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学写读后感》教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训练《学写读后感》教学案2例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训练《学写读后感》教学案2例](https://img.taocdn.com/s3/m/2af14e080722192e4436f613.png)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训练《学写读后感》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2.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读物的评价能力。
3.培养并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闻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作。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学生写作,集体评议)教学步骤:一、精彩导入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
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
当我们获取知识,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
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二、例文引路(一)例文评析:陪伴,是最明亮的温情一一读《傅雷家书》有感(二)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三)佳作欣赏:叹为观止《红楼梦》三、写作指导(一)认知读后感读后感作文,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读后感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
“感”是重点。
“读”,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是指读后有何感受。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
(二)写好读后感的三点要求(课文摘要):1、适当引述。
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2、感受力求深入。
读完原文后,或许你会产生很丰富的感触,但比较平常、浅显,直接写下来,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 学写读后感》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 学写读后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cdc78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e.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一. 教材分析《写作学写读后感》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写作训练文章。
本篇文章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后感的方式,表达对所读文章的思考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不同的读后感写作示例,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示例,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写作读后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作过程中容易偏题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2.如何让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例教学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读后感示例,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3.练习教学法: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2.投影仪或白板。
3.写作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阅读后感的写作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或白板,展示教材中的读后感示例,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到的读后感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期间,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感悟,互相学习和借鉴。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写作训练进行总结,强调读后感写作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语文 写作 学写读后感 详细教案
![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语文 写作 学写读后感 详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313c7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e.png)
写作学写读后感◎文化自信: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加深对中华文化优秀成果的了解。
◎语言运用:研读作品,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并能明晰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难点)◎思维能力:做到感从读出,有深度,有新意,并能用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印证。
(重点)◎审美创造:学会展开联想写读后感。
1课时提前一周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常谈》。
一、导入新课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言外之意是,多读书对写作大有好处。
书读得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得心应手。
其实,读书妙处无穷,书香浸润人生。
所以,每读完一本书,我们都要写下自己读书的感悟,让每一本书真正发挥效用,成为我们成长旅途中的路灯。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写好读后感。
(板书:学写读后感)【设计意图】从杜甫的名句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读书和写作的辩证关系。
二、了解读后感1.读后感和读书笔记的关系师:进入初中以来,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名著了,也掌握了不少阅读的方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做了不少读书笔记。
有的在书上画线做标记,有的在书上做批注,有的用笔记本做摘抄,还有的写读书感悟。
设问:你发现读后感和读书笔记有什么关系?预设读书笔记种类多样,但之前所做的读书笔记只能算是一种“低级”的“动笔墨”。
我们读了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后,总会有些体会或感想,把这些写下来,就成了读后感。
读后感是一种更高级的读书笔记,侧重于记录自我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摘抄、批注或记录。
2.了解读后感师: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在深入领会原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表现手法或某一感兴趣的问题等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见解的一类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它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
“读”和“感”的紧密结合,“感”是重点。
“读”,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是指读后有何感受。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写作《学写读后感》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写作《学写读后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414f62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7.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写作《学写读后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写作《学写读后感》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写作内容。
读后感是一种文学作品,它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节课通过学习写作读后感,使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掌握写作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写作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理解作品主题,掌握写作读后感的方法和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掌握写作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阅读文学作品的乐趣,增强对文学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掌握写作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写作水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理解作品主题,掌握写作读后感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优秀读后感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理解作品主题,感受作品情感。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共同探讨写作读后感的方法和技巧。
4.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发现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5.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所学方法和技巧,独立写作读后感,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6.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文学作品主题、写作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fcaf83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d.png)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读后感的写作要点;
(2)掌握读后感的表达方法。
2.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读后感;
(2)能够分析文章,把握文章主题,把握文章要点,把握文章表达方式。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
(2)培养学生把读书作为一种乐趣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掌握读后感的写作要点及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把握文章主题,把握文章要点,把握文章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环节
1. 课前准备:准备一些短文,让学生阅读,然后课上进行讨论。
2. 课堂活动: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文章,把握文章主题,把握文章要点,把握文章表达方式。
(二)正式教学环节
1. 讲解读后感的写作要点:
(1)表明读书的内容:开头要有明确的提示,让读者知道你要写的是什么;
(2)表达个人感受: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使用比喻、拟人等表达方式;
(3)表达总结:总结文章的主题、要点、表达方式等,让读者能够把握文章要义。
2. 练习:让学生练习写读后感,练习时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让学生进行练习。
八年级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三篇
![八年级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30adf7f46527d3250ce05a.png)
八年级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三篇《学写读后感》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
我们阅读时侯常常会有所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八年级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八年级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2.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闻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作。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学生写作,集体评议。
精彩导入生成问题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
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
当我们获取知识,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
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例文引路掌握要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海伦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被海伦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使海伦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海伦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正是因为有了知识,她才如此幸运。
在她19个月失去视觉和听觉后,就与这个世界失去了沟通,失去了联系,这个幼小的生命不知道如何排遣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她古怪、粗暴、无礼,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教会她认字,才使她张开了心灵的眼睛,得以与人沟通。
一接触到了知识,孤独的海伦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铺就一条通向光明之路。
部编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附:对点范文)
![部编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附:对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f0ccaaa26925c52dc5bf23.png)
部编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附:对点范文)八下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写作目标】1、了解读后感文体特点。
2、学写读后感,做到感从读出,并能用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印证。
(重点)【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当我们课上品读美文的时候,当我们课余大量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常常心灵会有所感触,有所启发,如果我们能把它写下来,这就是读后感。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写作训练——《学写读后感》。
二、阅读文本。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66页《学写读后感》短文,筛选并圈划重点内容。
思考:1、什么是读后感?2、写读后感,要注意什么?明确:1、读后感,是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在深入领会原文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表现手法或某一感兴趣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见解的一类文章。
2、①适当引述②感受力求深入③练习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
三、学写读后感。
第一步:拟定题目过渡语:文章总得有个题目,读后感当然也不例外。
这里老师教大家两种方法。
1. 拟一个题目。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读<------>有感》或者《<------->读后感》作为题目例如:读《-------》有感《--------》读后感2、正标题和副标题兼用。
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人们经常采用正标题和副标题结合的办法,把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或者感受凝练成正标题,以读《-------》有感为副标题。
例如:永恒的童年---读《城南旧事》有感那些逝去的和永恒的---读《城南旧事》有感牛刀小试:请同学们就你学过的任意一篇课文或阅读过的一部名著(如《傅雷家书》、《红心照耀中国》、《西游记》、《骆驼祥子》等),,完成“拟定题目”环节。
【学生练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感第二步:引述原文常用的引述方式:(1)对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2)对原文加以概括进行间接引述(3)两者兼用例如:《<昆虫记>读后感》开头对原文做了引述:“假日里,我读了一本书叫《昆虫记》。
【优质课教案】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教学设计2篇
![【优质课教案】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教学设计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2aface0b4e767f5bcfce45.png)
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教案2篇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读后感的写作【导学目标】1.学会寻找有价值的感点。
2.能围绕一个具体的感点展开来写,做到“引”有针对性,联有侧重点。
【导学重点】1.学会寻找有价值的感点。
2.能围绕一个具体的感点展开来写,做到“引”有针对性,联有侧重点。
【导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进入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读后感”写作的学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幻灯】:目标呈现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非常经典的文言文《桃花源记》。
看过这篇文章的同学都有非常丰富的感受。
接下来老师与大家分享一位同学的习作:读《桃花源记》有感。
大家一起来看看这篇读后感怎么样。
二、细读病文,修改升格【幻灯】读《桃花源记》有感(一)1.感点找茬我们知道读后感的核心在于“感”,那么这篇读后感的感点在哪里呢?明确:好美妙的桃花源,多么令人神往!这样的感点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明确:很明显,这些感受流于肤浅,原因在于阅读文章时浅尝辄止就空发感受,这样的读后感写下来有空泛无当的感觉。
【幻灯】问题一:感点肤浅2.修改升格写好读后感的前提就是细读文章,准确掌握文章的主旨、思想。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再次细读文章。
【幻灯】《桃花源记》原文再现(1)细读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可知《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和平安宁、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并且作者在文中寄托了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
(2)再细读老师追问一下:陶渊明耳闻目睹东晋黑暗动荡的现实,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描画出心中理想的世界呢?明确:仔细想想,可知陶渊明的心灵一如他笔下那宁静安乐的理想世界:自然、自由、知足、澹泊。
所以从表面的人人皆可感的“外在的理想世界”,看到文字背后的一颗似“桃花源”般地心,我们的感知从肤浅就变得深刻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学写读后感》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学写读后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938cb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4.png)
此外,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在写作时,语言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让读后感更具感染力,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重点辅导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悟,提高文章的质量。
-难点解析:教师需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勇于创新,将个人的独特见解融入文章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直接输出:四、教学流程(一)导入新 Nhomakorabea(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写读后感》这一章节。在此之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们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后,是否曾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或者对作品中的某个情节、人物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将引导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将阅读的感受转化为文字,表达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学写读后感》这一章节的学习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他们在讨论文学作品时,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方法,虽然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显得有些迷茫。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写作技巧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加强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撰写一段关于讨论主题的读后感。
《学写读后感》教案(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学写读后感》教案(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14ad7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1.png)
《学写读后感》教案(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一. 教材分析《学写读后感》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读后感的写作特点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例子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读后感这种文体较为陌生,不知道如何下笔。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作特点和技巧,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提炼文章要点,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善于表达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将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生动、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2.示例法:教师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结构和要求。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互相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4.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撰写读后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练习题: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的读后感写作练习题。
4.参考资料: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阅读和写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读后感的写作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例子,分析其写作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互相学习。
随后,教师挑选几个学生的感悟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4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a1d39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f.png)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写读后感》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和技巧。
2.培养学生发表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感受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准备:书本《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学写读后感》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和学生讨论一下读后感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读后感。
2.导入课文《学写读后感》,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一下问题:(1)作者通过阅读什么书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评价的能力?(2)作者对《红与黑》这本书的评价有哪些?2.讲解课文,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三、讨论写读后感的要求和技巧(10分钟)1.让学生讨论一下写读后感的主要要求和技巧,并记录在黑板上。
四、写读后感(20分钟)1.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独立阅读。
2.让学生按照课文的要求和技巧,写一篇自己的读后感。
五、分享读后感(10分钟)1.让学生互相交换读后感,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六、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会,以及写读后感的收获和困惑。
课后作业:写一篇自己对一本喜欢的书的读后感,并交给老师检查。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精选4篇(二)教案: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说明的顺序》【教学目标】1. 了解说明文的特点与写作要求;2. 学习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方法;3. 能够运用说明文的顺序写作法撰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1. 说明文的特点与写作要求;2. 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方法。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引入(10分钟)1. 复习学生对于说明文的了解,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说明文是用来做什么的?说明文的特点是什么?2. 阐释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提醒学生注意说明文的写作规范和技巧。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21740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9.png)
-理解读后感的定义及写作目的:使学生明白读后感是对阅读材料的一种主观感悟和评价,目的在于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
-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步骤:包括阅读、感悟、构思、撰写和修改。
-学习读后感范文的写作技巧:分析教材中的范文,学习其结构布局、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
-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个人观点:指导学生如何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举例: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读后感两篇》,让学生了解如何从作品主题、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进行感悟和评价。
2.教学难点
-感悟作品内涵: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作品深层次的意义,需要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挖掘。
-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表达个人观点时,容易出现语言表述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需教授相关技巧和方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技巧。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读后感的基本概念和写作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读后感写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阅读中尝试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悟。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
1.理解读后感的概念及作用;
2.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步骤;
3.阅读教材中的范文,分析其写作特点;
4.结合个人阅读体验,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后感;
5.学会互相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其次,写作练习环节,我发现有些同学在写作过程中还是显得有些吃力,尤其是如何将感悟融入到文字中。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也可能是因为写作技巧还不够熟练。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入一些针对性的辅导,比如如何分析作品、如何运用写作技巧等。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78ef4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6.png)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三《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基本概念和写作要求。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文章,提炼主题、感悟人生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课文,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有没有过读完一篇文章后,想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经历?2.分析读后感的基本结构(1)引导学生观察几篇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读后感有什么共同点?3.写作指导(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写好引言部分?提示:简要介绍所读作品及作者,可以引用作品中的经典语句或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写好部分?a.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b.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c.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写好结尾部分?b.表达对作品的喜爱和敬意;c.提出自己的期望和建议。
4.实践写作(1)布置写作任务:请同学们选择一篇自己喜欢或有所感悟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5.课堂小结(2)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多写作,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写作任务,写一篇读后感。
2.阅读一篇课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2.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否能够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3.教师在课堂上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如何写好读后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在阅读中收获更多的感悟和启示。
重难点补充: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并能够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有效地融入其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aed84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9.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之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学习写读后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读后感的定义、写作技巧以及实例分析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写作读后感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深入,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2. 写作结构混乱,逻辑不明;3. 用词不当,语言表达不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读后感的定义和写作要求;2.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准确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写作结构和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2.如何指导学生写作结构清晰、语言准确的读后感。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读后感文章,使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作特点和要求;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写好读后感;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优秀读后感文章,用于分析和讲解;2.准备写作素材,帮助学生丰富写作内容;3.准备写作模板,引导学生规范写作结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写作技巧,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优秀读后感文章,让学生初步了解读后感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写好读后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成果,结合写作素材,尝试写一篇读后感。
教师个别指导,提出修改意见。
5.拓展(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互评和自评。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写作(三)学写读后感共3篇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写作(三)学写读后感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967b7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c.png)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写作(三)学写读后感共3篇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写作(三)学写读后感1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写作(三)学写读后感读后感是指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感受、思考、体验,将这些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
做好读后感不仅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中,写作(三)的内容是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一、审题和阅读读后感的第一步是审题和阅读。
在阅读完成后,首先需要回顾作品的题目,分析这篇文章的主题、中心、结构、情感、思想等要素,审清写作的要求。
同时要重点记住主人公、情节、环境,然后再进入阅读。
在读书过程中,需要注重揣摩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文采、修辞等,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做读书笔记,整理文章的思路和感受,为写作做好准备。
二、提炼感受和归纳思想读后感的第二步是提炼感受和归纳思想。
在读完作品后,需要回忆和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在提炼感受和思想时,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知识、价值观等来结合作品,深化思考,挖掘文章的内在含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炼思想:1.人物特征和形象:试着想象一下主人公的外表、性格、思想、行为等特征,从他的角度来体验他的经历和感受,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评价他。
2.作品主题和情感:观察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和情节,发现其背后所传递出的主题和情感,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
3.阅读体验和感受:记录自己在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体验,可以围绕情节、人物、美学和道德等方面来展开,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三、组织语言和表达思想读后感的第三步是组织语言和表达思想。
在写作时,需要注意遵循基本的写作规范和格式。
一篇读后感应该有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其中开头需要引出作品,中间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结尾需要总结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在组织语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用词准确,表达清晰:选择对应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确保自己的思想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学写读后感》优质课教学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学写读后感》优质课教学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82fab4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01.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学写读后感》优质课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写作:学写读后感》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写作指导课文。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读后感的写作特点和技巧,学会如何写出一篇有思想、有感情、有观点的读后感。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读后感的基本概念的讲解,又有具体的文章实例分析,还有课后练习和写作任务,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于读后感的写作还相对陌生,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转化为文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读后感的写作要点,帮助他们建立起写作的信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作特点和技巧,学会如何写出一篇有思想、有感情、有观点的读后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分析实例,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培养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作特点和技巧,学会如何写出一篇有思想、有感情、有观点的读后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阅读体验和感受转化为文字,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读后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写作指导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写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读后感的写作特点和技巧: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读后感的写作要点,如主题明确、观点鲜明、论证充分等。
3.分析实例:分析课文中给出的读后感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将阅读体验和感受转化为文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de6749f121dd36a22d82f4.png)
写作学写读后有感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读后有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2.运用所学写一篇合格的读后有感。
过程与方法1.认真阅读原作,把原作的内容、要旨理解透辟。
2.紧扣原作内容,写出自己的真切感觉。
3.联系实质,印证和深入自己的阅读感觉,加强读后有感的说服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加强阅读的兴趣,喜爱写读后有感。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掌握读后有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教课难点写出自己的真切感觉。
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新课导入高尔基曾说过:“书本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漫漫人生长河中,书本如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引导着人生的航程。
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日都离不开阅读。
当我们获守信息,增加知识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识和震荡。
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录下来,便成了一篇读后有感。
二、文题显现1.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
200 字左右。
2.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有感,题目自拟。
许多于600 字。
3.你看过许多电影和电视剧吧,此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何?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
许多于600 字。
三、写作指导1.漫笔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巧,可叙事、抒怀或谈论。
漫笔应抒发真情实感,有独到的看法,语言流利、优美,主题踊跃向上、引人沉思。
2. (1) 简述原文相关内容。
如所念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月,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纲要。
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谈论作好铺垫。
这部分必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可以大段大段地表达所念书、文的详细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没关的东西。
子可称为“看法句”。
这个看法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看法句”在文中的地点是能够灵巧办理的,能够在篇首,也能够在篇末或篇中。
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纳开门见山的方法,把看法写在篇首。
(3) 环绕基本看法摆事实讲道理。
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
![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b83d39d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2.png)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习,本义是鸟反复练习飞翔。
后泛指反复地学,使熟练掌握。
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中“习”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课后反思亮点:结构明确、完整
不足之处:课堂学生活动较少课堂教学建议:增加课堂活动。
写作学写读后感-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写作学写读后感-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9730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0.png)
写作学写读后感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前言阅读是终身受益的好习惯,而写作则是阅读的好伙伴。
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读的内容,将思想表达清晰地传递给读者。
因此,写作学习是培养优秀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之一。
本教案将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为例,介绍如何学习写读后感。
第一步:认真阅读原文,明确主题阅读文章是写读后感的前提,因此我们应该首先认真阅读原文,并且仔细理解文章的主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
1.标识和理解生词语汇。
生词语汇是阻碍我们理解文章的主要障碍之一。
当读到生词时,可以在旁边做个小标记,然后在阅读完文章后,利用字典或者网络资源查阅并记忆生词的含义。
2.注意文章的表达方式。
具体来说,要注意文章的句子结构、段落分配、修辞手法等方面。
对于一些经典的修辞手法,我们特别需要注意其使用,包括比喻、象征、排比、对比等等,这些修辞手法能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3.理解文章主旨。
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最基本的表达目的。
通过读前、读中和读后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得出文章的主旨。
需要记住,在写读后感前,理解主旨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步:展开思维,默写记忆我们通常会被要求写出读后感,而写作的思路往往不是一下子能顺畅流畅的。
因此,在展开思维碰到困难时,可以总结文章中一些值得注意的句子、段落或词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一下,默写记忆一下。
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思路的展开,也有助于提升语文写作能力。
第三步:写作梳理,构建框架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我们已经掌握了文章的主题和思路,我们需要开始着手写作。
写作之前,先用大概一两句话总结读后感的观点,以此为基础开始梳理全文框架:引出文章主旨 - 分析支撑主旨的情节或片段 - 总结思想感悟。
第四步:具体细节,巧妙表达写读后感时,应该注意到具体细节的表现,因为这些细节是文章的基础。
具体的表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表达观点时,尽量用有说服力的论证方式。
比如,可以引用事实来支撑观点,用数据、事例等来证明自己的思路。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c7c81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9.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读后感的基本概念。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完文本后,对文章内容、主题和情感的自我反思与表达。它是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提升个人情感体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具体的读后感范文。这个案例展示了读后感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章。
6.作业布置:在本次教学中,我布置了一篇关于第三单元课文的读后感作业。但从学生完成情况来看,作业质量参差不齐。为了提高作业效果,我计划在作业布置时,增加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突破方法:教师可提供一些词汇和句式的参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写作水平。
d.结构清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缺乏条理性,导致读后感结构混乱,观点不明。
-突破方法:教师可明确告知“引-议-联-结”的结构要求,并通过范例分析、写作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搭建清晰的文章结构。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写读后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有没有过想要分享自己感受的冲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将阅读的感悟转化为文字。
-举例:引导学生学会在开头引入所读书籍或文章,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中间部分联系自身实际进行论证,结尾部分总结观点并抒发情感。
2.教学难点
a.独立思考:学生往往在写作时容易陷入模板化、套路化的表达,难以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思考。
-突破方法:教师可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2.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读物的评价能力。
3. 培养并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闻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作。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学生写作,集体评议)
教学步骤:
一、精彩导入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
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
当我们获取知识,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
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二、例文引路
(一)例文评析:陪伴,是最明亮的温情一一读《傅雷家书》有感
(二)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
(三)佳作欣赏:叹为观止《红楼梦》
三、写作指导
(一)认知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读后感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
“感”是重点。
“读”,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是指读后有何感受。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
(二)写好读后感的三点要求(课文摘要):
1、适当引述。
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2、感受力求深入。
读完原文后,或许你会产生很丰富的感触,但比较平常、浅显,直接写下来,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
这就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
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来思考与表述。
3、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
写作中,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还可结合生活经历中的类似体会来写。
这样才能使读后感内容丰富,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三)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根据以上要求,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可概括为四个字:
1、引,概括地引述原文观点或具体文字的内容。
2、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生发展开,发表议论。
3、联,在所引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问题。
4、结,提出看法,小结全文。
当然,任何文章的写法都不应该受某种框框的局限,以上所讲的写法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的内容和思路。
具体写起来应灵活掌握。
(四)确定阅读材料,拟好题目。
某篇课文、某部名著或指定的某材料,是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确定后,要根据阅读的材料和感悟来拟
题。
题目可以直接写“《××》读后感”,也可以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主标题是概括自己的感受或评价,副标题是“——读《××》有感”;分两行,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读后感》《金钱重于亲情——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等。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样。
注意标题一定要结合感点,否则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五)克服常犯的毛病
根据以往经验,最常见的毛病有四点:
1、大量引述原文。
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感”,引述是为写“感”服务的,但有些同学偏偏忘记了这一条,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述原文,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
2、脱离原文空写“感”。
任何事物都非凭空而生,都有个由来。
“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
只写感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
因此,写“感”应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
3、内容杂乱无中心。
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写读后感应“抓要领”“突出重点”的要求。
因此,一定要确定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
4、感受认识太肤浅。
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上最受触动,在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
因此,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和个人实际,写与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
但是,在不少同学的读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刻的启示点,内容浮浅杂乱。
读后感是一种重要的作文形式,只要同学们多读、多想、多练,不断总结写作经验,就一定会把读后感写好的。
四、真题练兵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白天处理国事,晚上还经常阅读经史,和大臣谈论治国的道理,很晚才睡。
太子觉得父亲太辛苦,就对刘秀说:“您做这么多事情,不劳累吗?”刘秀回答道:“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当然就不觉得疲劳。
我虽然做了皇帝,却要更加小心谨慎,虚心求教,还要以史为鉴,不断反思,才能治理好天下啊。
”这就是“乐此不疲”这个典故的由来。
由于刘秀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光武中兴”。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只有喜欢一件事,从中找到乐趣,才能把它做好;成功之后,更要戒骄戒躁;借鉴、反思有助于把事情做得更好。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真题解说: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力求用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有关光武帝刘秀的历史记载,文字不多,内容却包含不少。
如“经常阅读经史,和大臣谈论治国的道理”“虽然做了皇帝,却要更加小心谨慎,虚心求教”“还要以史为鉴,不断反思,才能治理好天下”……都是动笔之前“读”的好材料。
而下文道出的故事启示“只有喜欢一件事,从中找到乐趣,才能把它做好”“成功之后,更要戒骄戒躁”“借鉴、反思有助于把事情做得更好”,则明确地提出了几个方面很好的“感点”。
基于此,阅读这则材料以后的作文就有了十足的“底气”了。
当然,“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也“不要套作”,只要对上述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从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就行了。
值得指出的是,联系实际时现实针对性要强,议论和抒情要言出心声,力避空喊口号。
总之,写好这篇读后感,首先要进行独具匠心的构思,剪辑材料,选准感点,其次要注意有先声夺人的开头,有理有据的主体和意犹未尽的结尾。
五、写作实践
一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
200字左右。
提示:
1.选定课文后,可以再仔细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
2.尽量少引述,重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3.可以写得自由灵动些,尽可能富有新意。
二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
选定之后,重读一遍,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引用名著原文时,要仔细核对,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
3.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三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回忆你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剧,选出印象最深的一部,想一想,剧中的哪个人物、哪个情节(或细节)打动了你?
2.分析剧中人物或情节打动你的原因,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