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护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护理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称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吸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密切关系。
随着我国围生医学技术的进步,早产儿抢救成功率提高,ROP的出生率也随之提高。
急需开展ROP的筛查。
二、筛查标准(2004年04月27日卫生部发布)1、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开始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2、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3、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
4、检查时由有足够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眼科医生进行。
三、临床体征1、ROP的发生部位分为3个区:1区是以视盘为中心,视盘中心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画圆;2区以视盘为中心,视盘中心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2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3区。
早期病变越靠近后极部,进展的危险性越大。
2、病变严重程度分为5期:1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2期平均发生在35周(32~40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呈脊样改变;3期发生在平均36周(32~43周),眼底分界线的脊上发生视网膜血管扩张增殖,伴随纤维组织增殖;阈值前病变发生在平均36周,阈值病变发生在平均37周;4期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此期据黄斑有无脱离又分为A和B ,A无黄斑脱离;B黄斑脱离。
5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
“Plus”病指后极部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存在“Plus”病时病变分期的期数旁写“+”,如3期+。
“阈值前ROP”,表示病变将迅速进展,需缩短复查间隔,密切观察病情,包括:1区的任何病变,2区的2期+,3期,3期+。
阈值病变包括:1区和2区的3期+相邻病变连续达5个钟点,或累积达8个钟点,是必须治疗的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发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生于低于37周的早产儿普遍面临的一种病症。
它会导致视网膜的异常生长,进而导致视力不良和失明。
ROP的发生率与早产的程度和出生体重有关,越早产、出生体重越低的婴儿发生概率越高。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本文就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现、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现1. 定期眼部检查早产儿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医生会进行首次眼部检查。
之后,医生需要每2-4周对患儿进行一次眼部检查,以便发现和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期检查非常重要,因为ROP通常在生后的前几个月内发生。
2. 病史和出生信息医生需要获取患儿的出生信息,包括出生时的体重、孕周、是否有低氧症等高危因素,以便评估患病风险。
同时,还需了解患儿的家族史和母亲的孕期疾病或用药史等。
3. 视网膜图像的分析医生需要对患儿的视网膜进行定期摄影,记录视网膜的生长和血管的出现情况。
视网膜图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和进展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1. 视网膜激光治疗视网膜激光治疗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可以切断异常生长的血管,从而防止它们进一步扩张和破裂。
这种治疗主要用于ROP的中度到重度病变。
2. 维生素E治疗维生素E可以抗氧化,防止自由基在视网膜中对细胞和血管的损伤。
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E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保护作用。
但是,需要临床试验进一步证明其疗效。
3. 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强早产儿免疫系统的功能,防止视网膜发生炎症和损伤。
一些研究表明,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减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
但是,该疗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注意事项1. 定期复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需要定期复查和持续监测。
因为ROP的发展和治疗需要反复观察和评估,医生需要通过视网膜摄影和眼底检查来判断ROP的程度和情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最新筛查指南
Ⅲ期(ROP Ⅲ )
临床分期
Ⅳ期
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 向后极部发展; Ⅳa期无黄斑脱离, Ⅳb期黄斑脱离;
Retinal Detachment
Ⅳa期(ROP Ⅳa期)
extrafoveal
Ⅳb期(ROP Ⅳb期)
foveal
临床分期
Ⅴ期
视网膜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常成漏斗型。此期有关 反结缔组织增生和机化膜形成,导致晶状体后纤维膜。病变晚期前 房变浅或消失,可继发青光眼、角膜变性、眼球萎缩等。
3.贫血和输血 4.代谢性酸中毒:持续时间越长,新生血管形成的发生率越高。 5.呼吸暂停:反复呼吸暂停早产儿ROP发生率越高。 6.感染: 7.PaO2过低:可致视网膜血管收缩,导致视网膜血管缺血。 8.基因差异及种族
发病机制
视网膜血管正常发育过程
视网膜由2个血管床提供营养: 外周-脉络膜循环(GA20周发育完成) 内侧-视网膜循环(GA20周开始发育—早期无血管)
早产儿视网膜病
(retinopHale Waihona Puke thy of prematurity)
2020/7/1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
是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眼部视网膜血管增生性 疾病。
是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在发育过程中出现新生血管和 纤维增生所致的病变,多见于低出生体重、低孕周的早 产儿,可导致视力下降、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是早产 儿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同时也是目前儿童致盲的首位原 因。1
纤维化增生侵入玻璃体致渗出、出血、 挛缩,随之导致视网膜褶和剥离、黄斑异 位和瘢痕化、视力急剧下降。
临床表现
分区
Ⅰ区是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 视乳头中央到黄斑中心凹距 离的2倍为半径画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及护理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及护理分析【摘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给患儿带来严重的视力损害。
本文旨在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并介绍其定义和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分析了该病变的危害、发病机制、早期筛查方法、护理措施和预防措施。
结论强调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综合治疗观点。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减少儿童视力损害的发生率。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并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参考,从而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护理水平。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护理、发病机制、预防措施、综合治疗、研究方向1. 引言1.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严重威胁着婴儿的视力和生命质量。
早产儿因为未来自然发展完全而生下来,其视觉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特别是视网膜的血管网未能充分形成。
这就导致了早产儿的视网膜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威胁婴儿视力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早产儿中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生病变,容易扩展和恶化,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也会影响婴儿的心理和社会发展,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必须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及时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以保障早产儿的视力和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加强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关注和研究,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一严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定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在胎龄不足37周的早产儿中,由于未完全发育的视网膜血管系统不成熟或存在异常,导致视网膜血管异常生长、出血、渗出和纤维增生等病变。
这种病变一旦发生,会对婴儿的视力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做检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做检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婴儿期的疾病,通常发生在孕龄不足32周、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身上。
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婴儿的眼球未完全发育,导致视网膜发生病变。
如果该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
本文将讨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检查方法、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检查方法1.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诊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可靠方法之一。
该检查需要在眼科医生或专业机构进行,一般推荐在出生后的第2-3周进行首次检查,然后每1-2周进行一次复查,直到视网膜病变稳定或消失。
检查过程中,医生将用一种叫做“眼底镜”的仪器来观察婴儿的眼底,查看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
2.眼球超声眼球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观察眼球内部情况,包括视网膜、玻璃体和晶状体等。
该检查通常用于评估早产儿是否存在眼前段异常,如晶状体脱位和玻璃体出血等情况。
二、治疗方法1.观察与随访对于大多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检查可以发现疾病早期及时干预。
对于早期病变,医生通常会建议仔细观察和随访,不进行任何干预,因为有很高的可能性病变会自行消失。
2.激光治疗对于重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激光治疗。
该治疗方法采用一种叫做“光凝剂”的设备,将光能转化为热能,用来杀死视网膜周围的异常血管和细胞,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激光治疗通常在2-3周内完成,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眼底镜检查。
3.手术治疗对于极少数情况下的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已经切除的视网膜部分,然后在视网膜上覆盖一种叫做“硅油”的物质,以保护视网膜。
手术后需要长期随访和治疗。
三、注意事项1.定期眼底检查对于早产儿,一定要在出生后尽快进行眼底检查。
出现就诊难、门诊人多、医生荒等情形时,家长和护理人员要尽可能争取就诊机会,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
2.遵医嘱治疗对于医生建议的治疗方案,一定要遵守,按时就医、按处方用药、坚持随访等,以保证治疗效果。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发现[00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生于低于37周的早产儿普遍面临的一种病症。
它会导致视网膜的异常生长,进而导致视力不良和失明。
ROP的发生率与早产的程度和出生体重有关,越早产、出生体重越低的婴儿发生概率越高。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本文就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现、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现1. 定期眼部检查早产儿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医生会进行首次眼部检查。
之后,医生需要每2-4周对患儿进行一次眼部检查,以便发现和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期检查非常重要,因为ROP通常在生后的前几个月内发生。
2. 病史和出生信息医生需要获取患儿的出生信息,包括出生时的体重、孕周、是否有低氧症等高危因素,以便评估患病风险。
同时,还需了解患儿的家族史和母亲的孕期疾病或用药史等。
3. 视网膜图像的分析医生需要对患儿的视网膜进行定期摄影,记录视网膜的生长和血管的出现情况。
视网膜图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和进展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1. 视网膜激光治疗视网膜激光治疗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可以切断异常生长的血管,从而防止它们进一步扩张和破裂。
这种治疗主要用于ROP的中度到重度病变。
2. 维生素E治疗维生素E可以抗氧化,防止自由基在视网膜中对细胞和血管的损伤。
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E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保护作用。
但是,需要临床试验进一步证明其疗效。
3. 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强早产儿免疫系统的功能,防止视网膜发生炎症和损伤。
一些研究表明,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减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
但是,该疗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注意事项1. 定期复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需要定期复查和持续监测。
因为ROP的发展和治疗需要反复观察和评估,医生需要通过视网膜摄影和眼底检查来判断ROP的程度和情况。
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是怎么样的
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是怎么样的早产儿视网膜病一旦发生,进展会很快,最终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绝大多数发生于早产儿,这时我们就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对于这种情况还是预防为主,发病的概率不是很高但是父母也要提高警惕,那么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是怎么样的呢?一、ROP的筛查方法早产儿在生后2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定期眼底检查。
患儿检查前1h使用5g/L托吡卡胺和5g/L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滴眼液(美多丽)点双眼,1滴/次,15min 1次,共2次。
瞳孔充分散大后,用5g/L盐酸丙美卡因(爱尔凯因)进行表麻后在暗室内检查。
早产儿呈仰卧位,儿童开睑器开睑,用RetCamⅡ[1]系统按照先右眼后左眼,先后极部视盘、黄斑,后颞侧、上方、鼻侧和下方的顺序依次进行详细的视网膜检查,并拍摄视网膜照片,并根据1984年的国际标准(ICROP),将视网膜病变分为1~5期。
对ROP病例每周同样方法检查1次,直至矫正胎龄44周,而后每月检查1次,随访半年;对于3期以上病例及早行激光或手术治疗;对未出现ROP者每周检查1次,直至矫正胎龄44周。
二、治疗该病一旦发生,进展很快,可有效治疗的时间窗口很窄,因此应对37周以下早产儿出生后及时检查,对高危者应每周检查。
在第2~3期可行激光或冷冻治疗,凝固无血管区。
第4~5期,行玻璃体手术切除增殖的纤维血管组织,同时做光凝,以挽救视力。
三、预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力的预后,以活动期病情严重程度及纤维膜残存范围的大小而异。
能在活动期第1~2阶段自行停止者视力无太大损害;虽有纤维膜残留,而未累及黄斑部者亦可保留较好视力。
当纤维膜形成为4~5度时,视力高度不良。
四、预防对早儿严格限制用氧,是惟一的有效预防措施,除非因发绀而有生命危险时,才可以给以40%浓度的氧,时间亦不宜太长。
此外,维生素已早期大剂量应用也可能有一定预防作用。
及早发现,及时施行冷凝或激光光凝,有阻止病变进一步恶化的成功报导。
早产儿要筛查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要筛查视网膜病变*导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特征是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出血,临床上可导致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斜视、弱视等多种严重并发症,最终导致失明及眼球萎缩。
……欢欢(化名)出生时才28周,体重也只有950克。
出生6周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眼科做眼底筛查,发现患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期,由于欢欢的生命体征还不是很平稳,杨翎医师建议宝宝两周之后复查。
复查发现,宝宝的视网膜病由2期转为3期,杨医师建议崔女士赶紧带欢欢做手术,因为3期是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围产医学水平的提高,早产儿成活率明显提高,但随之而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也不断增加,成为导致儿童盲和低视力的重要原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特征是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出血,临床上可导致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斜视、弱视等多种严重并发症,最终导致失明及眼球萎缩。
据杨医师介绍,目前,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防治上有很大困难,主要是要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2期一般无需治疗,90%的患儿经随访病变可以逐渐稳定。
3期是治疗的最佳时期,一般通过冷冻或激光治疗,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控制病情,防止病变继续发展。
4期以后的晚期病变主要是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或巩膜扣带术,但成功率很低,视功能恢复也非常有限。
因此,对早产儿进行早期筛查并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卫生部在2004年制定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标准:1、对出生体重<2000克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2、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高危因素的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到出生体重<2200克或孕周低于34周的早产儿;3、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孕周+出生后周数)32周开始。
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手册
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杳手册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Screening examination f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是指对特定早产儿进行眼底视网膜检查,以早期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0P)。
小胎龄早产儿ROP发生率比较高,一旦发生ROP,致盲率比较高,大部分国家建立了ROP筛查制度。
筛查对象1、我国规定的筛查标准为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美国筛查标准为胎龄<31周或出生体重≤15OOg加拿大筛查标准为胎龄<31周或出生体重W1250g.52、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病情危重需心肺支持,或新生儿科主治医生认为有高危因素,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
禁忌症无禁忌症。
筛查起始时间1、首次筛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开始。
2、美国儿科学会和眼科学会对出生胎龄、生后日龄、矫正胎龄和ROP初筛的关系总结,见表2-14。
表2-14 根据出生胎龄决定首次筛查的时机操作前准备1、患儿准备助手轻扶患儿头部和躯干,适度制动。
检查前0. 5-1小时每隔10分钟双眼各滴1滴扩瞳药水,共3次。
选择患儿不哭时滴药,以防药水被稀释而降低扩瞳效果。
检查前1小时内勿喂奶,以免呕吐乳汁吸入。
2、器械准备间接检眼镜和屈光度25D或28D的透镜,或广角眼底数码照相机;开睑器,巩膜压迫器,0.2%环喷托酯和1%去氧肾上腺素(扩瞳),0.5%丙氧苯卡因(眼球表面麻醉),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仪。
3、操作者资质有足够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眼科医师.4、助手新生儿科医生、护士操作方法1、检查患儿生命体征2、患儿体位:仰卧位3、间接检眼镜检查:检查前半小时充分扩瞳,检查时用一滴0.5%丙氧苯卡因麻醉眼球表面,然后用开睑器将眼睑分开,结合用巩膜压迫器以观察巩膜及周边视网膜。
对于高危R0P患儿采取治疗或终止筛查前,应由资深眼科专家进行至少一次间接检眼镜检查。
我国发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
我国发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Rre unit,NICU)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曾在发达国家早期就已出现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在我国的发病有上升趋势。
ROP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目前儿童盲的首位原因,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ROP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关,用氧是抢救的重要措施,又是致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出生孕周和体重愈小,发生率愈高。
2004年卫生部颁布了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积极推动了我国早产儿救治和ROP防治的工作进程,但目前ROP的防治任务仍十分严峻。
ROP最早出现在矫正胎龄(出生孕周+出生后周数)32周,早期筛查和正确治疗可以阻止病变的发展。
为进一步解决这一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的问题,做好ROP的防治工作,减少ROP致盲率,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重新修订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供临床应用。
一、疾病定义、分区和分期、专业术语1.定义:ROP是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眼部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
2.病变分区:按发生部位分为3个区(图1):I区是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画圆;U区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除去I区之后的环状区域;Ⅱ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Ⅲ区。
早期病变越靠近后极部(I区),进展的风险性越大。
3.病变分期:病变按严重程度分为 5 期(图2-7):(1)1 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 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2)2 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5 周(32~40 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呈嵴样改变;(3)3 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6 周(32~43 周),眼底分界线的嵴样病变上出现视网膜血管扩张增殖,伴随纤维组织增殖;阈值前病变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6 周,阈值病变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7 周;(4)4 期: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此期根据黄斑有无脱离又分为A 和B,4A 期无黄斑脱离,4B 期黄斑脱离;(5)5 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
新生儿科视网膜病变筛查制度及流程
新生儿科视网膜病变筛查制度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守护新生儿视力的第一道防线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新生儿科的保健措施日益完善,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的筛查制度已经成为保障新生儿视力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检查
1.询问病史
大多数发生于早产儿,有温箱内过度吸氧史。
2.眼底检查
(1)第1次检查时间主张对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在生后4周开始进行眼底检查。
(2)随访检查双眼无病变或仅有Ⅰ期病变:隔周复查1次,直到ROP退行、视膜血管长到锯齿缘为止。Ⅱ期病 变或阈值前病变或Rush病变:每周复查1次。ROP程度下降,可每2周检查1次,直至病变完全退行。Ⅲ期病变:血管收缩和血管增殖而引起。正常视膜血管约在胚胎36周发育达到鼻侧边缘, 40周时达到颞侧缘。此期内暴露于高浓度氧,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闭塞,刺激纤维血管组织增生。
临床表现
常见于出生后3~6周,临床上分成活动期及纤维膜形成期。 1.活动期 (1)血管改变阶段为早产儿视膜病变病程早期所见。动静脉均有迂曲扩张。静脉管径有时比正常的管径大于 3~4倍。视膜周边部血管末梢可见如毛刷状的毛细血管。 (2)视膜病变阶段病变进一步发展,玻璃体出现混浊,眼底较前朦胧。视膜新生血管增多,大多位于赤道部 附近,也可见于赤道部之前或后极部,该区域视膜明显隆起,其表面有血管爬行,常伴有大小不等的视膜出血。 (3)早期增生阶段上述局限性视膜隆起处出现增生的血管条索,并向玻璃体内发展,引起眼底周边部(大多 数)或后极部(少数)视膜小范围脱离。 (4)中度增生阶段脱离范围扩大至视膜一半以上。 (5)极度增生阶段视膜全脱离。有时还可见到玻璃腔内大量积血。 早产儿视膜病变活动期病程为3~5个月。并不是所有病例都要经历以上的5个阶段,约1/3病例在第一阶段, 1/4在第二阶段停止进行,其余则分别在第三、四、五阶段停止进行而进入纤维膜形成期。
(3)检查方法检查前:前半小时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充分散大瞳孔。检查时: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行眼 球表面麻醉,用开睑器将眼睑分开,用间接眼底镜和屈光度20~30D的透镜进行眼底检查。检查同时监测生命体 征,防止发生眼心反射所致的心动过缓。检查后:30分钟~2小时方可进食,体重越小者禁食期越长,但要防止 低血糖的发生。
早产儿眼底筛查标准
早产儿眼底筛查标准早产儿是指妊娠28周至37周出生的婴儿,由于早产儿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需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
眼底筛查是早产儿常规的一项检查项目,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避免眼部疾病对婴儿视力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早产儿眼底筛查的标准,以便医护人员和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关注早产儿的眼部健康。
早产儿眼底筛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筛查时间,早产儿眼底筛查的时间一般在出生后的4周至6周进行。
这个时期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发期,及时的眼底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病变,减少对视力的影响。
2. 筛查方法,眼底筛查通常采用间接眼底镜检查,通过放大视网膜图像来观察视网膜血管、黄斑和视神经盘等结构,以及是否存在病变。
在进行眼底筛查时,医护人员应该选择合适的检查环境,保证充足的光线和患儿的安静。
3. 筛查指标,早产儿眼底筛查的主要指标包括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异常、黄斑病变和视神经盘异常等。
这些指标是评估早产儿眼部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医护人员需要认真观察和记录筛查结果,并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4. 筛查结果,根据眼底筛查的结果,早产儿可以分为正常、可疑和异常三种情况。
正常意味着眼底结构和血管发育正常,无明显病变;可疑表示可能存在轻微异常,需要进行复查或进一步检查;异常则需要及时就医并制定治疗方案。
5. 随访和治疗,对于眼底筛查结果异常的早产儿,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进行随访,并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随访过程中,需要重点观察病变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早产儿眼底筛查是保护早产儿眼部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于早产儿而言,及时的眼底筛查可以帮助他们避免因眼部疾病而导致的视力问题,为他们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医护人员和家长们都应该重视早产儿眼底筛查的重要性,积极配合进行相关工作,以保障早产儿的视力健康。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发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生于低于37周的早产儿普遍面临的一种病症。
它会导致视网膜的异常生长,进而导致视力不良和失明。
ROP的发生率与早产的程度和出生体重有关,越早产、出生体重越低的婴儿发生概率越高。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本文就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现、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现1. 定期眼部检查早产儿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医生会进行首次眼部检查。
之后,医生需要每2-4周对患儿进行一次眼部检查,以便发现和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期检查非常重要,因为ROP通常在生后的前几个月内发生。
2. 病史和出生信息医生需要获取患儿的出生信息,包括出生时的体重、孕周、是否有低氧症等高危因素,以便评估患病风险。
同时,还需了解患儿的家族史和母亲的孕期疾病或用药史等。
3. 视网膜图像的分析医生需要对患儿的视网膜进行定期摄影,记录视网膜的生长和血管的出现情况。
视网膜图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和进展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1. 视网膜激光治疗视网膜激光治疗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可以切断异常生长的血管,从而防止它们进一步扩张和破裂。
这种治疗主要用于ROP的中度到重度病变。
2. 维生素E治疗维生素E可以抗氧化,防止自由基在视网膜中对细胞和血管的损伤。
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E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保护作用。
但是,需要临床试验进一步证明其疗效。
3. 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强早产儿免疫系统的功能,防止视网膜发生炎症和损伤。
一些研究表明,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减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
但是,该疗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注意事项1. 定期复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需要定期复查和持续监测。
因为ROP的发展和治疗需要反复观察和评估,医生需要通过视网膜摄影和眼底检查来判断ROP的程度和情况。
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之欧阳理创编
《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2014)》来源:中华眼科杂志2014年12月第50卷第12期作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曾在发达国家早期就已出现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在我国的发病有上升趋势。
ROP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目前儿童盲的首位原因,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ROP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关,用氧是抢救的重要措施,又是致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出生孕周和体重愈小,发生率愈高。
2004年卫生部颁布了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积极推动了我国早产儿救治和ROP防治的工作进程,但目前ROP的防治任务仍十分严峻。
ROP最早出现在矫正胎龄(出生孕周+ 出生后周数)32周,早期筛查和正确治疗可以阻止病变的发展。
为进一步解决这一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的问题,做好ROP的防治工作,减少ROP致盲率,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重新修订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供临床应用。
一、疾病定义、分区和分期、专业术语1.定义:ROP是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眼部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
2.病变分区:按发生部位分为3个区(图1):Ⅰ区是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画圆;Ⅱ区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除去Ⅰ区之后的环状区域;Ⅱ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Ⅲ区。
早期病变越靠近后极部(Ⅰ区),进展的风险性越大。
3.病变分期:病变按严重程度分为5期(图2~7):(1) 1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图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期眼底像(2) 2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5周(32-40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呈嵴样改变;图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期眼底像,可见分界线隆起呈嵴状(3) 3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6周(32-43周),眼底分界线的嵴样病变上出现视网膜血管扩张增殖,伴随纤维组织增殖;阈值前病变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6周,阈值病变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7周;图4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期眼底像,可见嵴上出现新生血管(4) 4期: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此期根据黄斑有无脱离又分为A和B,4A期无黄斑脱离,4B期黄斑脱离;图5早产儿视网膜病变4A期眼底像,可见周边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图6早产儿视网膜病变4B期眼底像,为图5患儿3周后,可见周边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5) 5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什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对出生体重小于2千克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起进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眼底筛查是早期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包括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如果对早产儿及时的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可以有效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就算是病变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也是可以治愈的。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2期时只需定期随访,3期是最佳治疗时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治愈;如果错过3期病变可在1-2周内发展到晚期,因此治疗的窗口期通常只有短短的两周,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3期外观没有任何异常,家长发现患儿眼睛外观异常时多数已经是晚期,往往发展到失明的地步了。
为了宝宝的身体健康,妈妈们应及早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怎么做随着我国新生儿医学诊治水平的进步,低孕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存活率逐步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威胁早产儿视力甚至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产儿视网血管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发生视网膜新生血管及纤维增生,多为双眼发病,轻者可自愈,严重者会因出现视网膜脱离等病变而致盲。
但是随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技术的进步,宝宝只要能够得到早期治疗是可以治好的,那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怎么做呢?第一次眼底检查时间一般为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之后的随访检查应根据第一次检查结果而定。
若双眼无病变或仅有1期病变可隔周复查一次,直到视网膜血管长到锯齿缘为止;若有2期病变应每周复查一次,随访过程中若病变好转可每两周检查一次,直至病变完全消退;若出现3期病变应每周复查2~3次;若达到阈值水平应在诊断后72小时内进行冷凝或激光治疗,妈妈们及时重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将早产儿视力的损害降到最低。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发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生于低于37周的早产儿普遍面临的一种病症。
它会导致视网膜的异常生长,进而导致视力不良和失明。
ROP的发生率与早产的程度和出生体重有关,越早产、出生体重越低的婴儿发生概率越高。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本文就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现、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现1. 定期眼部检查早产儿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医生会进行首次眼部检查。
之后,医生需要每2-4周对患儿进行一次眼部检查,以便发现和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期检查非常重要,因为ROP通常在生后的前几个月内发生。
2. 病史和出生信息医生需要获取患儿的出生信息,包括出生时的体重、孕周、是否有低氧症等高危因素,以便评估患病风险。
同时,还需了解患儿的家族史和母亲的孕期疾病或用药史等。
3. 视网膜图像的分析医生需要对患儿的视网膜进行定期摄影,记录视网膜的生长和血管的出现情况。
视网膜图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和进展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1. 视网膜激光治疗视网膜激光治疗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可以切断异常生长的血管,从而防止它们进一步扩张和破裂。
这种治疗主要用于ROP的中度到重度病变。
2. 维生素E治疗维生素E可以抗氧化,防止自由基在视网膜中对细胞和血管的损伤。
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E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保护作用。
但是,需要临床试验进一步证明其疗效。
3. 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强早产儿免疫系统的功能,防止视网膜发生炎症和损伤。
一些研究表明,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减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
但是,该疗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注意事项1. 定期复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需要定期复查和持续监测。
因为ROP的发展和治疗需要反复观察和评估,医生需要通过视网膜摄影和眼底检查来判断ROP的程度和情况。
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指南
3期
4A期
病变分期
病变按严重程度分为5期
(5) 5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病变晚期前房变浅或消失,可继发青 光眼、角膜加病变(plus disease):指后极部至少2个象限出现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严 重的附加病变还包括虹膜血管充血或扩张、瞳孔散大困难(瞳孔强直),玻璃体可有混 浊。附加病变提示活动期病变的严重性。存在附加病变时用“+”表示,在病变分期的期 数旁加写“+”,如3期+; (2)阈值病变(threshold disease):Ⅰ区或Ⅱ区的3期+,相邻病变连续至少达5个钟 点,或累积达8个钟点,是必须治疗的病变。阈值病变平均发生在矫正胎龄37周;
a) Ⅰ区是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 径画圆;
b) Ⅱ区以视乳头巾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除去 Ⅰ区之后的环状区域;
c) Ⅱ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Ⅲ区。 早期病变越靠近后极部(Ⅰ区),进展的风险性越大。
病变分期
病变按严重程度分为5期
(1) 1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 现分界线; (2) 2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5周(32-40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呈嵴样改变;
筛查指南
筛查间隔期:
(1)Ⅰ区无ROP,1期或2期ROP每周检查1次; (2)Ⅰ区退行ROP,可以1~2周检查1次; (3)Ⅱ区2期或3期病变,可以每周检查1次; (4)Ⅱ区1期病变,可以1~2周检查1次; (5)Ⅱ区1期或无ROP,或Ⅲ区1期、2期,可以2~3周随诊。
筛查指南
终止检查的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终止随诊: (1)视网膜血管化(鼻侧已达锯齿缘,颞侧距锯齿缘1个视乳头直径); (2)矫正胎龄45周,无阈值前病变或阈值病变,视网膜血管已发育到Ⅲ区; (3)视网膜病变退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 atal in te nsive cRre unit,NICU )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曾在发达国家早期就已出现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 )在我国的发病有上升趋势。
ROP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目前儿童盲的首位原因,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ROP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关,用氧是抢救的重要措施,又是致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出生孕周和体重愈小,发生率愈高。
2004年卫生部颁布了
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积极推动了我国早产儿救治
和ROP防治的工作进程,但目前ROP的防治任务仍十分严峻。
ROP最早出现在矫正胎龄(出生孕周+出生后周数)32周,早期筛查和正确治疗可以阻
止病变的发展。
为进一步解决这一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的问题,做好ROP的防治工作,减少ROP致盲率,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重新修订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供临床应用。
一、疾病定义、分区和分期、专业术语
1.定义:ROP是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眼部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
2•病变分区:按发生部位分为3个区(图1): I区是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
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画圆;U区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除去I区之后的环状区域;n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川区。
早期病变越靠近后极部(I 区),进展的风险性越大。
右駆左眼
E1 K.・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病变分区示意
3•病变分期:病变按严重程度分为5期(图2-7 ):
(1)1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
(2)2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5周(32~40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呈嵴样改变;
(3)3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6周(32~43周),眼底分界线的嵴样病变上出现视网
膜血管扩张增殖,伴随纤维组织增殖;阈值前病变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6周,阈值病变
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7周;
(4)4期: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
此期根据黄斑有无脱离又分为A和B,4A期无黄斑脱离,4B期黄斑脱离;
(5)5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
病变晚期前虏变浅或消失,可继发青光眼、角膜变性、眼球萎缩等。
4 .专业术语:
(1)附加病变(plus disease ):指后极部至少2个象限出现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严重的附加病变还包括虹膜血管充血或扩张(图8)、瞳孔散大困难(瞳孔强直),玻璃体
可有混浊。
附加病变提示活动期病变的严重性。
存在附加病变时用“ +表示,在病变分期的
期数旁加写“ +,”如3期+ ;
(2)阈值病变(threshold disease ):I区或n区的3期+,相邻病变连续至少达5个
钟点,或累积达8个钟点,是必须治疗的病变。
阈值病变平均发生在矫正胎龄37周;
(3)阈值前病变(prethreshold disease ):指存在明显ROP病变但尚未达到阈值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I型阈值前病变”和“2型阂值前病变”。
1型阈值前病变包括I区伴有附加病变的任何一期病变、I区不伴附加病变的3期病变、
n区的2期+或3期+病变(图9);2型阈值前病变包括I区不伴附加病变的I期或2期病变,n区不伴附加病变的3期病变。
阈值前病变平均发生在矫正胎龄36周;
(4)急进型后极部ROP (aggressive posterior ROP , AP-ROP ):发生在后极部,通常
位于I区,进展迅速、常累及4个象限,病变平坦,嵴可不明显,血管短路不仅发生于视网膜有血管和无血管交界处,也可发生于视网膜内;病变可不按典型的1至3期的发展
规律进展,严重的附加病变”,曾称为“Rush'病,常发生在极低体重的早产儿(图10)。
② ③ ④
早产儿■刚履问(UJfi锻底It S3卩产几民岡購惰嘔2 JKSI!匪■”町担井廉煩雀起罷岭默»4皐产凡视糾養炯遊3翻雜
上血现折生鷹靠a$爭产at盅s产儿现网n鱗蚩心BPB 韻紙谭.内抵,豪儿s阖丽,可足腸辿曄引性幔昭■觀馬黑風肃盘闵丁皐产儿蛊阿戟畴先,期瑚隊除.珂见悝网膘圭税出昌产JL豪黑■戢宦(附削・豎】・秫外現.可M■斷生"管B*早产JLttRWM^ IBWHiWWO^BBM*.可恥H匡2 +
摘夏B»总査金G眾部惧L儿視糾廉構宣电粗犠
二、筛查指南
2004年的指南颁布后,我国ROP有所控制,但出生体重和孕周尚无本质改善,故新的筛
查标准仍维持2004年的标准。
1.出生孕周和出生体重的筛查标准:(1)对出生体重<2 000 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
儿和低体重儿,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2)对患有严重疾病或有
明确较长时间吸氧史,儿科医师认为比较高危的患者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
2 •筛查起始时间: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开始。
3 •干预时间:确诊阈值病变或1型阈值前病变后,应尽可能在72 h内接受治疗,无治
疗条件要迅速转诊。
4 •筛查人员要求:检查由有足够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眼科医师进行。
5 •筛查方法:检查时要适当散大瞳孔,推荐使用间接检眼镜进行检查,也可用广角眼底照
相机筛查。
检查可以联合巩膜压迫法进行,至少检查2次。
6 .筛查间隔期:(1 )1区无ROP , 1期或2期ROP每周检查1次;(2)1区退行ROP , 可以1~2周检查1次;(3 [□区2期或3期病变,可以每周检查1次;(4 [□区1 期病变,可以1〜2周检查1次;(5 [□区1期或无ROP,或川区1期、2期,可以2~3周随诊。
7 •终止检查的条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终止随诊:(1)视网膜血管化(鼻侧已达锯
齿缘,颞侧距锯齿缘1个视乳头直径);(2)矫正胎龄45周,无阈值前病变或阈值病变,视网膜血管已发育到川区;(3)视网膜病变退行。
本文作者:黎晓新
本文摘自于《中华眼科杂志》2014年12月第50卷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