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服务及安全管理探讨
地铁运营安全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地铁运营安全这一重要话题。
安全是地铁运营的生命线,关乎每一位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乎我们地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此,我代表地铁运营部门,就如何加强地铁运营安全,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一、提高安全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
我们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将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的理念,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确保地铁运营安全万无一失。
二、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1.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作业流程。
对关键岗位、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3.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大技术创新,提升安全保障水平1. 加强地铁车辆、信号、通信等关键设备的研发和更新,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2. 推广应用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实时掌握地铁运营状态,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 强化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安全合力1.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 加强与政府、监管部门、社会各界的沟通,共同营造良好的地铁运营安全环境。
3. 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引导乘客文明乘车,共同维护地铁运营安全。
五、强化考核评价,确保安全责任落实1. 建立健全安全考核评价体系,将安全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强化安全责任追究。
2. 对安全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安全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
总之,地铁运营安全事关重大,我们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地铁运营安全工作。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地铁出行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探讨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探讨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不是一蹴而就的。
作为一项城市工程,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构建切实可行的安全体系。
本文从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的分类入手,提出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地铁运营安全的具体实施措施和管理策略,以减少安全隐患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导言由于受地理因素和庞大人口基数的影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一直处于建设初期,但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重心从未改变。
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单线和多线的运营模式,更关系到国家的人身安全水平和城市发展水平。
因此,城市交通在不断优化管理模式的同时,要时刻关注运营层面的安全隐患,推动运营模式朝着服务人民、让人民放心、让国家放心的方向稳步发展。
1安全管理模式概述1.1安全管理模式的内容广义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大量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为基础,针对各领域生产经营建设的实际要求,明确管理理念,建立专门的科学管理体系和一级管理程序。
不同的管理模式有不同的管理体系内容。
在制定安全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安全管理机构,运用先进的安全作业行为管理方法。
安全管理模式需要层层应用,落实到基础运行工作中,通过加强运行系统的安全性来实现安全运行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讲,安全管理模式就是不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选择合适的安全管理手段。
1.2安全管理模式类型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安全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以适应不同领域安全管理的要求。
具体来说,安全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体验安全管理模式。
在体验式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分析存在的安全问题,总结安全管理中的经验,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的内容。
这种安全管理大多是事后管理,无法控制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已经被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所淘汰;第二,对象安全管理模式。
现阶段,事故分析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安全管理模式也进一步衍生出对象安全管理的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研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确保运营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各个城市开始研究和实施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问题。
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方式,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舒适安全等特点。
然而,由于复杂的运营环境和高度的运营压力,轨道交通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运营安全,各个城市纷纷研究并实施了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
二、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主要依靠人工巡检和手动操作。
这种模式下,安全问题主要依赖于驾驶员和工作人员的经验和技能,存在着人为因素的风险。
虽然相对简单易行,但无法满足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需求。
三、智能化安全管理模式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许多城市开始引入智能化安全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信息系统,实现对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预警,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智能化安全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监测与维护: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轨道、车辆、信号等设备的运行状态。
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并派遣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运行监控与调度:利用信息系统对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调度。
通过实时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车辆的运行时间和车流密度,避免拥堵和事故的发生,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安全培训与管理:通过开展安全培训和管理活动,提高驾驶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同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责任和权限,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4.应急预案与处置: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
同时,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合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四、案例分析以北京地铁为例,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采用了智能化安全管理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
然而,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庞大、运营密集,使得安全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展开探讨,探索如何有效提高安全性能,降低事故风险。
第一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特点和安全风险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规模、高密度的交通系统,具有独特的运营特点。
首先,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轨道交通具有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列车运行速度快、频次高。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时间跨度长,通常从早上到深夜,甚至24小时不停运营。
再次,旅客需求量大,每天涉及到数以百万计的人次。
这些特点给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管理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
首先,由于车辆数量众多、客流量大,人为因素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如疏忽操作、蓄意破坏等。
其次,轨道交通系统中的机电设备存在一定的故障风险,如信号系统故障、电力故障等。
此外,恶劣的天气条件、地震等自然因素也可能引发事故。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制定合理的措施和应对策略。
第二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策略和方法为了有效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风险,需要运用合理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安全培训等。
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全面覆盖轨道交通系统的各个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安全性。
其次,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能。
例如,可采用先进的信号系统和列车控制技术,提高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对车站和隧道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并应对潜在风险。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还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保持密切合作。
例如,与公安部门合作,加强地铁警务工作,防范恶意破坏和恐怖袭击。
与城市规划部门合作,合理规划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减少事故风险。
与应急管理部门合作,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地铁安全运营体会
地铁安全运营体会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地铁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之一。
地铁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爱。
然而,安全问题一直是地铁运营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从我的角度出发,分享我对地铁安全运营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一、重视预防措施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每天承载着大量的乘客,因此安全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地铁公司应该加强对安全意识的宣传,加强乘客的安全教育意识。
通过宣传手册、广告、地铁车厢内的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向广大乘客普及安全知识和应急措施。
在地铁站台和车厢内设立安全提示牌,提醒乘客注意列车来临时不要贴近站台边缘,以避免发生意外。
二、加强安全设施地铁安全设施的完善也是保障乘客安全的重要因素。
首先,应加强对车辆和轨道的日常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地铁运营的正常安全性。
同时,对于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也要加强,地铁车厢内应设立报警装置和灭火器等应急措施,这样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及时保障乘客的安全。
三、严格管理乘客行为乘客行为的管理是地铁安全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乘客在地铁内的举止行为应遵守规定,不做危及本人和其他乘客安全的行为。
在高峰期,地铁车厢内人流密集,应避免拥挤和推搡现象发生,以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地铁公司应加强乘客行为管理的力度,对于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或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四、定期演练为了提高地铁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地铁公司应该定期组织紧急演练,提升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演练中要模拟真实场景,让员工能够熟悉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方法和步骤,并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
总结:地铁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安全运营关系到广大市民的出行和生命财产安全。
地铁公司应该充分认识到安全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确保地铁安全运营。
从预防措施、安全设施、乘客行为管理以及定期演练等方面综合考虑,可以有效地提高地铁的安全性。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相信地铁安全运营将会越来越好,广大乘客能够更加放心地享受地铁出行带来的便利与舒适。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探讨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探讨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对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的轨道交通的出现增加了人们的出现方式,给人们的出现来带来极大的便利,且对于不断的完善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现阶段的城市轨道运行方式严格的遵守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下文我们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管理进行主要的论述,希望能城市内的交通安全管理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行业不同,它作为一个完善的行业,拥有着一套完善的交通运行系统,且与其他交通工作相比较而言,它的出行方式会更加的便捷和安全。
但是近几年随着轨道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轨道安全事故的发生的概率在急剧上升。
为了有效的避免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不得不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轨道的安全性上的研究上面。
另外,我们所说的城市交通安全不仅仅指的是乘客的安全,对于从事轨道交通运营工作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安全同样的重要。
安全作为人类出现中最大的问题,我们要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危险的概率降到最低,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
1、我国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现状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发展并不算长,所以仍处于城市交通轨道安全的建设的初级阶段。
对于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以及实际的操作都不算成熟,使得我们的的安全管理措施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此,我国决定将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项目,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断的提高轨道安全在运行中的重要性。
2、影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的因素2.1人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所产生的影响人对于轨道交通安全的身份是多种多样的,它既是轨道交通的制造者、使用者还是轨道交通的保护者,对轨道交通安全的影响十分的重大。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快,很多人会在乘坐交通工具的空闲时间玩手机,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对车上的安全标识进行人事,导致自身的安全意识低下。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探讨
任 等不 良现象 应严肃处理 。 而 科学的管 理 则强调 应采用系统 工程 、 控制 营 不懈 追求的 目 标。 论、 目标 管理 、 行为科 学、 系统分析 , 事 故树分 析、 可靠性 分析和 预测技 术等现代 管理理论 、 方法和 技术来研究 和指导安全 管理 。 3 . 设备 因素 设备 是地铁运 营安全的物 质基础 , 它与运营 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设 备设计不合 理或者本 身不 可靠 , 必然 会使运营 安全受 到威胁 , 引 发事 故 。 因此 , 为 实现快速 高密度 的运营 安全 , 一方面 要求减 少设备 故 障, 另一方面要 求设备具 有主动防止 人为差错 引发事故 的能力 , 考 虑操 作人员的心理 特 征和 操作 特点 , 从而 有效 提 高工作效 率和 保证运 营安
一
.
营 安 全系统 。 人 员因素 在安全管 理中 占主导作用 , 地铁运营 各环节各项 全面强化 员工业务培训 。 重 点提 高全 员实际操作技 能 , 特 别是非 正 工作, 都 是 由人来操纵 、 监 督, 从而完成各 项作业 。 管理则作为一种控 制 常情 况下作业技能 , 设备 故障应 急处理能 力, 落 实作业标 准化 。 大 力开 和协调 手段, 能将人员、 设备和环 境三种 因素 有机结合, 扬长 辟短 , 尽可 展 员工的思想 道德 和职业 道德教育。 充分发挥广大 员工安全生产 的积极 能 发挥最 大效能 。 性、 主动性 和创造性 。 通过 组织开展公司安全 知识 竞赛 , 开展三级 安全
全。
4 . 环境 因素 地铁运 营安 全环境 因素包 括社会 环境 因素和 自然环境 因素两个 方 面。 公司 员工不 光是 公司人 , 同时还 是社 会人 。 因此社 会上的 消极情 绪 或思 想会通过 员工间接地给 地铁运营安 全带来影 响。 自 然 环境如水灾、 大风 和地 震 等 自 然 灾 害也会 对地 铁运营 安 全造 成威 胁 。 因此 公司应了 解职 工动态 , 加强 思想教 育, 同时在 自 然灾 害初露 端倪 时采 取正确 的防 灾措 施。
地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地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地铁交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大城市,地铁交通已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然而,地铁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乘客运输安全问题。
在此,我将就地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探讨。
一、地铁运营存在的问题1、安全隐患地铁是一项极其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是在一些线路上,乘客根据个人需要大量携带物品进入地铁,这将会带来很多隐患。
例如,行李过多会影响乘客上下车的迅速性,出现人潮时容易引发拥挤的情况,这些影响地铁运行的因素都会对安全构成威胁。
2、服务管理体系不完善地铁的管理体系和服务能力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某些细节上,例如设施的维修和管理不充分等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地铁环境的卫生不佳,地铁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会影响到地铁全体乘客的交通安全和健康。
3、乘客素质不高地铁工作中,乘客作为工作主体之一,他们的行为习惯和素质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顺畅性和安全性。
然而,目前这种非常危险的行为现象仍然很常见,例如在地铁车站自由穿行、追逐等。
这样的行为不仅会导致安全问题,还会制造噪音和影响地铁乘客的体验感。
二、地铁工作建议1、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地铁的管理体系和服务能力必须与时俱进,追求科学和实用性,可在车站设立安检设备、增加人员检查等方法来摆脱这些烦恼。
2、加强设施管理和维护设施管理和维护工作可具体分为维修、清洁、安全检查等几个方面,除了需要投入人力、技术外也需要投入财力和耐心。
当然,需要让车站设备具有及时性、紧迫性和扩大性。
同时,完成设施的保养工作,才能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进而提高设施的性能水平;3、提供公共培训建立乘客素质评价机制、建立政策制度,培养公众的合理认知,创造公开透明的管理环境,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和监督和督促,让乘客养成良好的乘坐行为。
最后,通过建立和完善问题整改机制,加强工作品质和标准化培训,持续提高人员工作素质,加大行业监管力度,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创造安全、舒适、快捷的公共交通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与管理策略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与管理策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居民提供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
然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保证交通运营的顺畅进行,城市轨道交通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运营与管理策略。
一、安全运营策略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首要的一环。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制定明确的业务流程和管理规范,并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指导和落实安全管理各项工作。
2. 加强设备维护与检修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依赖于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设备维护与检修是保障安全运营的关键。
应建立设备维护与检修的专业团队,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故障排查,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隐患,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 提高人员素质和培训水平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参与和配合。
因此,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深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至关重要。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危险品处理等,有效提高人员的应变能力和遇险处理能力。
4. 强化安全宣传与教育加强安全宣传与教育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作宣传册、悬挂标语、播放安全宣传视频等方式,向广大乘客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醒乘客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的乘车行为,同时也提醒乘客遇到紧急情况时应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二、安全管理策略1. 建立全面的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全面的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掌握车辆运行状况、设备工作状态、人员行为等关键信息,并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警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前预测出潜在的安全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
2. 加强应急管理与演练应急管理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环节。
城市轨道交通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管理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行动方案,组织定期演练,并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轨道交通线路的不断扩建和运营量的增加,运营安全管理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本文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对策。
首先,加强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的设备设施是保障其正常运营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一方面,要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修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转。
另一方面,要加强设备的安全监控,通过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
其次,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需要大量的运营人员,包括驾驶员、车站工作人员和维修工作人员等。
因此,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应对各种应急情况。
同时,要加强对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对违规行为和不良习惯予以严肃处理,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第三,加强运营线路的安全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线路是运营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对运营线路进行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要加强对线路的巡检工作,定期巡视线路,发现并修复线路上存在的安全隐患。
其次,要加强对线路的安全监测,通过设置线路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线路的运行状态,确保线路的安全稳定。
最后,加强应急管理和安全预警机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应急情况,包括地震、火灾、疏散等。
因此,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和安全预警机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培训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合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只有加强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运营线路的安全管理以及加强应急管理和安全预警机制,才能有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水平,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
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封闭、空间狭小、客流量大,安全事故防范难度大,事后处置则难度更大,建立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本文就安全管理的概念、安全管理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以及如何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已经有一条或者数条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封闭、空间狭小、客流量大,安全事故防范难度大,事后处置则难度更大,有必要强化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为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发展提供支持。
一、与安全管理相关的几个内容1、什么是安全安全有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的两种概念。
一般来说,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人们现在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相对安全观。
对企业来说,安全是可接受的风险程度,换而言之,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的损失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
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
2、三类管理安全管理。
目标是对可能造成轨道交通财产损失或乘客、员工伤害的潜在或实际影响进行控制。
安全风险可能来自轨道交通系统内部,如系统可靠性问题的失控造成安全,也可能来自外部,如乘客、自然灾害、恐怖分子等等。
由于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因此安全管理所追求的目标是安全性,即将不可接受的损失风险概率降到最低。
可靠性管理。
目标是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稳定,包括设施设备、运营组织、客流状态的稳定等,是轨道交通系统稳定是内在安全的前提条件。
事件管理。
目标是将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强调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置。
由此可见,可靠性管理和事件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运营设施设备的可靠性是我国轨道交通面临较为突出的问题,并且可靠性管理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融入运营生产的日常活动的,在安全管理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当前以可靠性管理为核心的维护体系(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RCM)正在被广泛接受。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需要对其运营安全管理进行深入分析。
1. 设计施工安全风险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和施工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如结构、电气、信号、通讯等。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瑕疵或者失误,就会对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产生影响。
2. 运行安全风险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存在多种风险,如列车碰撞、脱轨、火灾等。
这些安全风险都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3. 维护保养安全风险城市轨道交通的各种设备和设施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一旦维护保养不到位,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4. 突发事件安全风险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还可能会发生各种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火灾等,这些事件也会对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城市轨道交通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档案,保障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城市轨道交通需要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和技能,确保员工具备应急处置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4. 建立应急预案城市轨道交通需要建立应急预案,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预案制定和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
5. 安全技术措施城市轨道交通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如风险评估、安全监测、安全防护、安全应急等,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各个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之一。
很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运营安全。
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还将加强技术支撑,采用智能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安全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安全管理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轨道交通的便捷和安全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安全管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风险轨道交通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故障:轨道交通使用大量机械设备和高科技技术,一旦设备故障,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 人为操作失误:轨道交通处于人流密集区域,人为操作失误容易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
3. 非法行为:轨道交通站点和车厢内存在非法行为,如推销、偷窃等,这些行为也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4. 天气影响:天气因素也是轨道交通的重要安全影响因素,如大雨、暴风雪等极端天气容易影响轨道交通线路的正常运营。
以上这些因素,都需要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当中,得到应有的应对和防范措施。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安全管理为保证轨道交通建设初期的安全,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规划阶段需要建立安全管理和技术保障制度,完善各种安全措施和技术标准,检测和评估规划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 建立专家组和相关专业人士的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3.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范各类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以及考核验收。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处理工程过程中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安全。
关键词:安全规划、技术标准、专家评估、法律合规、问题处理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1. 制定全面而严格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类安全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组织开展规章制度的培训和考核。
2. 定期进行车辆、设备和线路的检查保养,确保运营设备安全运行,并制订操作手册和应急预案。
3.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对进入轨道交通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考试,确保人员具备规范操作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探讨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探讨摘要:伴随我国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的交通压力也在日益增大。
作为一种新型公共交通系统,轨道交通的建立极大缓解了城市道路交通的压力。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虽然得到了一定行程度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这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当下最为重视的方面之一。
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发展策略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1.1缺乏统一管理标准城市轨道的发展水平,从某种层面也能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建设水平。
各个城市在努力地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同时,也面临着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其中一个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就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无法做到统一。
城市轨道的运营是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去进行经营管理的,需要按照城市的发展现状、人民生活水平情况、当地气候情况、城市未来规划等情况来制定相关的运营管理办法,而每个城市存在着差异,使得对于城市轨道运营管理无法做到统一,导致优秀管理经验无法适用在其他城市,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每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的发展水平不同,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这种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各个运营网路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
1.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好的运营管理水平,需要由好的管理制度来支撑。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制度也在逐步的完善。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城市轨道运营管理制度仍然具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例如对于轨道的检修和维护,突发情况的处理,重大灾难预警等,这些问题中有的是没有发生过重大情况或重大灾难,还不具备丰富的处理经验。
还有一部分制度不完善的原因是对制度的把控不够严格,在进行日常轨道的清理和维护时,只是注重问题出现的补救,而忽视对于问题隐患的重要排查,防止事故的发生。
因此,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1.3运营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的高低,除了完善管理标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以外,还需对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是制度和管理标准的践行者,也是运营管理过程中问题的发现者、维修者、操作人,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地铁站务安全管理风险与管理思路探析
地铁站务安全管理风险与管理思路探析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承载着大量的人员出行,因此地铁站务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地铁站务的复杂性和隐患的多样性,使得其安全风险的管理变得极为复杂。
本文将从地铁站务安全管理的风险分析入手,探讨其管理思路。
地铁站务的安全管理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地铁站务可能面临的人员安全风险。
地铁站务作为交通枢纽,每天汇聚了大量的乘客,人员密集度高,骚乱、拥挤、踩踏等事件时有发生。
由于地铁站内存在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人员的财产安全也面临风险。
地铁站务可能面临的设备安全风险。
地铁站内设有大量的设备,如电梯、自动售票机、安全门等,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与否直接影响到乘客的安全。
一旦出现设备故障或失灵,不仅会引发乘客的不满,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事故。
地铁站务可能面临的应急事件风险。
地铁站务经常面临各种应急事件,如恶劣天气、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恐怖袭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
这些事件会严重影响到地铁站务的正常运营和乘客的安全。
地铁站务可能面临的管理安全风险。
地铁站务的管理一般由地铁公司或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但是随着地铁线路的不断扩张和人员的增加,管理任务变得越来越繁重。
加之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不同,管理安全风险也相应增加。
针对以上风险分析,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思路。
加强地铁站内的人员安全防范措施。
包括人员的疏导、监控设备的安装、安全培训的加强等。
通过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降低人员伤害的发生。
加强地铁站内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包括定期维修保养设备、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配备备用设备等。
通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乘客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建立健全地铁站务的应急预案。
包括制定针对不同应急事件的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处置措施,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的准备。
通过有效的应急预案,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乘客的安全。
加强地铁站务的管理与监督。
包括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建立监督机制和投诉反馈渠道,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探讨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探讨摘要:地铁以“安全、快捷、准点、舒适”为目标,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与运营安全有关的因素可以划分为四类:人、设备设施、运营环境及管理。
以管理作为控制协调手段,协调人、设备设施以及运营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利用监管手段对设备设施的隐患、安全风险的识别排查以及人员“两纪一化”的监督管理,同时通过反馈机制将运营生产信息反馈到管理系统,从而改进管理的方法,提升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地铁运营;运营风险;措施一、地铁运营事故主要类型(1)火灾火灾是地铁运营中应该着重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
地铁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需大量的供电、机电设备支撑其正常运营。
但是如果这些设备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地铁运营的安全。
同时,如果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也会有一定几率发生火灾,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地铁的运营,造成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因此,预防火灾的发生是当前地铁运营中应该着重关注的。
(2)列车脱轨或相撞列车脱轨或者相撞是地铁运营事故的一个重要类型。
产生列车脱轨和相撞的主要原因是地铁线路设计的不够合理,不能符合地铁运营的具体情况,同时地铁线路设备变得老化,地铁在超速运营的状况下就会发生安全事故。
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就应该从地铁的线路设计出发,合理设置地铁线路。
同时,需要定期地对地铁线路等安全设置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完善规章制度。
另外,地铁的运输量比较大并且速度快,如果列车出现脱轨或是相撞的问题就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列车的信号如果出现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列车的运营。
因此,列车脱轨或相撞也是地铁运营事故的类型。
(3)踩踏事故踩踏事故是地铁运营事故发生的主要类型。
产生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扶梯发生故障。
北京地铁在2008年和2009年都发生过类似事故,并且造成了很多人员的死亡。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电梯等设备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
地铁安全维修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
现阶段,地铁运营都会忽视地铁电梯和扶梯等设备的维护,未能及时查出零件的损害。
地铁质量、安全、环境管理要点及措施
地铁质量、安全、环境管理要点及措施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铁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出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地铁的质量、安全、环境管理则成为市民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就地铁质量、安全、环境管理的要点及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地铁质量管理地铁质量管理是保障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基础,高品质的地铁服务不仅可以提高市民的出行体验,还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人才。
下面是地铁质量管理的要点及措施:车辆、设备管理地铁车辆、设备是保障运营的重要保障,对于地铁运营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关键作用。
因此,需要对车辆、设备进行全面、规范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车辆、设备的检修、维修。
要加强对车辆、设备的检修、维修,确保地铁的正常运营,减少故障次数和故障时间。
•车辆、设备的更新。
要按时更换老旧设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服务水平,例如引入新能源车辆、搭载智能系统等,提升地铁服务品质。
运营管理地铁运营安全和顺畅是保证地铁服务质量的基础,需要注重以下方面的管理:•运营计划的优化。
根据特定时期的需求和客流变化,对运营计划进行调整,保证运营效率和客流应对能力。
在高峰期加密列车班次,夜间稳定运营等方式应对供需问题。
•值班安全。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值班制度及相关的标准,提高投诉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杜绝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乘客安全。
地铁安全管理地铁安全是地铁运营的重要保障,任何差错都可能对人身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伤害。
下面是地铁安全管理的要点及措施:设备安全设备安全是地铁安全的基础,要完善对车辆、设备安全检查、维修和改造的工作、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车辆、设备的运行安全。
客户安全和服务质量为进一步提供舒适、安全、坐、快捷的出行体验,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健全业务规范。
强化对安全、服务的规范审查,切实防范重大事故的发生,维护稳定、有序的运营环境。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要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及时处理各种意外事件,避免极端情况发生。
地铁环境管理地铁环境管理也是地铁服务质量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好的地铁环境可以极大的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的体验。
地铁运营中的安全管理制度
地铁运营中的安全管理制度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成为了现代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大众出行的重要方式,地铁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地铁公司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地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以及常见的安全管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地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地铁作为人流量较大的公共交通工具,其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首先,地铁安全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员工行为,确保员工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减少人为失误带来的安全风险。
其次,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及时排查潜在的故障隐患,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
最后,安全管理制度还可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地铁公司在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确安全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以激励他们更加重视安全工作。
其次,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列车运行、设备维护、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员工能够按照规程进行工作。
此外,还需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对新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检验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安全管理措施为了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营,地铁公司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
首先,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维护保养,及时清理隐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加强安全监控,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测车站和车厢内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此外,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广告、海报等形式向乘客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最后,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组织定期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总结地铁运营中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保障乘客的安全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运营服务及安全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17-10-23T15:12:16.0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作者:李斌
[导读] 以人为本是改进和提高地铁运营服务质量的根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指导思想。
摘要:地铁运营服务工作面对的是大众,什么人群都有。
地铁的安全、便捷到达出行地点,是人们乘坐的原因。
在地铁运营服务中是否能做到以人为本是地铁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地铁的运营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满足乘客人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为乘客创造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最优质贴心的服务是我们地铁工作人员的初衷。
本文主要就地铁运营服务及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字:地铁;产品特性;运输服务;多样性
1.“以人为本”与地铁运营服务的关系?
以人为本是改进和提高地铁运营服务质量的根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指导思想,才能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地铁车站是体现地铁运营的人性化服务,如地铁建设中同一个站点按照不同的方向和街道设置多个出口,充分体现了地铁运营服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每个站点设置楼梯和升降电梯,这一措施有效的改善和提重物的乘客上下楼的困难境地,使患者身负重物依然能无障碍的行走和搭乘电梯,通过这种方式改善乘客的乘车条件,是地铁运营服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充分体现。
所以车站建设和设计中尽量做到人性化,是改善和提高地铁运营服务的根本。
?
在地铁运营服务中,相关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同样是普通乘客,所以服务人员不妨换位思考一下,作为一位乘客希望有怎样的一个乘车环境,一般的乘客都希望在搭乘地铁时购票、乘车、出站都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不希望将时间浪费在排队买票上,手提重物时依然需要走楼梯才能出站等。
因此,地铁设计人性化和人性化服务才能有效的改进和提高地铁运营服务质量,只有各工作人员在地铁运营服务中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才能有效的摆脱目前地铁运营行业的困境,从而使地铁运营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
2.地铁服务群体分析
地铁的服务对象以大众为主:包括以工作为出行目的的人,以上学为出行目的的人,以消遣娱乐为出行目的的人,以购物型消费为主的人以及其他出行目的的人。
其中,7:00-10:00和17:00-20:00两个时间段,主要以工作和上学为出行目的的人居多,形成两个较为明显的波峰期,而购物型以及消费为主的出行目的人群会因为季节、节假日以及天气状况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规模。
按照出行的次数来分服务的对象:单程运输对象、双程运输对象、换乘运输对象、对称运输对象。
例如:上下班的白领,属于双程运输对象以及换乘范畴,而出行旅游的人则会涉及到换乘和多程运输。
这样分的原因,是可以将人们出行的行为进行量化,在一周中出行次数最多的人,应该为主要的服务对象,而其他类型旅客要适应这样导向性的设计。
按照出行的距离来分析,主要出行的人群分为:应急性的出行、短途出行、中长途出行。
一般限制在10-15分钟之内的出行,属于应急性出行,也就是为了尽快的赶到一个某一个地方,不在乎地铁的环境以及拥挤程度。
而15-30分钟,称为短途,则要稍微考虑,是否会有多余扶手或者座位,而超过30分钟以上的旅客你必然会想象一上车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座位,一直舒服的坐到终点。
因此,地铁的设计也应该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给予短途以及应急的车厢,可以把座椅移去将空间剩余出来,用来多增加扶手和靠杆,目的是让更多站乘的人不会因为没有扶手而被挤在中间。
特殊人群的分析:一般情况下的老、弱、病、残、孕以及带小孩的特殊群体,可以乘坐较为舒适的座车车厢,而不必一起站在站乘车厢或者站车厢内在靠近车门的位置设置轮椅专区,以便于残障人上安全、迅速、便捷地上下车,同时配置轮椅固定装置,避免列车运行(加速、减速)时轮椅产生滑动,但不应太占据站车厢太多的空间。
这样情况下,地铁站就要有相应的标志明示,哪列车厢为站车,哪些为坐车,这样的的方式会很鲜明,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杂烩”式车厢,能够提高运输效率,同时要有提醒,哪个站到哪个站应该为多长时间,路程可以分为短、中、长三种,分别以红、黄、蓝加以区别。
3.车站安全事故
3.1火灾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重火灾事故,尤其是威胁地铁运行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地铁内发生火灾,那么就会致使通信系统出现瘫痪,甚至救援和疏散工作也很难开展,如图1所示,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另外,地铁会使用大量的电器设备,一旦这些设备出现故障,那么就很容易引发地铁事故,因此为了避免地铁火灾事故的发生,需要提高预防火灾事故的能力。
图1地铁火灾事故
3.2踩踏
在地铁运营的过程中,地铁电梯和扶梯的维修和保养十分弃易被忽视,员然其关键部位的受损情沉能够被检验出来,但很多细节部分足无法被检杳出来的,因此一旦地铁发生踩踏.事件,那么将会直接威胁到乘客的生命安全。
因此应定期对地铁电梯和扶梯进行检查,尤是
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来对其进行保养,这样才能避免史大的事故发生。
图2 某市的地铁踩踏图
4.“以人为本”提高地铁运营服务工作效率
4.1有针对性的服务?
地铁运营服务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地铁运营服务的目的就是满足每一位乘客的乘车需求,随着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生活水准、生活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地铁运营服务中要使乘客满意,仅靠所谓的标准化服务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必须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不断的优化地铁运营服务,从设施环境和拓展服务两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一种亲情服务,采用多样化的服务有针对性的服务不同类型的乘客,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一位乘客的需求。
?
4.2加强地铁工作者的主动性?
以人为本是改进和提高地铁运营服务质量的根本,是保证地铁发展的核心,地铁的发展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使人民获得一个更好的乘车环境。
“创新发展,以人为本”是二十一世纪的领导理念,更是对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服务的创新,所以地铁的发展必须依靠地铁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地铁运营服务的提高和创新并不是依靠创新型人才,而是在地铁发展中不断的激发工作者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使各地铁工作者能够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服务体系,从而更好的服务乘客,创造和谐的地铁环境。
?
4.3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以人为本是确保地铁运营服务的基础。
结合实际运营管理情况及乘客需求,不断的完善地铁运营服务的规章制度,同时结合规章制度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总结以往地铁运营服务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从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上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并不断的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其可行性。
同时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考核制度及奖惩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与奖励,在压力与动力并行的工作环境下,加强规章制度的实施力度,从而提高地铁运营服务质量。
?
4.4完善“窗口”运营服务?
将“窗口”服务与运营行车有机的结合,在地铁运营服务中“窗口”服务和运营行车是相辅相成的,行车运营是支撑“窗口”运营的基础,而“窗口”服务是确保正常行车的前提,只有是使地铁正常运营才能确保乘客有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
地铁运营主要包含行车统计分析、客运管理、票务管理等,客运管理和票务管理直接面对的是乘客,所以由运营科直接管理“窗口”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可直接面对客户的意见、投诉、建议等,从而得到客户的第一手资料,进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运营服务。
?
4.5地铁分担率。
乘坐地铁的人数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
能够说明地铁的使用效率,地铁分担率越高说明地铁在该城市中发挥的代步工具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当地铁分担率过高时,就存在公共交通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使用地铁分担率来说明地铁的质量是十分直观的,因为只有高质量的服务,才能吸引更加多的使用者。
4.6使用后反馈。
相对于其他商品的售后服务站来说,地铁的服务没有售后服务一说,因为所进行的运输活动属于无形产品。
因此,使用者的信息反馈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这是基于消费者的服务,使用者对于机车是否舒适、安全深有体会,也最具有评价权。
5.安全管理措施
5.1建立乘务沟通机制
地铁车站一定要与乘客之间建立乘务沟通机制,地铁运营过程中乘客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那么就需要工作人员及时与乘客进行沟通交流,以此来消除乘客对地铁运营的隔阂。
地铁车站相关制度的制定一定要以人为本,可以通过地铁安全宣传教百来宣传地铁安全机制,使乘客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如:地铁电视、安全乘车讲座等,这样一来,不仅能使乘客自觉避免进站乘车不良行为的发生,也能为每一位乘客提供更好的乘车环境。
5.2抓好运营安全重点
想要抓好地铁运营安全重点,那么就应采取科学、安全、合理的检查方式,尤其是要坚持稳定、认真的安检工作,以此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尽早消除地铁运营安全隐患。
6.结束语
地铁作为一种偶然又必然出现的运输形式,在当代中国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孕育着矛盾,新生事物在自身斗争的同时会向前发展,那么地铁的定位该如何迎合人们当前挑剔的审美观以及更大程度上的满足感将会是未来若干年将要不断翻新的话题。
参考文献:
[1]马天山.现代汽车运输企业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莫蔚然.广州地铁运营管理的探讨与实践[D].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