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工艺美术史

合集下载

秦汉的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及真题详解

秦汉的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及真题详解

⑤砖瓦、画像石 a.砖瓦、画像石成为这一时期独特的一种工艺美术。 b.大量的画像砖和画像石,既反映了汉代的具体的社会生活,也使我们看到这一时期的装饰 美术的⻛貌。 (2)汉代手工业发展阶段 ①第一阶段是⻄汉初期,这是手工业的恢复时期。 ②第二阶段在⻄汉中期至东汉前期。 a.汉武帝时,国势强盛,经济发展,手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繁荣。 b.生产力很高,工人数量大。如采铜每年即有十万人以上。 ③第三阶段,在东汉末期,是手工业的衰落时期。汉代手工业除官营生产外,私营手工业也得 到较大发展。 (3)汉代的手工业工人 汉代的手工业工人有3种,即工、卒、徒。他们都是最无人身自由的一种工奴。 ①工人的来源有的是农⺠,有的是小市⺠。 ②卒的来源是戍边的戍卒和践更的更卒。 ③徒是奴隶,其工巧奴,是奴婢中具有工艺技巧的。 (4)汉代的装饰题材 ①题材分类装饰题材大量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图案花纹 a.有宴饮、舞乐、狩猎、攻战以及生产劳动如耕种、收获、冶炼、煮盐等。 b.有用以“成教化、助⻛俗”的一类内容。 c.神话题材如东王公、⻄王⺟,⻘⻰、白⻁、朱雀、玄武四神图案,祥瑞⻰凤和珍禽异兽等 也较流行。 ②特点 表现手法多采用平面的、剪影式的,把握物象的动态和典型特征,极富图案的装饰味。
3.陶器
(1)秦代陶器特征
①陶器的品种很多,有陶鼎、陶簋、陶甗、陶豆、陶盂、陶盆、陶罐、陶钵、陶瓮、陶釜、陶 灶以及陶蒜头瓶等。 ②陶器除一部分由铜器仿制而来,还有一部分具有陶器本身的特点。 ③在曲线的运用、宽高的比例和收敛外张等变化的处理上,都别具特色,造型十分优美。 ④秦代陶器多印有文字,以表示产地、工匠的籍贯和姓名。
(2)秦始皇陵兵⻢俑 ①概况 在陕⻄临潼的秦始皇墓附近,曾先后发掘了一、二、三号陪葬的兵⻢俑坑。武士俑7000多 件,战⻋百余辆,战⻢百余匹。 ②体态特征 a.陶俑、陶⻢,体形高大,形态生动,具有典型的古代中国人的气概。 b.他们身穿铠甲,腿挂行滕(裹腿),足登方口⻬头尖履。 c.战袍和衣裤的衣褶贴体,圆润无皱。 d.有的作按剑状,有的作持⻓武器状。 e.有轻装也有重装,轻装可以远行,重装利于近战。 f .战⻢体态劲健,似静立以待命。 ③制作特点 a.兵⻢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 b.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色彩,以体现其质感。 c.陶俑、陶⻢的头、身、腿都是分模制作,然后黏接。图5-3 将军俑(秦)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工艺美术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工艺美术
方砖,多为四川成都 地区所产。它表现出 一定的主题内容,像 一幅装饰小品画。根 据不同内容,目前已 发现七十余种。
瓦当
战国时期的瓦当是半圆形,称 为半规瓦。秦代的瓦当由半圆 发展为圆形。汉代则主要流行 圆瓦当。汉代瓦当的制作,较 战国更为兴盛。著名的宫室建 筑,大多有挠制砖瓦酌陶窑, 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
在汉代不同历史时期,铜镜又呈现出相应的时代特色。 它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1、前期,主要是西汉时期。
这一时期,铜镜多用平雕法,镜边较平,镜边简略, 或用弧纹作边饰。铜镜种类有螭形镜、草叶镜、星运镜, 汉武帝后又有日光镜、昭明镜 等。
螭形镜
昭明镜
2、中期,包括西汉末至王莽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流行规矩镜,其又称规矩四神镜,
(二)纱、縠
纱和縠还是平纹,都以轻薄为特点。前者组织较稀疏,后者因经纬线加捻, 且捻向和捻度不同,所以表面起皱。
汉代的纱已经可以达到极其轻薄而致密的程度。下图为 马王堆墓里的素纱禅衣,全重竟只有49克。
素纱禅衣
(三)罗、绮、绫
罗以绞经(经丝内绞织入纬丝)法织成,故其孔隙为椒眼状,为 无纹素罗。汉代的绮是在平纹地上起斜纹花的很有文彩的丝织 品。绫是在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丝织物。
(四)锦、绦
锦是两种以上的彩色丝线显花的多重丝织物。汉锦以经丝显花, 即所谓经锦。绦是用丝线编织成的花边或扁平的带子,可以装 饰衣物 。
绒圈锦是秦汉锦当中的一个特殊品种。绒圈锦的织造技术复杂,所织 的锦表面绒线凸起,使得图案具有立体感。
几何纹绒圈锦局部
汉代丝织的花纹,有 以下几种:
1.云气纹。也称 流云纹,它以线条的舒 卷起伏为表现形式在汉 代染织工艺中是一种主 要的装饰纹样。
铜洗
汉代盟洗用具。有谓是盛污水的。

秦汉时期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组员:王媛,陈芙蓉,汪子美, 何娟,陈凯元,李泽,顾轩宇
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
秦代: 公元前二百五十年到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始王嬴政灭六国,结束了诸侯 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注中国历史册征候第一个中央集权注统一册封建国家,都城咸 阳。
因为秦代历史只有短短十五年,在这一时期制造的工艺品也不是很多,考古 挖掘和传世的秦代工艺品相对都较少。
陶瓷
秦汉时期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除灰陶外,还有红陶和黑陶。以质地来 分有硬陶和软陶。硬质陶为生活用具,软陶往往涂朱绘彩,装饰繁缛,为 殉葬用的明器。秦代陶器的品种繁多,大多仿自铜器的造型。
最惹人注目的当然是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奇观。个个形体高大,和真人真 马大小相似,形象生动而传神。整个军阵严整统一,气势磅礴,充分展现 秦始皇当年“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统一中国的雄伟壮观情景。代兵 马俑写实性很强,人物形象的塑造简洁明快,对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关键’ 陛细节刻画入微,周密不苟,将人物性格的造型特征,糅合于艺术形象之 中。明快洗练,深沉雄大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品
石器 玉器 陶瓷 木制品 青铜器
石器
名称:制车轮画像石 时间:汉代时期 类别:石器 用途:装饰墙面
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大多没有留下名字的 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 石刻艺术品。
石器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武氏墓群石刻俗称武氏祠或武梁祠,位 于山东嘉祥县城南的15公里的武翟山村, 是东汉末年(147--189年之间)武氏 家族墓地上的石构装饰建筑,现存石狮 一对,汉碑两方,汉画像石46块。汉画 像石内容之广泛、思想内容之深邃、雕 刻技术之精湛,居全国汉代画像石之前 列。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 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秦汉的工艺美术汇总.

秦汉的工艺美术汇总.

第二节 秦代的工艺美术 1,青铜器 秦鼎的造型:浅腹,矮蹄足,腹间有一道弦纹。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秦蟠虺纹鼎。 簋的造型口敛,小耳,没有垂饰。 秦夔纹敦,环耳,腹间有一道弦纹。
蒜头瓶和鍪是秦代具有浓厚地方艺术特色的品种。
2,漆器 漆圆盒,漆盂,漆双耳长盒,漆方盒,漆圆,漆壶,漆,漆樽,漆耳环,漆勺,漆凤鸟勺,漆匕等 秦代漆器多为木胎,用挖制或削刮成型。
3,早期瓷器
以青瓷为主
还有黑瓷
温度达到1300度
4,砖瓦
A 画像砖,河南南阳,方砖,弋射收获画像砖
B 瓦当
卷云纹
动物纹:鹿纹、燕纹、鱼纹 四神纹:四灵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文字:
5,陶塑
说唱俑,
说唱佣是东汉代具有时代特色的雕塑,四川成都天回山东汉墓出土,十分生动地塑造了一个 说唱艺人的表演形象。艺人左手抱鼓,右手拿着鼓槌,面上表情是有声有色,似已进入故事 高潮,连右足也情不自禁地翘起来了。汉代雕塑,具有它独特的风格,这里指的是它样式化 的装饰美。耐人寻味,富有韵味。它具有古拙、朴质的特点,但古拙而不呆板,朴质而不简 陋,使人产生一种动感。
西王母、东王父、古代帝王、烈女孝子、刺客义士、宴饮车骑、舞乐战斗、祥瑞 沂南汉幕
河南南阳: 题材:宴饮车骑、乐舞百戏、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天文星象
汉代的玉器:一,礼器,壁,璜
二,用器,玉鈁,玉灯,玉剑,玉钩,
三,明器,玉豚、玉琀 四,印章
第六章 六朝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概说 汉代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简称六朝。 大同云冈、洛阳龙门、敦煌莫高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六节 染织工艺
1,丝织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号墓,素纱禅衣 汉代丝织的花纹: 云气纹 动物纹 花卉纹 几何纹 文字

秦汉工艺美术史

秦汉工艺美术史

规矩纹镜 1.又称“TLV”镜
谢谢
美学特征变化
风格由静谧走向自由清新 线条由直线转向曲线 由写实风格趋向抽象风格
以人为本、丰富博大、承上启下
汉朝工艺美术成就的代表品类 丝绸、漆器、青铜器
汉代丝绸
汉代以前基本没有纺织品保存至今 两汉丝绸成就极高,称为“丝绸的时代” 产地:都城、临淄、襄邑、成都
丝绸图案 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云气纹
汉代漆器
西汉漆器达到巅峰 民间制作使用繁多 东汉后衰落,与瓷器崛起有关
夹纻
一种轻巧漆器胎体的制作方法,纻即麻布。 做法:以木或泥做成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 去掉内胎,再于麻布壳上髹漆。 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魏晋以来,多用于制作塑像(敦煌塑像)。
代表作品 多子奁盒、耳杯、漆器饮具
青铜多枝灯: 1.高大如树 2.灯盘多大十余只 3.灯盘最高为鸟形,其余为桃形 4.多放在宽大的殿堂中
博山熏炉 1.造型如豆 2.细节丰富 3.与长生不老思想有关 4.错金银
错金银: 青铜等金属器物的装饰方法。始 于春秋战国,两汉及其以后仍在 沿用。做法:在器物上刻出图案, 于刻纹内镶嵌金银丝或片,再打 磨平滑。使器物有精巧华丽的装 饰效果。

汉代四神纹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称“四灵纹”。 分别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春秋夏冬四个季节。 体现了汉人的神仙思想和辟邪求福的观念。 广泛用于丝绸、铜镜、瓦当的装饰图案中
云气纹
汉代主要的装饰纹样,其流行同神仙思想有关。 它增加了图案的动感,既可分割画面,又能使各装饰区 产生统一的效果。 常与动物纹搭配组成图案。
多子奁盒 可在一件较大的容器中,紧密地放置若干较小的容器。 节省空间、携带方便,清洁卫生。汉代常作为女性外出盛放洗刷 用品的容器。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在汉代漆器中还出现了诸多巧妙的设计。其中具杯盒 与多子妆奁(lian)因其巧妙的设计而闻名。
21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技法与装饰 秦汉漆器的装饰技法有:彩绘、锥画、金银箔贴花、镶 嵌、扣、鎏金等。秦汉漆器的装饰花纹精致华美,有云 气纹、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几何纹。
左图:“君幸酒”云纹漆耳 杯,饮食器。椭圆形,圆唇, 小平底,月牙状的双耳稍微 上翘。杯内髹红漆,以黑漆 绘卷云纹,底黑漆书“君幸 酒”三字,即“请君饮酒” 之意。外壁和杯底髹黑漆, 光素无纹。口沿外部及两耳 上以朱、赭二色绘几何云纹, 耳背面朱书“一升”二字表 示容积。
文化、科技:
产生了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在学术 领域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思想得到了 解放,文化艺术领域日臻繁荣,科学技术领域出 现前所未有的景象。
3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总的时代风貌,是突破了商周时期浓厚的神 秘色彩,造型上注重实用,充分体现材料本身的美,追求 做工之精巧和形体之灵巧。装饰上面向现实生活,由装饰 纹样向装饰绘画过渡,虽仍有许多神话幻想题材,但能把 幻想与现实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加以表现。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社会经济 有着全面的发展,手工业中陶瓷、铜器、漆器、纺 织等均较发达。
2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生产格局:
期间,黄河中下游仍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今日的河南、山东、河北及山西南部的工艺美术生产 极为兴盛。当时都城内官府作坊最为集中,因而西汉 长安、东汉洛阳成为高档工艺品生产的重要地点。同 时,秦汉的民间工艺美术也异常发达。
25
xx

第五章-秦汉的工艺美术

第五章-秦汉的工艺美术

• 当然,汉代的艺术也有许多静止状态的形象,在静态之中仍然令人感受到内在的运动力量 的速度感。在这里,人物不是以其精神、心灵、个性或内在状态,而是以其事迹、行动, 也就是他对世界的直接外在关系来表现他的存在价值。也正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 靠细节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 何细部的重视描绘,便构成了汉代艺术的“古拙”风貌。我们看到的是笨拙古老,姿态不 符合常理,长短不符合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的突出,但这一切根本没有减弱 汉代艺术的运动、力量和气势的美,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正是这种不加修饰的古拙之美构 成了汉代艺术风貌。
类有螭形镜、草叶镜、星运镜,汉武帝后又有日光镜、昭明镜 等。
螭形镜
昭明镜
“内清以昭明,光象夫日月”
2、中期,包括西汉末至王莽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流行规矩镜,其又称规矩四神镜,因其纹饰上有类似于T
LV的图形,外国学者也称之为TLV镜。
规矩镜
关于TLV,实际 上是古代六博的棋格。 而六博则是古代宴乐时 的一种文娱活动。
“见日之光”透光镜
第四节 金银工艺
• 汉代金银器是中国古代金银加工工艺的又一个高峰期,尤以掐丝和焊缀金珠工艺最为成 熟。掐丝工艺,是将捶打成极薄的金银片剪成细条,慢慢扭搓成丝。焊缀金珠工艺是将金 片切碎后加热熔聚成粒,使其凝结在金银丝一端备用。
• 掐丝工艺和金银珠工艺通常结合在一起使用,许多器物即是掐丝工艺的精品,又是金银珠 工艺的杰作。大云山汉墓出土的小金花泡,形状如纽扣,直径仅1厘米左右,用薄金片锤出 半球形,周围有用金丝捻成的两重边饰,顶面也有金丝捻成的花瓣和焊缀得极为细小的金 珠,工艺极其精湛。而羊角纹金饰片也是汉代金银加工工艺的代表作,由于在满城中山王 墓和广州南越王墓中均出土过同类物品,一般认为此类羊角纹金饰片的使用规格极高。

秦汉工艺美术史

秦汉工艺美术史

秦汉工艺美术史一、概述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我国工艺美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陶瓷、漆器、丝织品和青铜器四个方面,探讨秦汉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二、陶瓷秦汉时期的陶瓷制作工艺日臻完善,制作技术和装饰手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陶瓷制作中普遍采用胎釉法,使得陶瓷具备了一定的瓷化特性。

同时,秦汉时期的陶瓷装饰十分丰富多样,常见的有刻花、印花、刺花等装饰手法,使得作品更加生动精致。

此外,秦汉时期还出现了很多精美的陶瓷器物,如剑套、锡珪、壶、罐等,这些作品既实用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三、漆器漆器是秦汉时期的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形式。

秦汉时期的漆器工艺相对成熟,制作技术和装饰手法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漆器通过在器物表面涂刷上数层漆油,经过多道磨砂和镶嵌等工序,最后经过打磨和抛光,形成一个光滑、坚实的漆层。

漆器的装饰通常采用雕刻、镶嵌、彩绘等方法,图案多样,形象逼真。

漆器不仅具备实用功能,还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成为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爱不释手的艺术品。

四、丝织品秦汉时期的丝织品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对丝织品纺织和染色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丝织品的品质得以提升。

秦汉时期的丝织品以丝织缎、丝织罗等为主,纹饰繁密、色彩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丝织品在服饰、礼仪用品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秦汉社会上流行的时尚品。

五、青铜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而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造型丰富多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青铜器制作工艺精湛,铸造技术高超,铸件往往制作精美,刀削痕迹清晰可见。

青铜器的装饰通常采用铭文、纹饰和铜钿等方式,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有立体感。

六、总结秦汉时期是我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时期,陶瓷、漆器、丝织品和青铜器等工艺品制作水平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工艺美术史第三节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史第三节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汉代漆器工艺
在生产规模和艺术上都可以说是既战国之后的又一个高峰
出土地点也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生产组织严谨,分工很细,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装饰技法仍然以木雕彩绘为主,并新创了堆漆工艺。 堆漆:是用漆枪挤出漆液,形成凸起的线饰花纹,再填以彩漆描绘而成。
彩繪變形鳥紋雙耳長盒蓋 通長26.5,高6.2cm 湖北省博物館藏品 西漢 1978年雲夢睡虎地47號墓出土 木胎,挖製輔以雕製。兩端短把雕出豬頭形象的輪廓,器內髹紅漆,器表髹黑漆,並用紅、褐漆彩繪 花紋:兩短把與蓋麵加飾豬頭部的眼、眉、鼻等,蓋麵中部繪變形鳥紋、鳥頭紋、圓卷紋,兩長邊繪 波折紋、點紋、圓卷紋。
丝线编成宽窄不同的小辫条(每根辫条多数只用一种颜色),然
后将这些小辫条由外向里,一圈一圈地平铺在纸花上,另用一根 同色丝线把它钉紧,即成编绣。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71.8、宽52.1厘米 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1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高贵华丽的衣料。三色锦。经线有深黄、深红、棕三色, 纬线为棕色。其纹样是由纬向排列的上下七组不同的小图案 组成,横贯全幅。每组小图案分别以波折纹相隔,波折纹内 填以龙纹和几何纹。小图案以对称的舞人动物纹为主题,舞 姿翩翩的人物、长尾曳地的峨冠凤鸟,以及姿态各异的龙纹、 麒麟,加之深红、深黄、棕三种温暖的色调,显得意趣盎然, 构成一幅欢快明朗的画面,反映出楚人乐观的精神面貌和对 自由境界的追求。明显有别于中原严肃、庄重的艺术情调。 其中长袖飘拂的舞人纹样,表现的或许是楚地的巫舞活动, 巫师通过歌舞与鬼神沟通,而龙凤为通天灵物。这种锦主要 用作面料和一些衣物的边缘部,是迄今见到的战国时期图案 最复杂、花纹单位最大的一种锦,需要复杂的提花装置和熟 练的技艺才能织成,无论织造技术还是色彩图案,都堪称战 国时期织锦的典范。

中外工艺美术史

中外工艺美术史

第一章.战国秦汉工艺美术铜器向精巧秀美发展,丝织技术提高,漆制器物进人生活,瓷器出现,第一节.青铜工艺如壶、鼎、盘、鉴、尊、敦、豆、钫、钟等,另有在这一时期大发展和新发展起来的如各式铜灯、铜镜、薰炉、带钩等,还有各式量器、俑、符节等。

一般生活用器:造型:轻便、整洁,器壁较薄,附饰件较少,方正雄状的大型器物被大量圆球形低矮器物所代替,狰狞厚拙的兽状耳也为方便、适用的各式套环、提梁、提链所代替。

装饰:纹样内容为各式云纹、龙凤纹及取于现实生活的人物、树鸟等纹样,还有以优美的鸟虫书进行装饰。

或单独、或连续。

或适应在一定形式中,变化多样,不拘一格。

敦是用以盛放饭食的器皿。

器和盖几乎对称,各有三足,可分开放置。

鎏金银蟠龙纹铜壶西汉侈口、束颈、鼓腹、圈足,腹部一对铺首衔环。

豆:高足盘,或有盖但壶体上的花纹却颇不寻常。

精致的花纹,绝大多数竟是由鸟、鱼形线纹构成的篆体铭文,因其以鸟形线纹为主,故称之为“鸟篆纹”。

二. 铜灯[样式] 高足灯、雁足灯、豆形灯、盒灯、行灯、牛灯、羊灯、鹿灯、人物执灯等[种类] 可分为三大类;1.人物、2.动物、3.其他《长信宫灯》(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

三薰炉造型:变化也有多种,常见的是一种叫做“博山”形的薰炉。

四铜镜铜镜,继鉴以后而出现的鉴照用具,其造型一般为圆片状,也见有方形、瓜棱形、瓦形等。

早在商代以前已经出现。

五带钩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

西汉的带钩形式多样带钩的装饰花纹,有用浮雕式手法较典型的作品有:六塑造艺术青铜塑造艺术也有较高成就,塑造的形象有车、马、人物及各种动物、神兽等,都造型极写实。

典型作品有:1978年河北平山出土战国《错银双翼铜兽》、《虎噬鹿器座》。

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东汉《马踏飞燕》及近年陕西出土的秦青铜车马等。

中山王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铁足铜鼎,也是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战国青铜器。

第二节织绣工艺[官方][民间]一、丝织[品种][技术][装饰][代表作品]<< 素纱禅衣>>素纱禅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还有14旦,足见汉代缫纺蚕丝技术的高<长乐明光锦>汉代织锦。

秦汉的工艺美术

秦汉的工艺美术

秦汉的工艺美术一、秦代的工艺美术:秦始皇兵马俑、青铜器、漆器、瓦当1】西安秦始皇兵马俑:1、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

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

2、公元1974年3月11日,陕西省临潼县农民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公里处打井时,发现残破的秦陶俑人头及铜镞、弩机等。

2】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为了防御匈奴,秦始皇32年(前21年)在北方大规模修筑长城。

在乌拉特中旗乌不浪口红旗店西一公里处,有一条坍塌的长城,从断面上可以看出石垣内部还有一层整齐的墙壁,经考证,此为秦利用赵长城并将其加高加宽进行维修而形成的秦长城。

在长城附近,每隔0.5~1.5公里,便有1处高大的石头堆。

从这些坍塌的石堆中仍可找出它原来的四周墙壁,根据残留部分推断,墙壁边长约5~7米,高约6~8米,这就是长城线上用作警讯的烽火台(烽燧)。

烽火台多设在视野宽广的山巅,与长城垂直距离一般不超过三公里。

离烽火台不远的高地上,往往还伴随有房址。

在重要的山口和关隘处,往往有小城障,城障是附属于长城的军事城堡。

3】青铜器:秦陵铜车马、仙鹤、凫雁、两诏椭量、扁茎剑4】漆器:描漆圆盒、描漆双耳长盒、5】瓦当:秦太阳纹瓦当、龟纹瓦当、二、汉代的工艺美术:青铜工艺、染织工艺、漆器工艺、画像石、画像砖和瓦当1】青铜工艺:1、汉代的铜器的制作,改变了商周以来以礼器为主,向生活日用器皿方面发展。

2、主要品种:铜灯、铜炉、铜壶、铜尊、铜洗、铜镜、铜鼓等等。

2】铜灯:汉代铜灯的制作进入鼎盛时期,不仅式样繁多,而且在功能和美观的巧妙结合上,出现了不少优秀杰作1、铜灯的种类:虹管灯、盘灯、筒灯、行灯、吊灯等。

2、铜灯的造型:灯体常做成动物如牛、羊、朱雀、雁足以及人物等形状。

3、虹管灯:最早的环保灯具。

4、彩绘雁鱼铜灯:汉代环保艺术台灯5、盘灯:朱雀灯(西汉)6、西汉鎏金羊形铜灯青铜雕塑马踏飞燕(铜奔马)、铜长信宫灯3】铜炉:1、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熏炉、温手炉、温酒炉。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 例如,通过与中亚、西亚 的文化交流,中国的工艺 美术作品吸收了外来文化 的元素,如青铜器、陶器 、玉器等作品上出现了新 的纹饰和造型。同时,外 来文化也对中国的工艺美 术产生了影响,如"丝绸 之路"上的纺织品和玻璃 器等也对中国的纺织和玻 璃制作技艺产生了影响
7
秦汉时期工艺美术与社会阶层的 关系
秦汉时期工艺美术的特点
注重实用性和生活化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注重实用性 和生活化。这个时期的工艺作品 往往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陶 器、青铜器、玉器等都是人们日 常生活中的常用器物。同时,这 个时期的工艺作品也注重表现人 们的生活场景和情感,如画像石 、画像砖等都是以生活场景和人 物形象为表现对象的
玉器工艺
秦汉时期的玉器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创新。这个时期的玉器以其精美的造型、高超 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推崇。例如,秦代的玉璧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优美 的造型展现了秦代工艺的高度发展水平。汉代的玉器则注重实用性和生活化,其造型和纹 饰都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4
秦汉时期工艺美术的影 响
秦汉时期工艺美术的影响
4
5
秦汉时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创新
秦汉时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创新
传承
秦汉时期工艺美术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技艺和形制上。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多采用传统 的工艺手法,如青铜铸造、陶器制作、玉器雕刻等,这些技艺在秦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 发展和创新。同时,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也多沿用传统的造型和纹饰,如青铜器上的 饕餮纹、云雷纹等,这些传统元素在秦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1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为中国后来的工艺美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工艺美术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工艺美术

铜洗
汉代盟洗用具。有谓是盛污水的。
铜壶
汉代铜壶已 有定式。鼓腹, 小颈而口向外侈, 圈足,腹的两侧 多有铺首衔环, 造形优美。河北 满城汉墓出土的 长乐宫钟和错金 银鸟篆文壶,都 是精美的作品。
铜镜
汉代铜镜的制 作,是继战国以后 又一次大发展,它 是汉代金属工艺中 一个主要的品种。 式样丰富,制作精 巧,具有很高的艺 术性和装饰性。
瓦当
战国时期的瓦当是半圆形,称 为半规瓦。秦代的瓦当由半圆 发展为圆形。汉代则主要流行 圆瓦当。汉代瓦当的制作,较 战国更为兴盛。著名的宫室建 筑,大多有挠制砖瓦酌陶窑, 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
陶塑
汉代的陶塑,主要是用作明器。有专门的 生产作坊.设专官管理。 在汉代,陶塑的题材更 为扩大,除了战国时期所流行的各种器皿外,还有 用具、建筑、人物、动物等多种。有的形制宏大, 制作精巧。器皿有壶、盘、杯、罐、灯、炉、奁等 。用具有灶、并、船、车等。
秦代的陶塑十分发达,具有很高的艺术水 平。举世闻名的始皇陵兵马桶所见的大量的陶桶 陶马,充分反映了秦代陶塑工艺的卓越技艺。
在陶器上艺中,还有久负盛名的秦代砖瓦。秦砖的质地坚硬, 有“铅砖”之称。砖坯用模制成后,还用花模印花进行装饰。常见的 有菱形纹、方格纹、回纹、卷云纹、三角云纹、s纹、圆壁纹、绳纹、 粗布纹等多种。而泰瓦则是以卷云纹为主,变化多样,风格秀丽。
第五章 秦汉的工艺美术
(秦:公元前221年—前207年)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新莽:公元9年—25年)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第一节 概说
秦统一了六国以后,吸收了其他各国的文化,综合而成为我 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主要源流。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社会经济有着全面

工艺美术史——秦汉ppt

工艺美术史——秦汉ppt

绒圈锦是秦汉锦当中的一个特殊品种。绒圈锦的织造 技术复杂,所织的锦外表绒线凸起,使得图案具有立体 感。
几何纹绒圈锦局部
四、印染
汉代的官府和民间织造往往都连带染色。所染颜色当然同 审美有关,但更多的联系着等级礼制。古人在正式场合的着 衣有着严格的色彩限制,与款式、质料、品种、图案一样, 色彩也是明等级、分贵贱的根本标志之一。
二、生产格局
期间,黄河中下游仍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今日的 河南、山东、河北及山西南部的工艺美术生产极为兴盛。当 时都城内官府作坊最为集中,因而西汉长安、东汉洛阳成为 高档工艺品生产的重要地点。同时,秦汉的民间工艺美术也 异常兴旺。
织绣印染
一、引言
秦汉时期的织物有丝、麻、葛、毛、棉五类。在工艺美术 中,丝绸最为重要,其次是毛织物。其中两汉的工艺美术最 令人振奋的成就也正表达于丝绸织造的进步。
那时,不仅将丝织物或线织物染成某种颜色,还可以利用染 料在织物上印染图案。
印花敷彩 纱局部
五、刺绣
两汉时期,人们将刺绣品视为丝锦之上。汉代刺绣的针法, 主要是运用辫绣,或称锁子绣。刺绣的纹样题材多样,有几 何纹、神兽、羽人、星辰、动物等。
黄绮地乘云绣
铺绒绣
六、丝绸
除印花和刺绣以外,带图案的两汉丝绸主要是锦。虽然罗 和绮也会带有图案,但发现数量较少,且图案种类也远不及 锦丰富。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秦汉
〔秦:公元前221年—前20 7年〕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 8年〕
一、时代与工艺美术
〔新秦统莽一了:六国公以后元,9吸年收了—其他2各5国年的文〕化,综合而成为
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主要源流。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社会经济有着全 面的开展,手工业中纺织、铜器、漆器、陶、虎、鹿、羊、龙、凤、仙 鹤、双鱼、怪兽等,表达祥禽瑞兽的含义,表现的栩栩如生,

秦汉美术史

秦汉美术史

三号兵马俑坑陶马
此组陶马位于三 号俑坑中部,是车马。 马身长2.1米,通首高 1.72米。中间的两匹 是挽车的服马,两侧 为骖马。马的造型准 确,比例合度。膘肥 臀圆,四肢劲健。中 间的两匹服马举颈昂 首作嘶鸣状,两匹骖 马的颈部微向外侧扭 转,异常神骏。
将军俑 在俑坑中出土数量 最少,大都高大魁梧, 头戴双卷尾冠,足登方 口翘尖履,身穿双重长 襦,外披彩色鱼鳞甲, 昂首挺胸,满腹韬略, 气宇轩昂。
四、绘画
帛画
马王堆1号汉墓旌幡
旌幡帛画
巫术内容帛画
人间内容帛画
马 王 堆 号 汉 墓 旌 幡
1
汉代墓室壁画
中国汉代墓室中的装饰壁画,兴起于西汉早期,流行于东汉。墓主多为高官显 贵或地方豪强。汉墓壁画对于了解汉代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及审美思想和绘画的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汉墓壁画可分前、后期。前期为西汉早期到东汉早期,仅有八里台、 烧沟无名 氏、卜千秋、枣园、千阳、西安、内蒙古鄂托克、商丘等地8座;后期为东汉中、 晚期,包括此外所有汉墓壁画。
一号坑兵马俑武士队列 一号坑兵马俑军阵
这批兵马俑标志着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 成就,再现了秦军奋击百万、战车千乘、 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精神风貌,体现了 王权的极度威严。
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
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凹”字形状。出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 武士俑68件。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它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
汉俑
俑在汉代雕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车马 出行到侍卫家奴,从庖厨宴饮到歌舞百戏,几乎无所不包,反映了汉 代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虽然这些俑比起秦代的同类作品尺寸相对较 小,但表现出强烈的写实主义风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车 马 俑

工艺美术史秦汉

工艺美术史秦汉
35
秦始皇陵武士俑
秦始皇陵马俑
兵马俑用泥质灰陶制成,俑头和身躯四肢分开制作,然后
套和,塑成后入窑烧制,最后进行彩绘。彩绘的颜色有绿、
粉绿、红、粉红、紫蓝、黄等,艳丽而丰富。形象塑造既注
意整体概括,又注意细节刻画。
36
(2)、汉代明器陶塑
汉代陶塑一方面与生活有密切关系,一方面作为独立的 艺术品,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其工艺美术达到 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形成雄健、宏大而又稚拙、活 泼的时代特征。
3
第二节 漆器工艺
秦汉时期的漆器工艺,在继承战国技艺传统的基础 上,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是中国漆器发展史上的一个 高峰,制作工艺可谓“炉火纯青”。
1、造型特点与品种:造型轻巧,以杯盏食具和妆奁
穗须。随葬的清单“遣策”记载这类图案叫“长寿”, 故

20
罗地“乘云绣”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以朱红、黑、紫红、灰色丝线 绣乘云纹,布局匀称,流转生韵,
华丽精美,是汉代典型图案
乘云绣:每组图案单元中有如意云形纹,以随葬的清单“遣 策”记载这类图案叫“乘云”,故名。
21
罗地“信期绣” 袍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线条细密,做工精巧,针法细腻流畅
汉代灰陶鼎
汉代灰陶罐
29
2、彩绘陶
彩绘陶主要做明器用,最早见于春秋,流行于秦汉。 彩绘陶色彩丰富,装饰华丽,有红、黄、黑、白等色,装 饰题材有几何纹、人物故事、祥禽瑞兽等。其器型大都仿 造生活中的日用器型,也有仿造当时铜器或漆器的造型。
彩绘陶壶 西汉 器体高大,为汉代常见的造型样式。器表施白 色陶衣,用红、黑两色绘弦纹,腹部主体部位 绘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纹,并与云气 纹相结合,线条流畅、富于动感和浪漫气息。

浅谈秦汉工艺美术史

浅谈秦汉工艺美术史

浅谈秦汉工艺美术——社会形态对工艺美术发展的影响谭斌斌(梧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广西梧州 543002)[摘要]社会形态对工艺美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讲述秦汉时期的时代背景以及秦汉的工艺美术来向大家说明社会形态对工艺美术发展的影响。

[关键字]社会;工艺美术;发展;影响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统一时期的合称,这个时期国家大体稳定,社会生产力一、秦汉工艺美术发展的时代背景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社会较为稳定,统治者采用休养生息政策,使百姓安居乐业,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使社会经济日趋繁荣。

工商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分工细化,剩余增多。

另外,秦汉时期的思想比较开明。

秦汉前期统治阶层自上而下的实行黄老的“无为而至”,自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是指儒家,而术指的是法家和黄老之术,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承黄老之术。

这样使民间不仅在经济上得到休养生息,也使得人们的思想变得开明起来。

统治阶层实施相关政策,如“派专门官吏开办手工作坊”,实施“劝农养桑”和劝农种植染料,开通丝绸之路等。

二、秦汉工艺美术的发展及其特点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的种类众多。

主要有织绣印染、漆器、青铜器、陶瓷、玉器、金银器、秦砖汉瓦。

1.织绣印染由于秦汉时期统治阶层推行“劝奖农桑”政策,使丝绸产量大量提高。

不仅官府织造兴旺发达,民间织造也迅速发展。

在汉代诗文和画像石、墓室壁画里,出现大量以丝织、蚕桑为题材的作品和大批的丝绸出土文物都可以反映秦汉时期织造的发达。

秦汉的丝绸产量不仅品种众多,而且织造精良,装饰丰富。

从两汉开始,以丝绸为代表的织物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工艺美术门类。

秦汉时期中央和地方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手工业生产,加上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工艺美术在前代的基础上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其中的某些门类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如著名的丝绸产地都城设有少府属下,临淄设有“三服官”,襄邑也设有服官。

时人有议论:“故时奇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

《“五星出东方利 中国”彩锦护膊 》
• “五星”锦是一长方形圆角绢缘缀带的护膊用的面锦,长16.5厘米, 宽11.2厘米,为五重平纹经锦,经密220根/厘米,纬密48根/厘米;纹 样题材新颖,风格别致,气势雄伟。宝蓝、绛红、草绿、明黄和白色 等五组色经根据纹样分别显花,织出星纹、云纹及孔雀、仙鹤、辟邪、 虎等端禽兽纹样,上下每二个循环花纹之间贯穿“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文字。绢锦组织结构复杂,工艺精湛。 199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 县尼雅遗址一号墓地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汉代手工业工人有3种:工、卒、徒
第二节 铜器工艺
秦朝《铜车马》,两辆大型铜车马两件作品
都为单辕,四马,单御者编制,尺寸约为车马实 际大小的二分之一。一号车为伞盖,驭手呈站立 姿势,其伞盖为圆型,车厢为方型,取天圆地方 之意;二号车为篷盖,驭手作跪姿。铜车结构十 分精密,镂雕成菱形花纹格的车窗启闭自如,金 属鞍辔上雕有精美的花纹装饰,辔绳婉转灵活。 整个车通体彩绘,。它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 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车马。
术高超。
《龙凤虎纹绣》
马山楚墓出土龙凤虎纹绣, 战国中晚期刺绣珍品。 1982年湖北马山一号楚墓 出土。龙凤虎纹绣为罗地 禅衣,灰白色罗地,其上 图案长29.5厘米,宽21 厘米。刺绣由两个对称的 花纹单位,组成菱形图案。 沿四边用褐色和金黄色彩 线各绣战国龙凤虎纹绣一 龙一凤;中央绣对向双龙 和背向双虎,虎身斑纹用 红、黑两色相间绣出,虎 牙、眼、爪,用异色相嵌 锁绣。整个图案表现出龙 飞凤舞、猛虎腾跃的生动 场景,充满神奇色彩。构 图匀称,色泽华丽,绣工 精细,表现了楚绣的高水 平。
错金博山炉
(三)铜奁lían
古代放梳妆用具、食物的盒子,圆形、直壁、 有盖、器腹较深,盛行于汉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秦汉秦:公元前221年~前207年西汉:公元前207年~公元8年新莽:公元9年~25年东汉:公元9年~25年一、工艺美术与时代●政治经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多元●中央集权:工艺美术面貌趋于整一●重要帝王:武帝(公元前141年~前87年)国力鼎盛儒家至尊:工艺美术表现礼教丝绸之路:工艺美术中外交流●神仙思想:云气纹、仙人瑞兽●追求来生,殉葬品、葬玉二、生产格局生产中心——●黄河中下游:今豫、鲁与冀晋南部●都城:西汉长安、东汉洛阳(高档制作)●蜀地:地远路险,运送困难,产品材料高贵、制作精细官府——●管理:官署——工官中央:隶属少府尚方、织室(一度分为东织、西织)、东园地方:一些原材料充裕、手工业发达郡县仅《汉书·地理志》记载便有十几处●产品:奢侈品,多供皇家,少数出卖●分工:分工细密,规模大西汉元帝,齐三服官各工匠数千,耗资巨大西汉蜀郡、广汉郡,一年耗钱各五百万造金银器少府所属三工官、两织室一年耗钱各五千万民间——●农村:纺织●城市:作坊众多,产品齐全部分高档产品还大量进入帝王家部分高官显贵私人作坊规模很大西汉张安世、东汉郭况制作的家童都有数百一、引言●材料丝(最重要,大发展)、麻、葛、毛、棉●丝绸规格(战国→北魏)“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约51×924cm)●主要丝绸出土地西汉: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公元前168年稍晚):衣物58件。

品种:绢、纱、绮、绮、锦、绦装饰:织纹、刺绣、印染东汉:新疆及甘肃,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叙利亚、朝鲜●麻、葛、棉通常不施装饰●毛西北地区见异域刻毛二、著名丝绸产地●都城:咸阳、长安、洛阳东织、西织、织室东汉:大司农属下,平准令掌管织物染色●临淄:汉设齐三服官,为皇家织造,西汉中期,最盛春献冠帻纵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襄邑(今豫东睢县):设服官,产锦绣。

“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 (《论衡· 程材篇》)●成都:东汉末,蜀锦享誉,曹操遣人入蜀购锦●湘鄂江浙等: 有一定规模三、著名丝绸品种●纨素:洁白平纹丝织物,又称“素”、“纨”满城汉墓玉衣里衬垫物,每平方厘米经丝200,纬丝90●缣:平纹,双经丝或双纬丝织就,更致密坚实满城汉墓玉衣左袴筒丝绸残片,每平方厘米经丝75,双股纬丝30 ●纱、縠:平纹,轻薄纱:组织较稀疏,縠:因经纬丝加捻,且捻向、捻度不同而表面起绉●罗:以绞经法织出,其孔隙为椒眼状罗绮并称,概指高档丝绸●绮:平纹地上起斜纹花,装饰以杯纹最为常见●绫:斜纹地上起斜纹花,无实物而有文献●锦:两种以上彩色丝线显花汉锦:经丝显花(经锦),二色锦或三色锦,少有超过五色地位:价格昂——用料、作工皆费声誉高——丝绸高档品种影响大——装饰最具代表性绒圈锦花楼装置、双经轴织成,织物表面绒线凸起,图案立体●绦:带状编织物,常为丝质四、印染●管理:政府鼓励染料种植,官府有染色机构西汉:“未央宫有暴室”,“主掖庭织作染练之署”东汉:大司农辖平准令,“掌知物价,主染练,作采色”●染色的意义:审美、礼制(别等级、分贵贱)●染料:植物性为主(蓝草、栀子、红花、皂斗等)马王堆1、3号墓,丝绸颜色36种●印染图案:南越王墓:一套两块青铜凸花印版马王堆1号墓:两种印花纱五、刺绣●制作靡费,地位重要邓皇后时“御府尚方织室,锦绣、冰纨、绮縠”等“皆绝不作”刘邦令商贾“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尊崇逾锦,“匈奴之来者,家长以上固必衣绣,少者必衣锦”●出土物典型西汉:马王堆信期、长寿、乘云、茱萸纹、方棋纹:东汉:新疆尼雅花草、鸟、兔●针法辫(锁)绣居多,偶见平绣六、丝绸图案●品种——除印花和刺绣外,带图案的主要是锦●西汉(马王堆1号墓)——几何纹:最多,菱纹为典型常见复合菱纹(杯文),变化多动物纹:不多,对鸟、凫鸟、豹、鹿、夔龙对鸟优美秀逸,其他颇呆板植物纹:甚少,唯一可辨识的是茱萸云气纹:线形的舒卷起伏,两汉最有代表性的纹样成熟不晚于战国,两汉大盛,神仙思想较少单独组成图案,常串联瑞兽灵禽,成云虡增加图案动感,既分割画面,又使效果统一●东汉(新疆出土物为代表)——动物纹:量大,走兽为主,常见几种动物组成图案寄托对灵瑞吉祥的向往走兽纹样时时生翼,受西方的格力芬影响人物纹:偶尔出现吉祥语:表达对人生美满、家族幸福、国家兴旺的希翼面貌:题材繁满紧凑。

动物形象每夸张变形强调动态省略细节,富装饰性●两汉差异(马王堆-西北):品种:西汉锦少,东汉锦多构图:西汉常为散点,东汉多位四方连续题材:西汉动物少,禽为主,东汉动物多,兽为主原因:时代先后、地域悬隔、民族不同七、毛、棉织物毛织物——●出产游牧:西北、北方、西南农耕:汉族,织褐(粗糙)●品种罽、西域风刻毛、栽绒花毯●刻毛:通经断纬,西方传统至南北朝图案仍¡°洋¡±技术启发唐代刻丝棉织物——●发展:约东汉:于西北、西南出现,晚于西亚、东南亚曹丕称道的鲜洁白叠(即棉布)应产自吐鲁番●出土:楼兰遗址、民丰东汉墓:白地印蓝花,中外交流一、引言发展——●西汉:艺术高峰,漆器历史地位的颠峰●东汉:中期以后,盛极而衰(陶瓷崛起)生产格局——●官府中央:少府属下考工、右工地方:蜀郡、广汉郡工官(声誉高,供宫廷)分工细密,检验严格●民间民间:广布,偏远广州、桂平,扬州、成都最优发展:东汉中期前,官府兴盛,而后豪强地主取代●精细制作:“一杯卷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价格不菲:“木器髹者千枚,……亦比千乘之家”;“一文杯得铜杯十”平民用器价不高昂,“赤卮五枚直二百五十”,与“白素一丈”相当●坚实耐用:平壤西汉墓,漆杯纪年铭相距80余年贵州清镇,西汉漆器出土于东汉墓葬●上层大量占有:马王堆三墓。

700余件新莽初年常乐室,漆盘至少几千只●主要出土:湘鄂川苏皖,朝鲜、蒙古二、制胎与造型制胎——●胎质:木和夹纻为主,少数为竹●主流:到西汉前期,木胎居多,以后,夹纻胎增多●木胎:旋木胎,旋削器形,剜空内腔,多做鼎盒钟盘,常较厚重斫木胎,刨削剜凿,多做耳杯匜案,亦较厚重卷木胎,薄木片卷成,裱麻布以防开裂变形,用于奁卮等,较轻巧●夹纻胎:后世又称“脱胎”做法,以木或泥做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干后去内胎,在麻布壳上髹漆。

颇轻巧发展,初见于战国;两汉中期以后,渐流行;魏晋以来,常做佛像;入清,福州以之闻名造型——●种类:饮食器为主,又有博具、乐器、文具、兵器、家具及车舆和棺椁。

●饮食器:常见鼎、钫、钟、壶、盒、卮、耳杯、盘、盂、匜、勺、匕、具杯盒等鼎、钟、钫、耳杯等造型、体量与青铜器彷佛●优秀设计:装酒具的具杯盒、装梳妆品的多子奁在较大的容器内,紧密放置多件小容器,节省空间、携带方便,清洁卫生,适用性极强三、技法与装饰技法——●素髹:黑髹、朱髹●彩绘:颜色数十种,黑、红居多手法:绘花形象自由印花匀整规矩●锥画:做法:于未干透漆膜上针刻图案效果:线条细若游丝,花纹纤小发展:西汉初期,已知最早西汉中期,戗金(在纹路内填金箔)西汉后期,极盛●金银薄贴花(金薄)●做法:器表贴附各种图形的金银薄片,涂几道与底色相同的大漆,令贴花与漆面平齐,再打磨掉金银薄上的漆●发展:西汉早期出现,西汉中期增多,唐代金银平脱前身●釦定义:金属片包镶口沿等器物边缘材料:金、银、铜(常鎏金,“黄涂”)发展:战国出现,入汉流行功能:装饰,加固,耐用典型:蜀郡、广汉郡工官元兴元年(105)停止征调,¡°蜀汉釦器¡±减少装饰——●动物纹:独立装饰,常见云虡●抽象动物纹:似几何纹●几何纹:同心圆、菱纹、波折纹、涡纹:器物边缘,较少作主题形象——规矩严整构图——二方连续●植物纹:罕见,柿蒂●人物纹:罕见现实,乐舞、出行、狩猎、忠臣、孝子、列女神话,羽人飞天、东王公、西王母一、引言地位——淡出艺术中心●漆器繁荣、瓷器出现●巫术衰落,无须借以沟通天地神人●切近生活,日用造作生产格局——●官府:中央:少府属下考工、尚方,造日用器、兵器等地方:蜀郡、广汉郡等工官,部分上供,部分销售●民间:发展:战国开始铸造(至迟),两汉分布广。

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规模大,质量高,声名远扬,中央官府、皇室贵族乐购名匠丁缓(《西京杂记》)——●西汉长安人,与巧匠李菊同被誉为天下第一●常满灯:饰以七龙五凤及芙蓉莲藕●被中香炉:以机环运转四周,而炉体平衡,可置于被褥中●博山炉:透雕九层奇禽异兽为饰,雕镂九层而运转自如边远地区——●北方草原:保持装饰禽兽传统,延续到北魏,甚至更晚●云南起源上溯到商后期,西汉制作精彩内地与边疆、云南同北方草原联系二、青铜容器兴盛——●西汉中期到东汉早期(武帝到章帝,公元前140年¡ª88年)●官府铸造最盛,少府能力强装饰——●纹样:平面化素面、弦纹、宽带纹,时代越晚,比例越高●技术:立体,圆雕:动物型铺首、盖钮、器足平面,鎏金、漆绘、镶嵌、错金银设计原则:适用●素面、鎏金、漆绘、错金银等平面化装饰●日用器物形体合宜,器体轻薄三、铜灯、铜炉与铜镜铜灯——●造型:豆形灯、雁足灯、行灯(有手柄)、吊灯、卮灯、多枝灯、辘轳灯、釭灯●装饰:鎏金、错金银、镶嵌●对象:宫廷、权贵,百姓多用陶瓷质熏炉——●功能:香料草本植物或树脂,“烧取其烟以为香”●装饰:鎏金、错金银等●造型:豆形、鼎形、鸟形、釭炉、行炉(带手柄)●代表:博山炉(西汉中期始流行)豆形,盖高而尖成山形(海上仙山),东汉炉座常呈羽人形南方式样变化领先北方熏香之风南方胜于北方已知中原博山炉更精美,水平更高、主人地位更显赫铜镜——●产地:官府:少府尚方广汉郡、蜀郡工官民间:洛阳、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江夏郡鄂县(今湖北鄂城)●尺度:不大,直径常15厘米上下小不足5厘米,很少20厘米以上●发展西汉早期:草叶纹镜、蟠螭纹镜、山字纹镜武帝时代:装饰:地纹减少消逝,纹样单纯,铭文较长草叶纹镜、星云纹镜、连弧纹镜、规矩纹镜王莽时代:四神、五灵代表灵禽瑞兽(阴阳五行)同规矩纹搭配,装饰繁满,铭文繁多,注重镜缘东汉中期:画像镜、神兽镜装饰突起,满密,缺少层次规矩纹镜定义:TVL式花纹,又称“博局纹”发展:西汉早期出现武帝时代流行两汉之交极盛东汉晚期依然装饰:四神、五灵、神人象征:天地●透光镜出现:西汉晚期始特点:光线照射镜面时,在与镜面相对处,反映出镜背花纹的影象原理:铸造研磨时应力导致。

纹饰须有一定厚度,镜缘须稍宽稍厚,无纹处应较薄●铭文:战国见“千金”铭汉武帝时起,较长内容:说明纹饰含义、或与纹饰无关诉说相思、企求富贵夸耀镜纹、材料,企盼家庭兴旺、国家昌盛、天下安宁作坊、产地、姓氏位置:镜缘、中央四、云南青铜器代表——●作者:滇池滇人、滇西昆明人,滇人之作尤精●时间:前12世纪末肇起,前6到3世纪鼎盛,西汉最佳分类——●功能: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乐器、饰品●典型:贮贝器(滇人独有)、动物搏斗纹扣饰(图案同北方民族有联系)、农具、仿生兵器、铜鼓技术——●成型:多种,包括失蜡法●装饰:错金银、镶嵌、线刻、鎏金、镀锡一、陶瓷1、陶器泥质灰陶——●用途:日用、明器●装饰:彩绘及涂漆、“锡涂陶”重要题材——●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应用:陶瓷、瓦当、铜镜象征:东、西、南、北春、秋、夏、冬观念:神仙思想、辟邪求福●五灵:四神加麟(汉常为独角鹿)观念:五行●低温铅釉陶釉较厚,绿色为多,也有黄、褐;铅为助溶剂,温度800℃;明器;武帝时出现,北中国流行2、原始瓷器和瓷器原始瓷器——●釉:东汉中期以前,多施在器物上部,后多通体●器物:虽大量仿青铜礼器,但日用容器日多瓷器——●制作:粉碎的瓷石制坯,杂质降低,胎体气孔更少烧成温度1300℃,胎体致密坚实,扣击清脆●主产区:浙江:浙西、浙南、浙东(上虞曹娥江流域,越窑)●品种:青瓷、黑瓷;日用器、明器●装饰刻划、堆贴、堆塑二、玉器●功用:礼器、日用(容器、佩饰等)、陈设、殉葬●观念:以前,德(质地、质量)胜于符(颜色)东汉,德符并重,甚至符胜于德●玉料:和田玉、蓝田玉、岫玉等●生产:中央,尚方、东园,地方,诸侯国●发展:秦,出土少,欠精美西汉,前期不发达,沿袭战国中期兴盛,碾琢精工东汉:数量、艺术不及西汉礼器日用· 佩饰陈设葬玉:玉衣(玉柙)、九窍塞、琀(多蝉形)、握玉(猪形等)汉人相信:玉石可令尸骨不朽,精气不泄三、金银器生产——●官府尚方(盛期)支出多于地方蜀郡、广汉郡(元帝)年各耗五百万钱●民间光武帝妻弟郭况家“铸冶之声,彻于都鄙”新技术——●掐丝和焊缀小金珠、抛光金器一、风貌与其演进风貌——●作品:由宗法、等级制度转向为“人”设计●艺术:丰富博大、灵动瑰奇●装饰:意韵绵长、形象完美●差异:北方雄健,南方清秀演进——●汉初六七十年——新风孕育期存留以秦、楚文化为代表战国面貌●汉武帝时代——新风确立期国力鼎盛,灵动瑰奇风格逐渐确立●公元88年章帝故去——新风衰落期国家衰落,灵动瑰奇风貌渐渐淡化二、传承与影响传承——●造型:博山炉、耳杯●装饰:云气纹、四神纹、规矩镜●技术:金银薄贴花——唐金银平脱锥画——宋元戗金银夹纻胎——延续到清瓷器——后世(比西方早1500年以上)影响——●西传:丝绸传播中国物质文化、精神文明●东渐:刻毛启发刻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