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论语》12课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精品
员 起 槽 枝 救 抬 议 惋 决 森 毛 谱 示 疏 咆 彝 役 昂
同“又” 顺承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语文课件
第二章 第一课 第二节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首开私人讲 学之风,主张“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起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 “太平盛世”,倡导施行“仁政”。自汉朝 “独尊儒术”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孔子 为“ 圣人 ”,孔子的学说也就成了封建文化 的正统, 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他被誉为 “ 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至圣”、 “圣人”,与“亚圣”孟子合称“孔孟”。是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重要成就
创办儒家学派,开创私学之风,修订“六经”
教育观点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祭孔大典
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
了解孔子思想
①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②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④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⑤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 良、恭、俭、让”等。
也、也是
先生,指孔子 按时复习
yuè
子曰:“学 ∕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
表顺接 代指学习的内容 同“悦”,愉快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十二章第一章【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注释】敏:勤勉。
就有道而正焉: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1、子曰:“君子食无【副词,不】求饱,居【动词,居住】无求安【形容词,安适、安逸】,敏【形容词,勤勉】于【介词,在】事而慎【形容词,谨慎、慎重】于言【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就【动词,接近】有道【固定词组,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而【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或“去”】正【动词,匡正、纠正】焉【代词,这里用于自称】,可谓好学也已【句末语气词】。
”(《学而》)【直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在做事上勤勉不懈,在说话时小心谨慎,接近有道之人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注释】而:如果。
(人而不仁)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八佾(yì):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
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
季氏应该用四佾。
2、子曰:“人而【连词,表假设】不仁,如礼何【如……何,固定词组,由动词“如”与疑问代词“何”组成,中间插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么对待……”。
如初中课本上《愚公移山》里“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会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会怎样对待乐呢?【补充解读】一个人连仁德之心都没有,那他怎么会把“礼”“乐”放在心上?“礼”是对人与人的关系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乐”是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礼”的一部分。
礼乐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与生活方式,根本就在于内心的道德意识。
如果没有“仁”所代表的道德之心,礼乐就成了没有实际意义的空洞形式。
小升初预习 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详解
小升初预习| 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详解一、文学常识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20篇,世人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政治上主张“仁政”,“以德服人”,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被联合国称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二、生字注音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愠(yùn)三省(xǐng)传(chuán)不习乎逾(yú)矩(jǔ)罔(wăng )殆(dài)哉(zāi)箪(dān)陋巷(xiàng)堪(kān)肱(gōng)笃(dǔ)志陬邑(zōu yì)三、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第一章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字词解释:时:按时说:通“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2.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3. 课文探究: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第二章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字词解释:日:每天三省:多次反省。
省;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课文探究: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第三章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完美版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 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获取新的知识 ↘ ↗ • 温习学过的知识 • 有所发现 ↙ • 独立思考 ↑ ↙ • 将旧知识融会贯通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重点字词:罔、殆
学习
迷惘
辨正统一
思考
停殆
课文探究
• 第四章谈学习方法
•第五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 证关系。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
表感叹语气,多用在句末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别人 人家 忍受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子饭,一 瓢水,住在 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 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多么有贤德啊, 颜回!”
不断实习和温习,方能牢固知识,学习之乐; 朋友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 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我 自己 泛指多次 真诚,诚实
zēng
每天
自我检查,反省 wèi
替
老师传授的知识 复习
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忠心,尽心
(《学而》)
人称代词,我
就
疑惑
感到迷茫无适从
[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 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 疑惑(有害)。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此则说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 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
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 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 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12章原文译文及注释
论语12章原文译文及注释《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大成至学”。
其中第12章是《论语》中的重要章节,包括四个小节,分别讲述了诸侯、仁、文、德四个方面。
本文将给读者带来《论语》12章的原文译文及注释,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
【原文】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倪,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夷狄有君主,也不如诸夏灭绝了。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知道该信任谁了。
大车没有轴,小车没有辘轳,怎么能够运行呢?”孔子说:“言语巧妙,容貌出众的人,很少能够具备仁的品质。
”孔子说:“只有具备仁的品质的人才能够善待他人,也才能够厌恶恶劣之徒。
”【注释】1. 孔子在第一句话中,说夷狄有君主,也不如诸夏灭绝了。
此处的“夷狄”是指中原地区周边的其他民族,而“诸夏”则是指中原地区的诸侯国。
孔子认为,诸夏虽然已经灭绝了,但是他们曾经是文化比夷狄更加发达的国家,因此夷狄的君主也不如他们。
2. 在第二句中,孔子说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知道该信任谁了。
他用“大车无倪,小车无軏”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诚信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诚信,人们就像没有轴的大车或者缺少辘轳的小车一样,随时会失去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3. 在第三句中,孔子强调了“巧言令色,鲜矣仁”的道理。
意思是说,言语和容貌虽然能够给人带来表面上的好感,但如果仅仅依靠这些表象,而没有真正的仁慈之心,那么这种表面上的美好是很薄弱的。
4. 在第四句中,孔子说明了仁慈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只有具备仁慈品质的人才能够善待他人,也才能够厌恶恶劣之徒。
这种责任感和仁慈之心的结合,是儒家思想中一直强调的道德准则。
【总结】《论语》第12章讨论了诸侯、仁、文、德四个方面,这些思想道德准则在古代中国的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简要介绍,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孔子的儒家思想,并从中汲取教训。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初识作者和《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 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相传孔子有门徒3 000人,其中有72人被称为“ 贤人”。
2
《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语录体, 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共20篇,是儒家重 要经典著作。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8
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重点词: 三人:几个人。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从:跟随。 不善者:缺点。
13
作业设计
1.积累文言词语,背诵全文。 2.发挥想象力,把第六章扩写为一个生动的故事。
14
检查复习 作品分享
15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每小组负责后6章中的一章,合作探究每章内容,然后派出代 表作为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和翻译重点字词。其他小组要积极质 疑,全班讨论抢答。
16
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同学分组,每小组负责前6章中的一章,合作探究每章内容,然 后派出代表作为小老师,给大家讲解和翻译重点字词。其他小组要 积极质疑,讨论抢答。
7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重点词: 时:按时。说:通“悦”,愉快。 朋:志同道合的人。 知:了解。愠:生气,发怒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论语》第12篇章节文本+翻译
《论语》第12篇章节文本+翻译论语第12篇章节文本+翻译
章节标题:学而篇
第一章
孔子说:“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经常研究并及时复,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却不生气,不是很有君子风度吗?”
第二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翻译:有子说:“一个人若孝顺尊亲和尊敬兄长,又喜欢违抗
上级的人几乎没有;不喜欢违抗上级,却喜欢制造混乱的人从来没有。
君子注重基本道德,这基本就是道的根本。
孝顺尊亲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
第三章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翻译:孔子说:“巧言令色的人很少是仁者。
”
第四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在为人处世方面是不是忠诚?在与朋友交往中是不是讲信用?对传统文化有没有不甚熟悉?”
以上是《论语》第12篇的部分章节文本和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需要,请随时告知。
《论语》十二章课文
论语十二章孔子及其弟子〔先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论语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论语》第十二章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向他请教的一篇文章。
该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君子的修养,信用,尊敬以及社会关系等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论语》第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自上世以来,至于斯人,其奋不翼使而胡不归?”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翻译】子路问:“听说这些道理,应该怎么去实践?”孔子回答:“如果你的父兄在场,就应该尊重他们,不必去实践这些道理。
”冉有也问道:“听说这些道理,应该怎么去实践?”孔子回答:“不仅听说了这些道理,还要去实践它们。
”公西华说:“从古至今,至于孔子这个人,他能够鼓舞人心,但他并没有将这种能力传授给别人吗?”孔子说:“我的理念是贯穿始终的。
”曾子说:“夫子的教诲,只有忠诚和仁爱两个字。
”【解读】第一句话中,“闻斯行诸”可以解释为“听说了这些道理,应该如何去实践?”。
子路向孔子请教的是如何将道理与实践结合起来。
从孔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在某些情况下,理念和实际操作可能会相互冲突,所以需要在实践中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尊重父兄家人的意见和立场。
公西华说的“奋不翼使而胡不归”,可以理解为孔子所倡导的思想理念能够引领境内外的各种力量,但孔子并没有让其扮演应有的角色,不能归为他的信仰和忠诚,这是一种挑战孔子的权威。
最后,曾子说了当时社会上对孔子的评价:“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可以看出,孔子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逐渐被社会所认可,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同时,这也进一步表明了孔子思想的影响力和传承。
【对比其他章节】和《论语》中的其他章节相比,第十二章相对比较简短,但其所涉及的议题却涵盖了许多重要的价值观和准则。
和第十一章类似,本篇文章重点讨论了君子的行为和修养,但和第十一章最大的区别在于,第十二章强调了实践和信用。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4、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以 (之) 为 师 矣。”(《为政》)
学过的(知识)
领悟
可以
凭 借
(这一点)做
结尾语气词,了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 一点)做老师了。”
转折连词, “却”“可是”
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 适从而无所得
疑惑
5、子曰:“学
而 不思 则罔, 思 而不 学则 殆。”
正当的行为
对,对于 好像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使胳膊弯曲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 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走路 一定
于此 好的方面,跟从、 在其中 优点 学习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 师 焉;择其善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虚数,不一定实 指三个人,这里
指十五岁。“有”同“又”,立身,
迷惑, 上天的意旨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指能有所成就 疑惑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指能听得进各种 顺从意愿 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不同意见。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 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 岁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精品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 儒家的重要经典。
知识链接“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悦”的古字,愉快
lún
yuè yùn chuán xǐng
论语 说 愠 传 三省
yú jǔ wǎng dài dān
重视品德修养:
每天自我反省—— 是否尽心尽力做事 是否以真诚交友 是否认真复习学习过的功课
1.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信、习
子曰:“吾十有[yòu]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yú jǔ)。”
有: 通“又”,古人在整数和零数之间时常“有”。 立: 站得住,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
zāi
逾 矩 罔 殆 箪食 哉
hào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gōng dǔ
曲肱 笃志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的读音。 2.听配乐朗读,注意语气、语调、停顿等。 3.男女生分组朗读,看谁读的更好。
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通假字)。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
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 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一 般是在姓之后加“子”,以表示尊敬,是敬辞。
论语第十二章的翻译与赏析
论语第十二章的翻译与赏析论语第十二章的翻译与赏析《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
论语第十二章的翻译与赏析,我们来看看下文。
【本篇引语】《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
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评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论语》第十二章节原文+译文
《论语》第十二章节原文+译文论语第十二章节原文+译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并问孔子是对他们怎样相处。
孔子回答说:“君子有九行,左左右右说君子。
左左右右说小人。
”
卫灵公继续问:“有人怀着善意却被误解,有人心怀邪恶却被人所赞赏。
如何行事才能获得真正的认可呢?”
孔子回答说:“君子行事,不会为了别人的误解而改变自己的本性;小人行事,只是为了赢得别人的赞赏。
”
卫灵公再次追问:“那么,如果别人误解君子,君子又应该怎样应对呢?”
孔子回答说:“君子应该坚持正义,不被别人的误解所动摇。
他们会被真实的行为慢慢地认可。
”
卫灵公感慨地说:“我明白了,君子真是难得的人。
”
译文:
卫灵公问孔子:“您是如何看待我们这些人的?”
孔子回答说:“君子有九种行为模式,与君子来往就是这样,与小人来往又是这样。
”
卫灵公继续问:“有些人内心善良却被误解,有些人内心邪恶却被人称赞,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认可?”
孔子回答说:“君子的行为不会受到别人的误解而改变,小人的行为只是为了赢得他人的称赞。
”
卫灵公再次问道:“那么,如果别人误解了君子,君子应该如何应对呢?”
孔子回答说:“君子应该坚持正义,不受他人误解所动摇,他们会经过自己真实的行为慢慢地被认可。
”
卫灵公感慨地说:“君子真是不易得到的人。
”。
《论语》十二章 课件
重
点 论( lún )语
字
·
wǎng( 罔 )
曾( zēng)子 · dài( 殆 )
yú( 逾)矩 dān( 箪 )
好( hào)之者 · 不亦说( yuè )乎
· 三省( xǐng )吾身
·
曲gōng( 肱 ) dǔ( 笃 ) 人不知而不yùn( )愠 传( ch)uá不n 习乎
·
文言知识积累
第 二 课 时
课文细读品味
1.“学”与“习”是一个意思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不是一个意思。对于知识来说,“学”是一个认识过
程,而“习”则是一个巩固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 必须将“学”与“习”统一起来。
课文细读品味
2.如何理解曾子所说的“忠”和“信”?讲求“忠”和“信” 对现代人有什么特殊意义? “忠” 是办事尽心尽力 ;“信”是诚信。在现代社 会中,我们仍然要讲求“忠” “信”,只有这样,我们 的社会才会和谐,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6. 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用作动词,吃。
文言知识积累
古
今
1. 不亦君子乎
异 义
·· 古义:有才德的人;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2. 饭·疏食,饮水
古义:粗疏,粗粝;今义:疏通。
3. 饭疏食,饮水· 古义:冷水;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文言知识积累
4. 匹夫不可夺志也 ·· 古义:指平民中的男子,也泛指平民百姓; 今义:泛指平常人或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课文细读品味
4. “温故”与“知新”是什么关系?
孔子强调,“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就达不到“知新” 的目的,只有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可见“温故”是“知新”的基础,“知新”是“温故”的 延伸和升华。
论语12章翻译和原文初一
论语12章翻译和原文初一本文整理了《论语十二章》翻译及原文,欢迎阅读。
《论语十二章》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论语12章的全部意思解释
论语12章的全部意思解释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门徒言行的文集,其中的第12章涵盖了多个重要话题和教诲。
下面我将为您解释《论语》第12章的全部意思:
第12章开头的内容是关于孔子对于学问和修养的重要性的强调。
孔子认为,学问和修养是一个人的核心,并且它们应该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他强调,人们应该不断学习、努力修身养性,以便为自己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接下来的内容提到了孔子对于忍耐和宽容的看法。
孔子认为,忍耐和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的表现。
他强调,人们应该以和平、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要轻易发怒,从而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孔子与学生讨论了上进心和追求完美的问题。
他强调,一个人应该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境界。
然而,同时也要保持谦逊和清醒的态度,不要过分自负或傲慢。
此外,该章中还涉及到孔子对待受教育和治理的看法。
孔子认为,教育是塑造人才的关键,一个国家的治理也必须以教育为基础。
他主张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第12章中还包括了关于仁德和孝道的讨论。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仁爱和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并尽力做到孝顺父母、尊重长辈。
他认为,这些美德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
综上所述,《论语》第12章涉及了关于学问修养、忍耐宽容、上进心追求完美、教育治理、仁德孝道等多个重要议题。
通过这些教诲,孔子试图向人们传达关于人文精神、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
论语12章注释
论语12章注释论语十二章孔子及其弟子〔先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精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是认识的过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求学心得,探索为人的道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个人修养
我 每天 自我检查,反省
原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多次
替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诚信
传授,这里指 老师传授的知 识。
竭尽自 己的心 力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
划事情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
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原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学而》)
学习方法
自我反省:1.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了全力。 2.反省自己跟朋友相处是否诚信。 3.反省自己是否巩固所学知识。
志向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 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对比 说明即使是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
个人修养——坚守志向
坚定志向 恳切
仁德
原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 地发问求教,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原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 以 为师矣。” (《为政》)
新的理解和体会。 当,做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 体会,就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强调的是“悟”,即思考。
迷惑,这里指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原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论语》选读
第12课博学切问
【原文2】子曰:“辞,达而已矣。
“(《卫灵公》)
注:①辞:言辞,言语②达:通达,清楚。
【批注】
【原文4】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
注释:①仕:做官。
②优:有余力
【批注】
拓展阅读
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精通诗、书、礼、易,也颇为擅长音乐,但还没达到精通的程度。
他听说周天子的大夫苌弘,知天文,识气象,通历法,尤其精通音律,于是借着代表鲁君朝觐天子之机,专门来苌弘家拜访。
寒暄已毕,二人对面席地而坐,各自面前的桌案上放着一杯热茶,冒着盈盈的水气。
主客都三十五六岁,只是苌弘体貌清峻,几缕黑须垂挂胸前;孔子却微微发胖,一部茂密的落腮胡子。
谈话逐渐转入正体,孔子双手抱拳欠身一拱,谦恭地说:“苌大夫博学多才,孔丘孤陋愚顿,须请教者甚多,然不便过多打扰,今天只就一事,请先生指点迷津。
”苌弘略一摆手,笑道:“孔大夫声名远播,只是相见恨晚,今既光临蔽舍,正好向先生求教。
若有疑难不决之处,咱们共同研讨吧。
”孔子说:“丘,喜爱音乐,却半通不通。
韶乐和武乐都很高雅,都流行于诸侯国的宫廷之间,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
苌弘缓缓地说:“据弘愚见,韶乐,乃虞舜太平和谐之乐,曲调优雅宏盛;武乐,乃武王伐纣一统天下之乐,音韵壮阔豪放。
就音乐形式来看,二者虽风格不同,都是同样美好的。
”孔子进一步问:“那么,二者在内容上有什么差别吗?”
苌弘回答说:“从内容上看,韶乐侧重于安泰祥和,礼仪教化;武乐侧重于大乱大治,述功正名,这就是二者内容上的根本区别。
”孔子恍然大悟地说:“如此看来,武乐,尽美而不尽善;韶乐则尽善尽美啊!”
苌弘称赞道:“孔大夫的结论也是尽善尽美啊!”
孔子再三拜谢,辞行回国去了。
第二年孔子出使齐国,齐国是姜太公开建的,是韶乐和武乐的正统流传之地。
正逢齐王举行盛大的宗庙祭祀,孔子亲临大典,痛快淋漓地聆听了三天韶乐和武乐的演奏,进一步印证了苌弘的见解。
而孔子出于儒家礼仪教化的信念,对韶乐情有独锺,终日弹琴演唱,如痴如醉,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
一连三个月,睡梦中也反复吟唱;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以至于连他一贯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品尝不出来了。
后人常用“尽善尽美”和“三月不知肉味”来评论孔子向苌弘请教和痴迷于韶乐的这段佳话。
一、根据下面的译文,默写出《论语》原句
【译文1】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
【译文2】孔子说:“言辞能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
【译文3】孔子说:“同学们呀,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启发想象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合群性,可以学会正当的怨恨。
近,可以学到融会父母的道理;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
”
【译文4】子夏说:“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时就去做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