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记忆的发展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 记忆发展
发展心理学记忆发展
引言概述: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不同生命阶段内心理发展和变化的学科,其中记忆发展是其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记忆是人类认知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个体的学习、认知和情绪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记忆在不同年龄段内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一、婴幼儿记忆发展
1.1 婴幼儿的感知记忆
1.2 婴幼儿的工作记忆
1.3 婴幼儿的情境记忆
二、儿童记忆发展
2.1 儿童的短时记忆
2.2 儿童的长时记忆
2.3 儿童的自传记忆
三、青少年记忆发展
3.1 青少年的工作记忆
3.2 青少年的语言记忆
3.3 青少年的情绪记忆
四、成人记忆发展
4.1 成人的工作记忆
4.2 成人的语义记忆
4.3 成人的自我记忆
五、老年人记忆发展
5.1 老年人的工作记忆
5.2 老年人的回忆记忆
5.3 老年人的认知退化对记忆的影响
结语:
发展心理学对记忆发展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认知功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记忆能力会有所变化,这种变化受到遗传、环境和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年龄段内的记忆发展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和认知训练,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记忆与想象)ppt课件
ppt精选版
4
幼儿记忆的发展
主讲:张帆
ppt精选版
5
一、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 人们见过的、听过的、尝过的、触摸过的、思
考过的、体验过的事物及动作象。
ppt精选版
6
一、记忆概述
(二)记忆的种类 1、按记忆的内容划分 ☺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 逻辑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内容的记忆。 ☺ 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
ppt精选版
8
瞬时记忆
刚刚你看到了什么?
ppt精选版
9
一、记忆概述
3、按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划分 ☺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
前任务产生有意识的影响。 ☺ 内隐记忆: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
经验对当前任务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ppt精选版
10
一、记忆概述
4、按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划分 ☺ 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
师:有几只鸭子? 幼:好多小蝌蚪啊!
ppt精选版
35
四、记忆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三)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 2.“说谎”问题 ☺ 幼儿记忆存在着正确性和精确性差的特点,容易
受暗示,容易把现实和想象相混淆,用自己虚构 的内容来补充记忆中残缺的部分。 ☺ 应对方法:教师不能随便指责幼儿“不诚实”, 而是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把事实弄清楚,把现实的 东西和想像的东西区分开来。
ppt精选版
27
三、幼儿记忆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3.形象记忆为主,语词记忆开始发展 ☺ 幼儿阶段,形象记忆效果高于语词记忆的效果,
第二节:幼儿的记忆发展
案例二
• 一个中班的孩子回家对妈妈说,“幼儿园的
围墙倒了……,压了许多小朋友”,“送医院去
了。”第二天,孩子的妈妈关切地向老师问起这 件事,老师说,墙没有倒啊!那么到底是怎么回 事呢?原来幼儿园内要搞基建,为不影响幼儿出 入大门,就在院子旁边破了一截围墙,便于工程
车出入,该孩子看到这截缺口,就说成了上面的
关系: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
在某种程度上,电脑与人脑一样,这两 个系统均通过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对信息 进行加工。 记忆也可以说是对信息 的输入、储存和提取的 过程。 储 存
提取
输入、编码
• 有几个和他一样的发型? • 6个
• 有几个和他一模一样的人? • 3个
遗 忘 的 规 律
• 是先快后慢 • 表明人类的遗忘不是 均速进行的,刚学过 以后在短时间内的遗 忘比较快,量也比较 多 • 随着时间的消逝,遗 忘逐渐缓慢下来,到 了一定时间,几乎就 不再遗忘了
你能举出哪些例子?
短时记忆就像一张小桌子,它放在一个装满了文件盒( 长时记忆)的档案库之前。当信息进入档案库时,它首 先被放在小桌子上处理。但这张桌子很小,必须随时清 理以备放置新的信息。而有意义的和重要的信息则被作 为永久性文件在长时记忆中存档储存。
(三)根据识记的目的分类
无意 记忆
指事先没有明确的目的,也无 需意志努力的识记。 有明确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 努力且采用一定的方法的识记。
婴儿早期记忆的保持能力
6个月婴儿可记住 1岁婴儿可记住启动电动 踢腿动作达2个月。 火车按钮动作达8周。
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
• • 1、无意记忆为主, 有意记忆正在发展 2、形象记忆为主, 语词逻辑记忆正在发展 3、机械记忆为主 意义记忆正在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 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研究表明,儿童的记忆效果与其对事物的兴趣密切相关。如果事物能引起儿童 的学习兴趣,他投入的热情就高,主动性强,记忆的效果也好;反之,如果是被 迫的、缺乏兴趣的学习,其记忆效果就差。
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采用生动、形象和富有趣味的 材料,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提高记忆效果。另外,教师 还可以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活动,最好能够让儿童参与其中并亲自动手 操作,同时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积极鼓励他们,这对培养儿童的记忆力有很大帮 助。
(一)胎儿和新生儿的记忆
人类个体在胎儿期就已经有了记忆,并在出生后表现出了再认的能力。 新生儿记忆的一个主要表现是建立条件反射,即对条件刺激物形成某种稳定 的行为反应。另一个主要表现是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即随着刺激物出现频 率的增加而对它的注意时间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
(二)1岁前婴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3—6岁是儿童有意记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儿 童的无意记忆,更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有意记忆。教师或家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 可以经常向儿童提出具体、明确的识记任务,并对记忆的结果给予适宜的评价, 以激发儿童有意识记的积极性。
记忆策略的运用是提高记忆水平的关键之一,是否运用记忆策略、记忆策略是 否运用得当会直接影响儿童的记忆效果。为了提高记忆效果,教师或家长可以教 给儿童一些记忆策略,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记忆的方法。
(四)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互使用
儿童的无意注意缺乏目的性、计划性,且不能持 久,因此教育教学活动不能单独使用无意注意,还需 要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实现两种注意的转换。
在组织儿童的活动时,首先用有趣的活动、生动 的语言或形象直观的教具引起儿童的无意注意。随着 活动的深入,教师要善于用语言提出预设的活动要求, 以发展其有意注意。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儿童记忆的发展
婴儿记忆的特征
2、提取信息的两种形式:再认和回忆 再认是注意到当前刺激是过去曾经历过的刺激。 回忆是对已消失的刺激产生一个心理表征的过 程。
问题3:
为什么我们很少有 关于婴儿期的分析学派认为,这种现象是一位内被压 抑到无意识中。 2、与记忆相关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在婴儿期没有 充分发育成熟。 3、婴儿的记忆策略太原始,不具有记忆所要求 的“组织”和“联想(精加工)”策略。 4、缺乏自我认识而无法嵌入早期记忆。
4.针对记忆规律促进儿童学习
(1)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对于学过的 东西,要及时复习; (2)经常性分散的复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 (3)复习不能是简单、机械地进行。
系列位置曲线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儿童记忆的准确性
1、在有暗示的提示下,学前儿童可能会记起从 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2、3到4岁的儿童有回答“是的”的偏向。 3、在恰当的环境,合理的提问,即使是年龄很 小的幼儿也能高度准确的做出记忆报告。
三、记忆规律和儿童学习
1、记忆保持的规律 记忆恢复现象:学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 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记忆恢复现象在年幼的幼儿身上表现的更为明 显。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2、记忆的遗忘规律
学习程度越高,遗忘就越少 过度学习达到150%的时候,记忆内容保持最佳。
3. 儿童有效学习的促进
(1)根据儿童记忆特点促进儿童学习 无意记忆为主——选择形象、直观、具体、生 动,能引发孩子兴趣,吸引孩子注意的对象。 有意记忆萌芽——家长和老师要进行启发诱导。
记忆发生的指标
2、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指主体对条件刺激做出的反应。条 件反射的建立说明记忆主体记住了条件刺激, 表明了再认的存在。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2、语言的参与,使记忆过程的意识性和条理性都有所提高。同时,4.5----5岁幼儿开始能够进行间接识记,即利用中介物帮助识记。
第四节记忆的保持和遗忘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一、记忆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什么是保持?就是把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在记忆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保持,就没有记忆。
(二)符号表象记忆产生:1岁后,由语言的发展,儿童可以用符号进行表征,从而产生了符号表象记忆。这里涉及到表象和表征两个概念。
1、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可以分为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两种。具体表象就是形成的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主要是大脑皮层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符号表象是运用语言、文字或其它符号所形成的客观事物的象征性形象。如“苹果”一词在头脑中的形象,它是大脑第二系统的活动,研究认为,儿童1岁以后就可能产生最早的符号表征能力。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节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记忆与知觉的发展
记忆是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比如,幼小的婴儿经常用奶瓶吃奶或喝水,当他只看到奶瓶的一个侧面时,就“知道”那是可以给他提供食物的东西,马上做出吃奶或喝水的反应;婴儿听见妈妈的声音就安静下来或兴奋起来,这些对奶瓶的知觉或对妈妈声音的知觉,已经与经验发生了联系,而他之所以能够和过去的经验相联系,依靠的就是记忆。还有前面我们提到过的婴儿对“客体永久性”的认识,也反映了婴儿记忆的发展。
(三)重学记忆:当儿童学习了一种知识或技能以后,经过一段记忆消失的时间,重新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次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或次数,比第一次要少些,这就是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新生儿期是记忆发生的时期。
第四节记忆的保持和遗忘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一、记忆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什么是保持?就是把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在记忆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保持,就没有记忆。
(二)符号表象记忆产生:1岁后,由语言的发展,儿童可以用符号进行表征,从而产生了符号表象记忆。这里涉及到表象和表征两个概念。
1、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可以分为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两种。具体表象就是形成的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主要是大脑皮层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符号表象是运用语言、文字或其它符号所形成的客观事物的象征性形象。如“苹果”一词在头脑中的形象,它是大脑第二系统的活动,研究认为,儿童1岁以后就可能产生最早的符号表征能力。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节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记忆与知觉的发展
记忆是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比如,幼小的婴儿经常用奶瓶吃奶或喝水,当他只看到奶瓶的一个侧面时,就“知道”那是可以给他提供食物的东西,马上做出吃奶或喝水的反应;婴儿听见妈妈的声音就安静下来或兴奋起来,这些对奶瓶的知觉或对妈妈声音的知觉,已经与经验发生了联系,而他之所以能够和过去的经验相联系,依靠的就是记忆。还有前面我们提到过的婴儿对“客体永久性”的认识,也反映了婴儿记忆的发展。
(三)重学记忆:当儿童学习了一种知识或技能以后,经过一段记忆消失的时间,重新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次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或次数,比第一次要少些,这就是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新生儿期是记忆发生的时期。
幼儿教育幼儿感知觉注意记忆的发展ppt课件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3.视觉偏好
新生儿期已表现出某些注意的偏好, 原因: ·是视觉皮层的正常发展需要相应的视 觉输入,婴儿运用视觉能力的先天倾向 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是婴儿所倾向注意的对象正是那些对 他们的发展重要的刺激。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3)深度知觉 判断不同对象之间距离的一种能力.
生命开始时,新生
儿通过运动深度线索对 深度进行感知;5、6个 月时,他们通过图示深 度线索感知深度;随着 双眼线索的有效应用, 深度知觉的精细程度增 加。
进行辨别。
6个月大时:能够对近前的声音转移到3
英尺以外觉察。
1岁时:能辨别书非常微小的声强变化
。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二)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 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作为知觉对象的时间本身没有直观
特 的形象。
大小恒常性 亮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任务二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指主体在识记的过程中, 根据不同的意义,将记忆材料组成各 种类别,编入各种主体或改组成其他 形式,以便于记忆的方法。
加工方式:(1)归类加工
筷子 梅花 晾衣架 沙发 勺子 消防车 康乃馨 百合 坦克 书架 电视柜
类别归类
联想归类
黑——白 冰——火 开心——伤心
男人——女人 桌子——椅子 节日——礼品 河——船只
幼儿在三种不同动机下有意识记的效果比较(平均再现量)
偶发记忆——“说谎”问题
“偶发记忆”指当要求儿童记得某样东西时,他往往 记住的是和这些东西一起出现的其他的东西。
幼儿记忆存在着正确性差的特点, 容易受暗示,容易把现实和想象混淆, 用自己虚构的内容来补充记忆中残缺 的部分。这种现象经常被误会成幼儿 在说谎,这显然不对。教师应该耐心 帮助孩子把事实弄清楚,把现实的东 西和想象的东西区分开来。
无意识记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
幼儿的无意识记,不是由于幼儿直接接受记忆任务和 完成记忆任务而产生的,而是幼儿在完成感知和思维任务 过程中附带产生的结果,是一种副产物。事实证明,幼儿 的认知活动越是积极,其无意识记效果越好。
(2)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幼儿的有意识记是在成人的引导下逐渐产生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有意识记不断得到发展 •有意识记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
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
[实验研究]在一项实验里,实验桌上放了一些模拟的场景,如 厨房、花园、睡眠室等等,要求幼儿用图片在桌上做游戏,把 图上画的东西放到实验桌上相应的地方。图片共15张。图片上 面的都是儿童熟悉的东西,如水壶、苹果、狗等等。游戏结束 后,要求幼儿回忆所玩过的东西,即对其无意识记进行检查。 另外,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要求幼儿进行有意识记,记住15 张图片的内容。实验结果表明,幼儿中期和晚期记忆的效果都 是无意识记优于有意识记。到了小学阶段,有意识记才赶上无 意识记。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2)
①客观事物的性质。直观、形象、具体、鲜明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②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对幼儿生活具有重要(zhòngyào)意义的事物,符合幼儿 兴趣的事物。能激起幼儿愉快、不愉快或惊奇等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都比较容易成 为幼儿注意和感知的对象,也容易成为无意记忆的内容。
③幼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如果使识记对象成为儿童活
儿童最初出现(chūxiàn)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出现(chūxiàn)和发展稍晚。
2、幼儿记忆独特的现象
(1)幼儿期健忘
幼儿期健忘是指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2)记忆恢复(回涨)
现象记忆恢复或回涨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
得的保持量要高。这一现象最早是由巴拉德在1913年发现的。
1、记得少,忘得快 2、记忆缺乏(quēfá)目的性
3、记忆方法呆板
4、记忆不精确
第五十页,共一百零五页。
三、提高幼儿(yòu ér)记忆力的方法
1、运用教具:形象记忆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 起幼儿的兴趣。
如:学习数的组成、加减法,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利用教具演示、讲解,幼儿 就能理解知识,加之幼儿动手操作,很快掌握了知识。
第二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
从儿童这几种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 最早出现的是运动(yùndòng)记忆(出生后2周左 右),对喂奶姿势的条件反射就是属于这种记 忆。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 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 逻辑记忆(1岁左右)。
第二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
(二)根据记忆(jìyì)保持时间分类
第一页,共一百零五页。
案例 二 (àn lì)
②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对幼儿生活具有重要(zhòngyào)意义的事物,符合幼儿 兴趣的事物。能激起幼儿愉快、不愉快或惊奇等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都比较容易成 为幼儿注意和感知的对象,也容易成为无意记忆的内容。
③幼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如果使识记对象成为儿童活
儿童最初出现(chūxiàn)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出现(chūxiàn)和发展稍晚。
2、幼儿记忆独特的现象
(1)幼儿期健忘
幼儿期健忘是指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2)记忆恢复(回涨)
现象记忆恢复或回涨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
得的保持量要高。这一现象最早是由巴拉德在1913年发现的。
1、记得少,忘得快 2、记忆缺乏(quēfá)目的性
3、记忆方法呆板
4、记忆不精确
第五十页,共一百零五页。
三、提高幼儿(yòu ér)记忆力的方法
1、运用教具:形象记忆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 起幼儿的兴趣。
如:学习数的组成、加减法,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利用教具演示、讲解,幼儿 就能理解知识,加之幼儿动手操作,很快掌握了知识。
第二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
从儿童这几种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 最早出现的是运动(yùndòng)记忆(出生后2周左 右),对喂奶姿势的条件反射就是属于这种记 忆。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 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 逻辑记忆(1岁左右)。
第二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
(二)根据记忆(jìyì)保持时间分类
第一页,共一百零五页。
案例 二 (àn lì)
婴幼儿记忆的发生与发展
• 有意识记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对记 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
(2)较多运用机械识记,但意义识记效果好
思考:为什么儿童主要不是用意义识记而是大 量使用机械识记呢?
原因: 1.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不理 解的事物也能留下痕迹; 2.幼儿对许多识记材料不理解, 不会加工,只能死记硬背。
(2)较多运用机械识记,但意义识记效果好
PPT16-2 B、组织策略 指主体在记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意义,将记忆材料组成各种类别
,编入各种主题或改组成其他形式,以便于记忆的方法。
• PPT16-3 • 归类加工:eg 动物分为海陆空 • 意义编码:eg 1314、886 • 词形结合:eg 图片+物体名称
(5)记忆策略的发展
3.提取策略 再认和再现都需要运用提取策略。提取策略的核心是对线索的
事例:喂奶姿势——吸吮 睡觉前关灯——睡意
PPT4-2
② 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
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人(包括 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 注意它一段时间。如果同样的刺 激反复出现,对它注意的时间就 会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随着刺激物出现频率的增加而对它的注 意时间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心理 学家称之为“习惯化”。
2岁,获得延迟模仿能力。这一能力的出现是婴儿记忆 能力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婴儿期是记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和关键期
二、记忆的发展(幼儿期:3-6岁)
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发展 较多运用机械识记,但意义识记效果好 记忆策略的发展
(1)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幼儿对诗歌 表演比单纯 的歌词容易 记住;
(4)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① 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eg:对诗表演比单纯的歌词容易记住; ②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③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异逐渐缩小
(2)较多运用机械识记,但意义识记效果好
思考:为什么儿童主要不是用意义识记而是大 量使用机械识记呢?
原因: 1.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不理 解的事物也能留下痕迹; 2.幼儿对许多识记材料不理解, 不会加工,只能死记硬背。
(2)较多运用机械识记,但意义识记效果好
PPT16-2 B、组织策略 指主体在记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意义,将记忆材料组成各种类别
,编入各种主题或改组成其他形式,以便于记忆的方法。
• PPT16-3 • 归类加工:eg 动物分为海陆空 • 意义编码:eg 1314、886 • 词形结合:eg 图片+物体名称
(5)记忆策略的发展
3.提取策略 再认和再现都需要运用提取策略。提取策略的核心是对线索的
事例:喂奶姿势——吸吮 睡觉前关灯——睡意
PPT4-2
② 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
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人(包括 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 注意它一段时间。如果同样的刺 激反复出现,对它注意的时间就 会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随着刺激物出现频率的增加而对它的注 意时间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心理 学家称之为“习惯化”。
2岁,获得延迟模仿能力。这一能力的出现是婴儿记忆 能力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婴儿期是记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和关键期
二、记忆的发展(幼儿期:3-6岁)
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发展 较多运用机械识记,但意义识记效果好 记忆策略的发展
(1)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幼儿对诗歌 表演比单纯 的歌词容易 记住;
(4)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① 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eg:对诗表演比单纯的歌词容易记住; ②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③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异逐渐缩小
幼儿心理学第五章-记忆课件分析
3.帮助学前儿童理解识记材料。 4.帮助学前儿童及时、合理的复习。 5.让学前儿童多种感官参与记忆过程。 6.教给学前儿童多种记忆方法。
尽快发展学前儿童的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
例1:识记数字时,与幼儿一起探讨“1”像棍子;
“2”像鸭子;“3”像耳朵;“4”像旗;“5”
像钩子;“6”像哨子;“7”像拐棍;“8”像
(三)根据识记时对材料是否理解
1、机械记忆:是在不理解材料意义的 情况下,采用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 一种记忆。(即死记硬背)
2、意义记忆:是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 辑关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记忆。
(四)根据记忆保存的时间 ❖瞬时记忆:是指5秒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一分钟以上乃至持续 人的一生的记忆。
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真得 意,忽然一声哗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牛牛很快就学会了,在课上唱得很熟练, 还上前表演呢,但回到家给妈妈唱时却唱不全了, 只记得:“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 骑,… …心里真得意, … …哗啦哗啦啦啦我摔 了一身泥。”
2.遗忘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
(二)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 渐发展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各种 材料。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发展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年龄 熟悉的物体 熟悉的词 生疏的词
3-4 4-5
5-6 6-7
3﹒9 4﹒4
5﹒1 5﹒6
1﹒8 3﹒6
④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多种感官参加的无
意识记效果较好。
⑤活动动机和兴趣。
二、记忆的保持、遗忘规律与幼儿的活动 (一)记忆的保持、遗忘及遗忘规律
尽快发展学前儿童的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
例1:识记数字时,与幼儿一起探讨“1”像棍子;
“2”像鸭子;“3”像耳朵;“4”像旗;“5”
像钩子;“6”像哨子;“7”像拐棍;“8”像
(三)根据识记时对材料是否理解
1、机械记忆:是在不理解材料意义的 情况下,采用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 一种记忆。(即死记硬背)
2、意义记忆:是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 辑关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记忆。
(四)根据记忆保存的时间 ❖瞬时记忆:是指5秒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一分钟以上乃至持续 人的一生的记忆。
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真得 意,忽然一声哗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牛牛很快就学会了,在课上唱得很熟练, 还上前表演呢,但回到家给妈妈唱时却唱不全了, 只记得:“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 骑,… …心里真得意, … …哗啦哗啦啦啦我摔 了一身泥。”
2.遗忘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
(二)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 渐发展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各种 材料。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发展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年龄 熟悉的物体 熟悉的词 生疏的词
3-4 4-5
5-6 6-7
3﹒9 4﹒4
5﹒1 5﹒6
1﹒8 3﹒6
④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多种感官参加的无
意识记效果较好。
⑤活动动机和兴趣。
二、记忆的保持、遗忘规律与幼儿的活动 (一)记忆的保持、遗忘及遗忘规律
幼儿记忆的发展PPT课件
以后渐渐给他们提出一定的任务,让幼儿有目的 的记住一些东西,培养幼儿的有意记忆能力。 如 回家找长方体等 9.综合归类 • 逻辑记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幼儿一些方 法,使幼儿能把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在物体 之间建立逻辑关系,以拓宽记忆的广度。如:认 识了各种船,可教幼儿归类为水上交通工具,最 后教师引导幼儿把它们归类为交通工具。
• 1.再认能力 • 2.回忆能力 • 3.分类编码能力
1.再认能力
• 2-3个月的婴儿发现系在自己腿部的绳子与 一个玩具活动有联系,腿上的绳子撤走一 周后,实验人员重新把绳子系在婴儿腿上, 发现婴儿立即使劲用腿蹬起来。
• 结论:婴儿清楚地再认了扯动绳子的动作 与带来的快乐。
2.回忆能力
• 延迟模仿实验 • 将6周的婴儿带进实验室,由成人向婴儿不
忆和语词记忆
• 2.从识记的目的分: 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 3.从记忆方式分: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 4.从保持时间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
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课本53页
艾宾浩斯曲线揭示
遗忘的开展规律:先快后慢
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 快,后来就逐渐减慢,相当长的 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断地呈现张嘴、伸舌的面部动作。24小时 后婴儿开始模仿成人张嘴伸舌。
3.分类编码能力
• 12个月的婴儿会对一堆玩具的一类特别感 兴趣,他们会挑拣自己感兴趣的一类玩具;
• 18个月的婴儿会将物品分成两类。 • 这些都要靠记忆进行编码才能完成。
研究证明
• 不管用何种方法或指标进行研究,都可以 肯定,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了记忆。
遗忘规律给我们的启示
1、及时复习。一般记住后,在5分钟后重复 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 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 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
• 1.再认能力 • 2.回忆能力 • 3.分类编码能力
1.再认能力
• 2-3个月的婴儿发现系在自己腿部的绳子与 一个玩具活动有联系,腿上的绳子撤走一 周后,实验人员重新把绳子系在婴儿腿上, 发现婴儿立即使劲用腿蹬起来。
• 结论:婴儿清楚地再认了扯动绳子的动作 与带来的快乐。
2.回忆能力
• 延迟模仿实验 • 将6周的婴儿带进实验室,由成人向婴儿不
忆和语词记忆
• 2.从识记的目的分: 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 3.从记忆方式分: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 4.从保持时间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
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课本53页
艾宾浩斯曲线揭示
遗忘的开展规律:先快后慢
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 快,后来就逐渐减慢,相当长的 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断地呈现张嘴、伸舌的面部动作。24小时 后婴儿开始模仿成人张嘴伸舌。
3.分类编码能力
• 12个月的婴儿会对一堆玩具的一类特别感 兴趣,他们会挑拣自己感兴趣的一类玩具;
• 18个月的婴儿会将物品分成两类。 • 这些都要靠记忆进行编码才能完成。
研究证明
• 不管用何种方法或指标进行研究,都可以 肯定,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了记忆。
遗忘规律给我们的启示
1、及时复习。一般记住后,在5分钟后重复 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 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 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复述策略的发展
复述对回忆的促进作用
复述是指主体在记忆过程中,对目标信息不断进行重复以便能更准 确、更牢固地记住这些信息。 Flavell等1966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被试的复述量及回忆 量均有所增加。85%的小学五年级学生表现出了自觉复述的行为。 研究者发现,复述的质量也会影响主体对信息的回忆量。---奥恩斯 坦等1975年的研究
①预期法; ②检验法
自由回忆法(free recall method)—
图9-5 对偶回忆法的预期刺激项目顺序(采自Hintzman,1978)
psychology ^-^
3.3 内隐记忆的测验方法
经典的测验方法 非语词信息的内隐测验 内隐学习的测验方法
①经典的测验方法
词干补笔 知觉辨认
复述策略的迁移
研究者们发现,对年幼儿童进行复述策略的培训, 只能提高儿童在与训练条件相同的情景下的回忆成绩, 而很难讲这种复述策略迁移到其他的情景中。
Why?---三种解释 “中介性缺损” “产生性缺损” “信息加工的解释”
4.2 组织性策略的发展
组织策略是指主体在识记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意义, 将记忆材料组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题或改组成其他形 式,以便于记忆的方法。 与复述策略发展的趋势大致相同,儿童在进入学龄期后,其 记忆的组织策略才开始明显地发展起来。 研究者在关于儿童的记忆组织性策略的发展方面最典型的研 究手段是:实验者给被试随机呈现一组材料,这些材料按意义 可以被分成不同的组别(如家具、工具、动物、职业等),然 后要求被试以任何一种自己喜欢的顺序尽可能多地对所呈现的 刺激物进行回忆。实验者通过观察、分析被试对记忆材料的回 忆顺序和方式,便可以了解其记忆组织策略的水平。 庞虹(1992)的实验研究 左梦兰(1990)的实验研究
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和有意 识地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
目的明确策略 积极思考策略
为什么考完后会 法》的例子。
复习不是机械地重复
识 记 策 略
感官并用策略 动手操作策略
复 习 策 略
及时复习策略 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策略
闭眼识记策略 自寻回忆线索策略 联想策略超常联想策略 克服干扰策略 自我暗示策略 定位记忆策略 场合一致性策略
记忆的结构
阿特金森等提出的有关记忆的“多重贮存模式”理 论。它将人脑对信息的贮存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感觉登记阶段 短时记忆阶段 长时记忆阶段
1.2 婴儿期记忆的发生
婴儿期的记忆能力主要表现为再认。再认能力在整个 婴儿期里已获得明显的发展。 研究婴儿再认能力及其发展的方法主要有“物体永久 性”、“习惯化\去习惯化”以及“条件发射技术”等。 婴儿期不仅表现出某种再认能力,也表现出一定的再 现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从婴儿对于先前看到的某些动作 的延迟模仿行为中反映出来。 婴儿期“记忆缺失”现象及其原因。
5.3 知识基础对记忆的影响
基础知识对记忆影响的表现
影响儿童的记忆量 影响儿童的记忆内容 影响儿童记忆操作的具体过程
知识基础对记忆影响的机制
项目特殊效应 无策略的组织性反应 扩展性激活
☺参 考 文 献
[1]沈德立,白学军.实验儿童心理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边玉芳.儿童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徐扬,恽晓平.采用加工分离程序进行内隐记忆测验的信度研究[J].中国 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 15(3) [4]杨治良,郭力平等.记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杨治良.实验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②研究者将再现分为两种:线索再现(clued recall) 和自由再现(free recall) 研究者对儿童再现能力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自由回忆法。在这种试验中,首先用较慢的速度 给被试呈现一组刺激物,在这些刺激物中可能具有 某种联系,也可能不存在着任何联系。当被试看完 所有的刺激物后,要求他们尽可能多地将此回忆起 来,回忆物体的呈现方式不限。 科尔等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记忆材料 表现出不同的“系列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 effects)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1. 儿童记忆能力的发生与发展 2. 记忆发展的理论 3. 记忆发展研究的实验方法 4. 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 5. 影响儿童记忆发展的因素
实验一 实验一
【参考文献】
1. 儿童记忆能力的发生与发展
记忆及其基本结构 婴儿期记忆的发生 儿童青少年记忆能力的发展
1.1 记忆及其基本结构
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保持信息和再现信息的心理过程。
③主体对于某一事件的再现总不能保证与原事件百 分之百地一致。因为主体往往根据自己对事件的认识、 理解以及有关的经验,对有待贮存的信息进行调整,以 便于保持。 这就是所谓的组织性记忆(或记忆的组织性)。
④主体在对事件进行识记和回忆的时候常常伴随 着推理活动的发生。我们经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根 据自己的经验对真实发生的事件进行补充和修正, 以使事实看起来更加完整。 帕里斯发现,在儿童的记忆中也有推理成分的存 在,而且,记忆中的推理能了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 提高,同时也受其经验的影响。
3. 记忆发展研究的实验方法
记忆研究的变量和材料 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 内隐记忆的测验方法
3.1 记忆研究的变量和材料
记忆实验的基本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变量
记忆研究的材料
无意义材料 有意义材料 其他材料刺激
刺激材料;
自变量
刺激呈现的速度、间隔时间的长短;刺激的空间位置 和距离;学习的遍数和时间等。 刺激作用的感觉通道或方式,实验的干扰条件 实验研究要求回忆还是再认,或其他方式 指导语
尝试回忆策略
超额学习策略
5. 影响儿童记忆发展的因素
编码对记忆的影响
信息加工的有效性对记忆的影响
知识基础对记忆的影响
5.1 编码对记忆的影响
从发展的角度看,不同年龄的儿童对记忆材料的编 码有所不同。
儿童对信息的编码能力还影响其对记忆组织策略的 应用。
5.2 信息加工的有效性对记忆的影响
儿童一般是在完成了那些最基本的记忆过程并存有 较充分的心理能量的时候,才倾向于使用策略,因为 任何一种策略的使用都包含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加工的 过程,而主体在进行信息加工的时候必然要消耗心理 能量。 Cuttentag(1984)的研究
2. 记忆发展的理论
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 记忆结构发展模型 控制记忆过程发展模型 世界知识不同发展理论
2.1 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
当代认知心理学有关记忆的理论,最具代表的是Atkinson-Shiffrin提 出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这个模型将人脑对信息的储存分为三个不 同的阶段:感觉记忆阶段;短时记忆阶段;长时记忆阶段。
4.5 其他记忆策略的发展
前面提及的四种记忆策略的使用过程都相对较为复杂,一 般要到学龄期甚至于青少年期,才能有较好的发展。但幼小 儿童在记忆过程中也不完全是被动的,他们也能使用一些最 简单的策略,以增强其记忆的效果。 幼儿的“视觉复述”:将自己的注意力有选择地集中在所要记 住的事物上,如不断地去注视目标刺激。 贴特殊的标签:给目标刺激贴上某种特殊的标签以便于回 忆。例如:宝宝藏玩具
4.3 “精心制作”策略的发展
“精心制作”策略是指当主体面临一些很难归类的材料时, 就在这些材料中创造出某种联系以赋予它们一定的意义。 研究者发现,主体的这种“精心制作”策略出现得很晚, 一般要到小学高年级和青少年阶段才能出现。 即便一些年幼儿童可以产生这种策略,其策略的功能也 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因变量 控制变量
回忆类实验 再认类实验 外显的控制变量 内隐的控制变量
无意义材料 。。。 。。。 有意义材料 。。。 。。。 其他刺激材料 。。。 。。。
psychology^-^
3.2 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
回忆法 再认法 再学法 重建法 部分报告法 记忆广度法 分散注意法
回忆法
系列回忆法(serial recall method)— 对偶回忆法(paired recall method)—
4.4 提取策略的发展
提取策略是指主体在进行回忆的时候,将贮存于长时记忆 中的某些信息分离出来,并使之进入自己的意识水平之上的 方法和手段。 不少研究者认为,儿童在记忆能力上所表现出来的年龄 差异更多的是由提取能力方面的差异(而不是贮存方面的 差异)所导致的。 年幼儿童在对信息进行提取的时候,对刺激出现的原本 环境有更多的依赖。 许多的研究表明,6-8岁的儿童在自由回忆或在虽有线 索存在但却未要求他们使用这些线索的情况下,其回忆成 绩都不好。但当教会他们使用线索以后,其回忆成绩表现 出了显著的提高。
②非语词信息的内隐测验
熟悉的非言语信息的内隐测验 新异的非言语信息的内隐测验
③内隐学习的测验方法 丑 美 侧 Ⅰ Ⅱ 正 Ⅲ Ⅳ
4. 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
复述策略的发展 组织性策略的发展 “精心制作”策略的发展 提取策略的发展 其他记忆策略的发展
指主体对自身记忆活动的 有意识控制和由主体所使 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 的方法.(简言之就是人们 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 采用的方法或手段.)
环 境 输 入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STM)
工作记忆 控制加工 复述 提取策略
长时记忆(LTM)
视觉 听觉
永久的 记忆存储
反应输出 图2.1记忆的信息三级存储模型
2.2 记忆结构发展模型
其主要代表人物:Pascual-Leone 和Case。
他们认为成人和儿童记忆能力的不同,在于他们之间的 记忆结构的差异。
此理论适合于解释儿童和成人短时记忆广度为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