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8. 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8. 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8. 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2、3、4的乘法口诀。

2.能够灵活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2、3、4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运用。

2.练习2、3、4的乘法口诀的题目。

教学难点:
1.4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灵活运用。

2.能够准确地应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乘法口诀表、黑板、粉笔、教材。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用黑板上的乘法口诀表让学生回忆2、3、4的乘法口诀,并做相关示范。

2. 讲解乘法口诀
教师向学生讲解2、3、4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提供具体的练习例题让学生举
例说明。

3. 练习乘法口诀
教师让学生打开练习册,进行相关乘法口诀的练习。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
并相互核对答案。

4. 拓展练习
让学生在课下继续做相关的拓展练习,巩固2、3、4的乘法口诀。

五、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2、3、4的乘法口诀,通过练习加深了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的乘法口诀练习。

2.复习2、3、4的乘法口诀,准备迎接下节课的新知识。

七、教学反思
通过今天的教学发现,学生对于2、3、4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运用能力有所提高,但部分学生仍存在困惑。

下节课需要多进行练习和巩固。

以上为初步教案,仅供参考。

2023四年级数学下册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乘除法的关系)第1课时教案西师大版

2023四年级数学下册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乘除法的关系)第1课时教案西师大版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逻辑推理:通过学习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能力,理解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
2. 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数据处理:通过课堂练习和应用拓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素养。
2023四年级数学下册 二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乘除法的关系)第1课时教案 西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乘除法的关系)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2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4.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提高他们的挑战性;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要重点辅导,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数据处理、数学表达和创新思维等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1. 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乘除运算。
2. 能够运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导入:通过复习加减法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
3.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老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二年级数学上册 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 1教案 沪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 1教案 沪教版

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探究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

2. 初步认识一个因数加倍,另一个因数减半,积不变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与交流让学生归纳出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能运用积不变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它们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初探2、4、8乘法之间的关系:相同的积。

)1. 情境创设:小朋友们,你们爱看欢乐蹦蹦跳吗?今天小青蛙、小兔子和小袋鼠要在数射线上玩欢乐蹦蹦跳。

小青蛙每次跳2格,小兔子每次跳4格,小袋鼠每次跳8格(电脑演示),它们想请我们小朋友把它们在数射线上跳过的数据在下面表格上用打“√”的方式进行记录。

你们愿意帮忙吗?(学生打“√”)2. 把你记录到的三只小动物跳远的数据进行汇报。

(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在表格上一一打“√”。

)3. 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吗?把自己的发现与同桌说一说。

小结:原来小青蛙跳到的数据就是2的乘法的积,兔子跳到的数据就是4的乘法的积,小袋鼠跳到的数据就是8的乘法的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2、4、8乘法之间的关系。

[出示课题]二、初探(2、4、8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加倍,另一个因数减半,积不变的规律。

)1. 刚才有的同学还发现2、4、8乘法中有些积是相同的,那我们把积相同的算式找出来,观察这两组算式的因数和积有什么规律好吗?(小组讨论。

)8=1×8 16=8×28=2×4 16=4×48=4×2 16=2×82. 小结:原来2、4、8乘法的积相同的原因就是:一个因数加倍,另一个因数减半,积不变。

(板书)三、练习。

1. 同学们非常聪明,发现了这个规律。

看书上题,这些题目是否也符合这个规律呢?请大家填一填、想一想。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一等奖创新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一等奖创新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一等奖创新教案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P70~P71(两课时)教学目标:1、探究能力。

2、数学联系: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通过“计算条片”筑墙和数射线上跳,探究2、4、8;3、6、9的乘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掌握“联系”这一数学过程。

教学过程:P70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一天、小兔欢欢正用计算条片来筑墙(多媒体出示“计算条片”筑的墙)师:看看第一层有几格,用乘法算式来试试?生:(16)8×2=16师:那第二层,第三层呢?生:(16)4×4=16,2×8=162、三种颜色的条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小组讨论)由刚才的乘法算式得出它们都等于16所以:2条8格的条片=4条4格的条片=8条2格的条片3、圈出重要的数字2、4、8,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二、新授。

出题:1条8格的条片=()条4个的条片=()条2格的条片带着问题看小青蛙跳数射线,完成2、4、8的乘法表格,并把所得的积在表中用“√”标出。

红线、蓝线、绿线会跳到一个点上吗?(会)发现了什么?通过数射线上跳和表格数据得出:跳1次8格的等于跳2次4格的等于跳4次2格的完成问题:1条8格的条片=2条4格的条片=4条2格的条片小组讨论,解出桌上的题组题组1、16=()×8 16=()×4 16=()×2可由16=(2)×8 16=(4)×4 16=(8)×2题组2、2×8=()×4 2×8=(4)×4教师总结,板书: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不变。

÷22 ×8 = ()× 4×2三、练习。

小兔欢欢带我们去果园采果,比比谁采摘的最多(可以各组同学之间互相比赛,提醒最后一题有多种答案)20=()×4 24=()×8 32=()×8 40=()×820=()×2 24=()×4 32=()×4 40=()×42×8=()×4 ()×2=3×4 ()×2=()×4拓展研究,口答。

4、8的乘法口诀-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8的乘法口诀-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8的乘法口诀-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的含义,能够理解4、8的乘法口诀;2.能够听、说、认读4、8的乘法口诀;3.能够熟练背诵4、8的乘法口诀;4.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加深对4、8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4、8的乘法口诀的含义;2.能够背诵4、8的乘法口诀;3.能够运用4、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能够应用4、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发现4、8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2.学生准备铅笔、草稿纸等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或身边的例子引出乘法概念;2.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解释乘法的含义;3.学生交流经验,教师搜集他们的表述方式。

2. 提出问题1.显示“4、8的乘法口诀”,并要求学生一起读一遍;2.询问学生,是否了解“4、8的乘法口诀”;3.教师应用实例来说明口诀的含义。

3. 学生讲解口诀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并记录下“4、8的乘法口诀”;2.每组派出一名学生讲解口诀,其余学生一起跟读。

4. 运用口诀1.通过提问和实例演示让学生自己运用口诀;2.让学生跟读口诀并进行算式计算。

5. 总结归纳1.提问学生口诀有哪些规律和特点;2.由学生总结归纳口诀中的规律和特点。

6. 拓展与巩固1.让学生自主创作口诀;2.运用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口诀的规律和特点。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4、8的乘法口诀的含义和运用。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理解了口诀的规律和特点,积累了口诀计算的经验。

六、作业布置1.利用口诀完成《数学教学》第一课习题1、2、3页;2.小组合作完成对口诀的总结。

七、板书设计# 4、8的乘法口诀一只老鼠走进去④吃了一块饼 ×2熊吃完了饭⑧躺在草地上 ×1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中,由于我预期任务完成时间过短,导致部分学生完成了作业后无事可做,出现了一些无关的行为,影响了课堂效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22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22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22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22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2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

2、会用“()个()相加”来描述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

3、认识乘号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并且根据加法算式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比较,培养主动求知和实践探索能力。

2、通过发散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1、以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

2、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3、结合具体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

2、知道乘号前后两数所表示的意义。

3、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1、会正确地用“()个()相加”描述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

2、解释乘号前后两数所表示的意义。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四、教学活动(一)基础训练师:快速地口算下面各题,火车火车哪里开2+3+4= 1+6+7+3= 5+1+4+0= 2+3+4+5=师:今天动物园里的一帮朋友也来跟我们一起上课,看看他们是谁?生:猴子师:猴子最喜欢爬到树上摘什么水果?生:桃子师:当他们把桃子摘下来以后,就放到了盘子里,你们看!(黑板上用图片板书:每个盘子里有2个桃子,有3个盘子)(二)新知学习1、看图说图意,列出相同数相加的加法算式师:看着这些图,你能知道什么?生: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他们一共摘了几个桃子?师:拿出练习纸,把算式写出来生答师板书:2+2+2=6师:小猴子摘的桃子越来越多,得多放些桃子在盘子里,得多放一个盘子(每个盘子多放1个桃子,有6个盘子)现在又怎么算一共多少个?生答师板书:3+3+3+3+3+3=182、比较两组算式,找出异同(四人小组)2+3+4= 9 2+2+2=61+6+7+3= 17 3+3+3+3+3+3=185+1+4+0=10师:请你仔细地观察比较这些算式的加数的特征,你会发现什么?(一类是加数不相同的,一类是加数相同的)生:第一条算式所有的加数都是2,第二条算式所有的加数都是3 生:左边算式每个加数都不一样,右边算式加数都是相同的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求相同加数的和。

二年级数学上册《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教学设计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演示讲解,突破难点
-教师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理解。
4.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设计分层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及时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给予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巩固正确的方法。
5.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意识。
-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继续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6.课后作业,分层设计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课后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
学生在这个阶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与指导,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会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学习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体会,以及他们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这样的分享有助于巩固学习成果,并让学生们意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我还会强调乘法口诀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确保学生们能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6.2《8的乘法口诀 》教案1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6.2《8的乘法口诀 》教案1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6.2《8的乘法口诀》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8的乘法口诀。

2.发现8的乘法规律,能快速计算乘法题目。

3.提高学生的算术能力和运算技巧。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掌握8的乘法口诀。

2. 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1. 串联乘法问题,巩固8的乘法口诀。

2. 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和黑板。

2.学生准备纸笔,作业本。

3.教具:数学习题册及教辅书籍。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挂在黑板上的8的乘法口诀歌谣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点名学生快速背诵口诀。

2.新课讲解(10分钟)1.由教师介绍8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和应用,引导学生认识8的乘法规律。

2.给学生讲解口诀,并通过几个实例演示。

3.练习(15分钟)1.让学生在纸上计算8的乘法口诀乘法题目。

2.巩固口诀,让学生快速朗读8的乘法口诀。

4.拓展(10分钟)1.让学生发现8的乘法口诀的拓展规律。

2.通过提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算,并验证8的乘法口诀的有效性。

5.作业布置(5分钟)将8的乘法口诀练习题作业布置给学生,要求课后复习巩固口诀。

五、板书设计:8的乘法口诀1 × 8 = 82 × 8 = 163 × 8 = 244 × 8 = 325 × 8 = 406 × 8 = 487 × 8 = 568 × 8 = 649 × 8 = 7210 × 8 = 80六、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灵活运用。

同时,教师还应多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这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上册 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教案 沪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教案 沪教版

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课本第30页教学目标:1. 探究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能够熟练应用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来做个拼图游戏好吗?师介绍:每个小组都有这样的一些材料:有8格的绿色条片、4格的兰色条片、2格的红色条片,用这些条片拼一个长方形。

要求:最底下一层是绿色的条片中间一层是蓝色的条片最上层是红色的条片(小组合作拼长方形)汇报,问:你们是怎么拼的?(两种拼法)问:那么红、蓝、绿三种颜色的条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出示:2条8格的绿色条片=4条4格的蓝色条片=8条2格的红色条片1条8格的绿色条片=2条4格的蓝色条片=4条2格的红色条片师: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想法来研究2、4、8乘法之间的关系。

(出示课题)二、探究师:小兔欢欢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学习材料,我们一起把书翻到70页,看第二题,(媒体出示)小兔欢欢提出的要求你能看懂吗?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师:你们小组是怎样理解的?师:请大家继续在数射线上做乘法,并把所得的积在表中用“√”标出。

师:小朋友刚才大家在数射线上做2、4、8的乘法,又在表格里分别把2、4、8乘法的积勾了出来,那么2、4、8乘法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请大家小组交流一下,我们比一比哪组发现得多?汇报:(板书出示)1个8=2个4=4个28=1×8=2×4=4×22个8=4个4=8个216=2×8=4×4=8×2小结:看来2、4、8乘法之间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

问:刚才我们找到了8和16是2、4、8乘法相同的积,那么2、4、8乘法相同的积还会是几呢?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问:那么2、4、8乘法相同的积有多少个呢?师:接下来我们进一步研究相同积的产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大家可以以8、16任意一组算式为例开展四人小组的讨论。

8=1×8 16=2×88=2×4 16=4×48=4×2 16=8×2问: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小结:看来因数按一定的规律变化,积不变。

二年级上教案-第四单元第二课-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人教版

二年级上教案-第四单元第二课-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人教版

二年级上教案-第四单元第二课-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包括乘数、被乘数、积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正确识别并命名乘法算式中的各个部分,并理解乘法的基本原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数、被乘数、积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1. 乘数、被乘数、积的定义及其区分。

2. 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的准确运用。

3. 理解乘法算式的基本原理。

教具学具准备1. 乘法算式卡片。

2. 乘法运算练习册。

3. 白板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乘法算式,例如: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新课内容讲解- 讲解乘数、被乘数、积的概念。

- 举例说明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课堂练习- 发放乘法算式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识别并命名乘法算式中的各个部分。

4.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5. 总结讲解- 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强调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重要性。

6. 板书设计- 在白板上画出乘法算式,并标注乘数、被乘数、积。

7. 作业设计- 设计乘法算式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8. 课后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作业设计1. 填空题:填写乘法算式中的乘数、被乘数、积。

2. 判断题:判断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否正确。

3. 计算题:根据乘数和被乘数计算积。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基本原理,提高他们运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进行计算的能力。

同时,课后作业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整,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1~4的乘法口诀-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1~4的乘法口诀-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1~4的乘法口诀苏教版教案:1~4的乘法口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中的1~4的乘法口诀。

具体包括:1×1=1,1×2=2,1×3=3,1×4=4,2×1=2,2×2=4,2×3=6,2×4=8,3×1=3,3×2=6,3×3=9,3×4=12,4×1=4,4×2=8,4×3=12,4×4=16。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4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口诀的规律,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如:“同学们看,这幅图中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隔了多少个空隙?”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每棵树之间隔了3个空隙。

”接着教师提问:“如果每棵树之间隔了4个空隙,会有几棵树?”引导学生回答:“会有4棵树。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4的乘法口诀,并进行讲解:“同学们看,1乘以1等于1,1乘以2等于2,1乘以3等于3,1乘以4等于4。

同样的,2乘以1等于2,2乘以2等于4,2乘以3等于6,2乘以4等于8。

依此类推,3乘以1等于3,3乘以2等于6,3乘以3等于9,3乘以4等于12。

4乘以1等于4,4乘以2等于8,4乘以3等于12,4乘以4等于16。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让学生运用刚学的口诀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如:1×2=?,2×3=?,3×4=?等。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1~4的乘法口诀,如下:1×1=11×2=21×3=31×4=42×1=22×2=42×3=62×4=83×1=33×2=63×3=93×4=124×1=44×2=84×3=124×4=16七、作业设计(1)2×3=?(2)3×4=?(3)4×2=?答案:(1)2×3=6(2)3×4=12(3)4×2=8(1)1×4=?(2)2×2=?(3)3×3=?答案:(1)1×4=4(2)2×2=4(3)3×3=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乘法口诀的应用。

4、8的乘法口诀-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8的乘法口诀-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8的乘法口诀-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4、8的乘法口诀。

2.学会将4、8的乘法口诀用于二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内容1. 回顾教师可以先通过口头或书面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包括加减乘除等知识点。

2. 4、8的乘法口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教授4、8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手拍打节奏“左姆,右姆,左姆、右”,并加以解释:左姆代表4,右姆代表8,左姆、右姆叠加在一起就是4、8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多次朗读口诀,直到记住。

•多种形式的练习,如背口诀、听口诀并回忆、口头拼写等。

3. 运用乘法口诀让学生通过以下例子运用乘法口诀:•53 × 4 = (先把4变为4个4加起来,再乘以5,最后加上3个4的和)212 + 12 = 224•28 × 8 = (先把8变为8个8加起来,再乘以2,最后把100加上64)100 + 64 = 1644. 拓展练习教师通过书面或板书设置一些乘法练习题,让学生运用4、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4、8的乘法口诀。

•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学生记忆乘法口诀。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互动学习法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或引用经典名言等方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4、8的乘法口诀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相关内容或其他相关资源展示4、8的乘法口诀。

并通过多次朗读、听写、拼写等方法加深学生记忆。

3. 运用口诀计算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灵活运用口诀的同时,巩固学习成果。

4. 拓展练习教师可以通过书面或板书设置一些乘法练习题,让学生运用4、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5. 总结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前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概括,并鼓励学生多次练习口诀,以加深记忆。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练习等方式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反思•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次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调整教学策略。

人教版数学二上6.3《8的乘法口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上6.3《8的乘法口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上6.3《8的乘法口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8的乘法口诀。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进行8的乘法运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8的乘法口诀的具体内容。

2.进行8的乘法运算。

难点:1.记忆8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2.熟练灵活地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与学生互动,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8的乘法口诀是什么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15分钟)1.讲解8的乘法口诀的具体内容:8乘法口诀为8×1=8、8×2=16、8×3=24、8×4=32、8×5=40、8×6=48、8×7=56、8×8=64、8×9=72。

2.学生跟读口诀,逐个背诵。

3. 练习(20分钟)1.学生进行口算练习,灵活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册上关于8的乘法口诀的练习题。

4. 总结(10分钟)1.老师与学生共同复习8的乘法口诀,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解决学生对8的乘法口诀的疑惑。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8的乘法口诀展开,通过讲解、练习和总结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八的乘法口诀,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记忆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但也有少数学生在口诀记忆方面存在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帮助这些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提高记忆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8的乘法口诀,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

乘法的认识教案5篇

乘法的认识教案5篇

乘法的认识教案5篇乘法的熟悉教案篇1教学目标:1. 结合详细情境,借助一样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依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2.经受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在共性化学习及沟通中获得胜利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4.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看现实生活,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拟简洁。

教学难点:能正确娴熟地进展加法和乘法间的转化。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爱刘谦的魔术表演吗?魔术表演不仅特别奇妙,在魔术表演的过程中还隐蔽着许多数学学问呢,我们今日就来一起讨论隐蔽在魔术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2.学生观看信息窗,搜集有关信息。

师:从舞台上你发觉了什么?学生沟通自己的发觉。

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师:看魔术师的表演,你能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沟通依据信息提出的数学问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

1.学生依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琐:魔术师变出了这么多宝葫芦,在列式计算时你有什么感觉?初步思索:魔术师假如变得串数更多呢?比方8串呢?3.明确探究问题。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在板书时,教师有意写成9个5相加。

乘法的熟悉教案篇2一、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头,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状况下,教材一开头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熟悉,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学问奠定非常重要的根底。

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比;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比、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熟悉乘法、在熟悉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设计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设计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关系2.乘除法算式的变形和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乘除法算式的变形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的乘除法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举例、讨论等方式,发现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应用拓展(1)引导学生运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乘除法算式的变形和应用。

4.巩固提高(1)进行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乘除法各部分关系的掌握情况。

(2)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和辅导。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次数、合作学习情况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乘除法各部分关系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2.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否给予了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3.课堂练习和作业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否有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对乘除法各部分关系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教材:小学数学课本(四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乘除法练习题、教学课件等。

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举例、讨论等方式,发现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乘除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人教版乘法结合律教案

人教版乘法结合律教案

乘法结合律教案教学目标(一)使学生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并会用乘法结合律对一些题目进行简算.(二)通过乘法结合律公式推导的教学,培养学生深刻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会应用,这是教学的重点.(二)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引入问题情境1.请同学们做口算题.(卡片)2×5 50×2 25×48×125 125×80 40×25通过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算出结果,你们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三对好朋友,它们分别是谁?根据同学的回答总结出:5和2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相乘等于整十;25和4是好朋友,它们相乘等于整百;125和8是好朋友,它们相乘等于整千.教师板书:5×2 25×4 125×8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2.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快(直接说出得数),出示比赛题:25×42×4 69×125×8 4×39×25比赛结果都是老师算得快.师:老师所以算得快,是因为老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定律,它可以使连乘的计算题变得非常简便,易算.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乘法结合律.教师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题.例2 每袋有5个乒乓球,每排有4袋,放了2排,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提问: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会做吗?全体同学做在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学生做完后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一种思路是先求一排有多少个,再求2排共有多少个;另一种思路是先求一共有多少袋,再求一共有多少个.)板书:5×4×2=20×2=40(个)5×(4×2)=5×8=40(个)答:一共有乒乓球40个.提问:(1)这两个算式都有道理,而且它们的结果是相同的,说明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是相等关系.)板书:5×4×2=5×(4×2)(2)等号左边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二人议论后得出:等式两边算式中的3个因数一样,都是5,4和2;它们的运算符号是一样的,都是乘号.(3)那它们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二人议论后得出:它们的运算顺序不一样,左边算式要把前2个数相乘,右边算式因为有小括号,所以要先算后边小括号里面的.师概括并启发提问:这两个算式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一样,但结果都是相同的,这种现象是不是偶然的呢?2.出示一组题找规律.3×6×5 3×(6×5)7×4×20 7×(20×4)25×8×4 25×(8×4)每组算一个题,订正得数后,得出每组两个算式之间是相等的.教师板书“=”.启发提问:(1)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等式的因数一样吗?(一样的)(2)它们的运算顺序呢?(不一样的)(3)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因数一样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议论后明确: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因数都不一样,但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把前两个数先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4)三个等式右边的算式,因数一样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议论后得出:三个等式右边算式的因数都不一样,但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5)它们每个等式左右两边运算顺序不一样,但它们的积呢?(积是一样的)师概括:通过刚才的计算、讨论,看来咱们发现的现象不是偶然的,是有规律性的.3.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咱们再观察一下,在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可以怎么算?还可以怎么算?学生议论.在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概括并板书: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4.用字母公式表示定律.启先学生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因数,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是什么?板书:(a×b)×c=a×(b×c)提问:a,b,c各代表什么样的数?从而明确必须是大于1的整数.师概括: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可以改变乘法中的两个因数的位置,今天我们学习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当中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都是不变的.练一练完成64页“做一做”.(填在书上)投影:30×6×7=30×(□×□)125×8×40=(□×□)×□请你们改变一下它们的运算顺序,能做吗?订正时说明根据什么填数.5.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例3 计算43×25×4.想一想,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能否用今天学习的运算定律使其计算简便?在同学讨论的基础上明确:25×4可以凑成整百,所以先用25乘以4,再和第一个数43相乘,等于4300,应用了乘法结合律.板书:43×25×4=43×(25×4)=43×100=4300例4 计算25×43×4.先让同学独立计算,然后讨论,明确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5×43×4 或25×43×4=(25×4)×43 =43×(25×4)=100×43 =43×100=4300 =4300(先用乘法交换律把43与4调换位置,然后再用乘法结合律让25与4先乘,最后再与43相乘.)比较例3与例4,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时有什么不同?在讨论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出:例3只应用乘法结合律把后两个数相乘,就可以使计算简便;例4要先用乘法交换律把4放在前面,使25与4相乘,或把25放在43的后面,使25与4相乘,然后再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教师概括: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运用乘法结合律使运算简便,一种是两个运算定律结合使用,使运算简便.关键是要掌握运算定律的内容,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练一练完成64页下面的“做一做”.订正12×25时.首先把12分解成3×4,然后用乘法结合律把4与25相乘得100,100与3相乘得300.6.揭示计算迅速的奥秘.板书比赛题:69×125×8.这题有什么特点?应用什么定律使计算简便:随着学生回答,板书:69×125×8=69×(125×8)=69×1000=69000你们只要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同样可以很快计算出结果来的.(三)课堂练习1.练习十三第7题.2.说一说下面各题应用什么运算定律?练习十二第8题.(四)全课总结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结合律,又根据乘法结合律对许多题目进行了简算.今后同学们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巧妙地把题目计算出来.(五)作业练习十三第8~12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例子概括出一般规律.在复习阶段,通过几道计算结果是10,100,1000的口算题,学生找出5和2,25和4,125和8三对“好朋友”,为学习乘法结合律做了铺垫,并通过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快,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新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例题的不同解法,找出这两个算式之间的相等关系,以及两个算式的不同之处,为概括乘法结合律做了铺垫.然后再通过几组题目的计算、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概括出三个数相乘的规律,即乘法结合律.第二部分是应用乘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组织同学对例3、例4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有时题目只单独用乘法结合律,就可以使运算简便,有时则需要运用乘法的两个定律,这主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用定律.这样安排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的深透,而且还学会了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并能通过具体的、个别的现象,归纳和概括出一般规律,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本课的练习是针对重点及时反馈,并且课本的习题争取在课内完成,老师加以辅导,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板书设计乘法结合律5×2 25×4 125×8例2 每袋有5个乒乓球,每排有4袋,放了2排,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5×4×2 5×(4×2)=20×2 =5×8=40(个) =40(个)答:一共有40个乒乓球.(5×4)×2=5×(4×2)(3×6)×5=3×(6×5)(7×4)×25=7×(4×25)(25×8)×4=25×(8×4)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a×b)×c=a×(b×c)例3 计算 43×25×443×25×4=43×(25×4)=43×100=430012×25=3×(4×25)=3×100=300例4 25×43×4 25×43×4=43×(25×4)=43×100=430069×125×8=69×(125×8)=69×1000=69000。

乘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乘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乘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案(序号 1 )课题乘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课型新授课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备课日期8 月31 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因数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学会应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知己的关系来验算乘法,提高验算乘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验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因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PP 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复习铺垫二、讲授新课。

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1、口算。

20×4=14×3=25×2=80÷20=42÷14=50÷25=80÷4=42÷3=50÷2=口算时让学生说说除法时怎样想的?提问:每组里第一道时乘法,反过来可以得到几道除法题?2、口答。

()×4=2016×()=48提问:()里的数可以怎样算出来?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乘法的计算,大家回顾一下学习了哪些乘法计算。

(表内乘法、乘数时一位数的乘法、乘数时两位数的乘法)揭示课题:我们以前学习乘法,都是学习乘法怎样进行计算的,那幺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讲解因数的概念。

(1)再6×4=24这道乘法算式里的三个数叫什幺数?(2)说明乘数又叫积的因数。

齐读第3 页的开头两行。

说说下列各式谁是谁的因数:19×3=5715×4×60(3)让学生举例说明什幺是积的因数。

2、教学例1(1)教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

指名让学生看插图编应用题。

学生编踢后教师出示课本例一的题目。

(2)让学生列式并解答,并板书,然后指导学生说出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因数、因数、积)在三个数下面分别板书出来,并提问:在这个乘法算式中,已知数叫做什幺?求出的数是什幺?他们之间有什幺关系?指出:从这个算式可以看出,”因数×因数=积”也就是说”积=因数×因数”(板书:积=因数×因数)(3)组织学生观察插图,指名学生口编两道除法应用题。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问题解决》(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问题解决》(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问题解决》(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台下充满好奇和期待的四年级学生们,我知道今天我要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学知识点,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问题解决》中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的一章节,主要内容是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我会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们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乘法运算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

教学重点则是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能够将乘法运算律应用到问题解决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实际问题卡片,以及乘法运算律的图表,还有一些练习题,希望通过这些教具和学具,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如"如果有5个小组,每个小组有3个人,那么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们思考并解答。

然后,我会讲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例题让学生们理解乘法运算律。

接着,我会让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通过实际问题应用乘法运算律。

我会进行板书设计,将乘法运算律的公式和关系展示给学生。

六、板书设计我会将乘法运算律的公式和关系用图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运算律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如果有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个人,那么一共有多少人?如果有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8个人,那么一共有多少人?答案: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个人,一共有24人;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8个人,一共有24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

2~6的乘法口诀教案

2~6的乘法口诀教案

2~6的乘法口诀教案2~6的乘法口诀教案 1复习内容:课本第35页~36页的内容,和复习。

复习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复习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1、小组比赛背乘口诀。

2、让四人小组说说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3、全班汇报四人小组讨论的结果。

4、师生共同梳理第二单元的内容。

(1)除法的含义。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从上面的(1)、(2)、(3)方面进行复习。

(1)除法的意义。

A、老师呈现课本35页第1题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B、让学生相互说说这3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C、练习。

(老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再出示一些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让学生进一步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A、老师出示小鸟、小鹿选汽球的图面。

再采用倒计时的方法抢算。

B、让算得快的小朋友结合具体的算式说说怎样想商。

C、再组织以四人小组为参赛单位的摘平果游戏。

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A、老师出示课本35页工人叔叔运水果的情境图。

先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B、让学生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重点展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C、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D、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教案)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教案)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2、4、8之间的乘法关系;2.能够在口算过程中对2、4、8的乘法关系进行应用;3.能够用简单的图解法理解2、4、8之间的乘法关系。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教师将3张小黑板搭在衣架上,分别写上“2”,“4”,“8”三个数字;2.教师引导学生口算,依次将“2”数字旁边的空间写上“2×1=2”、“2×2=4”、“2×3=6”、“2×4=8”;3.教师引导学生口算,依次将“4”数字旁边的空间写上“4×1=4”、“4×2=8”、“4×3=12”、“4×4=16”;4.教师引导学生口算,依次将“8”数字旁边的空间写上“8×1=8”、“8×2=16”、“8×3=24”、“8×4=32”;5.教师鼓励学生回忆“2×4=8”这一结果,引导学生思考2、4、8之间是否存在着其他的乘法关系。

第二步: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找到图10,让学生通过观察图10来理解“2×4=8”的乘法关系;2.教师提问:“在图10中,小汽车中能够载几个小球?”引导学生思考;3.教师引导学生用图解法理解“2×4=8”这一结果,即“2辆小汽车能够载4个小球,那么8辆小汽车就能够载多少个小球呢?”第三步:运用1.教师提高难度,让学生尝试回答:“如果用16辆小汽车来载小球,那么最多能够载多少个小球?”;2.教师提供口算的方法,即“先算出2、4、8的积,再将积相加”,让学生通过口算练习应用乘法关系;3.教师提供多种小汽车载物品的例子,让学生灵活运用2、4、8之间的乘法关系。

教学小结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理解2、4、8之间的乘法关系,并能够在口算的过程中应用乘法关系,学生们也意识到乘法可以通过图解法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

同时,学生们还能够在小汽车载物品的例子中,深刻理解2、4、8之间的乘法关系,并在实际操作中应用乘法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