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前后期思想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前后期思想的关系
马克思晚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理论研究的。19世纪70年代,世界历史进入了新的时代,西欧资本主义度过了革命危机,开始了所谓和平的发展时期,并加紧了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掠夺和渗透。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走出了西欧,开始向俄国等东方国家传播。而这些东方国家具有与西欧不同的历史特点和社会结构,带有宗法制社会遗存和公社土地所有制传统。在历史已经进入世界历史的条件下,如何科学地认识各种古老的甚至原始的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前景,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从当时俄国人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争论中,敏锐地观察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他的理论视野较之从前有了一些新变化,他对社会形态的考察从近代追溯到古代,从现实展望到未来,从西方拓展到东方,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问题,深化了他以前的社会发展思想。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这是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那么,某一民族或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无可能异于这个一般而表现出特殊的发展形式呢?以摩尔根《古代社会》为代表的关于史前社会和人类学研究的一系列新成果,既向马克思提出了新的问题,同时也为他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材料和依据。马克思在其早年发现的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指导下,通过晚年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跨越发展的形式。例如,他通过摘录摩尔根《古代社会》及舍曼的《雅典国家》,论证了奴隶制的跨越发展;在《历史学笔记》中分别以英国和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为例,论证了封建制的跨越发展;他还以美国的历史为例论证了资本主义的跨越发展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马克思作为例证的,都是某一民族或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表现出来的超越本民族或国家的正常发展的特殊跨越,而不是社会发展阶段的依次演进。
在《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对农村公社命运的关注,集中体现在他对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的摘要和评注上。马克思后来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中正式提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即俄国可以借助一定的历史条件,不通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设想,就是这一研究的直接成果,论及的是从前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跨越发展的问题.
马克思晚年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是马克思晚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一设想的提出说明,马克思的学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面对历史环境的变化,受到时代条件的影响,也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需要我们用动态的思维方式来把握.
恩格斯对马克思晚年进行了一下3个修正:
第一个修正:由主张暴力革命到主张议会斗争
第二个修正:由主张消灭私人企业到主张保留股份公司
第三个修正:用民主共和国代替无产阶级专政
恩格斯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三个重要修正,是硕果仅存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又被称为民主社会主义。恩格斯逝世后,
第二国际继承和发展了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在西北欧各国开始了改良主义(恩格斯称之为“社会革命”)的伟大实践。1951年6月30日在西德法兰克福召开了国际社会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社会党国际的成立,通过了基本纲领:《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这个纲领系统地总结了社会党的理论和实践,第一次以“民主社会主义”的形式表述了社会党国际的思想理论体系。《法兰克福宣言》认为:在许多西方国家“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已经奠定。在这些国家中,资本主义的弊端正在消逝,社会产生了新的活力。社会主义原则的价值正在行动中得到证实。”民主社会主义事实上是社会民主党领导工人阶级和其它劳动阶级团结资产阶级推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运动。代表们把这个新成立的国际组织看作是“1864年在卡尔•马克思参加下成立于伦敦的那个国际组织在历史上的新阶段”。
两条社会主义道路经过一个世纪人类的选择,当科学社会主义由于固有的理论阙失以及在传播中扭曲变形,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各国造成国家权力异化,专制独裁,官员腐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彻底失败,经济衰退,民不聊生,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十月革命的灯塔熄灭,主流社会主义运动的大潮消退之后,原是社会主义运动一个支流的欧洲民主社会主义以新的面貌、新的成就、新的实践和新的理论走上了历史的前台。欧洲社会民主党人把他们开创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不卑不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这条道路以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三点修正为纲领,不是虚无缥缈的未来理想,是活生生的、现实的市民社会。他们凭借议会民主政治、混合所有制经济、社会市场机制和福利保障制度这四大法宝,成功地实现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对接,在西欧和北欧建设起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侧重强调的是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性、统一性;他晚年关于社会形态跨越发展的论述,则揭示了社会形态发展的个别性、多样性,这是对唯物史观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从“跨越”设想的内涵来看,马克思既坚持了他早先创立的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他认为,某些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借助于外界的影响,可以跨越资本主义阶段。俄国之所以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阶段而不必亲历资本主义发展的苦难,就在于它有可能向已经经历资本主义的先进国家学习,把资本主义创造的积极成果拿过来为其所用。如果没有其他国家经历资本主义的苦难,就不会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也就不会有“跨越”的可能。可见,在马克思的思想中,通过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后到达社会主义与跨越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两条途径的关系是:前者是一般,后者是个别;前者的实现是后者实现的前提,后者是在前者实现了的情况下的一种可能的结果。马克思晚年的设想不仅没有否定早先的思想,而是深化、完善了早先的思想,历史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历史的唯物主义与历史的辩证法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