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表面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表面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面分析是材料科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提供关于材料性质和结构的有价值的信息。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表面分析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其高分辨率和强大的显微成像功能使其成为研究表面形貌、微观结构以及材料成分的重要手段。
一、SEM的工作原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通过向样品表面发射高能电子束,并对从样品表面散射回来的电子进行收集和分析,实现对样品表面的成像观察。
SEM的电子枪会产生高能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时,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不同信号被接收器捕捉并转化为图像。
二、SEM的应用领域1. 材料科学:SEM可以观察和分析材料的表面形貌、纹理、晶粒结构等,从而了解材料的性能和变形机制,有助于改善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2. 纳米科学:SEM适用于观察纳米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纳米尺寸的相关特征,是纳米材料研究的重要工具。
3. 生物学:SEM可以用于观察生物细胞、组织和微生物等的形貌和结构,有助于研究生物学过程和疾病发生机制。
4. 环境科学:SEM可以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大气颗粒物、水质样品等,帮助研究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变化。
三、SEM的优势和局限性1. 优势:a. 高分辨率:SEM的分辨率能够达到纳米级别,能够显示出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纳米级特征。
b. 大视野:SEM的观察范围相对较大,可以覆盖较大的样品表面区域。
c. 扩展功能:SEM可以结合其他技术,如能谱分析、电子衍射等,进一步了解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2. 局限性:a. 不能观察非导电样品:由于SEM需要样品具有导电性,不具备导电性的样品需要进行表面涂层处理。
b. 无法观察材料内部结构:SEM只能观察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结构,无法了解材料的内部构造。
c. 对样品要求较高:SEM需要样品表面平整、干燥,对样品制备过程要求较高。
四、SEM的操作步骤1. 样品准备:将待观察的样品进行固定、切割或研磨处理,制备成适合SEM观测的形状和尺寸。
第十章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低碳钢纳米化样品在6N载荷下的微观形 貌
表面出现裂纹及剥落坑,这 是因为材料表层在往复摩擦 力作用下的反复变形增大, 导致应变疲劳,裂纹萌生并 扩展,最终剥落,磨损机制 由开始的磨粒磨损转变为疲 劳磨损
氯化亚铜微观形态的观测
一种(上图)抗氧化能力较差(国内);另一种(下 图)抗氧化能力较强(国外) 两者的微双形态呈明显的不同
5) 应力腐蚀开裂断口 在一定的介质条件和拉应力共同作用下引起的一种
破 坏形式。
产生过程: 腐蚀斑点(裂纹源) 应力作用下 斑点
连接形成裂纹 浸蚀扩展 断裂
断口形貌与疲劳断口相似。 断口特征:腐蚀坑、腐蚀产物及泥状花样。
低碳钢纳米化样品在4N载荷下的微观形 貌
沿滑动方向有梨沟及微观切 削形成的沟槽,表面破坏主 要是金刚石磨头及磨损过程 中脱落的氧化物对样品表面 造成的磨粒磨损造成的。A 区是金刚石磨头未与样品完 全接触而保留下来的原始表 面
颈缩破断
图8-5 韧窝断口微观形貌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韧窝形状: 等轴韧窝 变形抛物线性韧窝
韧窝大小: 微孔生核数量多 微孔生核数量少
韧窝深浅: 塑性大 塑性小
单轴拉伸 剪切或撕裂
韧窝小 韧窝大
韧窝尺寸深 韧窝尺寸浅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2) 解理断口 及准解理断口
原子间结合键的破坏而造成的穿晶断裂(沿 着一定的严格的结晶学平面发生开裂)。
SEM的主要性能
(2)分辨率: ①扫描电子束直径; ②入射电子束在样品中的扩展效应;
SEM的主要性能
③操作方式及其所用的调制信号; ④信号噪音比; ⑤杂散磁场; ⑥机械振动
(3)景深:透镜物平面允许的轴向偏 差定义为透镜的景深,用ΔF(Ff)来表示.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简介
完成观察后,关闭扫描电子显微镜主机和计 算机,清理样品台,保持仪器整洁。
注意事项
样品求
确保样品无金属屑、尘埃等杂质,以 免损坏镜体或影响成像质量。
避免过载
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仪器,以免造成 仪器过载。
保持清洁
定期清洁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镜头和样 品台,以保持成像清晰。
操作人员要求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了解仪器 原理和操作方法,避免误操作导致仪 器损坏或人员伤害。
操作方式
有些SEM需要手动操作,而有 些型号则具有自动扫描和调整 功能。
适用领域
不同型号的SEM适用于不同的领 域,如材料科学、生物学等,选
择时应考虑实际应用需求。
04
SEM的操作与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
01
02
03
开机与预热
首先打开电源,启动计算 机,并打开扫描电子显微 镜主机。预热约30分钟, 确保仪器稳定。
场发射电子源利用强电场作用下的金属尖端产生电子,具有高亮度、低束流的优点, 但需要保持清洁和稳定的尖端环境。
聚光镜
聚光镜是扫描电子显微镜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电子 束汇聚成细束,并传递到样品表
面。
聚光镜通常由两级组成,第一级 聚光镜将电子束汇聚成较大直径 的束流,第二级聚光镜进一步缩
小束流直径,提高成像质量。
生态研究
环境SEM技术可以应用于生态研究中, 例如观察生物膜、土壤结构等,为环 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样品放置
将样品放置在样品台上, 确保样品稳定且无遮挡物。
调整工作距离
根据样品特性,调整工作 距离(WD)至适当位置, 以确保最佳成像效果。
操作步骤
《sem分析方法》PPT课件
• 如果这种散射过程发生在比较接近样品表层,那 些能量尚大于材料逸出功的自由电子可从样品表 面逸出,变成真空中的自由电子,即二次电子。
• 试样制备简单。只要将块状或粉末的、导电的或 不导电的试样不加处理或稍加处理,就可直接放 到SEM中进行观察。一般来说,比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的制样简单,且可使图像更近于试样的真 实状态;
精选ppt
8
特点
• 可做综合分析。
• SEM装上波长色散X射线谱仪(WDX)(简称波谱仪) 或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EDX)(简称能谱仪)后, 在观察扫描形貌图像的同时,可对试样微区进行
2.二次电子
3.透射电子; 4.吸收电子
5.俄歇;
6.特征X射线
7.阴极荧光……
精选ppt
22
§8.2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和工
作原理
• 扫描电子显微镜由电子光学 系统、信号收集及显示系统、 真空系统及电源系统组成。 其实物照片以及结构框图如 图8-2所示。
精选ppt
23
1.电子光学系统
• 电子光学系统由电子枪、电磁透镜、扫描 线圈和样品室等部件组成。
• 特征X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以后,在能 级跃迁过程中直接释放的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的 一种电磁波辐射。
• 入射电子与核外电子作用,产生非弹性散射,外 层电子脱离原子变成二次电子,使原于处于能量 较高的激发状态,它是一种不稳定态。较外层的 电子会迅速填补内层电子空位,使原子降低能量, 趋于较稳定的状态。
20
其它物理信号
《扫描电子显微镜》课件
欢迎来到本节课,本课程将为您介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发展历史、 工作原理、应用和操作技巧。
什么是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能够对样品表面进行高清的成像和分析,是 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地球物理学等众多领域的研究必备工具。
SEM的工作原理
and applications [J]. Physics Reports, 2020, 891: 1-49. • Zhong B., Liu Y., Xie H., et 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to biological research [J].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021, 21(3): 1443-1454.
电子束的生成和加速
SEM通过电子枪产生的电子束对样品表面进行 扫描,其中电子束的加速和缩聚使得SEM成像 的分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样品表面的扫描和信号的采集
SEM扫描样品表面时需要从表面采集电子和信 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形成图像。
图像的重建和显示
SEM的图像处理软件能够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 处理和重建,生成高质量的图像供研究员们进
SEM在地球物理学领域中可以用来 研究矿物形态、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等问题。
SEM的操作注意事项
1 样品制备和处理
SEM样品的制备和处理是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步骤,要保证样品表面平整、干净和稳 定。
2 SEM的操作和调试
SEM的使用经常进行调 试和保养。
生物学和医学
2
属、陶瓷、塑料和高分子等材料的成 分分析、微观结构观察和物理化学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操作课件资料
3
How to get an image?
Electron gun
125868eelleeccttrroonnss!!
Detector
Image
④样品室:放置样品台和信号探测器,样品台用 来固定样品,可作平移(x+y)、倾斜和转动等运 动,通常是单台,也有多台的。还可在样品室中 装上附件,对样品进行加热、冷冻和机械性能试 验等。新型SEM的样品台,除了可手动操作外, 也可通过软件进行数字化操作,可记忆观察位置 和观察条件,随时找回所记忆的位置和条件,非 常方便。此外用红外CCD动态监控样品台的移动。
2 month life is not uncommon.
2
电子枪特性比较
灯丝材料
W灯丝 钨丝
灯丝工作温度(K) 尖端半径(m) 发射源直径(nm) 图像分辨率(nm)
2800 50~100
~104 3.0
LaB6灯丝 冷场
Schottky
LaB6晶体 钨单晶 钨单晶表面镀ZrO2
(310)
(100)
二次电子能量低,加上一个5~10 kV的正压就可将 样品上方绝大部分二次电子收集(引向闪烁体),信 号收集率高,图像细节清晰。背散射电子能量高,运 动方向不易偏转,因此信号收集效率较低。
一般设有两个显示通道:一个用来观察,一个用来 照相记录。观察用100×100 mm2荧光屏一般有500扫描 线,扫描1帧需要1秒。照相记录用显像管要求有800~ 1000线,照相时采用慢速扫描。
常规探测器和高分辨(In-Lens)探测器成像对比
常规探测器 In-Lens探测器
电子的能量过滤探测
SE探测
过滤SE
In-Lens SE探测器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介绍-原理-结构-应用
探头
扫描发生器 显像管
视频放大器
光电倍增管
试样
光导管
试样台
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 电子光学系统:作用是获得扫描电子束,
作为信号的激发源。 2. 信号收集及显示系统:作用是检测样品在
入射电子作用下产生的物理信号 3. 真空系统:用来在真空柱内产生真空 4. 电源系统:作用是提供扫描电镜各部分所
3.3 背散射电子
背散射(backscattered)电子是指入射电子在样 品中受到原子核的卢瑟福散射后被大角度反射,再 从样品上表面射出来的电子,这部分电子用于成像 就叫背散射成像。 背散射分为两大类:弹性背散射和非弹性背散射。 弹性散射不损失能量,只改变方向。非弹性散射不 仅改变方向,还损失能量。从数量上看,弹性背反 射电子远比非弹性背反射电子所占的份额多。背反 射电子的产生范围在100nm-1mm深度。
d4
光电倍增管
d3:扫描系统ຫໍສະໝຸດ 试样光导管d4:试样室
试样台
2.1.1 电子枪
电子枪:钨丝成V形,灯丝中通以加热电流, 当达到足够温度时(一般操作温度为 2700K),发射电子束。在10-6Torr的真空 下,其寿命平均约40—80小时。
电子束 光阑孔
2.1.2 电磁透镜
电磁透镜:透镜系统中所用的透镜都是缩 小透镜,起缩小光斑的作用。缩小透镜 将电子枪发射的直径为30μm左右的电 子束缩小成几十埃,由两个聚光镜和一 个末透镜完成,三个透镜的总缩小率约 为2000~3000倍
03
SEM工作原理
3 扫描电镜成像的物理信号
入射电子轰击样品产生的物理信号
电子束与样品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是表 现样品形貌和内部结构信息的唯一途 径。入射电子与样品原子中的电子和 原子核会发生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所产生各种电子信号和电磁辐射信号 都带有样品原子的信息,从不同角度 反映出了样品的表面形貌、内部结构、 所含元素成分、化学状态等。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PPT
环保材料与工艺
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 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 污染。
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 程,确保操作人员和设 备安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
目 录
• 简介 • 应用领域 • 技术特点 • 操作与维护 • 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一种利用 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并收集其产生的 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信号来生成 样品表面形貌和成分信息的显微镜。
特点
SEM具有高分辨率、高放大倍数、高 景深等特点,能够观察样品的表面形 貌和微观结构,广泛应用于材料、生 物医学、环境等领域。
操作步骤
01
关机步骤
02
03
04
关闭SEM软件和电脑。
关闭显微镜主机,并将显微镜 归位。
关闭电源开关,确保电源完全 断开。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原因
可能是由于聚焦不准确或样品表 面不平整。
解决方案
重新调整聚焦或对样品表面进行 预处理,确保表面平整。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原因
可能是由于样品台倾斜或扫描参数设置不正确。
3
拓展多模式功能
开发具备多种模式(如透射、反射、能谱分析等) 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满足更多应用需求。
提高检测灵敏度与分辨率
优化电子光学系统
改进透镜、加速电压和探 测器等关键部件Biblioteka 提高成 像质量。发展超分辨技术
利用超分辨算法和纳米材 料等手段,突破光学衍射 极限,实现更高的分辨率。
提升信号处理能力
改进信号采集、处理和传 输技术,降低噪声干扰, 提高检测灵敏度。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ppt
得清晰图像的深度范围。当一束微细的电子束照射在表 面粗糙的试样上时,由于电子束有一定发散度,发散半 角为β,除了焦平面处,电子束将展宽,设可获得清晰 图像的束斑直径为d,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
Dtdg
d
若d的大小相当于荧能 光屏上
区分的最小距离d时M, 0即 .2mm,则
D 0.2
M
3.5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3.5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3.5.2 扫描电镜图象及其衬度
3.5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3.5.2 扫描电镜图象及其衬度
•当试样表面倾角增大时,作用体积改 变,且显著增加发射系数。 •背散射电子在试样上方有一定的角分 布。垂直入射时为余弦分布: η(φ)=η0cosφ
当试样表面倾角增大时,由于电子 有向前散射的倾向,峰值前移。因 此电子探测器必须放在适当的位置 才能探测到较高强度的电子信号。
系: δ(θ)=δ0/cosθ (4)二次电子在试样上方的角分布也服从余弦分布,
但与背散射电子不同的是二次电子在试样倾斜时仍为 余弦分布,见图2-83。
3.5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3.5.2 扫描电镜图象及其衬度
表2-6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元素 能量 10keV 30keV 50keV
铝
0.40 0.10 0.05
3.5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3.5.1扫描电子显微镜
第十章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与电子探针
第一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及构造
• 一、工作原理
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
经过2-3个电磁透镜聚焦
在样品表面按顺序逐行 扫描,激发样品产生各种物理 信号: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 吸收电子等。 信号强度随样品表面特征而变。它 们分别被相应的收集器接受,经放 大器按顺序、成比例地放大后,送
到显像管。
图10-1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示意图 Material modern analysis method
3
Huaihua University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gineering Department
1.电子光学系统
• 由电子枪、电磁聚光镜、光栏、样品室等部件组成。 • 作用:获得扫描电子束,作为使样品产生各种物理信号 的激发源。
电子枪
电磁聚光镜
光栏 样品室 Material modern analysis method
5
Huaihua University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gineering Department
两个透镜是强透镜,用来缩 小电子束光斑尺寸。
具有不同孔径的光栏可以提 高束流或增大景深,从而改 善图像质量。 最末级聚光镜因为紧靠样品上 方,且在结构设计等方面有一 定的特殊性,故也称物镜。是 弱透镜,具有较长的焦距,在 该透镜下方放置样品可避免磁 场对电子轨迹的干扰。 样品台有三轴x,y,z移动装置, 其中x,y方向的移动用于把样品 及标样移至电子束下方,而z方 向的移动是为了保证显微镜的 聚焦。 Material modern analysis method
2
Huaihua University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gineering Department
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
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是一种利用电子束来成像样品表面微观结构的高分辨率显微镜。
相比传统光学显微镜,SEM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数和更好的分辨率,能够观察到更小尺度的样品细节。
SEM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电子束的发射、样品的准备、电子-样品相互作用和信号检测等过程。
首先,SEM通过热阴极或场发射阴极发射出能量较高的电子束。
这些电子经过加速器的加速作用后,形成高速电子束并聚焦到样品表面,从而激发样品表面原子和分子的电子。
样品的准备非常重要,通常需要将样品表面涂覆一层导电性物质,以便在SEM中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样品表面的电子被激发后,会产生多种信号,包括二次电子、反射电子、X射线和荧光等。
其次,电子束与样品表面的相互作用是SEM成像的关键。
当电子束照射到样品表面时,会激发出二次电子和反射电子。
二次电子是由样品表面的原子和分子吸收电子能量后发射出来的,它们能够提供样品表面形貌和结构信息。
而反射电子是由样品内部的原子和分子反射出来的,能够提供有关样品成分和晶体结构的信息。
此外,样品表面还会发出X射线和荧光信号,它们可以提供样品的化学成分分布和元素分析信息。
最后,SEM通过探测器检测样品表面产生的二次电子、反射电子、X射线和荧光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换成电子图像。
这样就可以在显示屏上观察到样品的微观形貌、结构和成分信息。
SEM的成像分辨率通常在纳米级别,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微观结构,因此在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和纳米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之,扫描电子显微镜通过发射、相互作用和信号检测等过程实现对样品微观结构的成像。
它具有高分辨率、高放大倍数和丰富的信息获取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观表征工具。
通过深入理解SEM的工作原理,可以更好地应用它来研究和分析各种样品的微观特征,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进步。
sem常识
形貌衬度原理
背散射电子像
背散射电子是指入射电子与样品相 互作用(弹性和非弹性散射)之后,再次 逸出样品表面的高能电子,其能量接近 于入射电子能量( E。)。背射电子的产 额随样品的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加,所以 背散射电子信号的强度与样品的化学组 成有关,即与组成样品的各元素平均原 子序数有关。
Z i ci zi
歇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等。
入射电子 Auger电子
背散射电子
二次电子
阴极发光 X射线
样 品
透射电子
各种信息的作用深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 俄歇电子的穿透 深度最小,一般 穿透深度小于 1nm,二次电子 小于10nm。
扫描电镜图象及衬度
二次电子像
背散射电子像
二次电子
入射电子与样品相互作用后,使样 品原子较外层电子(价带或导带电子) 电离产生的电子,称二次电子。二次电 子能量比较低,习惯上把能量小于50eV 电子统称为二次电子,仅在样品表面 5nm-10nm的深度内才能逸出表面, 这是二次电子分辨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能谱定性分析主要是根据不同元素之 间的特征X 射线能量不同,即E=hν ,h 为普朗克常数,ν 为特征X 射频率, 通过 EDS 检测试样中不同能量的特征X 射线, 即可进行元素的定性分析,EDS 定性速度 快,但由于它分辨率低,不同元素的特征 X 射线谱峰往往相互重叠,必须正确判断 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分析过程中如果谱 峰相互重叠严重,可以用WDS和EDS联合 分析,这样往往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返回
2. 元素分析范围广
电子探针所分析的元素范围一般从硼 (B)——铀(U),因为电子探针成份分析是利 用元素的特征X 射线,而氢和氦原子只有K 层电子,不能产生特征X 射线,所以无法进 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锂(Li)和铍(Be)虽然能 产生X 射线,但产生的特征X 射线波长太长, 通常无法进行检测,少数电子探针用大面间 距的皂化膜作为衍射晶体已经可以检测Be元 素。能谱仪的元素分析范围现在也和波谱相 同,分析元素范围从硼(B)——铀(U)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课件
扫描电镜结构原理框图
扫描电镜结构 电子光学系统, 信号收集处理、图 像显示和记录系统, 真空系统, 三部分组成
扫描电镜结构原理
1、电子光学系统: 电子枪 电磁透镜(2个强磁1个弱磁)可使原来50μm电子束斑聚焦为6nm。 扫描线圈 样品室
电子束的滴状作用体积示意图
不同能量的电子束在样品中的作用模拟图
电子束在不同样品中的作用模拟图
但是,当电子束射入重元素样品中时,作用体积不呈滴状,而是半球状。电子束进入表面后立即向横向扩展,因此在分析重元素时,即使电子束的束斑很细小,也不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此时,二次电子的分辨率和背散射电子的分辨宰之间的差距明显变小。 由此可见,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信号噪音比、磁场条件及机械振动等),电子束的束斑大小、检测信号的类型以及检测部位的原子序数是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的三大因素。
五、特征X射线 当样品原子的内层电子被入射电子激发,原子就会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状态,此时外层电子将向内层跃迁以填补内层电子的空缺,从而使具有特征能量的X射线释放出来。 用X射线探测器测到样品微区中存在一种特征波长,就可以判定这个微区中存在着相应的元素。
六、俄歇电子 在特征x射线过程中,如果在原子内层电子能级跃迁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并不以X射线的形式发射出去,而是用这部分能量把空位层内的另—个电子发射出去,这个被电离出来的电子称为~。 俄歇电子能量各有特征值,能量很低,一般为50-1500eV. 俄歇电子的平均白由程很小(1nm左右). 只有在距离表面层1nm左右范围内(即几个原子层厚度)逸出的俄歇电子才具备特征能量,因此俄歇电子特别适用于表面层的成分分析。
由于ZrO2相平均原子序数远高于Al2O3相和SiO2 相,所以图中白色相为斜锆石,小的白色粒状斜锆石与灰色莫来石混合区为莫来石-斜锆石共析体,基体灰色相为莫来石。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技术EDS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技术EDS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能谱分析技术(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是一种常用于材料科学和生物科学领域的先进工具,它们相互结合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元素成分分析以及相关属性的定量信息。
SEM是一种利用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并形成二维或三维显微图像的技术。
与传统光学显微镜相比,SEM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可以观察到微米级的细节。
SEM的工作原理是在真空或高真空环境中,通过加速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激发出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产生的信号。
这些信号包括次级电子(SE)和反射电子(BSE)等,它们与样品的形貌和组成有关。
SEM采用特殊的电子透镜和探测器系统,可以将这些信号转化为电子显微图像。
与SEM相结合的EDS能谱分析技术可以提供关于样品元素组成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EDS是一种通过分析样品中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来确定其元素成分的方法。
在SEM中,当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时,会激发样品中的原子内层电子跃迁,产生特定能量的特征X射线。
EDS探测器可以测量这些X射线的能量,通过能量的定量分析,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元素种类和相对含量。
EDS技术的定量分析需要校正和标定,校正是指校正探测器的能量响应,以准确测量X射线的能量;标定是指使用已知组成和浓度的实验样品进行这些校正和定量分析。
EDS技术对元素的检测范围和限量有一定的限制,对于轻元素的检测灵敏度较低,同时在多元素样品和复杂衬底的情况下,定量分析的精度也会受到影响。
SEM和EDS技术的结合可以提供更为全面和细致的样品分析。
SEM提供了样品的形貌和组织信息,可以观察到样品的微观结构和表面特征。
通过SEM观察到的微观特征,可以帮助解释材料的性能和行为。
而EDS的能谱分析可以提供关于样品成分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对材料的组成和标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介绍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介绍(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早在1935年便已被提出来了。
1942年,英国首先制成一台实验室用的扫描电镜,但由于成像的分辨率很差,照相时间太长,所以实用价值不大。
经过各国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尤其是随着电子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到1956年开始生产商品扫描电镜。
近数十年来,扫描电镜已广泛地应用在生物学、医学、冶金学等学科的领域中,促进了各有关学科的发展。
目录扫描电镜的特点扫描电镜的结构工作原理扫描电镜的特点和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相比,扫描电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具有以下特点:(一) 能够直接观察样品表面的结构,样品的尺寸可大至120mm×80mm×50mm。
(二) 样品制备过程简单,不用切成薄片。
(三) 样品可以在样品室中作三度空间的平移和旋转,因此,可以从各种角度对样品进行观察。
(四) 景深大,图象富有立体感。
扫描电镜的景深较光学显微镜大几百倍,比透射电镜大几十倍。
(五) 图象的放大范围广,分辨率也比较高。
可放大十几倍到几十万倍,它基本上包括了从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直到透射电镜的放大范围。
分辨率介于光学显微镜与透射电镜之间,可达3nm。
(六) 电子束对样品的损伤与污染程度较小。
(七) 在观察形貌的同时,还可利用从样品发出的其他信号作微区成分分析。
扫描电镜的结构1.镜筒镜筒包括电子枪、聚光镜、物镜及扫描系统。
其作用是产生很细的电子束(直径约几个nm),并且使该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同时激发出各种信号。
2.电子信号的收集与处理系统在样品室中,扫描电子束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后产生多种信号,其中包括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X射线、吸收电子、俄歇(Auger)电子等。
在上述信号中,最主要的是二次电子,它是被入射电子所激发出来的样品原子中的外层电子,产生于样品表面以下几nm至几十nm的区域,其产生率主要取决于样品的形貌和成分。
课件: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亮处为铅,暗处为锡
3.4.5 制样技术
(1)固体样品:
将样品用双面胶带或导电胶固定于样品台。
(2)粉末样品:
将样品均匀洒落在贴有双面胶带的样品台 上,用 吸耳球去未粘牢的颗粒。
对非导体样品,需用离子溅射仪或真空 镀膜仪 喷镀上一层厚约10nm的金或铂导电层,以消
3.4.2 扫描电镜的构造
扫描电镜的构造
(1) 电子光学系统(镜筒) (2) 扫描系统 (3) 信号收集系统 (4) 图像显示和记录系统 (5) 真空系统 (6) 电源系统
(1) 电子光学系统(镜筒)
由电子枪、聚光镜、物镜和样品室 等部件组成。
作用是将来自电子枪的电子束聚焦 亮度高、直径小的入射束(直径为 10nm或更小)来轰击样品,使样品产生 各种物理信号。
3.4.4 扫描电镜图像
1 二次电子像 是扫描电镜中应用最广泛、分辨本领最高
的一种 图像 。
二次电子发射量主要决定于样品表面的起 伏状况 。如电子束垂直样品表面入射,则二次电子
粉煤灰的二次电子像
2 背散射电子像
背散射电子发射量主要与样品原子序数 有关。
样品表面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对入射电子 散射能力越强,即背散射电子发射量也越 大。
作用:
将信号收集器输出的信号成比例地转换 为阴极射线显像管电子束强度的变化,这样 就在荧光屏上得到一幅与样品扫描点产生的 某一种物理讯号成正比例的亮度变化的扫描 像,同时用照相方式记录下来,或用数字化 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中。
(5)真空系统 (6)电源系统
扫描电镜的真空系统和电源 系统的作用与透射电镜的相同。
因此,背散射电子像兼具样品表面平均原 子序数分布和形貌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不同样品的处理
对绝缘不导电的样品必须经过表面喷金、银或碳等导 电膜观察才清楚,否则电荷积累在表面上,图象很快 就模糊了。
对断口样品表面用丙酮或乙醇清洗干净。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2. 高倍金相组织观察与分析
与金相样相比,扫描电镜的优点: ① 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 ② 景深大 ③ 导电样品不用专门磨制样 ④ 金相样品(大小尺寸合适)均可用SEM观察
3. 断裂过程的动态研究
拉伸、加热附件装置可以实现动态观察。
§10.3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方法
(3)电压衬度:局部电位将影响二次电子的轨迹和强 度,造成正偏压的地方图像较暗,而负偏压的地方图像 较亮
(4)磁衬度(第一类):样品表面处的外延磁场会造 成二次电子的偏转而形成衬度
2.背散射电子像衬度
若子入产射额电δ子=束IR强/度I0为I0,背散射电子信号强度为IR,则二次电 影响背散射电子产额的因素: (1)原子序数: δ增大 (2)入射电子能量E0:10-100keV,δ与E0无关,<5eV,
5) 应力腐蚀开裂断口 在一定的介质条件和拉应力共同作用下引起的一种
破 坏形式。
产生过程: 腐蚀斑点(裂纹源) 应力作用下 斑点
连接形成裂纹 浸蚀扩展 断裂
断口形貌与疲劳断口相似。 断口特征:腐蚀坑、腐蚀产物及泥状花样。
低碳钢纳米化样品在4N载荷下的微观形 貌
沿滑动方向有梨沟及微观切 削形成的沟槽,表面破坏主 要是金刚石磨头及磨损过程 中脱落的氧化物对样品表面 造成的磨粒磨损造成的。A 区是金刚石磨头未与样品完 全接触而保留下来的原始表 面
通过断口分析,寻找断裂原因,判断裂纹 性质、裂纹源及夹杂物。
表8-1 显示了金属各种断口及其特征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1)韧窝断口:有大量塑性变形的断裂方式
拉伸时,当 s 时,产生塑性变形
微观表现:夹杂物、析出相、晶界、亚
晶界或其它塑性变形不连续的地方产生
位错塞积、应力集中。
形成微孔
微孔增大
第十章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发展历史:
1935—德国Knoll提出了工作原理 1938—实验研究 1942—第一台实验室用的扫描电镜 1965—开始用于商业 70年代—分辨率大大的提高 (0.5nm)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不同。它不用 电磁透镜放大成像,而是以类似电视摄影显像的方式,利用 细聚焦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时激发出来的各种物理信号来 调制成像的。由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景深远比光学显微镜大, 可以用它进行显微断口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断口时, 样品不必复制,可直接进行观察,这给分析带来极大的方便。 因此,目前显微断口的分析工作大都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来 完成的。
颈缩破断
图8-5 韧窝断口微观形貌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韧窝形状: 等轴韧窝 变形抛物线性韧窝
韧窝大小: 微孔生核数量多 微孔生核数量少
韧窝深浅: 塑性大 塑性小
单轴拉伸 剪切或撕裂
韧窝小 韧窝大
韧窝尺寸深 韧窝尺寸浅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2) 解理断口 及准解理断口
原子间结合键的破坏而造成的穿晶断裂(沿 着一定的严格的结晶学平面发生开裂)。
能谱仪经常有谱线重叠现象,与波谱仪相 比,分辨本领差一些
定量分析不准确,只能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二 波谱仪
(一) X射线检测器: 闪烁体计数器
X光→可见光→光电流 输出光电流(脉冲信号大小)与X光子能量成 正比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二)分光晶体及弯晶的聚焦作用(了解)
◆为使可分析的元素尽可能覆盖周期表中所有元素, 需要配备面间距不同的数块分光晶体。
析 出相、夹杂物及元素偏析集中造成的。
延性沿晶断裂: 石状断口,石状颗粒上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呈韧窝特
征,但韧窝中有夹杂物。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4) 疲劳断口 周期性交变应力引起的断裂——疲劳断裂。
疲劳断口特征: (附图 疲劳断口二次电子像) 疲劳核心区——裂纹扩展区——瞬时断裂区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对样品表面选定微区作定点的全谱扫描定性 或半定量分析,以及对其中所含元素浓度的 定量分析——点分析
电子束沿样品表面选定的直线轨迹作所含元 素浓度的线扫描分析——线分析
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作面扫描,以特定元素的 X射线讯号调制阴极射线管荧光屏亮度,给 出该元素浓度分布的扫描图像。
生物样
§10.1 SEM工作原理、构造和性能
一、扫描电镜工作原理
图8-1 扫描电镜原理示意图
二、扫描电镜结构
1.电子光学系统 2.偏转系统 3.信号检测放大系统 4.图像显示和记录系统 5.电源系统 6.真空系统
1.电子光学系统
电子枪、电磁聚光镜、光栏、样品室
图8-2 扫描电镜光学系统示意图
为获得较高的信号强度和扫描像分辨率,扫 描电子束应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尽可能小的束 斑直径
由于电子枪的效率不断提高,使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室附 近的空间增大,可以装入更多的探测器。因此,目前的扫描电 子显微镜不只是分析形貌像.它可以和其它分析仪器相组合, 使人们能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形貌、微区成分和晶体结构等 多种微观组织结构信息的同位分析。
扫描电镜的优点: ◎景深大(相对于金相) ◎放大倍数大(从20倍~20万倍) ◎样品制备简单
5.电源系统:为扫描电子显微镜各部分提供所需要的电源 6.真空系统:确保电子光学系统正常工作、防止样品污染、保证
灯丝的工作寿命等
SEM的主要性能
(1)放大倍数:M=Ac/As, Ac是阴极射 线管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扫描振幅,一般 为100mm,As是电子束在样品表面的扫 描振幅。M=20-20万倍
扫描电镜与X射线显微分析结合成EPMA(Electron Probe X— Ray Microanalyzer) 特点: (1)分析手段简化,分析时间短 (2)样品量少 (3)无损检测 (4)释谱简单 图8-13扫描式电子探针示意图
一 能谱仪(EDS或EDX)
(一)结构与原理
关键部件是锂漂移硅Si(Li)探测器: X 光照射半导体,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数 与光子能量成正比,就可将接收的X射 线光子变成电脉冲信号。
扫描电镜
从单一的形貌观察(二次电子像)发展 到吸收图象、电子荧光图象、扫描透镜电 子图象、电位对比图象、X射线图象、X 射线显微分析装置、背散射电子衍射等。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应用领域:
地学、材料学、生物学、医学、冶金、 刑侦等各行各业。
普通SEM——低真空SEM——环境SEM
金属及一般分析 表面腐蚀
例:体心立方 密排六方
{100} 或{112} {001}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典型解理断口特点: ▲ 河流状花样是一簇相互平行的(具有相同晶面指 数)、位于不同高度的晶面。 ▲ 断裂源常在晶界处。
解理台阶:不同高度解理面之间存在的台阶
“河流”的流向就是裂纹扩展的方向。 “舌状花样”、“羽毛状花样”、“二次裂纹”也是解理
高Z与低Z元素间背散射电子产额的差别变小 (3)样品倾斜角θ:〈50o时, δ与θ无关,50o-90o, δ
增大
背散射电子衬度的种类:
(1)成分衬度:原子序数高,信号强 (2)形貌衬度:不如二次电子对形貌
敏感 (3)磁衬度(第二类):外界磁场可
能会影响两次碰撞之间的轨迹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低碳钢纳米化样品在6N载荷下的微观形 貌
表面出现裂纹及剥落坑,这 是因为材料表层在往复摩擦 力作用下的反复变形增大, 导致应变疲劳,裂纹萌生并 扩展,最终剥落,磨损机制 由开始的磨粒磨损转变为疲 劳磨损
氯化亚铜微观形态的观测
一种(上图)抗氧化能力较差(国内);另一种(下 图)抗氧化能力较强(国外) 两者的微双形态呈明显的不同
电子束斑的亮度和直径与电子枪的类型有关 扫描电子显微镜所要求的电子束斑直径和亮
度还要靠电磁透镜协助完成
2.偏转系统:使电子束产生横向偏转 3.信号检测放大系统:收集样品在入射电子束作用下产生的各种
物理信号,并进行放大 图8-4二次电子和背反射电子收集器示意图
4.图像显示和记录系统:将信号检测放大系统输出的调制信号转 换为能显示在阴极射线管显示屏上的图像,供观察和记录
一种PVC粉料 的形貌观测
ABS脆件断裂后 微观形态的观测
Fig. 2 SEM micrographs of MgNb2O6 ceramics doped with different amount of CuB addition sintered at 1050 ˚C: (a) 1.0
wt.% (b) 2.0 wt.% (c) 4.0 wt.%.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应聚焦,使X射线源,分光晶 体及探测器三者处于同一圆周上,此圆称为罗兰圆或聚 焦圆。
(三)波谱仪的优缺点
波谱仪的优点: 波长分辨率高,可定量分析,能分析较轻的元素
波谱仪的缺点: X射线利用率低,强度损失大,价格昂贵,测量速
度慢,操作复杂
三 EPMA有三种几本工作方式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SEM)
10.3 扫描电镜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扫描电镜的像衬度主要是利用样
品表面微区特征的差异,电子束作用 下产生不同强度的物理信号,导致阴极 射线管荧光屏上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亮度 差异,从而获得具有一定衬度的图像。
微区特征:形貌、原子序数或化学成分、 晶体结构或位向等。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