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鸭养殖技术 种鸭圈养管理的三个重点
樱桃谷种鸭的饲养技术

樱桃谷种鸭的饲养技术樱桃谷种鸭最好采用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可保证基本营养需要,又有利于扩大饮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樱桃谷种鸭的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樱桃谷种鸭的饲养技术樱桃谷肉用种鸭第1个产蛋期可分为四个阶段:20~25周龄为产蛋初期,25~30周龄为产蛋前期,30~48周龄为产蛋高峰期,48~66周龄为产蛋后期。
在这四个阶段中,饲养管理要点各不相同。
1、产蛋初期和前期营养方面根据产蛋上升的趋势增加日粮的营养浓度,增加采食量,以满足产蛋的营养需要。
在20周龄时开始使用产蛋料,要求粗蛋白由15.5%逐步上升到19%~19.5%,饲喂方式过渡到自由采食,采食量一般母鸭群见蛋(21~22周)后立即按每只鸭每周6~10克幅度增加供料,促使鸭群产蛋率迅速上升到高峰。
看蛋重的增加趋势初产蛋重60克左右,到30周龄应达到标准蛋重(85~90克)。
产蛋初期和前期,蛋重都处于不断增加之中,增重的势头快,说明管理较好,增重势头慢或蛋重高低波动,要从饲料营养及采食量上找原因。
看产蛋率的上升趋势本阶段的产蛋率是不断上升的,最迟到32周龄,产蛋率应达到90%以上。
产蛋率如高低波动甚至下降,应注意鸭群的健康状况、饲料的营养浓度及饲料是否发生霉变等。
注意体重变化樱桃谷肉用种鸭20周龄的标准体重:母鸭3125~3150克,公鸭4105~4130克。
产蛋初期和前期,每周要进行空腹称重,体重稳定,说明饲养管理恰当,体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或增加,说明管理中有问题。
一般来说在此期间母鸭营养不会过多,应重点防止营养不足、鸭体消瘦,但同时应防止自然交配的公鸭发胖。
加强卫生消毒工作运动场及周围环境要每天进行1次药物消毒,鸭舍内保持清洁干燥,在产蛋率达50%和90%时有必要对鸭体预防用药,一般用0.2%的强力霉素原粉拌料饲喂。
2、产蛋高峰期这个阶段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保高产,力求将产蛋高峰维持到48周龄以后。
营养上满足高产的需要日粮中增加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20%左右,同时适当添加蛋氨酸+胱氨酸,要求含量在0.68%以上。
【第十二节】种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饲养蛋鸭和饲养种鸭,都是为了得到更多符合质量要求的蛋,从这一点上讲,他们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所以饲养方法也基本相似。
不同的是,养产蛋鸭只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商品食用蛋,满足市场上消费者的需要。
而养种鸭,则是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可以孵化后代的种蛋,所以饲养种鸭要求更高,不但要养好母鸭,还要养好公鸭,才能提高受精率。
下面介绍种鸭饲养的要点(一)养好公鸭提高种蛋受精率,公鸭的作用很大,必须养好,使体质强壮,性器官发达健全,性欲旺盛,精子活力好、健康。
所选公鸭要比母鸭早1~2个月,在母鸭产蛋前,公鸭已达到性成熟。
在青年鸭阶段,公母最好分群饲养,采用以放牧为主的方法,充分采食野生饲料,多锻炼,多活动。
性开始成熟但未到配种期的公鸭,尽量放旱地,少下水活动,以减少公鸭之间相互嬉戏,形成恶癖。
配种前20天,放入母鸭群中。
此时要多放水,少关饲,创造条件,引诱并促使其性欲旺盛。
(二)公母配比合理蛋用型麻鸭品种,公鸭的配种性能都很好,公母的配比较大,受精率仍很高。
如绍鸭,早春季节气温较低时,100只母鸭群放5只公鸭,公母配比为1:20;夏秋季节气温高,100只母鸭群只放3~4只公鸭,公母配比为1:25~33。
全年的受精率都在90%以上,如发现某一群鸭受精率偏低,要找出原因,尤其要检查公鸭,发现不合格的个体,要立即更换。
(三)增加营养除了按母鸭的产蛋率高低,给予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要多喂维生素、青绿饲料,特别是要适当增加维生素E,因为维生素E能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日粮中维生素E含量为每千克25毫克,不低于20毫克。
蛋白质饲料的比例,也要比平常略高些,几种必需氨基酸椑蛋彼帷⒌鞍彼岷蜕?彼嵊β?阋?螅?⒈3制胶猓?乇鹗巧?彼岫蕴岣呤芫?省⒎趸?视邪镏??绕洳荒苋狈Γ?樟钢械暮?坑φ?.25%~0.30%。
色氨酸在饼粕类饲料中含量较高,配制蛋白质饲料时,饼粕和鱼粉都不可缺少。
(四)搞好管理工作1.房舍内的垫草必须保持干燥、清洁,决不可污秽,尤其是产蛋的地方,垫草一定要干燥,才能得到光滑洁净的种蛋。
鸭的繁殖及饲养 鸭的养殖技术 - 养鸭技术

鸭的繁殖及饲养鸭的养殖技术-养鸭技术鸭适宜的配种年龄,一般为5~8个月龄.人工授精时间以上午12时以后为宜.使用全价配合饲料进行舍饲,一年四季都可以养鸭.放牧养鸭应充分利用自然饲料,能降低成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鸭的繁殖及饲养鸭的养殖技术。
1、鸭的繁殖1.1 鸭的配种年龄鸭适宜的配种年龄,随品种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一般为5-8个月龄,这期间公鸭精力旺盛,母鸭繁殖力也强。
1.2 公、母鸭配种比例鸭的配种采用群配法。
为了保证种蛋的受精率,公、母鸭的比例必须适当,公鸭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受精率,尤其是公鸭过多时,不但浪费饲料,增加开支,且母鸭易受公鸭追逐,影响健康,甚至造成死亡,公、母鸭的比例要根据季节、鸭群健康、营养等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可参照如下比例:肉用型鸭1:4-8、兼用型鸭1:8~12、蛋用型鸭1:20~30。
在鸭群中,如见多只公鸭追逐一只母鸭配种,可能是公鸭过多;相反,如母鸭追逐公鸭配种,说明公鸭不足或性欲不强,应予更换或补充。
1.3 种鸭利用年限种鸭一般三年更换一次,因母鸭产蛋的一般规律是第一年最多,第二年比第一年减少10% -15%,第三年再下降15%~25%,三年以上所产的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降低,雏鸭发育不好,死亡率也高,所以,三年以上的母鸭应予淘汰,肉用种鸭的利用年限一般为2~3年。
1.4 鸭的人工授精技术1.4.1采精采用两人按摩法采精时,一人将公鸭固定于自己两腿间,作交配姿势,使其尾部向外,术者先用左手在公鸭背部顺尾部抚摩数次,随即以左手贴于鸭的尾部,并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夹着尾羽,再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插入泄殖腔两侧,沿着腹部柔软部分上下来回进行按摩,直到泄殖腔周围肌肉充血膨胀,呈外向突起时,改变按摩手法随即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紧贴于泄殖腔左右侧。
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紧贴于泄殖腔上下侧,两手大拇指和食指交互作有节奏的捏压,按摩充血突起的泄殖腔,公鸭即可使交接器伸出,再继续按摩,精液可沿螺旋状交接器的排精沟排出。
怎么养殖鸭子

怎么养殖鸭子鸭子的饲养:一、品种选择。
应选用抗逆性强,既适于圈养,又可在低山丘陵区放养,食性广,食量大、肌胃发达、消化能力强的品种。
二、饲养时间。
根据果园内饲料资源情况,果园养鸭分成以饲养居多时期和以圈养居多时期。
拉沙泰格赖厄县饲养时期为园内动植物繁殖生长盛期,通常在4月中旬冬至后至谷雨前至10月底。
此时园内牧草生长繁茂,果树副产品残余多,鸭子可以捕猎各种青草、野菜和落地花掉、叶、果等植物性食料以及各种虫卵、蛹、跳跃昆虫和近地表飞虫等动物性食料。
成年鸭全年都可以饲养。
三、场地选择。
鸭子行动笨,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
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
放养的鸭子可起到控草的作用,鸭粪可为果树提供优质肥源。
这是改造杂草丛生,管理粗放、虫害严重、适龄不结果或低产低效果园为优质高效园地的一项有效措施。
四、棚舍修建。
果园饲养就是以圈养为基础的新技术,同样须要存有棚舍,以供晚上补饲、饮水、产蛋时采用。
可以因地制宜,在不能靠近饲养园的情况下使用依山依靠崖、旧有建筑物改建等方法修建塑料大棚鸭舍。
需以6-7只/平方米排序棚舍建筑面积,棚前必须围圈出来一定的活动场地,并在场地内置放料槽和饮水器槽。
五、放养方法1、放养密度:根据饲养鸭的大小,高低同意放养密度,遵从宜叶唇柱不必墨的原则。
通常0.067公顷果园饲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
为便于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
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
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为补足饲养时期饲料的严重不足,对饲养鸭必须尽早补饲。
雏鸭饲养从4周龄已经开始,前期为孵卵期,可以圈养和原鸽。
雏鸭在早晚各迁调柘1次,以补足能量的严重不足。
大余麻鸭种鸭管理技术浅谈

大余麻鸭种鸭管理技术浅谈
大余麻鸭是一种特种水禽,以肉和蛋为主食,对于麻鸭的养殖需要有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下面我们来谈一下大余麻鸭种鸭的管理技术。
1. 库房的选址
库房选址应远离污染源,如养殖场附近的工厂、市区、污水处理厂等,同时要选择通风、采光好的地方,确保空气流通、阳光充足,这样有利于鸭的生长。
2. 清洁卫生
鸭舍清洁卫生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保持鸭舍干燥、清洁,每周进行石灰清洁,每天清扫鸭粪,用清水、洗涤剂等清洗地板、栏板、饮水器等设施,防止鸭舍内产生恶臭
气味,避免鸭的生病。
3. 给鸭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鸭舍应有恰当的饮水设施,为鸭提供干净、充足的饮水,保持饮水设施干净卫生,水
质清澈、无异味。
另外,鸭舍的气温、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都应控制适宜,确保鸭的生
长和健康。
4. 饲料的选择和喂养
鸭的饲料应选择优质、营养丰富的饲料,为其提供足够的营养,减少浪费和大量出汗。
饲料的配制和喂养应按时按量进行,如鸭一般要在早、中、晚每天分3次喂养,每次数量
应适量。
5. 预防和治疗疾病
在鸭养殖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疾病,要及时采取对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及时清洁
饮水设施、保持饲料卫生,同时也可定期注射疫苗进行预防,如鸭的病毒性肝炎、弓形虫
病等。
总之,大余麻鸭种鸭的管理技术是多方面的,需要养殖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疾病措施,以提高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
种鸭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种鸭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作者:张汉臣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18年第05期摘要:种鸭的养殖目标是获得更多的合格种蛋,孵化出更多的优质雏鸭,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要重视种鸭的饲养管理,针对于此本文对种鸭饲养的管理要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种鸭;饲养管理;技术种鸭作为繁殖动物,最重要的是可以为饲养者提供更多的仔鸭,而要想获得最多的仔鸭,首先需要提高合格的种蛋数量,其次,还需要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最后,孵出的仔鸭还要足够健康。
所以,种鸭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本文将对这一方面进行介绍。
1种公鸭的选育种公鸭的选育十分重要,需要在育雏期、育成期和性成熟前期三个阶段进行,缺一不可。
这样才能保证用于配种的种公鸭生长发育良好,身体健康,体格健壮,才能挑选出性器官发育良好,精液品质优良的种公鸭。
进入育成期后,建议将公母鸭分开饲养,将公鸭进行放养,提高其运动量,增强体质。
在配种的20d前再放回母鸭群中。
2公母比例应适当在春冬季节,适宜的公母比为1:20,夏秋节可以提高到1:30,这样的比率,受精率可以达到90%及以上。
同时,进入配种季节,要注意观察公鸭的状态,注意是否有异常,如伤残等,如果发现异常,及时挑出,并进行补充。
3日常管理种鸭的饲料中应当增加青绿饲料和维生素的含量,在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还可以适当添加VC,提高种鸭的抗应激能力。
舍内的垫草要保持干燥和清洁,及时更换污染垫草。
种蛋要及时收集,并进行消毒。
保持圈舍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出现惊群。
种鸭的发育有差异,有时还会特别明显,所以,在种鸭育成期,需要进行调栏。
将体重过大,以及过小的种鸭挑出,进行单独饲养,以保证整群的均匀度在80%以上。
种鸭的体重管理很关键,从第3周开始,就需要进行称重,一般空腹称重。
抽样数量不得少于10%~15%,根据称重情况,确定每日的投喂量。
4温度控制种母鸭最适宜的温度是15~18℃,当温度低于5℃,或者高于35℃时,就会对母鸭产生不良影响,造成产蛋性能下降。
番鸭种鸭养殖技术

番鸭种鸭养殖技术
番鸭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以下是番鸭种鸭养殖技术:
1. 场地选择:番鸭的养殖场应选择在平坦、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距离饮用水源和饲料储藏地较近。
2. 圈舍建设:番鸭圈舍应建在有利于通风、保暖且易于清洁的地方,圈舍面积应根据养殖数量和鸭龄确定,每只番鸭的最小活动空间为0.2-0.3平方米。
3. 饲料管理:番鸭喜食各种植物、蚯蚓、蜗牛等,应给予丰富、均衡的饲料,包括饲料、绿饲料和添加剂。
4. 饮水管理:番鸭需要干净、清新、无污染的饮用水,饮水设施应保持清洁,每只番鸭每天应饮水0.25-0.3升。
5. 防疫管理:定期对番鸭进行免疫接种,注意卫生管理,防止疾病传播。
6. 繁殖管理:番鸭的繁殖期为3月至9月,可以通过自然繁殖或人工授精进行繁殖,每只母鸭每年可产蛋150-200枚。
通过科学的番鸭种鸭养殖技术,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收益。
- 1 -。
种鸭的饲养管理方法

种鸭的饲养管理方法一、雏鸭的饲养管理3、地面平养时,应注意雏鸭群密度,第一周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2周14只左右,第三周之后不应多于10只。
密度过高,易堆积,密度过低,不保暖。
4、雏鸭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摄氏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灯泡或红外线灯取暖。
通常可根据雏鸭的数量用塑料薄膜围成一个大小合适的空间,里面点灯泡1-2个,做成保温室,采取自温育雏。
5、在最初3-4天全天24小时光照。
一方面,保证雏鸭能充分的进行饮水和采食;充足的光照有助于钙、磷的吸收,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6、为防止肠道病的发生,可在雏鸭饮水或饲料中加入西力欣、福星或奥服欣,并注意搅拌均匀。
7、在饲养前,应注意对鸭舍及用具进行全面消毒,一般用20%石灰水或3%的来苏尔儿,以后每周定期消毒一次。
9、在运输鸭苗时,夏季应避开高温高热天气,以减少鸭苗的损伤。
二、后备种鸭的饲养管理(1)适当放牧。
雏鸭饲养到30日龄以后,便开始适当放牧。
放牧前,须停止人工给温,使鸭群逐渐适应外界气温。
放牧时间开始时宜短,然后逐渐延长至每天5~6小时。
(2)限饲防早熟。
雏鸭0~28日龄期间,一般不限饲;5~18周龄期间,要进行限饲,即根据肉用种鸭的饲养标准、种鸭的生长发育情况,确定种鸭的饲喂量,并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由20%逐渐降至16%左右;18周龄以后至开产(23周左右),应及时补料,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逐日提高饲喂量。
三、种公鸭的选择与饲养(2)在青年鸭阶段,公母鸭最好分开饲养,一般采用放牧为主的饲养方法,使其充分采食野生饲料,同时,多活动,多锻炼,使得骨骼、肌肉协调发展。
当公鸭性成熟,但还未到配种期,尽量放旱地,少让其下水活动,以免下水后公鸭之间相互嬉戏,形成恶癖。
配种前20天,公鸭混入母鸭群中,此时要多放水,少关饲,创造条件,引诱并促使其性欲旺盛。
(3)公母鸭混群时再次进行选种,要选择头大颈粗,额宽,鼻梁较高,眼睛明亮有神,背宽长,稍倾斜,胸宽深略扁平,肌肉发达,羽毛光洁整齐,两翅对称,性羽明显,腿高而粗,蹼大而厚,雄壮稳健,精神状态好的公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鸭养殖技术种鸭圈养管理的三个重点
对种鸭的要求标准一般是:饲养到90~l00日龄后,体重达到l.3~l.5千克左右,羽毛长齐并富有光泽,叫声宏亮,举动活泼。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种鸭养殖技术,讲一讲种鸭圈养如何管理。
冬季种鸭的管理
鸭舍内的适宜温度为l0~20摄氏度。
0摄氏度以下时,鸭的产蛋量会大幅度下降,当温度升到28摄氏度以上时,鸭群采食量减少,如果不搞好防暑降温工作,鸭就要停产换羽。
冬季为减少鸭舍热量的散发,防止寒冷北风的侵袭,可将北面窗户用砖和泥封上。
在寒冷地区,冬季鸭舍内要有供热设备,用以提高舍温。
饲喂时要给温水、温食,并适当提高蛋鸭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增加鲜料和青绿饲料,以保证产蛋的营养需要。
另外,还要减少鸭群在运动场停留的时间。
种鸭养殖要注意合理光照
为了防止惊扰和鼠害,让蛋鸭在夜间能更好的休息和产蛋,必须配备照明设备。
每间鸭舍要备有6盏40~60瓦电灯供应夜间照明,但光照强度应大体相同,过亮、过暗都会使鸭群噪动,要求每平方米3~3.5瓦的照度。
每天早晚开灯,使光照和日照衔接,每天保持在l4~l6小时。
补充光照时间不能忽长忽短或照照停停,否则,将导致不良后果。
在寒冷的冬季,实行人工补充光照后,只要能同时加强营养,注意保暖,鸭同样能获得可观的产蛋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