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 (13)

• 情节梳理
小说节选部分,老人与鲨鱼共有几 个回合的较量?对象都是谁?这其中老 人用的是什么武器?老人的身体如何? 大马林鱼的状况怎样?
(对象、武器情况、老人状况、马林鱼情况)
第一回合:一条鲭鲨,鱼叉(丢)、绳子(断), 手受 伤,大马林鱼被吃掉40磅
第二回合:两条星鲨,刀子(钝)、桨, 手伤 严重 ,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战争始终吸引着海明 威。1918年5月他被授予 中尉军衔,来到意大利前
线担任救护车队司机。在
战争中为抢救伤员负过伤, 前后动过12次手术,取出 了237块弹片。
二战中,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活跃在欧、 亚战场。1941年曾来中国采访,并写过6篇 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珍珠港事件后, 他曾驾驶自己的摩托艇在海上监视敌人潜 艇活动,还曾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了解放 巴黎的战斗。二战后,海明威定居古巴, 后返美。
• 反衬:极力描写鲨鱼的勇猛、凶狠,从而 衬托出老人的刚毅顽强。
• 心理描写:每一次搏斗之后的内心独白, 是战斗后的缓冲,让人直视老人如何从彷 徨走向坚定,深刻揭示了老人内心的自豪、 坚毅以及那不可忽略的孤独感。
• 合作探究
在你看来,老人与海有何象征意 义?这个故事是悲剧还是喜剧?
老人——孤单勇敢 (硬汉精神) 大海——气势磅礴 (人生舞台) 鲨鱼——贪婪凶猛 (挫折磨难)
老人与海
海明威
• 学习目标: ①梳理小说情节;
②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培养 不屈于命运,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 争的精神;
③ 结合人物经历揣摩小说的哲理和象征意 义。
走近海明威
海明威是美国当代著名 作家,也是两次世界大战 之间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 个性的杰出作家。
一战爆发时,海明威因 眼疾未被接受入伍。其以 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后,成 为一名记者。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20页PPT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 (2)

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除了运用反衬的手法, 还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艺术手法的运用会使人 物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震动读者的心弦。
从五次搏斗中寻找内心独白, 归纳人物形象。
内心独白
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多是“哑巴公牛”,言语
不多,缺乏思想,而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 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硬 启示 汉 象征
失败
有声独白
无声独白
更显孤独 形象 硬汉
坚忍不拔
孤独、 背运、 贫穷、年老体衰
乐观、自信、坚韧
竭尽全力、不屈不挠、 顽强、永不服输
大量的内心独白:忠实记录了他的内心活动,写出
了他在海上漂泊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 真实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 刻解释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 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 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
老人与海优质课教案一等奖

老人与海优质课教案一等奖这是老人与海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老人与海优质课教案一等奖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海明威2、理解硬汉形象3 、分析象征手法4 、了解美国个人英雄主义2新设计 3学情分析我觉得整天沉浸在网络、电视、潮流中的孩子们在内心深处是脆弱孤独且无助的,他们从小在中国英雄舍身取义的传统思想下熏陶成长,对外国作品中所赞扬的个人英雄主义是嗤之以鼻,况且理解桑地亚哥颇为复杂的性格又是一大障碍。
所以我将小说的精神世界的探求确立为了本课的重点,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老师的启发带动下,逐渐去品味人性,能够从海明威充满魅力的文字中获取人生拼搏的力量。
学习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和永不打垮的精神。
4重点难点1.理解老人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并从中拓展美国个人英雄主义。
2.分析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学生四人一组,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1.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一无所有。
他被打败了吗?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2.桑地亚哥具有哪些硬汉性格?活动2【练习】课堂检测1.海明威(1899~1961),________20世纪著名小说家。
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1926年发表成名作《________》,作品表现战后青年人的幻灭感,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1952年发表中篇小说《________》,并因此于1954年荣获________文学奖。
其代表作还有《________》《丧钟为谁而鸣》等。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沮丧(jǔ)琐屑(xiè)豁出去(huō)解铃系铃(xì)B.榫头(sǔn) 蹂躏(lìn) 攥起来(zhuàn) 乳臭未干(xiù)C.残骸(hái) 连累(lèi) 胳肢窝(ɡa) 戛然而止(jiá)D.吞噬(shì) 悄然(qiāo) 折了腿(shé) 力能扛鼎(ɡānɡ)3.下列各组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仓皇花团锦簇百尺杆头波浪涛天B.凑和波涛汹涌过渡政府漫不经心C.纹路倒霉透顶峰拥而至胡思乱想D.树梢目瞪口呆遍体鳞伤欢度春节活动3【作业】课后作业请你为桑地亚哥写一则颁奖词,字数100字以内。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 (10)

拓展提升
老人最后拼得筋疲力尽,几近死亡,大马林 鱼还是被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这样 做值得吗?
过程远比结果重要。我们难道会因为生命的 最终结局是死亡而放弃对生的追求吗?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 力。坚持,百分之一可能等于百分之百; 放弃,百分之九十九也会等于百分之零。
2、老人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内心有没有害怕、 退却的时候?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 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将老人和大海这两个相差悬殊的身份 放在一起,会有什么特殊的喻意么?
分工:第一题 一问由一组同学完成 二问由二组同学完成
第二题 一问由三组同学完成 二问由四组同学完成
第三题 由五组同学完成
【课后作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样实践桑迪亚哥精神?
硬汉的宣言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课堂练笔
《老人与海》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评语是:《老人与海》 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如果桑地亚哥也获奖的话,又会获得什么 样的颁奖词呢?
请为老人写一则颁奖词!当源自难来临时,你毫不畏惧 ——与鲨鱼斗争;
当失败降临时,你漠然视之 ——保持乐观。
没有什么可击垮你,没有什么能伤害你, 一个成功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老人与海
海明威
互助合作 解决疑难
组内讨论、解决课前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处理不了的。
课内探究
1、海明威在他的小说里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 猎人等形象,作者赋予 了他们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 屈的“硬汉子”性格,桑地亚哥是海明威笔下一系列 硬汉形象的发展和升华。你觉得文中的硬汉形象体现 在哪?“硬汉精神”又有怎样的内涵呢?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 (2)

鲭鲨 一条 鱼叉 绳子
手受伤
染了血
二
星鲨 两条 绑着刀 子的桨
手疼的不 听使唤
杀死鲭鲨, 杀死两条 结局 大鱼被吃 星鲨,大
掉四十磅 鱼被吃掉
四分之一
三
犁头鲨 一条
绑着刀 子的桨
手泡在 海水里 一直淌 血
杀死犁 头鲨, 刀子被 折断
四
星鲨 两条 短棍
身体又 痛又发 僵
星鲨受 重伤, 大鱼剩 一半
惊心动魄的人与自然搏斗的悲剧
例:贝多芬:一位敢于扼住命运咽喉的强者, 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命途多舛,顽强 拼搏;他志存高远,勇攀音乐的高峰;荒凉而 撒满月光的荒野里回荡着命运交响曲。
谢谢大家!
他虽是普通的渔夫,却是无畏的强者;他虽是苍 老、孤苦的文学作品形象,却也会是永远不朽的精神 力量。
汨罗江畔,披发行吟 的逐臣屈原是英雄
万方多难,感时忧国 的诗圣杜甫是英雄
不抛弃 不放弃
英雄之所以传布久远,在于他们虽然面对失败, 却用顽强的斗志守望着理想。仿照下列示例,任选一 位评论下列人物形象。(桑提亚哥、司马迁、诸葛亮、 谭嗣同等)
老人与海
【美】海明威
的英雄形象。
瑞典诺贝尔授奖委 员会的评价:
《老人与海》 写的是一个老 人,展现的却 是一个世界。
挫折出海 远海捕鱼 捕获大鱼 群鲨围攻 悲壮返航
搏斗的过程?搏斗的结果?
回合
一
攻击者 数量
老人作战 工具
身体状况
五
鲨鱼 一群 短棍 舵把 喘不过 气来
大鱼只 剩下残 骸
51段:“他想:这一回它们可把我打 败了。” 88段:“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
勇气是《老人与海》的中心主题。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 (1)

布置作业:
➢《老人与海》确实是本好书, 我们领悟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尤 其是懂得了如何面对困难,做生 活的强者,课后,请同学们写一 篇800字的读后感,记下自己读 书的收获。
海明威
学习目标:
1.分析桑地亚哥老人 的性格特征。
2. 领略人物的精神和 丰富的内心世界。
老人形象初探
简单谈谈你对老 人桑地亚哥的印 象?
老人内心深探
➢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心理描写, 有感情的朗读,并谈谈自己 的感受或分析老人的性格特 征。
学习小组共同讨论、探究
课堂训练:
学校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 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桑 地亚哥入选。
老人与海优质课教案一等奖《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

老人与海优质课教案一等奖《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1教学要求1.认识6个生字,学会10个生字,积累“海鸥、褪色、瞻仰”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理清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理清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1.教师: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啄食,在他身边蹁跹环绕……这一幅人鸥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在这里永久定格。
在昆明翠湖公园湖畔有一位老人的青铜雕塑,名字就叫“海鸥老人”。
这位老人叫吴庆恒。
他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
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
老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老人与海鸥》这篇,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动人的故事。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归纳中心问题。
⑴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⑵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⑶“我们”为什么要把老人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4.教师导读:同学们,你们提的问题很好。
如果能够解答好这三个问题,课文的内容也就读懂了。
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按老师的要求自读课文。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学设计老人与海》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XXX及其作品。
2.分析小说情节,探究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培养不屈于命运,在艰苦环境中抗争的精神。
3.揣摩小说的哲理和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分析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培养不屈于命运,在艰苦环境中抗争的精神。
教学难点:揣摩小说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说起硬汉,你们最先想到的是谁?XXX?XXX?XXX?还是XXX?看看,这些硬汉都是外表硬气,刚毅勇猛的人,那外表柔弱的人也可以被称为硬汉吗?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篇“硬汉”代表作——《老人与海》,看看这篇小说中塑造的是怎样一个硬汉!二、作者简介XXX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
他积极投身两次世界大战,为人类和平事业不懈努力。
晚年因身患重病,精神抑郁,于1961年7月2日自杀。
他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
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又译《战地钟声》)以及因“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塑造了一系列永不服输的硬汉形象。
三、情节梳理小说讲述了XXX与鲨鱼的较量。
他们共有五个回合的搏斗。
老人用的武器包括鱼叉、绳子、刀子、桨、短棍和舵把。
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老人手受伤、身体疲惫,但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赢得了胜利。
大马林鱼也在这场搏斗中被吃掉了40磅,并最终只剩下了残骸。
四、人物分析老渔夫XXX是一位平凡普通的老者,但他自尊自信、无所畏惧,直面未来,坚韧不屈,展现出了硬汉的形象。
作者通过描写鲨鱼的勇猛、凶狠,衬托出老人的刚毅顽强。
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适用,我们应该研究老人的精神,不屈于命运,在艰苦环境中奋斗抗争。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受益,学到更多的知识。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 (14)

《老人与海》故事梗概
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 有捕到鱼。第85天,老人照样满怀希望 扬帆起航。
他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 老人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 它。
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 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与鲨鱼进行 了五轮搏斗,但最终只带回 一副鱼骨架。
文本合作探究
老人此刻头脑清醒正常,充满了决心,但 并不抱着多少希望。光景太好了,不可能持久的 ,他想。……
他扎它,并不抱着希望,但是带着决心和满 腔的恶意。……
光景太好了,不可能持久的,他想。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知识链接】
“我一直在用“冰山 理论”指导我的写作。 冰山有八分之七在水 下,只有八分之一是 显露出来的。”
——海明威
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
——现代艺术 审美原则
写作背景
• 海明威创作《老人与海》时,美国刚 经历完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人民对战争 所暴露的资产阶级精神危机深有感触,顿 觉失去信心,信念破灭,前路迷茫。
同学们,拼尽全力吧,即便最后失败依 旧来临,你的付出,也因为用在理想上, 而从不曾被浪费。
——老师寄语
“在艺术风格方面,海明威精通现代叙 事艺术,他能把一篇短小的故事反复推敲, 以极简洁的语言,使其既凝练,又精当。这 样,人们就能获得极鲜明、极深刻的感受, 牢牢地把握它要表达的主题。《老人与海》 正是体现他这种叙事技巧的典范。……
给当时的美国人以精神力量,让他 们在即便前路未明、迷茫绝望之时仍能 坚定信念,并继续为理想奋斗。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 (12)

小结
• 生活中,能压倒一切的不算是强者, 不被一切所压倒的人才是真正的强 者。所以,你应当首先战胜自我、 超越自我、充实自我,以最大的热 情去拥抱生活,什么样的生活向我 走来,我将向什么样的生活走去,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懈努力,以乐 观、健康的生活态度迎接未来的挑 战。
LOREM IPSUM DOLOR
•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 “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 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 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 我不能站起来”。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 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 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 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 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 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 是打不败他。”
LOREM IPSUM DOLOR
第一个回合:用 鱼叉(丢)、绳 子(断) 老人手 受伤大马林鱼被 吃掉40磅
第四个回合: 短棍 手痛得 厉害
第二个回合: 刀子(钝)、 桨 老人手伤严 重 鱼被吃掉四 分之一 第五个回合: 短棍(丢)、 舵把(折) 极 疲乏 仅剩残骸
第三个回合: 刀子(钝)、 桨(断) 手淌 血 半个身子被 咬烂
简介《老人与海》情节
•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 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 的六分之一。从书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老 人与鲨鱼的搏斗共分五个回合。用鱼叉杀死一条 灰鲭鲨,鱼叉被带走,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十磅; 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用刀子杀死一条犁头鲨,刀子折断;用短棍击退 两条星鲨,大马林鱼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用短 棍劈打成群结队的鲨鱼,短棍丢掉又用舵把,大 马林鱼再也没什么可吃的了,只剩下残骸……五 个回合的搏斗结果却是一无所有,“他知道他终 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

课后作业
• 作文:用心理独白的方式,叙写自己遭遇挫折之后的心 路历程。
• (思维方向考试失利,朋友误会,被人欺负等)
• 文中的老人怎么样(状态)?文中的鲨鱼(海)怎么 样? • 分析他们的矛盾点?
精读课文--分析矛盾
——
矛 问题一:老人怎么样?盾
斗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点 为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了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生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存
而
战
问题二:鲨鱼怎么样? 前后五波 速度迅捷 嗅觉灵敏 身子强健 毫无畏惧 问题一:老人怎么样?盾
斗
——
为
点了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生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存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而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战
问题二:海怎么样?
远离城市 充满危险 无尽的鲨鱼 具有吞噬一切的力量
矛盾分析法--分析结果
• 老人与鲨鱼(海)的战斗结果怎么样?(原文找答案) • 原文这样说的:“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点
老人与海
海明威
了解作者--厄纳斯特•海明威
是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 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 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 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 杰出作家,通常称他为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了解作者--厄纳斯特•海明威
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 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镇。父亲 是当地的一名著名医生,业余 时间喜欢带孩子外出狩猎、运 动、垂钓,以培养他们的“男 子汉”兴趣和性格;而母亲则 喜爱音乐和绘画,希望把海明 威培养成循规蹈矩、有文化教 养的上流社会中的一分子。
• 矛盾分析法
• 矛盾分析法就是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社会、环境 等角度寻找出他们的矛盾点,并通过对矛盾产生原 因的分析和结果的阐释,得到启示的一种分析方法。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 (11)

《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并获得美国授予的银制勇敢勋章
2.他因为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 1954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他是“文坛硬汉” 他被称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年7月-1961年7月
杀死鲭鲨, 杀死两条星 杀死犁 使两条星鲨 老人被打
大鱼被吃 鲨,大鱼被 头鲨, 受重伤,大 败了,大
掉四十磅。 吃掉四分之 刀子被 鱼的半个身 鱼只剩下
一。
折断。 子都被咬烂 残骸。
了。
[说]
说一说人物 你认为桑地亚哥 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说]
坚强、刚毅 勇敢、无畏
一个“硬汉”形象
[说]
说一说技巧 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 法刻画这一人物?
[说]
动作描写
[说]
语言描写
[说]
心理描写
听 第三部分
《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 听小说中最触动你的段落 #
1990英国电影《老人与海》中小 孩的马诺林的扮演者Brian Harris在 美国西雅图通过instagram传来的视频
听身边的同学
朗读小说中最触动他/她的段落
1926年《太阳照常升起》 1929年《永别了,武器》 1935年《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1940年《丧钟为谁而鸣》
1952年《老人与海》
他的作品主题集中在: ①对战争的反对。 ②对“硬汉”精神的倡导。
1.海明威1951年在古巴写的中篇小说 2.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 3.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老人与海》语文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渔民群体是老人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反映了社会对老人的影响,也 衬托出老人的孤独和坚强。
人物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老人与小男孩的关系
从最初的陌生到后来的亲密无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纽带和互助精神。
老人与其他渔民的关系
从最初的竞争关系到最后的理解和尊重,体现了人性中的善 良和温情。
04 语言艺术与技巧
小说的能力。
对学生的启示与影响
对人生和挑战的启示
通过老人的形象,学生们认识到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坚持不懈, 勇敢面对。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课程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 责任。
激发对文学的兴趣
生动的课程内容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阅读更多 的文学作品。
对未来教学的建议和展望
教师点评
老人既是一个失败者,又是一个胜利者。他的失败在于物质上的结果 ,但他在精神上和毅力上都是胜利的。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活动内容
分组讨论书中的情节和人物特点。
活动过程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情节或人物进行深入探讨 ,然后向全班汇报。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收获
01
深入理解《老人与海》的文学价值
通过本课程,学生们得以深入挖掘《老人与海》的文学价值,理解其主
题、人物塑造和叙事技巧。
02
培养批判性思维
课程中的讨论和思考题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分析作品,培养他们的独立思
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03
提升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学生们提升了阅读技巧,增强了理解和分析长篇
海明威的语言风格
简洁明快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海明威,把握文章丰富内涵。
过程与方法:通过文本细读把握人物形象与精神气质,感受文章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人身上所体现的顽强与担当精神,思考失败与成功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老人与鲨鱼、与自我的搏斗难点:探寻老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文本内涵的丰富性。
教学方法:语句品读法、有效提问法、谈论探究法、点拨暗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1、出示一张经典黑白照片。
2、认识作者(照片上面孔沧桑、双眼深邃的人,就是厄纳斯特·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时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经历者,身中237块弹头与弹片的钢铁战士。
)“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是本世纪(20 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约翰·肯尼迪总统“《老人与海》是这一代人最优秀、最精彩的单篇。
”——福克纳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老人与海》的世界。
二、阅读理解(一)检查预习,概括情节海明威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故事?(一个人、一群鲨鱼、一条马林鱼、一副鱼骨架)(二)围绕“搏斗”,把握内容其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应该是搏斗的场面,接下来,我们就围绕“搏斗”来梳理内容。
1、搏斗鲨鱼(1)对手鲨鱼搏斗鲨鱼,着墨最多,但5个搏斗回合中,搏斗的对象鲨鱼的数量与种类一直在变化。
我们不妨概括:先是一条鲭鲨→两条星鲨(铲鼻鲨)→一条犁头鲨→两条星鲨→一群鲨鱼。
可以说是接二连三、成群结队。
(2)手中武器鱼叉→刀子→短棍。
可见,武器越来越差。
(3)心中斗志但在马林鱼被吃光之前,老人始终没有停止战斗。
就请大家选取一个搏斗场面,读一读(每人1-2句)。
读后,再体会所读部分的动词,诸如“攮”“扎”“刺”“揍”“打”等,让学生感受老人的(勇敢、硬汉式)性格。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一等奖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一等奖《《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一等奖《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1.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二、导入新课照片导入:课件出示吴庆恒老人的照片。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请看大屏幕,照片上的老人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这位老人就是昆明市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名叫吴庆恒。
吴庆恒老人被昆明市民亲切地称之为“海鸥老人”,他和海鸥之间的故事在各大媒体报道后,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吴庆恒老人,去感受他和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整体感知:1、指名读文,扫除字词障碍2、自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3、回答课文主要内容4、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四、品读感悟:1、梳理问题: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说说你感受最深的部分。
2、学生圈点勾画后小组交流3、汇报:①〔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是什么给老人这么大的动力?是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②〔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重点抓住“很小心”、“退开一步”、“撮起”、“扫”这几个词理解。
这是老人喂海鸥的一个细节描写,从这段可以看出老人喂海鸥的动作多么娴熟,他和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
人教语文必修3《3老人与海》[陈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人教语文必修3《3老人与海》[陈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https://img.taocdn.com/s3/m/46584face2bd960591c67730.png)
❖ 5.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我要说,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阅读思考:
那是注定的失败,那是必然的悲 剧,作为读者,你有什么话对老 人说?
❖ 1.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 。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 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 2. 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
❖ 3. 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 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些什么。
老人与海
海明威
安徽省铜陵三中看到 了真正的战斗情形了吗?
(以第一次为例)
阅读思考: 作者为什么要写84天未捕到鱼,
为什么要写老人出远海?为什么 要写5次类似的战斗? 这是否会影响老人形象的真实?
阅读思考:
战斗中,老人的心理有哪些变化? 这些内心独白的描写你如何理解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被吃 大鱼被 刀子被 重伤, 大鱼只
掉四十 吃掉四 折断 大鱼被 剩残骸
磅
分之一
咬烂一
情节小结: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
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 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一无所有。
他被打败了吗?
你看到了“人的灵魂的尊严”了吗?
鉴赏人物形象
老人桑迪亚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方法点拨:看、观、读、思 看背景思人物(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同时结合
掉四十 吃掉四 折断
磅
分之一
白斑铲鼻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鲭鲨 铲鼻鲨 犁头鲨 铲鼻鲨
数 量 一条 两条 一条 两条
老人作 鱼叉 绑着刀 绑着刀 短棍
战工具
子的桨 子的桨
结 局 杀死鲭 杀死铲 杀死犁 两条铲
鲨,大 鼻鲨, 头鲨, 鼻鲨受
鱼被吃 大鱼被 刀子被 重伤,
掉四十 吃掉四 折断 大鱼被
▪ (7)“呀!”老头儿说“Galano, 来吧, Galano 。”
▪ 语言、心理描写————勇敢坦然 无 所畏惧
▪ (8)“跟他们斗,”他说“我要跟它 们斗到死。”
▪ 语言、心理描写————坚持不懈
互动学习:鉴赏语句 感知人物
▪ (9)他把舵把从舵上拽掉,用它去打, 去砍,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地 劈下去,但是它们已经蹿到船头跟前 去咬那条死鱼,一忽儿一个接着一个 的扑上来,一忽儿一拥而上,当它们 再一次折转身扑来的时候,它们把水 面下发亮的鱼肉一块一块地撕去了。
战工具
子的桨
结 局 杀死鲭 杀磅
分之一
犁 头 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鲭鲨 铲鼻鲨 犁头鲨
数 量 一条 两条 一条
老人作 鱼叉 帮着刀 绑着刀
战工具
子的桨 子的桨
结 局 杀死鲭 杀死铲 杀死犁
鲨,大 鼻鲨, 头鲨,
鱼被吃 大鱼被 刀子被
从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与鲨鱼接二连三地进行搏斗的?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双手受伤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但是老人并没有放弃而是与鲨鱼进行搏斗,体
现了老人的面对厄运有从不气馁的勇气。
在我们看来,小说又为什么要描绘鲨鱼的凶残?
鲨鱼: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越来越凶残强悍 老人: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武器越来越少 双手受伤 对比——力量悬殊的对抗 虽然明知道对方力量比他强,还是决心战斗到底, 反衬出他不向命运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子形象。
从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行动描写 细节描写
老人与鲨鱼的五次搏斗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老人的多次心理活动
互动学习:鉴赏语句 感知人物
▪ (1)他把鱼叉准备好用绳子系住,眼眨 也不眨的望着鲨鱼向前游来。
▪ 动作、神态 ———目标明确 沉着冷静 ▪ (2)他想:这也许是一场梦。我不能够
阻止它来害我,但是也许我可以捉住他。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 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 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从书中的描 写,我们可以看到,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共 分五个回合。
长吻
大马林鱼
阅读文章,老人与鲨鱼进行了五个回合的较量,每次搏 斗有多少鲨鱼?老人用了那些武器?搏斗的结果如何?
第一 次
攻击 者 数量
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描写等,通过这些人物描写能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性 格特征进而理解其反映的社会情况。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________交 代事件的时代背景,________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 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 性格、渲染氛围,表达人物的心情、表现主题等。
越少,就越多
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 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 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 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 明,感情越深沉含蓄。
拓展延伸:
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 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 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 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 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因此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 一个失败的英雄,是一个“硬汉子”形象。
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4)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
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5)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迷失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1926年,海明威将美国女作家斯泰恩的一 句话作为《太阳照常升起》一书的题词:“你 们全是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就成了 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专门名词,用来指第一次 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它是 对战后一代美国青年厌恶、恐惧战争,却又找 不到出路而痛苦、迷惘、彷徨、失望的集中反 映,对当时的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坛产生过很 大影响。海明威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作家。
深入探究:
1. 老人乐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疑是值 得肯定的,但是,面对注定的失败,如 此不屈不挠有意义吗?从第一条鲨鱼的 出现,老人就意识到保住马林鱼的希望 十分渺茫。 后来老人拼得筋疲力尽,几 近死亡,大马林鱼还是被吃得只剩下一 副骨架。老人这样做值得吗?
第一句话: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第二句话: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 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
海明威
1899--1961
走近海明威
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 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 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 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 杰出作家,通常称他为
“迷失的一代”的代表。
海明威(1899~1961),______ 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一向以文
你记得多少?
坛硬汉著称。1926年发表成名作
《________》,作品表现战后青
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回顾小说文体常识
人物、情节、环境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小说三要素:————、—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_______社_会、环__境___自__然_、环境________、
________四个部分。情节的发展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通
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了解人物在情节中各自表现,能更
海明威借助《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 之口喊出一个硬汉子的宣言:
“一个人并不 是生来要被打败 的,你尽可以把 他消灭掉,可就 是打不败他。”
课文里面大海、鲨鱼、 大马林鱼、老人各有 什么象征寓意?
大海
海明威的生存环境
大马林鱼
象 人生的理想,对超越极限的追求
征 鲨鱼
寓 成功路上的阻碍,各种各样的困难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 成功。
3. 《老人与海》 确实是一部让人终身受益的好 书,因为它给予我们许多人生启示。摘录小说中 部分精彩语句送给大家。
(1)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 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 你就有所准备了。
(2)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 (3)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
▪ 动作描写————永不放弃 勇敢执着
文中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有 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它们真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 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真实 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 白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 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这些内心 独白反映了老渔夫桑地亚哥丰富的内心世 界,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因此成为海明威 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一分钟一分钟过去,离家越来越近了。 丢掉了40磅鱼肉,船走起来更轻快些。” ▪ 语言、心理———乐观积极
互动学习:鉴赏语句 感知人物
▪ (6) 老头儿先让它去咬那条死鱼, 然后才把绑在桨上的刀扎进它的脑子。
▪ 老头儿松开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 动,使鲨鱼从船底下出来。
▪
动作描写 ————机智
互动学习:鉴赏语句 感知人物
磅,鱼 分之一
咬烂一
叉丢
半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鲭鲨 铲鼻鲨 犁头鲨 铲鼻鲨 鲨鱼
数 量 一条 两条 一条 两条 成群结 队
老人作 鱼叉 绑着刀 绑着刀 短棍 短棍、
战工具
子的桨 子的桨
舵把
结 局 杀死鲭 杀死铲 杀死犁 两条铲 老人被
鲨,大 鼻鲨, 头鲨, 鼻鲨受 打败了,
2.结合中外历史人物请用精辟的语句写 下学习本课后的感悟和启示。
人物可举:屈原、项羽、普罗米修斯、 司马迁、荆轲、曹操、苏轼…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获得了什么, 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勇敢、坚 强、执着的精神。
试着把困难和挫折当做一顿难吃的早餐, 咽一咽总会吞下去的。记住,难吃的背后意 味着营养。
预习检查
qīng
鲭鲨
shì
吞噬
è
两颚
lìn
蹂躏
qí nǎng
脊鳍 攮到
shì chuō
嗜杀 戳进
sǔn zhuài
hái wéi
榫头 拽掉 残骸 桅杆
《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 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 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 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 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 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 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 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 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 心理———自信 ▪ (3)“别想啦,老家伙。”他又放开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