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怎样理解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
![怎样理解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https://img.taocdn.com/s3/m/6a7e50dfaeaad1f346933fdb.png)
怎样理解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的根本目标.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个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在1992年,邓小平精辟地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把共同富裕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先富是实现共富的捷径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奔向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过程,要求所有人、所有地区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起来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共同富裕的构想正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把共同富裕当作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去追求,容不得出现一点先富后富、多富少富的差别.在个人收入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其结果,只能是同步贫穷、同等贫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破了平均主义,打破了“大锅饭”,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从而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和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进而引起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事实证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要让那些通过自己勤劳努力而且有作为的人先富,先富必须依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来实现.在我国现阶段,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行按劳分配和劳动、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必然结果.同样,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要让那些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先富起来.道理很简单,我国是一个大国,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先富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手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企业和其他人向他们学习.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有能力帮助和扶持那些没有富起来的地区和人们,使他们也尽快富起来.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国家就有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就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贫困地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2.1全面建设小康_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1全面建设小康_逐步实现共同富裕](https://img.taocdn.com/s3/m/f3105b253169a4517723a35b.png)
• 4、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 最关键的目标是( ) • A、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 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 B、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 • C、力争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 番 • D、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1、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 (填写空白处)
低水平、不全面、 发展很不平衡
2000年, 第二步,人民 生活水平总体 达到小康
关键目标:力争2020年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 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我们已实现了第一、二步战略目 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 均水平还比较低。 按照世界银行 2007 年提出的标 低水平的 准,人均GDP在761~9360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家。 我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4万亿,世界排名 第三,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3736美元,世界排 名中游。 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还比较好,但教育、 文化等生活方面的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还比较 落后,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特别是高等教育、 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还没有普遍得到满足。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 的
请 思 共同富裕是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 考 同步富裕
共同富裕
同时富裕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
(1)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 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同 富 不 同 路 我靠劳动 致富 我靠科技 发家 我靠合法 经营富 起来
我国目前小康的特点 (总体小康的特点)
为了改变目前的这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 很不平衡的小康,党和国家提出了什么目标?
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理解
![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1740d74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5.png)
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理解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
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属于经济学领域的概念,应该用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来定义。
富就是表示占有财产多,富裕表示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等的数量多。
贫困就是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等的数量少。
“共同富裕”是人民大众最终达到富裕,但绝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我们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从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平均主义”是平均消费生存资料,或者说是平均拥有生存资料,也就是平均拥有社会财富。
但在历史的事例中,李自成与洪秀全均尝试过实行平均主义,但是他们所实施的平均主义的原则是同步富裕,其过分的追求了主观的完全同步性。
由此可见,“共同富裕”显然不是“平均主义”的代名词,“共同富裕”也显然不同于“同步富裕”。
第一,什么是共同富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
在这个基础上,要继续把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两件事情办好,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缩小分配差距,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不是仅仅物质上富裕而精神上空虚;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同等富裕。
第二,靠什么来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这是根本途径。
要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不搞“杀富济贫”。
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社会向上流动的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的机会。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https://img.taocdn.com/s3/m/0cc6b1ed08a1284ac850433e.png)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邓小平在谈到共同富裕时、多次强调“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里“逐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纵向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积累过程,需要分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二是从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横断面看,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非同时富裕的过程。
可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这个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一项大政策。
怎样把握时机用好这项大政策?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成为我国在达到小康时实施先富带后富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利益就代表着、体现着人民的利益。
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终极统一。
没有国家的利益就谈不上个人的利益;千千万万个人的公共利益就汇集成为国家的利益。
社会主义国家与国民的关系是新型的国家与国民的关系。
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国家是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存在的。
因而在这个前提之下,个人的利益就不可能脱离国家的利益而存在,个人的利益就应当服从于国家的、社会的利益。
实现共同富裕的举措
![实现共同富裕的举措](https://img.taocdn.com/s3/m/1ac4e63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0.png)
实现共同富裕的举措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要求不仅要提高整体社会财富水平,还要确保财富的公平分配,使每个人都能够分享发展成果。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举措。
要加强财富的合理分配。
通过改革税收制度,逐步建立起以进步税制为主体的税收体系,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税负,增加高收入人群的税负,实现税收的公平分配。
同时,加强对财富的监管,打击各种非法腐败行为,确保财富来源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低收入群体,要加大扶贫政策和社会救助政策的力度,确保他们基本生活的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要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投入,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医疗和养老服务。
第三,要鼓励创业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减少市场准入壁垒,降低创业创新的成本,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更多机会。
第四,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东部地区发展相对较好,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其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要加强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缩小城乡差距,保障农村居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第五,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保障,确保每个人在生老病死等关键时刻都能得到应有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要加强就业政策,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人们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
第六,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
农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发展。
第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九年级政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
![九年级政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https://img.taocdn.com/s3/m/f1dbd6f70975f46527d3e16f.png)
金晓燕
我国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请 1、什么是共同富裕?它是不是“同步 思 富裕”、“同时富裕”? 考 1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
不是指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 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 同等水平富裕起来。 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 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 2、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 共同富裕。 不是指实现个人收入的平均化。
共同富裕的标准
(1)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已经达 到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相应的水平,过 着富裕的生活;
(2)社会成员不存在贫困现象,只有 富裕程度的差异;
(3)社会成员的收入虽有差别,但不 能过大。
2、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1、必由之路是让一部分地区和 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2、“先富”带动“后富”的方 式
2、共同富裕与全面小康有什么关系
必经阶段
共同富裕
远大目标
全面小康
3、实现共同富裕有什么意义?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 经济发展的目标,而且更是社会主 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制 度区别于其他制度的重要标志,体 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一、什么是共同富裕? 二、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三、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
当前许多人凭借自己的 智慧和学识率先富了起 来。广大东部沿海和沿 江地区,利用自身的有 利条件,成为中国较快 富裕的地区。
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
1、通过制订制度和法规的方式 2、通过技术转让、投资于贫困地区、 共同开发、互利互惠的项目合作的方法
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先富
手
目
段
的
Hale Waihona Puke 共富1、为什么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邢策不断推进实现共同富裕2500字
![邢策不断推进实现共同富裕2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d60983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8.png)
邢策不断推进实现共同富裕2500字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方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阐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指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团结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我国发展富强的目标,强调“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我们党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与探索。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
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满分。
共同富裕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共同富裕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https://img.taocdn.com/s3/m/d6adefa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d.png)
共同富裕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共同富裕是1955年提出来的。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提
出要实现共同富裕。
“一五”计划实施期间,毛泽东指出:“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并重
为实现全体人民物质上的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倡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领全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继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高度统一的。
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
— 1 —— 1 —。
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与政策措施
![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与政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bdb39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e.png)
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与政策措施一、背景与意义1. 当今世界,贫富差距愈发加剧,不公平现象日益凸显。
贫困和不平等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贫富分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2. 共同富裕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也是国际社会普遍追求的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3. 共同富裕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而共同富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需要各个领域的政策支持和推动。
二、实现路径1. 坚持发展优先。
经济增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实现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2. 打破区域壁垒。
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区域发展协调一体化。
3. 加强社会保障。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基本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服务。
4. 推进教育公平。
教育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教育投入,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5. 发展产业和就业。
发展产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就业率。
6. 加强税收调节。
通过税收政策,加大对高收入者和大企业的税收调节,实现更加公平的财富分配。
三、政策措施1. 宏观调控政策。
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2. 财税政策。
推动财税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财税体系,确保财富能够更加公平地分配。
3. 社会保障政策。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对贫困人口的保障力度。
4. 教育政策。
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设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
5. 就业政策。
制定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6. 产业政策。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民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
浅析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与实现路径
![浅析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与实现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22e6d59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a.png)
浅析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与实现路径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浅析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与实现路径。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文章首先界定了共同富裕的内涵,指出共同富裕并非简单的财富均等,而是指全体人民在物质、精神、文化等方面都能获得相应的满足和发展。
随后,文章分析了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包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凝聚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包括深化改革开放、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教育公平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与意义,为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它体现了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共同富裕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共同富裕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高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共同富裕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减少了因贫富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推动经济发展:共同富裕促进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就业机会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增强民族凝聚力:共同富裕强调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协作,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时,共同富裕能够激发全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应对各种问题。
提升国际竞争力:共同富裕意味着我国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更高的水平和更大的进步。
这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https://img.taocdn.com/s3/m/c5c3b420915f804d2b16c10f.png)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 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我国2002年底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才接近1000美元,排名世界第140位。
低水平的
人民教育、文化 等生活方面的水平 还不高,农村教育 还比较落后,人民 群众对文化、体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 医疗保障方面的需 求还没有普遍得到 满足。
47.2
2004
80年代的布票
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影 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 放的号角; •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 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本世纪初,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 综合国力上升到世界第六位。
美国海尔总部,原为格林威治银行总部, 2002年被海尔集团以1450万美元收购。大厦建 于1922年,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 ,位于在美国 纽约曼哈顿百老汇大道第34街 。
探寻海尔成功的秘诀
• 青岛电冰箱总厂 • 小街道工厂 • 职工人数不到800人 • 亏空147万元
• 海尔集团 • 旗下拥有240多家企业的跨 国集团 • 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 • 全球营业额实现1034亿元 • 首批中国驰名商标 • 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城 乡 不 平 衡
“总体小康”的特点: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的特点(或全面小康的目 标或全面小康的要求):
十六大把全面小康社会概括为六个“更 加”,即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 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最关键目标: 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 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https://img.taocdn.com/s3/m/55458f3943323968011c92be.png)
①李某在外地当建筑工人,一年赚了1万元。 ②某局长利用职务之便,收受某承包商好 处费20万元; ③刘某取得一项科技发明,获得专利15元; ④王某经营个体餐厅,年终结算获利5万元; ⑤梁某把拾到的5000元据为己有。
王乐义带领亿万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王乐义发明和推广冬暖式蔬菜大 棚,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 国劳动模范、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 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创造了事 业的奇迹———发明的冬暖式蔬菜 大棚掀起了一场“菜篮子革命”, 结束了冬季北方人只能吃白菜萝卜 的历史;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1978年因直肠癌做过大手术,至 今,他身体依然健壮硬朗;他的胸 怀装着全中国———他无私地将大 棚技术在全国推广,使亿万农民走 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 2、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 但我国农村还有贫困人口2610多万人,城 市还有2200多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这 说明我国目前的小康是( ) • A、低水平的 ACD • B、中等水平的 • C、不全面的 • D、发展很不平衡的
材料一:某市13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状况 年份 平均每人储 市区人均居 家用电脑 蓄额 住面积 (百户) 1865元 6.6平方米 家庭小轿车 (百户)
先富起来的条件
• 先富的人: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智慧,依靠 辛勤的劳动 • 先富的地区: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
关于在怎么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上的不同看法:
小杰同学:虽然我们国家比较落 后,但是只要全国人民共同奋 斗,加快发展,很快就会超过 发达国家。 小红同学不同意小杰的观点, 她认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 能急于求成,也不可能一蹴而 就,国家发展应该有计划、分元
18.2平方米 18.6台
5辆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代表总结了跨越发展13年的成就:2001 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 康的历史性跨越;对外开放由局部开放转为全面开放;从优先发 展东部地区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 程度人数增长了39%;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成 绩斐然。
国家共同富裕实施方案
![国家共同富裕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61c95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4.png)
国家共同富裕实施方案为了实现国家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下面是国家共同富裕的实施方案:一、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实现国家共同富裕,首先需要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缩小贫富差距,让更多的人分享国家经济增长的成果。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实施国家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需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富裕。
三、加强教育医疗资源公平分配要实现国家共同富裕,必须加强教育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和文化素质。
四、推进农村振兴战略农村是实现国家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共同富裕。
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国家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
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实现国家共同富裕,必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七、加强扶贫攻坚工作扶贫攻坚是实现国家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需要加强扶贫攻坚工作,确保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八、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是实现国家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共赢。
九、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公平正义是实现国家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需要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总之,实现国家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教育医疗资源公平分配、推进农村振兴战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扶贫攻坚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等措施,共同实现国家共同富裕的目标。
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论文2000字
![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论文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e5addd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b.png)
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论文2000字在高一政治经济生活中,共同富裕是作为一个让学生浅尝辄止的知识难点。
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并贯穿高一经济生活始终。
作为老师,很有必要把这一知识点拓展开来。
按教材阐述,实现共同富裕可以概括为三句话:鼓励部分先富,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对这条共富途径表示怀疑,不容易被认知。
剖析学生不易接受“先富带后富”是两方面原因:一,教材中没有令人信服的实例,只是一笔带过。
二,这些年来,我国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不断扩大,这与共同富裕背道而驰。
对此,我们应当教育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正确看待和评价“先富带后富”的共富途径,用事实来证明“先富”对“后富”的带动作用。
首先,作为先富者要有一种自觉带动后富的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带动了一部分人走上了致富道路。
这里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那些具有很高思想境界的先富者会甘愿舍弃个人利益去支持帮助贫穷者,这在一定情况下还是存在的。
第二,社会上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先富者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互帮互组,相亲相爱”的思想指导下,在资金、经验、甚至是市场开拓上,主动帮助亲戚、朋友、邻居走向致富路。
第三,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的对口支援,对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也起了不少作用。
第四,先富者的市场行为,在更大范围内改善了一部分人的生活条件。
如外地来自贫困落后地区的民工,打工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更甚者在打工过程中学到技术,积累经验,夯实了资金基础,于是不再外出打工,回到本地经营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
第五,先富地区的扩展受到土地资源的有限、能源的稀缺制约把投资目标转向目前经济相对落后但具有后发优势的地区。
无疑,这也起到了先富带后富的作用。
其次,先富者在致富道路上为社会既积累物质财富,也积累精神财富,为共同富裕奠定了一定基础。
一方面,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总体水平弱,发展不均衡、不平衡。
实现共同富裕论文1000字(全文)
![实现共同富裕论文1000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188f5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5.png)
实现共同富裕论文1000字(全文)实现共同富裕论文1000字(全文)实现共同富裕论文1000字4篇【篇一】实现共同富裕论文1000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浅谈实现共同富裕学号:0911*****姓名:***班级:0911***学院:*****学院前几个星期的毛概课上,刘老师讲的频率最多的词语便是“社会主义道路”,在课上,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刘老师讲到邓小平思想时引用的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的话,“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富裕。
”听了刘老师那么多节相关的课,我开始思考,什么是共同富裕,怎样才能达到共同富裕这一些问题,参考一些资料,逐渐加深了对这方面的了解。
中国经过三十年来社会主义的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发展,这是中国现阶级基本国情的一方面。
但另一方面,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比较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意识形态领域里还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及小生产者习惯势力的影响,所以说我们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
在中国这种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实现我们现阶级的宏伟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十分艰巨的。
它肩负着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又要同时迎头赶上世界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
邓小平同志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未再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三步,到这个世纪中叶再翻一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强调“三步走“发展战略,既符合中国特殊的国力状况,又体现中国领导下的有计划分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https://img.taocdn.com/s3/m/6c6f402f58fb770bf78a5528.png)
阅读理解: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 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 并通过先富帮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3、共同富裕是同时富裕、同等富裕吗?
怎样理解“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4、为了实现这一共同富裕的目的,必 须贯彻怎样的方针?
“四个尊重”的方针
目前,我国东西部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 区农民家庭人均收入达3002元,而西部地区 仅1398元,即使同一地区,也存在贫富不均 现象,有的家资百万,有的刚达到温饱。 针对上述现象,有人认为我国目前走的不 是共同富裕的道路。你认为如何?
当前许多人凭借自己的 智慧和学识率先富了起 来。广大东部沿海和沿 江地区,利用自身的有 利条件,成为中国较快 富来自的地区。华西村农民别墅群
1996年花1.24亿元修建的华西塔,塔尖为包金,是华西村标志性建筑。
华西金塔上俯瞰华西村
长廊
村办企业
农民公园
华西村的致富观: 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 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
一心为公的王廷江
在山东的沂蒙山革命老区,一位带领群众致富的劳动模范 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他就是临沂市罗庄镇沈泉庄村党支部书 记王廷江。在1978年以前王廷江和乡亲们一样,是一个穷汉子。 改革开放以后,他用销售陶瓷、搞运输攒下的钱和部分贷款, 建起了一座瓷器厂。通过他的苦心经营,1989年瓷器厂达到了 拥有资产600万元、年产日用瓷器1000万件、赢利300多万元的 规摸。他成了 百万富翁,但沈泉庄的乡亲们大多数还没有摆脱 贫困,人均年收入只有300元。他清醒认识到:是党的富民政策 使自己先富起来,但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于是, 他带领大家实干苦干,经过数年努力,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 也使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到1995年,沈泉庄村 的人均年收入已达6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fdeb351ca76e58fafab00310.png)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
共同富裕,第一有个先富后富的问题,不可能大家同步富裕;第二即使大家共同富了,还应是有差别的,不是搞平均主义,不然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动力了。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
我们要实行生产社会化和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相结合。
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的崇高理想,其出发点是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乃至人类的解放。
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首先,它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其次,它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最后,它还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既然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具有重大作用,那么我们就应该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把自己的一切同祖国、同人民、同人类的命运永远结合在一起。
(二)人类对理想的追求经过了漫长道路。
在我国古代《诗经》中,就有奴隶们对不合理现实的控诉和对“乐土”“乐国”的向往和追求。
《礼记·礼运》篇设想了“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在其不朽名篇《桃花源记》中,勾画了一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历代农民都提出自己所追求的社会理想;近代康有为写的《大同书》,为人们展现了又一幅“大同世界”的图画;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主张和思想。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都不可能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他们提出的社会理想也不可能是科学的。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集中了人类一切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吸取了历史上劳动人民和进步思想家的理想的积极因素,特别是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内容,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从空想变成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社会的表现。
(2)理解:共富与先富的关系;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提高收集、分析、研讨相关经济案例的能力;提高正确表达能力,特别是关于“三步走”、“共富”与“先富”、“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调查研究、综合归纳,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能力提高为出发点,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采用音乐欣赏、讨论、采访等方式,结合老师讲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目前的总体小康状况,在保持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同时能客观看待现实,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去收集共同富裕的有关资料和有关我国的小康状况的资料。
【教学重点】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教学方法】音乐欣赏社会调查采访讨论讲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并感悟音乐《好日子》
感悟:中国富起来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师:是呀,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过上了好日子,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真可谓是国富民强。
那么,我们应怎样理解今天中国的“国富民强”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36页。
(多媒体呈现课题)
(二)讲授新课
师:谈到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我们不禁想到有“天下第一村”美称的华西村。
(提问:华西村的致富观)
课件展示:华西村的致富观
(1)我国农村的典范——华西村的致富观
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
(2)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
思考:这两句话体现哪个观点?(思考并回答: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板书)
师:我们国家真正实现共同富裕了吗?(没有)课前我们已经做好分组布置,鼓励同学通过网络等渠道去收集共同富裕的有关资料,但是据我了解,两组同学得出的结论好像不同。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活动一:我说我有理——社会调查结果展示
A组:介绍华西村的富裕之路,得出结论:中国已经富起来了。
B组:播放《徐本禹先进事迹》,得出结论:中国离富裕还有一大段距离。
师:两组同学通过史实分别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其实这些观点都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讲的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2.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板书)
活动二:你来我往——采访
采访班级的同学,共同探究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理解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师:有些同学家庭经济比较富裕,但不能因此而炫富;有些同学家庭经济相对落后,但不要自卑,实现共同富裕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相信在国家、他人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一定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为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国家制定了三步走战略。
3.三步走战略目标(板书)
(学生自学三步走战略目标)
师:我国已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达到小康水平。
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那么,我们现在的小康水平怎么样呢?
活动三:故事会——看今朝,道不足
(学生结合事例讲述对小康社会的理解)
(教师组织同学进行归纳、总结)
4.总体小康的特征: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板书)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还比较好,但教育、文化等生活方面的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还比较落后,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还没有普遍得到满足。
不平衡:目前,小康的实现程度从地域看,东南沿海,小康和比较富裕的家庭比较多。
而同一
地域的,城市又比农村富裕。
5.全面小康的特征:六个更加(板书)
师:到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规划未来,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全面小康社会,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程度呢?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活动四:畅所欲言——展未来,表憧憬
(学生谈全面小康实现以后国家或个人的变化)
师: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能不能实现?(能)为实现全面小康,我们国家做好了准备,实施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岗职工再就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农村的建设等。
那么,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呢?
【课堂小结】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希望同学们能勇于承担历史重任,立志报国,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全面小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布置作业】1.《顶尖课课练》
2. 预习2.2 【板书设计】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目标
全逐
面步
建实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设现
小共
康同
社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会裕
我国目前小康水平情况(总体小康的特征)
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的特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青少年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