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三则
12个经典的中国神话故事
![12个经典的中国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d668b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a.png)
12个经典的中国神话故事一、《精卫填海》相传,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
炎帝不仅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
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阳升起,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家。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
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
这一天,女娃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
不幸的是,海上起了风暴,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
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女儿,但却不能用医药来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又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
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
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
”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
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
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
后来,精卫和海燕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
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
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
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https://img.taocdn.com/s3/m/13421de6998fcc22bcd10d69.png)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愚公移山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鲧禹治水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本 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 献疑曰:“以君之力,曾(zēng)不能损魁 (kuí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 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 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以箕畚(jīběn) 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 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 一反焉。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①窃帝②之息壤③以堙④洪水,不 待帝命。帝令祝融⑤杀鲧于羽郊⑥。鲧复⑦生禹, 帝乃命禹卒⑧布⑨土以定九州。 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 复往治水。 禹治洪水,通轘辕山⑦,化为熊。谓涂山氏 曰:“欲饷⑧,闻鼓声乃来。”禹跳石⑨,误中 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 ⑩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 破北方而启生。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 地不周载,火滥(lǎn)焱而不灭,水浩洋 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 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 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思考
我认为补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我 在文中找到的相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 我认为补天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的, 依据是___________。 我认为补天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 依据是___________。 我认为女娲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依 据是_____________。
古代神话三则 原文 译文 赏析
![古代神话三则 原文 译文 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a22f3aaaea998fcc220e93.png)
文言文学习四《古代神话三则》原文译文赏析《夸父逐日》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1、《夸父逐日》夸父与太阳赛跑,赶上了太阳;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向北去喝大泽的水。
还没赶到,就在半路上渴死了。
他丢下的手杖,变成了桃林。
2、《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於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
在那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传说这是炎帝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3、《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译文:洪水泛滥,巨浪滔天,鲧便偷窃了天帝的息壤,用它来填塞泛滥的洪水。
因为事先没有得到天帝允许,天帝很生气,就派了火神祝融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野。
鲧死后,他的肚子里生出了禹。
天帝最终命令禹去分布息壤,平定九州的水患。
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夸父——挑战自然精卫——至死不屈鲧禹——前仆后继〖语言特色〗课文所选的三则古代神话篇幅短小,在朴实简练的叙述语言中包含深刻的意蕴,加之想像夸张的巧妙运用,给人以难以磨灭的教益。
古代神话三则-原文--译文--赏析
![古代神话三则-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1c0268bed5b9f3f90f1c6a.png)
文言文学习四《古代神话三则》原文译文赏析《夸父逐日》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1、《夸父逐日》夸父与太阳赛跑,赶上了太阳;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向北去喝大泽的水。
还没赶到,就在半路上渴死了。
他丢下的手杖,变成了桃林。
2、《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於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
在那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传说这是炎帝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3、《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译文:洪水泛滥,巨浪滔天,鲧便偷窃了天帝的息壤,用它来填塞泛滥的洪水。
因为事先没有得到天帝允许,天帝很生气,就派了火神祝融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野。
鲧死后,他的肚子里生出了禹。
天帝最终命令禹去分布息壤,平定九州的水患。
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夸父——挑战自然精卫——至死不屈鲧禹——前仆后继〖语言特色〗课文所选的三则古代神话篇幅短小,在朴实简练的叙述语言中包含深刻的意蕴,加之想像夸张的巧妙运用,给人以难以磨灭的教益。
总结神话三则的主题思想
![总结神话三则的主题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dabac8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3.png)
总结神话三则的主题思想神话三则的主题思想是广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存在的意义”。
每个神话都提供了关于人与自然的互动、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类与神秘力量的联系的故事和理念。
首先,第一则神话《盘古开天地》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存在的意义。
在这个神话中,盘古作为宇宙的创造者,用自身的身体来造就了天地万物。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与自然的紧密关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外界的世界。
这个神话深刻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联,强调了人类存在的意义是创造、探索和塑造这个世界。
其次,第二则神话《后羿射日》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以及人类存在的意义。
该神话讲述了后羿勇敢地射下九个太阳,挽救了人类免于灾难。
这个故事传达了人类对自然的主动干预,以及人类意义在于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确保人类的幸福和安全。
它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同时也要勇敢地面对自然环境带来的挑战。
最后,第三则神话《女娲补天》揭示了人类与神秘力量的关系以及人类存在的意义。
在这个神话中,女娲用身体中的五行元素补天,修复了破裂的天空。
这个故事象征着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力,修复和改善世界的能力。
它告诉我们,人类存在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完美,为世界的和谐与繁荣做出贡献。
同时,它也暗示了人类与神秘力量的联系,人类可以通过与神秘力量的合作和理解,实现自身对自然的控制和利用。
这三则神话共同传达的主题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人类存在的意义在于与自然互动,并以创造、保护和改善世界为目标。
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神秘力量合作,探索和利用自然的力量,来实现自身存在和发展。
同时,这些神话也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依赖,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和安全。
在现代社会,这些主题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恶化,我们需要回归这些神话背后的智慧,重新认识和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只有通过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方式,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创造和改善世界的同时,保护和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中国经典的神话故事
![中国经典的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ced61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3.png)
中国经典的神话故事
中国有许多经典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通常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神灵和英雄的信仰和崇拜。
以下是一些中国经典的神话故事:
1.盘古开天辟地:这是中国最古老的神话之一,讲述了创世神盘古用斧头开辟天地,并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山川、日月和万物的故事。
2.女娟补天:女娟是中国神话中的大地之母,她用五色石补天,并创造了人类。
3.伏羲和女蜗:伏羲和女婿是兄妹关系,他们通过婚姻繁衍了人类。
4.后羿射日:讲述的是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在天空中,以拯救人类。
5.嫦娥奔月:嫦娥因误食仙丹而飞升月亮,成为月宫中的仙女。
6.夸父逐日:夸父族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最后因饥渴而死。
7.神农尝百草:神农是农业和医药之神,他尝遍了百草,为人们找到了治疗疾病的药物。
8.精卫填海:精卫是太阳神的女儿,她不停地填海,想要将大海填平。
9.八仙过海:描述了八仙如何通过各自的法器过海的故事。
10.孟姜女哭长城:讲述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后来新郎被累死在长城上,孟姜女前来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https://img.taocdn.com/s3/m/014e93000b4e767f5acfce1f.png)
一词多义 道 道渴而死 策之不以其道 之 常衔西山之木石 学而时习之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是 是炎帝之少女 以是为非,以吉为凶 足 断鳌足以立四极 河渭不足
本课文言知识
文言句式
(夸父)未至,道渴而死 省略句 女娃游于东海 状语后置句
本课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
精卫填海
选自《山海经校注· 山经柬 释》
课文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
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 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 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 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
文章主旨
本文叙述了炎帝之女在东海淹 死后,变成精卫鸟想要填平东海的 神话故事,表现了精卫勇敢无畏、 持之以恒的精神,歌颂了精卫与自 然作斗争的锲而不舍的品质,反映 了人类对自然力的抗争。
儿童故事-中国神话故事【三则】 精品
![儿童故事-中国神话故事【三则】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4dda47c1b8f67c1cfad6b85e.png)
中国神话故事【三则】它是人类幼年时期通过幻想对天地宇宙、人类起源、自然万物、生命探索、部族战争、劳动生活的稚拙的解说。
【百鸟少昊】黄帝主宰宇宙,坐镇中央,东、南、西、北四方,自有伏羲、炎帝、少昊、帝颛顼经管。
那少昊的母亲皇娥原是天上的织女,她在玉砌的宫殿里纺纱织布,往往要忙到深夜,她编织出来的锦缎,就是那天空中流光溢彩的云霞。
疲倦时,皇娥常常轻摇木筏,在银河里倘佯。
一日,皇娥沿着银河溯流而上,驶往银河源、西海边的穹桑。
穹桑是一棵八百丈高的大桑树,它一万年结一次果,结出的桑椹色泽鲜紫,香气清远,吃了可以与天地同寿。
穹桑下、银河畔,一位容貌超尘绝俗的少年在徘徊,少年是黄帝的同胞兄弟西方白帝的儿子金星,就是那颗每天凌晨在东方天穹闪闪发光的启明星。
少年与皇娥一见钟情,订下了终身之约。
他俩用桂木做桅杆,用香草做旌旗,又雕刻了一只玉鸠放在桅杆顶端辨别风向。
在随风漂流的木筏上,少年如行云流水般弹奏起桐峰梓瑟,皇娥和着琴声唱起了情歌,歌罢,少年复轻轻唱和。
两人相依相偎,皇娥夜织一唱一和,乐而忘返。
一年以后,少昊诞生了,他是皇娥和少年爱的结晶。
少昊又称穹桑氏、金天氏,名字叫挚,本相是一只金雕。
他起初在东海外几万里远的海岛上建立了一个鸟的王国,文武百官全系各种各样的飞禽凤凰通晓天时,负责颁布历法。
鱼鹰骠悍有序,主管军事;鹁鸪孝敬父母,主管教化;布谷鸟调配合理,主管水利及营建工程;苍鹰威严公正,主管刑狱;斑鸠热心周到,主管修缮等杂务。
五种野鸡分管木工、金工、陶工、皮工、染工;九种扈鸟分营农业上的耕种、收获等事项。
少昊在东方鸟国为王时,他的侄儿、也即黄帝的曾孙帝颛顼曾来探访。
少昊忒喜欢这个侄儿,为了培养他的执政能力,特意让他协助治理政务;还亲自制作琴瑟,教他弹唱。
帝颛顼长大,回到自个儿的封邑去了。
少昊睹物伤情,把琴瑟抛到海底的深沟里。
听长年航海的水手说,风轻月朗、碧海无波的静夜,从大海深处偶尔会传出阵阵悠扬悦耳的琴声,那是少昊的琴瑟在鸣唱呢。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笔记整理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629c6ea98271fe910ef96a.png)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笔记整理一愚公移山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面积七百里,高七八百千丈。
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
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
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中能挑担子的几个,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但却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有一个聪明的老头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
凭你残余的岁月,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
关于汉字的神话故事三则
![关于汉字的神话故事三则](https://img.taocdn.com/s3/m/4b9aabb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f.png)
关于汉字的神话故事三则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华夏子孙的精神符号。
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承载着无尽的智慧和情感。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众说纷纭,有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与之相关。
本文即将带您进入这三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汉字神话故事当中。
故事一:龙生九子传说古代传说中有个故事叫做“龙生九子”。
相传,在遥远的时代里,一条名叫龙王的龙儿,志向远大,夙夜操劳,一直希望能为人类带来福音。
终于,他找到了神仙,在他的帮助下,孕育出了九个有特殊能力的儿子。
这九个儿子各有奇能,龙首、麟角、虎爪、豹背、山腰、鲤鳞、蛇尾、鹿角和马尾,它们成为了古代文明中的九字。
后来,人们根据这九个字的形态,发展成了汉字的一种形式。
这个传说也反映了人们对龙的崇拜和对汉字的感激之情。
故事二:巨人写字的传说上古时代,巨人激起人间的暴风雨,尽管他身材高大威武,但却饱受内心的痛苦折磨。
他觉得自己被生活束缚住,没有任何自由。
于是,巨人决定用巨大的力量来写下心中的苦闷与不满。
他用手指在大地上来回划过,奇迹出现了,每一次的划过,都留下了痕迹。
这些痕迹汇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个汉字的形态。
这是最早的文字,也是最初的汉字。
巨人写字的传说无论真实与否,却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追求自由和发泄内心情感的渴望。
汉字,就是巨人在大地上留下的印记,见证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故事三:女娃巫山话木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关于一位出生于巫山的村姑。
据传,这位村姑因出生时家中刚好没有柴火而取名“女娃巫山话木”(巫山的寒冷需要柴火)。
她是个天生聪明的女孩子,自小喜欢研究形状各异的树木。
有一天,女娃发现巫山的一棵老树,上面有许多奇怪的花纹。
她被这些花纹中蕴藏的丰富意义所吸引,并决定将其记录下来。
她抓起一根竹签,在树上轻轻刻下一道道字形。
女娃的努力没有白费,她刻下的字形为后来的汉字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女娃巫山话木的故事虽然简单,却体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的重要性。
字形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人智慧的结晶。
神话三则及拓展讲解
![神话三则及拓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29bb5b2f8c75fbfc77db2e1.png)
• 本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的“北次三 经”。女娃游于东海而被淹死,化为精卫 鸟,它就衔树枝、石子,要填平大海。这 个传说后来成为典故,又作“精卫塞 海”“精卫衔石”等。常用来表示虽然力 量微小却奋斗不息,也表示自强不息地去 申冤复仇。 歌颂了以精卫为代表的劳动人 民征服自然的决心和勇气。
• [5]爁焱(lànyàn烂焰):大火绵延燃烧的样子。
• [6]浩洋:水广大盛多的样子
• [7]颛(zhuān专):纯朴厚实。
• [8]鸷鸟:凶猛的鸟。攫(jué决):抓取。
• [9]鳌(áo熬):海里的一种大龟。
• [10]黑龙:《淮南子·览冥训》:“黑龙,水精,杀 之以止雨也。”可见,“黑龙”不仅指“黑色的龙”, 而且还喻指乌云密布,暴风骤雨从天而降所造成 的滔滔洪水。
原文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áo) 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 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 狡虫死,颛民生。
翻译:于是女娲就炼成五种颜色的石头用来修补苍 天,斩断海中大龟的四脚用来支起上天的四边,杀 死黑龙用来济助拯救天下的百姓,积累芦苇的灰烬 用来阻止洪水泛滥。苍天被修补好了,四边的柱子 又立起来了,泛滥的洪水干涸了,九州大地安定了, 凶猛的禽兽消灭了,天下的百姓又照样安居乐业、 繁衍生息了。
。
• 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左传》 • ③可解释为“如”或“像”
• 例: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吕氏春秋》
2、以 ①认为,以为。 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采用,推荐。 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 ③原因。 例:宋人执而问其以。《列子》 ④做介词,有因为、用的意思。 例:孙膑以此名显天下。《史记》
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 。
注音小神话三则(带拼音)
![注音小神话三则(带拼音)](https://img.taocdn.com/s3/m/da65aa7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7.png)
注音小神话三则(带拼音)注音小神话三则一、百花仙子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仙界,有一个美丽善良的仙女,她叫百花仙子。
百花仙子擅长种植各种各样的花朵,她的花园里开满了五彩斑斓的花海。
百花仙子每年春天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花朵比赛,邀请其他仙女们参加。
这个比赛的规则很简单,每个仙女需要带来自己培育的最美丽的花朵,并进行展示。
所有参赛花朵会由百花仙子亲自评选出最美的三朵,并颁发奖品。
这一年的比赛中,仙女们纷纷带来了各种绚丽多彩的花朵,但最后百花仙子却纠结了。
因为,每个花朵都有独特的美丽,很难选择出最美的三朵。
于是百花仙子灵机一动,她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注音法。
她给每朵花都注音一个奇特的名字,通过音调和节奏来表达花朵的美丽特点。
她希望通过注音能更好地传达每朵花的灵魂和魅力。
最终,百花仙子评选出了三朵最美的花朵,它们分别是“啾啾”、“蒲公英”和“悠扬”。
大家都为这三朵花的美丽而惊叹,纷纷称赞百花仙子的智慧和创造力。
从此之后,注音法成为了百花仙子特有的技艺,也使得她的花园更加受到仙界各族的赞美和喜爱。
二、山河守护神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座守护山河的神庙。
传说中,这座神庙里供奉着一个神秘的山河守护神。
村民们都非常敬畏这位神祇,相信他能保佑他们的山河平安,风调雨顺。
为了尊敬神庙,村民们每天早晚都会来祭拜并献上自己的祈祷。
一年的秋天,村庄附近的小河突然发生洪水,水势汹涌,给村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村民们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是好。
在这个危机时刻,山河守护神出现了。
他化身成一位老者,手持拐杖,指点村民们如何合作抵御洪水的侵袭。
他告诉村民们应该修建堤坝、挖掘排水渠,同时也祈求大自然的慈悲和回归。
村民们积极响应,大家团结一心,按照守护神的指导开始了紧急的抗洪行动。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庄成功地抵御了洪水,山河守护神也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从那以后,村民们将山河守护神奉为敬仰的对象,他们感激他的帮助,并将守护山河的责任传承下去。
三、星光魔在无垠的夜空中,有一个小小的星球,上面居住着一群可爱的星光魔。
30个经典中 国神话故事
![30个经典中 国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01d873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6.png)
30个经典中国神话故事中国神话故事源远流长,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和无尽的想象。
这些故事不仅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 30 个经典的中国神话故事。
1、盘古开天辟地传说在远古时期,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盘古就在这个“大鸡蛋”中孕育而生。
经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醒了过来,他见周围一片漆黑,便拿起一把斧头,用力一挥,将“大鸡蛋”劈开。
轻的阳气上升成为天,重的阴气下沉成为地。
盘古担心天地会重新合在一起,于是头顶天,脚踏地,最终天地成形,盘古也力竭而死。
他的身体各部分化为了世间万物。
2、女娲造人天地开辟之后,女娲觉得世界太过空旷,于是决定创造人类。
她用黄土仿照自己的样子捏出了一个个小泥人,泥人一放到地上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叫她“妈妈”。
后来,女娲觉得捏泥人太慢了,就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洒出来的泥浆也变成了人。
从此,人类开始在大地上繁衍生息。
3、女娲补天远古时代,天塌地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百姓深陷灾难之中。
女娲为了拯救苍生,炼就五色石修补苍天,又斩下了一只大龟的四足撑起天空,平息了灾难,让人类重新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4、夸父逐日夸父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湖,就在半路渴死了。
他遗下了手中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5、后羿射日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后羿为了拯救百姓,张弓搭箭,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让它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6、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后,得到了西王母赏赐的一粒不死之药。
后羿的徒弟逢蒙想要偷药,嫦娥为了不让逢蒙得逞,就自己吃下了不死药,飞上了月宫。
从此,嫦娥在月宫中孤独地生活。
7、精卫填海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淹死在海里。
她死后化作了一只鸟,名叫精卫。
第一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第一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https://img.taocdn.com/s3/m/0369315bcf84b9d528ea7a87.png)
注释
[1]本篇选自《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 要古籍。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 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矿物、民族、 物产、药物等。《山海经》共十八卷,其中《山经》5卷, 《海经》13卷,共约31000字。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和较高 的参考价值。 [2]夸父:神话人物。 [3]逐走:赛跑。逐,竞争。走,跑。 [4]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5]欲:想。 [6]河渭:指黄河、渭河。 [7]大泽:神话中的大湖。 [8]未至:没有赶到。
思考
五、记叙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思考
时间——往古之时 地点——九州大地 人物——女娲 起因——四极废,九州裂 经过——女娲炼五色石......止淫水 结果——苍天补,......,颛民生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
夸父()逐走()河渭()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 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 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 化为邓林。
注释
[11]息:停止。 [12]颛民:善良的人民。颛:善良。 [13]鸷鸟:凶猛的鸟。 [14]攫(jué):用爪子抓取。 [15]于:介词,在。 [16]是:指示代词,这,这个。 [17]鳌:传说中的大海龟。 [18]济:拯救。 [19]淫水:泛滥的洪水。 [20]涸:水干。 [21]狡虫:猛兽。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冯亚茹
神话 女娲补天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神话
概念: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它是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
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
内容:
歌颂劳动创造 赞美坚韧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精神 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神 对追求真挚纯洁爱情的赞美 地位:其产生展现了古代人民与自然斗争的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富有 浓郁的人情味,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 宝。
三则经典的神话故事
![三则经典的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71d8a6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b.png)
三则经典的神话故事每个人都喜欢想象美好的事物,在古代,人们根据原始者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来的故事,就将它称为神话,流传至今。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三则经典的神话故事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1.神笔马良从前,有个叫马良的穷孩子,他天生聪敏,从小喜欢画画。
可是由于家里穷困潦倒,他连买一支笔的钱也没有他到山上打柴时,就折一根树枝在山坡上画;到河边割草时,就用草根蘸着河水在河边画;回到家里,就拿一块木炭在院子里画。
马良不懈地画画,从没有间断过一天。
但他常常想,如果自己能有一支画笔那该有多好呀一个晚上,马良恍惚中感到窑洞里亮起了一阵五彩的光芒,这时出现了一个白胡子老人,老人送给他一支金光灿灿的神笔。
马良高兴地惊醒过来,原来是个梦!可他看看自己的手,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自己手里确实有一枝笔。
他马上用笔画了一只鸟,鸟竟活了过来,展开翅膀飞了起来,他又画了一条鱼,鱼也活了起来,活蹦乱跳。
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替村子里穷苦善良的人家画画,谁家缺什么,马良就给他们画什么。
邻村的一个贪婪、为富不仁的大财主听说这件事以后,马上派人将马良抓了过去,逼他为自己画画。
无论财主如何哄他、吓他,他就是不肯画。
财主把他关到了马厩里,不给他饭吃。
傍晚下起了鹅毛大雪。
财主见马厩的门缝里透出红色的亮光,还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就向门里看,马良在里面烧起了一个大火炉,边烤着火,边吃着热烘烘的饼子。
这火炉和饼子都是马良用神笔画出来的。
财主顿时怒火中烧,打算把马良杀死,夺下他的神笔。
这时马良攀上一架梯子,翻墙走了。
财主急忙攀上梯子去追,刚爬了两步,就摔了下来。
原来,这梯子也是马良用神笔画的。
财主还没爬起来,马良已骑着一匹用神笔画的骏马飞奔而去。
财主骑着马,带着人,追了上来。
眼看就要追着了,马良用神笔画了一张弓、一枝箭。
马良搭弓射箭,一箭射中了财主的咽喉,财主顿时气绝身亡。
皇帝知道后,派人把马良抓了去。
皇帝威逼马良给他画株摇钱树,否则的话,就要将马良杀掉。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教案1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4305f4d1711cc7931b7165f.png)
三三中国古代神话三则上海市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陈志坚【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占代神话,激发阅读相关作品的兴趣。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会利用注释并查找相关的资料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积累重要的文言词句(“方”、“反”、“易”、“息”、“复”、“兼”、“堙”、“焉”等)以及相关的成语典故(“愚公移山”等)。
3.在讨论和相关的活动中合作学习,正确把握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思想内涵和写作特色,以及现实意义。
说明:本文属于神话,内容生动,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些故事会有一定的阅读兴趣;但是由于本文是文言形式,在词句上需要掌握的量也比较多,这就会给学生深入理解造成一定的障碍。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概括神话的特色和意义,在探讨和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养成正确阅读神话故事的良好习惯,加强对社会及自然相关现象和他人的正确认识,不断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难点:把握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说明:通过梳理、整合文章的有关信息来分析人物特点,明确写作意图,积累文言文重点词句,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可以通过个人诵读、分析和合作讨论等方式来解决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当中有意积累与中国古代神话相关的文学和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明确学习这些作品的意义之所在,为进一步学习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思路点拨】本课涉及到对学生平时阅读的指导,所以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应该有所侧重,不能只把重点放在逐句的讲解上而影响举一反三的效果。
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对学习内容作补充和整合,也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和低年龄特点进行一些活动,或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打通神话作品和现实题材作品之间的联系。
【练习举隅】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常衔西山之木.石②水浩洋而不息.③聚室而谋.④毕.力平险2.《封神榜》中有土行孙、雷震子,《西游记》中有千里眼、顺风耳,这些神话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何现实意义?。
三大经典的神话故事
![三大经典的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63c872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e.png)
三大经典的神话故事其实,中国也有毫不逊色于世界任何地方的或瑰丽或悲壮、或奇诡或缠绵的神话传说,这些神和神性英雄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蚩尤大战天神蚩尤是一个九黎族的首领,听说,蚩尤的军队是由他的九九八十一个兄弟组成的,一个个都铜头铁臂,十分厉害,简直就是人间中的精英。
蚩尤大战天神天神明白这件事后,觉得十分不公平,万一哪一天,蚩尤他们觉得想欺负老百姓,就算老百姓要反抗,也不是蚩尤他们的对手,所以,只有我们有实力去解决他,不解决他简直就是给人间,给人民的一个接一个的灾难!所以,天神就写了挑战书给了蚩尤,因为天神觉得他们肯定敌但是我的军队,所以在给他三天时候准备,蚩尤接到挑战书后,就召集了他的兄弟,商量对策。
三天过后,天神就带着军队来了,蚩尤也带着军队来了,天神一开始就先派了雨神,雨神下起大雨让蚩尤的军队被淋成落汤鸡,但是,蚩尤的军队却没有退缩,还是直接冲上去,使雨神大败。
第二次,天神派来了雾神,天神愿以为让蚩尤的军队看不见就能够赢取胜利,但是,蚩尤却使用了指南针,让雾神也大败。
天神见此情景,大怒,自己亲自出马,蚩尤看到,就让他们放火箭,天神刚想撤退,却被蚩尤的军队所拦截,幸好天神的军队来了,天神顺利的撤退,但是,这次战争,天神损兵损将,损失很多。
天神的部下对他说:“虽然我们兵力多,又强,而且我们也有绝对的优势取胜,但是,就因为陛下太骄傲,太低估他们了所以我们才大败!”天神听完以后,虚心的理解了。
天神后面再也没有跟蚩尤发起挑战了!洛神宓妃羿满载猎物归家,却失去了爱妻嫦娥,失去了灵药,他怔怔地望着窗外的星空,仰天长啸,他愤怒,继而痛苦,继而消沉,直到在洛水之滨遇到了洛神宓妃。
宓妃是东方木德之帝伏羲的女儿,渡洛水覆舟淹死,成了洛神。
她美得异乎寻常:“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日,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追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
”与黄河之神河伯门当户对,顺理成章地结为夫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学教案编写人:刘晓月王硕吴文泽领导签字: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教学目标:
一、教学重点
1、明确女娲补天、夸父逐日与精卫填海的动机。
2、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难点
1、体悟三则神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与现实意义。
2、培养学生的扩写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画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积累重点词语,翻译全文
3、复述三则神话故事
4、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学生讲述自己听说过的神话故事
2、了解神话有关知识
神话是人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而以非现实的想象和幻想来表现对自然力的征服和支配的一种艺术形象。
3、预习导学
(1)、借助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女娲.()爁.()炎颛.()民鸷.()鸟攫.()老弱鳌.()足淫.()水狡.()虫夸父.()发鸠.()柘.()木白喙.()自詨.()溺.()而不返衔.()西山之木石
(2)、学生诵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翻译本文,并指出理解有困难的句子。
(整体感知课文)
二、内容研讨,合作探究:
1、教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
3、生展示朗读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有困难的词
颛民:鸷鸟; 淫水:
济:涸:溺:
走:废:堙:
三、各组派出代表复述三则神话故事。
四、课堂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柘()溺()衔()堙()颛()涸()
2、解释加黑的字
(1)夸父与父逐走()
(2)以堙与东海()
(3)溺而不返()
(4)四极废()
(5)地不周载( )
(6)杀黑龙以济冀州()
3、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2)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娲
(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神话具有想象力的特点与课文主旨
2、在课文情节内容的基础上扩写《夸父逐日》这则神话。
3、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以及敢于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精
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学生复述课文(任选一则)
二、内容研讨,精读课文
1、三则神话故事的情节分别是怎样的?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女娲补天》《精卫填海》这两则神话中,哪些语句能体现出神话具有想象力的特点?
三、重点研讨,细读课文
1、想一想,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动机与目的分别是
什么?
2、《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这三则神话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
1、三则故事中塑造了三个潜在传送的动人形象,他们身上有哪些
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2、这三则神话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或者说,通过学习这三则
神话,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五、作业思考
在课文所给情节内容基础上,扩写《夸父逐日》这则神话。
(要求: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