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学写游记》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写游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的基本要求。
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包括交代游踪、抓住景物特点、确定中心、寓情于景和增加知识性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范文、分析讨论和实际写作,提高学生的游记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感受自然与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记录美和分享美的积极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游记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能够清楚地交代游踪,抓住景物特点,融入自己的感情。
学会选取独特的视角和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使游记具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在游记中巧妙地寓情于景,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体现出对所描写景物的深入理解和独特感受,避免游记的平铺直叙和空洞无物。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我会精心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图片或视频,展示世界各地的美丽风光,如雄伟的山脉、广袤的草原、湛蓝的大海、古老的建筑等。
同时,配以轻松愉悦的音乐,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妙的旅行之中。
然后,我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在旅游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旅游经历,分享其中的趣事和感受。
接着,我会说:“旅游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也是一种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的途径。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美好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不仅可以留下珍贵的回忆,还可以与他人分享我们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写游记,让我们的旅行故事变得更加精彩。
”了解概念:在讲解游记的定义时,我会这样说:“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录旅行的文章。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写作 学写游记》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学写游记》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写作指导课文。
游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通过记录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写作文体的知识,对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游记这种文体较为特殊,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观察和体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同时,学生可能对如何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存在一定的困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掌握游记的基本结构,学会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将旅行中的感受和思考生动地表达出来。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旅行照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旅行照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旅行经历,激发学生对游记写作的兴趣。
2.讲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结构,讲解如何观察生活,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
3.实例分析:分析一篇优秀的游记范文,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并进行小组讨论。
4.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自身的旅行经历,尝试写作一篇游记,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反馈。
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写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写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写作教学设计01一、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写好游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通常按照游览的路线来写,但往往泛泛而叙,抓不住重点,写成流水账。
有时尽管突出了主要景点或场所的描写,但缺少作者的独特感悟和个性情感,常常读起来千人一面,没有趣味,也没有鲜活的思想。
因此,新颖别致的视角,细腻真切的描写,抒发性灵的思想情感,这些才是写好游记的关键要素。
我选取了“线索井明,位置凸显"只抓重点,方法多样”“突出感受,别样情怀"等关键词初步构建本单元核心概念。
学习重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出真情实感。
学习难点:体会定点观察与动态观察相结合、融情于景、融情于理的写法,体会游记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二、说支架搭建基于写作教学目标搭建了情境支架,以东方甄选董宇辉介绍山西为时代背景,太原市政府携手微信视频号,联合太原市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印象山西·我的寻访记》特别节目,邀请同学们为山西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量身定制“山西印记”,并积极投稿,表达自己对山西的热爱。
本课搭建了真实的情境,营造了自由创作的轻松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用问题支架、方法支架、范文支架,策略支架、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游记创作的真实性。
重视过程性评价,以评价量表来去修改完善优化自己的作品。
三、说写作评价利用创设的评价标准与游记核心知识作为支架,让学生走进大院、走进古城,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创作一篇介绍山西的游记,抒发对山西的热爱,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审美教育,也是一种文化自信教育,同时也饱含了育人价值。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不断进行修改、展评、反思,教师需要进行详细的过程性指导。
需要特别重视过程性评价的设计。
在本单元的项目化学习中,我们设计了评价量表,借助评价量表来跟踪学生的理解程度与学习状况,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写作 学写游记》 上课教案
学写游记[教材分析]写好游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通常按照游览的路线来写,但往往泛泛而叙,抓不住重点,写成流水账。
有时尽管突出了主要景点或场所的描写,但缺少作者的独特感悟和个性情感,常常读起来千人一面,没有趣味,也没有鲜活的思想。
因此,新颖别致的视角,细腻真切的描写,抒发性灵的思想感情,这些才是写好游记的关键要素。
[学情分析]初中生写游记,往往以记叙游览参观见闻、描摹景物为主,同时穿插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写游记,必须关注写作之前的参观游览活动的精心策划,这样才能提升写作教学的品质。
因为之前学生刚刚进行过春游,印象比较深刻,所以我选择了这次活动。
同时,想给学生一个新颖的视角,于是抓住“颜色”,确定了《多彩的野生动物园》这个题目。
[教学目标]1、抓住颜色具体描绘一处风景。
2、能够给别人提出修改意见,并根据别人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抓住颜色具体描绘一处风景,并能适时融入一些个人感受,不泛泛而谈。
[教学准备]春游照片、ppt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游记师:今天我们上作文指导课:学写游记。
顾名思义,你觉得什么是游记?出示:描述游览中所见所闻,并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章。
指出关键点:所见所闻所感。
二、出示要求确定主题1、出示小练笔要求:(1)、选择某一处风景来写,不要贪多,不要面面俱到。
(2)、细致观察,具体描绘该处风景,不要泛泛而谈。
(3)、描写风景时要融入一些个人感受,尽可能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2、出示作文题目《多彩的野生动物园》,明确今天的小练笔从“颜色”入手。
3、探讨“颜色”的重要性。
出示:曹文轩:“美,首先被人们接收的就是颜色,是一种画面感。
把这些东西融入到你的文章中,就能给人一种惊艳的美感。
我的几乎所有作品都是很讲究颜色的。
”鲁迅“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那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而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学生朗读体会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感受,重点感受“苍黄”和“金黄”所表现的情感不同。
写作 学写游记 配套教案
写作学写游记PPT配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写出具有个性的游记。
二、教学内容:1. 游记的基本结构:引言、、结尾。
2. 游记的写作要点:观察细致、描述生动、感受真实。
3. 游记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游记的基本结构、写作要点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景物和感受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游记的基本结构、写作要点和修辞手法。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和写作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游记的写作要点,包括观察细致、描述生动、感受真实。
3. 示例: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游记范文,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选择一个景点进行游记写作练习。
5. 反馈:教师对学生写的游记进行评价,给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游记写作的重要性。
7. 作业: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游记作品。
8. 课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课堂分享会,让学生们互相展示自己的游记作品,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2. 邀请旅游达人或者作家来校进行讲座,分享游记写作的经验和技巧。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游记作品,关注其结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鼓励主动思考和提问。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游记的基本结构、写作要点和修辞手法等内容。
2. 游记范文:提供多篇不同风格的游记范文,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3. 实地考察资料:提供相关景点的背景信息、历史沿革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观察和写作。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学写游记》教学设计《学写游记》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明白游记的特点,能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的顺序。
2.能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多角度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能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教学重点】1.明白游记的特点,能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的顺序。
2.能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多角度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能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明代画家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其中说到旅行是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过程,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旅行不只是“某某到此一游”的一种经过,而是成为永久的美好回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写作课——《学写游记》。
设计意图:从生活现象导入新课,贴近学生自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技法指导(一)技法点拨1.提出问题同学们,结合我们本单元所学,谈谈你对游记的认识。
2.技法小结老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可以总结出,游记,是游览者把他游览过的经历和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般而言,游记有三个要素,即“所至”(游踪)“所见”(风貌)和“所感”(感想)。
(二)技法指导1.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写出一篇好的游记呢?2.技法小结(1)游踪清晰。
课文主要写作顺序《小石潭记》作者游览小石潭的路线《壶口瀑布》立足于“河心”四下观察《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作者的行程路线《登勃朗峰》作者登山游览路线及见闻《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滴水的流动路线游览的经过是行文线索,交代清楚,起到串联文章的作用即可,不能巨细无遗地叙述。
当然,游览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历也可写出来,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上路后,车夫说我们用饭之际,所有的游客都已赶到,甚至还抢在了我们前面。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下 第五单元 写作 学写游记 一等奖创新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下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一等奖创新教案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有条理。
2.能够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写作学写游记》,借鉴优秀文章,培养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学习写作游记的兴趣。
语言运用: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思维能力:把握游记的选材角度,掌握抓特点,重描绘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审美创造:发现美、捕捉美、表达美,培养学生独特的性情,陶冶情操。
【课时安排】1课时【写作指导】写作方法点拨【写作实践】一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
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
200字左右。
【例文展台】秋天的西山秋天的西山是美丽的①。
秋高气爽,阳光灿烂。
②站在半山腰上,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
俯瞰山脚下,太湖一望无垠,令人心旷神怡。
远望田野,大片大片金黄色的稻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③风吹过,金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煞是好看。
近处的山坡上沉甸甸、黄澄澄的橘子压弯了树枝,令人垂涎欲滴。
枯萎变黄的草,恰似给山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外衣;而那红得热烈的枫叶,正忙着为这件外衣绣花。
山路旁,盛开着点点金菊……亮点批注①点明描写对象。
②以半山腰为立足点,多角度描写秋天西山的美景。
③比喻。
生动地写出了稻谷成熟的景象。
至此,“仰望”“俯瞰”“远望”“近处”,多角度描写,条理清晰。
名师总评:该片段抓住西山秋景的特点,采取“定点观察”法,多角度描写了所看到的美景,条理清晰。
在描写中不时抒发自己的感受,饱含深情,令人陶醉。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案
-正文:如何有序地描述景物,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结尾:如何总结全文,表达游览收获或感如比喻、拟人等,提高游记的表达效果。
2.教学难点
-景物描绘的细节处理:学生在写作游记时,往往难以抓住景物细节进行生动描绘,导致文章单调乏味。以下是具体的难点内容: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描绘景物和表达感受时,仍然显得有些吃力。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尤其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细节描绘来丰富游记内容。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大家热情高涨,但部分学生在讨论中偏离了主题,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引导讨论时,问题设置不够明确。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引导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游记的基本概念、写作特点、结构安排和修辞手法。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游记写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旅行中运用所学,记录下美好的回忆。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学写游记》的课程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的环节,通过提问同学们的旅行体验,成功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游记的基本概念和写作特点掌握得不够牢固,这可能是因为我讲解得不够细致,或者举例不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游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描绘景物、如何表达感受等。
《写作__学写游记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写作__学写游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本设计方案针对同砚的写作能力和创设力进行培育,通过进修和实践写游记的方式,让同砚在写作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
通过写游记的方式,让同砚在实地体验中培育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对环境的奇特理解,从而提高同砚的写作水平宁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育同砚的写作能力和创设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2.激发同砚对事物的奇特感知和理解,培育同砚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实践写游记的方式,让同砚在实地体验中提升对环境的认知和对自然的热忱。
4.通过写游记的方式,让同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里世界,提高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游记?介绍游记的定义和特点。
2. 游记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包括观察、描写、想象和表达。
3. 游记的写作结构和因素,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
4. 游记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包括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5. 实地体验写游记,同砚到户外进行游记实践,并完成游记写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室讲解游记的定义、特点、写作技巧和方法,让同砚了解游记的基本知识。
2. 实践法:组织同砚到户外进行游记实践,让同砚亲自体验并感受写游记的乐趣。
3. 分组合作法:将同砚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合作,互相进修,共同完成游记写作任务。
五、教学过程:1. 课前筹办:老师筹办相关教学资料和实地体验的打算,同砚筹办笔记本和写作工具。
2. 教室讲解:老师讲解游记的定义、特点、写作技巧和方法,引导同砚了解游记的写作要点。
3. 实地体验:组织同砚到户外进行游记实践,让同砚亲自体验并感受写游记的乐趣。
4. 分组合作:将同砚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合作,互相进修,共同完成游记写作任务。
5. 作业安置:安置写游记的作业,让同砚在家完成游记写作,并在下节课上交。
六、评判方式:1. 写游记的内容是否真实生动,观察力和想象力是否丰富。
2. 写游记的结构和因素是否完备,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准确。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一等奖创新教案《学写游记》【设计背景】单元目标知能目标:能理解游记这一文体的特点;能归纳游记的三要素;能紧扣游记三要素进行自读,通过对游踪、写景、语言的把握,梳理出游记作品的外在表现,抽取概括游记的阅读策略;能运用策略展开游记写作。
理解目标:能够理解阅读游记,不仅要读出外在的所见所闻,更要读出作者的感受与思考,要从外部世界中读出观景主体内部的精神世界和表达风格。
迁移目标:能够将写景游记阅读策略迁移到有游历生活的“诗歌”、古代“记”的文体以及有内在成长的名著《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上。
单元结构化任务【课堂设计】记游:外在和内在的旅程课时情境1如果请你们写一篇游记为四川来的老师推荐长沙的网红打卡地?你该如何写?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游记。
出示定义何为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游记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言语实践活动一初思·游记阅读读什么如何阅读游记?根据资料进行信息分类,初步思考阅读游记的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读?(5分钟)生自主分类信息,抽象概括,拿出问题解决方案,并用思维导图展示解说。
(5分钟)言语实践活动二探究·游记阅读有策略学生探究的这种游记阅读策略是否科学?继续研读五单元三篇游记:《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探究游记的阅读策略。
课时情境2如果你是马丽华、马克吐温、阿来中的一人,你准备向大家说说如何阅读你写的游记,你会如何说?请用思维导图展示你的解说。
(10分钟)活动1 依据任务阅读游记分三组阅读《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完成三个任务,选择其中一篇课文,用思维导图画出“游览图”并批注。
任务1:浏览全篇,圈画“所至”——画路线任务2:字斟句酌,精读“所见”——描风貌(景事人历史风土人情等的角度方法)任务3:揣摩品味,品读“所感”——说感受(对景物特征的感受,内心因景触发的感悟思考等)小组自行分配任务,组员独立阅读并做好批注,再合作交流完成“游览图”绘制,形成汇报方案,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统编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写作 学写游记 教学详案
写作学写游记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有条理。
2.能够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写游记,务必注意写作前的精心策划,将写作课程意识渗透其中,这样才能提升写作教学的品质。
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走进自然,接触社会,认识大自然的多彩风光,了解人文景观的文化意蕴或历史背景,知晓特定场所的知识内涵与教育价值,选择感受深刻的景点,记录观察的收获,准备课堂写作的素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的魅力,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能把这些印象变成文字,写成游记,那是很有意义的事。
游记是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类文章。
游记的题材非常广泛,凡是游览中见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以及听到的神话传说等,都可以作为材料。
但怎样才能把游记写好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写游记。
二、写法指导(一)阅读教材,抓住要点。
游记往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
后者是写作的重点,须详写;前者则宜简略,只要能起到交代和串联作用即可,不必将游览行动巨细无遗地叙述出来。
当然,游览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历也可写出来,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比如《登勃朗峰》的后半部分,写那个“车夫之王”的言行,这是旅途中难得的趣事,值得一写。
写游记跟旅游中照相有些相似。
拍摄自己眼中的美景,不会是随意的:一是选择那些具有地标性的、最富特色的或者最能打动你的景物来拍照,定格成永久的回忆;二是拍照时要选好角度,构思好画面,不留遗憾。
写游记同样如此,抓住最富有特征或代表性的,或者是你感受最深的景物来写,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鲜明地呈现其独特、令人难忘之处。
初中八年级语文《学写游记》教材教案(4篇)
初中八年级语文《学写游记》教材教案(4篇)学校八班级语文《学写游记》教材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把握游记的选材角度,掌控抓特征,重描绘的写作技巧,提升写作力量。
过程与方法:利用翻看照片,观看视频,阅读名家游记,写出让你感受最深的一次游记,抓特征,感人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觉美、捕拿美、表述美,培育同学独特的性情,陶冶情操。
教学用具:PPT课前导学案:哪一次外出游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了捕拿对这次游玩的特殊记忆,你能够用一张照片或画个草图,你还能够用几个词语来勾画那一次的出游。
预备写作:1、选择哪一次的游玩。
使用下列方法可能有助于你确定。
①看相册或家庭录像带,边看边想,这几次出游中,哪一次游玩最能唤起你的记忆。
②填写下面的问卷调查:哪一次游玩曾使你开心或很惆怅?哪一次游玩让你大开眼界,增长了见识?哪一次游玩给你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哪一次游玩能引发你长时间的思索?让你开心、惆怅,让你大开眼界、让你增长见识、给你留下极深刻印象的分别是什么?引发你思索的是什么问题?搜集素材。
你需要大量的、描述性的词语去写你的出游,下面的头脑风暴板对你可能会有的帮忙。
思索什么让你的这次游玩与众不同,是景,是风土人情还是文化气息。
教学过程:课前ppt美景、美食:西湾、百丈漈、平阳炒粉干、钱承恩馄饨教学过程:一、导入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之前跟大家的沟通中,我知道我们班级80%以上的同学在写周记或随笔的时候都会想要去写自己游玩、游看的经受,然而这其中有接近70%的同学又苦于不知道如何去写而最终放弃。
其实,这种记述游看经受的文章,就是我们所说的游记。
怎样写游记,怎样才能写好游记呢?今日我们就一起走进游记写作。
2、要写好游记,我们必需对他有所认识。
游记能够分为很多种。
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利用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在昨天我们做的课前调查中,很多同学渴望老师来谈谈写景型的游记。
第5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案)2022春八年级下册初二语文(部编版)江西专版
难点突破: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游记篇章,分析其中写作技巧的运用,让学生模仿练习,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表达的真实自然:学生在游记写作中,往往抒情部分显得生硬、不自然。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游历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学会自然地抒发情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看到了游记文章的写作框架和技巧运用,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受到启发。但我也发现,对于如何将这些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学生们似乎还感到有些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提供具体指导,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模仿和实践。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能够在小组内部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讨论如何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游记写作中。不过,我也观察到,在讨论中,部分学生还是比较依赖于范文,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意表达。这一点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勇于尝试不同的写作手法。
本节课将有助于学生在掌握游记写作技巧的同时,全面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游记的定义与特点:游记是以游历见闻为主,结合叙事、写景、抒情的文体。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游记篇章,让学生明确游记的核心要素。
举例:《登高》一文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真实的感受,展现了登高所见所感,体现了游记的叙事、写景、抒情特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游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写作角度、如何描绘景物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游记的基本写作方法。
【教学方案】写作学写游记示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游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 通过写作实践,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游记的基本结构:引子、主体、结尾。
2. 游记的写作技巧:观察、体验、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游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难点:如何将观察、体验转化为独特的感悟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游记作品,引导学生掌握游记写作技巧。
2.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体验,并将感悟转化为文字。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互相借鉴、交流,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1. 导言:介绍游记的特点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游记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3.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鼓励学生细致观察、深入体验。
5. 交流与修改:学生分组交流,互相借鉴、修改,提高作文质量。
6. 总结与讲评:总结本次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学生提供改进方向。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完善游记,准备参加课堂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观察、写作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游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观察、体验的深入程度不足,导致游记内容较为肤浅。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将观察、体验与感悟相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准备1. 收集一批优秀的游记作品,用于案例分析。
2. 选择合适的实地考察地点,确保学生能够有丰富的观察和体验。
3. 准备写作指导资料,包括游记写作的基本框架和常用表达。
4. 安排课堂分享时间,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
七、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内容是否真实、生动、有趣。
结构是否清晰、合理。
语言是否准确、流畅、有文采。
观点是否独到、深刻。
2. 评价方法:学生自评: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和作品内容。
写作学写游记(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练习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文字中饱览山川之美。现在,这里有一篇写景短文——《游览北海公园》,大家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师:游记可不是流水账,不仅要写游览过程,还要描写沿途的景物,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即抓住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大家刚才读到的短文出自教材P111写作材料“学写游记”。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11、112的写作材料,勾画并提炼重要信息。
本环节引导学生回顾经典文章,从描写顺序、观察角度、运用手法、融入感受等方面学习,以掌握游记写作中描写景物的方法,并学会运用上述方法进行片段习作,训练学生的游记写作能力。
本环节学习游记写作的篇章结构安排。引导学生从游记作品中总结方法
本环节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方法,并通过析读范文,来消除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进一步明确如何在游记写作中运用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灵感。
讲授新课
一、描写景物
1.习得方法
(1)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以《壶口瀑布》中“枯水季的壶口瀑布”部分为例,看看作者是怎样对景物进行定点观察的,我们能从中得出什么写作方法和启示。
(2)经过全面、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景物的形、声、色、味、气势、神韵和变化,才能表现出景物的独特之处。结合前面学习写景文章的经验,说说自己知道哪些描写景物的方法。
师:在对景或物的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赋予游记作品鲜明的主题色彩。
四、课堂练习
在我们旅游时,不论是繁华的城市景象、秀美的乡村风光,还是充满魅力的名胜古迹、富有文化气息的民风民俗,都会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请大家运用以上方法完成教材P112“写作实践”第二题。首先,老师建议这么做——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稿2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的说课稿,主要围绕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写游记这一目标进行设计。
游记是一种以描述旅行经历为主要内容的文体,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把自己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描绘出来。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积累写作素材;三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对游记这种文体也不陌生。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游记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挖掘旅行中的有意义的事情;二是写作素材单一,缺乏具体的细节描绘;三是语言表达过于平淡,不能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会如何选取写作素材,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描绘旅行经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旅行的热爱,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游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会如何选取写作素材,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描绘旅行经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积累写作素材;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学会写游记。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旅行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旅行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旅行经历,激发学生对旅行的热爱,导入新课。
游记作文教学设计
游记作文教学设计篇一:学写游记教案八年级人教版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一、训练目标:1、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只有把握住景物各自不同的特点,笔下的景才会有个性,才会活起来,文章才能写得深写得透,才会感染人。
2、记叙清楚,重点突出。
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或者按移步换景顺序,或者时空两才融合在一起,以游踪为线索,走一程,写一物,脉络清楚。
再者,在所记的景物中,要分清主次详略,抓住重点,写具体,写生动。
3、要寓情于景,融理于景。
游记中的写景,一般是为了抒情言志。
写作中须把情、理渗透到景物的描绘刻画之中,做到景与情、景与理的统一和融合。
4、要有点艺术色彩。
可以把游地的历史、名胜、人情、习俗、文物、特产以及民间传说、文人诗句等,加以融会贯通,穿插引用,多层次、多侧面地描绘景物,烘托景物,使画面显得充实饱满,富有情趣和艺术魅力。
二、写作指导:(一)导入: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理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魅力,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能把这些印象变成文字,写成游记,那是很有意义的事。
游记是描写游览中所见所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记叙文。
游记的题材非常广泛,凡是浏览中见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以及听到的神话传说等,都可能作为游记的材料。
但怎样才能把游记写好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作些努力。
(二)指导:1、写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感受来。
游记散文不能写成流水帐,关键是写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要写出游时的“味”来。
比如同一座泰山,在不同时代,在不同季节,在不同人的笔下所具有的情韵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也到泰山去,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么我们的笔下一定会是另一番景象。
就算是两个人在同一季节、同一天去同一个地方,两个人所获得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两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个人爱好都不一样的,我们的游记散文就是要把这不一样的体验写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
【目标导航】
1.培养留心观察、勤于考证的意识,能初步认识到“行万里路”是增长人生见识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必要途径。
2.抓住特点描写景物,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在写作活动中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增强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学写文情并茂的游记。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课前自主学习】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1.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
选择你游览过的一个景点,围绕其中的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
200字左右。
2.我们应该都有过出游的经历。
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
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
不少于600字。
3.你一定看过一些展览,参观过一些纪念馆或博物馆,请选择一次这样的经历,以《参观》为题,写一篇参观记。
不少于600字。
【课堂探究】
【新课导入】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的魅力,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能把这些印象变成文字,写成游记,那是很有意义的事。
游记是描写游览中所见所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记叙文。
游记的题材非常广泛,凡是浏览中见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以及听到的神话传说等,都可能作为游记的材料。
但怎样才能把游记写好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写游记。
【写作要求】
1.
2.写游记,可以先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拟出写作提纲,确定好材料的选
3.切忌平铺直叙,要学会选材和剪裁,安排内容要做到详略得当,简明扼要。
要学习运用课文中写景的不同表现手法,绘声绘色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
4.描写风景时要写出你的独特体验,也可适当加入一些文化知识的介绍,来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
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但是,不论哪一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
所以写
1.认真观察抓特征“走马观花”式的对旅游景点进行游览,是抓不住旅游景点的特征的,观赏景物,要全身心地调动自己的眼、鼻、口、手、耳,去看、去闻、去尝、去摸、去听。
把美景融入心中,留意旅游过程中发生的见闻,一草一木、一楼一物、一石一沙、一人一事的具体特征就会清晰地展示在你的面前,就能避免写游记时出现不知所云或“东一榔头,西一棒锤”毫无目的地进行写作
2.选准角度讲层次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点,所选的角度应该能够揭示具体旅游景点的特征。
至于层次,只要能够按照“移步换景”或“定点换景”的顺序对具体的旅游景点
3.写景状物融真情山川美景美不胜收,多少文人墨客为多娇的江山而折腰,泼墨挥毫,留下传世佳作。
我们写游记同样要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东西来写,写出景观的特色和文化蕴涵。
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
在对旅游景点进行精细描绘的过程中要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
写景抒情,情寄于景,情景交融,这样的景才不
4.藻饰语言求优美优美的语言及巧妙的手法,也是游记打动读者的法宝。
对于游记而言,语言的优美主要表现为语言的生动形象。
多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大大增强游记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感,引用相关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或者文人墨客的诗文名句,有助于增加游记语言的文化品位。
大理苍山开心游
我小时候,有一年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蹈《雀之灵》深深地吸引了我。
一位婀娜多姿的舞者翩翩起舞,柔美而生动的舞姿,让我感受到艺术的美。
妈妈告诉我,这位舞蹈家是云南白族舞蹈家——杨丽萍。
从此,我知道了云南,并十分向往到那彩云之南走走看看。
去年国庆节,我终于圆了彩云之梦。
妈妈和我到达第一站——大理。
据导游介绍,大理的自然风景可以概括为一幅画——风花雪月图: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我迫不及待地想跳进画中。
上午,我们直奔苍山。
仰望苍山,山势陡峭,拔地而起,山上怪石嶙峋,绿树成荫。
我们乘坐索道车,一口气到了海拔三千多米处。
远眺山间,传说中的玉带云神奇地出现了:山峦之间一条乳白色的云带,长长一片,像仙女织就的锦缎,飘在半山腰,我们仿佛进入了仙境。
我们继续攀登,乘着风,踏着云,不时有几声小鸟的鸣叫,好似在为我们加油。
走着走着,远处隐隐传来“哗哗”声,我们赶紧都加快脚步,我更是一路小跑,充当急先锋。
突然,我眼前一亮,一股洪流顺着山崖直冲而下,在太阳的照射下,像是空中的彩练,珠花迸发,犹如巨龙吐珠,冲入潭里,激起无数的浪花。
满是青苔的石壁上刻着三个大字——洗马潭。
我把手伸入潭水里,一种冰凉的感觉瞬间遍布全身,爬山的劳累顿时踪影全无。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苍山顶峰。
蓝天下,周围的山峰连成一片,像一支阵容强大的军队。
远处山脚下的洱海,犹如一条银丝带,从遥远的天际蜿蜒而来;洱海又像一面梳妆镜,满天的白云和青山都尽在镜中,云影在徘徊,山峦倒立在水中,一色青青透出诗情画意。
围在洱海四周的白族民居,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山水,此间山水顿时添了几分人气与活力。
此时,我突然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随后的几天,下关山口,令人神清气爽的风吹着我的面颊;在上关,我躺在广阔开满鲜花的草原上,望着蓝天白云“发痴”;洱海边,一轮玉盘般的圆月下,我觉得世界是那样静美……我爱苍山洱海,我爱云南的好风光。
名师总评小作者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给我们勾勒出一幅诗情画意的大理苍山风景图。
写游记作文最简便的结构方式,就是沿着自己的旅游顺序,在脑子里再“旅游”一遍,然后用笔记录下来;其间要做的一件重要工作,就是对素材的取舍和详略的安排。
显然,逛了一趟彩云之南,可写的内容还有很多,而小作者仅选取了仰望苍山、亲近洗马潭、俯瞰苍山这三处有代表性的景点,让我们领略到“彩云之南”的民俗风情。
【课堂训练】
1.
2.
(1)同桌互评。
(2)教师点评。
【课后作业】
1.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
【教学反思】
游记在“旅游热”的今天来说,特别重要,熟练掌握游记的写法很有必要。
其实游记是一种散文,大家都写得出来,但是要写得有味道让人觉得有意思就比较困难。
本次作文课通过多次师生互动,成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的兴趣很高,纷纷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这次课也存在不少问题,容量过大,增加了
让学生了解游记的相关知识十分重要,在活动中,最好教学生与学校、家长保持联系,让他们事先知晓活动的目的、方式、时间等,在大家支持的情况下,对游记的写作进行适当取材。
有条件的要保持材料的新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