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一年级数学《比长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培智一年级数学《比长短》教育教学设计

培智一年级数学《比长短》教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理解和掌握比较长短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比较长短的基本概念2.教学难点:学生在比较长短时的思维方式转变,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短的卡片、尺子、实物(如铅笔、书等)2.PPT或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5分钟)1.导入问题:请同学们看看手中的两根铅笔,哪根长?哪根短?为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观察实物感受长短的区别,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3.让学生将观察的结果说出来,花一些时间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容词表达出长短不同的程度,如"长、短、较长、较短"等。

Step 2 比较长短(25分钟)1.出示长、短的卡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2.引导学生归纳长、短的特点,并用口头或书面记录下这些特点。

3.让学生用尺子比较实物的长度,观察记录下来的结果,并与归纳的特点进行对比。

4.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观察和比较不同实物的长度,并归纳出规律,然后让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在黑板上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Step 3 拓展探究(30分钟)1.让学生观察和比较教室内的不同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思考,如教室的门柱、窗帘等。

2.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比较长短的知识,将教室内的物体按照长度进行排列。

3.鼓励学生自己选取两个物体进行比较,找出其他同学不同的看法,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4.放大延伸:让学生用创造性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如用手指节、铅笔等,使学生在不同场景中运用比较长短的知识。

Step 4 巩固与评价(10分钟)1.老师出示一些实物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长短,并给出理由。

培智一年级数学《比长短》教学设计

培智一年级数学《比长短》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
学生能听懂教师的要求,能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比较简单物体长短的方法、
教学准备
长短不同的铅笔布条橡皮泥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课前准备
师:上课铃铛铛响,同学们做好准备,身子正,小眼睛瞧黑板。同学们准备好了不?
生:好了
师:坐好的同学回忆一下我们昨天数学课讲的什么内容?
生:左手、右手、2的分解……
师:同学们真的很棒,学习的内容都没有忘记,好聪明,能伸出您们的右手不,左手就是哪只呢?
师:我要瞧瞧哪个同学坐得最好,上课表现得最聪明。
师:再瞧瞧哪个指头最短呢?
生:拇指最短。
师:孩子您们太了不起了。
师:我们在教室里来找找长短吧,瞧瞧老师的头发与A同学的头发哪个长呢?
生:老师的。
师:那再瞧瞧老师的手指与B同学的手指哪个长呢?与C的呢?(师上前与学生比较)
生:老师的。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比较长短的时候都就是通过什么方法判断的呢?
生听口令做动作。(师要注意:个别不会的,要及时纠正)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比一比生活中的长短。
(板书:比长短)
分层教学
二、教授新知(出物世界瞧瞧,听听她们的声音,瞧瞧她们的模样好不?想去的同学举举手。
生:举手
师:同学们在瞧动画片的时候要瞧一瞧这个动物世界里都有哪些动物?
(播放视频:《谁的尾巴最好瞧》)
生:猴子,兔子,孔雀……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个可爱的小动物,瞧瞧她们分别就是谁呢?
生:兔子与猴子
师:仔细瞧瞧她们的尾巴在不?
生:猴子的尾巴在,兔子没有尾巴。
师:聪明的您们能帮助她们不?
师:老师这里有两条尾巴,森林爷爷告诉我,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哪位同学能帮我把兔子的尾巴找出来不?

生活数学《比长短》教学设计

生活数学《比长短》教学设计

《比长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一年级共有7名学生。

7名学生中中度(A类)3人、重度(B类)2人,特重度(C类)1人。

将他们分为ABC三个层次现有能力:A类生(A1、A2、A3)A1、A2通过观察能比较出同类两个物体方位(上下、前后、)和特点(高、矮)。

A3借助对实物的对比能比较出同类两个物体的(上下、前后、高矮)。

B类生(B1、B2、)B1在他人的提示下能说出同类两个物体的(上下、前后、高矮)。

B2在他人的提示下能指出同类两个物体的(上下、前后、高矮)C类生:没有概念的意识,需在他人协助下参与教学。

教学目标1. 借助实物感知3个同类物体的长短。

2. 在体验中理解最长和最短。

3. 经历比较的过程掌握长短的概念。

4.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个别化教学目标A类生A1、A2:通过观察实物了解3个物体的长短;借助实物的对比活动了解最长和最短;通过体验能用对比的方法描述物体的长短;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A3:借助对实物的观察、操作的对比了解3个物体的长短;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B类生B1:借助实物在他人的提示下了解3个物体的长短;经历他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B2:在他人的提示下能指出同类3个物品中最长和最短,感受数学活动中成功的快乐;C类生:在他人的协助下参与教学,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知物体的长短,会比较并排序教学难点用比较法描述同类3个物体的长短教学具准备一起比长短儿歌童谣;2个牙刷;游戏:2支铅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视频童谣《一起比长短》说唱式问答:谁的什么长谁的什么短1. 谁的铅笔长,谁的铅笔短。

2. 谁的牙刷长,谁的牙刷短。

3. (老师和一位学生站在一起)谁的胳膊长,谁的胳膊短二学习新知新授区分3个相同的物体的长短,理解最长,最短。

(一)(再拿出3支铅笔)比较3支铅笔的长短,了解最长和最短。

1. 数一数铅笔的数量2. 看一看,哪支最长哪支铅笔最短。

《比长短》教案

《比长短》教案

《比长短》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以幼儿园儿童的注意力发展和思维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关注比较物体的长短差异,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通过游戏和示范,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和比较,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

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2. 引导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物体的长短差异。

3.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物体的长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物体的长短差异,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

教学准备:1. 物体:长条形的木块、短方形的木块等。

2. 教具:画板、彩色粉笔、黑板擦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枚长条形的木块和一枚短方形的木块,并问幼儿:“这两个木块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Step 2: 探索(10分钟)教师将长条形的木块放在画板上,然后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这块木块很长。

接着,教师拿起短方形的木块放在画板上,然后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这块木块很短。

通过示范,引导幼儿理解长短的概念。

Step 3: 游戏(15分钟)教师将教室里的物体分成长的和短的两组,然后让幼儿按照不同的要求找出长的或短的物体。

例如,教师说:“请你们找一样的长的东西。

”或者,“请你们找一样的短的东西。

”通过游戏,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Step 4: 思考(10分钟)教师将两个木块放在一起,并问幼儿:“这两个木块哪个更长?”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得出答案。

Step 5: 梳理(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所学内容,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回答问题:“你觉得这个长吗?那个短吗?”通过梳理,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Step 6: 教师评价(5分钟)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进行评价,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

教学延伸:1. 给幼儿更多的比较物体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比长短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比长短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比长短》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详细介绍: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题教具、学具准备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教学设计感知物体有长、有短1.引导观察[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2.交流、汇报a.问:你发现了什么b.小组交流c.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出三枝铅笔:一枝是红色一枝是白色一枝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d.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chng长、duǎn短)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1.提问:你是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3.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a.看出来的b.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c.两头儿都不对齐如图: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了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在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反馈练习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2.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巩固练习1.投影出示练习一的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2.投影出示练习一的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整理学具[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提出要求: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后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全课小结(略)专家评析《长短》是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教材将多少、长短、高矮作为一个单元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比长短是学生在了解比多少、同样多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为比高矮作了必要的准备教材以一幅主题画作为教学资源呈现出物体有长有短通过两枝铅笔的比较抽象出长短两个概念做一做是启发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比较进一步体验比较的一般方法练习一中的第5、6题渗透比较的其他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引导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首先让学生观察学具袋中的物品把观察到的情况在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能说纸条有不同颜色等教师在巡视中加以指导或提示然后通过操作探究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比长短的方法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a.看出来的b.第二根两头都比第一根少一点所以第二个短b.把一端对齐比出来的只要学生能从生活经验中体验出物体有长有短就行表达不一定非常准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再出示两枝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的铅笔说明长短是比出来的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认识引导学生从体验中概括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最后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比长短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学生对长短概念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品进行比较也可以提示学生:比一比每步多长谁跳得远等等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中去与学生一起活动对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肯定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初步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安排的一组练习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本节课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操作、试说探索新知不要怕学生说不准要求不宜过高2.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比较的思想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比什么都可以。

数学比长短的说课稿(精选12)

数学比长短的说课稿(精选12)

数学比长短的说课稿(精选12)一、说教材《数学比长短》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处于数学启蒙阶段的基础地位。

本文主要围绕“比长短”这个概念,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建立长短比较的直观认识,并学会使用工具进行准确测量。

本课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1)作用与地位比长短是小学数学测量教学的基础,它对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比较方法,为后续学习面积、体积等测量概念打下坚实基础。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长短概念的认识: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理解长短的含义,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

2. 长短比较的方法:学习并掌握直接比较、工具测量等比较方法,能够准确地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

3. 长短的实际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长短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

(2)掌握直接比较、工具测量等比较方法,能够准确地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2)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长短概念的理解。

(2)长短比较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直观比较过渡到工具测量。

(2)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这些重点和难点,通过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达到教学目标。

四、说教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并突出我的教学亮点。

1. 启发法:- 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如“你们在生活中是如何比较长短的?”- 利用实物和图片等直观教具,引发学生对长短概念的直观感知。

比长短教案

比长短教案

比长短教案比长短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情愿参与撕面条的活动,有耐烦完成游戏任务。

2、能动手动脑动口,正确推断并描述物体的长短。

3、感知并把握比较物体的长短的正确方法,理解长短的相对性。

物质预备: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各色蜡光纸若干;每组一个装纸条的筐。

活动重点:感知并把握比较物体的长短的正确方法,理解长短的相对性。

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商量:你吃过面条吗?面条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引导幼儿撕面条——帮助幼儿感知比较长短的方法。

〔1〕请每位幼儿取一张蜡光纸,说说自己拿的纸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2〕请幼儿从长方形纸上撕下两根不一样长的面条,想想该怎么撕?〔3〕请幼儿将两根面条比一比:哪条长?哪条短?〔引导幼儿将比较的两个物体的一端对齐,用重叠或并放的方法比较长短。

〕〔4〕请幼儿拿一根面条与其他小朋友的比一比,看谁的面条长?3、教师引导幼儿比比谁的面条长,帮助幼儿初步感知理解长短的相对性。

〔1〕幼儿自由地撕面条,教师引导幼儿不断地比较,找到自己撕出的面条中最长的一根,感知比较的对象不一样,同一根面条比出的结果有时可能是长的,有时也可能是短的。

〔2〕请幼儿拿自己认为最长的面条来和其他小朋友的比一比,共同找出一根最长的面条。

4、教师指导幼儿撕最长的面条,引导幼儿学习将纸撕得又长又细的技能。

〔1〕示范撕长面条的方法:沿纸的边缘绕圈能撕出又细又长的面条。

〔2〕幼儿自由撕面条,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与同伴比较面条的长短。

比长短教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知道长和短,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

2.能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进行排序,体验动手操作的欢乐。

活动预备1.教师:吸管3根,排序卡一张。

2.幼儿:长短不同的吸管若干;不一样长短的吸管每人3根,排序卡每人1张。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感知吸管的不同点,探究比较物体长和短的方法。

1.师:今日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很多吸管,请你们每个人选一根,和你旁边的宝宝比一比,看一看,会发觉了什么?2.师:(长短)你们是怎么比的?师:除了用眼睛看,谁还有更好地方法?3.师:看老师是怎么比的,把吸管竖在桌子上,吸管的一端要对齐,然后比较另一端,就比出哪根吸管长,哪根吸管短了。

培智一年级数学《比长短》教学设计

培智一年级数学《比长短》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手中的笔,和你小组内同学比一比谁的笔长。
(生动手比一比)
师:有谁愿意和老师的笔比一比呢?
(拿出笔和一学生比长短,然后和另一学生的比一比)
师:刚才老师的笔和A2的笔比的时候,老师的笔长,和B比的时候,老师的笔却短了,这是为什么呢?
生沉默
师:因为刚才比的对象变了,所以比较的结果也发生了变化。
A层学生:带领你的组员用橡皮泥搓两长条,然后用这节课学的方法比一比他们的长短。
B:层学生:能说说动画片里谁的尾巴最好看吗?
有哪些小动物?
B1:你能简单说说哪个颜色的尺子长吗?
(此生只能说简单的词,师总结成句子,在练习中训练说话的能力)。
B2:通过观察用手指一指哪个长,哪个短?(此生动手能力相对其它能力要强,通过简单的动作让他获得成功感)
(师提示:通过手摸的?)
生:用眼睛看的,好聪明的孩子,老师为你们骄傲。
师板书“观察”
(二)方法二:一端对齐
师:孩子们你们太棒了,我们判断长短的时候可以用我们的小眼睛看。
再看看大屏幕上是什么呢?(出示长短不一的铅笔)
生:铅笔
师:对,同学们都很棒,那能不能看看哪支长呢?
生:第一支长。
生:第二支长。
师:有的同学说是第一支长,有的说是第二支长,到底哪支长呢?像这样我们不能用眼睛一下看出它们哪个长哪个短的两个物品,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把它们一段对齐,然后再看另一端,谁长,谁短。(老师通过动画把笔的一端对齐)同学们你们再看看哪个长?
师:我要看看哪个同学坐得最好,上课表现得最聪明。
师:再看看哪个指头最短呢?
生:拇指最短。
师:孩子你们太了不起了。
师:我们在教室里来找找长短吧,看看老师的头发和A同学的头发哪个长呢?

《比长短》数学教案设计

《比长短》数学教案设计

《比长短》數學教案設計教案名称:《比长短》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的长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

三、教学准备:教具:长短不一的棍子、绳子等实物;PPT课件。

学具:每组一份长短不一的棍子或绳子。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如“小兔子找最长的胡萝卜”,引发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找出最长的胡萝卜,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较长短。

2. 新授部分(1) 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棍子或绳子,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这些棍子或绳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长度不同。

(3) 教师演示如何比较两根棍子的长短,然后请学生模仿操作,感受比较的过程。

(4) 教师再出示多根棍子或绳子,让学生尝试比较它们的长短,并分享自己的比较方法。

3. 巩固练习(1) 教师设计一些比较长短的实际问题,如“哪支铅笔长?”、“哪个香蕉短?”等,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师可以设置小组竞赛的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4. 总结评价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比较长短的重要性和方法。

同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寻找生活中能比较长短的事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比较,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能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基本方法,还能在实践中提高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学习数学知识。

培智一年级数学《比长短》教学课件

培智一年级数学《比长短》教学课件

比较两个长度
通过比较具体的长度,让学生掌握如何比较两个不同长度的物体或距离。
制图比较长度
通过制图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比较长度的知识,绘制图形并比较它们的长度。
快速比较长度
教授快速比较长度的方法,让学生能迅速判断物体或距离的相对大小。
综合练习
提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比较长度知识。
2 测量工具
学会使用尺子、卡尺等测量工具进行长度测量。
3 比较符号
学习使用比较符号进行长度比较。学习内容概述定义比较长度
明确比较长度的含义和方法。
比较长度的三种情况
了解并应用比较长度的三种基本情况。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测量工具的使用
掌握尺子、卡尺等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培智一年级数学《比长短》 教学课件
一年级数学《比长短》教学课件,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比较长度的基本概念与 技能,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课程介绍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让学生探索和理解比较长度的重要性,并 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课程目标
1 基础概念
理解比较长度的基本概念,掌握长度单位选择的方法。
课程反馈与建议
学生分享对本堂课程的反馈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比长短》教学设计逐字稿

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比长短》教学设计逐字稿

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比长短》教学设计逐字稿教学目标:1、理解长短的概念,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2、能用一端对齐法对物体进行比较,并按照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3、很快融入游戏氛围参与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导入:一二三,我们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眼睛看老师,好,上课!(指令清晰)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老师先请两位同学来拆第一个礼物。

(激发兴趣)老师要请坐的最端正的两位同学来拆。

好,我看小语(A)和洋洋(B)坐的最端正,小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老师,好,我们来看一看里面是什么呀?(铅笔)这两根铅笔有什么不一样?(一根长一根短),你是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眼睛看的)大家的小眼睛真亮呀,说对了!老师还有另外一种更厉害的方法,大家想不想学?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比长短》。

(引出课题)书写课题,写到A4纸上,下去个别指导。

(A自己读,B跟读,C读长短。

)课堂新授:老师把这两支笔请到了黑板上,我们看有什么厉害的方法能比较出长短呢?大家来看老师,老师把两支笔的一段对齐了,大家现在是不是一眼就看出哪支铅笔长,哪支铅笔短了?对,上面的铅笔长,下面的铅笔短。

老师呢给大家总结了一个口诀,一起来看:铅笔长短比一比,一端要对齐。

(总结方法)教师拿着两支铅笔的图片下去指导。

(A组:把长的拿给老师,你的反应可真快!B组:铅笔长短比一比,一端要对齐!拿短的,短,另外一只是长的,长,长,很好,跟老师击掌!C组:长,长,短,短,发音越来越清楚了!)巩固练习:好,那老师接下来请其他同学拆第二个礼物啦,冉冉和多多。

那我们先请冉冉走到讲台上,大家看看他拆的是什么呀?(鞋带)我听到多多说他拆的也是鞋带,那我们也请多多来讲台。

你们两个都拆了鞋带,那能不能比一比,谁的鞋带长,谁的鞋带短?其他同学看看他俩的方式对不对?冉冉说,冉冉的鞋带长,多多的鞋带短。

对不对?太棒了,大家给他们鼓掌,棒棒棒,你们真棒!现在,请同学伸出你们的食指,和老师的手指比一比,谁的长,谁的短?(A自己回答,B组在辅助下说出长短,C组指一指长短)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操作板。

培智一年级数学《比长短》教学课件

培智一年级数学《比长短》教学课件
较高。
03
总结词
作业完成度低
04
详细描述
部分学生未能按时完成作业, 作业完成质量较低,需要老师
给予指导和督促。
06
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的反思
01 02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在《比长短》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实物比较和图示结合的方法,让学生 通过直观比较来理解长短的概念。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提高理解能力。
通过观察不同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长短差异的 敏感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比较不同长度的物体,引导学生 思考长短的相对性,培养他们的思维 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比较物体长短,培养学 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生动有趣的课件内容,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
巩固阶段
练习巩固
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比较长短的方 法,加深记忆。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将比较长短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 题。
总结阶段
回顾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强 化学生对比较长短知识的掌握。
布置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 固所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比较物体长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通过课件中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良 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02
教学内容
比长短的概念
总结词:基础概念
详细描述:介绍比长短的基本概念,包括什么是长度、如何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 等。
感谢观看
THANKS

比长短教学设计一年级

比长短教学设计一年级

比长短教学设计一年级引言比较长短是一项基础的数学概念,对于幼儿来说,培养其观察、比较以及排列的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比较长短的教学可以帮助孩子们发展其思维能力、逻辑推理以及数学意识。

本文将探讨一种适用于一年级学生的比长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长短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以及排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长短的概念进行问题解决。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包括不同长度的线段、竹签、纸条等。

2. 教学工具: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3. 课件或幻灯片,用于课堂展示。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物或图片,向学生介绍长短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描述不同物体的长度。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如何比较物体的长短,并介绍使用比较词汇“长”、“短”来描述不同物体的长度。

2. 比较实物长度(15分钟)让学生分为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不同长度的线段、竹签或纸条。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对比这些实物的长短,并进行排列。

鼓励学生通过对比来描述实物的长短,并用手势或口语来表达。

每个小组完成后可以让他们展示并讨论他们的观察结果。

3. 游戏活动(1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比较线段的长短来竞争。

将线段放在桌上,要求学生有序地按照长度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比较长度相同的线段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其他特征,如颜色或形状。

4. 教学展示(15分钟)在黑板或白板上绘制不同长度的线段,并使用彩色粉笔或白板笔画出长线段以及短线段。

然后,通过比较这些图形的长短,要求学生选择正确的描述词汇填空。

逐渐增加难度,引导学生在给定的线段中选择较短或较长的线段。

5. 问题解决(15分钟)通过提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长短概念来解决问题。

例如,比较不同铅笔的长度,或者问学生谁可以取得更长的跳绳。

鼓励学生使用比较词汇和数学符号来表达自己的答案。

6. 总结与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或讨论,复习并巩固学生对长短的理解。

《比长短》优秀教案(精选7篇)

《比长短》优秀教案(精选7篇)

《比长短》优秀教案(精选7篇)《比长短》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长短》优秀教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长短》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题。

教具、学具准备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设计感知物体有长、有短1.引导观察。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

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2.交流、汇报。

a.问:你发现了什么?b.小组交流。

c.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枝铅笔:一枝是红色,一枝是白色,一枝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

d.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cháng长、duǎn短)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a.看出来的。

b.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c.两头儿都不对齐。

如图: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了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在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数学比长短教案与课后反思

数学比长短教案与课后反思

数学比长短教案与课后反思数学比长短教案与课后反思(精选6篇)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比长短教案与课后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比长短教案与课后反思篇1一、设计思路:比较、排序在小班的教学和游戏活动中,我们会经常运用到。

结合我的子课题《探究式活动中问题的提出》,我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吸管投放到活动中,运用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吸管的外形特征,重点探索、发现比长短的方法,就是将吸管一端对齐就能比出另一端的长短。

教师的提问直接指向活动目标,以针对性、开放性的原则贯穿整个活动,突出重点,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幼儿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1、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在尝试中能用目测和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长短,体验自己发现结果的成功感。

2.提高幼儿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颜色不一的彩带、吸管(每人三件,一件长的,一件短的,一件最短的);幼儿操作材料纸四、活动过程:一)说一说提问:盘子里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1、第一次尝试活动(同类物体进行比较)提问:1)每人拿两样(绸带、吸管),比较它们的长短。

2)幼儿自由尝试发现问题。

3)请幼儿讨论发现的问题。

小结:当两件东西放在一起比较时,我们会发现它们的长短不同。

但在比较中,我们要将一端对齐后重叠比较或者并放比较。

2、第二次尝试活动(三样同类物品进行比较)1)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比较物品的长短寻找两个相同物品的小朋友,比较物品的长短。

2)幼儿把发现结果说出来。

小结:三根进行比较时,一根是最长,一个是稍微长一点,一个最短。

我们在说那一个长,哪一根短时,要看看它在和谁比较,因为不一样的物体比较结果是不一样的。

二)进行排列。

1、它们一样长吗?追问:哪一根长,哪一根短,哪一根最短?2、根据长短有规律的排列。

小结:在排列中,我们可以按长到短,也可以短到长进行排列。

《比长短》数学教案设计

《比长短》数学教案设计

《比长短》數學教案設計教案名称:《比长短》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长度的比较,并学会使用"长于","短于"等词汇描述物体的长度。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准确地比较出不同物体的长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长度比较的方法,能准确判断出物体的长短。

难点:理解和运用“长于”、“短于”的概念进行比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展示一些长度不同的物品(如铅笔、尺子等),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品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的长度差异。

2. 新课讲授:(1) 教师解释长度的概念,可以通过手势动作辅助说明,比如举起手臂表示"长",收缩手臂表示"短"。

(2) 介绍"长于"和"短于"这两个词汇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如何用这两个词来描述物体的长度关系。

(3) 演示如何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

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选择两样物品,然后比较它们的长短。

3. 实践活动:组织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物品进行长短比较,然后向全班报告他们的发现。

4. 巩固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比较物体的长短。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长于"和"短于"的含义以及如何比较物体的长短。

四、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练习题的表现,评价他们是否掌握了长度比较的方法和"长于"、"短于"的概念。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知识。

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比长短》教案(精选17篇)

《比长短》教案(精选17篇)

《比长短》教案(精选17篇)《比长短》篇1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幼儿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幼儿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幼儿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师幼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矿泉水一,情境导入(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二,主动探究1,活动之一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幼儿认真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2,活动之二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3,活动之三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板书:一样长4,活动之四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幼儿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幼儿随意回答)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1,比较谁喝的多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三,独立思考:(幼儿评价)a:让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幼儿踮着脚)幼儿马上会叫:"不公平"。

一年级比长短数学教案3篇

一年级比长短数学教案3篇

一年级比长短数学教案3篇一年级比长短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2、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教学难点: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

教具准备:计数器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32+5 42+7 84-4 75-375+2 64+3 72-2 38-3 45-( )=42 96-( )=9139-( )=31 49-( )=42二、新授:1、准备挂图。

2、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3、小组活动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4、引导学生提问题。

(1)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2)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据题意列式计算5、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

(a)学生小组内用计数器探索计算的方法。

(b)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算出得数的6生说出算法。

7练习。

26+10 86-20 37-20 26+20 74-20 34+40三、小结。

板书:青蛙吃害虫56+30=86 56-30=26一年级比长短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P56、P57页8和9的加减法教学目的: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重点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教学准备:课件一、创设情景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二、探究知识1、8的加减法A、独立思考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出示课件图出示课件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B、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C、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比长短》教学案

《比长短》教学案

比长短教学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并认识物体的长短概念;•学会使用比较长短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长度;•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长度概念的引入2.长度比较的词汇3.长度比较活动三、教学过程1. 长度概念的引入教师引导老师可以准备几根不同长度的木棍或纸条,并放在板书上。

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询问学生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提出长短的概念。

学生讨论让学生自由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言,鼓励学生描述物体的长短特点。

2. 长度比较的词汇教师讲解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出一些常用的长度比较词汇,如“短、长、更长、更短”。

学生练习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用这些词汇描述板书上的物体的长短。

教师可以逐个提问学生,并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用词错误。

3. 长度比较活动活动1:观察课桌上的物体教师将准备好的不同长度的物体放在课桌上,如铅笔、橡皮、书等。

让学生观察、比较并描述这些物体的长短。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哪个物体更长?哪个物体更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

活动2:比较同学的高度教师让学生排成一行,然后逐个站起来,教师可以用手指示同学的高低,并让学生比较自己与前后同学的高低。

学生可以尝试用长度比较词汇描述自己与他人的高度。

活动3:物体排序教师提供一组不同长度的物体,让学生将它们按照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们观察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活动4:比较图形教师展示不同长度的线段、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长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边长和对角线的长度等特点,鼓励他们用适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四、教学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长度的概念及比较长度的词汇。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物体的长短和高低,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并学会了用适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观察、思考和发现的习惯,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太棒了,现在让我们动动手轻松一下吧。
(播放视频一起做手指操)
(三)方法三:把到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老师要把掌声送给你们。
(师生一起拍手)
师:刚才我们比的都是直的东西,像这样弯曲的东西怎样比较它们的长短呢?
生:不知道。(生摇头)
师:我们让巧虎来教教我们吧。
师:我要看看哪个同学坐得最好,上课表现得最聪明。
师:再看看哪个指头最短呢?
生:拇指最短。
师:孩子你们太了不起了。
师:我们在教室里来找找长短吧,看看老师的头发和A同学的头发哪个长呢?
生:老师的。
师:那再看看老师的手指和B同学的手指哪个长呢?和C的呢?(师上前和学生比较)
生:老师的。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比较长短的时候都是通过什么方法判断的呢?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生活和数学是分不开的。
知识目标: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实际操作活动,辨认物体的长短。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慢慢体会生活中的数学乐趣。
知识目标:知道生活中有长短。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用简单的词汇表达。
情感目标:让他们知道生活中有数学。
(师提示:通过手摸的?)
生:用眼睛看的,好聪明的孩子,老师为你们骄傲。
师板书“观察”
(二)方法二:一端对齐
师:孩子们你们太棒了,我们判断长短的时候可以用我们的小眼睛看。
再看看大屏幕上是什么呢?(出示长短不一的铅笔)
生:铅笔
师:对,同学们都很棒,那能不能看看哪支长呢?
生:第一支长。
生:第二支长。
师:有的同学说是第一支长,有的说是第二支长,到底哪支长呢?像这样我们不能用眼睛一下看出它们哪个长哪个短的两个物品,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把它们一段对齐,然后再看另一端,谁长,谁短。(老师通过动画把笔的一端对齐)同学们你们再看看哪个长?
生:左手、右手、2的分解……
师:同学们真的很棒,学习的内容都没有忘记,好聪明,能伸出你们的右手吗,左手是哪只呢?
生听口令做动作。(师要注意:个别不会的,要及时纠正)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比一比生活中的长短。
(板书:比长短)
分层教学
二、教授新知(出示幻灯片)
(一)方法一:观察
师:上新课之前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动物世界看看,听听他们的声音,看看他们的模样好吗?想去的同学举举手。
A2:你能说说刚才老师比较手指长短的时候我们通过什么方法判断的?
A层学生:物体长短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A3:用刚才”对齐”的比较方法和你的同桌比一比笔的长短.
A1:能帮帮老师比一比这两条线的长短吗?
A层学生:看视频说说巧虎用什么方法比较弯曲线的长短的.
A层学生:看黑板我们今天学习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播放视频)
师:刚才这两根线哪根长呢?
生:弯的长。
师:巧虎是怎样比较弯曲线的长短的呢?
生:把线拉直。
师:(拍手),回答正确!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巧虎告诉我们在比较弯曲线长短的时候要把曲线拉直,再判断它们哪个长,哪个短。
(板书)
(四)总结练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比长短,老师一共讲了三种方法:一是观察,二是把一端对齐,三是把弯曲的线拉直。
A层学生:带领你的组员用橡皮泥搓两长条,然后用这节课学的方法比一比他们的长短。
B:层学生:能说说动画片里谁的尾巴最好看吗?
有哪些小动物?
B1:你能简单说说哪个颜色的尺子长吗?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手中的笔,和你小组内同学比一比谁的笔长。
(生动手比一比)
师:有谁愿意和老师的笔比一比呢?
(拿出笔和一学生比长短,然后和另一学生的比一比)
师:刚才老师的笔和A2的笔比的时候,老师的笔长,和B比的时候,老师的笔却短了,这是为什么呢?
生沉默
师:因为刚才比的对象变了,所以比较的结果也发生了变化。
生:第二支长。
师:那再比一比这两根吸管哪个长呢?
生:红色的长,绿色的短。
(师提示要一端对齐)
师:能不能用“比”字来说一说呢?
师生一起:红色的吸管比绿色的吸管长,绿色的吸管比红色的吸管短。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表现得都不错,能认真听讲。特别是这几位同学表现得更棒哦,能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表现好的同学老师最喜欢了,大家都加油哦!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能听懂教师的要求,能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比较简单物体长短的方法.
教学准备
长短不同的铅笔布条橡皮泥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课前准备
师:上课铃铛铛响,同学们做好准备,身子正,小眼睛看黑板。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坐好的同学回忆一下我们昨天数学课讲的什么内容?
(五)接下来我们以三人一小组,用橡皮泥搓两个长条,然后比一比它们哪个长,哪个短。
(五)作业布置
师:回家以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课本6---7页的练习乐园。
第一层学生
第二层学生
第三层学生
A层学生:能说说我们数学课讲了些什么内容吗?
A1:你帮帮你的同桌找一找他的右手,举起来。(此孩子各方面能力较强,而且爱表现,应在活动中给她展现的机会)
培智一年级数学《比长短》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培智一年级
任课教师
教学科目:
数学
课题
《比长短》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情况
第一层学生
第二层学生
第三层学生
学生人数
3名
3名
3名
学生姓名
A1、A2A3
B1、B2、B3、
C1、C2、C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实际操作活动,掌握比较长短的方法,能分辨物体的长短。
生:举手
师:同学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要看一看这个动物世界里都有哪些动物?
(播放视频:《谁的尾巴最好看》)
生:猴子,兔子,孔雀……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个可爱的小动物,看看他们分别是谁呢?
生:兔子和猴子
师:仔细看看他们的尾巴在吗?
生:猴子的尾巴在,兔子没有尾巴。
师:聪明的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师:老师这里有两条尾巴,森林爷爷告诉我,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哪位同学能帮我把兔子的尾巴找出来吗?
(一生上前找出兔子的尾巴)
师:孩子你太棒了,我们把掌声送给他,老师把兔子的尾巴帮它贴上,剩下的就是猴子的尾巴了,老师也把它贴上。
师: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数一数你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头?(大屏幕展示手掌图片)
生:五个
师:再仔细看看,哪个手指头最长呢?
生:中指。
师:能指给老师看看吗?孩子你真棒,击掌鼓励一下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