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的历史名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桓台的历史名人

今人谈及王渔洋(1634-1711),首先想到他是一位诗人和诗歌理论家。诚然,王渔洋一生创作诗歌近5000首,提出了诗学理论“神韵说”,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奉为文坛领袖,一代正宗。王渔洋以他宏富的著述,成为清代文坛上不可无一、不能有二的人物,对中国诗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们考察王渔洋的生平,除去文学活动之外,他还有45年的从政经历,从部曹到词臣,从扬州到京师,最终官至刑部尚书,跻身六部九卿之列,成为一代重臣。他的许多思想影响了康熙政坛。然而,他的政绩往往为诗名所掩,致使后人不大提及。

王渔洋于顺治十五年(1658)中进士,顺治十七年(1660)三月赴任扬州推官,至康熙四年(1665)九月离任,共在扬州为官五年有余。扬州推官是执掌扬州府刑狱之官。王渔洋在扬州期间,恰逢江南“通海案”。所谓“通海”,是指当时部分抗清士绅与退避海上的郑成功秘密联络,从事反清活动。此案涉案人员很多,案情极其复杂。王渔洋赴任后认真开展案件审理工作,五年中处理大案83起。在案件审理中他宽政慎刑,积极平反冤假错案,受到扬州士民的爱戴。在忙碌的公务之余,王渔洋不废吟咏,广交江东遗民逸老,从事文学活动,从而成为江南诗坛的核心人物,赢得了广泛赞誉。大诗人吴梅村对王渔洋在扬州的办事干练和文学才华极为欣赏,他说王渔洋“昼了公事,夜接词人”,称赞王渔洋是“天材”。著名诗人冒襄也称许王渔洋是“今日之循吏”,说他“任而明,勤而敏,廉而能慎者也”。这些都是当时江东的精英人物为王渔洋留下的“传神写照”。扬州历来是江东的繁华富庶之地,他做刑狱之官,掌生杀大权,但王渔洋秉公执法,不循私舞弊。在那种“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社会,作为扬州推官的王渔洋却不名一钱,正如他自己作诗说的“四年只饮邗江水,数卷图书万首诗。”做到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康熙四年九月王渔洋赴京任礼部主客司主事,自此开始了他的京官生涯。先后在礼部、翰林院、国子监、户部、都察院和刑部任职。康熙三十一年(1692)八月,王渔洋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户部是掌管全国户籍和财政经济的机关,其中设有宝泉局,是铸造钱币的机构。按照往常的惯例,新钱币铸造出来,办事人员要向主管官员呈送“样钱”,这就很容易演变成借机贿赂上司。王渔洋到任后,立即取消了这一惯例,从而杜绝了这一弊窦。王渔洋在户部期间,一次也没有派亲信去钱局,这与“近水楼台先得月”者又是大异其趣。

康熙三十七年(1698)七月,王渔洋被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使,掌管督察院的主要工作。左都御使是都察院的主管官员,总管查核百官,整饬纲纪。王渔洋掌管都察院,官员升迁严格按资奉,杜绝一切关系后门。公事之余,王渔洋一般在家闭门读书,除少数诗友登门拜访谈论学问外,门可罗雀。

王渔洋的人品、学问和处事赢得了最高统治者康熙的褒奖,康熙曾在畅春苑对大学士等人说:“山东人性多偏执,好胜挟仇。昔李之芳、孙光祀、王清,其仇迄今未解,惟王士禛无是也。其作诗甚佳,居家除读书外,别无他事……”并说王渔洋“老成忠厚,人品学问俱好”。康熙四十三年(1704)八月,时任刑部尚书的王渔洋因与废太子诗歌唱和,触怒康熙,被寻一借口罢官。王渔洋自京师回新城,家当就是几车书而已。

综观王渔洋一生的仕宦生涯,他为人谦逊和易,从政勤勉清廉,官声清明,著书等身,这当然与他自幼所受的家教以及饱览诗书加强自身修养有极大关系。新城王氏非常重视家族教育,王渔洋的高祖王重光就曾制订家训,要求王氏子弟“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所友者必皆读书之人,所言者必皆读书之言。”这则家训拈出的是“道义”和“读书”四字。王氏一门,为官则效忠国家、清正廉洁,为文则华章叠出、著述等身,无不得益于这四字箴言。王氏后人将此家训刻石立于家祠忠勤祠。王渔洋的祖父王象晋教育王渔洋兄弟也“恒举此训”,并把它写在厅事屏壁间,以作时时警示。王渔洋晚年也曾作《手镜》,教育他做唐山县令的三儿子,让他做官要做到“清慎勤”,要洁己爱民,清正廉洁。这些为官思想今天看来仍有借鉴意义。

王渔洋

王渔洋名王士禛,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享年78岁,身后因避雍正(胤禛)讳追改士正,到乾隆时,乾隆认为“正”“禛”相差太远,恐流传日久,后人不知为何人,诏改士祯,补谥“文简”。

王渔洋从二十六岁开始为官,累官至刑部尚书,是著名的清官廉吏。从政之余勤于著述,一生三十六种五百六十多卷。独创诗论“神韵”说,主盟诗坛半个世纪之久。浩瀚的诗文掩盖了他洁已爱民,廉洁奉公的政绩,被誉为“一代诗宗”“文坛领袖”,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

王渔洋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先祖王贵元朝末年,从青州诸城迁至新城。四世祖王重光第一个进士,王渔洋是第八世。从王重光到王渔洋,历代冠缨不绝,科甲蝉联,先后出进士31人,举人46人,出仕为官者112人,有文学著述者50余人。可以说优越的文化环境、深厚的文学沃土造就了一代诗宗王渔洋。

王渔洋家学渊源,自幼熏陶,很早就显示了他的聪明才智。六岁入学,八岁能诗,十五岁就有诗文出版,十七岁应童子试,三试皆是第一名,被誉为“神童”。二十四岁时,在济南大明湖赋《秋柳》诗四首。借秋柳的衰色为触机,以委婉的笔调,巧妙的用典,若明若暗的包含着故国之思。《秋柳》诗一问世,立即引起大江南北,特别是明遗民知识分子的唱和,和者不下百人,为后来的诗坛领袖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王渔洋二十五岁考中进士,二十六岁以新科进士出任扬州府推官。掌管司法,勘问刑狱。短短五年时间完钦部件83件,使民无株连之苦,僚属惊叹,士庶称绝。政绩显赫,擢升京城。又以博学善诗被举荐,得到了最高统治者—圣祖玄烨的赏识,传谕:“王士缜诗文兼优,着以翰林官用,改侍讲”,入值南书房。还亲征他的精华之作,定名为《御览集》,这在朝士中极为罕见。更加巩固了他的诗坛领袖地位,当之无愧的被推为“诗坛盟主”,“文坛领袖”。

王渔洋官高权显,文坛地位显赫,交友却不论势位高低,以人品和文品论交。最值一提他与蒲松龄的关系。两人是文字至交,敬重各自的文学造诣,结为好友。他们交往的一条重要纽带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王渔洋为其点评注说,眉批36处,并写诗作了极有眼光的评价。使名不见经传的《聊斋志异》身价倍增,很快流传开。

康熙三十六年,王渔洋的儿子王启钫官至唐山县令,王渔洋作《手镜录》一册,予以教诲,告诫儿子审慎处事,洁己爱民。

王渔洋一生以“清、慎、勤”为做官准则,告诫儿子也要牢记这三个字的精神。王渔洋在政治忌讳上,绝对谨慎,小心翼翼,从严为官。就连康熙也说他“人品学问,老成忠厚。”从中可以看出,就是在当今社会,王渔洋也是一个反腐倡廉的楷模。

王渔洋自扬州府推官历任十六任,累官至刑部尚书,一生飞黄腾达。虽然如此,最终他还是被罢了官,名义上审告冤案,实际与争权夺力的因素有关,他是封建王朝的牺牲品。康熙晚年,诸子争位,礼密亲王胤衱被立为太子后,遭到几立几废,成为高层政治生活中最为敏感的问题。王渔洋曾与废太子礼密亲王诗酒唱和,被康熙得知后,触犯了他的大忌,借题罢黜。当时降三级调用,王渔洋认为“以微罪被贬,于愿足矣”。于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十三离京回归。送行者堵塞街巷,无为攀辕哭泣。随身携带仅是“图书数麓,万首诗”,两袖清风回归了故里新城。

王渔洋诗文一生,著述浩繁,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带经堂》集是他重病卧床,不能起的情况下,枕上口授,命儿子启开帮助编写成册。九十二卷,收入他的诗4000余首。编次完毕,并未刊印时,先生就已经谢世了。他一生吟咏不辍,至老不倦的著述态度是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的。

由于他才学出众,康熙念念不忘这位御前诗人“深可悯念”,在他七十七岁高龄时,诏他官复原职。此时王渔洋重病在身,不能前往,使几辈扶掖向阙谢恩。七十八岁故于新城。

王渔洋逝去,他的友人、门生弟子极其悲哀,纷纷前来吊唁和挽悼。最有代表性的是蒲松龄,作哀悼诗四首,表达他的哀伤心情。对诗坛盟主凋谢所造成的巨大悲哀,用“海岳含愁,云惨淡,星河无色,月凄凉”形象描绘。可见他是一个光彩闪烁的人物。

至此,他一生为官四十五年,最后七年居家著书。从政从文,都有成绩。从政,政声清明,人品高洁。从文,是他更重要的一面,以诗论“神韵”鸣响海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诗坛宗匠的地位。王渔洋与诗缠绵一生,先是以诗受命至上,位极人显,诗作也身价倍增。最后离京回乡,也是因诗而起。可以说他与康熙皇帝始于诗,终于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