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https://img.taocdn.com/s3/m/d6b08d5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2.png)
01 病因
03 检查 05 治疗
目录
02 临床表现 04 诊断 06 预防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在院外由细菌、病毒、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所引起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伴 或不伴咳痰和胸疼,前驱症状主要有鼻炎样症状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鼻流清涕、喷嚏、咽干、咽痛、 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头痛、头昏、眼睛热胀、流泪及轻度咳嗽等。并非每一个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都会有前 驱症状,其发生率依病原体不同一般在30%~65%之间。而且现在发病的几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也是研究的热点。
2.全身毒血症
绝大多数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全身毒血症样症状,如畏寒、寒战、发热、头昏、头痛、 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体乏、饮食不佳、恶心、呕吐;重症患者还可出现神志障碍或精神症状。
3.呼吸系统症状
即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五大症状。在不同的病原体和不同的患者,以上五大症状的发生率及 其特征各不相同,而并非每一个患者或每一种病原体所致的肺炎都会同时出现以上五大症状。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痰液取深部痰液作革兰染色,若有较纯的细菌出现如均为革兰阴性杆菌则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革兰阴 性需氧菌,如为革兰阳性菌呈双式葡萄状排列,则可能是真实的病原菌,此时对痰液作相应的可疑菌的对流免疫 电泳是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法。
(2)血标本一般取早、晚期双份血标本,对早期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病原菌,常用血清凝集试验 法确定,对其他病原如支原体、鹦鹉热衣原体、病毒和军团菌等则可用酶联免疫测定法,荧光素标记抗体法检测 血清中相应抗体。凡酶联免疫(ELISA法)IgM阳性或IgM双份血清有4倍升高者即可做出病原学诊断。建立的聚合 酶链反应(PCR法)可直接快速检测病原的特异性核酸序列,快速准确地作出诊断。尿标本:常用乳胶凝集试验 法测定病原菌抗原(如肺炎链球菌抗原和流感嗜血杆菌B型抗原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ded6aea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a.png)
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1. 引言1.1 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获得的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这种肺炎通常不需要住院治疗,而是在家中或社区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主要影响老年人、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突发性和多样性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等。
区分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种类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在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方面,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疫苗接种、避免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等措施十分重要。
及时就医、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防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关键措施。
通过加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识和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病率和减少疾病的传播。
【字数:232】2. 正文2.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感染的肺部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这种疾病常见于季节变换时期,尤其是冬季。
据统计,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影响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与年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老年人和婴幼儿是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
长期接触空气污染、吸烟、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肺部疾病)的人群也容易罹患社区获得性肺炎。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胸痛、疲劳等,严重病例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及时发现和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对预防和治疗该疾病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健康意识、改善生活方式和遵医嘱进行治疗,才能有效防止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和传播。
2.2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1. 年龄因素:年龄是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老年人和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增加了患肺炎的风险。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https://img.taocdn.com/s3/m/2d83a61610a6f524ccbf857d.png)
菌血症
糖尿病 肿瘤
单身、失业、吸烟
类固醇和支气管舒张剂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
社区获得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炎(CAP)
病理学
大叶性病变:以叶间胸膜为界 病变局限叶、段;分充血期、 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 散期;四期未必按时序出现, 可几期同时出现;典型病变常 见于肺炎链球菌感染,而肺炎 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其 它链球菌的肺炎,亦可呈现大 叶性病变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痰细菌学检查标本的采集、送检和实验室处理(草案) 采集:⑴时机:治疗前;⑵方法:先漱口,深咳嗽,取脓 性痰;⑶无痰时,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导痰,可检查分支杆 菌和卡氏肺孢子虫;⑷分支杆菌、真菌检查应收集3次清 晨痰标本;⑸通常细菌,先做细胞学筛选,1次即可 送检: ⑴ ≯ 2小时; ⑵延迟送检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 4℃保存(疑似肺炎链球菌感染不在此列),≯24小时 实验室处理: ⑴脓性部分涂片作革兰氏染色,挑取合格 标本; ⑵接种于琼脂和巧克力两种培养基(标准4区划线 法半定量培养),必要时选加其它; ⑶涂片油镜见典型 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形态,有诊断价值; ⑷合格 标本: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多核白细胞<25 个/低倍视野,或二者之比< 12.5
影响CAP病原体分布的宿主因素(表1)
因素或状态 酒精中毒 近期抗菌药治疗 COPD或吸烟 口腔卫生不良 住在护理院 流感 结构性肺病 接触鸟或动物 流感流行 吸入或毒瘾 常见病原体 肺炎链球菌、厌氧菌、G- 杆菌、结核杆菌 耐药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卡他莫拉菌
厌氧菌 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厌氧菌、
显微镜检 FA(嗜肺 军团菌)
社区获得性肺炎ppt课件
![社区获得性肺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7eac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8.png)
04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药物治 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治疗原则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治疗策略是药物治疗。首选抗生素应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的 病原学特点,如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选择针对这些病原体的抗生素。 同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口服、静脉或联合用药。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近年来,新型抗生素和联合治疗策略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 进展。例如,针对多重耐药菌的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 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此外,联合治疗策略如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 药物的使用也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社区获得性肺炎药物治疗的经济影响 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分析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非常重要。随着新型抗生素 和联合治疗策略的出现,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治疗成本有所上升,但根据现有的 研究,这些新策略能够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从而在总体上降低了治疗成本。
03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
VIEW MORE
诊断标准与方法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包 括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 白、降钙素原等。根据这些指标,结合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可 以初步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了确诊,需要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 以显示肺部浸润影。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进行更详细 的评估。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方案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 for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汇报人:XXX
20XX.XX.XX
目录
0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概述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457614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7.png)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指在社区中获得的、在医院外发生的肺炎。
它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对临床医生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通常表现为急性起病,伴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呼吸困难、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和症状,对相关症状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皮肤粘膜、呼吸情况等,并进行心、肺、腹部等系统的详细检查。
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发现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肺部啰音等情况,从而辅助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是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X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肺部实变、浸润、渗出等病变,有助于确定病变的范围和部位。
此外,CT检查也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影像学信息,对于复杂病例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四、实验室检查。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还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痰培养、血培养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炎症指标、病原体情况等,有助于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五、其他辅助检查。
对于部分疑难病例,可能需要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病原体抗原检测等,以帮助确定诊断。
综上所述,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只有正确的诊断,才能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因此,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合理选择检查手段,以期早日确诊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30d63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0.png)
3
CAP的定义和诊断
一、定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指在 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 质),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人院后平均潜伏 期内发病的肺炎。
2024/1/4
4
CAP的定义和诊断
二、成人CAP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9
2024/1/4
10
02 Part Two CAP病情严重程度评价、住 院标准及重症CAP诊断标准
2024/1/4
11
CAP病情严重程度评价、住院标准及重症 CAP诊断标准
一、CAP病情严重程度评价
严重程度评分表 • CURB-65(C:意识障碍,U:尿素氮,R:呼吸,B:血压,
65:年龄) • CRB-65 • 肺炎严重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 ,PSI) • CURXO评分 • SMART-COP评分
2024/1/4
49
07 Part seven 特殊类的CAP
2024/1/4
50
特殊类型CAP
一、特殊病原体
病毒性肺炎 • 常见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
毒、人偏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 • 2009以来 H1N1与季节性病毒株H3N2共同流行。 • 近年人感染禽流感(H5N1、H7N9、H10N8)肺炎和输
入性中东冠状病毒肺炎(MERS)出现。 • 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早期抗病毒及
合理的支持对症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手段。
2024/1/4 51
2024/1/4
52
特殊类型CAP
一、特殊病原体
军团菌肺炎 • 易感人群:老年、男性及吸烟者、伴有慢性心肺基础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d8ed5e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d.png)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简称CAP),是指在社区或家庭环境中感染的一种肺部感染疾病。
它是一种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通常表现为咳嗽、胸痛、咳痰、发热等症状。
以下是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名词的解释。
1. 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被某种病原体感染引发的肺部感染。
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
CAP 通常由呼吸道内的细菌引起,例如肺炎链球菌等。
2. 病原体 (Pathogen)病原体是指能引起疾病的任何生物体。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
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3. 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
它是一种球状细菌,常常存在于上呼吸道和咽喉部位。
肺炎链球菌感染可以导致肺炎等严重疾病,特别是在年轻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中。
4. 临床症状 (Clinical Symptoms)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症状通常包括咳嗽、胸痛、咳痰、发热等。
其他症状可能还包括气促、乏力、全身不适等。
病情重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嗜睡、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
5. 诊断 (Diagnosis)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通常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医生可以通过听诊肺部、进行血液检查、咳痰培养或胸部X光等来确定诊断。
有时还可能需要进行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6. 抗生素 (Antibiotics)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药物。
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抗生素耐药性等因素,医生也可能会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
7. 预防 (Prevention)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相关疫苗。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新认识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新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0459c85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5.png)
临床研究进展
个体化治疗策略
随着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的认识加深,研究者们正在探索个体化治疗策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原体类型、病情严 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联合治疗研究
针对一些难治性或复发性肺炎,研究者们正在研究联合治疗策略。联合治疗旨在通过多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对病 原体的清除效果,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临床实践指南更新
随着研究进展的不断更新,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这些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新建议和标准操作流程,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一致性和效果。
科研成果与展望
科研成果
近年来,科研人员在社区获得性肺炎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对病原体致病机制的深入了解、 新型诊断技术的开发以及治疗策略的改进等。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推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影像学检查
02
03
实验室检查
X线或CT显示肺部斑片状浸润影 或实变影。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 例增加,C反应蛋白升高。
鉴别诊断
肺结核
肺结核患者常有低热、盗汗等结 核中毒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肺 部结节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痰液
检查可发现抗酸杆菌。
肺癌
肺癌患者常有长期吸烟史,影像学 检查可见肺部肿块或肺门淋巴结肿 大,痰液或支气管镜活检可确诊。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1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浓
度。
加强个人防护
02
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避免接触病人,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提高免疫力
0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8b920f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d.png)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下发生的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以下是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的解释:1.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获得的肺炎,包括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和其他类型的肺炎。
病人通常在发生症状的48小时内就就诊。
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肺炎,可引起肺功能衰竭和死亡。
SARS在2002-2003年间爆发,并造成全球大规模传播。
3. 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于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最早被报告。
该病毒可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并且有致命的风险。
4. 流感(Influenza)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和疲劳等症状。
流感病毒可以引起全球性大流行。
5. 病原菌(Pathogen)病原菌是指可以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6. 化疗(Chemotherapy)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来治疗癌症或其他疾病的方法。
化疗药物通常会破坏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导致一些副作用。
7. 抗生素(Antibiotics)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它们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但对病毒感染无效。
8.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外部病原体和异物的系统,由各种细胞和分子组成。
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消灭入侵的病原体,防止疾病的发生。
9. X线检查(X-ray)X线检查是使用X射线技术来观察身体内部的一种检查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检查肺部是否有发生炎症或其他异常。
10. CT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CT扫描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产生高清晰度的三维影像,用于检查人体内的器官和组织。
社区获得性肺炎护理查房ppt
![社区获得性肺炎护理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39db7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c.png)
呼吸道护理与氧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咳嗽、多翻 身,以促进痰液排出。
吸氧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合理安排吸 氧时间和流量,确保吸氧安全有
效。
呼吸道清洁
定期为患者进行呼吸道清洁,如 使用雾化吸入等措施。
营养与饮食护理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体征检查
检查患者的体温、呼吸频 率、心率等体征,了解病 情变化。
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血常 规、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 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 。
患者认知情况评估
疾病知识了解程度
心理状态
了解患者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知程 度,包括病因、治疗、预防等方面的 知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是否 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以及这些 情绪问题对治疗和护理的影响。
肺炎的发生。
控制策略
早期诊断与治疗
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时,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
疗有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
合理使用抗生素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 和不当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
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多 饮水、咳嗽排痰,必要时进行 吸痰和雾化吸入治疗。
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记录 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及
社区获得性肺炎护理查房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护理评估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护理措施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 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医学
![社区获得性肺炎医学](https://img.taocdn.com/s3/m/78c6fed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4.png)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社区获得性肺炎 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 原体肺炎等。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病原体的感染有关,病原体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引发炎症反应。
病理生理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肺组织损伤、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等阶段,这些过程共同作用导 致肺炎的发生和发展。
VS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癌等相鉴 别,根据病情和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03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
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 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
抗生素使用方法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避免自行 增减剂量或停药。
抗生素使用注意事项
社区获得性肺炎医学
目录
• 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后与转归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01
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 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 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 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对症支持治疗
吸氧治疗
对于缺氧患者,给予吸氧治疗,以提高血氧 饱和度。
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必要时进行吸痰或气管插管。
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抵抗力。
中医中药治疗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节身体机能,缓解症 状。
个人防护
倡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 戴口罩、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等,降低感染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https://img.taocdn.com/s3/m/b8978f1ab52acfc789ebc96f.png)
社区获得性肺炎大姚县人民医院内一科杨菊芬(2016-5-10)定义: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一、CAP的临床诊断依据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二、病原学诊断方法的选择:1.门诊治疗的轻、中度患者不必普遍进行病原学检查,只有当初始经验性治疗无效时才需进行病原学检查。
2.住院患者应同时进行常规血培养和呼吸道标本的病原学检查。
凡合并胸腔积液并能够进行穿刺者,均应进行诊断性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行胸液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查。
3.侵袭性诊断技术仅选择性地适用于以下CAP患者:①经验性治疗无效或病情仍然进展者,特别是已经更换抗菌药物1次以上仍无效时;②怀疑特殊病原体感染,而采用常规方法获得的呼吸道标本无法明确致病原时;③免疫抑制宿主罹患CAP经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4需要与非感染性肺部浸润性病变鉴别诊断者。
三、CAP入院治疗标准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1.住院治疗标准:满足下列标准之一,尤其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条件并存时,建议住院治疗;(1)年龄≥65岁。
(2)存在以下基础疾病或相关因素之一: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糖尿病;3)慢性心、肾功能不全;4)恶性实体肿瘤或血液病;5)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6)吸入性肺炎或存在容易发生吸入的因素;7)近1年内曾因CAP住院;8)精神状态异常;9)脾切除术后;10)器官移植术后;11)慢性酗酒或营养不良;12)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https://img.taocdn.com/s3/m/f28340b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5.png)
肺炎。
四、发病机制
大叶性肺炎 以叶间胸膜为界,病变 局限于叶、段。炎症过 程分4期,即充血期、红 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 和消散期。
小叶性肺炎 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肺小叶实变。因为 渗出物(分泌物)重力作用,病变通 常在肺底部或后部。病变界限不清楚, 呈现较干的颗粒状,灰红色或黄色。 有时病变影响整个肺小叶,而间隔的 另一侧肺组织完全正常。组织学上见 化脓性中性粒细胞渗出物充满支气管、 细支气管和毗邻肺泡。常见病原体为 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嗜血杄菌、 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
加重,伴或不伴脓痰、胸痛、呼吸困难及咯血。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或<4×109/L,伴或不
伴细胞核左移。
3.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新出现的斑片状浸润影、
叶或段实变影、磨玻璃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
胸腔积液。
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 准或≥3项次要标准
社区获得性肺炎
目录
CONTENT
01 定义 02 病原学特点 03 分类 04 发病机制 05 临床表现 06 辅助检查 07 诊断 08 鉴别诊断 09 治疗
一、定 义
肺炎: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病因: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 及药物。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 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九、治 疗
(一)CAP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4.入住ICU的无基础疾病青壮年罹患重症CAP的患 者,推荐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物、三代头孢菌素、 厄他培南联合大环内酯类或单用呼吸喹诺酮类静脉 治疗,而老年人或有基础病患者推荐联合用药。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https://img.taocdn.com/s3/m/ade71291dd88d0d233d46a14.png)
肺部体征不明显
白细胞正常、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或 降低 胸片多为间质性病变、小片浸润影 抗生素治疗无效
不同病毒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
流感病毒肺炎:冬春季多发,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副流感病毒肺炎:起病缓慢,咳嗽症状较轻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持续干咳和发作性呼吸困 难 腺病毒肺炎:起病急,咳嗽、呼吸困难,常有肺 外症状,胸片可见大片阴影
混合感染
我国CAP病原菌构成特点
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我国 CAP中占据重要地位
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仍为常见的致病
菌
部分存在厌氧菌感染 混合感染较常见,以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
感染为最常见
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小儿多见,可有一定的流行性
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以干咳为主,胸痛少见,常有呼吸困难
呼吸频率 > 30次/分; 低氧血症: PaO2 / FiO2 < 250 mm Hg; 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胸部 X 线显示多个肺叶的浸润影; 休克:收缩压< 90 mm Hg,舒张压< 60 mm Hg;
需要血管加压药物支持 > 4小时以上;
少尿。
基础疾病与病原菌(1)
厌氧菌肺炎:痰有臭味,易形成脓肿、脓胸,大 多有原发病及诱因
1、肺炎链球菌肺炎
CAP 最常见病原体,占 30%到 70%。
典型的表现为肺实变、寒战,体温>39.4℃ ,多汗和胸膜疼痛。
老年患者临床表现隐匿、常缺乏典型的临床 症状和体征。 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X线表现为肺叶、肺 段的实变。
社区获得性肺炎ppt课件
![社区获得性肺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a330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5.p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 for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汇报人:XXX
目录
Content
0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概述 02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因 03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理生理 04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 05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防
03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理生理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理生理机制与宿主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与宿主的免疫功能密切 相关。研究发现,老年、体弱、免疫缺陷等人群更容易发生社区获得性肺炎,这些人群的免疫功能低下, 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因此,增强免疫力、提高免疫力是预防和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措施。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与呼吸道黏膜受损有关。 呼吸道黏膜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第一道防线,当呼吸道黏膜受损时,病原体更容易侵入并引发社区 获得性肺炎。研究表明,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可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从而增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 病风险。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吸烟和空气污染等行为,有助于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程进展与病原体入侵途径有关。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程进展与病原体入侵途径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病原体通过空气吸入、接触感染、 飞沫传播等方式入侵呼吸道,进而引发炎症反应。其中,空气吸入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之一,儿童和体 弱人群更易通过此途径感染病原体。因此,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减少暴露于感染环境等措施有助于预 防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方案应根据病原体类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种类繁多,治疗方案应根据病原体类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研究表明,细菌、 病毒、支原体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需要采用不同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治疗措施。因此,在诊断 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后,应进行病原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https://img.taocdn.com/s3/m/d072ad2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77.png)
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致病菌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和支原体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人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典型肺炎和非典型肺炎,两者在病原学和药物选择上也有不同。
典型肺炎(typical pneumonias)通常又称为大叶性肺炎,而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s)一般用以描述那些全身症状比呼吸道症状更明显的肺炎,或者是细菌以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比如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主要涉及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4大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病原除结核杆菌和军团菌可直接通过飞沫将菌吸入到肺实质,其余均为通过吸入来自自体咽喉部的感染因子而获得的。
临床较为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病原是由肺炎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克雷伯杆氏菌和卡他摩拉克菌等引起的。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毒病原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
其他微生物病原有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好发于吸烟人群、有肺部基础疾病人群、免疫系统功能受损人群、接触有毒化学物质人群等。
受凉、疲劳、醉酒、病毒感染史等也可诱发该病。
社区获得性肺炎好发于冬春季,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脓性痰、咳血、胸痛等,重症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缺氧、休克,甚至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病原体可通过空气吸入、血行播散、邻近感染部位蔓延、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引起肺炎,还可通过误吸胃肠道的定植菌和通过人工气道吸入环境中的致病菌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轻症患者可门诊治疗,而中重症患者需住院治疗,一般治疗周期为10~14天。
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包括经验性治疗和抗病原体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https://img.taocdn.com/s3/m/f890ce1e650e52ea551898d4.png)
四、病原学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对某些病原体的感染有一定鉴别诊断 价值,如急性起病的寒战常提示肺炎链球菌感染, 价值 , 如急性起病的寒战常提示肺炎链球菌感染 , 腹泻 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较为常见。 肺炎链球菌、 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较为常见 。 肺炎链球菌 、 金黄色葡萄 球菌、 流感病毒感染在冬季常见, 而军团菌、 球菌 、 流感病毒感染在冬季常见 , 而军团菌 、 肺炎支原 体感染则多见于夏末或秋天。 体感染则多见于夏末或秋天 。 COPD和抽烟者由于常有 和抽烟者由于常有 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的定植, 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的定植 , 易发生流感嗜血杆菌性 CAP。但以上均非特异性,除病史外,物理检查、胸部X 。但以上均非特异性,除病史外,物理检查、胸部 线检查以及实验室常规检查也均缺乏病因诊断价值, 线检查以及实验室常规检查也均缺乏病因诊断价值 , 不 能区别典型病原体感染抑或不典型病原体感染, 能区别典型病原体感染抑或不典型病原体感染 , 即使是 细菌感染抑或病毒感染有时也很难鉴别。 细菌感染抑或病毒感染有时也很难鉴别。
三、病因 在青霉素问世前, 在青霉素问世前 , CAP80%以上是由肺炎链球 以上是由肺炎链球 菌所致。 综合近十余年世界各地的报道, 菌所致 。 综合近十余年世界各地的报道 , 肺炎链 球菌虽然仍是CAP最常见的病原体 , 但比例已明 最常见的病原体, 球菌虽然仍是 最常见的病原体 显下降, 显下降 , 其他细菌以及一些新的病原体则呈明显 上升趋势, 如流感嗜血杆菌 、 肺炎支原体 、 肺炎 上升趋势 , 如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支原体、 衣原体、 军团菌属、 革兰阴性杆菌、 厌氧菌、 衣原体 、 军团菌属 、 革兰阴性杆菌 、 厌氧菌 、 病 毒等。 此外, 仍有近40%病例病原不明 。 还有一 病例病原不明。 毒等 。 此外 , 仍有近 病例病原不明 些较为少见但报道逐渐增多的CAP的病原体有 : 的病原体有: 些较为少见但报道逐渐增多的 的病原体有 结核杆菌、 卡氏肺囊虫、 卡他莫拉菌、 结核杆菌 、 卡氏肺囊虫 、 卡他莫拉菌 、 化脓性链 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球菌 、 α-溶血性链球菌 、 脑膜炎奈瑟菌以及深部 真菌等。 真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株临床分离PRSP菌株于1967年在巴布新几内 亚发现,1977年南非发生PRSP菌株感染暴发流行,感 染菌株不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交叉耐药,且对红霉 素、氯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利福平等发生多重 耐药,造成临床治疗困难。九十年代以来,PRSP在全 世界广泛流行,PRSP占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菌株的百 分率急剧升高,目前欧洲冰岛、亚洲韩国等最高达5070%,西班牙近40%,美国20-30%,香港、台湾、日 本40-60%,荷兰、德国、英国较低(<3%)。我国 迄今仅见小样本报告为10-20%。很多PRSP分离菌株 不仅对青霉素耐药,同时对其它一些抗菌药物,如大 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TMP/SMZ、氯霉 素、头孢菌素、氟喹诺酮以及碳青霉烯多重耐药。
四、病原学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对某些病原体的感染有一定鉴别诊断 价值,如急性起病的寒战常提示肺炎链球菌感染,腹泻 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较为常见。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流感病毒感染在冬季常见,而军团菌、肺炎支原 体感染则多见于夏末或秋天。COPD和抽烟者由于常有 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的定植,易发生流感嗜血杆菌性 CAP。但以上均非特异性,除病史外,物理检查、胸部X 线检查以及实验室常规检查也均缺乏病因诊断价值,不 能区别典型病原体感染抑或不典型病原体感染,即使是 细菌感染抑或病毒感染有时也很难鉴别。
二、CAP诊断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 2.发热。 3.实变体征或湿性罗音。 4.WBC>10000/mm3,或<4000/mm3。 5.胸透或胸片出现片状、斑片状阴影或间质改变,
并排除肺结核及肺栓塞、肺水肿等非感染性疾 病。 以上1、2、3、4任一项加上第5项可诊断为肺炎, 若符合CAP定义,则可诊断为CAP。
三、病因 在青霉素问世前,CAP80%以上是由肺炎链球 菌所致。综合近十余年世界各地的报道,肺炎链 球菌虽然仍是CAP最常见的病原体,但比例已明 显下降,其他细菌以及一些新的病原体则呈明显 上升趋势,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 衣原体、军团菌属、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病 毒等。此外,仍有近40%病例病原不明。还有一 些较为少见但报道逐渐增多的CAP的病原体有: 结核杆菌、卡氏肺囊虫、卡他莫拉菌、化脓性链 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以及深部 真菌等。
流感嗜血杆菌常常是仅次于肺炎链球菌的 引起CAP最常见病原菌,多见于COPD继发 CAP患者。军团菌感染则由于病情较重,在需 住院治疗的CAP患者中感染率较高。由于检测 方法的原因,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感染发 生率差异很大,肺炎支原体1-30%不等,肺炎 衣原体6-43%不等,年轻者较老年人易患。最 近有报道,一组47例CAP中89%患者肺炎衣原 体抗体阳性。
在我国,CAP的病原学诊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标本送检 率低、就诊前或留取标本前使用抗生素率高、以及微生物实 验室培养技术问题(如培养基营养、培养条件不合适等)影 响病原检出率,亟待改善。
重症肺炎的病原体
重症CAP约占所有CAP的5%,但病死率很 高,达21-47%,常需要住院甚至ICU抢救。 年龄大于70岁,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如 COPD、恶性肿瘤、肝肾功能衰竭等),伴 有心衰、呼吸衰竭、意识改变,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4 或>20×109/L、炎症侵犯多 个肺叶、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伴有菌血症, 以及生命体征严重异常,如心率>140次/分、 呼吸频率>30次/分、收缩压<90mmHg或舒张 压<60mmHg、体温>40.3℃等均表明为重症, 需及时住院治疗。
痰的半定量培养法: A
DBLeabharlann C血培养准确性高,因此开始治疗前应常规留取血标本作 培养,但CAP患者血培养阳性率仅达6-10%(最常见于肺炎 链球菌),限制了其临床价值。胸腔渗出液、支气管肺泡灌 洗液培养(尤其是采用防污染技术)能敏感检查常见病原体, 但仅适用于少数CAP患者。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军 团菌的病原诊断较困难,血清学抗体试验由于在感染初期呈 阴性反应,对临床诊断、治疗无指导价值,只有流行病学研 究价值。军团菌培养虽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但需特殊培 养基和技术,尿液抗原放免测定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很高,但 未常规开展。肺炎支原体抗原快速测定已在国外广泛应用, 但我国仍少有开展。聚合酶链反应(PCR)可用于检测肺 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但不作为常规方法, 假阳性、假阴性均较高。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一、一般概念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指在非医院环境中受感染因 子侵袭所发生的肺部炎症,以及住院后48小时内 或特殊病原菌在潜伏期10天内所患肺炎,又称院 外获得性肺炎。
CAP的发病率为4.7%~11.6%,其中22%~51% 的CAP需住院治疗;住院CAP死亡率7%,重症 CAP死亡率29%。
表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分布
-3-
CAP肺炎链球菌分离率从8-75%不等,取决 于是否取得合适痰标本、留取标本前是否使用过 抗菌药物、实验室培养方法、以及某些地区采用 肺炎链球菌荚膜外多糖抗原试验作病原诊断。肺 炎链球菌菌血症发生率13-40%不等,多数病人 患有基础疾病,如COPD、糖尿病等。青霉素耐 药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PRSP)在全世界范围的流行是现今 面临的一大问题。
病原学检查方法包括痰涂片革兰氏染色检查,痰培养, 血、胸腔渗出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及血清学试验。 以上方法只有痰涂片革兰氏染色检查有早期诊断价值,特 别是区别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但其它 一些常见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病毒等痰 涂片革兰氏染色无法检测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及肺炎 衣原体常规培养难生长,因此培养检出率偏低,准确性也 仅达40-50%。虽然如此,痰涂片检查和痰培养(特别是纤 支镜防污染毛刷标本)仍然是获取病原学诊断的重要手段, 尤其在重症CAP或抗感染治疗失败患者有很大治疗指导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