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2

合集下载

《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篇一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赏析教学目的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引子和呈示部,能区分长笛、双簧管、小提琴的音色,能哼唱主部主题。

2、了解梁祝的故事情节。

3、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4、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通过聆听,记住音乐主题。

教学过程一、师唱《化蝶》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今天我们欣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新课教学:(一)出示课件:介绍作者,协奏曲的概念以及熟悉美丽传说。

1、出示题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2、作者简介。

3、简单介绍梁祝二人的性格特点。

4、看视频,真切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挚的爱情。

(二)欣赏乐曲。

(出示课件)1、展示整个乐曲的结构:引子(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呈示部(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十八相送)——展开部(封建势力、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再现部(仙境、化蝶、传颂)2、引子片段欣赏(1)欣赏引子1音乐感受长笛用纯净甜美的音色吹奏出明亮跳跃的华彩旋律,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美景。

(2)欣赏引子2音乐了解双簧管以宽广、厚重、圆润的音色,奏出优美的背景过门音调,取自越剧的过场音乐。

(3)再次欣赏引子部,加深感受。

3、呈示部片段赏析(1)小提琴奏出一段优美的爱情主题后,大提琴的低音与之形成对答,抒发了梁祝相爱的甜美。

这段音乐可谓全曲的中心。

4、随乐而动随音乐做古典神韵组合:提沉。

5、欣赏副部主题音乐。

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调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跃,独奏与乐队交替,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欣赏梁祝教案幼儿园

欣赏梁祝教案幼儿园

欣赏梁祝教案幼儿园引言梁祝是一部中国传统民间情感小说,以爱情为题材,塑造了两位爱情至上、义无反顾的爱情英雄,深受中华民族的喜爱,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为了让幼儿了解梁祝的故事和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采用欣赏梁祝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本文将介绍梁祝教案幼儿园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步骤,希望对幼儿教学有所启发。

教学目标1.了解梁祝的故事情节和传统文化2.增强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审美能力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教学准备1.打印梁祝的故事情节和相关图片2.准备相关的语言游戏和常规活动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熟悉的歌曲、音乐或唐诗宋词进行引入,为幼儿打开视野,创造轻松自然的氛围。

可以选用《梁祝》的相关曲目,例如《梁祝小调》、《梅花三弄》等等。

引入完毕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梁祝的一些概念和历史背景,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等。

第二步:欣赏故事情节教师可以讲述《梁祝》的故事情节,带领幼儿了解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在讲述的同时,教师可以积极与幼儿互动,给幼儿留出友善、和谐的语言和社交环境,鼓励幼儿表达个人的想法和感受。

第三步:欣赏故事情节图片教师可以给幼儿展示《梁祝》的相关图片,让幼儿了解梁祝人物形象和历史文化。

同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互动,带领幼儿发现描绘的细节,挖掘背后的深刻寓意。

第四步:语言游戏为了巩固幼儿学习成果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语言游戏,例如单词接龙、猜物品等等。

通过游戏,幼儿能够轻松地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能力。

第五步:常规活动在完成以上教学步骤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进行常规活动,例如手工制作和绘画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能够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同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结论通过欣赏梁祝的故事情节和相关文化,幼儿不仅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更能够练习个人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社交技巧,发展潜能。

因此,梁祝教案幼儿园是一种有意义的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和学习。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通过欣赏课文,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意义,感悟爱情与命运的冲突。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梁山伯与祝英台》2. 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梁祝传说、越剧、民间艺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

2.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民间艺术特色。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背景知识和相关艺术形式。

2.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越剧、民间艺术等,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讲解梁祝传说、越剧、民间艺术等相关知识。

4. 欣赏与讨论:组织学生欣赏越剧、民间艺术等,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文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爱情与命运的冲突,拓展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检查,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欣赏能力:通过学生对越剧、民间艺术等的欣赏和分析,评估其审美能力。

4. 思考与感悟: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口头报告,了解学生对爱情与命运冲突的思考和感悟。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梁山伯与祝英台》原文。

2. 影像资料: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相关民间艺术图片等。

3. 参考书籍: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越剧艺术的研究书籍。

4. 网络资源:相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网络文章、论坛讨论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文讲解与分析:2课时。

2. 文化背景知识介绍:1课时。

3. 欣赏与讨论:2课时。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优秀7篇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优秀7篇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优秀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里是敬业的小编征途帮大家找到的7篇初中音乐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音乐教案篇一一、设计理念:本课时在所选材料上选取了《黄河船夫曲》、钢琴协奏曲《黄河》、歌曲《保卫黄河》。

通过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去理解歌词,感受跌宕起伏的旋律、明快的节奏、鲜明的民族风格。

结合对歌曲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激起更多的情感投入。

领悟到更多的精神力量。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黄河船夫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通过学唱《保卫黄河》,让学生感受黄河的气魄及中华民族奋进的的伟大精神。

3、通过欣赏《长江之歌》及音乐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音乐知识:乐句、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

4、能够体会与分析乐(歌)曲的情绪表达。

二、学习重点、难点:a)重点: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合唱的'演唱形式之一轮唱、体会歌曲的情绪。

b)难点:正确的感受和体会乐曲,掌握乐句、乐段。

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四、教学时间:1课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可分为2课时)五、教学过程:1、课前音乐,营造轻松、和谐的学生学习环境。

播放《江河万古流》的伴奏音乐。

2、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演唱情绪演唱上节课所学歌曲《江河万古流》3、新课学习:(1)导入新课:“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默默地生活在这片苍凉贫瘠的土地上,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在贫苦中过着充实的生活。

他们唱着发自肺腑的歌谣,简单却真实,正如这辽阔的黄土地一样!”“听!黄河的船夫们唱起了悠扬的歌声。

”(2)学生通过歌词及多媒体播放的图片欣赏《黄河船夫曲》这是一首朴素、短小、精悍并具有鲜明形象的民歌。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学生倾听音乐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在对比、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过程中,学生能运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音乐。

3.知识与技能(1)哼唱爱情主题旋律。

(2)了解协奏曲、奏鸣曲式的基本概念,以及作曲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运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音乐。

难点:感受不同的音乐感受,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等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4、导入随老师钢琴伴奏朗诵歌曲《化蝶》歌词,并提问:同学们知道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吗?师:《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和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从古至今,有无数人被“梁祝”的凄美爱情所感染,人们更是用各种各样不同形式来传颂这个故事。

比如说:全国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有关的戏曲种类多达 43 种,如京剧、吕剧、越剧、豫剧、昆曲、沪剧、河北梆子等;曲艺种类多达 23 种,如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山东琴书等。

5、老师提问:描写《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表现形式有哪些?今天,就请同学们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6、老师提问:只有小提琴演奏的演奏形式叫什么?由小提琴作为独奏乐队协同乐队共同演奏大型乐曲的演奏形式又叫什么呢?7、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1)引子聆听音乐,并思考:在这段音乐中,哪种乐器模仿了哪种动物的叫声?这段旋律为大家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2)呈示部完整聆听呈示部音乐,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具有怎样的音乐情绪?它的速度、力度、音区有什么特点?主奏乐器是什么?聆听爱情主题,边听边思考:这段主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是如何运用音乐来刻画“爱情”的?随音乐哼唱爱情主题旋律。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教学方法:欣赏法、教授法、探讨法。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掌握协奏曲定义、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以及曲作者。

3、通过对比节奏、速度、力度,以及乐器的演奏技巧。

感受音乐的表现手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梁祝》的音乐内涵,掌握《梁祝》的主体旋律。

2、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领悟主题,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教具:多媒体、钢琴、黑板、教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动画片《梁祝》的flash动画,让学生初次感受主题音乐。

二、新课教学:1、导入新课:教师设问:同学们你们听过这个动画短片的音乐吗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

)教师设问:有谁了解《梁祝》这个民间故事?试着给大家讲述一下。

(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被列入世界名曲,又被称作butterfly—lovers(蝴蝶的爱情)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欣赏乐曲。

2、相关知识:(教师讲授,出示多媒体课件。

)(1)教师简介《梁祝》在世界上的影响及地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被中国听众被誉为“我们的交响音乐”。

外国听众也认为乐曲是一部“非常迷人和神奇的音乐”,“最美妙的旋律”。

(2)曲作者简介:何占豪:作曲家,浙江人。

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交响乐《刘胡兰》、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

陈钢:作曲家,上海市人。

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3)知识点的讲解:协奏曲: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它是充分发挥某种独奏乐器演奏技巧和鲜明个性的音乐作品意大利原文是“竞奏”。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示范教案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示范教案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感受乐曲情感;2.了解协奏曲及奏鸣曲式。

3.学会哼唱主题旋律。

教学重难点1.了解奏鸣曲式结构;2.了解乐曲各部分主题,体会音乐情绪及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是哪几个吗?学生回答:《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1. 介绍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州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

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镜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

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了。

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本课教学内容1、运用绚丽多彩、抒情动人、神奇的中国民间越剧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情简单导入课堂,增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2、涉及两个名词解释⑴曲式⑵协奏曲;涉及乐曲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图式;对交响乐有一个初步认识,学好必要有关音乐知识,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3、用故事中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情节----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贯穿音乐欣赏中,让学生由难到易掌握音乐中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三个部分,降低学生欣赏音乐难度,在轻松愉悦中体验音乐。

(二)本课地位和作用1、地位《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在借鉴欧洲协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和多方面艺术技巧的探索过程,塑造了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成为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

2、作用在国内外演出均引起良好反映,以其中华民族鲜明的风格特点,得到国际公认。

外国音乐家称之为“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曾改编为高胡协奏曲、清唱剧、舞剧,外国舞蹈家将它改编为美丽动人的冰上舞蹈。

《梁祝》已成为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国际乐坛的“彩蝶”。

(三)、教材重点、难点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唱音乐片断为本节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二、说大纲音乐教学大纲要求的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审美观念。

要突出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欣赏中外优秀具代表性作品,开阔学生音乐视野,选择重视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弘扬祖国音乐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掌握什么是曲式和协奏曲2、掌握奏鸣曲结构特点(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和感受音乐作品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创新能力。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风格交响乐,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学法、教法教会学生以下学法:1、创设良好问题情景,让学生获得知识。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誉为“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

本课程旨在通过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民间传说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情节及人物形象,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爱情,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章:故事梗概2.1 故事背景东晋时期,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

途中结识了梁山伯,两人结为莫逆之交。

在求学期间,梁山伯对祝英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祝英台始终未露真实身份。

2.2 情节发展祝英台回家后,托人告知梁山伯自己的真实身份,并邀请他前来提亲。

梁山伯欣然前往,却发现祝英台已被父亲许配给别人。

梁山伯悲痛欲绝,病倒身亡。

2.3 结局祝英台得知梁山伯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

她请求父亲将自己葬在梁山伯的墓旁。

在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墓前,两人在阴间重逢,终于结为夫妻。

第三章:人物分析3.1 梁山伯梁山伯是一个诚实、善良、痴情的青年。

他对祝英台的爱情忠贞不渝,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坚定地相信两人的感情。

3.2 祝英台祝英台是一个聪明、勇敢、执着的女性。

她女扮男装求学,展示了古代女性追求知识的决心。

在面对家庭压力和世俗观念时,她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爱情。

第四章:艺术特色4.1 故事情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充满了戏剧性。

它以爱情为主线,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伦理观念。

4.2 人物形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具有代表性。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永恒的爱情象征。

4.3 文学价值《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欣赏木管四重奏《梁山伯与祝英台》-花城粤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欣赏木管四重奏《梁山伯与祝英台》-花城粤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欣赏木管四重奏《梁山伯与祝英台》- 花城粤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背景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一,讲述了倾国倾城的祝英台与英俊潇洒的梁山伯之间因爱情而悲剧的故事。

这首音乐作品选自花城粤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由木管四重奏演奏。

教学目标1.能够听辨音乐中的主旋律与伴奏;2.了解木管乐器如何演奏;3.了解古代爱情故事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1.听辨主旋律;2.理解故事情节;3.了解木管四重奏乐器的演奏方式。

教学步骤第一步:热身活动(5分钟)观看《梁祝》电影片段,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并讨论其可爱之处。

第二步:介绍木管乐器(5分钟)介绍木管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式。

播放木管乐器演奏的视频,让学生听到不同的乐器声音。

第三步:聆听《梁山伯与祝英台》(20分钟)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让学生聆听主旋律与伴奏,并了解其表达的情感。

第四步:理解故事情节(10分钟)让学生回忆电影片段,了解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的故事发展,强化对音乐情感的理解。

第五步:分析音乐(20分钟)让学生分组,分析乐曲的结构,尝试发现主旋律、节奏和音节成分。

第六步:互动猜谜(10分钟)安排学生分组,让学生互相猜测其他组对乐曲的解析,鼓励他们运用各自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教学延伸1.尝试设计木管乐器自制,让学生自己体验木管乐器的演奏感受;2.可以让学生体验配乐创作,创造一些新的和弦与旋律,表达对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悼念。

结束语本次教学是通过《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木管四重奏展开,让学生了解与理解木管乐器的演奏方式和古代爱情故事背景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理解。

希望同学们受益匪浅!。

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教案标题:《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爱情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这个故事的了解程度。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梗概,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答案。

3. 整理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和讨论。

三、文学鉴赏(15分钟)1. 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文学价值。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故事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进行深入探讨,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3. 整合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全班分享和讨论。

四、口头表达(15分钟)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节,扮演其中的角色并进行对话表演。

2. 每个小组表演完毕后,其他组进行评价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3. 引导学生思考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对于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是否更深入。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总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和文学价值。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评估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和表现。

3. 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提出建议和指导,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阅读完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进行更深入的文学分析和评论。

2.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可以写一篇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读后感或者改编故事的小说。

3. 进行相关的艺术活动,比如学生可以创作一幅插画,表达对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理解和感受。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名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

2.掌握音乐戏曲唱腔之一的昆曲,了解昆曲的唱腔技巧和表演艺术。

3.欣赏昆曲《梁祝》,了解唐诗水平美的表现手法。

4.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我们采用昆曲《梁祝》作为主要音乐教学内容。

在交替教学的同时,通过昆曲《梁祝》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宋代古典文学名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问题启发和情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发挥思维的作用。

2.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影音、图像和文字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多传感器感知来了解昆曲《梁祝》。

3.互动式教学法。

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询问,并将学生在课堂上的想法和感受写在教学记录上,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一、启动新知识1.问:有没有听说过《梁祝》这个故事?2.教师简单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把学生引入课程。

二、学习一:昆曲简介1.通过多媒体展现昆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昆曲特点和表演艺术。

2.利用图表化的方式展示昆曲音乐结构和基本唱腔技巧,让学生了解唱腔和演唱的技巧和要求。

三、学习二:昆曲《梁祝》的唱腔和表演1.教师简要讲解昆曲《梁祝》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唱腔并能更好地欣赏和表演。

2.教师利用CD播放唱腔,指导学生唱跟唱,然后让学生独唱。

3.教师讲解昆曲表演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并组织学生进行讲解和展示。

四、学习三:欣赏昆曲《梁祝》1.教师播放音乐CD,组织学生一起感受音乐,通过视频展现贴近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梁祝》故事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和唱腔,并指导学生听懂唐诗水平美的表现手法,比如:“鸣弦泪川短长池”等。

五、巩固知识1.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梁山伯与祝英台》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初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优秀

初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优秀

初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优秀一、教学目标1.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梗概,感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

2.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人物形象,体会他们的真挚情感。

3.领悟文学作品中的美好品质,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感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情感。

三、教学难点1.深入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人物性格特点。

2.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美好品质,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作品,如《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让学生初步感知民间故事的魅力。

2.故事梗概(1)教师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梗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

(2)学生复述故事,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人物形象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人物形象,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感受他们的性格特点。

4.真挚情感体会(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真挚情感,如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悲剧的原因。

5.美好品质领悟(1)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文学作品中的美好品质,如忠诚、勇敢、善良等。

(2)学生举例说明这些品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6.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表达对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喜爱。

7.作业布置(2)学生自主选择一部民间故事,进行阅读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在分析人物形象和真挚情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悟美好品质,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故事情节理解: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哪个情节最打动你?”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深入探讨这个情节为何感人,以及它如何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课题:《梁山伯与祝英台》
学科:音乐
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一个故事情节,能够简单的叙述故事的梗概。

2. 学会唱这首经典民歌,能够用正确发声和正确的节奏进行演唱。

3. 能够体验这首歌曲中的激情,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内涵。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如“你听过梁祝这个故事吗?”,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新课的学习。

第二步:听歌
首先,让学生先听这首歌,让他们初步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节奏,同时学生可以观察歌曲中的歌词和意义。

第三步:学歌
对于初学者来说,教学歌曲应该从正确发声的方法开始,先划分好歌曲的节拍和节奏,在学会发音的基础上逐渐学习歌曲的整典和旋律。

第四步:抒情表达
通过发声和演唱,帮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并鼓励学生尝试着自己去表达。

第五步:唱歌比赛
在教学结束前,对学生进行一次歌曲比赛,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经验和组织能力,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六步:总结
针对本次教学的反馈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体会这首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并进一步掌握其节奏和技巧,以便在未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和能力。

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针对中级学生的音乐教学,注重了学生特定的爱好,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内涵。

同时,学生还通
过选手们的表演,展现了其中的技巧和技能。

综合以上,此次教学获得了学生的积极反响,促进了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目标。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古典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所传达的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相爱、分离、化蝶等主要情节。

2. 人物形象:分析梁山伯、祝英台、梁山伯的母亲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 修辞手法:比喻、象征等在故事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修辞手法的理解。

2. 教学难点: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故事所传达的爱情观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解读修辞手法。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3. 实践法:模仿故事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

2. 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和修辞手法。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4. 分析故事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5. 总结故事所传达的爱情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6. 布置作业:模仿故事中的修辞手法,创作一个小故事或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尤其是对修辞手法的运用。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与其他民间故事的爱情主题,探讨其独特性。

2. 艺术欣赏:组织学生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关的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原文或改编版本。

2. 参考资料: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资料。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古典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善与恶、忠诚与背叛等道德观念。

3. 让学生通过欣赏故事,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欣赏。

2. 故事中的道德观念的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的古代文化和习俗的理解。

2. 故事中的道德观念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文本或视频资料。

2. 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3. 教学卡片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故事梗概: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

3. 人物分析:分析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4. 冲突与解决: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讨论善与恶、忠诚与背叛等道德观念。

5. 文化理解:讲解故事中的古代文化和习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7.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讨论或表演活动,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欣赏。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生能理解并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背景。

3. 学生能运用故事中的道德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故事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体验。

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的中国古典民间故事,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3. 引导学生进行故事情节改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文本或视频资料。

2. 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3. 教学卡片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4. 角色扮演道具和服装。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梁祝音乐鉴赏教案及反思

梁祝音乐鉴赏教案及反思

梁祝音乐鉴赏教案及反思《梁祝》教案教学内容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目标1.能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分析乐曲的主题,并能哼唱、记忆。

2.能够运用音乐的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乐曲。

3.能够理解协奏曲、奏鸣曲式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难点分析、哼唱并记忆乐曲的主题、运用音乐基本要素分析、理解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梁祝》音乐片段师: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彩蝶成双对,千年万代分不开,梁山伯与祝英台。

同学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家喻户晓,下面请把你们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梁祝》的资料同大家一起分享。

二、新课教学(一)作品简介1.请同学们按组别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梁祝》的资料上台与大家进行分享。

生:分小组介绍。

师:谁来讲讲你所知道的《梁祝》的故事。

生:讲述故事。

师:知道梁祝故事的人,听过梁祝音乐的人,都永远会为这种千古传咏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撼动,而更让人永世不忘的就是那感人的绝唱。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从古至今,由于无数人被它的凄美爱情所感染,人们更使用不同的形式来传颂这个故事。

比如京剧、吕剧、越剧昆曲、苏州弹词等等。

而今天我们所欣赏的是以小提琴协奏曲的形式所表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师提问:那什么是协奏曲呢?只有小提琴演奏的演奏形式叫什么?2.展示课件(1)协奏曲的概念。

(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

传统的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

进入20世纪后,协奏曲的表现形式有许多新的发展和变化。

)(2)乐曲的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提问的形式,初步了解作品的表现形式,以及协奏曲的概念,为深入欣赏作品做准备。

)(二)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1.引子聆听音乐,并思考,在这段音乐中,哪种乐器模仿了哪种动物的叫声?这段旋律为大家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长笛模仿鸟的叫声,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画面。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欣赏:梁山伯与祝
英台》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省级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分析乐曲主题,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2、能够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学会哼唱《梁祝》的音乐主题—化蝶,学习变化速度、力度、音色等方法来表现音乐所传达
的情感和内容。

3、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4、通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欣赏,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艺术的热爱。

2学情分析
对于现阶段的八年级学生,欣赏课是一个难题,对于欣赏音乐作品来说几乎是没有任何兴趣。

但就本节课来说,由于对梁
祝这个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又是标题性的音乐,所以采取对号入座的方法,通过各种乐器的音色、速度、力度加以字幕
的解说,还是能很好的完成本节课。

3重点难点
1、能够感受、体验《梁祝》的音乐情绪,并能体会音乐中的结构和音乐中表现的内容。

2、能够哼唱、记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爱情主题。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故事引入
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彩蝶成双对,千年万代分不开,梁山伯与祝英台。

师:大家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
(对故事进行简单的了解)
教师归纳引入新课:。

梁山伯与祝英台 (2)

梁山伯与祝英台 (2)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材分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

1959年写成并首演。

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

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

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教学目的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作品创作背景简析: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

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

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

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

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

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

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学方法:欣赏法、教授法、探讨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掌握协奏曲定义、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以及曲作者。

3、通过对比节奏、速度、力度,以及乐器的演奏技巧。

感受音乐的表现手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梁祝》的音乐内涵,掌握《梁祝》的主体旋律。

2、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领悟主题,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教具:多媒体、钢琴、黑板、教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播放动画片《梁祝》的flash动画,让学生初次感受主题音乐。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教师设问:同学们你们听过这个动画短片的音乐吗?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


教师设问:有谁了解《梁祝》这个民间故事?试着给大家讲述一下。

(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被列入世界名曲,又被称作butterfly—lovers(蝴蝶的爱情)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欣赏乐曲。

2、相关知识:(教师讲授,出示多媒体课件。


(1)教师简介《梁祝》在世界上的影响及地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被中国听众被誉为“我们的交响音乐”。

外国听众也认为乐曲是一部“非常迷人和神奇的音乐”,“最美妙的旋律”。

(2)曲作者简介:
何占豪:作曲家,浙江人。

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交响乐《刘胡兰》、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

陈钢:作曲家,上海市人。

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3)知识点的讲解:
协奏曲: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它是充分发挥某种独奏乐器演奏技巧和鲜明个性的音乐作品意大利原文是“竞奏”。

3、下面,欣赏《梁祝》的主要部分音乐。

[一]、引子:(播放课件)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什么乐器模仿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副怎样的画面(学生欣赏后回答)。

明确:长笛模仿鸟的叫声,演奏出美妙的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二]、呈示部
1、爱情主题音乐(播放课件)
教师设问:爱情主题音乐在这部分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欣赏后分小组讨论回答。


明确: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绎出淳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也是小提琴与大提琴第一次竞奏。

[这部分出现的爱情主题音乐有三次:a.第一次是小提琴的独奏。

b.第二次是大提琴和小提琴演奏。

c. 第三次是乐队全体合奏。

]
2、副部主题(播放课件。


教师设问:这一部分的音乐节奏与前面的主题音乐情绪、节奏有什么区别?想像一下,这段音乐又描写《梁祝》故事里哪一部分的情节呢?(学生欣赏后分小组讨论回答)明确:这段音乐情绪欢快、活泼,节奏明快、跳跃,和爱情主题音乐是两种风格。

并用了小提琴的跳弓演奏方法,独奏和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情景。

3、展开部
(1)英台抗婚:教师设问:a.这部分音乐是用什么乐器主奏的?b.欣赏后给你什么感觉?(学生欣赏后分小组讨论回答。


明确: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多用休止符,演奏以断奏为主。

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音区较低,更显压抑和沉重。

(2)哭灵、投坟:小提琴的散板独奏与乐队的快板齐奏交替出现,变化运用了京剧导板与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

最后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对乐曲的了解,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再现部
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

长笛吹奏出柔美的化彩旋律,与竖琴滑奏相互映衬,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

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

三、实践活动:
1、教师设问:这部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你喜欢哪一部分的音乐?为什么?试着哼唱其中的音乐旋律。

(学生讨论回答。


2、吟咏“化蝶诗篇”:(让学生分组朗诵,看谁朗诵的最好、最有感情。


(诗篇略见课件)。

3、学唱《化蝶》歌曲:(同时让学生根据《化蝶》歌曲即兴创编舞蹈。


a.首先教师有感情的范唱一遍歌曲。

b.然后学生随教师共同演唱《化蝶》歌曲。

设计目的:给学生创设情境,自主实践。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小结: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综合采用了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