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想象画
大班美术想象画教学教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班美术想象画教学教案大班美术想象画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育幼儿的观看力量和想象力。
2. 培育幼儿的颜色感觉和审美意识。
3. 熬炼幼儿的动手力量和制造力。
4. 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二、教学预备:1. 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
2. 水彩纸和画笔。
3. 油粘土或塑料昆虫模型。
4. 彩色纸或纸板。
5. 剪刀、胶水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向幼儿介绍今日的主题:“想象画”。
让幼儿们争辩他们对“想象”这个词的理解。
2. 演示老师向幼儿们呈现一幅想象画,并解释其中的想象元素。
如飞天、奇幻动物等。
引导幼儿们观看图片中的颜色运用和绘画技巧,培育他们的艺术观赏力量。
3. 实践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1 梦幻画要求幼儿们用想象力绘制自己的梦幻世界,可以是奇幻的动物、奇异的植物等。
老师可以赐予幼儿们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你想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你认为植物和动物可以长成什么样子?”等。
3.2 昆虫造型幼儿们使用油粘土或塑料昆虫模型制作自己想象中的昆虫。
可以依据幼儿的爱好和创意,制作各种花纹和颜色的昆虫。
4. 创作老师提示幼儿们用来自自己的想象和创意,画出他们所想象中的场景或形象。
幼儿们可以使用水彩颜料进行涂抹、拍打、刷子描绘等绘画技巧,创作出自己的想象画。
5. 艺术呈现老师将幼儿们的作品进行呈现,并鼓舞幼儿们相互观赏和评论。
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在班级或学校内进行展览。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们通过观看、想象和创作,熬炼了自己的观看、想象和动手力量。
通过参与课堂中的争辩和合作活动,增加了幼儿们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
此外,通过呈现和观赏,增加了幼儿们的艺术观赏力量和审美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留意引导幼儿们自主思考和表达,挂念他们进展自己的艺术创作力量。
五、教学延长: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的艺术创作中,鼓舞家长与幼儿一起绘制想象画,进一步培育幼儿的艺术爱好和制造力。
想象画美术教案图文并茂

想象画美术教案图文并茂一、教学目标。
1.了解想象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习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4.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想象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习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了解想象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范例。
2.学生准备,准备绘画工具和纸张。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想象画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想象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讲解,介绍想象画的基本知识,包括想象画的定义、特点、表现形式等。
3.示范,教师进行简单的想象画示范,让学生了解想象画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4.练习,让学生进行想象画的练习,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也可以给予一些主题和要求。
5.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让他们互相欣赏和交流。
6.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了解想象画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2.激发兴趣法,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想象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给予一些主题和要求,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
1.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2.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3.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七、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2.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画的练习。
3.教学效果,学生对想象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够在想象画这个领域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够在绘画技巧和方法上有所收获。
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绘画作品。
大班美术想象画教学教案三篇

大班美术想象画教学教案三篇1.运用媒体的教学手段,引导幼儿在自己印制的手形上添画出新颖的形象。
2.鼓励幼儿想象、大胆尝试,开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3.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1.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视频转换仪各一台。
2.自制软件一份3.幼儿绘画用品人手一套一、欣赏作品,激发幼儿兴趣今天,老师带来了哥哥、姐姐的画,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大屏幕上展示作品)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这些画中的小秘密?(原来这些画都由各种手形变成的。
)二、玩一玩、变一变,引导幼儿探索:1.让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2.引导幼儿讲述:我把两手握一握,并一并,翘起小指变成小猫……三、多媒体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手形画:1.展示手形(1)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再展示孔雀)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孔雀的?孔雀的身体在哪里?羽毛在哪里?(手掌是它的身体,手指是它的羽毛,添上头和颈就变成了美丽的孔雀。
)(2)这个手形能不能再变成其它的呢?(展示刺猬)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刺猬的?手掌是小刺猬的什么?手指局部又是刺猬的什么呢?(手掌是小刺猬的身体,胖胖的,手指是它的刺,长长的,还挂上了一个个果子,多可爱)。
2.展示手形二想一想,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展示鸡)添上了哪些局部?(添上了鸡冠、眼睛、嘴巴、翅膀和脚)四、幼儿绘画,老师指导:1.鼓励幼儿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尝试。
2.指导幼儿在纸上摆好要画的手形用笔从最外面的手指开始,仔细地沿着手的形状走,一直画到最后一个手指,启发幼儿添画并进展装饰。
五、用视频转变仪展示作品,清幼儿介绍,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简评:此活动设计的最大优点是:教师能较好地把握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提高幼儿美术技能的关系,既给幼儿留有较大的想象创造空间,又能帮助幼儿解决绘画技能上的难点。
开始局部,通过欣赏作品和手形变化游戏,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帮助幼儿积累创作素材。
大班美术活动图形想象画教案与反思

一、活动名称:大班美术活动——图形想象画教案与反思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基本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用简单的图形组合创作出有趣的画面。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审美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各种图形卡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富有创意的布置,使幼儿能够放松心情参与活动。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和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主体部分:a)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这些图形,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这些图形组合创作出有趣的画面。
b) 幼儿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c) 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让其他幼儿欣赏和学习。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美术活动表现,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进行图形想象画的创作。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让其他幼儿和家长欣赏。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基本的图形,学会用简单的图形组合创作出有趣的画面。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合作精神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图形卡片,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和了解这些图形。
2. 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图形,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发现图形的组合规律。
3. 实践操作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创作实践,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 欣赏评价法:教师组织幼儿相互欣赏作品,让幼儿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八、教学步骤:1. 展示各种图形卡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这些图形。
2. 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图形,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这些图形组合创作出有趣的画面。
3. 幼儿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大班美术活动图形想象画教案与反思

一、活动名称:大班美术活动——图形想象画二、活动目标:1. 能让幼儿运用想象,用各种几何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审美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三、活动准备:1. 几何图形卡片若干(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参考作品或图片。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几何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和记忆这些图形。
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用这些几何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用几何图形拼出一种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拼成太阳。
4. 创作: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几何图形进行拼贴创作。
6. 展示: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贴在展示墙上,邀请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创作过程和成果。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用于环境创设,如拼贴成墙面装饰。
3.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设立“图形想象画”角,提供更多几何图形卡片和绘画材料,供幼儿自由创作。
六、活动重点:1. 幼儿能认识并正确使用几何图形进行创作。
2. 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图形想象画。
七、活动难点:1. 幼儿能运用几何图形拼贴出复杂的图形。
2. 幼儿能在拼贴的基础上进行绘画装饰,使作品更具特色。
八、活动步骤:1. 教师向幼儿展示几何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和记忆这些图形。
2. 教师讲解如何用几何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示范创作过程。
3. 幼儿根据教师示范,选择合适的几何图形进行拼贴创作。
5.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贴在展示墙上,邀请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九、教学策略:1.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引导等方法,帮助幼儿掌握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
2. 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3. 教师在活动中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自主能力。
4. 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交流,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大班美术教学教案:线条想象画

大班美术教学教案:线条想象画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线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用彩笔进行绘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手工技巧。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到生活中的线条,并用彩笔进行描绘。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将线条组合成具有创意的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线条图片,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2. 准备各种颜色的彩笔和画纸。
3. 教师事先了解一些关于线条的绘画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线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线条的名称。
2. 讲解:教师简单讲解线条的绘画技巧,如:如何用彩笔描绘线条、线条的粗细、颜色搭配等。
3. 示范:教师现场绘画一幅线条画,边画边讲解,引导幼儿注意观察。
4. 练习: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用彩笔和画纸进行线条描绘。
5. 展示: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教师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在线条描绘方面的进步。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继续练习线条想象画,以及幼儿在绘画方面的兴趣和进步。
六、教学延伸:1. 让幼儿自由探索不同的线条组合,尝试创作出更具创意的画作。
2. 组织线条想象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竞争意识。
3.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幼儿的线条想象画作品,增进家园联系。
七、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线条,尝试用彩笔进行描绘。
2. 鼓励幼儿在家庭中继续练习线条想象画,分享绘画乐趣。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线条?2.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3. 如何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和想象力?九、教学修改: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美术《美丽的想象画》教案

美术《美丽的想象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想象画的概念,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技巧和材料,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画的概念和特点2. 绘画技巧和材料的运用3. 创作步骤和指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想象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想象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想象画作品示例、绘画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想象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想象画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和材料的运用,讲解创作步骤和指导。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创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主创作想象画。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想象画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3. 评价学生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画家或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想象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画展或美术馆,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 开展想象画比赛或展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八、教学资源1. 想象画作品集:收集各种风格和类型的想象画作品,供学生参考和欣赏。
2. 绘画材料和工具: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满足学生的创作需求。
3. 教学课件和教案: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和详细的教学教案,方便教师授课。
九、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创作。
2. 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
3.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促进彼此的进步和提高。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教案《线条想象画》(2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教案《线条想象画》大班美术教案概要:1.借助用不同的乐器声音去表现不同线条的特点;2.幼儿依据对线条的理解,在绘画时将它表现出来,训练了运笔的能力。
关键词:线条想象画。
情况分析:针对幼儿作画时画面内容比较单一的情况,我设计了线条想象画,以此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创作,锻炼他们的表现能力。
一、教学名称:美术《线条想象画》二、教学目的:1.要求幼儿知道什么是线条想象画;2.要求幼儿正确说出四边种线条的名称,并知道各种线条所表示的意义;3.让幼儿想象构思随意画出来的乱线,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想象力;4.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线条想像画,根据各种线条所表示的意义听音乐用线条作画难点:根据自己的线条想象构思,使它变成一个或多个物体的的形象四、教学准备:录相带、录相机、投影机、幻灯片、录音机、磁带、龙头饰一个,纸、笔、油画棒若干,各种小乐器,四个线条娃娃,两幅幻灯范画。
五、教学过程:(1)看录相引出舞龙灯,引起幼儿的兴趣”今天,老师让小朋友看一段非常好看的录相,请看吧!”幼儿看过录相后,引导幼儿说出录相里人们舞龙,老师讲一些关于舞龙方面的知识,然后带领幼儿根据录相也来舞龙。
(2)线条娃娃舞龙灯,教师示范强调”刚才,小朋友舞龙灯时无意中已经走成了许多美丽的线条,你们想认识他们吗?”(1)利用不同小乐器的声音引出四位线条娃娃,使幼儿知道各种线条的名称及所代表的意义。
例如:听到大鼓的声音,折线娃娃走出来,表示折线和鼓声一样粗壮有力。
听到小铃声的声音波浪线,娃娃走出来,表示波浪线和铃声一样优美、婉转。
(2)利用线条娃娃也想和小朋友舞龙的形式引出教师听音乐示范讲解,并强调:a线条娃娃舞龙的时候,要不断地改变它的位置和方向,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不动;b线条不允许断;c根据音乐的不同用不同的线条作画。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想象1.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线条娃娃舞龙走的路线,看它能变出一个什么有趣的图案,并用完整的语言讲出来。
幼儿美术想象画教案

幼儿美术想象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通过绘画训练,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对颜色、形状和空间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准备1.纸张和绘画工具(颜色笔、彩色铅笔等)。
2.教师准备幼儿喜欢的故事书籍或图片。
3.背景音乐(可以选择轻松愉快的音乐)。
三、教学过程1.引入主要内容:通过展示图片或读故事书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入绘画的主题。
让幼儿观察图片或听故事,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示范和解释主要内容:根据所选择的主题,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示范绘画,同时解释绘画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示范如何绘制一个太阳、一片云、或者一只动物,然后解释如何运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表现想象中的内容。
3.绘画实践主要内容: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开始进行绘画实践。
可以给予幼儿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纸上自由绘画,并可以在旁边给予引导和帮助。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名字,培养他们整理和表达的能力。
4.展示和分享主要内容:让每个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幼儿的作品进行适当的点评,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出了对颜色、形状和空间的感知能力。
他们在绘画实践中展示出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人特点。
同时,在展示和分享环节中,幼儿们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培养了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绘画热情和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小学美术《想象画》教案

-文化理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想象画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对艺术文化的尊重和认识。
举例:针对创意思维激发这一难点,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你的梦想是什么?如何用想象画表现出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想象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做过白日梦,想象自己成为另一个人或身处一个奇妙的地方?”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想象画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想象画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创意思维的激发,我会通过展示不同作品的创意来源,帮助学生理解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我的梦想”相关的想象画创作主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练习。学生将运用所学方法,如添画法、组合法等,动手绘制自己的想象画。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普遍接受得较好,但案例分析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迷茫。我意识到,单纯地分析作品可能不够,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作品的创意来源和表现手法,让他们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完成了各自的想象画作品。但我也发现,在创作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如何运用所学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时,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调整时间分配,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大班美术想象画教案

大班美术想象画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大班学生通过想象力的发挥,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想象世界。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同时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 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包括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
3.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对自己想象世界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2. 视频或图片展示相关的想象画作品。
3. 素描纸、铅笔等用于绘制草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精选的想象画,向学生介绍想象画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简要介绍一些想象画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创作的灵感来源。
二、示范与解释(15分钟)教师以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幅简单的想象画,并解释绘画过程中使用的技巧和方法。
例如,如何绘制奇幻的生物、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想象世界等。
教师可以在示范的同时,提问学生他们对画中的想象元素的看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三、学生实践(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解释,开始进行自己的绘画实践。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独特的世界观。
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展示与分享(20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与分享。
每位学生可以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想象画,并简要介绍作品中所表达的想法和感受。
同学们可以互相欣赏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促进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以及对未来的课程还有什么期待和建议。
延伸活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绘画作业,鼓励学生继续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尝试用想象的方式进行绘画。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以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图形想象画》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图形想象画》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学会用简单的图形组合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画作。
2.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造力。
3.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学习图形之间的组合方式,如重叠、拼接等。
3. 学习通过想象和构思,将简单的图形创作成富有故事性的画面。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准备彩色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准备一些参考图片,如动物、植物、建筑物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和学习这些图形。
2. 讲解:教师讲解图形之间的组合方式,如重叠、拼接等,并展示一些参考图片。
3. 示范:教师在画纸上进行图形想象画的创作,边创作边讲解创作思路和步骤。
4. 创作:幼儿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选择喜欢的图形和颜色,进行图形想象画的创作。
5. 展示: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3.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图形想象画的比赛或展览,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成就感。
4. 针对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辅助工具,如贴纸、模板等,以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 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评估幼儿作品的创意、构图和色彩搭配。
3.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图形想象画的比赛,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展示作品。
美术《美丽的想象画》教案

美术《美丽的想象画》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想象画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想象画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想象画是一种自由的表达方式,不受现实限制。
展示一些著名的想象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其创意和表现手法。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想象画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基本技巧训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想象画的基本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和线条运用。
2.2 教学内容教授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对比和节奏。
讲解色彩搭配的方法,如冷色系、暖色系和对比色系。
指导线条的运用,如直线、曲线和波浪线等。
2.3 教学方法示范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技巧的应用。
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第三章:创意实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想象画作品。
3.2 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创作。
指导学生运用构图、色彩和线条等技巧,将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来。
3.3 教学方法提供一些主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未来世界”、“梦幻森林”等。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
第四章:作品展示与评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交流和借鉴。
4.2 教学内容组织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
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4.3 教学方法设置一个展示环节,让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总结并进行点评。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激发学生对想象画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创作。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想象画的重要性和乐趣。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培养艺术素养。
大班美术活动图形想象画教案与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图形想象画教案与反思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用简单的图形组合创作想象画的能力,发展幼儿的绘画技巧。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图形卡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绘画环境,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说出图形的名称,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2. 基本技能训练:教师示范如何用简单的图形组合创作想象画,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画面的构图和色彩。
3. 创作环节: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自由搭配颜色。
4. 展示和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四、活动总结: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3. 整理绘画材料,清洁绘画环境。
五、活动反思:1. 教师反思活动设计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幼儿,是否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
2. 教师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引导是否得当,是否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创作空间。
3. 教师反思活动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否良好,是否有利于幼儿的积极参与和表达。
4. 教师根据反思结果调整后续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复习已学的图形知识,包括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2. 学习新的图形概念,如梯形、椭圆形、多边形等。
3.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品,让幼儿发现和描述其形状。
七、教学活动:1. 图形接龙游戏: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幼儿需要找出一个与之相邻或相匹配的图形,如出示一个圆形,幼儿需要找出一个正方形。
2. 生活中的图形: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不同形状的物品,并让幼儿描述其形状。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图形想象画》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图形想象画》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对不同形状的观察和认知,进行自由的想象和创意,自由的表达自己所想所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环境的观察;2.学生能够通过创意性的绘画,培养其手眼协调能力以及色彩感知能力,提高其美感和审美观。
教学内容内容一:认识不同形状1.教师给学生呈现各种不同形状的实物,如:矩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进行观察;2.通过观察,让学生能够自主分辨出不同形状,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内容二:图形想象画1.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环境,鼓励学生自由地表现出自己所想所感;2.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可以选择多种颜色进行着色,以此来创造出丰富的图形画。
教学过程1.首先,教师给学生呈现各种不同形状的实物,如:矩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进行观察;2.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辨形状,并进行简单的分类;3.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出自己所想所感,并告诉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并可以选择多种颜色进行着色,以此来创造出丰富的图形画;4.学生开始着手画图,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鼓励;5.画完后,教师让学生对画作进行描述,了解学生对所画画作的想法和表达。
教学评价1.能否辨认和分类不同的形状;2.是否有开阔的想象力,能够创造出新的图形画;3.手绘图形的美感程度和色彩的搭配能否符合视觉艺术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设计时间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5min 活动介绍介绍本次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倾听介绍可以自由表达想法10min 认识不同形状呈现实物,引导学生识别和分类形状观察、分辨和分类形状30min 图形想象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所想所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自由作画画图5min 学生分享画作询问学生对于所画画作的想法和表达,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分享画作总结通过本次美术活动,学生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提高了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观。
同时,学生们也能够认识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形状,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大班美术活动图形想象画教案与反思

一、教案主题:大班美术活动——图形想象画教案与反思二、教案目标:1. 了解图形的特征,培养幼儿对图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美的表现力。
4. 引导幼儿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三、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 学习图形组合:两个或多个图形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
3. 学习用图形进行想象画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形卡片、画纸、画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2. 素材:图片、范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和学习基本图形。
2. 讲解:教师讲解图形的特征和组合方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将图形组合成新的图形。
3. 示范:教师示范用图形进行想象画创作,引导幼儿观察和学习。
4. 创作:幼儿根据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进行想象画创作。
5. 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
教案编写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美的表现力。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是否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2. 评价幼儿的作品,关注其图形组合的创意性、画面的美观性以及色彩的搭配等。
3. 收集幼儿的作品,进行阶段性的展示和评价。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3.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是否能够及时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图形想象画的比赛,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创作热情。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美术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学习情况的了解。
3. 组织幼儿进行外出写生,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图形想象画的创作。
大班美术活动图形想象画教案与反思

教案编辑专员:大班美术活动——图形想象画教案与反思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各种基本图形,并能够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想象创作。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能够将基本图形组合成富有创意的想象画。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1. 各种基本图形的卡片若干。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参考作品或图片。
三、活动过程:1. 导入: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各种基本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讲解图形的特征。
2. 讲解:向幼儿展示参考作品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作品中的图形组合,并讲解如何将基本图形组合成富有创意的想象画。
3. 创作:发给幼儿画纸和绘画材料,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的图形知识进行想象创作。
教师可提供一定的指导,如建议幼儿可以尝试将图形进行组合、变形等。
4. 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活动总结:1. 回顾活动过程,引导幼儿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2.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和建议。
3. 整理活动现场,收拾绘画材料。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基本图形的认识和运用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加强图形的认识和练习?2. 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想象力是否得到发挥?是否需要提供更多富有创意的素材和提示?3. 活动中,幼儿的互动和交流情况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幼儿的沟通表达能力?4. 针对本次活动,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教案编辑专员:六、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创作过程。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教室的公共区域,让其他幼儿和家长欣赏,提高幼儿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七、活动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创作能力、想象力等,给予客观、正面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美术《美丽的想象画》教案

美术《美丽的想象画》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想象画的概念和特点,理解想象画是一种表达个人想法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独特风格的想象画。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步骤,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对艺术创作的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题:《美丽的想象画》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独特风格的想象画。
2.2 教学资源:提供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提供一些想象画的参考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启发。
2.3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美丽的元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指导学生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想象画。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艺术表现能力。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观察与启发: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美丽的元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3.2 讲解与示范:讲解想象画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想象画是一种表达个人想法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示范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创作想象画的方法和技巧。
3.3 实践与指导: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独特风格的想象画。
提供个别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想象画作品,关注其创意、构图、色彩运用等方面。
4.2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作品特点,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4.3 学生互评:第五章:教学总结5.1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回顾学生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成果。
5.2 学生表现与进步:评价学生在想象画创作中的表现和进步,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创作的积极态度。
5.3 教学改进与建议: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提出教学改进和后续教学的建议,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想象绘画》教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实例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Biblioteka 时5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想象绘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周围的形状和色彩?”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想象绘画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想象绘画的基本概念。想象绘画是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观察到的形状和色彩进行创新组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它是培养我们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生活中的形状和色彩融入绘画作品中,以及想象绘画如何帮助我们表达个性和情感。
小学美术《想象绘画》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想象绘画》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生活中各种有趣的形状和色彩;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这些形状和色彩进行组合,创作出一幅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通过对绘画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内容涉及以下方面:
1.形状的组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了解不同形状的特点,学会将各种形状进行组合。
2.教学难点
(1)观察力的培养:学生往往容易忽略生活中的细节,难以发现有趣的形状和色彩。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用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
举例: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有趣的形状和色彩,并尝试用绘画表现出来。
幼儿美术线条想象画教案

幼儿美术线条想象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线条,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3. 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分类:直线、曲线、折线等。
2. 线条的画法:用铅笔、彩色铅笔、蜡笔等工具进行绘画。
3. 想象画的创作:根据线条的特点,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想象画。
三、教学准备:1. 铅笔、彩色铅笔、蜡笔、画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2. 线条图片、范画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线条,让幼儿说出直线、曲线、折线等不同类型的线条。
2. 讲解线条的画法,示范用铅笔、彩色铅笔、蜡笔等工具进行绘画。
3.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运用线条创作想象画。
4.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指导幼儿绘画技巧。
5. 组织幼儿展示作品,互相欣赏、交流,让幼儿体验创作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线条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2. 评价幼儿想象画的创新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幼儿作品,进行作品分析,了解幼儿的绘画水平和创造力发展情况。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线条想象画的作品展览,让幼儿担任小讲解员,向其他班级的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
2. 开展家庭亲子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合作完成一幅线条想象画,增进亲子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3. 结合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让幼儿运用线条进行创意表现,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情绪和需求,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交流,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八、安全事项:1.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使用绘画工具的安全,避免误伤自己和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教案--想象画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游太空(想象画)
课题:游太空
课时:一课时
课型:绘画课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创作游太空后的想象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立下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宏愿,为人类多作贡献。
教学重点:1、热爱科学的教育。
2、初步认识太空。
3、启发学生对太空的想象。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对太空的想象和幻想。
教具准备:幻灯机、图片、范画
学具准备:画纸、蜡笔(彩色水笔)、铅笔。
作业要求:创作游太空的想象画一幅,用色彩表现太空瑰丽。
课时:一课时
课型:绘画课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创作游太空后的想象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立下探索大自然奥秘的
宏愿,为人类多作贡献。
教学重点:1、热爱科学的教育。
2、初步认识太空。
3、启发学生对太空的想象。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对太空的想象和幻想。
教具准备:幻灯机、图片、范画
学具准备:画纸、蜡笔(彩色水笔)、铅笔。
作业要求:创作游太空的想象画一幅,用色彩表现太空瑰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遨游了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那么,你们知道太空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吗?太空中有些什么呢?(学生回答:有九大行星,金、木、水、火、土、海王、天王、冥王、地球、慧星、卫星、月亮......)你们想去游览吗?好!这节课张老师就带你们去游览一下。
(出示课题)
(在游览太空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认定目标
、通过学习初步认识太空。
2、设想怎样“游太空”。
三、导学达标(播放图片,师讲解)
(一)认识太空
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对太空进行探索,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家,比如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郭守敬、祖冲之、张衡……。
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世界,取得了很多成果。
那么,人类是怎样从地面上到太空,在太空又是怎样探测太空世界的呢?
(首先,要有航天发射中心,它是发射卫星、探测器、飞船等)
、了解航天发射中心。
(出示西昌航天中心图片)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中心,主要发射人造卫星。
现在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卫星,如: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外国的新闻,这些新闻内容就是通过卫星传播过来的。
天气变化情况是通过卫星来观察云层而得知的。
(卫星、飞船、探测器等是靠火箭装载飞进太空的)
2、了解长征系列火箭。
(出示长征系列火箭)
火箭是用来发射卫星、飞船的。
“长征”系列火箭是世界有名的火箭,它为我国发射了许多卫星、飞船。
99年11月2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
州”号航天仓,里面装载了一些种子、纪念品、还有五星红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围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第二天凌晨3时30分回到地面,后来,“神州”号上的五星红旗作为最特别的礼物送给了澳门特别行政区,这次航行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骄傲,它是我们国家强大的象征。
我们也很快就有自己的航天飞船了。
3、了解各种卫星、探测器。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对地球及大气层进行观测的一种卫星
能及时、完整地把云图等气象信息发回到地面。
实践一号实验卫星:这是中国第一颗科学探测和技术实验卫星。
火星探测器:这是1992年9月发射的火星探测器,主要是探测火星上的有关情况但是一年后,它在太空中失踪,与地面失去联系。
是不是去了外星人那里呢?不得而知。
先驱者号探测器:主要是探测星球之间的距离。
通信卫星:它像一个国际信使,收集来自地面的各种“信件”,然后再投递到另一个用户的手里。
侦察卫星:它是一颗窃取军事情报的卫星,它站得高,看得远,既能监视,又能偷听,是名副其实的
超级间谍。
资源卫星:是研究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的卫星,能“看透”地层,发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地下情况。
监测卫星:监测空气质量。
海盗号控测卫星:用来探测火星有无生物。
月球号探测卫星:世界上第一辆自动月球车,它在月球上行走了八千平方米,拍摄了一万多张月球相片。
太阳探测器:可以全方位观测太阳的有关情况。
彗星探测器:探测彗星,曾发现星里有冰雪和尘埃。
和平号空间站:是一座太空列车,飞行地球11年,可以在空中进行多项试验。
星球:金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4、幻灯播放图片(老师简单介绍)
我们一起游览一下太空。
坐上飞船,穿过云层,离开了地球,无数的星星像珍珠撒满了天空,看,正在工作的卫星、探测器、多么美丽的太空!这是木星。
正在爆炸着的是恒星,好象盛开的鲜花,恒星在闪烁,金星在转动,太阳在燃烧,在银河系里,太阳系是极小的,让我们到金星上去看一看,无边的原野、美丽的色彩,我们又到了月球,科学家正在进行科学考查。
(二)学生讨论怎样游太空。
问:太空景色很美,你准备怎样游太空?请突出“游”的方法。
、坐上各种飞行器。
如:
2、穿上太空服(因为没有地球的吸引力,没有氧气,在太空中飘来飘去)。
(三)指导构思,引发奇想。
、在太空见到什么?
提示:五颜六色的星星,各种人造卫星,无边无际的宇宙,美丽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动物,儿童乐园,高速公路……
2、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想的?
(1)太空植物研究所,想美化太空世界。
(2)小朋友坐飞行器登上太空。
(最主要的是哪个?)
(3)穿上太空服上太空,有各种星球、探测器、太空真是一个非常热闹的世界。
四、教师指导学生作画:
、讲解和分析作画步骤:
&
nbsp;(1)、先构思。
也就是坐什么样的飞航去太空旅游。
(2)、构草图。
(3)、添画细部,上颜色。
2、学生作画,老师辅导。
五、达标测评:讲评表彰构思好的同学。
美术教案想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