验技巧,仪器装臵多为自制,实验工作很少靠助手。
他对待实验结果毫无偏见,作结论时谨慎周密。
特别是他的正直、谦逊的态度,专心致志于科学工作的精神,深受同行和学生们的敬佩。
十九世纪末,阴极射线研究是物理学的热门课题。
许多物理实验室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伦琴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
1895年11月8日,正当伦琴继续在实验室里从事阴极射线的实验工作,一个偶然事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当时,房间一片漆黑,放电管用黑纸包严。
他突然发现在不超过一米远的小桌上有一块亚铂氰化钡做成的荧光屏发出闪光。
他很奇怪,就移远荧光屏继续试验。
只见荧光屏的闪光,仍随放电过程的节拍断续出现。
他取来各种不同的物品,包括书本、木板、铝片等等,放在放电管和荧光屏之间,发现不同的物品效果很不一样。
有的挡不住;有的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
伦琴意识到这可能是某种特殊的从来没有观察到过的射线,它具有特别强的穿透力。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江崎玲於奈
1973
贾埃沃,I.
约瑟夫森, B.D. Brian David Josephson 赖尔,M.
1974 Sir Martin Ryle Antony Hewish Aage Niels Bohr
休伊什,A. 玻尔,A.N.
1975
莫特森,B.R. Ben Roy Mottelson 雷恩沃特,J. James Rainwater 里克特,B.
无人获奖
Sir Chandrasekhara Venkata 印度 Raman
海森伯,W.K. Werner Karl Heisenberg 薛定谔,E.
Erwin Schr?dinger
德国 奥地利
创建量子力学,提出不确定度关系
1933
建立量子力学的理论形式
狄拉克, P.A.M. 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 英国
巴克拉,C.G. Charles Glover Barkla 普朗克,M. 斯塔克,J.
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Johannes Stark
纪尧姆,C.é. Charles édouard Guillaume 瑞士 爱因斯坦,A. Albert Einstein 玻尔,N.
佩兰,J.B.
康普顿,A.H. Arthur Holly Compton
1927
威耳孙, C.T.R.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Charles Thomson Rees Wilson
里查森,O.W. Owen Willans Richardson 德布罗意, L.V. Louis Victor de Broglie 拉曼,C.V.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2、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荷兰)、塞曼(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3、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4、1904年:瑞利(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5、1905年:伦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6、1906年:约瑟夫·汤姆生(英国)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并发现电子7、1907年:迈克尔逊(美国)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8、1908年:李普曼(法国)发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9、1909年:伽利尔摩·马克尼(意大利)、布劳恩(德国)发明和改进无线电报;理查森(英国)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10、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态和液态方程的研究11、1911年:维恩(德国)发现热辐射定律12、1912年:达伦(瑞典)发明可用于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调节装置13、1913年:卡末林-昂内斯(荷兰)关于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和制成液态氦14、1914年:马克斯·凡·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5、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16、1916年:未颁奖17、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次级X辐射特性18、1918年:马克斯·卡尔·欧内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国)对确立量子论作出巨大贡献19、1919年: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20、1920年:纪尧姆(瑞士)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21、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数学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22、1922年: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丹麦)关于原子结构以及原子辐射的研究23、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关于基本电荷的研究以及验证光电效应24、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发现X射线中的光谱线25、1925年:弗兰克·赫兹(德国)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26、1926年: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27、1927年:康普顿(美国)发现康普顿效应;威尔逊(英国)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空气的径迹28、1928年:理查森(英国)研究热离子现象,并提出理查森定律29、1929年: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30、1930年:拉曼(印度)研究光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31、1931年:未颁奖32、1932年:维尔纳·海森伯(德国)在量子力学方面的贡献33、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创立波动力学理论;保罗·阿德里·莫里斯·狄拉克(英国)提出狄拉克方程和空穴理论34、1934年:未颁奖35、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36、1936年: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射线;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37、1937年:戴维森(美国)、乔治·佩杰特·汤姆生(英国)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38、1938年:恩利克·费米(意大利)发现由中子照射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39、1939年: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美国)发明回旋加速器,并获得人工放射性元素40、1940—1942年:未颁奖41、1943年:斯特恩(美国)开发分子束方法和测量质子磁矩42、1944年:拉比(美国)发明核磁共振法43、1945年:沃尔夫冈·E·泡利(奥地利)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44、1946年: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强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45、1947年:阿普尔顿(英国)高层大气物理性质的研究,发现阿普顿层(电离层)46、1948年: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47、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的存在48、1950年:塞索·法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并发现π介子49、1951年:科克罗夫特(英国)、沃尔顿(爱尔兰)用人工加速粒子轰击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50、1952年:布洛赫、珀塞尔(美国)从事物质核磁共振现象的研究并创立原子核磁力测量法51、1953年:泽尔尼克(荷兰)发明相衬显微镜52、1954年:马克斯·玻恩(英国)在量子力学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及研究方面作出贡献;博特(德国)发明了符合计数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应和γ射线53、1955年:拉姆(美国)发明了微波技术,进而研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库什(美国)用射频束技术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创新了核理论54、1956年:布拉顿、巴丁(犹太人)、肖克利(美国)发明晶体管及对晶体管效应的研究55、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美籍华人)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衡,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的重大发现56、1958年:切伦科夫、塔姆、弗兰克(苏联)发现并解释切伦科夫效应57、1959年:塞格雷、欧文·张伯伦(OwenChamberlain)(美国)发现反质子58、1960年:格拉塞(美国)发现气泡室,取代了威尔逊的云雾室59、1961年:霍夫斯塔特(美国)关于电子对原子核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发现原子核的结构;穆斯堡尔(德国)从事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研究并发现了穆斯堡尔效应60、1962年: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的开创性理论61、1963年:维格纳(美国)发现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及支配质子与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梅耶夫人(美国人.犹太人)、延森(德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62、1964年: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为微波激射器、激光器的发明奠定理论基础;巴索夫、普罗霍罗夫(苏联)发明微波激射器63、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施温格、费因曼(美国)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取得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64、1966年:卡斯特勒(法国)发明并发展用于研究原子内光、磁共振的双共振方法65、1967年:贝蒂(美国)核反应理论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能源的发现66、1968年:阿尔瓦雷斯(美国)发展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发现大量共振态67、1969年: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发现68、1970年: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物理富有成果的应用;内尔(法国)关于反磁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69、1971年:加博尔(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70、1972年:巴丁、库柏、施里弗(美国)创立BCS超导微观理论71、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发现半导体隧道效应;贾埃弗(美国)发现超导体隧道效应;约瑟夫森(英国)提出并发现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即约瑟夫森效应72、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发明应用合成孔径射电天文望远镜进行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赫威斯(英国)发现脉冲星73、1975年:阿格·N·玻尔、莫特尔森(丹麦)、雷恩沃特(美国)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提出核结构理论74、1976年:丁肇中、里希特(美国)各自独立发现新的J/ψ基本粒子75、1977年:安德森、范弗莱克(美国)、莫特(英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研究76、1978年:卡皮察(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彭齐亚斯、R·W·威尔逊(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77、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史蒂文·温伯格(美国)、阿布杜斯·萨拉姆(巴基斯坦)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的贡献,并预言弱中性流的存在78、1980年:克罗宁、菲奇(美国)发现电荷共轭宇称不守恒79、1981年:西格巴恩(瑞典)开发高分辨率测量仪器以及对光电子和轻元素的定量分析;布洛姆伯根(美国)非线性光学和激光光谱学的开创性工作;肖洛(美国)发明高分辨率的激光光谱仪80、1982年:K·G·威尔逊(美国)提出重整群理论,阐明相变临界现象81、1983年:萨拉马尼安·强德拉塞卡(美国)提出强德拉塞卡极限,对恒星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的物理过程进行的理论研究;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化学元素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反应所进行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82、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证实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矢量玻色子[[W+]],W-和Zc的存在;范德梅尔(荷兰)发明粒子束的随机冷却法,使质子-反质子束对撞产生W和Z粒子的实验成为可能83、1985年:冯·克里津(德国)发现量子霍耳效应并开发了测定物理常数的技术84、1986年:鲁斯卡(德国)设计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比尼格(德国)、罗雷尔(瑞士)设计第一台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85、1987年:柏德诺兹(德国)、缪勒(瑞士)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86、1988年:莱德曼、施瓦茨、斯坦伯格(美国)产生第一个实验室创造的中微子束,并发现中微子,从而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87、1989年: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原子钟中的应用;德默尔特(美国)、保尔(德国)发展原子精确光谱学和开发离子陷阱技术88、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尔(美国)、理查·爱德华·泰勒(加拿大)通过实验首次证明夸克的存在89、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把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90、1992年: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用于高能物理学的多丝正比室91、1993年:赫尔斯、J·H·泰勒(美国)发现脉冲双星,由此间接证实了爱因斯坦所预言的引力波的存在92、1994年:布罗克豪斯(加拿大)、沙尔(美国)在凝聚态物质研究中发展了中子衍射技术93、1995年: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94、1996年:D·M·李、奥谢罗夫、R·C·理查森(美国)发现了可以在低温度状态下无摩擦流动的氦同位素95、1997年:朱棣文、W·D·菲利普斯(美国)、科昂·塔努吉(法国)发明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96、1998年:劳克林、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崔琦(美国)发现并研究电子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97、1999年:H·霍夫特、韦尔特曼(荷兰)阐明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98、2000年:阿尔费罗夫(俄国)、克罗默(德国)提出异层结构理论,并开发了异层结构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杰克·基尔比(美国)发明集成电路99、2001年:克特勒(德国)、康奈尔、卡尔·E·维曼(美国)在“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本性质研究”方面取得成就100、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小柴昌俊(日本)“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的成就。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威廉·康拉德·伦琴 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 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 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 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 彼得·塞曼 荷兰1903年 亨利·贝克勒 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 皮埃尔·居里 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 玛丽·居里 法国1904年 约翰·威廉·斯特拉斯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 1905年 菲利普·爱德华·安东·冯·莱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年 约瑟夫·汤姆孙 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907年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 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 1908年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 1909年 古列尔莫·马可尼 意大利“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1910年 范德华 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年 威廉·维恩 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 1912年 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 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1913年 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 1914年 马克斯·冯·劳厄 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 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 威廉·亨利·布拉格 英国“用X 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1917年 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 1918年 马克斯·普朗克 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1919年 约翰尼斯·斯塔克 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年 夏尔·爱德华·纪尧姆瑞士“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 1921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1922年 尼尔斯·玻尔 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 1923年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 1924年 卡尔·曼内·乔奇·塞格巴恩瑞典“他在X 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3] 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 德国“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 古斯塔夫·赫兹 德国1926年 让·佩兰 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 1927年 阿瑟·康普顿 美国 “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查尔斯·威耳逊英国“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1928年欧文·理查森英国“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1929年路易·德布罗意公爵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印度“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1932年维尔纳·海森堡德国“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保罗·狄拉克英国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1936年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辐射”卡尔·戴维·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年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美国“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乔治·汤姆孙英国1938年恩里科·费米意大利“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美国“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1943年奥托·施特恩美国“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1944年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美国“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1945年 沃尔夫冈·泡利 奥地利 “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1946年 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 1947年 爱德华·维克托·阿普尔顿英国“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 1948年 帕特里克·梅纳德·斯图尔特·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 1949年 汤川秀树 日本“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 1950年 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 1951年 约翰·道格拉斯·考克饶夫英国“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欧内斯特·沃吞 爱尔兰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 美国“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 爱德华·珀塞尔 美国1953年 弗里茨·塞尔尼克 荷兰“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 1954年马克斯·玻恩 英国“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瓦尔特·博特 德国“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1955年威利斯·尤金·兰姆 美国“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 波利卡普·库施 美国“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 1956年 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美国“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 约翰·巴丁 美国沃尔特·豪泽·布喇顿美国1957年杨振宁中国“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李政道中国1958年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效应”伊利亚·弗兰克苏联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苏联1959年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美国“发现反质子”欧文·张伯伦美国1960年唐纳德·阿瑟·格拉泽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美国“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德国“他的有关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1962年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特别是液氦”1963年耶诺·帕尔·维格纳美国“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美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J·汉斯·D·延森德国1964年查尔斯·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导致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苏联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 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苏联1965年朝永振一郎 日本“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朱利安·施温格 美国理查德·菲利普·费曼美国1966年 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法国“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 1967年 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美国“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中能源的产生的研究发现” 1968年 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美国“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 1969年 默里·盖尔曼 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 1970年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物理学富有成果的应用” 路易·奈耳 法国“关于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以及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应用” 1971年 伽博·丹尼斯 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 1972年约翰·巴丁 美国“他们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论,即常说的BCS 理论” 利昂·库珀 美国约翰·罗伯特·施里弗美国1973年 江崎玲于奈 日本 “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隧道效应”伊瓦尔·贾埃弗挪威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英国“他理论上预测出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他们在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赖尔的发明和观测,特别是合成孔径技术;休伊什在发现脉冲星方面的关键性角色”安东尼·休伊什英国1975年奥格·尼尔斯·玻尔丹麦“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本·罗伊·莫特森丹麦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美国1976年伯顿·里克特美国“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丁肇中美国1977年菲利普·沃伦·安德森美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内维尔·莫特英国约翰·凡扶累克美国1978年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查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美国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美国“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阿卜杜勒·萨拉姆巴基斯坦史蒂文·温伯格美国1980年詹姆斯·沃森·克罗宁美国“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瓦尔·洛格斯登·菲奇美国1981年凯·西格巴恩瑞典“对开发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仪的贡献”尼古拉斯·布隆伯根美国“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阿瑟·肖洛美国1982年肯尼斯·威尔逊美国“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美国“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威廉·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西蒙·范德梅尔荷兰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德国“发现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恩斯特·鲁斯卡德国“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格尔德·宾宁德国“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海因里希·罗雷尔瑞士1987年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德国“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的突破”卡尔·米勒瑞士1988年利昂·莱德曼美国“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梅尔文·施瓦茨美国子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1989年诺曼·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汉斯·德默尔特美国“发展离子陷阱技术”沃尔夫冈·保罗德国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美国“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亨利·肯德尔美国理查·泰勒加拿大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1992年乔治·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美国“发现新一类脉冲星,该发现开发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约瑟夫·泰勒美国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加拿大“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克利福德·沙尔美国“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1995年马丁·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1996年戴维·李美国“发现了在氦-3里的超流动性”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美国罗伯特·理查森美国1997年朱棣文美国“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法国威廉·菲利普斯美国1998年罗伯特·劳夫林美国“发现一种带有分数带电激发的新的量子流体形式”霍斯特·施特默德国崔琦美国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荷兰“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马丁纽斯·韦尔特曼荷兰2000年若雷斯·阿尔费罗夫俄罗斯“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赫伯特·克勒默德国杰克·基尔比美国“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2001年埃里克·康奈尔美国“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卡尔·威曼美国沃尔夫冈·克特勒德国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小柴昌俊日本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维塔利·金兹堡俄罗斯安东尼·莱格特美国2004年戴维·格娄斯美国“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休·波利策美国弗朗克·韦尔切克美国2005年罗伊·格劳伯美国“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霍尔美国“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奥多尔·亨施德国2006年约翰·马瑟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乔治·斯穆特美国性”2007年艾尔伯·费尔法国“发现巨磁阻效应”彼得·格林贝格德国2008年小林诚日本“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益川敏英日本南部阳一郎美国“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2009年高锟英国“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威拉德·博伊尔美国“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乔治·史密斯美国2010年安德烈·海姆俄罗斯“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俄罗斯2011年布莱恩·施密特澳大利亚“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亚当·里斯美国索尔·珀尔马特美国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法国“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大卫·维因兰德美国2013年彼得·W·希格斯英国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1][4-6]弗朗索瓦·恩格勒比利时2014年赤崎勇日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天野浩日本中村修二美国2015年梶田隆章日本“通过中微子振荡发现中微子有质量。
电子的发现1.阴极射线的研究阴极射线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于...
电子的发现1.阴极射线的研究阴极射线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于1858年在观察放电管中低压气体的放电现象时发现。
1876年同是德国物理学家的哥尔茨坦认为这是从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并从此命名为阴极射线。
但它认为阴极射线是类似于紫外线的以太波。
后来赫兹等人也都坚持以太说。
1871年,英国物理学家瓦尔利(Varley)从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受到偏转的事实,提出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微粒组成的设想。
并且他的主张得到本国人克鲁克斯和舒斯特的支持。
于是对于阴极射线的性质,19世纪的后30年,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德国学派的以太说和英国学派的带电微粒说。
微粒说派的克鲁克斯认为阴极射线是由于残留气体分子撞到阴极,因而带上负电,又在电场中运动形成“分子流”。
因此它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动量。
舒斯特认为:气体分子自然分解成两部分,带正电的部分被阴极俘获,电极间只留下带负电的部分,因而形成阴极射线。
并且在1890年,他根据磁偏转的半径和电极间的电位差,估算带电微粒的荷质比为5×106~1×1010库仑/千克之间,与电解所得氢离子的荷质比108库仑/千克相比,数量级相近。
为了反驳微粒说观点,哥尔茨坦作了一个光谱实验,如图:他用一个L形放电管,电极A和B可以互换轮流做阴极,用光谱仪观察光谱。
如果阴极射线是分子流,它发出的光应产生多普勒效应,即光的频率应与分子流速度方向有关。
但结果是不管是那一端发出阴极射线,谱线的波长都没有改变,从而否定了分子流之说。
并认为这是对以太说的一个支持。
赫兹和其学生勒纳德(Lenard)做了真空管中电流分布的实验,“证明”阴极射线的走向与真空管中电流的分布无关。
他还在阴极射线管中加垂直于阴极射线的电场,由于没有看到阴极射线的偏转(管中真空度太低)而认为阴极射线不带电。
1891年,赫兹和勒纳德又做了铝窗实验:他在阴极射线管的末端嵌上厚度约0.000265cm的薄铝箔作为窗口(如下图),发现阴极射线能从铝窗口逸出,并能在空气中穿行约1cm的行程。
诺贝尔物理学奖110年知识竞答题目(全)
诺贝尔物理学奖110年知识竞答一、填空题1.1901年,德国物理学家因发现以及对性质的研究,获得了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因当时不知该射线的本质,故称为。
现已知是波长约为10-1~103Å的电磁辐射,其长波端与紫外线谱的短波端重叠,短波端与γ射线谱重叠。
2.在110年中仅有两位女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位是法国的,她于年因而获奖;另一位是美国的,她于年因而获奖。
3.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英国物理学家,他于年因而获奖,时年岁,最年长的物理学奖得主是美国物理学家,他于年因在而获奖,当时已88岁高龄。
4.1915年,和父子因在用X射线研究晶体结构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分享了该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提出了著名的方程:nλ=2d sinθ, n =1,2,3,…从而把X射线的波长λ和反射出现的掠射角θ联系起来,式中d为相邻原子面的间距,n为光谱的阶数。
他们俩开创了父子同获诺贝尔奖的先例。
5.在从经典物理学到量子物理学的过渡中,X 射线的研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之前,7位物理学家因为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分别是:(1901年)、(1914年)、(1915年)、(1917年)、(1924年)、(1927年)。
6.1905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的革命;1915年,他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但是,使他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原因却是运用概念成功地解释了。
7.在110年中,共有6位华裔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分别是:1957年,和因发现在弱作用过程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奖;1976年因发现后来称为J/ψ的新粒子而获奖;1997年,因发展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的方法而获奖;1998年,因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而获奖;2009年,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及将其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而获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和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是一位瑞典发明家的儿子,他从小健康欠佳,因此主要靠家庭教师教育。
他曾在彼得堡学习工程,也曾到美国,在伊里克逊(John Ericsson)指导下学习了大约一年。
诺贝尔在他父亲的工厂里做实验时,发现当把甘油炸药分散在漂白土或木浆之类的惰性物质中时,可以更安全地处理。
他还发明了其它炸药和雷管,并取得了这些发明的专利权。
诺贝尔因炸药的制造和巴库油田的开发而得到了一笔巨额财产。
他终生未婚,被认为是一个有自卑感和孤独感的人。
他对同伴常抱一种嘲笑态度,但他为人心肠慈善,对人类的未来满怀希望。
诺贝尔留下9百万美元的基金,他在遗嘱中写道:“这些基金的利息每年以奖金的形式分发给那些在前一年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上述利息分为相等的五部分:一部分奖给在物理学领域有最重要发现和发明的人;一部分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要发现和改革的人;一部分奖给在生理学或医学上有最重要发现的人;一部分奖给文学领域内著有带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一部分奖给在促进国家之间友好、取缔或裁减常备军以及举行和促进和平会议方面作出显著贡献的人。
“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科学院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的加罗琳斯卡研究院颁发,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研究院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推选出的一个五人委员会颁发。
”诺贝尔的遗产留给了一个当时并不存在的基金会。
1897年元月,当他的遗嘱宣读后,他的某些亲属曾对此提出了争议。
一些被委派负责颁发奖金的机构(因事先都未曾商量)开始时也对承担这一困难任务感到犹豫,三年后问题才得到解决,1900年6月作为遗产合法继承者的诺贝尔基金会成立,1901年12月颁发了第一届诺贝尔奖。
诺贝尔提出奖金只授予“前一年间”所做的工作这一规定,从一开始就未实行。
这是因为推选委员会考虑到要确认一项成果对物理学的贡献的价值,往往需要许多年。
诺贝尔奖不授予毕生的工作,而授予那些有特殊成果的工作。
(完整word版)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年份获奖者国籍获奖原因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彼得·塞曼荷兰1903年亨利·贝克勒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玛丽·居里法国190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斯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1905年菲利普·爱德华·安东·冯·莱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约瑟夫·汤姆孙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意大利“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年威廉·维恩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1912年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1920年夏尔·爱德华·纪尧姆瑞士“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1922年尼尔斯·玻尔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立根1924年卡尔·曼内·乔奇·塞格巴恩瑞典“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3]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德国“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古斯塔夫·赫兹德国1926年让·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1927年阿瑟·康普顿美国“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查尔斯·威耳逊英国“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1928年欧文·理查森英国“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1929年路易·德布罗意公爵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印度“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1932年维尔纳·海森堡德国“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保罗·狄拉克英国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1936年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辐射”卡尔·戴维·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年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美国“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乔治·汤姆孙英国1938年恩里科·费米意大利“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美国“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1943年奥托·施特恩美国“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1944年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美国“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1945年沃尔夫冈·泡利奥地利“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1946年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1947年爱德华·维克托·阿普尔顿英国“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1948年帕特里克·梅纳德·斯图尔特·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1950年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1951年约翰·道格拉斯·考克饶夫英国“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欧内斯特·沃吞爱尔兰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美国“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爱德华·珀塞尔美国1953年弗里茨·塞尔尼克荷兰“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1954年马克斯·玻恩英国“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瓦尔特·博特德国“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1955年威利斯·尤金·兰姆美国“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波利卡普·库施美国“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1956年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美国“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约翰·巴丁美国沃尔特·豪泽·布喇顿美国1957年杨振宁中国“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李政道中国1958年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效应”伊利亚·弗兰克苏联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苏联1959年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美国“发现反质子"欧文·张伯伦美国1960年唐纳德·阿瑟·格拉泽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美国“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德国“他的有关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1962年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特别是液氦"1963年耶诺·帕尔·维格纳美国“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美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J·汉斯·D·延森德国1964年查尔斯·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导致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苏联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苏联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朱利安·施温格美国理查德·菲利普·费曼美国1966年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法国“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1967年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美国“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中能源的产生的研究发现”1968年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美国“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1969年默里·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1970年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物理学富有成果的应用”路易·奈耳法国“关于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以及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应用"1971年伽博·丹尼斯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1972年约翰·巴丁美国“他们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论,即常说的BCS理论”利昂·库珀美国约翰·罗伯特·施里弗美国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隧道效应”伊瓦尔·贾埃弗挪威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英国“他理论上预测出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他们在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赖尔的发明和观测,特别是合成孔径技术;休伊什在发现脉冲星方面的关键性角色”安东尼·休伊什英国1975年奥格·尼尔斯·玻尔丹麦“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本·罗伊·莫特森丹麦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美国1976年伯顿·里克特美国“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丁肇中美国1977年菲利普·沃伦·安德森美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内维尔·莫特英国约翰·凡扶累克美国1978年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查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美国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美国“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阿卜杜勒·萨拉姆巴基斯坦史蒂文·温伯格美国1980年詹姆斯·沃森·克罗宁美国“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瓦尔·洛格斯登·菲奇美国1981年凯·西格巴恩瑞典“对开发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仪的贡献”尼古拉斯·布隆伯根美国“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阿瑟·肖洛美国1982年肯尼斯·威尔逊美国“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美国“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威廉·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西蒙·范德梅尔荷兰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德国“发现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恩斯特·鲁斯卡德国“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格尔德·宾宁德国“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海因里希·罗雷尔瑞士1987年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德国“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的突破”卡尔·米勒瑞士1988年利昂·莱德曼美国“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梅尔文·施瓦茨美国子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1989年诺曼·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汉斯·德默尔特美国“发展离子陷阱技术"沃尔夫冈·保罗德国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美国“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亨利·肯德尔美国理查·泰勒加拿大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1992年乔治·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美国“发现新一类脉冲星,该发现开发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约瑟夫·泰勒美国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加拿大“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克利福德·沙尔美国“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1995年马丁·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1996年戴维·李美国“发现了在氦-3里的超流动性”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美国罗伯特·理查森美国1997年朱棣文美国“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法国威廉·菲利普斯美国1998年罗伯特·劳夫林美国“发现一种带有分数带电激发的新的量子流体形式"霍斯特·施特默德国崔琦美国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荷兰“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马丁纽斯·韦尔特曼荷兰2000年若雷斯·阿尔费罗夫俄罗斯“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赫伯特·克勒默德国杰克·基尔比美国“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2001年埃里克·康奈尔美国“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卡尔·威曼美国沃尔夫冈·克特勒德国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小柴昌俊日本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维塔利·金兹堡俄罗斯安东尼·莱格特美国2004年戴维·格娄斯美国“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休·波利策美国弗朗克·韦尔切克美国2005年罗伊·格劳伯美国“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霍尔美国“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奥多尔·亨施德国2006年约翰·马瑟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乔治·斯穆特美国2007年艾尔伯·费尔法国“发现巨磁阻效应"彼得·格林贝格德国2008年小林诚日本“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益川敏英日本南部阳一郎美国“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2009年高锟英国“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威拉德·博伊尔美国“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乔治·史密斯美国2010年安德烈·海姆俄罗斯“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俄罗斯2011年布莱恩·施密特澳大利亚“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亚当·里斯美国索尔·珀尔马特美国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法国“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大卫·维因兰德美国2013年彼得·W·希格斯英国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1][4-6]弗朗索瓦·恩格勒比利时2014年赤崎勇日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天野浩日本中村修二美国2015年梶田隆章日本“通过中微子振荡发现中微子有质量。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名单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名单1901 W.C.伦琴德国发现伦琴射线(X射线)1902 H.A.洛伦兹荷兰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 P.塞曼荷兰1903 H.A.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铀元素的放射性.P.居里法国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发现放射性元素钋与镭并发现钍也有放射性 M.S.居里法国1904 L.瑞利英国在气体密度的研究中发现氩1905 P.勒钠德德国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 J.J汤姆孙英国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1907 A.A迈克耳孙美国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度量学的研究,并精确测出光速1908 G.里普曼法国发明应用干涉现象的天然彩色摄影技术1909 G.马可尼意大利发明无线电极及其对发展无线电通讯的贡献 C.F.布劳恩德国1910 J.D.范德瓦耳斯荷兰对气体和液体状态方程的研究1911 W.维恩德国热辐射定律的导出和研究1912 N.G.达伦瑞典发明点燃航标灯和浮标灯的瓦斯自动调节器1913 H.K.昂尼斯荷兰在低温下研究物质的性质并制成液态氦1914 M.V.劳厄德国发现伦琴射线通过晶体时的衍射,既用于决定X射线的波长又证明了晶体的原子点阵结构1915 W.H.布拉格英国用伦琴射线分析晶体结构 W.L.布拉格英国1916 未颁奖1917 C.G.巴克拉英国发现标识元素的次级伦琴辐射1918 M.V.普朗克德国研究辐射的量子理论,发现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设,解释了电磁辐射的经验定律1919 J.斯塔克德国发现阴极射线中的多普勒效应和原子光谱线在电场中的分裂1920 C.E.吉洛姆法国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在精密仪器中的应用1921 A.爱因斯坦德国对现物理方面的贡献,特别是阐明光电效应的定律1922 N.玻尔丹麦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提出他的原子结构模型1923 R.A.密立根美国研究元电荷和光电效应,通过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1924 K.M.G.西格班瑞典伦琴射线光谱学方面的发现和研究1925 J.弗兰克德国发现电子撞击原子时出现的规律性 G.L.赫兹德国1926 J.B.佩林法国研究物质分裂结构,并发现沉积作用的平衡1927 A.H.康普顿美国发现康普顿效应 C.T.R.威尔孙英国发明用云雾室观察带电粒子,使带电粒子的轨迹变为可见1928 O.W.里查孙英国热离子现象的研究,并发现里查孙定律1929 L.V.德布罗意法国电子波动性的理论研究1930 C.V.拉曼印度研究光的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1931 未颁奖1932 W.海森堡德国创立量子力学,并导致氢的同素异形的发现1933 E.薛定谔奥地利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 P.A.M.狄立克英国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并预言正电子的存在1934 未颁奖1935 J.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1936 V.F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 J.P.汤姆孙英国通过实验发现受电子照射的晶体中的干涉现象 C.J.戴维孙美国通过实验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作用1938 E.费米意大利发现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1939 F.O.劳伦斯美国研制回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1940 未颁奖1941 未颁奖1942 未颁奖1943 O.斯特恩美国测定质子磁矩1944 I.I.拉比美国用共振方法测量原子核的磁性1945 W.泡利奥地利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1946 P.W.布里奇曼美国研制高压装置并创立了高压物理1947 E.V.阿普顿英国发现电离层中反射无线电波的阿普顿层1948 P.M.S.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孙云雾室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线方面的发现1949 汤川秀树日本用数学方法预见介子的存在1950 C.F.鲍威尔英国研究核过程的摄影法并发现介子1951 J.D.科克罗夫特英国首先利用人工所加速的粒子开展原子核 E.T.S.瓦尔顿爱尔兰蜕变的研究1952 E.M.珀塞尔美国核磁精密测量新方法的发展及有关的发现 F.布洛赫美国1953 F.塞尔尼克荷兰论证相衬法,特别是研制相差显微镜1954 M.玻恩德国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W.W.G.玻特德国符合法的提出及分析宇宙辐射1955 P.库什美国精密测定电子磁矩 W.E.拉姆美国发现氢光谱的精细结构1956 W.肖克莱美国研究半导体并发明晶体管 W.H.布拉顿美国 J.巴丁美国1957 李政道美国否定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定律,使基本粒子研究获重大发现杨振宁美国1958 P.A.切连柯夫前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柯夫效应(高速带电粒子在透明物质中传递时放出蓝光的现象) I.M.弗兰克前苏联 I.Y.塔姆前苏联1959 E.萨克雷美国发现反质子 O.张伯伦美国1960 D.A.格拉塞尔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 R.霍夫斯塔特美国由高能电子散射研究原子核的结构 R.L.穆斯堡德国研究r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和发现穆斯堡效应1962 L.D.朗道前苏联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理论,特别是液氦的研究1963 E.P.维格纳美国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发现和应用对称性基本原理方面的贡献M.G.迈耶美国发现原子核结构壳层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原子核的长周期和其它幻数性质的问题 J.H.D.詹森德国1964 C.H.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导致了根据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原理构成振荡器和放大器N.G.巴索夫前苏联用于产生激光光束的振荡器和放大器的研究工作A.M.普洛霍罗夫前苏联在量子电子学中的研究工作导致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制作1965 R.P.费曼美国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包括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意义深远的结果 J.S.施温格美国朝永振一郎日本1966 A.卡斯特莱法国发现并发展光学方法以研究原子的能级的贡献1967 H.A.贝特美国恒星能量的产生方面的理论1968 L.W.阿尔瓦雷斯美国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的贡献,特别是通过发展氢气泡室和数据分析技术而发现许多共振态1969 M.盖尔曼美国关于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的发现,提出“夸克”粒子理论1970 H.O.G.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并在等离子体物理中找到广泛应用 L.E.F.尼尔法国反铁磁性和铁氧体磁性的基本研究和发现,这在固体物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1971 D.加波英国全息摄影术的发明及发展1972 J.巴丁美国提出所谓BCS理论的超导性理论 L.N.库珀美国 J.R.斯莱弗美国1973 B.D.约瑟夫森英国关于固体中隧道现象的发现,从理论上预言了超导电流能够通过隧道阻挡层(即约瑟夫森效应)江崎岭于奈日本从实验上发现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I.迦埃弗美国从实验上发现超导体中的隧道效应1974 M.赖尔英国研究射电天文学,尤其是孔径综合技术方面的创造与发展A.赫威期英国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研究,在发现脉冲星方面起决定性角色1975 A.N.玻尔丹麦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与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原子核结构理论B.R.莫特尔孙丹麦原子核内部结构的研究工作L.J.雷恩瓦特美国1976 B.里克特美国分别独立地发现了新粒子J/Ψ,其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三倍,寿命比共振态的寿命长上万倍丁肇中美国1977 P.W.安德孙美国对晶态与非晶态固体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的理论研究,提出“固态”物理理论J.H.范弗莱克美国对磁性与不规则系统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研究 N.F.莫特英国1978 A.A.彭齐亚斯美国 3K宇宙微波背景的发现 R.W.威尔孙美国 P.L.卡皮查前苏联建成液化氮的新装置,证实氮亚超流低温物理学1979 S.L.格拉肖美国建立弱电统一理论,特别是预言弱电流的存在 S.温伯格美国 A.L.萨拉姆巴基斯坦1980 J.W.克罗宁美国 CP不对称性的发现 V.L.菲奇美国1981 N.布洛姆伯根美国激光光谱学与非线性光学的研究 A.L.肖洛美国 K.M.瑟巴瑞典高分辨电子能谱的研究1982 K.威尔孙美国关于相变的临界现象1983 S.钱德拉塞卡尔美国恒星结构和演化方面的理论研究 W.福勒美国宇宙间化学元素形成方面的核反应的理论研究和实验1984 C.鲁比亚意大利由于他们的努力导致了中间玻色子的发现 S.范德梅尔荷兰1985 K.V.克利青德国量子霍耳效应1986 E.鲁斯卡德国电子物理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设计出世界上第1架电子显微镜 G.宾尼瑞士设计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 H.罗雷尔瑞士1987 J.G.柏诺兹美国发现新的超导材料 K.A.穆勒美国1988 L.M.莱德曼美国从事中微子波束工作及通过发现μ介子中微子从而对轻粒子对称结构进行论证 M.施瓦茨美国 J.斯坦伯格英国1989 N.F.拉姆齐美国发明原子铯钟及提出氢微波激射技术 W.保罗德国创造捕集原子的方法以达到能极其精确地研究一个电子或离子 H.G.德梅尔特美国1990 J.杰罗姆美国发现夸克存在的第一个实验证明 H.肯德尔美国 R.泰勒加拿大1991 P.G.德燃纳法国液晶基础研究1992 J.夏帕克法国对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的发明和发展1993 J.泰勒美国发现一对脉冲星,质量为两个太阳的质量,而直径仅10-30km,故引力场极强,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间接证据 L.赫尔斯美国1994 C.沙尔美国发展中子散射技术 B.布罗克豪斯加拿大1995 M.L.珀尔美国珀尔及其合作者发现了τ轻子雷恩斯与C.考温首次成功地观察到电子反中微子他们在轻子研究方面的先驱性工作,为建立轻子-夸克层次上的物质结构图像作出了重大贡献 F.雷恩斯美国1996 戴维.李美国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奥谢罗夫美国 R.C.里查森美国1997 朱棣文美国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 K.塔诺季法国菲利浦斯美国1998 劳克林美国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斯特默美国崔琦美国1999 H.霍夫特荷兰证明组成宇宙的粒子运动方面的开拓性研究马丁努斯-韦尔特曼荷兰2000 若尔斯阿尔费罗夫俄罗斯圣彼得堡约飞物理技术学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赫伯特克勒默和德州仪器公司的杰克S基尔比半导体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他们的工作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特别是他们发明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芯片)。
X射线的发现
X射线的发现背景X射线的发现起源于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工作过程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Konrad Röntgen,1845—1923)为了探明阴极射线的性质,重复做了赫兹、勒纳德等人的实验。
1895年11月8日晚,为了防止外界对放电管的影响,同时也不使管内的可见光线漏出管外,他用黑纸板把放电管完全包了起来,房间也是完全遮光的暗室。
实验时,他意外地发现在一米以外的涂有亚铂氰化钡的荧光屏发出了微弱的荧光。
这一现象使他十分惊奇。
他全神贯注地继续进行实验:把屏反转过来,使没有涂氰化钡的一面朝着管子,屏仍然发出荧光;将屏逐渐移远,即使移到远离管子两米以外,仍有荧光,只是稍弱一些而已。
那时已经查明,阴极射线在空气中只能穿过几厘米。
由于在远离管子两米以外的屏上仍有荧光,伦琴确信这种现象是无法用阴极射线的性质来解释的。
伦琴确信他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的射线,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射线的性质,他连续六个星期吃住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用各种方法反复进行实验。
他发现,这种射线能穿透千页的书、2~3 cm厚的木板、几厘米厚的橡胶板、15 mm厚的铝板等等。
这表明这种人眼看不见的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但对不同物质的穿透程度是不同的。
1.5 mm厚的铅片几乎就能完全把这种射线挡住。
当他进一步用铅片进行实验时,又意外地发现了他自己手的骨骼的图像。
12月22日,伦琴的夫人到实验室来,伦琴为她拍摄了一张戴着戒指的左手的照片。
1895年12月28日,伦琴将他一个多月悉心研究得到的结果写在《论一种新的射线》的论文里,递交给了维尔茨堡物理学医学学会。
文章记述了实验的装置及方法,并初步总结出新射线的以下性质:新射线来自于被阴极射线击中的固体,固体元素越重,产生出来的新射线越强;新射线是直线传播的,不被棱镜反射和折射,也不被磁场偏转;所有物体对新射线几乎都是透明的;新射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使照相底片感光,能显示出装在盒子里的砝码、猎枪的弹膛和人手指骨的轮廓。
阴极射线管(1)
阴 极
电 子
控电 制子 栅束 极
聚 焦
聚
系焦
统
偏 转 系 统
方 向
加 速
轰
电击
场
荧 光 屏
CRT显示器
3、CRT的分类
断地发射电子束 刷新频率:每秒钟重绘屏幕的次数
某种CRT产生稳定图像所需要的最小刷新频率 =1秒/荧光物质的持续发光时间 (例如)=1000/40=25Hz
CRT显示器
分辨率(Resolution):CRT在水平或竖直方向单位长 度上能识别的最大像素个数,单位通常为dpi(dots per inch)。 在假定屏幕尺寸一定的情况下,也可用整个屏幕所能
阴极射线管
第二组
阴极射线管
目录 1.阴极射线管的历史 2.阴极射线管的原理 3.CRT显示器 4.CRT的优缺点 5.CRT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6.总结
阴极射线管的历史
• 威廉·克鲁克斯(William.Crookes)
阴极射线管的历史
• 菲利普·莱纳德 (Philipp Eduard Anton von Lénárd) 证明了阴极射线有某些化学效应,例如使 照相底片感光、使空气变成臭氧、使气体 电离导电等等。还发现射线在气体中散射, 散射随气体的密度而增加;射线对不同物 体的穿透本领不同,吸收率和物体密度有 直接的关系。勒纳证明了阴极射线即使在 真空中也带负电,还发现阴极射线有不同 的类型,它们在磁场中偏转的程度不同。
G
向的荫罩孔距; 为电子
B
高考物理《常识、科学史、物理思维与方法》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常识、科学史、物理思维与方法》知识点总结一、矢量与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加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常见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电场强度、磁通量、磁感应强度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且加减运算遵循代数运算定则.常见标量:时间、时刻、路程、电流、功、能量、电势、电势能、功率、速率3.平行四边形定则: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用力的图示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4.三角形:将两个力头尾相连,则合力由第一个力的起点指向第二个力的终点.二、国际单位制1.基本量:被选定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它们的单位叫基本单位.2.导出量: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推导出来的相应单位叫作导出单位3.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了单位制.技巧点拨:①在解题计算时,已知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计算过程中不用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要在式子末尾写出所求量的单位即可.②单位制可以帮助我们检查记忆中的物理公式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三、各种粒子及其符号α粒子H42、质子H11、中子n10、电子e01 、氘核H21、氚核H31四、物理学史简化必背版1.万有引力定律→牛顿2.“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库仑3.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密立根4.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提出了“枣糕模型”→汤姆生5.发明了威尔逊云室以观察α、β、γ射线的径迹→威尔逊6.单摆的等时性→伽利略7.首先用电场线描述电场→法拉第8.分子电流假说→安培9.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麦克斯韦10.光的微粒说→牛顿11.光的电磁说→麦克斯韦12.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13.质子的发现→卢瑟福14.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15.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16.光电效应规律,光子说相对论,质能方程→爱因斯坦17.采用了理想实验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伽利略18.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1910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的发现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放射形的发现和研究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氩的发现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体导电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学精密计量和光谱学研究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照片彩色重现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无线电报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夜状态方程1911-1920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热辐射定律的发现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航标灯自动调节器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低温物质的特性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的X射线衍射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19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元素的标识X辐射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能量级的发现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斯塔克效应的发现19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合金的反常特性1921-1930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实验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光谱学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弗兰克-赫兹实验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质结构的不连续性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康普顿效应和威尔逊云室192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热电子发射定律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效应1931-1940193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力学的创立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理论的新形式193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的发现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宙辐射和正电子的发现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衍射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辐照产生新放射性元素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回旋加速器的发明194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41-1950194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子束方法和质子磁矩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的磁特性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不相容原理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压物理学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离层的研究v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云室方法的改进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预言介子的存在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乳胶的发明1951-1960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人工加速带电粒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磁共振195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相称显微法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和用符合法作出的发现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兰姆位移与电子磁矩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管的发明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称守恒定律的破坏195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切连科夫效应的发现和解释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反质子的发现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室的发明1961-1970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子结构和穆斯堡尔效应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凝聚态理论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理论和对称性原理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发明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磁共振方法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恒星能量的生成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振态的发现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分类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磁流体动力学和新的磁性理论1971-1980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全息术的发明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超导电性理论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隧道现象和约瑟夫森效应的发现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射电天文学的先驱性工作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理论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J/?粒子的发展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结构理论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低温研究和宇宙背景辐射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弱电统一理论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_P破坏的发现1981-1990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激光光谱学与电子能谱学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天体物理学的成就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W±和Z?粒子的发现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显微镜与扫描隧道显微镜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温超导电性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的研究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钟和离子捕集技术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1991-2001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液晶和聚合物199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多斯正比室的发明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新型脉冲星199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谱学和中子衍射技术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和重轻子的发现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的发现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亚原子粒子之间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半导体研究的突破性进展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的研究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资料来源:山东大学物理系张承踞老师)。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
篇一:201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及简介201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及简介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约翰?奥基夫、迈-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获奖理由发现大脑"gps"系统。
工作简介:三位科学家发现了大脑神经元的空间导航机制。
奥基夫发现了这一定位系统的首个组成部分,他利用大鼠进行实验,观察大鼠在房间不同位置时脑内神经元被激活的情况。
30年后,莫泽夫妇发现了另一关键组成部分,将其命名为"网格细胞",这类神经元令定位和导航更加精确。
实际应用:诺贝尔大会表示,他们的发现解决了困扰了哲学家和科学家数世纪之久的问题,即大脑如何创建周围空间的地图,以及在复杂环境下如何导航。
这一研究可帮助医生理解阿兹海默症患者丧失空间记忆能力的背后机制。
所属机构:奥基夫是伦敦大学学院塞恩斯伯里?韦尔科姆神经电路与行为中心的负责人。
迈-布里特?莫泽是挪威特隆赫姆神经计算中心的负责人。
爱德华?莫泽是特隆赫姆卡夫利系统神经科学研究所的负责人。
莫泽夫妇还供职于特隆赫姆的挪威科技大学。
诺贝尔物理学奖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获奖理由:发明蓝光发光二极管(led),为led灯的问世铺平道路。
工作简介:三位获奖者发明了蓝光led,使更为节能的白色led灯取代高耗能的白炽灯泡成为可能。
在90年代初三位科学家用半导体生成亮蓝色光束之前,仅有红光和绿光led问世。
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三位科学家在其他人都失败的领域获得了成功。
实际应用:他们的发明引发了照明技术的根本转变。
目前,led灯成为世界许多地方的标准照明方式,并对节约地球资源贡献良多。
led灯使用寿命最高可达10万小时,而白炽灯只有1,000小时,荧光灯只有1万小时。
所属机构:赤崎勇和天野浩均是日本名古屋大学(nagoya university)的教授。
赤崎勇同时还供职于名古屋市的名城大学。
中村修二出生于日本,目前是美国公民,任教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诺贝尔化学奖斯特凡?黑尔、埃里克?贝齐格和威廉?莫尔纳尔获奖理由:研发了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工作简介: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能够让科学家突破传统显微镜的限制,更好地研究活细胞内分子细节。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1905年物理学奖
物理学奖德国,勒纳(PhilippEduardAntonvonLenard1862-1947),阴极射线的研究。
勒纳德(LENARD,Philipp)德国物理学家,1862年6月7日生于普雷斯堡(现名布拉迪斯拉发),1947年5月20日卒于巴登,H.赫兹的学生。
他还引入了“电子伏特”(eV)作为一个测量单位。
1905年他接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勒纳德象他同时代的汤姆孙和鲁瑟福一样是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但是他反对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勒纳德是一个狭隘民族主义者,曾是希特勒的物理学顾问.尽管如此,勒纳德仍是一位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
个人成就勒纳德从1880年开始研究阴极射线,1892年,当时任赫兹助手的勒纳德研制出了带有“勒纳德窗口”的阴极射线管,该装置可以导引阴极射线离开电离空间,从而能够进一步独立地研究放电过程。
勒纳德测量了各种样品对阴极射线的吸收,结果表明,物体对阴极射线的吸收与其密度成反比,阴极射线在物体中的穿透能力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强。
虽然佩林、维恩和汤姆逊等人和他一样都证实了阴极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但是勒纳德在1898年发表了《关于阴极射线的静电特性》,使他取得了这一发现的优先权。
勒纳德还发现高能阴极射线能够穿过原子,他从这一现象出发正确地推断出原子内部的空间相对来说是空虚的。
后来,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也得到了同样的证据,并提出了后人普遍接受的原子有核模型。
在研究光的发射时,勒纳德认为这与电子的释放和回归有关,他的这一观点只是到了玻尔原子模型确定后才为人们接受。
1902年勒纳德发现了光电效应的重要性质:光电子数目随光的强度增加而增加,可是光电子的动能只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
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基尔大学的勒纳德,表彰他在阴极射线方面所作的工作。
个人简介勒纳德(PhilippLenard,1862—1947),德国物理学家。
1862年6月7日生于匈牙利的普雷斯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阴极射线的研究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基尔大学的勒纳德(Philipp Lenard,1862—1947),表彰他在阴极射线方面所作的工作。
1888年,当勒纳德于海德堡大学在昆开(Quincke)的指导下工作时,就在阴极射线方面作了最初的研究。
他研究了赫兹关于这种射线与紫外线相似的观点。
为此他做了一个实验,观察阴极射线是否能象紫外线一样通过放电管壁的石英窗。
他发现阴极射线不能穿过。
但在1892年,他在波恩大学担任赫兹的助手时,赫兹让他看了自己的一项新发现:将一块被铝箔包着的含铀玻璃片放入放电管中,当阴极射线轰击这块铝箔时,铝箔下面发出了光。
当时赫兹以为可以用一片铝箔将空间隔开,一边是按普通方法产生的阴极射线;而在另一边则是纯粹状态下的阴极射线。
这个实验以前从未做过。
赫兹太忙了,没有时间做这个实验,就让勒纳德做,就这样,勒纳德作出了“勒纳德窗”的重大发现。
勒纳德用不同厚度的铝箔做了大量实验后,最后在1894年发表了他的重大发现。
这个发现就是用来封闭放电管的石英板可用一块铝箔代替,铝箔的厚度恰好可使管内保持真空,但又要薄到恰好能让阴极射线通过。
这样,不但能研究阴极射线,而且也能研究阴极射线在放电管外引起的荧光现象。
勒纳德从当时的实验得出结论,阴极射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大概是分米的数量级,而在真空中则可以传播数米而无衰减。
虽然勒纳德开始时是仿照赫兹的说法,认为阴极射线是在以太中传播的某种波,但由于得知佩兰(J.Perrin)在1895年的研究、J.J.汤姆孙和维恩(W.Wien)在1897年分别所作的研究,他后来放弃了这个观点。
上述三位科学家证明了阴极射线的微粒性。
J.J.汤姆孙最后作出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结论,这虽然与勒纳德的主张不合,但勒纳德的铝箔窗实验仍不失为推动J.J.汤姆孙发现电子的重要前提。
人们公认,勒纳德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有重要贡献,但他却在这项研究中不断和别的科学家发生冲突。
伦琴是用勒纳德设计的放电管发现X射线的。
对此,勒纳德有自己的看法,他坚持认为X射线只不过是他研究过的放电管外面的以太波的特殊情形。
在勒纳德看来,X射线乃是一种特别“硬”的阴极射线,其速度接近光速。
因此勒纳德对X射线发现的优先权提出了要求,他认为X射线的发现应有他的一份功劳。
开始勒纳德对X射线的解释很有市场。
但到1897年以后,勒纳德的观点受到了冲击。
1896年,勒纳德在英国科学促进会上以特邀代表身分发言时,他宣称,阴极射线和X射线都是以太波,X射线实质上就是在磁场中不被偏转的阴极射线,比普通的阴极射线硬,因此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对此J.J. 汤姆孙指出,勒纳德对阴极射线本质的解释与佩兰的实验结果相矛盾。
佩兰的实验证明了,阴极射线带有负电荷,与X射线有本质的不同。
但勒纳德认为,佩兰的结论缺乏说服力,因为阴极射线的任何有意义的实验必须在高真空条件下进行。
就是在这一争论的背景下,J.J.汤姆孙作出了重要的一些实验,成功地使阴极射线在静电
场和磁场中发生了偏转,并测出了阴极射线的荷质比,从而发现了电子。
J.J.汤姆孙判定,构成阴极射线的微粒比人们知道的任何原子都还要小1000倍。
从此以后,人们就不再把X射线和阴极射线等同起来,公认X射线是不带电的电磁扰动。
勒纳德对X射线发现优先权的要求,就这样被彻底否定了。
关于阴极射线的本质,勒纳德后来还是改变了看法,并且在这一基础上作出了进一步的贡献,这项贡献是对光电效应的研究。
他根据他在高真空下所作的这一效应的实验,分析了这一效应的本质。
他证明,当紫外线照射到一块金属上时,紫外线会使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然后这些电子会在真空中传播,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得到加速或减速,或用磁场可以使电子轨迹弯曲。
他通过精确的测量证明,发射的电子数正比于入射光的强度,亦即入射光所带的能量。
电子的速度,即它们的动能,却与入射光的能量完全无关,只随光的波长改变,当波长减小时电子的动能增加。
这些事实和当时流行的理论是矛盾的,也就是说,经典理论无法解释勒纳德在光电效应方面发现的事实。
一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定律并发展了光量子理论时,才完满解释了这一事实。
过了很久,光量子才被密立根证实。
勒纳德一直不原谅人们把爱因斯坦的名字冠在这个定律之上而对爱因斯坦耿耿于怀。
在进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为了加速电子和测量它们的能量,勒纳德发明了一种光电管,这跟无线电电子学中的非常相近,实际上就是三极管最早的雏型。
不同之处是在勒纳德的光电管中,阴极发射电子是靠光的作用,而三极管中的阴极是灯丝,可向真空中发射出强得多的电流。
1902年勒纳德指出,电子通过一种气体时必须有一个最小能量值,才能引起气体的电离。
1903年勒纳德发表了关于原子像一个他称之为“动力子”的集合体的原子模型理论。
动力子极其微小,分散在原子广阔的空间里,它们有质量,可以把它们想象成电荷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一对对电偶极子,它们的数目取决于原子的质量。
他认为,原子中的这种固体物质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10亿分之一。
动力子原子模型能解释勒纳德窗的作用,但无法解释更多的事实,由此是一种不成功的原子模型。
勒纳德晚年致力于研究光谱线的本质和起源。
他发展了里德伯、凯瑟(Kayser)和龙格(Runge)的工作。
这些科学家认为,一种金属的光谱线可以排列成两个或更多个不同谱系,在这些谱系的波长之间存在明显的数学关系。
勒纳德指出,每个谱系都会发生原子的确定变化,这些变化决定着各个谱系,并且可以按原子所失去的电子的数目来区分。
勒纳德1862年6月7日生于匈牙利的普雷斯堡(Pressburg,今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
勒纳德先后在布达佩斯大学、维也纳大学、柏林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习过物理,得到本生(Bunsen)、亥姆霍兹和昆开的指导,1886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从1892年起勒纳德在波恩大学任讲师,并担任H.赫兹的助手,1894年被聘为为布雷斯劳大学教授。
1895年成为埃克斯-夏佩勒大学物理教授,1896年任海德堡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
1898年任基尔大学教授。
勒纳德的第一项研究工作是关于力学方面的,当时他发表了一篇关于下落水滴的振动及其应用问题的论文。
1894年他整理出版了赫兹遗留下的《力学原理》。
不久他对磷光和荧光现象发生了兴趣,这是他从童年时代和同学们一起看到萤石在黑暗中发出微弱光亮而引起的神秘感的继续。
他和天文学家沃尔夫一起研究一种酸的发光现象,把这种酸与碱和硫酸氢盐混合起来研究照片的显像过程。
他发现,发光度决定于这种酸的氧化程度。
与此同时,他还研究了铋的磁性。
在普雷斯堡的现代学院,他和他的第一位物理老师克拉特(Klatt)合作,研究了诸如硫化钙之类的所谓的自发光物质。
克拉特对这种物质已研究了一些年头。
他们共同发现,硫化钙经过光照后会在黑暗中发光,但是硫化钙中至少应含有微量的重金属,如铜和铋等,这些物质组成晶体后才有这类效应。
晶体的自发光颜色、强度和发光持续时间均与晶体有关。
如果硫化钙十分纯净,它就不会发光。
跟克拉特的这项合作成了勒纳德后来的十八年中研究阴极射线的先导。
勒纳德是一位有才能的实验家,他的一些发现的确很有价值,但他宣布这些发现的重要性时往往超过了它们的真实价值。
虽然他得过很多荣誉,譬如1911年获得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奥斯陆)大学的博士学位,1922年获德累斯顿大学博士学位,1933年获日耳曼帝国鹰徽勋章,但他仍然感到自己是被忽视了,认为没有得到足够高的评价。
他后来变成了希特勒的国社党的忠实成员,成了积极的种族主义者和排犹主义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就反对德国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制度,竭力鼓吹德国军事化。
早在1924年他就追随希特勒,吹捧希特勒是“头脑清晰的哲学家”。
在希特勒统治期间,他成为纳粹在物理学界的代理人。
勒纳德从反犹太人的种族主义立场出发,从1920年起就诽谤、攻击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并鼓吹所谓的“德意志物理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勒纳德被勒令离开海德堡到梅塞尔豪森,于1947年5月20日在那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