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范文
《洋务运动》 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洋务运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洋务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中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民族危机。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同时,洋务运动的失败也让人们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并不能使中国真正实现富强。
因此,这一课在整个单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后续学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但对于洋务运动这一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他们可能理解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图表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口号、主要内容。
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和作用。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材料,让学生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让学生从洋务运动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认识到改革需要全面、深入,要有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口号和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的作用。
2、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讲授法:讲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等基础知识。
材料分析法: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和作用。
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历史——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它不仅关系到清朝的自我振兴,更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要尝试。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首先是洋务运动的背景,其次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再次是洋务运动的影响和评价,最后是教学建议。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清朝政府意识到了自身与西方列强在科技和军事上的巟大差距。
面对内忧外患,清朝的一部分官员开始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增强国力,维护清朝的统治。
这就是洋务运动的起源。
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主要从1861年开始,到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时基本告一段落。
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洋务派官员在全国各地兴办了大量的洋务企业,包括机器制造、船舶建造、矿山开采、纺织工业等。
其中最著名的有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和汉阳铁厂等。
此外,洋务派还注重军事改革,建立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近代化的海军,并引进了西方的军事训练和战术。
在教育方面,洋务派也做出了一些尝试。
他们设立了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懂得西方语言和科技的人才。
同时,还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
三、洋务运动的影响和评价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但由于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以及缺乏系统的社会政治改革,使得洋务运动的成效有限。
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为中国的现代化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同时,它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奠定了思想基础。
从消极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在于它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的模仿和学习,没有触及到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的根本改革。
《洋务运动》说课稿最全版
《洋务运动》说课稿各位评委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一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洋务运动>[板书] 第二节洋务运动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里,从1840-1919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和斗争,主要经历了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这场运动虽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尝试,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为以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奠定了基础.2.教学目标:洋务运动这节课的脉络是比较清晰的,[板书]一、背景二、兴起和发展三、结局四、评价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①.通过对洋务派与顽固派异同点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根本立场上是相同的,但在解决内忧外患的政策手段上有所不同。
②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原因,使学生掌握利用有限的史料来截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既要维护清朝统治,却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最终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
③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一分为二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的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它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分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对其评价在史学界是备受争议的,到底是它的积极作用大,还是它的消极影响大?如何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避免简单肯定或否定,这对于师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洋务运动》说课稿(通用2篇)
《洋务运动》说课稿(通用2篇)《洋务运动》篇1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
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
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4、教材的重点、难点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二、教法设计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我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端是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进行的引进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为现代化的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一步,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
尽管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为解决内忧外患进行的,但它却产生了积极的客观效果,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二、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学习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能力方面:(1)通过引导学生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培养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中“主观动机和客观结果”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构思本节课,属理性分析为主的一节课,因而要以“深入浅出,形象直观”的思想来指导这节课的教学。
对于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比较,可结合教材中引用的两个代表人物的话来作说明;对于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应先让学生明确其存在时间、目的,前后两时期的划分,在引导学生在初中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其主要内容,最后,对于教材中的楷体小字部分,可让学生进行阅读,并指导学生进行概括其所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样的情况:对于洋务运动破产原因的分析,应先使学生注意教材这节课的思路和其他章节中分析有关“失败”原因的思路是不一样的,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思路和方法,并掌握主要内容。
四、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中关于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和顽固派代表人物倭仁言论的史料、奕訢批判洋匠唯利是图的史料以及一些图表,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2)引导学生挖掘历史照片中的有效信息,帮助学生掌握通过分析、处理历史照片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3)引导学生整体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学会类比和联想的思维方法。
洋务运动说课稿5篇
洋务运动说课稿5篇洋务运动说课稿1一、教材地位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
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
头绪多,内容丰富。
《洋务运动》是__的第二节。
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强化能;力培养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
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
在师生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
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2、异同比较: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c、慈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d、总理衙门的推动。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X组X号,请求说课!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洋务运动》,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反思六个方面进行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是对教材的分析,《洋务运动》是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
从它在教材中的位置看,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即上呈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大背景,下启戊戌变法为变法提供了社会经济基础,促进了中国军事、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课改对角线目标的要求,我特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洋务运动的过程及评价,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
1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洋务运动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考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培养全面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激发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行为的有的放矢,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设置如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及评价,抓住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难点: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说学情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通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学生们对学习历史的能力有所增强,但对近代史的某些知识点还比较陌生,缺乏生活和实践经验,其思维角2度不够全面。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说教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并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将准备利用以启发引导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创设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洋务运动说课稿2
第一节思《洋务运动》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下面我分六个部分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从内容上讲,本节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中国社会的一个转折。
是中国旧的统治阶级中一些“清醒的人”应对时代的挑战试图挽救统治危机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
但是它的重要性不是挽救了腐朽的清王朝,而是向中国开启了一扇了解西方的大门,促进了中国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甚至外交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冲击,严重威胁了晚清政府的统治,为了解决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客观上引进了外国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为戊戌变法提供了历史条件,近代化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线索。
因此本节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
,教学中要突出洋务派为实现强国之梦而进行的努力探索,这样才能使学生能从运动本身去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资今日改革开放之借鉴。
2、学情分析八年级是课改的年段,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
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本课内容有很强的现实感,只要适当诱导,层层铺设台阶,辅助以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目标是能够达成的。
3、教学目的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任务,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破产和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2)、德育目标: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学生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洋务运动》说课稿
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一、教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文明史角度:它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中国落后封建文明冲击的结果,也是中国主动学习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举动。
从近代化的角度: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不断向纵深发展。
从探索史的角度:它是中国先进人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迈出的重要的一步,为以后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所以说,本课内容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了解它,就难以彻底把握整个中国近代史。
(二)重难点课标要求: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做到论从史出,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质。
重点: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1.依据:是洋务运动主要内容,中国开始工业化的主要标志,最能体现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
突破:引导学生自学完成课件上的基础知识表格,并展示和讲述,再辅以老师搜集的图片展示,再次从视觉上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2.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依据:学生对近代化的概念也不是很明确,还没有建立起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和方法。
突破:引导学生完成课件上的合作探索,比较洋务运动先后中国社会的变化,直观体味它所带来的进步。
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索和老师引导点拨,让学生初步认识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
(三)学情分析学习能力1.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八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学生情况:2.静宁县是我市的教育强县,阿阳中学又是静宁县实验中学,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习惯较好。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与学情分析,并结合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1)通过将先后知识进行联系和对照学习,培养历史事件之间相互联系的思维。
《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洋务运动》。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洋务运动是一段重要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1、了解洋务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2、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3、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评价洋务运动的得失与经验教训。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洋务运动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基本概念与背景:讲解洋务运动的基本概念、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3、主要内容和措施:详细介绍洋务运动所涉及的领域和采取的措施,包括军事、民用工业、交通运输、教育等方面。
4、地位和影响: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包括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民族工业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影响。
5、评价与教训: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进行客观评价,探讨其得失与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与评估1、导入阶段:通过展示一些与洋务运动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与背景阶段: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和主要代表人物,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3、主要内容和措施阶段:通过详细介绍洋务运动所涉及的领域和采取的措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和措施,为后续分析其地位和影响打下基础。
4、地位和影响阶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帮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民族工业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影响。
5、评价与教训阶段: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进行客观评价,探讨其得失与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6、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估,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同时,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洋务运动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如何客观评价洋务运动的得失与经验教训。
《洋务运动》说课稿最全版
?洋务运动?授课稿各位评委好 !我授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一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洋务运动 >[ 板书 ] 第二节洋务运动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 .在中华民族灾祸深重的年代里,从 1840-1919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不相同形式的研究和斗争 ,主要经历了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财富阶级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这场运动诚然未能使中国走上兴隆的道路 ,但是它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试一试 ,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 ,为今后民族资本主义的睁开和无产阶级的壮大确定了基础 .2.授课目的:洋务运动这节课的脉络是比较清楚的,[ 板书 ] 一、背景二、流行和睁开三、结局四、议论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① .经过对洋务派与固执派异同点的解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实质的能力。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派和固执派在保护清王朝统治的根本立场上是相同的,但在解决内忧外患的政策手段上有所不相同。
②经过解析洋务运动失败原因,使学生掌握利用有限的史料来截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既要保护清朝统治 ,却又阻截不了外国的侵略,最后以致洋务运动的破产。
③经过对洋务运动的议论,培养学生一分为二辩证地解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睁开,同时对外国经济权利的扩大也起了一些抵抗作用。
二、授课重点、难点解析重点解析 :洋务运动的流行和睁开是本课的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保护自己的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议论洋务运动和解析其失败的原因,必定较全面地认识洋务运动的大要,所以它的流行和睁开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解析 : 对洋务运动的议论是本课的难点。
对其议论在史学界是备受争议的 , 终究是它的积极作用大,还是它的消极影响大?怎样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解析,作出脚扎实地的科学议论,防范简单调定或否认,这对于师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高中历史说课稿洋务运动
高中历史说课稿洋务运动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中国近代历史中一个重要而富有争议的课题——洋务运动的说课。
一、导入在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西方列强的军事威胁和经济侵略,清朝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仅仅依靠传统的文化和制度已经无法抵御外来的冲击。
于是,一场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洋务运动,应运而生。
二、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首先,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暴露出清朝军事力量的落后。
其次,太平天国的起义,使清政府财政日益紧张。
再次,西方列强的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洋务派人士提出了“自强”和“求富”两大口号,试图通过引进西方的科技和制度,来挽救国家的命运。
三、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的“自强”和后期的“求富”。
1. 自强阶段(1861-1875年)在这一阶段,洋务派领导人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制度,以增强国防力量。
他们建立了一些现代化的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引进了西方的武器装备,培养了一批新式军官。
此外,还设立了翻译局,翻译西方的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
2. 求富阶段(1875-1895年)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洋务派开始关注民用工业和经济发展。
他们认为,只有经济上的富强,才能支撑起强大的国防。
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民用工业企业,如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等。
同时,洋务派还着手改革交通、通讯系统,修建了铁路、电报线路,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标志着中国开始尝试走向现代化。
然而,这场运动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非彻底的社会变革。
洋务派试图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吸收西方的科技和部分制度,这种半途而废的改革,注定难以成功。
洋务运动说课稿一等奖
洋务运动说课稿一等奖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说课人,将为大家介绍的课题是《洋务运动》。
首先,我会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过程以及教学资源准备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和成果;掌握洋务派的主要人物和洋务政策;了解洋务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和成果;掌握洋务派的主要人物和洋务政策。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影响和意义进行分析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和过程:1.激发兴趣: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兴趣。
2.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式,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和成果,掌握洋务派的主要人物和洋务政策。
3.思辨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并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4.展示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研究成果进行展示,老师进行评价和点评。
四、教学资源准备:1.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音箱等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教学资料: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和成果,洋务派的主要人物和洋务政策等内容。
3.互联网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相关的图片、视频、文章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以上就是我对《洋务运动》这个课题的说课稿,谢谢大家的聆听!。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教案说课稿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教案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1.2掌握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1.3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2.2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的情感。
3.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洋务运动的利弊,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洋务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如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事件等,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梳理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思考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主学习成果,讨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4.课堂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展示的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重点讲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6.案例分析以“江南制造总局”为例,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洋务运动的利弊。
四、课后作业1.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有哪些?3.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的局限性?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对洋务运动影响的理解程度。
3.学生对洋务运动局限性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洋务运动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是韦玉巧。
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2006年12月高一《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洋务运动,下面我分四个部分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从内容上讲,本节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中国社会的一个转折。
是中国旧的统治阶级中一些“清醒的人”应对时代的挑战试图挽救统治危机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
它属于中国近现代史里中国人探索和抗争这条线索的内容之一。
但是它的重要性不是挽救了腐朽的清王朝,而是向中国开启了一扇了解西方的大门,促进了中国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甚至外交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2、教学目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一学生认知特点和高一历史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我校高一学生实际,我把教学目的分作三个层次。
第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破产;通过对教材文字、插图以及补充材料的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并且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第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积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主动参与,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正确评价,使学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丛史出、史论结合。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人和阶级都不可能阻碍历史的发展,我们只能并且应该积极顺应历史的发展做出适当的及时的改变和调整,从而树立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人才观。
3、重难点: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洋务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我把重点放在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失败的原因上。
难点设定为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上。
4、教材处理。
按大纲要求一节。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按照课标的要求,我采用列表法、比较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
洋务运动讲课稿(定稿)
洋务运动讲课稿(定稿)第一篇:洋务运动讲课稿(定稿)过程,1人物,口号当时,清政府里面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在中央,就是在朝廷皇族内部的代表人物是大清的恭亲王奕䜣。
这个人文武双全,很有治国才能,他的父亲道光皇帝很喜欢他,曾经一直想让他做自己的继承人。
如果奕䜣当上了当时的大清皇帝,历史将会改写,起码就不会出现慈禧太后专权误国的悲剧了。
但很遗憾他最终没能当上皇帝,令人辛酸,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上网查阅一下恭亲王奕䜣的生平故事,谁查好了,下节课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讲。
这里我就不多讲了。
除了中央朝廷内部,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就是一个老师仨学生。
老师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曾国藩,他的三个学生分别是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
当然这几个人也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人物。
这些人就掀起了一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说完了这些人物,我们就来看下他们是如何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
这里还得问同学们,如果你是洋务派,你觉得我们当务之急,首先要学习外国哪方面的技术?太棒了,大家都说首先要学西方的军事技术。
因为我们闭关二百年的国门被打开,国家遭受侵略,圆明园价值连城的财宝被洗劫,最直观的,就是因为我们的武器,也就是军事技术不如洋人。
恭喜你,当时的清政府也是这么想的,我们首先要赶紧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2创办军事工业因此在洋务运动的前期,洋务派打出了自强的口号,首先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
曾国藩是安徽人,他就在安徽安庆,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这两个工厂都是学习仿造西方的新式枪炮的。
左宗棠在福州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制造军舰,张之洞在湖北创办了汉阳枪炮厂,看名字大家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了。
过程3 创办民用工业。
这军事工业办着办着,有些办不下去了。
你生产武器,需要钱买钢铁弹药等原料,也得给工人发工资,这钱是朝廷给的。
生产出来的东西国家拿走。
但问题是国家好多年不打仗了,不打仗就没不要太多的枪炮,于是过了几年国家就不愿再花钱生产多余的枪炮。
洋务运动说课稿(适合职称晋升和赛课)
洋务运动说课稿尊敬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太白九年制学校的长的不太帅老师,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说课,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不辞辛苦,牺牲周末休息来聆听我的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洋务运动》课本上的第4课内容,下面我分六个部分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设计和理解。
一、说教材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两条鲜明的主线:一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二是中国现代化的探索。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就救亡图存的探索。
洋务派官员为富国强兵以图自救而开展的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说教学目标第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知识,知道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
第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客观的分析,评价洋务运动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正确认识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开始,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洋务运动在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三、说教学重难点洋务运动的概况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是指洋务运动的兴起,口号、代表人物、创办的企业等。
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节课的难点。
可以结合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影响来分析得出结论。
四、说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视频观察法、列表法、比较法、提问法、讲解法。
八年级的抽象能力和对部分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知识的涉及面也比较广,可是也不能过高估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
因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认为历史在中考中分值小,都不重视历史教学,平时生活中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身为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范文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High School History "Foreign Movement" Said Model Tex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范文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张xx。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洋务运动》。
一、教材地位
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
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
头绪多,内容丰富。
《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
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
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德育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能力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难点:全面、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
四、教具:学生学习提纲,自制课件。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
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
主。
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1、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
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异同比较: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c、慈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d、总理衙门的推动。
②师生共同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a 、不同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不一样;d、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3)补充说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学生归纳: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是否完整归纳出来,并请学生简要回答:(1)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70至90年代“求富”。
(2)主要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举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
然后教师扼要地点明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4、深入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已知知识,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原因展开分析,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
5、客观评价:洋务运动最终是破产了,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引导学生客观地、辩征地对洋务运动加以评价,这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重在提示:要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切入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实践及其影响。
六、板书设计:(略)
七、练习巩固:
i. 小结:目的——主要内容——结果
ii. 布置作业:p39问答题第二题、p40阅读与思考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