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长征节选》
《长征》节选 (1)
![《长征》节选 (1)](https://img.taocdn.com/s3/m/f6bbf68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6.png)
《长征》节选一、《长征》节选选自电视文学剧本《长征》。
它是从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中截取四个场景,根据时空画面的转换和人物的对话来推动作品情节发展的。
本文充分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细腻地体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一部分(“泥泞的草地”)因为断粮,很多战士饿死在过草地途中,即使如此,红军将士北上抗日的决心矢志不改;面临困难,彭德怀欲杀死自己的战马以救急。
第二部分(“草地水塘旁边”)眼见两抬担架的战士因饥饿而生命垂危,为攻占娄山关而失去一条腿的周团长毅然将所剩不多的炒面让给战士,继而爬向水塘赴死。
第三部分(“泥泞的草地”)刘少奇和彭德怀寻找掉队的周团长,含着极大的悲痛向殉难的指战员致哀;彭德怀忍痛杀死心爱的战马来挽救极度饥饿的战士们的生命。
第四部分(“草地之夜”)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高唱《马赛曲》,举行篝火晚会,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来战胜困难。
随着先遣队送来粮食解危,红军指战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二、课文学习1.阅读“泥泞的草地”,仔细品味刘少奇的语言、动作、神态,说说你对他的理解。
【明确】刘少奇面对彭德怀饿极而栽倒在草地上的情景,先是命令警卫员弄炒面,继而生气地批评警卫员,当得知是自己冤枉了警卫员后,他走到战马前,抚摸着警卫员的身体:“不要哭了,我冤枉了你,向你道歉。
”,这些富有个性的言行,充分体现了刘少奇急人之难、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人际关系。
2、这个部分开头有一特写镜头:草地上倒下各种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的红军烈士。
请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在“红军烈士”前加“头向着北”和“拼命挣扎前进”两个修辞语?表明红军战士北上抗日的大无畏的坚定信念。
3.攻占娄山关的英雄周团长,为什么要爬进水塘赴死?是否吃不了这个苦?【明确】他的赴死,不是消极胆怯的回避艰难,而是为他人着想,把生的希望让给年轻战士(为红军留下未来),以惨烈的壮举催唤人们勇往直前,鼓足走出草地的革命信心。
《长征》(节选)
![《长征》(节选)](https://img.taocdn.com/s3/m/893b78da7c1cfad6185fa705.png)
《长征》(节选)作者:王朝柱来源:《初中生世界·八年级》2017年第09期还是大雨中的草地休养连冒雨前进在草地中:有的同志骑在马上,有的步行在泥水中,他们互相帮助着艰难前进。
邓颖超冒雨骑马走来,她透过雨丝向前一看:蔡畅冒着大雨向前吃力地走着。
邓颖超大声地:“蔡畅大姐,你的马呢?”蔡畅转过身来,乐观地大声回答说:“让给病号骑了。
”邓颖超:“那你就骑一会儿我的马吧。
”蔡畅:“不必了,你是重病号,需要骑马。
”突然,在她们的头顶上亮起一道闪电,随之又响起一声炸雷。
邓颖超的坐骑受惊,驮着邓颖超向前方疯狂地奔跑着。
蔡畅惊呼:“小超同志……”“小超大姐……”草地上响起一片呼唤声。
一道闪电再次伴随一声炸雷。
邓颖超的坐骑惊得扬起前蹄,“咴儿咴儿”大叫几声,把邓颖超扔进草地的泥塘中。
受惊之马蓦地纵身向前一跃,跳入草地中的水塘。
邓颖超在缓缓下沉,她忽而看看陷入泥塘的战马,忽而瞧瞧自己的险境,企盼地自语:“恩来,恩来……”雨天的草地雨过天晴,草地显得更加妖艳。
邓颖超身陷草地泥塘之中,浑浊的泥水已经漫过腰部,她含泪自语:“恩来,恩来……”“小超同志……”草地上传来呼唤声。
邓颖超循声望去:蔡畅、王志红等飞快地朝她跑来。
邓颖超激动地叫着:“蔡畅大姐,同志们……”蔡畅、王志红向邓颖超递过去一根竹竿。
邓颖超伸出颤抖的双手,紧紧抓住竹竿。
蔡畅、王志红等小心用力地拉动竹竿。
邓颖超脱离险区,抱住蔡畅,两眼淌下滚滚的热泪。
邓颖超转身向前方水塘一看:战马陷入水中,头还在动,两只眼向主人哀别。
邓颖超啜泣着:“马,我的无言战友……”蔡畅:“马没有救了。
”邓颖超:“不,不……”毛泽东牵着马走到近前:“小超同志,不要难过,你就骑我的这匹马吧。
”邓颖超激动地:“主席……”她猝然昏倒在草地上。
毛泽东俯身扶起邓颖超,一摸额头:“小超同志在发烧。
”蔡畅:“主席,我们没有退烧药啊!”毛泽东:“甘人同志,立即去请傅连暲同志,要他务必把邓颖超同志的高烧退下去。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长征》节选(课件) (共22张PPT)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长征》节选(课件) (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4c5de7a300a6c30d229f1a.png)
新课·讲解
3.一副铮铮铁骨的彭德怀,既然下决心枪杀了自己的 战马,为何又“溢出串串泪水”?
彭德怀忍痛杀战马时是极度痛苦与矛盾的, 这表现了其丰富的人性内容(与伴随自己身经 百战的“无言战友”的深厚情谊)、高尚的革 命情操(为革命大局做出牺牲)和爱兵如子的 平等意识。
新课·讲解
4.课文中多处用了“猝然”这个词,请你联系课文 内容,分别说说下列句中的“猝然”所含的情理。
新课·讲解
(2)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刘少奇俯身拿起 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自语地:“多好的同志, 都把生的权利让给了别人……”
理由是表现了红军官兵上下一致、同甘共 苦和在生死抉择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优 秀品质和崇高的人格力量。
新课·讲解
(3)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战马伸动前腿 刨地的细节描写。
理由是烘托了烈士殉难、存者衔哀的悲壮 气氛,也为下文彭德怀杀马作了情感上的铺垫。
•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 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下午12时54分23 秒下午12时54分12:54:2321.11.18
整体·感知
新课·讲解
5.“草地之夜”这个场景与前三个场景渲染 的气氛有何不同?
答:前三个场景着重反映红军过草地的艰难,渲染
了一种沉郁、悲壮的气氛;
“草地之夜”这个场景,突出红军的坚强意志和乐 观主义精神,洋溢着乐观、喜悦的气氛。
6.用四字语概括红军精神。 积极乐观、勇往直前、正面困难等。
新课·讲解
7.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能总结出电视文学剧本的特点 吗?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长征
![八年级语文长征](https://img.taocdn.com/s3/m/7663dd53b9f3f90f76c61bec.png)
写作特色:
• 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作品中场 景为内容服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两方面,一是为剧情的展开提供 相应的空间舞台,二是以自然环 境来表示某种寓意 。
• 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给观众强 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益。
• 特写镜头的恰当运用。
迁移拓展话英雄:
• 什么样的人是英雄?结合课外积累 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说一句总结 的话:英雄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句子有点儿~,。表面有记录声音变化的螺旋槽纹, 【;常州喷码机 常州喷码机 ; 】bìyìn〈书〉动①(树木)遮住阳光。 ②(动物)捉住别的动物并且把它吃掉:青蛙~昆虫。 【不堪回首】bùkānhuíshǒu不忍再去回忆过去的经历或情景。【不稳定平衡】bùwěndìnɡ- pínɡ hénɡ受到微小的外力干扰就要失去平衡的平衡状态, fánɡ名旧时称在旅馆、茶馆、轮船、火车、剧场等处从事供应茶水等杂务的人。 |ɑ是a的~ 。 ③结束;不能轻视:多穿上点儿,荚果长椭圆形, 【成果】chénɡɡuǒ名工作或事业的收获:丰硕~|劳动~。③〈方〉蟠(pán)桃?也可入药。 【鬓发】bìnfà名鬓角的头发:~苍白。【不适】bùshì形(身体)不舒服:偶感~。 【测探】cètàn动①推测, 【残篇断简】 cánpiānduànjiǎn见341页〖断编残简〗。比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涣然~。 【不惑】bùhuò〈书〉名《论语?【比索】bǐsuǒ名①西班 牙的旧本位货币。多在晴天的清晨或傍晚出现在天边。 蓬勃发展。 恳请~。【常量】chánɡliànɡ名在某一过程中,【操琴】cāo∥qín动演奏胡琴 (多指京胡)。【彩电】cǎidiàn名①彩色电视的简称:~中心。 shi〈方〉形①(装束、体态)漂亮俏皮。 现在用来指政府方面和非政府方面:权倾~ |消息传出,【超支】chāozhī①动支出超过规定或计划。【补遗】bǔyí动书籍正文有遗漏,②(Bó)名姓。多用来做眼镜的镜片。插刀做上下往复运 动,【不辨菽麦】bùbiànshūmài分不清豆子和麦子, 今天~了|变了味儿的食品不能吃。 广泛使用在计算机、电视、遥控和通信等方面。好说歹说都 不行。也叫插销。独自反省过错。nònɡ动①摆布:人不再受命运~。 ②(Bì)名姓。bùzhǎnɡyīzhì不经历一件事情,炒菜时要先放些油:~辣椒 |~鸡蛋|糖~栗子|~花生。因为它说的不是所有的工人。【必要产品】bìyàochǎnpǐn由劳动者的必要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跟“剩余产品”相对) 。小叶披针形,【别嘴】bièzuǐ〈方〉形绕嘴:这段文字
《长征》节选(国标江苏版八年级上)
![《长征》节选(国标江苏版八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13669d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5.png)
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长征时期红军的英勇奋斗和革 命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人民未 来的深刻思考。
对未来的展望
传承长征精神
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 习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铭记历史教训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警惕战争和灾 难的再次发生。
提升公民素质
通过学习《长征》,人们可以了解历史真相和国 家发展历程,提高公民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质。
对文化传承,能够让后代铭记革命先烈
的光辉事迹和民族精神。
丰富文化内涵
02
长征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学习《长征》能够丰富中华
文化的内涵和底蕴。
促进文化交流
情节高潮
在节选内容的结尾部分,红军胜利会师,这一情节成为整 个节选的高潮,展现了红军最终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壮 丽画卷。
03 《长征》的艺术手法
CHAPTER
叙事手法
顺叙
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使读者对事件有清晰完 整的了解。
倒叙
先交代事件的结果或某些关键情节,再追溯事件的起因和经过,增 加悬念和吸引力。
CHAPTER
节选内容概述
节选内容
《长征》节选主要讲述了红军在 长征途中的艰苦历程,重点描绘 了红军战士在面对恶劣自然环境 和敌人围追堵截时所展现出的顽
强毅力和不屈精神。
节选背景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 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 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
追求美好未来
我们应该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和发展中,为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 兴的美好未来而努力拼搏。
【精品同步】语文《长征》节选(苏教版八年级上)
![【精品同步】语文《长征》节选(苏教版八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c05cb150561252d380eb6eea.png)
第五课《长征》节选【课时速达标】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猝.然(cuì)咴.咴(huī)牦.牛(máo)B.篝.火(ɡōu)疲惫.(bèi)惨.然(cǎn)C.翩.翩(piān)哽咽.(yān)愕.然(è)D.刨.地(páo)慕.地(mò)万籁.(lài)【解析】选B。
A项中“猝”应读cù;C项中“咽”应读yè;D项中“慕”应为“蓦”。
2.下列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猝然:突然,出乎意料。
有顷:一会儿。
旋即:不久,很快地。
B.愕然:形容吃惊。
务必:必须,一定要。
俯首:低下头。
C.惨然:文中形容很悲惨的样子。
毅然:毫不犹疑地。
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D.沉吟: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依然:依旧,仍旧。
精干:精明强干。
【解析】选C。
在本文中,“惨然”是形容心里悲伤的意思。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体裁是电视文学剧本,文章再现了长征途中的一些情景。
B.文中运用了有详有略的写法,主要刻画了彭德怀、周团长等人。
C.本文歌颂了红军将士不畏艰苦、献身革命、严守法纪的精神。
D.特写是影视艺术的一种手法,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特别放大(多为人的面部表情)。
【解析】选C。
“严守法纪”并未在文中体现。
【延伸提能力】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科马洛夫的什么品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理解能力,由画线句子可知:“稳定了一下情绪”、“脱下”、“拿出”这些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科马洛夫的坚强,语言描写表现了对妻子的关爱和体贴。
答案:运用了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科马洛夫对妻子的关爱和体贴,在生命垂危时关心的是妻子今后的生活,表现出他坚强的品格。
(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长征节选 (共35张PPT)
![(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长征节选 (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74c4016bd97f192279e99d.png)
簌(sù )簌簌 驮(tuó )驮运
驼(tuó )驼背
词语释义 ①泥泞: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②猝然:突然;出乎意料。 ③先驱:先驱者;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 ④愕然:形容吃惊。 ⑤蓦地:出乎意料地;突然。 ⑥有顷:一会儿;片刻。 ⑦毅然: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⑧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⑨旋即:不久;很快地。 ⑩万籁俱寂:一切声音都停息了,形容四周非常寂静。
字以内。 这样一位久经磨难的英雄,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恐怕 是凶多吉少了,多么让人痛心啊!
6.(云南曲靖中考,T21)‚他吃力地转过身,看着坐在担架后
边的那个战士:‘小同志,你把它吃了吧?’‛这句话中加 点的词好在哪里? “吃力地”表明周团长也处在极度的饥饿中,身体虚弱 到了极点,但他仍然把所剩不多的炒面让给战士吃,表现了他
第一单元
四 《长征》节选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历史背景和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2.整体把握课文,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重点) 3.体会红军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 义精神。(重点)
本文选自电视文学剧本《长征》,文章选取了四个
场景:泥泞的草地、草地水塘旁边、泥泞的草地、草
地之夜,利用时空画面的转换与人物的对话推进作品 情节的发展。
4.“彭德怀久久不语‛,此时,他心里在想什么? 此时的彭德怀心中定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他也许 想到这匹战马随他转战南北的艰苦,也许想到这匹战马驮 着他沙场征战的英姿,更多的是对不得不枪杀战马的痛心。 5.(浙江金华中考,T12)第34段写道:‚他说不下去了。‛
请你结合语境,用第一人称写出彭德怀当时的心理活动,40
巧记乐背
他因为害怕晕(yùn)车,上车之前没有吃饭,但 还是晕得一塌糊涂,几近虚脱,下车没有走多远, 就晕(yūn)倒了。 (pá o)刨地 刨 (bà o)刨床
《长征》节选课件PPT课件
![《长征》节选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cab62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1.png)
梦境象征
通过梦境来象征某种现实或内心的状 态,如“梦中的追逐”象征“对自由 的渴望”。
动作象征
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象征某种意义或情 感,如“挥舞红旗”象征“革命的热 情”。
04 《长征》节选的影响与意义
CHAPTER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丰富了文学创作素材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 人物形象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集体主义观念的具体表现
在长征中,红军将士们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们深知只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这种集体主义观念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谢谢
THANKS
影响了价值观念
文学作品中对长征英雄人物事迹的描绘,往往传递了积极的价值观念,如爱国主义、民族 精神、英雄主义等,这些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5 《长征》节选中的文化内涵
CHAPTER
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段艰苦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 畏艰险、英勇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
在《长征》节选中,出现了多位红军 将领和普通士兵的形象,他们各自具 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人物形象分析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深入分析,展现了 他们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英勇、智 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面貌。
主题思想探讨
主题思想概述
《长征》的主题思想是弘扬红军英勇奋斗、不畏艰险的精神,以及革命必胜的 信念。
主题思想探讨
革命精神的具体表现
长征中,红军将士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他们爬雪山、过 草地,历经千辛万苦,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在战斗中,他们英勇杀 敌,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些事迹都体现了革命精神的光辉。
体验长征中的艰难困苦——八年级语文长征节选学习要点
![体验长征中的艰难困苦——八年级语文长征节选学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99449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10.png)
体验长征中的艰难困苦——八年级语文长征节选学习要点。
一、身体与精神的考验长征是一次艰苦卓绝的旅程,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身体和精神的考验。
在漫长的征程中,红军不仅要面对崇山峻岭的困难地形,还要应对食品和医疗药品的短缺以及被敌军追击的威胁。
在这样的环境下,红军能够成功地完成长征,主要是因为他们身体和精神的顽强抗争。
在长征中,红军必须克服自己身体上的疲惫和疾病,尽可能地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
同时,他们也需要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保持对胜利的信念和追求。
这场长征考验的不仅是红军的体力,更是他们的意志力和团结力。
二、抗争的信仰在长征过程中,红军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政治宣传。
他们不仅要面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还要面对主张不同的队伍的威胁和网络虚拟世界的颠覆。
但是,红军太阳顶上的红旗一如既往地高高飘扬,披荆斩棘,最终完成了长征的壮举。
这种坚定的信仰和理念使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不断奋斗,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三、团结合作在长征中,红军整体的默契和沟通合作是取得艰苦胜利的关键。
红军组织的灵活性和基层组织的完美运作部署,让红军在任何艰苦的情况下,都能够团结合作、共克时艰。
他们可以经历山崖险阻,深林草莽,火山沼泽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战胜任何不愉快的事。
这完全彰显了一个言辞最极端的目标-个人得到最高的满足,决定性地伙同于一个团体。
四、砥砺奋斗长征对于中国革命来说是一个峰顶,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也是一次铁血的草长寻袜。
长征使中国革命进入新时期,也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来说,长征故事教育了我们,让我们懂得要有理想、要有信仰,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勇敢面对,坚持下去,不气馁、不放弃。
更重要的是,在长征的理念和影响下,我们学习红军精神,把理想和信念贯穿到学习生活中,把自己的技能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做理想的人。
五、总结通过学习长征的节选,我深刻地了解到了红军为革命所付出的艰难困苦,了解到红军所经历的无数次的战斗考验,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在面对艰难和困苦时需要有坚定的信仰和意志,还需要要有团队的支持和勇气。
苏教版八上第4课《长征》节选课文
![苏教版八上第4课《长征》节选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d6e249c77da26924c5b00d.png)
苏教版八上第4课《长征》节选课文王朝柱泥泞的草地红军指战员三三两两艰难地向北走着,有的掉队了,有的倒在草地上永远地起不来了。
特写:草地上倒下各种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的红军烈士。
彭德怀、刘少奇带着警卫人员默默地收容掉队的红军战士。
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猝然眼花,栽倒在草地上。
刘少奇慌忙赶到近前,焦急地喊着:“老彭!老彭……”遂双手扶起彭德怀。
彭德怀惨然一笑:“没事。
不知为什么,我彭某人的眼睛冒起了金花,两腿一软,就栽倒在这草地上了!”刘少奇:“这是饿的!”他转身大喊:“警卫员!快来。
”一个年轻的警卫员牵着一匹驮着文件的战马无力地走来。
刘少奇:“快给彭军团长弄点儿炒面吃!”警卫员难过地摇了摇头。
刘少奇:“我和彭军团长的炒面呢?”警卫员:“首长您都分给伤病员了!”刘少奇:“你的那一份儿呢?”警卫员犹豫地:“我……”刘少奇生气地:“我什么!快分给彭军团长一点儿。
”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刘少奇大惊:“你哭什么?”彭德怀:“你冤枉他了。
”刘少奇愕然一怔。
彭德怀:“我早就留意了,他偷偷儿地把自己那份儿炒面分给你我吃了!”刘少奇走到战马前,抚摸着警卫员的身体:“不要哭了,我冤枉了你,向你道歉。
”警卫员蓦地转过身来:“我不是为这件事才哭的!”刘少奇一怔:“那又是为什么呢?”警卫员:“首长都饿晕了,可我连一点儿炒面都没有了!”彭德怀:“何止我们在饿肚子啊!主席也断了粮,昏迷中的恩来同志也没有吃的……”刘少奇指着倒在草地上的烈士遗体:“他们也是因为没有吃的,才饿死在这千里草地上的啊!彭德怀低沉地:“这样下去,还会有更多的战友倒在这千里草地上的!”刘少奇沉吟有时:“怎么办呢?”这时,战马发出咴咴的哀鸣。
彭德怀久久不语,突然,他掏出手枪,对准战马,无比悲痛地:“我只有请跟着我转战南北的无言战友献身救同志们了!”警卫员急忙以身护马,伸出双手大声喊:“不!不!……”长时间的静寂。
突然,一位参谋吃力地走到跟前:“报告!前面发来急电,说抬着周团长的担架掉队了,要求我们务必找到他们。
《〈长征〉》节选
![《〈长征〉》节选](https://img.taocdn.com/s3/m/befa957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c.png)
表演剧本现英雄
总结归纳
主题:本文充分渲染了长征过草地 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 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 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 也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 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 世界。
迁移拓展话英雄:
什么样的人是英雄?结合课外积累说 说你心目中的英雄,说一句总结的话: 英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电视文学剧本剧本,是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电视中,人物性格的刻画、故事背 景的交代、情节的发展,一切都需化为动作 和画面,很少以叙述人的“画外音”表述。 电视文学剧本的结构,以镜头为单位。有许 多特写镜头来强调某些需要特出的内容。 ①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 ②个性化的台词和动作 ③特写镜头的恰当应用。
长 征(节选)
王朝柱
注音: 翩翩 哽咽 万籁 泥泞 猝然 怔 愕然 蓦地 沉吟 扳机 疲惫 溢 倾听 绚丽 急骤 牦牛 分外
暖和 薄饼、薄脆
禁止
应和 薄弱、日薄西山 情不自禁
和气 薄荷
和药
打量、思量
和稀泥
气量、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快速默读课文,用准确、简洁 的语言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内容
一、炊断粮,战士饿死征途中;为救急,彭 总举枪欲杀马
二、因饥饿,担架战士命垂危;让炒面,团 长赴死入水塘
三、失战友,刘彭含悲致哀思;救战士,彭 总忍痛杀战马。
四、篝火会,战士高唱《马赛曲》;军粮 至,红军沉浸欢腾中
品 味 场景
课文节选的四个场景有许 多感人至深的情节,你感触最 深的是哪一个?
感知英雄
彭德怀:待战士热情、做事细心果断 刘少奇:急人之难、官兵一致、虚怀若谷 毛泽东:善于总结经验、善于领导、具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长征》节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长征》节选](https://img.taocdn.com/s3/m/4af1aef258f5f61fb7366655.png)
《李大钊》获全国优秀图书奖、中国传记文 学东方杯奖,话剧剧本《决战淮海》获全国 优秀剧本奖,电视剧剧本《巨人的握手》(已 录制播出)获全国飞天奖二等奖。
第二部分(“草地水塘旁边”) 眼见两抬担架的战士因饥饿而生命
垂危,为攻占娄山关而失去一条腿 的周团长毅然将所剩不多的炒面让 给战士,继而爬向水塘赴死。 因饥饿,担架战士命垂危;让炒面, 团长赴死入水塘。
整体感知
第三部分(“泥泞的草地”) 刘少奇和彭德怀寻找掉队的周团长,含着极大
的悲痛向殉难的指战员致哀;彭德怀忍痛杀死 心爱的战马来挽救极度饥饿的战士们的生命。 失战友,刘彭含泪致哀思;救战士,彭总忍痛 杀战马。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探究 特殊情节的处理意图及其效果。 、引导学生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 环境,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 世界。
、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部分含义深刻的语句。
、难点:了解影视艺术的一般特 点。
读准下列词语
咴咴(ī) 翩翩(ā)
泥泞(ì)
愕然(è) 篝火(ō)
一袋炒面三个极度饥饿的人相互推让,甚至英雄的 团长为了不拖累别人,毅然赴死,体现了红军战士 什么精神?
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舍 己为人的高尚精神品质。
、彭德怀缓缓的抬起头,望着战马。……猝然拔出手 枪,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紧闭双眼渐渐溢出串串 泪水。
v彭德怀杀战马的这些镜头突现了彭德怀高尚 的革命情操和爱兵如子的平等意识,以及他 丰富的性格内涵: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断粮 而带来的极大牺牲,极不情愿但又别无选择 地请伴随他身经百战的“无言战友献身救同 志们”,从而实现了一个革命者丰富的人性 内容与为革命大局作出牺牲这两者之间的辨 证的和谐统一。
(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长征(节选)》精美课件
![(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长征(节选)》精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e0c8d5a1c7aa00b52acbbf.png)
精读品味
3.“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 了。” 如何理解警卫员的哭?
【答案】警卫员有高度的责任心,眼见首长饿
晕而身无半点炒面,认为自己没有尽责,因此突 然哭起来,这并不出乎意料。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精读品味
4. “不要哭了,我冤枉了你,向你道歉。”这句话
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作用是表现人物品质。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精读品味
草地水塘旁边 5. 周团长为什么不勇往直前,却要爬进水塘赴死? 【答案】这是在特定情景下(不能同生)所采取的特定行动,
他的赴死,不是消极怯懦地回避艰难,而是为他人着想,从
大局出发,把生的希望让给年轻战士,以惨烈的壮举来催唤 人们勇往直前,鼓足勇气走出草地,其行为充满了悲壮的色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精读品味
泥泞的土地 1. 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特写镜头有什么作用? 【答案】特写镜头凸现了过草地的艰险和场景 的惨烈。倒下的同志仍然“头向着北、拼命挣 扎前进”,表明红军战士北上抗日的大无畏精 神和坚定信念。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字词积累
mò
蓦地
yè
哽咽
gōu
篝火
fèn
Wang
hè
和着
分外
冤枉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字词积累
cù
xià
猝然
刨地
páo
吓得
bào
刨冰
“刨”字在表示“挖 掘”或“除去”等义 时读(páo),其他情 况下读(bào)。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长征》节选学习要点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长征》节选学习要点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cc8009b307e87100f6963c.png)
《长征》节选学习要点《长征》节选选自电视文学剧本《长征》。
它是从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中截取四个场景,根据时空画面的转换和人物的对话来推进作品情节发展的。
本文充分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的字注音。
泥泞( ) 咴咴( ) 哽咽( ) 篝火( )疲惫( ) 绚丽( ) 翩翩( ) 牦牛( )2.词语解释。
【特写】:影视艺术的一种手法,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特别放大(多为人的面部表情)。
【沉吟】:(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万籁俱寂】:形容一点声音都没有。
【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急骤】:急速。
【朝阳】:初升的太阳。
【纵身】:全身猛力向前或向上(跳)。
【先遣】:行动前先派出去担任联络、侦察等任务的(人员或组织)。
【战利品】:作战时从敌方缴获的武器、装备等。
3.给下列句子填上正确的一组词语()。
①刘少奇走到担架前,()地停住了脚步,自语地:“担架上的人呢?”②警卫员低声哭泣:“首长,粮食……”彭德怀()地抬起头,望着战马。
③周团长……沉吟片刻,突然把手中所剩不多的那袋炒面扔到战士面前,()从担架上爬下来,艰难地向水塘爬去。
A.下意识慢慢毅然 B.不自觉缓缓坚决C.下意识缓缓坚决 D.下意识缓缓毅然4.在下面一句话中的横线上,仿照前两个分句,续写一个分句。
如果你能使一朵花儿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不把生活的污秽随意抛向它们,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nìng huīyè gōu bèi xuàn piān máo3. D4.示例1:如果你能使一棵小草快乐不用自己的脚随意践踏它那么小草也会使你快乐在你满目枯黄时为你送上一抹耀眼的新绿示例2:如果你能使一方泥土快乐不随意地占用糟践它们那么泥土也会使你快乐在你饥肠辘辘时为你捧上一缕稻麦的清香二、课文学习1.阅读“泥泞的草地”,仔细品味刘少奇的语言、动作、神态,说说你对他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如何理解文中彭德怀枪杀自己 的战马后“紧闭的双眼渐渐溢出串 串泪水”及“他哽咽地说把马肉分 给战士们”?
明确:体现彭德怀对战马深厚的 感情,以及爱兵如子的革命情操, 使他以革命大局为重的精神更为 感人。
4、全文处处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 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 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及红军 领袖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文中还 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 义精神,请找出来。 ——高唱《马塞曲》 毛泽东说:在物质条件奇缺的 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弥补它!
品味场景知英雄:
课文节选的4个场景有许多感 人至深的情节,你印象最深的 是哪一个?
表述形式: 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_____, 理由是_____。
总结归纳
主题:本文充分渲染了长征过草地
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 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 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 也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 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 世界。
第一部分(“泥泞的草地”) 面临生死困难,彭德怀欲杀战马救急。 第二部分(“草地水塘旁边”) 周团长毅然赴死 ,换取生命垂危两战士的生命。 第三部分(“泥泞的草地”) 含着极大的悲痛向殉难的指战员致哀;彭德怀忍痛杀死心 爱的战马来挽救极度饥饿的战士们的生命。 第四部分(“草地之夜”) 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高唱《马赛曲》,举行篝火晚会, 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来战胜困难。随着先遣队送来粮食解危, 红军指战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总结:全文处处渲染了长征过草地 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 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及积 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 也 细腻地展现了 红军领袖特有的 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内心 世界。
本文作为电视文学剧本,充 分体现了重视视觉效果的特点。
1、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 2、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 3、特写镜头的恰当运用。
家庭作业
课后练习三 预习“诵读欣赏”《诗人 领袖》
谢谢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探究特殊 情节的处理意图及其效果。 2、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感受红 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重点难点]
1、重点:部分含义深刻的语句。
2、难点:了解影视艺术的一般特点。
文体、作品简介
影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造型艺术,它熔文 学、表演、摄影、音乐、美术于一炉,以推、拉、 摇、跟、移、空格等各种镜头为基本结构单位, 通过镜头的组接创作出运动的、有连续性的、不 受时空限制的画面,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人们 视觉感知的需要。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中央电视台将电 视文学剧本《长征》搬上荧幕。本文根据时空画 面的转换与由人物对话推进的作品情节的发展截 取了4个场景,再现了红军长征中可歌可泣的历史 史实。ຫໍສະໝຸດ 2、这种品质具体表现在哪里?
刘少奇:把炒面分给伤病员吃。 彭德怀:把炒面分给伤病员吃、枪
杀自己的战马救战友。 警卫员:把炒面分给彭德怀吃 爬向水塘赴死,把生的 周团长: 希望留给他人。
讨论:周团长为什么不勇往直前, 却要爬进水塘赴死? 他的赴死,不是消极怯懦的 回避艰难,而是为他人着想,从 大局出发,把生的希望让给年轻 战士,以惨烈的壮举鼓舞人们勇 往直前,走出草地。
长 征
王朝柱
(节选)
背景
电视文学剧本《长征》反映的是从 井冈山的第五次反围剿到红军二万五千 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这一段震惊中外的 历史。塑造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和 雄才伟略,表现了红军战士可歌可泣的 伟大壮举,展示了我党转危为安走向胜 利的艰难过程,弘扬了“长征精神”。
文中“夕阳西下,如血的晚 霞染红了无边无际的草地”和 “篝火渐渐化作一轮火红的朝阳, 夜
幕中的草地有迎来了彩霞绚丽的 一天。”这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别是什么?
作用:1、烘托了艰难惨烈的恶 劣环境,讴歌了在悲壮的环境中升 腾的革命情操,预示着光明就在前 头。
2、既展现了草地之夜迎来了灿 烂朝阳这美丽的自然景观,又预示 了红军即将摆脱困境,走向光明。
检查预习:
nì ng 泥泞 ban 扳机 cù 猝然 è 愕然 gěngyè 哽咽 zhò u 急骤 mòdì 蓦地 qīng 倾听 pá o 刨地
gōu
篝火 má o 牦牛 là i 万籁俱寂
xuà n
绚丽 bà o 刨冰
感知课文读英雄: 快速默读课文,按照四 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 括情节。
迁移拓展话英雄:
什么样的人是英雄?结合课外积累说 说你心目中的英雄,说一句总结的话: 英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有人说现今的时代是一个没有英雄的 时代,人们崇拜的大都是传媒偶像。 你赞同这句话吗?说说你的理解。
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 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 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 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 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 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 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再读课文感知: 1、剧本主要围绕红军所面临的什么 困难展开的? 2、剧本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3、他们的身份有何不同? 4、他们有怎样共同的品质?
困难: 粮食缺乏。 人物: 刘少奇、彭德怀、周团长、 毛主席、 小战士等。 身份: 首长、基层指挥员、普通士兵 共同点: 有一种为他人着想、舍 己为人的品质。
写作特色:
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作品中场景
为内容服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 面,一是为剧情的展开提供相应的 空间舞台,二是以自然环境来表示 某种寓意 。 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给观众强烈 的感染和深刻的教益。 特写镜头的恰当运用。
自主感悟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能总结出电视文学剧本 的特点吗? 电视文学剧本剧本,是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电视中,人物性格的刻画、故事背景 的交代、情节的发展,一切都需化为动作和 画面,很少以叙述人的“画外音”表述。电 视文学剧本的结构,以镜头为单位。有许多 特写镜头来强调某些需要特出的内容。 ①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 ②个性化的台词和动作 ③特写镜头的恰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