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
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
13
护理诊断-焦虑
焦虑
轻度的焦虑能成功地帮助人适应生活,中度以上的焦虑方能对人的正常生活和躯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而需要提供护理帮助
1、入院时做好入院宣教,让患者及家属尽快融入环境中,以消除陌生感。
2、主动与患者接触、沟通,在生活上给予患者细致的照顾,耐心详细介绍特殊检查、治疗护理的意义及配合要点,争取家属的支持及患者的积极配合。
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
8
病情评估
心理评估
入院评估
检查评估
风险评估
详见病例介绍辅助检查
跌倒、坠床评估单压疮风险评估单危重患者风险评估记录单
意识状态-清楚自主能力-正常生命体征-发热阳性体征-湿罗音
焦虑、恐惧紧张、陌生
患者因“发热、咳嗽半月余,加重伴憋喘10天”入院,入院后予以化痰、平喘、抗感染、保护脏器功能等对症支持治疗,王绪华主任医师今日查房,分析患者病情,诊断1.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2.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3.心功能Ⅳ级4.低钾血症5.心律失常6.低蛋白血症7.肝功能异常明确,可与支气管哮喘鉴别,后者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期起病,以发作性喘息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症状消失,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史。哮喘的气流受限多为可逆性,其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激发试验阳性。该患者非发作性喘憋,结合患者肺部CT检查不支持支气管哮喘诊断,今日完善床旁腹部、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完善痰培养痰检菌病原学检查,联系呼吸内科会诊协助治疗,治疗上加用复方芦荟胶囊通便,监测血气分析变化,必要时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该患者肺部感染重,病情继续进展可发生肺性脑病、呼吸骤停、心脏骤停、恶性心律失常、休克、脓毒血症等情况危及生命,治疗花费较大,预后不良,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新的健康问题,比如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SCAP)。
SCAP是指在社区环境中获取的、且病情较重的肺炎,通常需要进行紧急治疗。
SCAP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本文将从SCAP的定义、病因、诊断和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些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一、SCAP的定义SCAP是指在社区环境中获得的肺炎,且患者病情较重,通常需要住院治疗。
它是由于社区环境中的感染性病原体侵袭导致的肺部感染,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呼吸衰竭和休克等并发症。
SCAP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
常见的细菌有肺炎球菌、流感嗜红细胞杆菌、肺炎链球菌等;病毒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真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个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也与SCAP的发病密切相关。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因此更容易患上SCAP。
1. 临床症状:SCAP患者常常表现为高热、畏寒、咳嗽、咳痰、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
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和休克等并发症。
2.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SCAP的诊断非常重要。
肺部感染会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片状或斑片状浸润影,有时伴有胸腔积液。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炎症指标、病原体检测等。
血常规通常会显示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也会明显升高。
4. 病原学检测:病原学检测包括痰液培养、血培养、呼吸道分泌物检测等,有助于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药敏情况。
SCAP的治疗应以早期抗感染治疗为主,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性治疗。
主要措施包括:1.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通常先静脉给药,待病情稳定后可以考虑口服给药。
告诉你有关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医疗知识
告诉你有关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医疗知识社区接触性肺炎是一个死亡率很高,且死亡率也很高的传染性的疾病。
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0%。
一般情况下这些患者都必须进入ICU接受急救处理,这对患者的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所以,及早的做出发病状况判断并予以恰当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预后疗效。
本篇文章将对社区内接触性肺炎患者的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的评估方式加以科普。
1.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定义现阶段医学当中关于重症社区获得肺炎病例还缺乏系统的规范,这也是社区获得肺炎病例在医学治疗进程中的一直未能得以克服的一个困难。
国外曾有一些学会提出了重症社区获得肺炎病例的治疗规范。
但这种治疗方法还是面临了不少争论。
在许多重症社区的肺炎病人诊断中,都是让病人在ICU进行诊断。
由于这一诊断没有严格的客观条件,相关的定义也不够准确。
在2002发表的第一篇研究论文认为;可利用社区对获得肺炎疾病患儿的住院费用、后期的恢复状况、住院持续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以重新界定从社区中获得肺炎病例病人的关键要素。
但迄今为止,仍旧没有一个较好的标准来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定义。
2.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常用的评分系统CURB评价系统,是由英国一医疗学会所提供的一个用来进行评价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频分系统。
该体系中主要包含了如下的五个变量;意识障碍程度、血尿素氮、呼吸作用频率、收缩压或舒张压、时间等。
将这五个因素作为此评估系统,这个评估系统将能够对社区中获得肺炎病例患者的情况严重程度做出评价,且操作较为简单。
这种方法掌握起来难度系数也比较小。
之后,这种方法也被逐渐的简化,升级为CRB-65这种评估体系,主要包括了意识障碍、呼吸频率、血压以及年龄这四个变量。
简化版的评估系统评估结果与未简化钱的接近。
该种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门诊急诊社区的肺癌病人。
除了上述两个评估系统外,还有PSI评分系统。
PSI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二十个评判参数。
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护理PPT课件
01. 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 02. 重症护理要点 03. 护理措施 04. 预防与康复
病因
01
02
03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真菌感染:如曲霉菌、 念珠菌等
04
非典型病原体感染: 如支原体、衣原体等
05
其他因素:如吸入性肺 炎、免疫功能低下等
呼吸支持
01
机械通气:根 据病情选择合 适的通气模式
02
气道管理:保 持气道通畅, 预防气道阻塞
03
氧疗:根据病 情选择合适的 氧疗方式
04
呼吸锻炼:指 导患者进行呼 吸锻炼,提高 呼吸功能
循环支持
监测生命体征:密 切关注患者的心率、 血压、呼吸频率等 指标
预防血栓形成:采取 必要的措施,如抗凝 治疗、物理预防等, 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及时就医,发现症 状及时治疗,避免
病情恶化
康复计划
01
呼吸功能锻炼:进行深呼吸、咳嗽、吹气球等训练,提高肺功能
02
肢体功能锻炼:进行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03
心理康复: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04
营养支持:加强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
05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康复计划
02
抗病毒药物:针对病毒感染, 使用抗病毒药物
03
抗真菌药物:针对真菌感染, 使用抗真菌药物
04
糖皮质激素:根据病情,使 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
05
镇咳祛痰药物:针对咳嗽、 痰多等症状,使用镇咳祛痰
药物
06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标准版)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概述】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人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临床表现】1急性起病,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
重症患者可有呼吸困难、缺氧、休克、少尿甚至肾衰竭等相应表现。
2.常伴有头痛、乏力、腹胀、恶心、呕吐、纳差等肺外症状。
3.患者常有急性病容,肺部炎症出现实变时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可有管状呼吸音或湿啰音。
4.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通常升高,但在老年人、重症患者、免疫抑制等患者血白细胞数不升高,甚至下降。
5.X线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在早期急性阶段病变呈渗出改变,表现为边缘模糊的片状或斑片状浸润影。
在慢性期,可发现增殖性改变,或与浸润、渗出性病灶合并存在。
【诊断要点】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238℃。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4.WBC>10X109∕1或<4X109∕1,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项中任何一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可建立临床诊断。
重症肺炎的诊断主要标准:(1)需要机械通气。
(2)48小时内肺部浸润扩大250%。
(3)感染性休克或需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4小时。
(4)急性肾衰竭,尿量<20πd∕h或非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肌酎>2ug∕d10次要标准:⑴呼吸频率230次/分。
(2)Pa()2∕Fi()2<250o(3)双侧或多叶炎症。
(4)收缩压<9OmmHg。
(5)舒张压〈6OmmHg。
凡符合1条主要标准或2条次要标准可诊断重症肺炎。
【治疗方案及原则】1.及时经验性抗菌治疗,所选抗菌药物尽可能覆盖可能的病原体。
病例讨论-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
2018年 8月 6日
病史
• • • 基本信息:45床,巫慧琴,女,87岁。(孤老) 主诉:发热伴咳嗽咳痰1天 现病史:患者家属诉患者1天前于养老院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 38.3℃,伴有咳嗽咳痰,痰色白质稠量少,不易咯出,予抗感染治疗后发热、 咳嗽咳痰未见明显好转(具体不详)。现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此次 发病以来,无恶寒,无胸闷胸痛,无气促,无咯粉红色泡沫痰,无体重进行 性下降。
• 入院症见:神志欠清,发热,咳嗽咳痰,痰色白质稠量少,留置胃管
中,二便尚调,夜寐一般。
病史
• 既往史 • 既往有血管性痴呆病史2年余,神志时清时 欠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内科疾 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 其他手术史及外伤史。否认其他输血史。 • 辅助检查 • 无
病史
• 体格检查
入院后检查
• 2018-07-20 • 动脉血气:动脉血CO2分压 33.0 mmHg↓,O2分压 79.0 mmHg ↓,乳酸 1.7 mmol/L ↑。 •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9.8 %↑,淋巴细胞百分比 14.1 % ↓,红细胞 2.98 x10^12/L ↓,血红蛋白 91 g/L ↓, 超敏C反应蛋白 100.27 MG/L ↑。 • BNP:B型钠尿肽 427.00 pg/ml↑。 • 肝肾功能电解质+心梗标志物:总蛋白(干式) 54.3 g/L↓, 白蛋白(干式) 25.0 g/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干式) 344 U/L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干式) 363 U/L ↑,总胆红素 (干式) 52.5 umol/L ↑,肌酐(干式) 114.7 umol/L ↑,肌红蛋 白 52.9 ng/mL ↑。 • 粪RT+OB:隐血 阴性 ,粪便转铁蛋白 阴性 。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简称SCAP)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和病死率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在当今医学领域,由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耐药菌株的出现,SCAP的诊治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SCAP的诊治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可以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疾病概述SCAP是由各种致病菌引起的一种肺实质感染疾病,通常表现为高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SCAP的发病原因复杂,既与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和耐药性相关,也与宿主的免疫状态、肺功能等因素有关。
在诊治SCAP时,需全面考虑病原体、宿主因素及环境因素,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二、病原学诊断1. 病原体鉴定SCAP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细菌感染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病毒感染常见的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真菌感染常见的有念珠菌、曲霉菌等;寄生虫感染较为罕见。
对于SCAP患者,应及时进行病原体的分离培养和PCR检测,以明确病原体种类,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 肺部影像学表现三、治疗原则1. 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SCAP的治疗首先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即选用对病原菌敏感的抗微生物药物。
一般来说,对于患者来说,应该及早使用足量的广谱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并视临床反应调整用药。
对于多重耐药的病原体感染,可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成功率。
对SCAP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应根据病原体的鉴定和及时调整用药,以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
2. 综合支持治疗在对SCAP进行抗感染治疗的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综合支持治疗,包括充足的氧疗、营养支持、液体管理等。
对于严重的呼吸困难患者,应尽快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以确保患者的氧供应和二氧化碳排泄。
3. 营养支持SCAP患者常因发热、全身炎症反应等原因导致代谢亢进,需要增加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的恢复。
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诊断
特别关注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诊断杨远伟 (雅安市名山区人民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山分院,四川雅安 625100)到目前为止,许多人不知道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什么。
下面对该病做一个介绍和分析。
1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定义社区获得性肺炎指的是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因为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
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症状主要有为鼻炎、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喉痛、头晕脑胀等症状。
但不是所有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都有这些前期表征,有的是直接爆发。
目前,社区获得性肺炎依旧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病死率可达5%左右。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人们的免疫系统也随之弱化,加之病原体发生变异,其抗生素耐药率逐步提升,进而会引发更多不可预见的病种。
2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诊断依据微生物学检查发现,病原体不但能够支持肺炎重症的诊断,而且能够指导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药物治疗的开发,进而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转归提供有利的帮助。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一般情况下,和其他肺炎一样,病人都伴随有咳嗽、有痰、发烧等症状;做胸部CT的时候,会发现肺部有高密度浸润性病变等。
六十五岁以上的患者,还会出现呼吸道以外的病症。
在患病的时候,需要检查呼吸、脉搏以及体温等,才可以从临床上做出初步诊断。
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患者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①发烧。
②呼吸道病情恶化,咳嗽、喉咙有脓痰、时而胸痛。
③胸部CT:片状、斑片状阴影,或间质改变,有或无胸液。
④白细胞有无不正常扩张或缩小,有没有移动。
诊断形式:如果出现①+③、②+③、④+③症状,在排除其他病症的情况下,就可以确诊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的诊断:分为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
其中主要标准有: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次要标准:定向障碍、呼吸频率≥30次/min、多肺叶浸润、氧合指数≤250 mmHg等。
如果符合以上任意一项主要标准或者是3~4项次要标准,则可以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患者。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救治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救治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我们谈论了其严重程度评分、经验性抗感染策略、病原菌、病毒性肺炎等诸多方面。
肺炎所致的感染性休克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
目前针对SCAP,需要新的抗生素来对其进行救治。
DISA/ATS针对CAP的相关建议非常实用,目前推荐针对大多数的SCAP,可以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者三代头孢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项抗感染治疗。
如果患者具有两种高危因素,推荐以经验性覆盖PES菌群(铜绿假单胞菌、ESBL阳性的肠杆菌科、MRSA)。
对于流行性感冒性CAP,推荐使用奥司他韦,同时避免使用激素。
奥司他韦治疗无效或者耐药,可以使用扎那米韦。
只有当合并有难治性休克、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的时候,推荐使用类固醇激素。
背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严重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SCAP)收入到ICU 中,尤其是那些高龄、基础疾病较多、存在免疫抑制的患者。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有21%需要到ICU进行治疗,这些患者中有26%需要机械通气。
SCAP的病死率仍然很高,可以达到25-50%;延迟收入ICU 会导致这部分患者死亡率增加,因此目前产生了一些危重病评分来明确患者的严重程度,方便医生对病情进行评估。
肺炎链球菌仍然是CAP主要的致病菌。
目前大约有6%的CAP患者的病原菌是耐药的。
PCR技术目前已经发现了大量病毒性CAP,主要是流感病毒和鼻病毒。
早期充足的抗感染策略对于SCAP来说非常重要,但目前如何达到这一目标非常具有挑战。
早期使用不恰当的抗生素(对致病菌不敏感)会增加病死率。
Postma及其同事发现,单用β内酰胺和β内酰胺联合大环内酯/喹诺酮,两者效果类似。
联合用药中,β内酰胺到底是联合大环内酯还是喹诺酮,目前仍是一个讨论点。
感染性休克是SCAP的主要致死因素。
当患者循环难以维持,可以加用激素。
目前已经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病原菌,这就要求尽快研发出针对性的抗生素。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识别对CAP进行严重性评估非常重要,可惜目前没有完美的评分策略。
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方法——医疗知识知多少
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方法——医疗知识知多少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不同疾病的认知与评定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一些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也逐渐有了详细的等级划分,如社区获得性肺炎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自身具备传染性,致死率也非常高。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生理健康,就应当让更多人学习判断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方便人们对病情程度进行判定并尽早接受治疗,能够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价的方法。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概念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成因较为复杂,通常是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与细菌、病毒、衣原体以及支原体等微生物都有着紧密的关联,根据症状的轻重分为多个不同的严重性等级。
虽然致病因素有许多,但是其大部分成病原因都是单一菌种所致,但是也会有小概率出现多种致病菌引发的复杂的社区获得性肺炎[1]。
轻微症状的出现群体较为广泛,而重型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在60岁以上并且身具基础病症(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的个体上出现的概率更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性具体划分难度都相对较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二、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评价系统(一)CURB评分系统这一评分系统的应用较为常见,能够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性进行较为明确的判定工作,在CURB评分系统中通常是以五个变量为基础:是否存在意识障碍、血尿素氮水平、呼吸频率、收缩压与舒张压、年龄,这几个变量在正常状态下都有各自稳定的区间,而社区获得性肺炎会导致这些变量出现一定程度的浮动,病情越严重其与正常区间的差距就越大,这一评分系统的主要优势就在于更加清晰直观,在临床应用中难度不高更容易被基层医师所学习与使用,对于社会而言有良好的促进效果[2]。
(二)PSI评分系统PSI评分系统的应用中包含了多个参数,能够更加全面的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状态把控,角度更加完善,对于一些细微的情况变化也能够很好的记录下来,但是这一评分系统也有一定的缺陷,由于其涉及到的数据信息较为复杂多样,所以想要得到准确的数据往往需要经过大量的计算,并且由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对高龄人士的影响更大,所以在进行评定的时候主要是以高龄群体为主,这也就意味着对青少年群体的评定严重性可能存在误差,需要多次测量才能够保证最终结果的稳定性。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C
Confusion 意识障碍(新发)
1分
O
Oxygen low 低氧血症:年龄校正后
2分
P
动脉血 pH<7.35
2分
Patrick G. P. Charles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 47:375–84
SMART-COP评价标准的优势
需要IRVS 百分比(%)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 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年发病率为5-11/1000,在高龄人群 中发病率更高 •在CAP患者中约18-36%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 SCAP病死率高达20% ~50%。
CAP诊断标准
1.新进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有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 军团菌可以是相当常见的病原体 – 有慢性肺部疾病者G_杆菌包括铜绿假
单孢菌增加
– 免疫抑制宿主特殊病原体比例明显增 加
近年来, 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革 兰阴性杆菌等感染概率显著增加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9;29 (1) : 3 - 8. Clin Infect Dis.2019,;44 ( Supp l) : S27 - 72.
CAP感染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
CA-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
当地检出率高 有MRSA感染或定植病史 与感染患者有密切接触 群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焦虑:与环境陌生有关
护理诊断-体温过高
及时报告医生病人的发热情 况,观察热型的变化,配合 医师查明发热原因
辅助措施:①保持床单位清 洁,擦洗、更衣、换床单时 避免着凉。②保持全身清洁, 及时保护皮肤,防止干燥, 炎症。③保证水分的补充, 1500-2000ml/ 天 。 ④ 保 证 营 养的摄入。宜清淡、易消化、 高能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 或半流质。⑤卧床休息,吸 氧。
02
2、主动与患者接触、沟通,在生 活点上击给输予入患简者要细文致字的内照容顾,,文耐字心内容 详需细概介括绍精特炼殊,检不查用、多治余疗的护文理字的修饰。 意义及配合要点,争取家属的支 持及患者的积极配合。
03
点3击、输做入好简心要文理字护内理容,,使文患字内容 需者概树括立精炼增,强不战用胜多疾余的病文的字信修饰。
感知能力、潮湿度、活动度、移动能力、营养摄 取能力、摩擦力和剪切力
危重患者风险评估记录单
深静脉血栓、误吸/窒息、非计划拔管、泌尿系 感染
护理诊断
1
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多、乏力有关
护
理 诊
3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机械因 素有关
断
4
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脓毒性休 克、多器官衰竭
A
B
C
D
降温措施:按顺序如下:① 通风透气。②调节室温,通 过 空 调 保 持 室 温 18 ~ 22℃ , 湿度 50% ~70% 。 ③温 水 、 酒精擦浴。④冷敷,冰帽, 降温毯。⑤遵医嘱使用退热 剂。⑥冰盐水灌肠。⑦冬眠 疗法等。采取降温措施后每 半小时复查一次体温,持续 观察变化;>37℃,每天测4 次;>39℃,每天测6次
肺部CT
肺部感染。
初步诊断
社区获得性肺炎, 重症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心功能Ⅳ级
低钾血症 心律失常 肝功能异常 低蛋白血症
病情介绍
检查
白细胞 23.33 (10^9/L) 偏高, 红细胞 3.96 (10^12/L) , 血红蛋 白 125.0 g/L , 红细胞压积 35.90 % , 平均红细胞体积 90.7 fL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31.6 pg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浓度 348.0 g/L , 血小板 363 (10^9/L) 偏高, 红细胞分布宽度 41.10 fl , 红细胞变异系数 12.50 % , 血小板分布宽度 11.50 fL , 平均血小板体积 10.20 fL , 大型血小板比率 26.2 % , 血 小板比积 0.37 % 偏高, 中性粒细胞 20.70 (10^9/L) 偏高, 淋 巴细胞 1.22 (10^9/L) , 单核细胞 1.35 (10^9/L) 偏高, 嗜酸性 粒细胞 0.01 (10^9/L) 偏低, 嗜碱性粒细胞 0.05 (10^9/L) , 中 性细胞比率 88.8 % 偏高, 淋巴细胞比率 5.2 % 偏低, 单核 细胞比率 5.8 % ,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 0.0 % 偏低, 嗜碱性粒 细胞比率 0.2 %
心。
04
4、心理治疗
点心击理输入支简持要法文字内容,文字内容 需认概知括精疗炼法,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
行为矫正法
音乐疗法
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
15%
呼吸衰竭
30%
60%
脓毒性休克
多器官衰竭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病情简介-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
白细胞 16.85X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9.9%;白 蛋白 32.4g/L,谷草转氨酶 62.5U/L,谷丙转氨酶 85.9U/L;甲功三项:FT3 2.72 pmol/L,TSH 3-UL 0.231 uIU/ml
心脏超声
EF 58%,FS 30%,瓣膜退变,二尖瓣轻度返 流,左室充盈异常;
护理诊断-有皮肤完整性受损
1、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平整、松软、无褶皱、无碎屑,每天用温水清洗皮肤2次, 以保持皮肤清洁与凉爽,瘫痪肢体与部位不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不用力擦拭,防止损伤 皮肤、加强二便的管理,以免刺激局部皮肤。 2、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定时翻身、按摩1次/2时,使用气垫床、气圈、水垫、减压贴等。 3、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4、预防抓伤,勤剪指甲,每周1次,预防烫伤,禁用热水袋取暖。
主任查房记
患者因“发热、咳嗽半月余,加重伴憋喘10天”入院,入院后予以化痰、平 喘、抗感染、保护脏器功能等对症支持治疗,王绪华主任医师今日查房,分析 患者病情,诊断1.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2.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3.心功能Ⅳ级4. 低钾血症5.心律失常6.低蛋白血症7.肝功能异常明确,可与支气管哮喘鉴别,后 者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期起病,以发作性喘息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 缓解后症状消失,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史。哮喘的气流受限多为可逆性,其支 气管舒张试验或激发试验阳性。该患者非发作性喘憋,结合患者肺部CT检查不 支持支气管哮喘诊断,今日完善床旁腹部、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完善痰培养 痰检菌病原学检查,联系呼吸内科会诊协助治疗,治疗上加用复方芦荟胶囊通 便,监测血气分析变化,必要时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向患者家属交待病 情,该患者肺部感染重,病情继续进展可发生肺性脑病、呼吸骤停、心脏骤停、 恶性心律失常、休克、脓毒血症等情况危及生命,治疗花费较大,预后不良, 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自本次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差,大便较前 明显减少,小便如常,未监测体重,体力明显 下降。
病情简介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急性病面容,表情痛苦,被动体位,神志清 楚,言语清晰,查体合作。眼睑正常,结膜充血,巩膜无黄染,双 瞳孔等大、等圆,双眼瞳孔对光反射灵敏。颈动脉正常搏动,无颈 静脉怒张,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胸廓对称,外形正常,无胸骨压痛, 乳房正常对称。双侧呼吸运动不对称(左侧减弱),肋间隙正常;语 颤正常;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左肺明显,右肺满布干 湿啰音,左肺满布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 ;心尖搏动正常, 未触及 震颤;心浊音界无明显扩大;心率175次/分,律不齐,无杂音,无 心包摩擦音。
病情评估
意识状态-清楚 自主能力-正常 生命体征-发热 阳性体征-湿罗音
入院评估 检查评估
详见病例介绍 辅助检查
焦虑、恐惧 紧张、陌生
心理评估 风险评估
跌倒、坠床评估单 压疮风险评估单 危重患者风险评估记录单
跌倒坠床评估单
年龄、意识、精神、运动、视力听力、疾病因素、 药物因素、既往史
压疮风险评估单
主要内容
疾病介绍
病情评估
病情简介
护理诊断
病情简介
姓名:全玉娟 住院号:80021491 性别:女 年 龄:51岁 入院日期:2018-01-02 18:10
主 诉:发热、咳嗽半月余,加重伴憋喘
10天。
现病史:入院前半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发
热,体温最高达39.0℃,咳嗽、咳痰,痰初为 灰白色粘痰,后逐渐变为黄色粘痰,量较多, 不易咳出,于当地诊所治疗(具体不详),效 果不佳,10天前上述症状较前加重并出现憋喘、 心悸,偶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粉红色泡 沫状痰,无心前区疼痛,无头晕、头痛,无恶 心、呕吐,无腹痛、腹胀、腹泻等,于当地医 院就诊,行肺部CT检查示肺部感染,予治疗 (具体不详)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求进一步 系统诊治来我院就诊,急诊予控制感染、化痰 等治疗后以“肺部感染”收入我科。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录
疾介绍
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 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致病原 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 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 显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 移而不断变迁。
疾病现状
疾病定义
疾病发展
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 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 因,CAP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 医院外罹(li)患的感染性 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 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 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 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遵医嘱合理补液,防止体温 骤降引起虚脱
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
1、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2-3L/ 分),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遵医嘱给予雾 化吸入每日2次,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床边备 吸痰盘、吸引器,患者痰液粘稠或咳痰无力时及时 给予吸痰。 2、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鼓励患者有意识的 使用呼吸技术(包括缩拢嘴唇呼吸和膈肌呼吸), 以增加肺活量,保持肺功能。 3、观察病人的呼吸性质、频率、深度、有无鼻翼 扇动、三凹症、呼吸困难及反常呼吸,发现异常及 时报告处理。 4、遵医嘱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清洁
避免受压
01
02
营养 03
预防 04
护理诊断-焦虑
焦虑
轻度的焦虑能成功地帮助人适应生活, 中度以上的焦虑方能对人的正常生活和躯体健康 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而需要提供护理帮助
01 1家 感点 需、属 。击 概入尽输 括院快入 精时融简 炼做入要,好环文不入境字用院中内多宣,容余教以的,,消文文让除字字患陌修内者生饰容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