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学_4
板块构造学说基本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基本内容1. 引言板块构造学说是现代地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揭示了地球上岩石圈的构造与演化规律。
本文将介绍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证据和主要内容。
2. 基本概念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的岩石圈被分为若干个相对运动的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相互碰撞、分离或滑动,导致地球表面的地震、火山和山脉等地质现象。
板块构造学说的核心概念包括板块、构造边界和板块运动。
2.1 板块板块是指被地壳和上部地幔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岩石块体,它们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
地球上的板块可以分为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两类。
大陆板块由厚度较大的地壳组成,主要位于大陆地区;海洋板块由厚度较薄的地壳和上部地幔组成,主要位于海洋地区。
2.2 构造边界构造边界是板块之间的边界,分为三种类型:边缘型构造边界、转换型构造边界和隐没型构造边界。
边缘型构造边界是两个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边界,主要形成山脉和地震;转换型构造边界是两个板块之间的相互滑动边界,主要形成断裂和地震;隐没型构造边界是一个板块向另一个板块下沉的边界,主要形成火山和地震。
2.3 板块运动板块运动是指地球上板块的相对运动。
板块运动分为三种类型:扩张型板块运动、挤压型板块运动和滑动型板块运动。
扩张型板块运动是两个板块之间的相对分离运动,主要形成海洋中脊和地震;挤压型板块运动是两个板块之间的相对碰撞运动,主要形成山脉和地震;滑动型板块运动是两个板块之间的相对滑动运动,主要形成断裂和地震。
3. 证据板块构造学说得到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证据的支持。
3.1 地震和地震带地震是板块运动的重要表现,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边界高度吻合,进一步证实了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性。
3.2 重力异常和磁异常板块边界附近常常伴随着重力异常和磁异常。
重力异常是由于板块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的,磁异常则是由于板块运动导致地壳中的磁性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3.3 岩石和化石板块构造学说通过对岩石和化石的研究,发现了许多相同类型的岩石和化石在不同板块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证明了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性。
考点4知道板块构造学说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考点2: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导学:读下图,完成小蓝皮P11基础检测2-10
岛屿
大陆 半岛
大洲
海
洋 海峡
运用:完成小蓝皮P12 11题 甲 乙
补充:
丙
丙
1、请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外圆丙为____(纬线名称),度数为____, 长度约为_____。 3、它穿过____洲、____洲、_____洲、____洲、
“←→”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和海沟
地中海 喜马拉雅 山脉 日本 红海 台湾 “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和“日本 简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链接2011中考
(1)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大地震,而此时 东京时间为11日14时46分,这种时间差异与地球的 ________(自转或公转)有关。 (2)日本和缅甸所处的地震带名称分别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魏格纳提出.
相邻大陆古地层相似
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相邻大陆边缘吻合
相邻大陆的生物也有相似性。
下列现象属于沧海桑田变化的是(
①黄河三角洲不断扩大
)
②台湾海峡曾为陆地
③在南极地区发现了煤田
④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
A. ①
② B. ① ② ③ C. ① ② ④ D. ③ ④
考点4: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 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导学:阅读下图及课本P37-38理解板块构造学说内容, 完成小蓝皮基础检测13-15
(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日本属于________国家。 按亚洲地理方位划分。缅甸位于______________地区。 (4)据图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并评价其对本国经济的 影响。(3分)
板块构造基本原理
板块构造基本原理
一、岩石圈、软流圈、岩石圈板块的概念
二、板块构造学的基本内容 三、板块的划分和板块边界类型 四、板块的运动 五、大洋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六、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
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1、固体地球上层在垂直方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截然不 同的两个圈层:上部刚性的岩石圈和下部的塑性软 流圈。 2、岩石圈在侧向上又可划分为若干大小不等的刚性板块。 彼此间在软流圈之上作大规模水平运动。 3、相邻岩石圈间水平运动有三种类型: (1) 在洋中脊裂谷带,两板块作背向运动(离散),产 生新洋壳和海底扩张; (2) 在海沟-岛弧带位置上,两板块相向运动(汇聚), 伴随洋壳消亡或大陆碰撞; (3) 在转换断层处,相邻板块间发生走向滑动,洋壳既 无新生,也无消减。
板块构造基本原理
六十年代中期,由于海底磁异常、转换断层、深海钻探 等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发现,海底扩张说被越来越多的人承 认,大量的事实吸引着地质科学家。1967-1968 年不少的地 球物理学会召开特别会议,讨论海底扩张问题,会聚了许多 报告和论文,其中摩根(W. J. Morgen,1968),麦肯齐和帕 克(D. P. Mckenzie & R.L.Parker,1967)证明地球表面 存在着绕极旋转的板块运动;勒皮雄(X.Lepichon)进而确 定了板块边界,将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并计算了它们的旋 转极的位置和相对运动速度。至此,板块构造学说于1968年 正式诞生了,板块构造学说归纳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论 点,还囊括了岩石圈和软流圈、转换断层,板块划分、板块 俯冲和大陆碰撞等一系列概念,在更广泛的基础上,阐明了 地球活动和演化的许多重大问题,因而也被称为新全球构造 (New global tectonics)。
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板块构造学说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地壳的构造和演化过程。
在板块构造学说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1. 地球外部由多个板块组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外部的地壳是由多个板块组成的。
这些板块相对独立,具有自己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板块之间通过板块边界相互连接。
2. 板块之间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边界: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之间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边界,分别是构造边界、转换边界和扩张边界。
构造边界是两个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或拉伸形成的边界;转换边界是两个板块之间相对滑动的边界;扩张边界是两个板块之间发生拉伸形成的边界。
3. 板块之间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运动: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之间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运动,分别是构造运动、转换运动和扩张运动。
构造运动是两个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或拉伸形成的运动;转换运动是两个板块之间相对滑动的运动;扩张运动是两个板块之间发生拉伸形成的运动。
4. 板块构造是地球表面地质现象的主要原因: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构造是地球表面地质现象的主要原因。
板块之间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导致地壳的变形和地质活动,如山脉的形成、地震的发生、火山的喷发等。
5. 板块构造与自然灾害的关系密切: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构造与自然灾害的关系密切。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会导致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因此,研究板块构造对于预测和防范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6. 板块构造与地球演化的关系密切: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构造与地球演化的关系密切。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是地球演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通过研究板块构造,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质历史。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包括地球外部由多个板块组成,板块之间存在不同类型的边界和运动,板块构造是地球表面地质现象的主要原因,板块构造与自然灾害和地球演化的关系密切。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地球的结构和演化,预测和防范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
地理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地理学中的板块构造理论是关于地球表面地壳构造和运动的重要理论,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地质学家麦克兰海尼(Alfred Wegener)在20世纪初提出了大陆漂移理论,他认为地球上的大陆是可以移动的,并由此形成了现代的板块构造理论。
1. 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历程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是麦克兰海尼的大陆漂移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他通过对大陆地质、生物、气候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大陆漂移的概念。
进一步的,他认为大陆漂移是由于地球外部的力量推动造成的。
然而,在当时,麦克兰海尼的大陆漂移理论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第二个重要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海底扩张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通过对海底地形、磁性条带等的研究,科学家发现海底存在着一系列的均匀分布的磁性条带,这表明了海底地壳的扩张与动力学理论上的板块构造相吻合。
这一发现为板块构造理论的确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第三个重要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构造地质学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科学家们通过对世界各大洲的地质构造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地球表面的地壳不连续,并按照板块构造的原理,将地球表面的地壳划分为数十个板块,并确定了板块运动的规律。
2. 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概念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板块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大块状地壳单元,包括陆块和海洋地壳。
第二,板块是以大气圈和地幔上部为界,沿着大洋中脊和陆缘发生拉张、挤压、剪切等变形运动的地球表面单位。
第三,板块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包括板内应力及板间摩擦引起的地震、火山、地质灾害等现象。
3. 板块构造理论的证据和原理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证据包括地震和火山分布、构造地质、地形地貌、磁性条带等。
地震和火山分布的研究表明,地震和火山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模式密切相关。
构造地质的观察和研究也揭示了板块运动的特征和规律。
地形地貌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合理性。
专题04 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练习
5.(2022·湖北宜昌·统考一模)北京时间2022年3月28日17时0分,在台湾 台东县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中位于23.09°N,121.32°E。
A.B群岛国家中,马来西亚的锡矿产量丰富 B.A地比F地降水少 C.C半岛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D半岛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2022·湖南岳阳·统考二模)汤加位于大洋洲,其海域内火山于2022年1月
练习
发生强烈喷发并引发大范围海啸,太平洋沿岸多个国家检测到海啸波。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3.汤加位于①②两个板块交界地带,火山地震频发,图中①代表的板块名
专题04
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Plate tectonics theory explains geographical phenomena
01 六大板块 Six major sectors 02 板块运动 Plate movement
03
用板块构造学说aphical phenomena with plate tectonics
练习 市发生4.8级地震,震区提前14秒接到预警。学生第一时间躲在书桌下,随
后有序撤到空旷地带,上演了“教科书式撤离”。读世界局部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雅安市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C)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01 六大板块 Six major sectors 02 板块运动
Plate movement
03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Explain geographical phenomena with plate tectonics
板块构造学说
幽灵岛为什么会多次出现和消失呢?
世界上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以及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全球 平均每年发生的500多万次地震大多在这里,全球500 多座著名的活火山基本上也分布在这两大地带。
海岭
海沟
4 .大洋发展的后期,边缘古老的洋底,俯冲 到相邻的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深海沟(如环绕 太平洋的海沟)。
(2)裂谷持续扩大,海水涌入,形成狭长 的“年轻”的海(如红海)。
(3)“中年”的大洋(如大西洋),比较宽阔, 最初断裂处,上涌的岩浆形成典型的大洋中脊。
long
板块挤压(
)
long
使地表隆起抬升起
印度洋板块
亚欧板块
使地表生断裂
使地表隆起抬升
例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印度洋板块 亚欧板块
板块相向运动
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试分析 海洋的生成和发展过程: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大陆地壳因张裂 作用形成裂谷,裂谷扩大,海水涌入形成 海,并逐渐发育为大洋中脊居中的宽阔洋 盆,洋底继续扩展,俯冲潜没在大陆地壳 之下,形成海沟和岛弧链。
(1)大陆板块发生深断裂,形成裂谷(如 东非大裂谷),孕育着新的大洋。
板块相反方向运动
思考: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地理分布有何特点?
汽,随后从海底传来闷雷似的轰隆声,船随着整个海域摇摇晃晃,大约持续了20 分钟之后,“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小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长高60 多米。可是,4 个月后,当一组地
小
结
第四节 海陆变迁
一、地表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 二、大陆漂移学说 三、板块运动学说 1. 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2. 板块在不断地运动 3.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比较活跃
版块构造学说(3篇)
第1篇一、引言地球作为一个庞大的行星,其表面形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到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化。
版块构造学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科学理论,对地球的构造、演化、灾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版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在我国的应用。
二、版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1. 地壳与板块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壳与地幔之间存在着一个被称为软流圈的过渡层。
地壳和地幔的岩石在物理性质、化学成分、运动状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根据地壳和地幔的物理性质,可以将地球表面划分为若干个板块。
板块是地壳和地幔在地球表面上的运动单元,它们在地球表面相互运动,形成了各种地质构造现象。
板块的边界通常具有活动性,是地震、火山、山脉等地质现象的发生地。
2. 板块类型根据板块的形态、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可以将板块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大陆板块:主要包括北美板块、南美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澳大利亚板块等。
(2)海洋板块:主要包括太平洋板块、大西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等。
(3)边缘板块: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交界处的板块,如太平洋板块的边缘板块、欧亚板块的边缘板块等。
三、版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历程1. 20世纪初,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的大陆在远古时期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大陆板块的漂移,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
2.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地质学家哈里·哈克和威廉·福布斯提出了“地壳板块说”,认为地壳由若干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相互运动。
3.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地质学家詹姆斯·海斯和威廉·弗利特提出了“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表面由多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相互运动,形成了各种地质构造现象。
四、版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1. 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的板块在地球内部热流的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在地球表面相互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的名词解释
板块构造学说的名词解释在地质学中,板块构造学说是一种解释地球地壳和上部地幔构造演化的理论框架。
它认为地球上的外部结构是由一系列大型和小型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被认为是地壳和上部地幔的刚性片段。
这种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使我们对地球的构造和动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将对板块构造学说中的几个关键概念进行解释。
1. 板块:板块是指地球上外部岩石圈上的一个刚性片段,由地壳和上部地幔组成。
板块是地球表面各种地质现象(如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形成)的主要动力学驱动力。
世界上目前已经确认的主要板块包括太平洋板块、欧亚大陆板块、非洲板块等。
这些板块相互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运动,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
2. 构造边界:构造边界是不同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
根据板块相互之间的运动方式,构造边界可分为三种类型:边界、边界和边界。
边界是两个板块相互远离的边界,这种边界一般伴随着新的地壳形成。
边界是两个板块相互靠近和碰撞的边界,这种边界常常伴随着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
边界是两个板块相对滑动的边界,这种边界常见于地震带。
3. 版内作用:版内作用是指同一个板块内部发生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
在一个板块内部,可能存在内部的构造边界,这些边界由于板块内部的应力和应变而形成。
内部构造边界可以导致地震、火山活动和地质变形。
4. 版间作用:版间作用是指不同板块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
这种相互作用包括板块的碰撞、相对滑动和远离。
碰撞型作用常伴随着山脉的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就是由欧亚大陆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所致。
相对滑动型作用常伴随着地震活动。
远离型作用发生在两个板块相对远离的边界,常伴随着新的地壳或岛弧的形成。
5. 热柱与地幔对流:热柱是指地球地幔中一种热辐射物质上升形成的热点。
地幔对流是指地幔内部发生的流体运动,它是地球内部热力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柱和地幔对流是导致板块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热柱上升和地幔对流造成了地壳板块的远离和靠拢,从而形成了构造边界和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规律
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规律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规律一:板块构造理论● 1.大陆漂移学说● 2.海地扩张运动● 3.板块构造学说1.大陆漂移学说内容: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
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
2.海地扩张理论内容:该学说认为地幔内存在着热对流,变化了的地幔顶部的玄武岩熔岩物质,形成高温上升流,在大洋中脊隆起,侵入并上升涌出,遇水作用成蛇纹石化,从而形成新的大洋地壳,将原先存在的大洋地壳不断向外推移,使整个海底不断自大洋中脊向两侧扩张。
至海沟一岛弧一线受阻于大陆而俯冲下沉,又融熔于地幔中,达到新生和消亡的消长平衡,使洋底地壳在于-3亿年间更新一次。
●主要证据:印度洋洋中脊区的磁异常呈条带状,正负相间、平行于中脊的延伸方向,并以中脊为轴呈两侧对称,其顺序与年代一致,证明洋底是从大洋中脊向外扩展大洋中脊的扩展而成;转换断层概念的提出,使岩石圈水平位移成为可能,也说明大洋中脊的扩张新生洋壳和海沟带的洋壳俯冲消减的消长平衡关系。
3.板块构造学说内容: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地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
● 1.板块分类: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
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 2.主要证据:1965年,科学家运用计算机使地球各个大陆以现有的形状恰好拼合在一起。
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应用
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应用一、板块构造学说的概念及发展历程板块构造学说是指地球表面的岩石圈被分为若干个大型板块,并且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相对运动,从而导致地球上的地震、火山和山脉等现象。
这个理论最早由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于1912年提出,但当时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洋学家哈里·哈姆林提出了海底扩张理论,才使得板块构造学说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原理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被划分为多个大型岩石板块,并且这些板块不断发生相对运动。
这种相对运动产生了很多重要的现象,包括:1. 地震:当两个岩石板块之间的摩擦力超过它们之间的粘合力时,就会发生地震。
2. 火山:当一个岩石板块下沉到另一个岩石板块下方时,会产生高温高压环境,从而导致火山喷发。
3. 山脉:当两个岩石板块相互碰撞时,它们之间的挤压力会导致新的山脉形成。
三、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1. 地震预测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震是由于岩石板块相对运动产生的。
因此,科学家可以通过观察板块运动的方式来预测地震。
例如,当两个岩石板块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时,可能会发生地震。
2. 火山喷发预测同样地,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火山喷发也是由于岩石板块相对运动产生的。
因此,科学家可以通过观察岩石板块运动的方式来预测火山喷发。
例如,在一个岩石板块下沉到另一个岩石板块下方时,可能会导致火山喷发。
3. 地质勘探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不同类型的岩石可能在不同类型的岩石板块上形成。
因此,在进行地质勘探时,科学家可以使用这个理论来确定哪些区域可能存在矿藏或油气资源。
4. 环境保护板块构造学说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从而更好地保护它。
例如,在某些岩石板块上可能存在生态系统,科学家可以通过这个理论来研究和保护这些生态系统。
四、结语总之,板块构造学说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并且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包括地震预测、火山喷发预测、地质勘探和环境保护等。
板块构造学说主要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1967年,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成为地球科学史上的革命。
(1)大陆漂移(2)海底扩张(3)板块构造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内容:1.轻的硅铝质大陆漂浮在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2.全球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连接成一体,称为联合古大陆或泛大陆(Pangea),围绕联合古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3.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的基本格局。
大陆漂移的证据:大陆边界的吻合、岩石和构造的拼合、生物学、古地磁学、古气候早在1620年,培根(Bacon, F)就发现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相似性北大西洋两岸山脉可对比性阿帕拉契亚山脉向北消失于纽芬兰海滨,但年龄与地质构造均相当于不列颠群岛和斯堪的纳维亚。
岩石和构造的拼合北美、非洲和欧洲的古老岩石-构造线可以很好的对接南美与非洲古老岩石(老于20亿年)分布区可以很好的对应非洲西部高原的片麻岩年龄、构造线方向与南美洲巴西高原片麻岩的年龄、构造线方向一致。
古生物南美、非洲、印度、澳洲和南极洲在晚古生代期间生物具有相似性,表明他们连为一体,组成冈瓦纳(Gondwana)大陆动物变异性同样说明三叠纪后联合古陆开始分裂并各自漂移,逐渐形成现今的海陆分布格局。
古气候南澳大利亚Hallet Cove基岩上的冰川擦痕,指示冰川的运动方向古地磁学英国学者布莱克特和朗科恩通过测定已知时代岩石古地磁,进而推算其古地理位置,发现一些大陆的古地理位置与现今位置相差较远,证明古大陆曾发生漂移。
通过测定某大陆不同时代岩石的古地磁所反映的对应时代的磁极位置,并标示在地图上,并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古地磁极移曲线。
极移曲线反映了古大陆漂移轨迹海底扩张一、洋脊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1、洋脊是软流圈上涌出口,地温较高,密度小、波速低;(1)高热流异常区;(2)重力负异常区;(3)低速区。
2、沿洋中脊向两侧,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具有对称性;基岩的风化程度向两侧逐渐加深;沉积层在洋中脊部位最薄,向两侧逐渐加厚;洋脊两侧正负磁异常条带具对称性;二、海沟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1、存在负重力异常和负地形,显示重力不均衡,是强制下陷区;2、切穿岩石圈的巨型断裂;3、存在贝尼奥夫带及其相关的浅-中-深源地震的规律分布;三、海底岩石的年龄一最老的岩石年龄不早于侏罗纪,即不早于2亿年,远比大陆上最古老的岩石年轻。
第07章 板块构造学说
第八章板块构造学说第一节地球内部的划分一.地球内部的成分分层根据地球内部的成分,可将其分为不同的同心圈层。
其分层主要是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波速或速度梯度有明显变化的深度称为不连续面或分界面。
两个一级成分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分为三大部分,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它们各占地球体积的0.5%,83.3%和16.2%;质量的0.3%,68.4%和31.3%。
地球内部分层:地壳:大陆地壳:花岗岩质,20~70km;海洋地壳:玄武岩质,7~10km莫霍面地幔:橄榄岩质,~2900km深古登堡面地核:铁镍质,2900~6370km地球内部分层-物理性质:岩石圈-厚约100km;软流圈(低速带)-100~350km;过渡带-400~700km深;下部地幔-700~2900km深;外核(液态):2900~5150km深;内核(固态):5150~6370km深第二节大陆漂移说固定论:大陆和大洋基本轮廓一成不变早年关于地球演化的学说在17世纪初冷却收缩山脉、地震发热膨胀地壳裂开形成海洋1855年Sir George Airy地壳均衡学说组成地表的物质密度不一较高的山有较深的山根在地球内部一.大陆漂移说的发展历程早年关于地球演化的学说1885年法国的施奈德●发表了一张两个大陆拼接的箭图,引发了南美与非洲曾是同一个大陆,而后来分开的大胆设想。
●1908年美国泰勒提出大陆漂移的概念●大陆块的相对移动,是使岩石挤压成现代山脉和岛链的原因。
●魏格纳于1912年全面系统地提出大陆漂移学说●1915年正式发表了《海陆的起源》●发现大西洋两岸大陆的轮廓非常吻合,似乎大陆沿大西洋发生过裂开和漂移。
●地质上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后发现,相邻大陆在地质上有许多相似性与可拼合性。
●从古生物、古气候、古冰川活动等多方面加以证实。
二.大陆漂移说的证实1.地质学证据●非洲南部二叠系岩层组成的开普山脉向西延伸,这种岩层也出现在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百科名片板块构造学说(Plate tectonics)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 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
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
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目录[隐藏]历史的回顾基本内容划分运动原因区别移动板块边界为不稳定地带历史的回顾基本内容划分运动原因区别移动板块边界为不稳定地带[编辑本段]历史的回顾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1930)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极为相似。
此后经研究、推断,他在1912年发表《大陆的生成》,1915年发表《海陆的起源》,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该学说认为在古生代后期(约三亿年前)地球上存在一个“泛大陆”,相应地也存在一个“泛大洋”。
后来,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泛大陆的花岗岩层分离并在分布于整个地壳中的玄武岩层之上发生漂移,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海陆分布。
该学说成功解释了许多地理现象,如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问题;非洲与南美洲发现相同的古生物化石及现代生物的亲缘问题;南极洲、非洲、澳大利亚发现相同的冰碛物;南极洲发现温暖条件下形成的煤层等等。
但它有一个致命弱点:动力。
根据魏格纳的说法,当时的物理学家立刻开始计算,利用大陆的体积、板块构造学说示意图密度计算陆地的质量。
再根据硅铝质岩石(花岗岩层)与硅镁质岩石(玄武岩层)摩擦力的状况,算出要让大陆运动,需要多么大的力量。
物理学家发现,日月引力和潮汐力实在是太小了,根本无法推动广袤的大陆。
因此,大陆漂移学说在兴盛了十几年后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海洋探测的发展证实海底岩层薄而年轻(最多二、三亿年,而陆地有数十亿年的岩石);另1956年开始的海底磁化强度测量发现大洋中脊两侧的地磁异常是对称的。
大地构造学(四)含油气盆地
东部的中新生代盆地属于此种类型.
一般地,大陆内部裂谷可依据其演化进一步划分为大陆内部简 单裂谷和大陆内部断陷(裂谷)--拗陷盆地,前者是指盆地只发育 地壳伸展阶段,后者指盆地由地壳伸展和热冷却沉降阶段构成,二 者有一定的差别。
(二)盆地类型
A.大陆内部简单裂谷
1.伸展盆地
大陆内部裂谷是大陆
岩石围内的有限伸展带,
3.走滑盆地
走滑拉分盆地的形成条件
(二)盆地类型
3.走滑盆地
从动力学性质和盆地动力学上考虑,走滑盆地可以分为张扭走滑盆地和压扭走 滑盆地两大类.
1、张扭走滑盆地,也称为走滑拉张盆地,其形成条件包括: a、在弯曲断层条件下, 释压或松开弯曲处形 成,这类盆地也称作 断弯盆地fault-bend basin)。沿着断弯处 形成扁长形或透镜状 的张性下沉带。 b、分支断层间的 伸长楔形块体,在 走滑作用下,被拖 拉下沉。 c、弯曲和分支 断层汇合,所 夹的菱形块体, 在走滑作用下 被拉分。
(前二者属于简单型前陆盆地,后者属于复杂型前陆盆地。)
(二)盆地类型
(1)海沟盆地
海沟:指两个板块发
2.挤压盆地
生B型俯冲作用的地带,
堆积物包括来自岩浆 弧上的碎屑和B型俯冲
过程中刮落下来的大
洋地壳及其表层的深 海沉积物等。
(二)盆地类型
(2)残留洋盆地
残留洋盆。指碰 撞造山带内部或 边缘以尚未俯冲 消失的洋壳为底 的盆地。碰撞作
二、盆地类型
(一)盆地分类
盆地是油气资源的有效聚集场所,所谓“没有盆地就没 有石油”。地球的表层发育着许多盆地,其性质和油气赋 存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在以盆地为类比单元研究控油气 构造时首先要对盆地进行分类。 盆地分类的原则各种各样,根据盆地规模、平面形态、
板块构造学说
【基礎地球科學科數位教材發展教材單元內容暨教學活動設計教案(含詳細旁白稿)】單元編號 對應課綱 教學模式 3-3-2-13 3-3-2板塊運動 講述內容 => 觀察與反思 => 形成抽象概念 => 應用與驗證 學習目標 單元內容簡介 課程內容 學習評量 認識板塊運動理論的發展過程與重要的地質證據。
以動畫說明板塊運動的驅動力。
以動畫將全球板塊分解,讓學生利用滑鼠類似拼圖的組合方式,完成全球板塊分布圖。
或是以動畫、網頁,說明如何由地質資料證明板塊 理論。
時間 實體 教學 5分 編 號 設 計 理 念 教學元件 3-3-2-1-a 《全球板塊》 動畫呈現概念 旁白稿 板塊理論是地球科學在 20 世紀中 , 甚為重要 的一項研究,因為板塊理論改變人們對地球表面 分布的看法。
從前,人們認為海洋與陸地在地表 的分布是固定的、不會變動的,因為在人類的生 存期間內並沒有看過足以帶動整個大陸出現劇 烈移動的現象。
但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海 洋觀測資料的增加,以及隨地球物理學發展所提 供的地球內部資料,板塊的概念才開始被接受。
板塊理論的內容說明地球的岩石圈可畫分 七個大板塊以及數個小板塊,而板塊上的地表區 域可為陸地、海洋,或同時包括兩者。
另外,從板塊理論中得到的板塊邊界活動概 念,可以成功地解釋岩石圈的活動現象,例如火 山活動、地震活動、造山運動等… 動畫中顯示的是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接著 點選板塊的選單,則可以看到板塊分布的情形(如 參考資料 2 的第一頁)。
另外,選單中也可觀看火 山、地震活動的分布情形,並可發現這些活動的 分布幾時重疊,並且出現在板塊的邊界上,(如參 考資料 2 的第二~四頁),這說明了板塊運動時所 造成的地質活動。
參考資料 全球板塊 動畫呈現 概念參考 資料 1-板 塊教學 全球板塊 動畫呈現 概念參考 資料2-圖 片 單元名稱 預計教學時間 板塊構造學說 15分鐘(實體教學時間)教學流程、教學內容 【講述內容】 1. 說明板塊理論的內容:岩石圈可畫 分七大板塊,板塊上的地表區域可 為陸地、海洋,或同時包括兩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大陆板块演化史
根据张凯、罗志立等的认识以及有关学 者的认识,对中国大陆板块构造的演化 史可以概括总结如下:
早古生代中国大陆分为4个古大陆(即古板 块),华北古陆、华南古陆、东南沿海古陆 位于北纬的东半球,塔里木古陆位于南纬。 主要在当时的古太平洋海域包围之中。羌塘 古陆位于南纬的特提斯构造域
晚古生代 古陆块发生右旋和相互拼接,华 南、东南沿海古陆对接形成其间的褶皱带; 塔里木古陆已经向北漂移与华北板块相近, 而羌塘古陆还远离中国大陆。同时,哈萨克 斯坦、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古陆也联合 成为西伯利亚板块,并与中国的华北、塔里 木板块邻近。特提斯洋板块对中国板块演化 开始发生作用
上图,古亚洲洋 二图,晚二叠世碰撞期 三图,晚二叠世,沉积期 下图,新生代前陆盆地期
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 地是中国 东部重要 的含油气 盆地,辽 河、大港、 胜利、中 原等油田 都处在该 盆地
渤海湾盆地与苏北盆地的剖面样式
渤海湾盆地-鲁西隆起-苏北盆地组成对称性的箕状断陷盆地格 局,基底卷入式断陷。反映为拉张构造动力条件
中国东部盆地构造格架的代表模式
中国东部断陷盆地的充填 结构和油气特征
复式油气系统
珠江口盆地与莺歌海-琼东南盆地
珠江口盆地 与莺歌海琼东南盆地 也属于东部 裂谷系,为 第三纪的拉 张断陷盆地。 其构造特征 与渤海湾等 盆地相近, 但早期的隆 起明显,反 映了早期的 挤压台升。 隆起控制了 油气分布
中国西部挤压和扭动盆地
以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 地、准噶尔盆地为例
地槽
地槽(Geosyncine)是地块边缘的沉降 带,以大陆为基底的称为冒地槽 (Miogeosyncine),以洋壳为基底的 称优地槽(Engeosyncine)。板块构造 说问世后,中国学者仍沿用了地槽术语, 但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是与地块对 应的巨厚沉积物发育区,一般经过褶皱 变形,成为造山带
塔里木板块
塔里木板块大体相当于黄汲清的“塔里 木地台”,核心为元古代末固结的古板 块,古生代两侧为汇聚型边界,南为昆 仑—祁连俯冲带,北为天山古生代俯冲 带。晚古生代转为陆相盆地,新生代受 印度板块碰撞影响,边缘坳陷强烈沉降
准噶尔—松辽板块
该板块位于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和西 伯利亚板块之间,是晚古生代形成的东 通古太平洋,西接古特提斯的东西向洋 板块,北界是阿尔泰山早古生代板块俯 冲带和德尔布干断裂带。古生代以后关 闭,海西期关闭时形成宽缓的准噶尔陆 相盆地、原始的松辽盆地和紧闭的二连 盆地
塔里木盆地 北以天山、 南以昆仑山、 阿尔金山为 界。发育4 个坳陷、2 个盆内隆起、 和库车、塔 西南逆冲带。 在逆冲带前 面发育中新 生代前陆盆 地
古亚洲洋阶段 的基本格局, 在塔里木、西 伯利亚较大陆 块之间存在一 系列微陆块、 岛弧、及古生 代演化的沟、 弧、盆系及俯 冲缝合带
昆仑造山带发育的元古代-喜山期花岗岩带,也反映了由北 东向南西的构造迁移
华北板块
华北板块大体相当于黄汲清的“中朝准地 台(paraplatform)”,核心为华北古板 块(古陆核),形成于早元古代 (1700Ma前)。古生代以后南北两侧为 汇聚型板块边界,向祁连—秦岭古海和准 噶尔—松辽海槽增生,晚古生代转化为陆 内盆地。北界为阿尔金山晚古生代俯冲带 和阴山—图门山晚古生代俯冲带,南界为 祁连山—秦岭晚古生代俯冲带
2、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类型
根据高瑞其等的 观点,中国主要 含油气盆地为: 古生代克拉通、 前陆坳陷、陆内 坳陷、裂谷、伸 展盆地等
3、主要盆地简介
1)中国东部拉张盆地 以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苏北盆地为 例
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为我国 最大的产油气盆 地、从盆地结构 来看,呈明显的 双重结构的“牛 头式”。下部侏 罗系主要为断陷, 白垩系以上为坳 陷型。大庆长垣 处在中央古隆起 带上
四 川 盆 地 的 演 化 简 图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的层序结构简图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主要含油气构造样式
四川 盆地 各层 位油 气分 布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从谓北隆起构 造格架看,主 体构造与主干 断裂相一致, 但在陕北斜坡 有与主构造线 斜交的背斜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中生代早期各大陆相互拼接,几乎结 合成一个大陆。中国几个原始古陆拼 接在一起。板块活动受到古太平洋、 特提斯洋的双重影响
从下面几个模式可以勾 画出中国板块构造发展 的程式
三、中国板块活动的阶段性 与盆地演化
中国大陆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具有更为复杂的地 壳结构和活动历史。它由多个小型甚至微型的陆块 多次拼合形成联合的大陆。显生宙以来形成了五个 造山系,即:古生代准噶尔—兴安岭造山系、秦— 祁—昆造山系、东南沿海造山系、中新生代的青藏 高原造山系和滨太平洋造山系,它们都是早期的地 槽,起源于早古生代兴凯地裂运动;古生代晚期— 中生代早期发育了峨眉地裂运动,形成有限伸展的 多岛洋盆,如天山—内蒙、南昆仑—南秦岭—南大 别、特提斯地区等裂谷区在大陆内彼此叠置、复合 和交切源自中国板块构造格局和古板块划 分
中国与邻区的板块分界
中国板块北以克拉美丽-贺根山缝合线 与西伯利亚板块分界 ;西南以雅鲁藏 布江-印度河缝合线与印度板块分界; 东南以台湾东部大纵谷缝合线与太平 洋板块分界
中国古板块的划分
塔里木—中朝地块 太古代—元古代基岩组成的基 底,北以天山—内蒙古—大兴安岭地槽为界,南以秦 祁昆地槽为界 北特提斯地槽 昆仑—秦岭以南至喜马拉雅山山麓, 由北而南先后形成了青藏及滇西俯冲带和雅鲁藏布 江—印度河缝合线。羌塘地块可能是古生代晚期形成 的中间地块( Intermendiate massif) 扬子地块 以震旦系准地台沉积物组成基底,可能 是一个单独的板块,丽水—海丰断裂可能代表古生代 中期俯冲带,华南加里东褶皱系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东南沿海发育中生代火山岩,表明东南有一个中生代 俯冲带。台湾是扬子板块的一部分,西山期形成台东 纵谷
本章要点
中国板块构造学者的主要观点 中国古板块的划分与特征 中国板块构造的演化 中国板块大陆演化的阶段性与盆 地演化
一、中国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 与主要观点
七十年代初,我国地质学家李春昱、付承义首先 引进了板块构造学说,并继而研究中国的板块构 造。七十年代后期,朱夏先生利用板块构造说研 究中国含油气盆地,发展了板块构造理论和盆地 研究的理论。罗志立首先把板块构造理论用于研 究中国扬子地区的构造演化。郭令智等主要从岩 石学角度出发,朱夏率先将盆地研究与板块构造 结合。老一辈地质学家,如黄汲清、张文佑等也 相继赞成板块构造的观点
1、李春昱对中国板块构造的划分
李春昱主要根据古老的缝合带、蛇绿岩、 双变质带的发育,以及其它证据来划分 中国的板块构造。他把中国大陆划分为 地块和地槽,这种划分,明显承袭了传 统大地构造观点的术语,用于板块构造 的描述
地块
稳定的陆块,相当黄汲清的准地台,位 于大陆边缘地槽中的一些岛屿,是由大 陆分裂出来的碎块,又称中间地块 (Intermedian massif )或微型陆块
华南板块
秦岭以南,龙门山—横断山以东的华南地区和 部分东南海域。西北为“扬子古板块(陆块) 形成于晚元古代晋宁—澄江期(900~ 700Ma)”,以古岛弧为核心形成的古板块), 加里东运动以来,扬子古板块不断向东南增生, 依次形成江南雪峰期古岛弧褶皱系,武夷—云 开加里东古岛弧褶皱系,东南沿海—台湾海 西—印支期古岛弧褶皱系,浙、闽、粤沿海燕 山期火山岛弧系,台湾喜山期岛弧褶皱系等。 直到今天还在向东南增生
中新生代在新特提斯域、西太平洋域和鄂 霍茨克洋滋生的三个造山系形成过程中, 从南、东、北三个方向的期次性强烈的挤 压,使这个复合的大陆各块体沿复活拼合 带或基底拆离带进一步汇聚后挤压或走滑, 使中国大陆呈现出复杂的镶嵌、叠置结构 和广泛的陆内变形
1、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分布
中国主要含 油气盆地分 布在西部、 但主要的产 油气盆地分 布在北部。 最大的天然 气盆地分布 在中部
2、朱夏的板块划分
朱夏认为中国板块是欧亚板块的一个组 成部分,以昆仑—可可西里—金沙江— 哀牢山为西界,台湾东部构造线为东界。 昆仑—哀牢山构造线和雅鲁藏布江构造 线之间为青藏板块、雅鲁藏布江以南为 印度板块、台湾东部构造线以东为菲律 宾海板块
3、张凯、罗志立的板块划分
张凯、罗志立(1979)认为,联合古陆 的合而复分、分而复合过程贯穿于整个 地球发展过程中,现在能认识到的是显 生宙以来的板块历史,尤其是古生代 (包括震旦纪)。在大陆漂移的过程中, 一般有一个前寒武纪的陆核(core 0f continental) ,古生代以来陆壳 (continental crust)发展围绕其发 育。我国的古板块可以划分为五大板块
甘青藏板块
该板块在昆仑—祁连缝合线以西南,雅鲁 藏布江缝合线以东北。古生代以前是大洋, 其间分布有柴达木、藏北和马尔康微型陆 块。加里东期以来发生过多次向北的俯冲 消减,由北向南依次形成祁连、昆仑、巴 颜喀拉、冈底斯等褶皱山系。喜山期由于 印度板块的碰撞结束了海相历史,形成许 多中新生代的陆相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