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孔与夹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二面角晶间夹杂物的形状示意图
σ 11 cos = 2 2σ 12
θ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钢中MnS夹杂物引起的裂纹源及扩张过程 夹杂物引起的裂纹源及扩张过程 钢中 a)原始状态 b)受力后产生裂纹 c)d)裂纹继续扩展 原始状态 受力后产生裂纹 裂纹继续扩展
3、初生夹杂物的形成及防止措施 、
• 浇注前的熔炼及熔体处理中,冶金反应产生。 浇注前的熔炼及熔体处理中,冶金反应产生。 • 夹杂物容易聚合、长大 夹杂物容易聚合、 • 防止措施: 防止措施: • (1)加溶剂 )加溶剂——吸收夹杂 吸收夹杂 • (2)除气处理时也可将夹杂物携带上浮排出 ) • (3)过滤法 )
第十三章 气孔与夹杂
Chapter 13 Gas-holes(or pinholes) and Inclusions
§13-1 气孔的种类 13• 1、析出性气孔 、

在冷却及凝固过程中, 在冷却及凝固过程中,因 气体溶解度下降,析出气体, 气体溶解度下降,析出气体, 来不及从液面排出而形成气 孔。
°长大到颈缩后才能脱离
• 动力学条件: 动力学条件: 条件
取决于: 上浮速度V 与凝固速度R 取决于: 上浮速度 e与凝固速度 当Ve < R时 时 • R↑ 气孔↑ 气孔 • η↑ Ve ↓ 气孔 气孔↑ 气孔↓ 气孔 气泡残留于金属中 Ve =2(ρL-ρg)gr2/9η
• △ρ(实际上为 L )↑ Ve ↑ 实际上为ρ 实际上为
2.阻止气体析出 . 阻止浇入铸型内的金属液析出气体的方法有: 阻止浇入铸型内的金属液析出气体的方法有: ①提高铸件冷却速度 对易产生析出性气孔的铝合金尽量采用金属型铸造。 对易产生析出性气孔的铝合金尽量采用金属型铸造。 ②提高铸件凝固时的外压 这可以有效阻止气体的析出。如将浇注的铝合金铸型放在通入 这可以有效阻止气体的析出。如将浇注的铝合金铸型放在通入4 大气压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宝中凝固, ~6大气压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宝中凝固,可有效地减少或消除铝合金 大气压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宝中凝固 铸件中的气孔。 铸件中的气孔。
可从以下途径来防止或减少它的产生。 可从以下途径来防止或减少它的产生。 1.减少金属液的原始含气量 0 .减少金属液的原始含气量C ①减少金属液的吸气量 尽量减少或防止气体进入金属内。 尽量减少或防止气体进入金属内。 ②对金属液采取除气处理 浮游去气,即向金属液中吹入不溶于金属的气体, (a)浮游去气,即向金属液中吹入不溶于金属的气体,使溶解 的气体进入气泡而排除; 的气体进入气泡而排除; 采用真空去气; (b)采用真空去气; 氧化去气,对能溶解氧的金属液(如铜液), ),可先吹氧去 (c)氧化去气,对能溶解氧的金属液(如铜液),可先吹氧去 氢,然后再脱氧; 然后再脱氧; 冷凝除气法,即缓慢冷到凝固温度, (d)冷凝除气法,即缓慢冷到凝固温度,然后迅速加热至浇注 温度。 温度。
4、二次氧化夹杂物的形成及防止措施 、
(1)形成 )形成——浇注及填充铸型的过程中氧化形成 浇注及填充铸型的过程中氧化形成 合理的浇注工艺及浇冒口系统, (2)防止 )防止——合理的浇注工艺及浇冒口系统,平稳充型 合理的浇注工艺及浇冒口系统 ——控制金属液的易氧化元素 控制金属液的易氧化元素 ——铸型内造还原型气氛 铸型内造 铸型内
5、次生夹杂物 、
凝固过程中,溶质再分配,溶质富集, 凝固过程中,溶质再分配,溶质富集,偏晶结晶析出夹杂物 例如: 中富集 中富集Mn和 时 例如:Fe中富集 和S时:
图 夹杂物粘附晶体示意图 (a)粘附后 (b)粘附前 粘附后 粘附前 粘附发生的条件: 粘附发生的条件:
σ ic < σ Li + σ Lc
(2)金属液内反应性气孔 ) 1)渣气孔 ) 不溶, 例 钢中 CO不溶,但氧或氧化物与碳反应形成 不溶 但氧或氧化物与碳反应形成CO •(FeO)+[C] = CO+[Fe] ( ) •(MnO)+[C] = CO+[Mn] ( ) •(SiO2)+2[C] = 2CO+ [Si] ( •( •(Cu2O)+2[H] = 2[Cu]+H2O (气) O) (气 2)金属液中元素间反应性气孔 ) #碳氧反应气孔 #水蒸气反应气孔 #碳氢反应气孔
§13-3 影响气孔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131、危害 、 有效工作断面 ↓→ σb↓ δ↓ 应力集中 →裂纹 裂纹 疏松 → δ↓气密性 ↓ 耐蚀性 气密性 耐蚀性↓ 2、防止措施 、 针对形成原因
3.析出性气孔的防止 . 以下主要因素影响析出性气孔的形成: 以下主要因素影响析出性气孔的形成: 金属液原始含气量C 含量愈高, 都将增大, ①金属液原始含气量C0 C0含量愈高,CL、∆x和∆t都将增大,C0 和 都将增大 高时,凝固前沿的液相能较早析出气泡。 不高时, 高时,凝固前沿的液相能较早析出气泡。C0不高时,就依附缩孔较 迟析出。 迟析出。 冷却速度愈快,凝固区域就愈小, ②冷却速度 冷却速度愈快,凝固区域就愈小,枝晶不易封闭液 凝固速度V愈大 愈大, 愈小, 相,凝固速度 愈大,则∆x和∆t愈小,气体来不及扩散,因而气孔 和 愈小 气体来不及扩散, 不易形成。 不易形成。 影响原始含气量C 决定分配系数k和扩散系数 和扩散系数D ③合金成分 影响原始含气量 0 ,决定分配系数 和扩散系数 L 以及合金收缩大小及凝固区域。 以及合金收缩大小及凝固区域。 ④气体性质 氢比氮的扩散速度快
含 氢 量
2、反应性气孔 、
• 金属液-铸型之间、金属液内部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 金属液-铸型之间、 的气孔
UCSD MAE-1 Fluid Dynamics Focus Area Lecture Notes, G.R. Tynan
溶质分布方程: 溶质分布方程:
1− k v CL ( x) = C0 1 + exp(− x) k DL
图 偏析夹杂物被粘附陷入晶内示意图
夹杂物被排斥推入液相示意图
晶界残留较多夹杂物时的形状: 晶界残留较多夹杂物时的形状:
σ 23 σ 13 σ 12 = = sin θ 12 sin θ 23 sin θ 13
σ 11 cos = 2 2σ 12
θ
σ 12 = σ 23 = σ 13
θ 12 = θ 23 = θ 13 = 120 o
r ↓ Pσ ↑ 难长大 r ↑ Pσ ↓ 利于长大 异质形核 条件: (3)上浮条件: 气泡脱离现成表面而上浮 )上浮条件 取决于液、 取决于液、气、固三者间的表面张力
σ 1, g − σ 1, 2 cos θ = σ 2, g
θ —气泡与现成表面的润湿角
(a)
θ<90°容易脱离 °
(b) θ>90
液相中气体浓度超过某饱和气体浓度S 液相中气体浓度超过某饱和气体浓度 L 才析出气泡, 时,才析出气泡,则产生过饱和浓度区 ΔX(x=Δx,CL=SL): ( Δ ,
∆x =
DL 1− k ln v S k L − 1 C0
铸件中气孔的形成示意图
(2)长大条件: 气体内部各气体分压总和>外界压力 内部压力 P气=PH2+PN2+PO2+PH2O… 外界压力 Pn=Pa+PM+Pσ Pa —Hale Waihona Puke Baidu大气压 PM—金属静压力γH Pσ —表面压力的附加压力 Pσ=2σ/r 即: P气>Pa+ γH+ 2σ/r
§13-4 夹杂物 131、来源: 、来源: 内生夹杂:熔化与凝固过程冶金反应产物 内生夹杂: 脱O P S 产物 N2 、 O2 、 P 溶解 偏析 形成第二相 外来夹杂: 外来夹杂: 熔炉耐火材料 、造型材料
按形成时间先后: 按形成时间先后:初生夹杂物 次生夹杂物 二次氧化夹杂物
2、危害: 、危害: 连续性,均匀性破坏= 机械性能 致密性 致密性↓ 连续性,均匀性破坏=>机械性能 ↓致密性 耐蚀性能 红脆 —热裂(低熔点相) 热裂(低熔点相) 热裂 裂纹源 成分、性能、形状、大小、数量、 决定于夹杂物的 成分、性能、形状、大小、数量、分布 =>硬脆 硬脆→δαk 硬脆 球形 →影响 ;针状、尖角 影响 (应力集中) 影响↓;针状、 影响↑↑(应力集中) 影响 事物的另一方面: 事物的另一方面: 高熔点、细小颗粒 高熔点、细小颗粒→ 好的作用 非自发形核核心→ 非自发形核核心 细化 沉淀强化—N化物弥散 化物弥散 沉淀强化 新学科的产生→ 新学科的产生 MMC,人为的加入高性能陶瓷相 ,
--轻金属易产生气孔( --轻金属易产生气孔(铝、镁) 轻金属易产生气孔
侵入型气孔的形成机理与此相似 (4)从铸型侵入型气孔的形成机理与此相似 )从铸型侵入型气孔
P气>Pa+ γH+ 2σ/r
2、反应性气孔形成机理 、
(1)金属液与铸型(芯)反应性气孔 )金属液与铸型( (皮下气孔) 皮下气孔) 原因:铸型水分高、透气性低; 原因:铸型水分高、透气性低; 合金中有易氧化成分;熔点较高的合金( 合金中有易氧化成分;熔点较高的合金(钢、铁。铜) 一定中等壁厚范围内。 一定中等壁厚范围内。 机理: 机理:氢气说 氮气说——有树脂粘结剂时 有树脂粘结剂时 氮气说 CO说 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