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合集下载

陶瓷工艺学第2章-原料课件

陶瓷工艺学第2章-原料课件

第二章 原料
2.3、长石类原料
— 、长石的种类
1、钾长石 2、钠长石 3、钙长石 4、钡长石
K2O·Al2O3·6SiO2 ; Na2O·Al2O3·6SiO2 ; CaO·Al2O3·2SiO2 ; BaO·Al2O3·2SiO2 ;
第三篇 陶瓷工艺学
钾长石
第三篇 陶瓷工艺学
第二章 原料
二、长石的作用
二、粘土的组成
粘土的组成包括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颗粒组成。 1、 化学成分 (1) SiO2:40~78%
SiO2高,砂性重,成型可塑性差,但干燥烧成收缩小。 (2) AL2O3:12~40%
AL2O3高,耐火度高,难烧结 (3)R2O+RO:R2O=0.5~5%,RO=1~6% R2O+RO高,耐火度低,烧成
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占配料中的 40~60%。 一、粘土的定义与分类 1、粘土的定义
是一种或多种呈疏松或胶状密实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的混合物。 2、特点:是一混合物,无固定化学式,无固定熔点。 3、成因:粘土主要是由铝硅酸盐类岩石,如长石等经过长期地质 年代自然风化作用或热液浊变作用而形成。
第三篇 陶瓷工艺学
第二章 原料
第三篇 陶瓷工艺学
1 矿物组成
高岭石和伊利石加水时,水分子仅渗入颗粒间;而蒙脱石水分子除进 入颗粒间,还可渗入单位晶胞之间,故其遇水后膨胀要比前者大,触变性
比前者大。
2 粒度大小、形状 颗粒愈细,形状愈不对称,愈易成触变结构。
3 含水量 水量大的泥浆,不易形成触变结构,反之易成触变结构。
特点:常呈色,但可塑性较好,耐火度较差。
第三篇 陶瓷工艺学
第二章 原料
2)按可塑性分类 1 高可塑性粘土。

陶瓷工艺学原料

陶瓷工艺学原料
加热反应: 3MgO·4SiO2·H2O→3(MgO·SiO2)+SiO2+H2O
原顽辉石 缺陷:原料呈片状构造,不易粉碎,形成定向排列,1200 ~1350℃预烧,破坏其片状构造。
第一章 原 料
滑石可用作日用瓷、工业瓷、电瓷及陶瓷釉旳原料,使 用情况有下列几种:
﹡ (1)在瓷坯中加入少许滑石(1%一2%),能降低烧成温度,
矿物构成、颗粒大小、液相数量及性质
4. 改善粘土(或坯料)可塑性旳措施
淘洗、风化、真空练泥、陈腐、加入无机或有机塑化 剂以提升坯料旳可塑性。
第一章 原料
(二)结合性
1.定义:粘土能粘结一定细度旳瘠性物料形成可塑泥 团并有一定干燥强度旳性能。 一般可塑性强旳粘土,其结合性也大。
2.表征:
①试验室一般以能够形成可塑泥团时所加入原则砂(颗粒构
从生产控制来考虑,希望粘土旳烧结温度范围(T2→T3 )宽些。
第一章 原料
(七)耐火度 1定义: 粘土原料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旳性能。 2测定: 截头三角锥(上底边2mm,下底边8mm,高30mm 旳正三角形) 3影响原因:化学构成 Al2O3/SiO2比值大,耐火度高,烧结温度范围宽。 可根据粘土旳化学构成计算:
第一章 原料
1. T 360 Al2 O3 RO
0.228
合用于Al2O3含量20%~50%旳粘土
2.
T 5.5A 1534 (8.3F 2MO) 30 A
合用于Al2O3含量15%~50%旳粘土
四、粘土在陶瓷生产中旳作用﹡
1.坯体成型旳基础
陶瓷坯料一般采用粘土、石英和长石等基本原料配制而成 。其中石英、长石均是瘠性原料,本身缺乏可塑性,更无结合 能力,所以必须依托粘土原料特有旳可塑性能、结合性能以及 泥浆旳悬浮稳定性能获取所需旳成型性能,以便使陶瓷坯体 得以成型;

陶瓷工艺学-第一章_陶瓷的原料_PPT

陶瓷工艺学-第一章_陶瓷的原料_PPT
的物理化学变化(如脱水作用、分解作用、莫来石的生成、易熔杂质的 熔化,以及熔化物充满质点间空隙等等),因而使粘土再度产生的收缩, 称为烧成收缩。这两种收缩构成粘土泥料的总收缩。 7.烧结性能 通指粘土在烧结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及性能。
8.耐火度
耐火度是耐火材料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它表征材料无荷重时抵抗 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性能。
土矿,如苏州阳山、衡阳界牌土。
3. 沉积型粘土矿床:是指风化了的粘土矿物借雨水或风力的搬运作用搬 离原母岩后,在低洼的地方沉积而成的矿床,称为二次粘土(也称沉积粘
土或次生粘土),如南安康垅,清远源潭。
粘土的种类不同,物理化学性能也各不相同。粘土可呈白、灰、
黄、红、黑等各种颜色。有的粘土疏松柔软且可在水中自然分散,有的粘
为主要组成矿物的粘土称为膨润土(bentonite),一般呈白色、灰白色、
粉红色或淡黄色,被杂质污染时呈现其它颜色。 c .伊利石类 伊利石是白云母经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而转变为蒙脱石或高岭石过程中的 中间产物。组成成分与白云母相似,但比正常的白云母多SiO2和H2O而少K2O。 与高岭石比较,伊利石含K2O较多而含H2O较少。
膨胀性是指粘土吸水后体积增大的现象。这是由于粘土在吸 附力、渗透力、毛细管力的作用,水分进入粘土晶层之间、或者胶团之
间所致,因此可分为内膨胀性与外膨胀性两种。
2019/4/20
陶瓷材料学
6.收缩 粘土泥料干燥时,因包围在粘土颗粒间的水分蒸发、颗粒相互靠拢
而引起的体积收缩,称为干燥收缩。粘土泥料煅烧时,由于发生一系列
土则呈致密坚硬的块状。
2019/4/20
陶瓷材料学
(二)粘土的组成
粘土的性能取决于粘土的组成,包括粘土的矿物组成、化学 组成和颗粒组成。 1、粘土的化学组成 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12O3和结晶水(H2O)。

陶瓷工艺学

陶瓷工艺学

原料的分类根据工艺特性:可塑性原料,非可塑性原料(瘠性),熔剂性原料。

根据用途:坯用原料,釉用原料,色料和彩料。

根据矿物组成:粘土原料,硅质原料,长石原料,钙质原料,镁质原料等。

根据原料的获得方式:天然矿物原料,化工原料,工业废渣原料等。

粘土的组成:粘土的性能取决于粘土的组成,包括粘土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颗粒组成。

粘土:粘土很少由单一矿物组成,而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合体。

因此,粘土所含各种微细矿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决定其工艺性能的主要因素。

粘土的工艺性质:可塑性、结合性、离子交换性、触变性、膨化性、收缩、烧结性能、耐火度等。

石英的晶型转化类型有两种:(1)高温型的缓慢转化(2)低温型的快速转化石英的工艺性质:(1)石英是瘠性原料,可对泥料的可塑性起调节作用。

(2)提供了生坯中水分快速排出的通道,可缩短干燥时间,减少干燥收缩(3)烧成过程中,石英的体积膨胀可以补偿坯体的收缩(4)高温下石英会部分熔解而提高液相的粘度,未熔化的石英可作为坯体的骨架,起到增强的作用(5)冷却时石英晶型转化的体积效应使坯体内产生相当大的内应力,导致裂纹产生,从而影响陶瓷的抗热振性和机械强度(6)釉料中的石英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

长石:是陶瓷生产中的主要熔剂性原料。

钾长石:异成分熔融,高温下熔体粘度大。

钾长石的熔融温度不是太高,且其熔融温度范围宽。

高温下钾长石熔体的粘度很大,且随着温度的增高其粘度降低的较慢,在陶瓷生产中有利于烧成控制和防止变形。

钠长石:同成分熔融,高温熔体的粘度小。

钠长石的开始熔融温度比钾长石低,熔化时没有新的晶相产生,液相组成和未熔长石的组成相似,但液相的粘度较低。

钠长石的熔融范围较窄,且其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速度较快,因而在烧成过程中易引起产品的变形。

长石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1. 长石是熔剂性原料,高温下熔融形成粘稠的玻璃熔体,是坯料中碱金属氧化物的主要来源,能降低陶瓷坯体组分的熔化温度,有利于成瓷和降低烧成温度。

第三章陶艺的原料制作工具和设备

第三章陶艺的原料制作工具和设备

第三章陶艺的原料制作工具和设备陶艺是一门古老的工艺,其材料和工具的选择对最终的成品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陶艺的原料、制作工具和设备。

一、原料1.黏土:陶艺的原料主要是黏土,也称为陶土。

黏土是由各种矿物质、有机物和水分等组成的粘性物质。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效果,选择合适的黏土非常重要。

常见的黏土有赤陶、白陶、黑陶、粉陶等。

一般来说,赤陶含铁氧化物,烧制后呈红色或棕红色;白陶相对纯净,烧制后呈白色;黑陶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和金属氧化物,烧制后呈黑色。

2.矿物颜料:为了给陶艺品增添色彩,可以使用矿物颜料进行上釉。

常见的矿物颜料有赤铁矿、绿矾、蓝甙等。

这些颜料会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使陶瓷表面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3.砂岩:砂岩是陶艺中常用的辅助原料,用于增加陶瓷的强度和耐磨性,同时也可以改变陶瓷的质地和色泽。

1.制陶用具:包括陶轮、木锤、陶刀等。

陶轮是陶艺制作的主要工具,可以用来旋转陶坯,帮助制作出各种形状的陶艺品。

而木锤和陶刀则用于修整和创作陶艺品的细节。

2.窑炉:窑炉是陶艺最重要的设备之一、陶艺品需要通过烧制来完成最终的形态和质地。

根据不同的烧制工艺和需求,窑炉的类型也有很多,例如电窑、煤气窑、木炭窑等。

不同的窑炉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烧制温度和其他参数,以获得不同的效果。

3.炭斗:炭斗是用来烧制陶艺品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提供稳定的火源和恒定的温度。

炭斗通常由铁制成,并有一个装炭和排气的设备,以便调节烧制过程中的温度和通风量。

4.窑具:窑具是烧制陶瓷时使用的陶制品,它可以保护陶艺品免受火焰和热量的直接接触,并提供良好的环境来控制温度和通风。

三、陶艺的制作流程陶艺的制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选择适合的黏土和矿物颜料,并将黏土准备好,进行适当的翻揉和调整水分。

2.造型:将准备好的黏土放在陶轮上,并通过旋转和手工塑造的方式制作出想要的形状。

3.干燥:将造型完成的陶艺品放置在通风处,使其逐渐干燥。

陶瓷工艺学——原料

陶瓷工艺学——原料

第二节 硅质原料
1.2.1 石英——SiO2——燧石
隐晶质SiO2 ,SiO2 液经化学沉积在岩石夹层中, 硬度高。
陶瓷工业常做研磨材料:砌筑球磨机内衬,研磨 体球石用。
SiO2>98%。
陶瓷——原料
陶瓷课件
第二节 硅质原料
1.2.1 石英——SiO2——石英砂
花岗岩、伟晶岩风化的产物,可简化工艺。 杂质多,成分变化波动较大。 河床砂用于墙地砖,大缸大生产,可减小其变形。 平潭海砂:大量用于玻璃工业生产。 东山海砂:是我国水泥行业的标准砂。
第三节 粘土类原料
1.3.1 ——粘土成因与分类
各种富含硅酸盐矿物的岩石经风化,水解,热液蚀变等作 用可变为粘土。
风化残积型 热液蚀变型 沉积型
陶瓷——原料
陶瓷课件
第三节 粘土类原料
1.3.1 ——粘土成因与分类
风化残积型——一次粘土
成因:深层的岩浆岩(花岗岩、伟晶岩、长石岩)在原产地风化后即残 留在原地,多成为优质高岭土的矿床,一般称为一次粘土(也称为残留 粘土或原生粘土);粘土的产地不同,其成分也有较大波动。
一级转变的体积变化大,但由于其转化速度慢,体积效应小, 且在高温下有液相存在,对坯体影响不大。
二级转变的体积变化小,但转化速度快,瞬间完成,体积效 应大,无液相,对坯体影响大,必须严格控制。
陶瓷——原料
陶瓷课件
第二节 硅质原料
1.2.2 ——SiO2多晶转变特性
石英理论晶型转化的基础条件:慢升温,维持晶型转化在 平衡态下进行。
高档白瓷:白度大于75,Fe2O3 0.3%; 高压电瓷: Fe2O3+TiO2 0.6%( Fe2O3高温分解, 有气体产生,留下气孔,高压下易被击穿。

陶瓷工艺学复习重点

陶瓷工艺学复习重点

原料分类按原料工艺特征分为: 可塑性原料; 非可塑性原料(也称瘠性原料); 熔剂性原料。

粘土: 凡粒径多数小于2μm, 关键由粘土矿物组成土状岩石均称为粘土, 为细而分散含多个含水铝硅酸盐矿物混合体, 其关键化学组成为SiO2、Al2O3和结晶水。

母岩: 粘土是由富含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岩石经过风化作用或热液蚀变作用而形成。

这类经风化或蚀变作用而生成粘土岩石统称为粘土母岩。

成因: 风化残积型; 热液蚀变型; 沉积型粘土矿床。

粘土分类: 1、按成因分类: 原生粘土、次生粘土2、按可塑性分类: 高可塑性粘土、低可塑性粘土粘土关键矿物类型: 高岭石类、蒙脱石类、伊利石类高岭石化学式: Al2O3•2SiO2•2H2O(地(迪)开石、珍珠陶土和多水高岭石)蒙脱石: Al2O3·4SiO2 ·nH2O、特征: 1)吸湿膨胀性: 吸水后体积可膨胀20-30倍; 2)离子交换性: 在水中呈悬浮和凝胶状, 含有良好阳离子交换特征。

问题: 描述粘土组成(1)矿物组成; (2)化学组成; (3)颗粒组成。

为何粘土中细颗粒愈多愈好?因为细颗粒比表面积大, 其表面能也大, 所以粘土中细颗粒愈多时, 则其可塑性愈强, 干燥收缩大, 干后强度高, 在烧成时也易于烧结, 烧后气孔率也小, 有利于成品力学强度、白度和半透明度提升。

可塑性概念: 可塑性是指粘土与适量水结合后所形成泥团, 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但不开裂。

当外力去掉后仍保持其形状不变能力提升坯料可塑性方法: 1)将坯料原矿进行淘洗, 除去所夹杂非可塑性物料, 或进行长久风化。

2)将浸润了粘土或坯料长久陈腐。

3)将泥料进行真空处理, 并数次练泥。

4)掺用少许强可塑性粘土。

5)添加糊精、胶体SiO2 、羧甲基纤维素等胶体物质。

降低方法1)加入非可塑性粘土, 如石英、瘠性粘土、熟瓷粉等。

2)将部分粘土预先煅烧。

结合性: : 指粘土能粘结一定细度瘠性物料, 形成可塑泥团并有一定干燥强度性能。

陶瓷工艺学原料

陶瓷工艺学原料
色彩上:黏土可呈白、灰、黄、红、黑等各种颜色; 状态上:有的疏松柔软,且在水中自然分散;有的则呈致密坚硬块 状。
黏土的可塑性主要取决于其所含黏土矿物的结构与性能。 黏土矿物主要是一些含水铝硅酸盐矿物,其晶体结构是由硅氧四面体组成 的[Si4O10]4- 层和由铝氧八面体组成的[AlO(OH)2 ] 层相互以顶角连接起来的 层状结构,这种层状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种黏土矿物的性能。 除可塑性外,黏土通常还具有较高的耐火度、良好的吸水性、膨胀性和吸 附性。
生产陶瓷产品的成本结构中,原料部分占8%~10%。原料是陶 瓷工业的基础,原料的质量是影响坯釉料工艺性能、生产工艺 控制及产品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和掌握各类原料的性能 和作用,对我们制订理想的配方,合理使用原料及确定适当的 生产工艺流程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4页/共117页
1.1 黏土类原料
黏土(clay)是一种颜色多样、细分散的多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 的混合体,其矿物粒径一般小于2 µm,主要由黏土矿物以及其它 一些杂质矿物组成。
高岭村
第11页/共117页
2. 热液蚀变型 高温岩浆冷凝结晶后,残余岩浆中含有大量的挥发分及水,温 度进一步降低时,水分则以液态存在,但其中溶有大量其它化 合物。当这种热液(水)作用于母岩时,会形成黏土矿床,这 就称为热液蚀变型黏土矿,如苏州阳山土。
3. 沉积型黏土矿床 风化了的黏土矿物借雨水或风力的搬运作用搬离原母岩后, 在低洼的地方沉积而成的矿床,称为二次黏土(也称沉积黏 土或次生黏土),如南安康垅,清远源潭。
第9页/共117页
粘土的分类
• 按成因分类 1.原生粘土:一次粘土,母岩风化后在原地留下来的粘土,产生的可
溶性盐被水带走,因此质地较纯,耐火度高,颗粒较粗,可塑性差; 2.次生粘土:二次粘土、沉积粘土,由河水或风力将风化产生的粘土

古陶瓷制作工艺

古陶瓷制作工艺

古陶瓷制作工艺——原料篇(培训资料)1、粘土陶瓷原料。

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主要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结晶水,同时含有少量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和着色氧化物等。

粘土具有独特的可塑性和结合性。

其加水膨润后可捏练成泥团,塑造成所需要的形状,经焙烧后变得坚硬致密,这种性能,构成了陶瓷制作的工艺基础,粘土是陶瓷生产的基础原料。

2、瓷土制作瓷器的原料。

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铝,并含有少量的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钠等。

它的可塑性能和结合性能均较高,耐火度高,是普遍使用的制瓷原料。

3、高岭土陶瓷原料,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粘土。

它的化学实验式为: Al2O3·2SiO2·2H2O,重量的百分比依次为:39.50%、46.54%、13.96%。

纯净高岭土为致密或松疏的块状,外观呈白色、浅灰色,被其他杂质污染时,可显黑、褐、粉红、米黄色等,具有滑腻感,易用手捏成粉末。

煅烧后颜色洁白,耐火度高,是一种优良的制瓷原料。

4、坩子土陶瓷原料,是粘土的一种,产于北方地区。

它的矿物组成以高岭土为主,其次还有石英等,是北方常用的制瓷原料。

5、瓷石制作瓷器的原料,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组成,并有若干长石、高岭土等的岩石状矿物。

呈致密块状,外观为白色、灰白色、黄白色和灰绿色。

有的呈玻璃光泽,有的呈土状光泽。

断面常呈贝壳状、无明显解理。

6、长石陶瓷原料,属不含水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盐,是陶瓷生产中主要的熔剂原料。

长石是一族矿物的总称,呈架状硅酸盐结构,化学成分主要是钾、钠、钙和少量钡的铝硅酸盐。

在成瓷过程中,长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逐渐熔融,变成乳白色的粘稠玻璃体。

这种玻璃体可以起到助熔作用。

此外,还可以起到高温垫塑作用与高温胶结作用,防止高温变形。

冷却后的长石增加透明度,提高光泽与透光度,改善瓷的外观质量与使用效能。

长石在陶瓷生产中用作坏料、釉料、色料熔剂等。

陶瓷粘土研究报告

陶瓷粘土研究报告

陶瓷粘土研究报告陶瓷粘土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手工艺和文化艺术的重视,陶瓷粘土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次研究旨在探索陶瓷粘土的制作工艺和特性,并对其在传统陶瓷制品以及现代创意陶瓷制品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陶瓷粘土的制作工艺陶瓷粘土的原材料一般包括黏土、石英、长石、瓷石等,这些材料经过筛选、浸泡、搅拌、压制之后即可用于制作陶瓷制品。

在制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调好的陶瓷粘土需要在空气中适当晾干,以使其更加坚硬和稳定。

2.制作陶瓷制品时,需要先将陶瓷粘土搓成合适的形状,然后用刻刀、刷子等工具进行刻画、涂绘等处理。

3.处理完毕后,需要把制作好的产品放入高温窑中焙烧,以使其更加坚硬、光滑。

二、陶瓷粘土的特性1.陶瓷粘土的质地细腻、柔软,易于成型和加工,适用于各种复杂形状的制品。

2.陶瓷粘土硬度较高,不易变形、开裂等,可以保证制品长期使用。

3.陶瓷粘土有一定的透气性和吸水性,在制品的使用中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达到一定的舒适度。

三、陶瓷粘土的应用1.在传统陶瓷制品中,陶瓷粘土多用于制作瓷器、陶罐、陶碗、茶具等。

在制作中,陶瓷粘土的质感、艳丽的色彩以及具有纹饰的表面,都为传统陶瓷制品的美感和价值增添了不少亮点。

2.在现代创意陶瓷制品中,陶瓷粘土也被广泛应用。

陶瓷制品的数量、种类和艺术风格都有了很大的特长,比如描绘出一些关于自然的风景、生动的情景、富有创意的图案等,使得现代的陶瓷制品变得越来越丰富和精彩。

综上所述,陶瓷粘土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艺术手段,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

我们应该不断深入研究,发掘其更多的特性和应用价值,以推动陶瓷粘土制品的技术革新和市场发展。

第七章 陶瓷原料 第一节 粘土类原料 粘土:硅酸盐岩石(长石,云母)经

第七章 陶瓷原料 第一节 粘土类原料 粘土:硅酸盐岩石(长石,云母)经

第七章陶瓷原料第一节粘土类原料粘土:硅酸盐岩石(长石,云母)经长期风华作用而形成的土状矿物混合体作用:塑化、粘合一、生成及分类1.原生粘土(一次或残留粘土)可经分化生成分解二氧化硅+KOH例:钾长石+水―――→高岭土――――――→风化残积型母盐+热液————→粘土→(高温岩浆降温水以液态存在,当这种热液(水)作用于母盐时,生成粘土矿床。

原生粘土特性:质地较纯颗粒稍粗可塑性略差耐火度较高2.次生粘土(二次或沉凝粘土)自然动力原生粘土——————→较移到其他地方再次沉积次生粘土特性:杂质较多颗粒很细可塑性较好耐大度较差粘土的本质和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结构,不同的母矿和生成方式。

可有不同的矿物结构。

二、物质结构①黏土矿多具有层状结构,②结构基础是数层硅氧四面体组成的(Si2O5)n层和一层铝氧八面体组成的ALO(OH)两层构成一单元层。

可组成1:1双层矿;又可组成2:1型三层矿。

不同的层组合不同的阳离子不同矿物③不同矿物由不同的层组合及不同的阳离子而形成.存在阳离子同形置换多余负电荷由K+平衡.黏土矿按其结构类型不同可分为:高岭石类,叶蜡石,蒙脱石,伊利石类. 1.高岭石类莫氏硬度1,熔点1785℃1:1双层结构层间以氢键结合,较弱,解理完整,缺乏膨胀性.加热时,低温失去吸附水,550~650℃失去结晶水950℃分解,1200~1250℃形成莫来石2.叶蜡石不属于黏土矿物,由于性质相近而又归属为黏土之列.硬度1-2,熔点1700℃,2:1型三层结构(四面体-八面体层-四面体层)层间范德华力,结合很弱(Si4+和AL3+未被其它阳离子置换,不易吸附阳离子和吸收水份,加热500~800℃缓慢脱水3.蒙脱石胶岭石,傲晶高岭石,硬度1,结晶程度差,颗粒极细小,胶体微粒,2:1型三层结构;具有较大的阳离子交换性能(Mg2+与AL3+的置换)4.伊利石类由云母矿风化,由云母矿物水解而得2:1三层结构四面体层中每4个Si原子里有一个按一定规律被AL原子置换,并带进一K 原子夹在结构层间。

一种陶瓷土配方范文

一种陶瓷土配方范文

一种陶瓷土配方范文陶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和艺术等领域的材料,其特点是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酸碱性和装饰性。

陶瓷土是制作陶瓷的基础材料之一,适合用于制作陶瓷器皿、瓷砖、雕塑等。

材料:1.陶瓷粘土(黏土):500克2.硅藻土:300克3.石英砂:200克4.镁质沸石:100克5.钾长石:100克6.瓷胚浆:适量(用于增加粘结性)步骤:1.准备工作在制作陶瓷土之前,准备好清洁的工作台面和手套,确保操作环境干净整洁。

2.配制陶瓷土(1)在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将500克陶瓷粘土加入,满足基础配方的要求。

(2)然后,将300克硅藻土、200克石英砂、100克镁质沸石和100克钾长石逐渐加入到容器中,搅拌均匀。

这些材料的加入可以增加陶瓷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根据需要,可以适量加入瓷胚浆,以增加陶瓷土的粘结性。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调整瓷胚浆的用量,以达到理想的陶瓷土质地和可塑性。

3.搅拌和搓揉在配制好陶瓷土后,用手或工具仔细搅拌和搓揉,使各种材料充分混合并形成均匀的陶瓷泥。

确保陶瓷泥的质地光滑,没有明显的颗粒和异物。

4.质量检测将配制好的陶瓷泥在清洁的工作台上做成小球状,并用手掌轻轻压扁。

如果陶瓷泥能保持形状并且没有裂纹出现,说明陶瓷泥的质地足够好,可以进一步使用。

如果发现质地不理想,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入适量的陶瓷粘土或者瓷胚浆进行改进。

5.使用和储存经过质量检测并确定质地符合要求后,可以将陶瓷泥用于制作陶瓷器皿、瓷砖或雕塑等。

如果不立即使用陶瓷泥,应将其存放在密封容器中,防止其过度干燥。

在存储期间,确保容器密封良好,以防止陶瓷泥吸湿。

以上是一种基础的陶瓷土配方,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制作陶瓷需要考虑到烧成温度、成形工艺、干燥等多个因素,不同的陶瓷工艺具有不同的要求和配方。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制作出优质的陶瓷作品。

陶瓷工艺学:第4章 传统陶瓷的生产—原料预处理

陶瓷工艺学:第4章 传统陶瓷的生产—原料预处理

粗颗粒或密度大异物沉积下来,除去粗砂或密度大的物质;泥浆由 沉砂池溢流到淘洗沟内时,如果控制水流速度、淘洗沟的深度和长 度,可将粗砂或密度大的异物全部沉淀下来。原料中的细颗粒随泥 浆最后流进泥浆池中,备用。在泥浆流动途中,安置一定目数的筛 网,可控制最后进入泥浆池的的泥浆颗粒的细度和提高其纯度。
图4.4 粘土原料淘洗装置示意图
由于没有机械挤压和强烈磨损,能保持物料颗粒完整。 注意: ✓加料顺序
先加用量多的原料,再加用量少的原料,最后加入另一种 用量较多的原料。
量很少的原料夹在用量较多的原料中间,避免量少原料粘在球 磨筒筒壁上,或粘附在研磨体上,造成坯料混和不均匀,以至于 使制品的性能受到影响。 ✓加料的方法
当量少的添加物不是一种简单的化合物,而是一种多元化合 物,如配方组成为: K0.5Na0.5NbO3+2 %(质量) PbMg1/3Nb2/3O3+0.5%(质量)MnO2,
料。 目的
使配料过程简化,减少配料时的计算误差,从而使材料的 组成恒定均匀,特别是某些含量较少的原料能均匀分布;在合 成过程中,有些原料会排除结晶水或发生多晶转变,对提高瓷 件性能也有利。 方法 ✓ 固相反应,将已细碎的原料按比例称量后经球磨混合,然 后煅烧;简单但均匀性较差; ✓ 共沉淀
4) 配料 按瓷料的组成,将所需要的各种原料进行称量。
较稀时会加重分层现象。 对于这种情况,考虑在烘干后进行混和,然后过筛,减少分
布不均匀问题。 ✓球磨筒的使用
为避免球磨筒及研磨体粘料以及混入杂质对配方的影响,最 好专用球磨筒(或混和器)。 化学混和法
即将化合物粉末与添加组分的盐溶液进行混和或者各组分全 部以盐溶液的形式进行混和。
利用铁的磁化性质,使物料通过强大的磁场,铁质等被磁场吸 引而从原料中分离出来。

陶瓷原料的分类

陶瓷原料的分类

陶瓷原料的分类一、矿石类原料矿石类原料是指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的陶瓷原料,主要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石膏、蛭石等。

这些矿石类原料在陶瓷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石英是一种硬度极高的矿石,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常用于制作耐火陶瓷。

长石是一种含有碱金属元素的矿石,可以提供瓷砖和瓷器所需的硅酸盐成分。

云母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矿石,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电绝缘性能,常用于制作电瓷。

石膏是一种含有硫酸盐的矿石,可以用于制作石膏模具,用于陶瓷的成型工艺。

蛭石是一种含有水铝硅酸盐的矿石,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常用于制作耐火隔热材料。

二、粘土类原料粘土类原料是指由粘土矿石加工而成的陶瓷原料,主要包括高岭土、膨润土、瓷土等。

高岭土是一种由长石风化而成的粘土矿石,富含高岭石矿物,常用于制作瓷器和电瓷。

膨润土是一种含有膨润矿物的粘土矿石,具有良好的胶结性和塑性,常用于制作陶瓷工艺品和建筑瓷砖。

瓷土是一种含有高岭石和石英等矿物的粘土矿石,具有较高的质地和瓷化能力,常用于制作高档瓷器。

三、助熔剂助熔剂是指在陶瓷烧结过程中能够降低烧结温度和改善陶瓷性能的物质,常用的助熔剂有钠长石、钾长石、硼酸、硼砂等。

钠长石和钾长石是含有钠和钾元素的长石矿石,能够降低瓷器的烧结温度并提高瓷器的透明度和强度。

硼酸和硼砂是含有硼元素的矿石,能够降低瓷器的烧结温度并改善瓷器的熔融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四、着色剂着色剂是指能够给陶瓷制品赋予不同颜色的物质,常用的着色剂有金属氧化物、金属离子和有机颜料等。

金属氧化物如铁氧化物、钛白粉等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稳定的着色效果,常用于制作陶瓷釉料和彩绘瓷器。

金属离子如铜离子、铁离子等可以通过控制其浓度和烧结温度来实现不同颜色的陶瓷制品。

有机颜料是一种通过合成有机化合物制得的颜料,具有丰富的色彩和良好的稳定性,常用于制作彩瓷和陶瓷工艺品。

五、其他原料除了以上几类常用的陶瓷原料外,还有一些其他原料在陶瓷生产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制陶粘土的主要成分

制陶粘土的主要成分

制陶粘土的主要成分
制陶粘土是一种重要的陶瓷原料,其主要成分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水分。

在制陶过程中,这些成分共同发挥着关键作用,使得陶瓷制品得以成型并展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首先,矿物质是制陶粘土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为陶瓷制品提供了必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矿物质主要包括硅酸盐、铝酸盐和铁酸盐等,它们在高温烧制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陶瓷制品的骨架结构。

此外,矿物质还能提高陶瓷制品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其次,有机质在制陶粘土中起到增加可塑性和改善加工性能的作用。

有机质主要包括蛋白质、纤维素和树脂等,它们能使粘土颗粒之间形成稳定的结合,便于塑性成型。

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制陶粘土通常具有较好的可塑性,能够满足各种陶瓷制品的成型要求。

最后,水分是制陶粘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陶瓷制品的成型和烧制过程具有显著影响。

在成型过程中,水分能使粘土颗粒分散,形成泥浆,便于挤压、塑形和雕刻。

在烧制过程中,水分会在高温下逐渐挥发,使陶瓷制品收缩、硬化和致密。

水分的控制对于陶瓷制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总之,制陶粘土的主要成分矿物质、有机质和水分在陶瓷制品的成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这些成分的性质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制陶技艺,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陶瓷制品。

做陶瓷的黏土

做陶瓷的黏土

做陶瓷的黏土
陶瓷的黏土通常是指陶瓷工艺中用于制作陶器、瓷器等陶瓷制品的原材料。

陶瓷黏土主要分为两大类:陶瓷胎和釉料。

陶瓷胎(陶泥):陶瓷胎是陶瓷制品的主体材料,通常是一种黏土。

不同种类的陶瓷产品需要使用不同性质的黏土。

常见的陶瓷胎包括陶瓷红泥、白泥、均泥等。

这些黏土在制作陶器时经过成型、干燥、烧制等工艺步骤。

釉料:釉料是覆盖在陶瓷表面的一层涂料,目的是增加装饰性、提高陶瓷表面的光洁度,并起到防水、防污等作用。

釉料通常由石英、长石、黏土等原料制成,不同的釉料配方决定了陶瓷的颜色、质地等特性。

在制作陶瓷时,陶艺家会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陶瓷黏土,通过手工或者陶轮等工艺塑造出形状,然后进行烧制,最后涂釉。

整个过程需要考虑黏土的塑性、收缩率、耐高温性等特性,以及釉料的配方和烧制工艺,以确保最终制品的质量和外观。

陶泥土的知识点总结

陶泥土的知识点总结

陶泥土的知识点总结一、陶泥土的种类1. 粘土粘土是陶泥土的主要原料,是一种由铝、硅、氧等元素组成的胶凝材料。

根据不同的成分和用途,粘土可以分为黏土、坯土、陶土等多种种类。

2. 矿物质除了粘土之外,陶泥土中还常常添加一些矿物质,如石英、长石、滑石等,用于改变粘土的性能,增强其塑性和强度。

3. 搽花泥土搽花泥土是一种特殊的陶泥土,由粘土和具有颜色的颗粒混合而成,用于制作仿古瓷器和陶瓷工艺品。

二、陶泥土的成型工艺1. 捏塑捏塑是陶泥土最原始的成型工艺,简单易学,常用于制作小型的陶瓷器和雕塑作品。

2. 旋坯旋坯是靠旋转陶轮将陶泥土捏塑成形的成型工艺,常用于制作陶瓷器和雕塑作品。

3. 铸造铸造是将液态陶泥土倒入模具中成型的工艺,适用于大型和复杂的陶瓷制品。

4. 模压模压是将陶泥土放入模具中加压成型的工艺,常用于制作建筑材料和工业陶瓷制品。

5. 拉坯拉坯是将陶泥土放在转盘上拉制成形的工艺,常用于制作陶瓷器和工艺品。

三、陶泥土的干燥工艺1. 自然风干自然风干是将成型的陶泥土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让其自然干燥,时间较长。

2. 烘干烘干是将成型的陶泥土放置在烘箱中或者用风扇吹干,加速其干燥过程。

四、陶泥土的烧制工艺1. 窑炉窑炉是用于烧制陶泥土的设备,有电窑、煤气窑、柴窑等不同类型。

2. 烧成温度陶泥土的烧成温度与其成分和用途有关,一般在800℃-1300℃左右。

3. 烧制过程烧制过程包括升温、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需要控制好时间和温度,以保证陶泥土烧制成品的质量。

五、陶泥土的应用领域1. 陶瓷制作陶泥土是制作陶瓷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品、工艺品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2. 雕塑艺术陶泥土是雕塑的主要材料之一,具有丰富的色彩和可塑性,被艺术家们广泛应用于雕塑艺术创作中。

3. 建筑工程陶泥土可以制作各种建筑材料,如瓷砖、马赛克、装饰板等,用于装饰和保护建筑物。

4. 工业制品陶泥土还可以制作陶瓷制品、陶瓷管道、耐火材料等工业产品,应用于化工、冶金、机械等领域。

陶瓷粘土类原料

陶瓷粘土类原料

• 开始烧结温度(图中T1):
• 当温度超过800℃后,粘土试样体积开始剧烈收缩,气
孔率开始明显减少。
• 完全烧结温度或简称烧结温度(图中T2):
• 温度继续升高,至一定值时,开口气孔率降至最低,收 缩率达到最大,试样致密度最高。 • 软化温度(图中T3): • 若继续升高温度,试样中液相不断增多,以致于不能维 持试样原有形状而变形,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低温度。 • 烧结范围(图中的T2→T3):
• 滑石一般在600℃左右开始脱水,到880-970℃范围 内结构水完全排出。 • 我国有丰富的优质滑石矿资源,辽宁海城滑石矿, 山东掖南滑石矿,山西、广东、广西、湖北等地均 有滑石矿床。
3.注意事项 • 挤压成型时,坯料中的滑石易按一定方向排列, 烧成时不同方向收缩不一致而引起开裂。 • 解决办法: • 1) 采用几种不同类型或不同地区的滑石原料同 时配科,利用原料本身结构性质的差异,来补 偿或抵消单一原料结构上的缺陷。 • 2) 将滑石预烧(1350℃左右),再行粉碎。
1.3.2 粘土的工艺性质
4.膨化性:粘土加水后体积膨胀的性质称为膨化性。 通常用膨胀容来反映粘土的膨化性能。它是指粘 土在水溶液中吸水膨胀后,单位重量(g)所占的 体积(cm3)。 5.收缩性:粘土经110℃干燥后,由于自由水及吸 附水排出所引起的颗粒间距离减小而产生的体积 收缩,称为干燥收缩。干燥后的粘土经高温煅烧, 由于脱水、分解、熔化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 而导致的体积进一步收缩,称之为烧成收缩。两 种收缩之和即为粘土泥料的总收缩。 6.烧结特性:开始烧结温度T1 烧结温度T2 软化温 度T3 烧结范围T2~T3
• 完全烧结与开始软化之间的温度范围。
1.3.3 粘土原料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2)按用途分为:瓷坯原料;瓷釉原料;色 料及彩料原料。
3)按原料的矿物组成:粘土质原料;硅质 原料;长石质原料;镁质原料。
4)根据原料获得的方式不同分为:矿物原 料;化工原料。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陶瓷制品所选用的原料必须满足以下两项要求: 1)要保证供给其经过加工后能生成制品所需
在10~15%。 3)易熔粘土:其耐火度在1380℃ 以下,含有大量的
杂质。 4、按化学组成分类 1)富铝粘土 ;2)贫铝粘土。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三)粘土的主要矿物类型
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类(包括高岭石、多水高岭石 等)、蒙脱石类(包括蒙脱石、叶蜡石等)和伊利石类(也 称水云母)等等。
高岭石
叶腊石
风化作用类型有:1)机械的(物理的);2)化学 的;3)生物的。
热液蚀变型:高温岩浆冷凝结晶后,残余岩浆中含 有大量的挥发分及水,温度进一步降低时,水分则 以液态存在,但其中溶有大量其它化合物。当这种 热液(水)作用于母岩时,会形成粘土矿床,这就 称为热液蚀变型粘土矿,如衡阳界牌土。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天然原料--总论
粘土类原料 石英类(硅质)原料 长石类原料 钙质类原料 铝质原料 其它类原料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第二节 粘土类原料
一、粘土的成因与分类 二、粘土的组成 三、粘土的工艺性质 四、粘土的加热变化 五、粘土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六、我国的粘土原料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一、粘土的成因与分类 (一)粘土的成因
粘土是由富含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的岩石经过 风化作用或热液蚀变作用而形成的。这类经风 化或蚀变作用而生成粘土的岩石统称为粘土的 母岩。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母岩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粘土产于地表或不太深的 风化壳以下;母岩经热液蚀变作用而形成的粘土常 产于地壳较深处。
要的各种晶相和玻璃相等结构物; 2)要保证能适应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制品所需
要的各种工艺性能。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要求,可以把所需要的陶瓷原料主 要归纳为三大类:
1)具有可塑性的粘土类原料; 2)具有非可塑性的石英类原料; 3)熔剂原料。
此外,还常需要各种特殊的熔剂原料,包括采用各种 化工原料。陶瓷工业需用的辅助材料主要是石膏和耐 火材料,以及各种外加剂如助磨剂、助滤剂、解凝剂、 增塑剂和增强剂等。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伊利石
1、高岭石类 因首先在江西景德镇东部的高岭村山头发现,
故国际上都把这种制瓷粘土称为高岭(Kaolin)土, 其主要矿物成分是高岭石(Kaolinite)和多水高岭 石。
高岭石的化学式:Al2O3•2SiO2•2H2O 多水高岭石: Al2O3·2SiO2 ·nH2O (n=4~6)
特性:1)吸湿膨胀性:吸水后体积可膨胀20-30倍;2) 离子交换性:在水中呈悬浮和凝胶状,具有良好的阳 离子交换特性。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3、伊利石类
伊利石是白云母经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而转变 为蒙脱石或高岭石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组成成分与白云母(化学通式为 K2O·3Al2O3·6SiO2 ·2H2O)相似,但比正常的白 云母多SiO2和H2O而少K2O。与高岭石比较,伊 利石含
2、蒙脱石类
概述:蒙脱石(Montmorillonite)也是一种常见的粘 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要组成矿物的粘土称为膨润土 (bentonite),一般呈白色、灰白色、粉红色或淡黄 色,被杂质污染时呈现其它颜色。其理论化学通式为: Al2O3·4SiO2 ·nH2O(n通常大于2)。其晶粒呈不规则 细粒状或鳞片状。
(二)粘土的分类
1、按成因分类
1)原生粘土:又称一次粘土,残留粘土,是母岩风 化崩解在原地残留下来的粘土。特点:颗粒较粗, 可塑性较差,耐火度高。
2)次生粘土:又称二次粘土,沉积粘土,是由风化 形成的粘土,经雨水河流的冲刷及有时外加风力 的作用,迁移至盆地或其他地势较低处沉积下来, 而形成粘土层。特点:颗粒较细,可塑性较好, 耐火度差 。
凡粒径多数小于2μm,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的 土状岩石均称为粘土,为细而分散的含多种含水 铝硅酸盐矿物的混合体,其主要化学组成为SiO2、 Al2O3和结晶水。
粘土矿物是由SiO4四面体组成的(Si2O5)n层和 由铝氧八面体组成的AlO(OH)2层相互以顶角联接 起来的层状结构。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属于高岭石类的粘土矿物还有地(迪)开石 (Dickite)、珍珠陶土(Nacrite)和多水高岭石 (埃洛石Hallysite,又称叙永石,为我国四川 叙永县以盛产这种矿物为主的粘土而得名)等。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杆状高岭石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片状高岭石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品质优良的原料,是生产优质陶瓷制品的基础, 但不同性能的陶瓷制品,并不要求完全采用优质 的原料,一般性能的陶瓷制品,可以选用一般品 质的原料。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二、原料分类 通常,陶瓷原料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的工艺特性、 传统习惯及原料性质等不同角度进行的。综合 起来,有如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原料的工艺特性分为:可塑性原料;非 可塑性原料(也称瘠性原料);熔剂性原料。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2、按可塑性分类 1)高可塑性粘土:软质粘土。其分散度大,多呈疏
松状。如粘性土、膨润土、木节土等。 2)低可塑性粘土:硬质粘土。其分散度小,多呈致
密块状。如叶蜡石、焦宝石、瓷石等。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3、按耐火度分类 1)耐火粘土:一般耐火粘土的耐火度在1580℃ 以上,
较纯,含杂质较少。 2)难熔粘土:其耐火度在1350~1580℃ ,含易熔杂质
第1章 原料
第一节 原料分类
一、概述
陶瓷材料制品是由多相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所构成, 所用原料大部分是天然的矿物原料或岩石原料, 其中多为硅酸盐矿物。某些陶瓷材料制品对原料 要求很高,需要人工合成原料。
陶瓷工艺学粘土原料
陶瓷制品的性能和品质的好坏,既取决于所选用 的原料,也与所采用的生产工艺过程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