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五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咀嚼涵泳,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积累五首诗中的名句,增强语感,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深刻体会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想:

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培养学生读诗的趣味。

古诗四步教学法。知诗——说诗——悟诗——品诗,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最终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迭出,可谓是中华文明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曾记得有位作家说过:如果你缺乏想象力,那么请多读读诗吧。今天,就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去领略诗的魅力吧。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简介作家、作品

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出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谢。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2、指导朗读,初步感受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重音。

凄凉(qīliáng)赋(fù)柯(kē)侧畔(cèpàn)暂(zàn)凭(píng) 长(zhǎng)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疏通诗意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4、名句欣赏

(1)作者借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要向

前发展,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前景无限美好。

(3)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友人共勉。体现出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5、主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6、附: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及赏析。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著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你为我举起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

那怕你诗才高堪称国手也是白作,命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

放眼而望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岁月蹉跎。

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却偏偏遭逢不公的对待,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

三、《赤壁》杜牧

1、背景介绍:

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出任黄州刺史期间,曾游览黄州赤壁矶。站在滔滔东去的大江之滨,观“赤壁”而思史,回忆三国时代在鄂州赤壁矶所发生的吴蜀联军大败曹兵,想起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抚今追昔,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这著名的咏史诗。

2、指导朗读,初步感受

3、疏通诗意

这是一支深埋在泥沙中的折断的戟,还没有被时光完全锈蚀掉;

我捡起来磨洗干净,认出它是(六百多年前)三国赤壁之战时留下的遗物。

当年若不是东风相助周瑜火烧赤壁(还有刘备相助),东吴必定失败;

美丽的大乔(孙权兄孙策的夫人)小乔(周瑜的夫人)早就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曹操晚年的行乐之处)。

4、名句欣赏

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要建立一番事业,需要一定的条件,倘若没有这些条件,就是英雄也是无能为力。5、诗歌的主旨

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6、回答问题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沉沙之折戟。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表面写两个人的命运,大乔小乔的命运,实际写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4)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成语:折戟沉沙。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折断了的戟沉没在泥沙里。形容失败惨重。

四、《过零丁洋》文天祥

1、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年,被害时年仅47岁),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名(即状元),后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1276年,元军迫近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他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群众的救援,由海路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击元军。曾一度收复了一些失地,后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转战海丰、潮阳一带。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后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迭经威逼利诱,受尽百般折磨,始终不屈。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表现出坚贞的民族气节。

2、指导朗读,初步感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疏通诗意

我熟读经书而考取功名,(从此一生坎坷)我兵力单薄,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度过了四年(1275正月变卖全部家产组织起义军抗元至1279年被捕)。

大好河山被敌人侵占,国家的命运如同风吹的柳絮一样飘零,我一生也命运坎坷,像被风雨吹打的水中浮萍。

在惶恐滩头诉说自己心中的惶恐,在零丁洋上慨叹自己的孤苦零丁。

古往今来,人生谁无一死?应该留下一颗赤诚的忠心光照史册。

4、欣赏

首联: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总写几十年来的风雨历程。

颔联:这两句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怀之情。

颈联:这两句回顾一生中很难忘的两件事,一是兵退从惶恐滩经过(所以说内心惶恐),一是被捕囚禁在零丁洋上敌人的战船中(所以说孤苦零丁)。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自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这两句修辞手法:双关。

尾联: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主题:全诗表现了文天祥大义凛然的高尚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他为祖国为民族而视死如归的大义大勇。

6、回答问题

(1)这首七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2)颔联的上下句有何联系?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山河破碎风飘絮”写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身世浮沉雨打萍”写个人命运如风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